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介
计量器具管理的工作程序范文(二篇)
计量器具管理的工作程序范文计量器具管理的工作程序是组织、规范和监督全面管理计量器具的一系列步骤,旨在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计量器具管理的工作程序。
一、器具登记每个单位应明确一套完整的计量器具登记管理系统,系统中要包括计量器具的种类、规格、数量、使用地点、使用单位等基本信息。
单位应将该系统上报至计量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并按要求定期更新。
二、器具定期检定每个单位应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制定相应的定期检定计划。
计量监督管理机构会根据规定的周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以确保其准确性。
在检定前,单位需要做好计量器具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校准和安全保护等。
定期检定的结果需要记录并上报给计量监督管理机构。
三、器具技术管理为了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单位需要进行器具的技术管理。
这包括备案、备案变更、出厂检定合格证书、器具检定合格证明书、器具检定标志、器具查验及使用年检等。
这些记录需要详细并真实,以备查。
四、器具使用管理每个单位应根据器具的使用要求,建立相应的使用管理制度,并确保每个使用人员都熟悉并遵守。
单位需要对计量器具进行使用登记,包括使用人员、使用地点、使用时间等信息,并有相应的使用记录。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计量器具损坏、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及时上报并做好维修或更换工作。
五、器具维护管理为了保证计量器具的正常使用和准确性,单位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
这包括器具的清洁、校准、调试等,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维护过程中需要记录相关信息,并提交给计量监督管理机构备查。
六、器具报废处理当计量器具达到使用寿命或不能修复时,需要及时报废并进行处理。
报废处理的程序包括编制报废申请、报废审批、报废标识、报废记录等。
计量监督管理机构将负责监督报废处理的过程,确保其合规合法。
七、器具安全管理计量器具管理工作中,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单位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计量器具的使用过程中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引言测量设备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的有效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的频繁度增加,测量设备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性。
为了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计量确认。
本文档描述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旨在确保测量设备的持续性能和有效的质量控制。
2.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能够做到以下几点:•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检查和验证测量设备的性能•记录和跟踪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结果•建立修正措施以纠正发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3. 管理程序概述3.1 计量确认计划在测量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应制定计量确认计划。
计划应明确需要进行计量确认的设备、计量频率、计量方法和责任人。
计划还应包括计量记录的管理和保留要求。
3.2 标准操作程序(SOP)为了确保计量确认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应编制标准操作程序(SOP)。
该程序应详细说明每个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步骤、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测试方法和评估准则。
SOP还应包括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和记录管理要求。
3.3 计量确认的执行执行计量确认的过程中,应按照SOP的要求进行操作。
测量设备的性能应进行检查和验证,例如进行校准、线性度测试、重现性测试等。
测试结果应记录,并与预期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以确定设备是否满足要求。
3.4 结果分析和修正措施对于不满足预期性能指标的测量设备,应进行结果分析,以确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修正措施可能包括设备校准、维护和维修,或更换设备。
修正措施的实施应记录,并验证修正措施的有效性。
3.5 记录和跟踪所有计量确认的结果和修正措施应进行记录和跟踪。
记录应包括测量设备的标识、计量确认的日期和结果、以及修正措施的执行日期和结果。
跟踪记录可用于评估测量设备的性能趋势,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3.6 审计和持续改进定期进行计量确认管理程序的审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要求。
(整理)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管理文件文件编号:SWZ09004 第1 版签发:解建平测量设备管理程序1总则为了加强对测量设备配备、采购、搬运、贮存、处置、发放和运行维护和测量环境的控制,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和测量过程的有效性,特制订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测量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2术语和定义本程序中的其它定义和术语均采用GB/T19022-2003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3管理职责分工3.1设备部负责分公司测量设备的全过程流转、新增、更新、检校和维修及测量设备计量特性的审核和量值溯源管理,确保配备和运行的测量设备满足计量要求。
同时负责采购测量设备的入库验收、发放管理。
3.2技术改造管理部负责组织将项目(技术改造、大中修、新增固定资产)中的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组织配备确认和实施跟踪。
3.3技改实施指挥部负责项目中测量设备的配备确认实施和申购管理实施。
3.4采购供应部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管理。
3.5质量保证部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的流转、计量确认实施、使用维护等工作,并负责分公司无损探伤设备和理化检测设备配置和维护的技术管理、计量确认实施。
3.6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测量设备的申购、检修、报废、操作等按规定进行管理。
3.7其他二级生产厂(部)负责本部门各种测量设备的流转,计量确认实施、使用维护等工作,确保测量设备的配备和运行满足计量要求。
4测量设备管理业务流程(详见附件)5管理内容与要求5.1测量设备的配备确认5.1.1对新增计量检测点测量设备的配备,专业管理部门(包括项目实施管理部门)或使用部门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及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贸易结算等需要将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并填写“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表”(表格编号:SWZ09004-01A),经设备部(计量管理室)和相关专业管理部门评审后按规定要求申购。
5.1.2对更新或调换类测量设备的配备,如测量要求发生了变化,则使用部门必须填写“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表”,经设备部(计量管理室)和相关专业管理部门评审后方可按规定要求申购。
测量管理体系计量职能管理程序!
