浅谈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四川省营山县星火晶宝实验小学罗春燕
大家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因为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与优劣,优秀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和推进教学进程的。所以,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之上,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建立在深入解读文本之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学段目标。我以为,在确定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之前,教师要对课程标准非常熟悉,尤其是对学段目标了如指掌,否则,就会造成教学目标确定的失当。
2.单元重点。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导语,它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与编写意图,而这正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第二个凭借。我们说,一篇文章,其内涵固然丰厚,语言固然精妙,涉及的语文知识点固然很多,但哪些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哪些是这一课时要解决的,要训练的,应根据单元重点与编者意图来定。我们如果承认不可能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解决语文上的所有问题这个事实的话,那么,我们也就不应该无视单元重点与编者意图随意地确定教学目标,而应依凭单元重点与编者意图而定。
3.课后练习。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课文特征与课后练习。一篇篇课文如同一个个人,其特点是十分鲜明的,每一篇课文所承载的教学目标都应该带有该文本特有的标记。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充分把握文本特点,找出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可迁移、可概括类化的语言现象作为教学目标与内容。再说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极为庞杂的,我们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课文特征的内容来教;而课后练习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文课“教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课后练习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
4.学生实际。即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寻找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发展,但不可过分强调实际而把课标拟定的学段目标丢在一边。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标明确后,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说实话,一篇课文可以用来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把自己在解读文本时的创见、深刻丰富的体验全部转化为教学内容。哪些应该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并对其梳理、重构、整合,再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呈现,这需要我们根据目标,深入解读文本,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寻找语文的核心价值,作教学化处理,取舍与甄选出能确保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教学内容。
那么,这样的内容依据什么取舍、甄选并进行教学设计呢?
一是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的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比如《花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除了字词类知识与技能外,可以用来教学的内容还有很多,如花钟是怎样形成的;每种花是怎样开放的;每种花开放的时间……选择怎样的内容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呢?作为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我们只能把“教学内容”定位为:“通过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领会作者描写花开放时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包括逻辑的准确和形象的准确),感悟作者连句成段的方法,并积累语言,适当地迁移运用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设计教学时可以这样考虑:
1.品味句子逻辑的准确:看看表示花开放时间的词有什么不同,从而品味“左右”这个词在句子表达上的作用。
2.品味句子形象的准确: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每一种花的开放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想象这种花开放的情形,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自读感悟、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描写的形象生动。如“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让学生从中感悟出:因为牵牛花是紫色的,而且形状像喇叭,所以说它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作者用“吹”字,让我们觉得牵牛花开放时,就像调皮的孩子在吹喇叭。同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3.连句成段的感悟与语言积累:根据花开放的时间,在黑板的“钟面”上贴出相关的花,感悟作者连句成段的方式,并看“钟面”练习背
二是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如沈大安老师提出的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我们应该选择两种语言现象作为教学内容:一种是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
三是具有统领性,抓住它,就能整体把握文本,构建起大的阅读话题。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一些课堂总是在“山脚下转悠”,或者始终如同隔靴挠痒,无法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高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有一点必然存在,即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没有依据文本设计出能紧扣文本价值取向的统领性问题,并组织教学。
吴忠豪教授认为:“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是教学的核心问题。目标不清的原因在于不少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都是凭借个人经验。”王荣生先生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就像火车运行,如果方向错了,动力越足离目标越远。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练就一双慧眼,在教材的密林深处,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只要这样,才能让语文课散发出知识魅力的芬芳,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