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_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郑伯克段于鄢 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 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餍”,满足。

6.姜氏何厌之有, 厌,通“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1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郑伯克段于鄢_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_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 (五)状语后置句 • ①郑武公娶于申(介词短语‚ 于申‛作状语,放在了动词‚ 娶‛后) • ②亟请于武公(介词短语‚于 武公‛作状语,放在了动词‚ 请‛后)
• (六)宾语前置句 • ①姜氏何厌之有 • (宾语‚何厌‛放在了动词‚有‛之前,‚之 ‛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 ②敢问何谓也 • (宾语‚何‛放在了动词‚谓‛之前) • ③君何患焉 • (宾语‚何‛放在了动词‚患‛之前) • ④其是之谓乎 • (宾语‚之‛放在了动词‚谓‛之前)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 (一)通假字 • 1.庄公寤生。 • 寤,通‚牾‛,倒着。 • 2.佗邑唯命。 •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 的。 • 3.谓之京城大叔。 • 大,通‚太‛。 •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参,通‚三‛。
• 5.姜氏欲之,焉辟害。 • 辟,通‚避‛。 • 6.姜氏何厌之有? • 厌,通‚餍‛,满足。 • 7.不义不暱,厚将崩。 • 暱,通‚昵‛,亲近。 •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 帅,通‚率‛,率领。 • 9.无庸,将自及。 • 庸,通‚用‛。
• (七)成语
• 1.多行不义必自毙 • 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 • • • •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多义词 1.于 (1)郑武公娶于申 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 (2)不如早为之所。 • 动词,安排。
• (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 动词,作为。
•国 都 邑 鄙
• 国,国家。周代诸侯的领地称‚国‛。如本 文:‚国不堪贰。‛诸侯国的首都也称 ‚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都,‚国‛内的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 的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用作动词,指 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因 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记载了郑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75年。

以下是我对郑伯克段于鄢事件的知识点归纳:1.事件发生背景:郑国内部权力斗争激烈,郑武公因为信任鄢人而连续任用鄢人,引起了郑国内部其他大臣的不满。

2.伯克段的身份:伯克段是郑国大夫的称号,是贵族间官职的一种。

伯克段是郑武公的庶兄,也是郑国的重要大臣之一3.鄢国:鄢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一带。

郑武公因为喜欢鄢国人,任用了很多来自鄢国的官员。

4.郑伯克段的政治野心:伯克段在郑国内部力量斗争中展示了他的政治野心,他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6.伯克段的行动:伯克段通过收买郑国内一些大臣,影响郑武公的决策,并通过掌握军队的力量来威胁其他的贵族。

7.鄢国的争议:伯克段大量任用来自鄢国的官员,这引发了其他贵族的不满。

其他官员认为鄢国人没有忠诚于郑国,他们的任用只会削弱郑国的实力。

8.郑庄公的出现:鄢国的统治者鄢庄公闻讯后,前来郑国探望郑庄公,并向他诉说了鄢国人在郑国的困境。

9.鄢国官员被贬:在郑庄公的指示下,郑国将很多来自鄢国的官员贬到了轻官职位或直接免职,削弱了伯克段的势力。

10.改变权力格局:由于这一事件,郑国内部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

伯克段的势力受到了削弱,其他贵族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11.郑庄公的派系:郑庄公在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派系取得了胜利。

郑庄公最终结束了郑国内部的权力斗争,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12.影响: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对郑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一事件,贵族们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利益应该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个人的政治野心和私心。

总结: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斗争事件,它揭示了权力之争背后的利益纠葛和政治动机。