测量管理体系职责管理程序1、目的明确与测量管理体系中各级领导、各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为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实现有效的持续改进提供组织保证。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与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所有人员。
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资源的批准;管理者代表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资源的配备和实施。
3.2技术部负责测量管理体系的归口管理,负责管理程序的编制,策划、建立、修改,保持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并对测量管理体系组织内审、管理评审,对各部门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3各部门负责测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实施。
4 管理实施4.1输入: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顾客的测量要求。
4.2输出:公司各部门及员工职责权限的具体规定及其沟通。
4.3活动:体系策划,机构职能分析,确定测量管理体系机构,确定计量职责的分配,规定职责权限,进行沟通,组织实施和评价改进。
4.4工作职责4.4.1 总经理职责:4.4.1 .1 向公司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计量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4.4.1 2 批准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计量工作方针和目标。
4.4.1 .3 确保建立和保持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的获得。
4.4.1 .4 建立计量职能部门,任命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
4.4.1 .5 批准公司计量管理手册。
4.4.1 .6 主持或委托管理者代表主持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系统评审体系。
4.4.2 管理者代表4.4.2.1 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计量法律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
4.4.2.2 落实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在测量设备、环境条件和人员方面的需要,保证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工作的正常开展。
4.4.2.3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审定企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计划。
4.4.2.4 对体系运行、内部审核和预防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4.4.2.5 审批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程序文件、计量制度、年度计量工作计划、公司计量校准方法、检验试验标准等测量管理体系的技术文件。
计量确认过程控制程序(参照模板)
计量确认过程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的控制,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规定要求,从而使测量设备处于满足测量过程需要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中对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调整、修理、验证、封印、标识、再校准的测量活动。
3职责分配3.1 电试室、热工室等部门,应根据工程需要对本部门的测量设备进行检定、校准、验证、修理、调试等测试工作。
3.2 项目总工办测量管理员、电试室、热试室等负责人对开展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测量设备满足计量要求。
4术语4.1 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4.2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3 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以及所需要的封印和标签。
4.4 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4.5 计量要求: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有计量要求。
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量程、标称范围、准确度等级、示值误差、允许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度、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等。
4.6 计量特性: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可表示为测量范围、重复性、分辨力、误差、死区、稳定性、偏移等4.7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5要求和过程实施5.1 计量确认过程识别输入是内外顾客的计量要求;输出是有确认状态标识的测量设备;活动是校准、检定、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再校准,与测量设备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资源是所需的测量设备、测量人员、文件资料、环境条件等。
计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程序
修订记录目录1 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适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职责.......................................................................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相关内容及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定期检定(校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检定(校准)结果的处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目的确保本公司所有在用计量设备量值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在用计量设备。
3 职责3.1计量室负责做好周期检定计划。
3.2专职计量员负责外送检定事宜。
4 相关内容及要求4.1定期检定(校准)4.1.1计量室负责确定溯源机构、确定测量确认间隔和调整确认间隔的审批、监督、管理,并负责外送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计划。
计量管理控制程序
计量管理控制程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计量器具的选配、采购、领用、检定及使用、维护、保养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计量器具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3职责3.1设备质控责任人负责全公司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计量器具的控制。
3.2计量器具使用部门配合计量器具的具体管理。
4管理内容与要求4.1计量器具的申购与验收入库4.1.1计量器具需要外购时,由申购部门向设备部提出申请,计量责任人审核,交主管领导批准后由采购部负责采购。
4.1.2所购置的计量器具,入库前由专职计量员进行入库检查,确认合格后入库,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4.1.3未经检查和经检查不符合入库手续的计量器具,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经检查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由计量责任人审批同意后,交采购部办理退货、换货手续。
4.2计量器具的领用4.2.1凡申购计量器具的部门领用计量器具时,其领料单需经计量责任人审核再交使用部门领导批准后方可领用。
设备部根据计量器具类型进行编号、建卡、入帐,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后交领用部门使用。
4.2.2所有在用计量器具应是检定校准合格的,其合格证留设备部统一保管。
设备部填写合格标记,将编号和有效期等标于设备明显处,没有合格标记的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
4.2.3当发现计量器具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对检测结果进行追踪复查。
4.3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4.3.1对计量器具进行A、B、C分类管理,并编制《计量器具管理目录》。
4.3.2 A类为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方面的测量设备,按规定周期向法定计量机构申请检定。
4.3.3 B类为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有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的测量设备,应根据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检定周期、送有资格的检定单位进行周检。
4.3.4 C类为固定安装,不易拆,而又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测量设备及一次性使用的测量设备,不安排检定周期,由有资格的检定单位进行一次性检定。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1、目的通过对测量设备配备、贮存、流转、封存、报废和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及其确认间隔的控制管理,使测量设备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具有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计量特性。
2、适用范围适用公司内所有测量设备的管理。
3、职责3.1技术部是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
3.2 技术部负责测量设备的入库验证、电子文件总台帐的建立登记、编号、发放、委外周期检定(校准)流转、更新。
3.3采购部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
3.4 测量设备使用部门负责本单位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4、测量设备管理过程要求4.1 过程的输入是:测量对象对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4.2 过程的输出是:满足规定要求的并且受控的测量设备;4.3 过程的活动是:测量设备的策划、配备、计划、实施、购置、贮存和搬运、校准与计量确认、使用与维护、分类管理、流转管理。
5、控制程序5.1测量设备的策划5.1.1在策划和配备测量设备时应考虑下列因素:a)具备预期使用要求的计量特性;b)购置新测量设备应尽量考虑具有先进性、质量优、费用低、(包括购买价格和安装费等),使用效率高,操作方便,易于维修。
c)选用的测量设备应经计量确认合格,具有有效合格证明或标识。
5.1.2 新上工程项目测量设备的配备应充分考虑测量设备的技术特性,测量设备应在经济情况可行的条件下,实现溯源管理。
5.1.3 测量过程的设计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配备合格的测量设备。
5.1.4 新建、大修、改造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评审时,同时对项目的计量设计方案评审。
评审时由主管部门通知计量部门及相关单位派员参加。