这个事件也表明,贵族统治下的国家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纷争和权力斗争,也凸显了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爱共叔段,欲立之立,使动用法,使 ... 立••有献于公•献,动词作名词,•公赐之食•食,动词作名词,•隧而相见•隧,名词作动词,(三)特殊句式恭敬地送给•吃东西•挖隧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郑伯克段于鄢(® ”,本是孔子《春秋》中地一句话•关于这句话地含意,本文原有一段被编者删去了地说明.这个说明是:书(指《春秋》)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不像弟弟)故不言弟;如二君(像两个国君相战),故曰:‘克';称‘郑伯 '(称爵不称兄),讥失教也(兄本有教弟之责,但庄公不教弟,反而养成其恶).谓之郑志(说这是郑庄公地本意).不言出奔,难之也.(“出奔”是有罪之词.如果不说“郑伯克段于鄢”而说“段出奔共”,那就只能归罪叔段了;其实庄公也有最,难于下笔,所以“不言出奔”).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故称郑伯.克,战胜.段,郑庄公弟弟.鄢,郑国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内.《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寤,通“牾”,倒着••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地,另外地•• 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无庸,将自及•庸,通“用”.• 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地意思••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永锡尔类•锡,通“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词类活用•惊姜氏•惊,使动用法,使……受惊.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产生••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省略句• 制,岩邑也• 判断句•郑武公娶于申•状语后置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有献于公•状语后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地是什么意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源出《左传?隐公元年》五)重点翻译句【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略 《郑伯克段于鄢》课后练习 (一)指出下文地通假字 •庄公寤生 •• 佗邑唯命 • • 谓之京城大叔 • •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 姜氏欲之,焉辟害 •高 二( )班 姓名 寤, 通“ ? ・佗, 通“ ”,指示代词,大, 通“ 参, 通“ 辟, 通“.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译成:多做不义地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不义不暱,厚将崩 .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译成:蔓延地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地弟弟呢? .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 ”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 “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 译成:孝子推行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予 (能感化 )你地同类 . .段不弟,故不言弟 . 译成: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地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地弟弟 (六)多义词 .于 ()郑武公娶于申 ()亟请于武公 . ()遂寘姜氏于城颖 ()段入于鄢 . .焉 ()虢叔死焉 . 介词,从 . 介词,向 . . 介词,在 .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地对象 兼词,于之,在那里 . ()姜氏欲之,焉辟害 . 疑问代词,怎么 . ()君何患焉? 句末语气词,呢 . .克 ()郑伯克段于鄢 . 动词,战胜 . ()克勤克俭 . 动词,能够 ..为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不如早为之所 .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七)异义词 .都城过百雉 . 古义:城邑地城墙,两个词 . 介词,替,给 . 动词,安排 . 动词,作为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今义:京城,京都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介词,.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为: .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 ”译为: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为: .段不弟,故不言弟 .译为:(六)多义词.于()郑武公娶于申.姜氏何厌之有?厌,通 “? ・.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 “.无庸,将自及 .庸,通 “.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 a.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 a,这里是 “ ”地意思.若阙地及泉 .阙,通 a.永锡尔类 .锡,通a”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用法,.爱共叔段,欲立之 . 立,用法,.今京不度,非制也 . 度, 名词作 词,.多行不义必自毙 . 义, 名词作词,.无生民心 . 生,用法,.有献于公 . 献, 动词作 词,.公赐之食 . 食, 动词作 词,.隧而相见 .隧, 名词作词,.个人收集整理途(三)指出下列句子是哪种特殊句式(宾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句.制,岩邑也 .句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郑武公娶于申 .句.亟请于武公 .句.有献于公 .句.姜氏何厌之有?句意为: ?.敢问何谓也?句意思是: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四)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谓.源出《左传 ?隐公元年》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五)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为:勿做商业用 )?个人收 .个人收集.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为: .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为:)亟请于武公.)遂寘姜氏于城颖)段入于鄢.焉)虢叔死焉.介词,.. 介词,.介词,(作用).兼词,于之,.()姜氏欲之,焉辟害. 疑问代词,.()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克()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克勤克俭. 动词,..为()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介词,.()不如早为之所. 动词,.()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古今异义词.都城过百雉.古义:,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今义:认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何谓何患何厌之有何谓:谓何,疑问代词宾语.何患,患何.何厌之有: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有标志前置宾语地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国都邑鄙国,国家.周代诸侯地领地称“国”如.本文:“国不堪贰. ”诸侯国地首都也称“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都,“国”内地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地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用作动词,指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 ”因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邑,城镇,大地叫都,小地叫邑.《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邑地大小、人口不一,如本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作为政治区域,古代以有宗庙为都,没有宗庙为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鄙,边境上地小邑.如本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v1.0可编写可改正《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概括(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 佗邑唯命。

佗,通“ 他”,指示代词,其他,此外的。

3. 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 太”。

4. 多数可是参国之一。

参,通“三”。

5. 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 姜氏何厌之有厌,通“ 餍”,知足。

7. 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密。

8.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 率”,带领。

9. 无庸,将自及。

庸,通“ 用”。

10. 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v1.0可编写可改正“悌”。

11. 遂寘姜氏于城。

寘,通“ 置”,布置,里是“ 放逐”的意思。

12.若地及泉。

,通“掘”,挖。

13.永。

,通“ ”。

(二)活用1.惊姜氏。

惊,使用法,使⋯⋯吃惊。

2.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作,符合定。

4.多行不必自。

,名作,切合道。

5.无生民心。

生,使用法,使⋯⋯生。

6.有献于公。

献,作名,恭顺地送。

v1.0可编写可改正7. 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 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地道。