评审通过后,主管部门应将评审结果形成有效的文字资料。
5.1.5 技术部负责本公司最高测量标准和一、二级经营的配置策划。
5.1.6综合管理中心负责能源、安全防护、环境监测测量设备的配置策划。
5.1.7 在新产品开始投产前,从产品要求中识别计量要求并研究测量设备的配置问题,提出测量设备配备计划,编制测量设备配备表,并对关键性测量过程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目的为使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规范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和验证等过程受控,防止测量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失效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公司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3定义3.1测量设备是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资)和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2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和验证。
4 职责4.1股份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职责4.1.1股份公司设备部是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明确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基本要求,管理计量确认目标和实绩。
4.1.2股份公司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是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实施总部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和修理业务,并按公司要求和能力实施股份公司其它单位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业务。
4.2股份公司各单位职责4.2.1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按公司和本单位管理文件要求管理本单位测量设备计量确认。
各单位通过合同委托计量外供方实施本单位内部无能力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工作。
4.2.2 各单位测量设备使用部门按管理文件规定实施本部门测量设备检校或送检、维护等业务,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5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流程见附件。
6管理要求6.1测量设备配备确认6.1.1各单位按《测量过程管理程序》(BGFZ13A02)要求组织开展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规定所形成的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
记录包括测量要求(工艺要求)和以此要求得到的所配备测量设备的配备(计量)要求。
6.1.2各单位按照配备确认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中的配备(计量)要求和其它附加要求委托计量检定校准机构实施计量检定校准或开展自行检校项目,根据检校结果与配备(计量)要求的符合程度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6.2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各单位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以配备确认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间隔调整方法和标准由本单位计量主管部门规定。
计量检测设备确认间隔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通过合理地划分类别,使在不同条件下使用的测量设备在准确度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之前及时得到再确认,从而保证测量设备特性满足预期的要求。
2.适应范围公司全部测量设备的分类和确认间隔的制订。
3.相关术语3.1测量设备:所有(工作)计量器具、计量标准、以及进行测量所需要的辅助设备和技术规范。
3.2确认间隔:指对测量设备定期确认的时间间隔。
3.3计量确认:为保证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包括:检定、校准、调试、修理和随后的再校准以及任何必要的标记。
4.测量设备分类4.1强制检定类:(属于A类)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和公司最高标准器。
4.2 A类测量设备:4.2.1工作标准器。
4.2.3用于最终产品质量检验的测量设备;4.3 B类测量设备4.3.1企业内部用于能源、物资核算的测量设备。
4.3.2用于工艺工序过程参数监测与控制的测量设备。
4.3.3企业内部用于检验、测量和实验用的一般性测量设备。
4.3.4对准确度有一定要求的、用于辅助生产、生活福利方面的测量设备。
4.4 C类测量设备4.4.1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技术风险或安全风险的测量设备。
如现场指示用压力表、盘装电表、民用三表、氧压表和乙炔表。
4.4.2计量特性不易改变或低值易耗的测量设备。
5.测量设备的分类管理5.1强检类、A类测量设备要100%按既定的确认间隔完成确认,其中强检类设备可以单列台账或在综合台帐上显示,单列计算确认完成数量。
5.2 B类测量设备要按既定的确认间隔完成95%以上的确认计划。
因故不能完成确认的除要向计量管理员说明原因外,要在后两个月内创造条件予以确认,并要依据初校结果判断其是否为不合格数据。
此项要求按《测量设备管理规定》执行。
5.3 C类测量设备由于变动性大,损坏更新频繁,可以不确定确认时间,但不等于永不确认。
为保证正常使用,采用以下方法实施管理。
测量过程和计量检测数据管理程序
测量过程和计量检测数据管理程序1.目的通过对计量检测的控制和评价,保证检测过程的实施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规定的范围内。