(三)特别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知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唐突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 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然自取消亡。

源出《左传 ? 隐公元年》。

(五)要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倒台。

您临时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v1.0可编写可改正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权力雄厚也将要倒台4.蔓草犹不行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延伸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况且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以外,其乐也泄泄。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ā)”,本是孔子《春秋》中地一句话.关于这句话地含意,本文原有一段被编者删去了地说明.这个说明是:书(指《春秋》)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不像弟弟),故不言弟;如二君(像两个国君相战),故曰:‘克’;称‘郑伯’(称爵不称兄),讥失教也(兄本有教弟之责,但庄公不教弟,反而养成其恶).谓之郑志(说这是郑庄公地本意).不言出奔,难之也.(“出奔”是有罪之词.如果不说“郑伯克段于鄢”而说“段出奔共”,那就只能归罪叔段了;其实庄公也有最,难于下笔,所以“不言出奔”.)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故称郑伯.克,战胜.段,郑庄公弟弟.鄢,郑国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内.《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地,另外地..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地意思..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永锡尔类. 锡,通“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特殊句式.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省略句.制,岩邑也.判断句.郑武公娶于申.状语后置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有献于公.状语后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地是什么意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源出《左传•隐公元年》.(五)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译成:多做不义地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着吧..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不义不暱,厚将崩.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地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地弟弟呢?.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译成:孝子推行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予(能感化)你地同类..段不弟,故不言弟.译成: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地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地弟弟.(六)多义词.于()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地对象..焉()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姜氏欲之,焉辟害. 疑问代词,怎么.()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呢..克()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战胜.()克勤克俭. 动词,能够..为()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介词,替,给.()不如早为之所. 动词,安排.()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作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异义词.都城过百雉.古义:城邑地城墙,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略《郑伯克段于鄢》课后练习高二()班姓名(一)指出下文地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佗邑唯命. 佗,通“”,指示代词,..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姜氏何厌之有?厌,通“”,..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无庸,将自及. 庸,通“”..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这里是“”地意思..若阙地及泉. 阙,通“”,..永锡尔类. 锡,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用法,..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用法,..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词,..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词,..无生民心. 生,用法,..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词,..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词,..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指出下列句子是哪种特殊句式(宾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句.制,岩邑也. 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郑武公娶于申. 句.亟请于武公.句.有献于公.句.姜氏何厌之有?句意为:?.敢问何谓也?句意思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源出《左传•隐公元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译为:.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为:.不义不暱,厚将崩.译为:.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为:.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译为:.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译为:.段不弟,故不言弟.译为:(六)多义词.于()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亟请于武公. 介词,.()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段入于鄢. 介词,(作用)..焉()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姜氏欲之,焉辟害. 疑问代词,.()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克()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克勤克俭. 动词,..为()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介词,.()不如早为之所. 动词,.()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古今异义词.都城过百雉.古义:,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今义:认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何谓何患何厌之有何谓:谓何,疑问代词宾语.何患,患何.何厌之有: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有标志前置宾语地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国都邑鄙国,国家.周代诸侯地领地称“国”.如本文:“国不堪贰.”诸侯国地首都也称“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都,“国”内地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地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用作动词,指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因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邑,城镇,大地叫都,小地叫邑.《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邑地大小、人口不一,如本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作为政治区域,古代以有宗庙为都,没有宗庙为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鄙,边境上地小邑.如本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大学语文 精】郑伯克段于鄢复习点

【大学语文 精】郑伯克段于鄢复习点

旗开得胜《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 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 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 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 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 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8. 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9. 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 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 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3. 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4. 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1. 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 制,岩邑也。

蔓,难图也。

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颍考叔,纯孝也。

(四)状语后置句1. 郑武公娶于申。

1旗开得胜2. 亟请于武公。

“于武公”为后置状语(五)宾语前置句1.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 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3.对曰:“君何患焉?”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患”的宾语,前置4. 其是之谓乎!“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其谓是乎”(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1.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 不义不昵,厚将崩。

4.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八)多义词1. 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置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 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1旗开得胜(2)姜氏欲之,焉辟害。