2.范围适应于企业能源计量、经营管理计量、工艺及质量管理计量的计量测量活动。
3.职责3.1、质计部负责组织编制企业现有测量设备操作规范(或规程)级维修保养规程,保证测量设备使用人员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
定期统计工艺及质量管理计量检测率。
3.2、物管部负责统计原材料消耗的计量检测。
3.3、生产部、人事部负责统计企业能源消耗的计量检测。
3.4、公司办定期将企业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及工艺及质量管理计量检测情况加以汇总分析,将所得结果报总经理。
3.5、电仪部负责确定计量检测项目和参数,制定检验规程及过程测量方法,确定工艺及质量检验参数测量所需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
3.6、所有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应具备测量设备的操作能力和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能力。
3.7、办公室负责组织测量设备使用者的培训和考核。
4、工作程序4.1、工艺及产品质量计量检测过程工作程序及内容4.1.1、确定工艺与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和参数电仪部应根据产品标准、工艺文件及顾客的测量要求确定检测项目和参数,保证测量与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并满足顾客的质量需求。
在确定工艺与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和参数时其工作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进厂原材料的检验:指进厂的原料、辅料、外购外协件(包括零部件、元件、器件、工装、模具等)的进厂质量把关的计量检测项目和参数:b.生产过程中特殊工艺参数控制的检验:指特殊工艺过程参数监测控制的计量检测项目和参数(如温度、压力、电流、电流密度、电压、)c.零部件、成品的终端检验:指零部件的工艺文件,成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中规定的计量检测项目和参数。
4.1.2、制定检验规程电仪部制定检验规程,对检验方法进行规定并形成文件,经过适当的确认,保证测量过程的可操作及规范性。
制定检验规程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检验要求:检验要求应明确给出所需检验的项目及被测参数的允许变化范围和检验步骤:b.测量设备:应写明检测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计量特征(如测量范围、准确度、分辨率等):c.检测方法:实施测量时如何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及测量的步骤和方法:d.检测环境条件:规程中应给出实施测量时环境的要求如温度、湿度及是否需在实验室进行测量等:e.检测结果的处理:应写明测量数据的必要处理方法,以便作出正确的测量结果。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PP-02-01文件状态:发放号:未经批准不准翻印文件修订记录1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的方法和要求。
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管理。
2引用标准和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4.7.1检定/校准人员必须按照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要求作好计量确认记录,处理检定/ 校准数据,并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4.7.2核验人员必须对检定/校准数据的处理进行审核,对计算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判定负责。
4.7.3记录的管理执行《计量记录管理程序》。
4.7.4对外协校准计量设备,测量过程如存在计量要求,使用者根据需要进行验证,作好外协校准计量设备验证记录,注明是否符合计量要求。
4.8计量确认工作的组织和要求4.8.1计量设备使用单位在公司计量设备管理系统申报计量设备信息,逐级审核后,纳入计量设备台帐管理,根据周期检定计划送检。
4.8.2接收计量设备时,填写“送检计量设备登记表”,送检人、经办人应签名认可。
4.8.3计量设备在交接过程中,交接双方应对数量、外观、名称、规格、证书等进行认真核对。
4.8.4各检定/校准部门依照计划在10个工作日完成检定/校准工作,并根据检定/校准情况在计量设备管理系统反馈检定/校准结果。
4.8.5计量设备检定/校准完成后,使用单位凭“送检计量设备登记表”5日内到检定/校准实验室领取。
4.8.6需现场校准的计量设备,使用单位提前5天与检定/校准部门联系,确定现场检定/ 校准的时间、地点、条件等问题。
4.8.7对新采购的计量设备,由销售公司或生产单位申请计量设备入库检定/校准。
4.8.8确因生产不能停,不能按期送检的计量设备,各单位必须申请延期检定/校准,经本单位领导签名盖章后,经生产技术中心管理中心批准备案,随设备检修时完成计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但应加强维护频次,确保计量设备测量数据的有效性。
计量器具校验管理规程
目的:明确计量器具(包括具有工艺参数控制或显示功能的生产设备)的校验程序和校验周期,确保计量器具校验有效期内使用,保证计量数据真实、准确。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计量器具校验的管理。
职责:工程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器具校验计划的制定,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审核。
质量部:负责监督指导。
内容:1本规定涉及的计量器具范围内无出厂编号的计量器具根据公司编号原则进行编号,无本公司编号的,不得使用。
2具体规定2.1我公司的计量器具校验包括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及自校。
2.2计量器具校准的量程范围应涵盖实际生产和检验的使用范围。
2.3计量器具进行定期自行校准时使用的测量标准器(标准温度计、温度记录仪、温度巡检仪等)必须是经过法定计量单位检定或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2.4未经校准的计量器具不得发放给使用部门,超出有效期的计量器具不得用于生产和检验。