疑问代词,怎么。

(3)君何患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3. 克(1)郑伯克段于鄢。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学习总结要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学习总结要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_)通假字1 •庄公寤生。

倒着。

寤,通“登”,2 •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生” 0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二”。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O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屋”,满足。

7•不义不曜,厚将崩。

眶,通“睡”,謎。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至”,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担” O 10•段不弟,故不言弟,通“怪” O弟。

剑•遂真姜氏于城颖。

真,通“壘”,空,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阙,通“拯”,12 •若阙地及泉。

擅。

13.永锡尔类。

锡,通“壘” O(二)词类活用惊,使动用法•使.... 仁惊姜氏。

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 无生民心。

d6. 有献于公。

地送给。

7. 公踢之食。

空。

8. 隧而相见。

道。

(三) 特殊句式1. 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 2•制,岩邑也。

判断句 3. 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 4. 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 5. 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 6. 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7. 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什么意思(四) 成语 生,使动用法.使…… 献,动词作圣词,軽 食,动词作蚤词,透 隧,名词作鱼词,挖隧姜氏有什么满足?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仁多行不义必自毙 传・隐公元年》。

谓坏事干多了_,咎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曜,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郑伯克段于鄢 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 归纳
2 、子姑待之 姑:古是暂且;今是父亲的姐妹 3、可矣,厚将得众 厚:古是土地广大;今与“薄”相对
重要实词
1.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 害 也。”
都,指都邑;城,指城墙,这是 两个词。
2.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倒下,摔跟斗,自己摔跟斗, 不是死的意思。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 己。
既,不久,这是一个表时间过去的词。既而, 常一起连用。
4 、无生民心 心,是想法、念头。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甲,铠甲;兵,武器;卒乘, 指战士;步兵叫卒,车叫乘
当时,敲着钟鼓去进攻叫伐,而不 用钟鼓,部队轻装前进,不让对方 知道,叫袭。侵、袭、伐、攻,都 是有区别的。
6、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繄(yī),句首语气词,表示仅 有、唯有的意思。 7、敢问何谓也? “敢”,是一个谦词,意思是说, 以我这么低的地位,不该这么大胆、 冒昧地发问。 8、其谁曰不然。 其,语气词,这里表示反问,意 思是肯定。
鄙,边邑,这是它的本意。今天我们常说 “鄙人”、“鄙意”、“鄙见”,这个鄙是一个 谦词,它的词义是从本义边邑引申而来的。在古 代,边邑的人比都城的人地位、见识都要差一些, 所以发展出这样的引申义。
贰,两属,这里指既臣属于郑庄公,又臣属 于共叔段。两属与专属是相对的。凡专属于某, 后又再属于某,就叫贰。
为了)
• (3)诸 •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众,各) • B公伐诸鄢(之于) • C子闻诸(之乎)
2实词
• (1)国 • A 国不堪,君将若之何(国家) • B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国都) • (2)遗 • A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请 • (3)厌 • A 姜氏何厌之有(饱,引申为满足) • B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讨厌,引申为嫌) • (4)爱 • A 爱共叔段,欲立之。(偏爱,疼爱) • B 不爱土地,重宝以致天下(吝啬)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完整版)郑伯克段于鄢文言归纳

(完整版)郑伯克段于鄢文言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寤,通“啎”2.佗邑唯命:佗,通“他”,别的。

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5.焉辟害:辟,通“避”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7.无生民心:无,通“毋”8.段不弟:弟,通“悌”。

不悌,不合乎做弟弟的道理。

9.若阙地及泉:阙,通“掘”10.永锡尔类:锡,通“赐”11.无庸:不用。

庸,通“用”。

12.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安置。

二.词类活用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惊,使动用法,使…受惊;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2、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名词做动词,合乎法度;3、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之,代词作动词,这样做;4、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生;5、段不弟,故不言弟不弟,不像一个当弟弟的;弟,名词作动词,做弟弟;6、闻之,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献上的东西;7、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遗,动词,赠送;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9、公入而赋赋,名词作动词,朗诵诗;10、臣请事之事,名词作动词,侍奉;三.一词多义1.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疑问代词,怎么。