2.5需要使用部门自校的计量器具,使用部门应在法定单位校验效期内进行自校,并做好自校记录。
2.6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没有达到校验时间,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应该立即停止使用,经校验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计量器具校验出现失准或不合格时应立即报告质量部,由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按《偏差处理管理规定》进行调查。
3校验程序3.1年度校验计划3.1.1工程部对需进行校验的计量器具必须在计量器具台账上登记备案,纳入周期校验计划。
3.1.2工程部每年底进行计量器具的年度回顾(回顾内容包括本年计量器具的校验数量、合格率、不合格率、故障率、报废率、新增率等),指导下一年度计量器具瞄准工作,统筹安排每月计量器具的校验类别及数量。
3.1.3工程部每年12月31日前根据12月份计量器具台账制定下一年度计量器具校验计划。
3.1.4年度校验计划制定后,交质量负责人最终批准生效。
3.1.5检定合同制定:根据公司行政部门合同流程规定,工程部起草合同并督促合同执行。
3.2月度校验计划3.2.1使用部门每月对本部门计量器具做月度校验计划,并于20日前报工程部计量管理员以对年度校准计划中出现的变动进行修正。
钢铁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钢铁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目的为使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规范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和验证等过程受控,防止测量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失效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各单位。
3 定义3.1测量设备是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资)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2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和验证。
4 管理职责4.1设备部是股份总部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
4.1.1设备部计量管理室负责股份总部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计量确认间隔审核、计量确认计划管理,监督评价计量确认实绩,制定实施过程的规定。
4.1.2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是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实施对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和修理业务。
4.1.3设备部通过合同委托计量外供方实施股份总部内部无能力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工作。
4.2各直属厂部(以下简称各厂部)、技术中心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工作,管理现场检校和测量设备的送检、维护等业务,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5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流程见附件。
6 流程要求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对象可以是单体设备或其组合(如测量系统)。
6.1测量设备配备确认是计量确认依据6.1.1各厂部等测量设备使用部门依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见管理文件《测量过程管理程序》中的配备(计量)要求规定的技术特性进行计量确认。
6.1.2计量检定校准机构依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中的计量要求和用户的委托要求,配备检校资源和实施计量检定校准。
6.2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测量设备定期检校或更换间隔一般与计划确认间隔相同。
6.2.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以测量设备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
间隔调整方法和标准由设备部制定的《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计量特性管理标准》规定。
6.2.2分类管理的测量设备间隔调整按《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编制审核流程执行。
检验检测设备校准检定和计量溯源程序
检验检测设备校准/ 检定和计量溯源程序1目的为了保证用于检验检测的对检验检测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用于检验检测的对检验检测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
3职责检验检测设备的校准/检定和计量溯源工作,由综合部统一归口管理,各检验检测部配合。
4工作程序4.1用于检验检测设备(包括对检验检测和抽样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校准/检定,并需满足要求。
4.2制订检验检测设备计量溯源的总体计划。
4.2.1综合部协同相关部门对所有承检项目进行评估,审核设备校准/检定对检验检测结果总的不确定度的影响,合理地制订适合本公司具体情况的计值溯源的总体计划。
4.2.2对占总测量不确定度主要分量的检验检测设备,按国家对设备计量溯源的要求,制订计量源计划。
明确区分:1)可以溯源到SI 单位制基准或国家测量基准的,应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或比较链与之连接,可以用图表或文字表达;2)无法溯源到SI 单位或与之无关时,要提供溯源依据、证明材料和综合部的审核结论。
对要求溯源到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也应绘制量值溯源图表或文字说明。
对按约定的方法和协商标准追溯的,应列出有关标准、协商合同和使用说明书等。
可能参加公司间比对时,要提供结果证明4.2.3对检验检测总的不确定度几乎没有影响的设备,要列出清单,给出检验检测结果不确定度报告,并写出分析报告,论证该设备具备的不确定度无须再校准即可满足某项检验检测工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分析报告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实施。
4.3设备的校准4.3.1综合部制订《检验检测设备校准计划表》,对所有需校准/检定的检验检测设备,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分类列出,规定校准/检定时间和有效期,并按计划提前给公司相关部门发出《设备校准/检定通知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经管程序1 目的为使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经管规范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和验证等过程受控,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有限公司体系各单位。
3 定义测量设备是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规范、规范样品(规范物资)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和验证。
4 经管职责4.1设备部是公司计量经管部门,负责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经管。
4.1.1设备部计量经管室负责公司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计量确认间隔审核、计量确认计划经管,监督评价计量确认实绩,制定实施过程的规定。
4.1.2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是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实施对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和修理业务。
4.1.3设备部通过合同委托计量外供方实施股份总部内部无能力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工作。
4.2各直属厂部(以下简称各厂部)、技术中心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工作,经管现场检校和测量设备的送检、维护等业务,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5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流程见附件。
6 流程要求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对象可以是单体设备或其组合(如测量系统)。
6.1测量设备配备确认是计量确认依据6.1.1各厂部等测量设备使用部门依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见经管文件《测量过程经管程序》,表格编号:××)中的配备(计量)要求规定的技术特性进行计量确认。
6.1.2计量检定校准机构依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中的计量要求和用户的委托要求,配备检校资源和实施计量检定校准。
6.2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测量设备定期检校或更换间隔一般与计划确认间隔相同。
6.2.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以测量设备计量经管信息系统中《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
间隔调整方法和规范由设备部制定的《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计量特性经管规范》(编号)规定。
6.2.2分类经管的测量设备间隔调整按《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编制审核流程执行。
6.2.3非Q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计划实施时间受主体设备检修计划制约时,在原间隔上延迟一个月内由使用部门进行调整并记录,延迟时应加强检查保持计量特性。
6.3计量检定校准计划6.3.1各厂部以测量设备计量经管信息系统中《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的间隔提出检定、校准计划。
计划的修改流程与申请流程一样。
6.3.2检定、校准计划由使用部门计量员申请,纳入设备经管信息系统(9672)的测量设备的检校计划由使用部门点检申请、使用部门计量员审核,Q、A类测量设备由设备部审批。
6.3.3纳入设备经管信息系统(××)的测量设备,计量检校周期需与《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的间隔一致,委托检校实施按设备经管信息系统(××)流程执行。
6.3.4开展部门自检的工程,自检计划由该部门自行制定、实施。
6.3.5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检定校准的测量设备由使用部门规定检查、核查等方法维护,规定的检查、核查计划应受控,纳入设备经管信息系统(××)。
6.4计量检定校准实施6.4.1各厂部等使用部门依据检定校准计划通过经管信息系统或书面进行委托,连同有测量设备标识的实物(需现场检校和协议由设备部计量检定室上门收送除外)送设备部计量检定室。
6.4.2设备部计量检定室实施后将检定校准结果通知使用部门,并根据检定校准结果来标识或封缄测量设备。
检定校准过程的质量监控按照实验室经管要求执行,由设备部计量检定室形成文件。
6.4.3计量检定室无能力检校或测试的测量设备,由其委托有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实施,并验收和检查检校结果。
6.4.4各厂部等使用部门按《测量过程经管程序》(10.1测量设备的验收)要求,验收采购后交付使用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合格的结论在一个确认间隔内有效。
规范物质和实物规范在有效期内使用,超过有效期需重新判定,并保存判定记录。
6.4.5设备部计量检定室制定文件,规定从接收到交付过程中搬运、存放、检查等的要求并实施。
6.5测量设备验证(可接受确认)测量设备验证的专业要求由《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计量特性经管规范》(编号)规定。
6.5.1使用部门收取检定校准证书(或记录)和实物,检查设备状态后验证其是否适用于规定的用途。
6.5.2接受合格结论且检定校准合格状态保持良好的测量设备,适用于规定的用途,接受原检校标志或补标志后可使用。
6.5.3使用部门自校准的测量设备,由该部门计量员组织验证。
6.5.4用于量值溯源和计量核查的规范物质及实物规范由使用部门判定状态后验证。
6.6测量设备不合格处理使用部门的测量设备经管者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应及时处理。
6.6.1凡是检校不合格、已损坏、显示不正常、误动作、功能可疑、超间隔或封印被损坏的测量设备都属于不合格设备。
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应停止使用,做出禁用标记,可能时撤离或隔离存放。
6.6.2检校不合格后,要及时评审原定的确认间隔是否合理,必要时调整确认间隔。
6.6.3出现不合格测量设备立即纠正,按照《不合格测量设备、过程的风险评估经管规范》(编号)评定风险后采取预防与追溯行动。
6.6.4检定校准机构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已用于检定校准且可能导致失效的要重新进行检定校准。
6.6.5不合格的测量设备,修理后应重新检校,外部修理单位需有修理许可证或是设备原生产厂,出具的检校证书一个确认间隔内有效。
6.7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过程控制6.7.1检定校准机构6.7.1.1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明确规定检定校准范围,并依其开展检定校准。
超出范围的要规定方法,经技术和质量负责人批准。
6.7.1.2设备部委托外部机构实施计量检校/修理时,必须审核其计量资质和能力。
并在合同中规定供方的质量/环境/安全要求。
6.7.1.3实施检定的机构必须得到政府规定的授权;实施校准/测试的机构必须得到机构认可;计量器具修理机构必须得到许可。
合格的原设备制造方可对其产品开展校准/修理。
6.7.1.4供方审核结果由设备部计量经管室在《计量检校/修理机构资质分析表》(表格编号:××)记录,经设备部部长批准。
各使用部门计量员能获取相应信息。
6.7.2计量规范设备部计量经管室组织建标考核,建立量值传递(溯源)的技术文件,批准开展计量检定校准活动。
6.7.2.1股份总部用于规范传规范的最高计量规范装置(设备)和授权强检工程的计量规范设备,及通过认可校准工程的计量规范设备,需按政府计量部门要求考核。
6.7.2.2股份总部用于规范直接检定工作测量设备的计量规范装置(设备),由设备部计量经管室参照国家《计量规范考核规范》(JJF1033-2008)的技术要求,组织建标考核。
6.7.2.3使用规范装置(设备)的部门建立设备履历表;使用规范物质检定、校准测量设备的人员需确认规范物质是经国家或计量机构认可,且有制造许可证标志和有效合格凭证,并进行有效期经管。
6.7.2.4检定机构使用外部规范装置开展校准的,需事前登记,规范装置必须在有效期内,且有可追溯的量值传递记录。
6.7.3计量检校规程6.7.3.1按《测量过程经管程序》(编号)规定,建立计量规程。
6.7.3.2计量检校人员按规程进行检校。
无适用规程的在线测量设备可按维修技术规范和作业规范进行检校,所用规范按通用设备技术规程(计量篇)控制。
6.7.3.3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对于无规程可依且只作一次性检校的测量设备,可按产品说明书或编制临时测试方法进行检测,临时方法重复使用后,需将方法转化成通用设备技术规程(计量篇)。
6.7.4计量检定、校准人员6.7.4.1使用最高计量规范对股份总部进行量传检定和对授权强检工程检定的计量人员,由设备部计量经管室组织按政府行政部门规定进行培训、考核、发证、审证。
6.7.4.2企业自主开展检校的计量检校人员,按股份总部培训流程培训,由设备部计量经管室组织发证、复证。
6.7.4.3直接从事本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具备能力的计量检校人员由所在单位填写《计量人员考核/办证情况表》(见《测量过程经管程序》,表格编号:××)报设备部计量经管室,参加考核取证。
从事对股份总部现场测量设备进行校准的“宝钢检修公司”、“中冶宝钢公司”、“宝钢检测公司”、“宝信公司”等,其检测或校准能力经设备部计量经管室认可后,计量人员按本条款进行经管。
6.7.5计量检定校准记录检定校准人员对检定校准结果和记录负责,记录的专业要求符合《计量标志、记录、证书经管规范》(编号)经管规范规定,电子和纸质记录效率同等。
6.7.6计量检定校准证书设备部用《计量标志、记录、证书经管规范》(编号)规定企业的检校证书。
委托外部检校的,接受合格检校机构的证书。
6.7.7计量检定校准的标志计量检定校准的标志由检校人员粘贴,使用期间发生脱落、模糊不清、发现缺失或错误的标志和测量设备标志,由测量设备的点检员粘贴,不纳入点检经管的测量设备由使用人员在本部门计量经管人员处领取粘贴。
计量标志类别和用途由《计量标志、记录、证书经管规范》(编号)规定。
6.7.8环境要求计量检定校准操作必须在符合所有检定校准过程所使用的装置、物质等使用要求的环境下进行,在测量设备使用场所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过程必须确认测量设备使用环境的符合性,不符合时应给出检校和使用的修正建议或停用建议。
7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经管7.1设备部设定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经管目标和指标。
按年度计划下达,并规定目标指标统计和记录方式。
7.2各厂部等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应按月度统计计量确认实施完成情况。
7.3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提供检定校准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统计报表,报设备部计量经管室。
7.4为保证计量确认过程得到监控,设备部计量经管室需协调解决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统计分析股份总部计量确认的实绩状况,作为测量经管体系运行实绩的一部分。
拟稿:日期:审核:日期:附件: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经管流程表格编号:BGFZ13B04-01A编制:审核:日期:计量检校/修理机构资质分析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