(3)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呢。

3.克(1)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战胜。

(2)克勤克俭。

动词,能够。

4.为(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介词,替,给。

(2)不如早为之所。

动词,安排。

(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作为。

5.制(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地名)(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制度)(3)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制服,消灭)(4)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掌握)(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体制)(6)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7)其牙巧机制,皆隐在尊中(构思,机制)6. 初(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当初)(2)初吉终乱(开始)(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第一个,表次序)(4)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才,刚刚)7.鄙(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边邑)(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孔子鄙其小器(轻视)(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当作边境)8. 封(1)颖考叔为颖谷封人(疆界)(2)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聚土筑坟)(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古代帝王或将领筑坛祭天)(4)吾入关……籍吏民,疯府库(封闭,封合)(5)今媼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指帝王把土地或爵位赐予臣子)四、古今异义1、五之一、九之一: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复习高二()班姓名座号(一)指出下文的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

2.佗邑唯命。

佗,通“”,指示代词,。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

9.无庸,将自及。

庸,通“”。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这里是“”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

13.永锡尔类。

锡,通“”。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用法,。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用法,。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词,。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词,。

5.无生民心。

生,用法,。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词,。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词,。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词,。

(三)指出下列句子是哪种特殊句式(宾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句2.制,岩邑也。

句3.郑武公娶于申。

句4.亟请于武公。

句5.有献于公。

句6.姜氏何厌之有?句意为:?7.敢问何谓也?句意思是:?(四)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为: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为: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为: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为: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为: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为:7.段不弟,故不言弟。

译为:(五)多义词1.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

(2)亟请于武公。

介词,。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

(4)段入于鄢。

介词,(作用)。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

(2)姜氏欲之,焉辟害。

疑问代词,。

(3)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

3.克(1)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

(2)克勤克俭。

动词,。

4.为(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介词,。

(2)不如早为之所。

动词,。

(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

(六)古今异义词1.都城过百雉。

古义:,两个词。

今义::。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古义:。

今义:。

2、《冯谖客孟尝君》知识点复习高二()班姓名座号一、通假字1.使人属孟尝君 2.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3. 而性㤖愚 4. 券徧合5. 以何市而反6. 不拊爱子其民7. 孟尝君不说 8. 后朞年9. 寡人不祥 10. 无纤介之祸者二、古今异义1.左右以君贱之也/左右以告/左右皆笑之/左右皆恶之/左右曰/左右古:今:2.于是乘其车/于是冯谖不复歌/于是梁王虚上位于是古:今:三、特殊句式(一)倒装句1. 贫乏不能自存译:2. 客何好?译:3. 客何能?译:4. 以何市而反?译:1.使吏召诸民当偿者译:2. 诸侯先迎之者译:1. 食以草具译:2.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译:3.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㤖愚译:4. 孟尝君就国于薛译:5. 立宗庙于薛译:(二)判断句1. 左右曰:“乃歌曰‘长铗归来’者也。

”译:2.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译:3.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译:4.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译:(三)被动句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㤖愚译:四、词类活用1. 冯谖客孟尝君2. 衣冠而见之3. 因而贾利之 5、西游于梁6、左右以君贱之也 7.愦于忧8.民扶老携幼 9.孟尝君客我10.孟尝君怪之 11.先生不羞12.孟尝君怪其疾也 13.不拊爱子其民14于是梁王虚上位五、虚词“以”的用法1.食以草具 2.左右以告3.无以为家 4.以为贪而不知足5.以何市而反 6.矫命以责赐诸民7.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8.窃以为君市义9.以责赐诸民 10.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11.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12.以故相为上将军“乃”的用法1.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2.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3.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4.乃今日见之“其”的用法1.倚柱弹其剑/复弹其铗/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复弹其剑铗/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 2.仅得免其死耳3.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4.齐其闻之矣5.因烧其券 6.孟尝君怪其疾也7.不拊爱子其民 8.仅得免其死耳9.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10.齐其闻之矣“而”用法1.孟尝君笑而受之 2.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3.请而见之 4.而性㤖愚5.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6.以何市而反7.驱而之薛 8.晨而求见9.衣冠而见之 10.因而贾利之11.未得高枕而卧也 12.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六、翻译1、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㤖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译:2、责毕收,以何市而反?译:3、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译:4、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译:5、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译:6、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译:3、《触龙说赵太后》知识点复习高二()班姓名座号一、重点词语解释1、赵太后新用事(新:)2、老妇必唾其面(唾:)3、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谢:)4、老妇恃辇而行(恃:)5、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殊:)6、为长安君约车百乘(约:)二、通假字1、必勿使反(反:)2、少益耆食(耆:)三、多义词1、质:文质彬彬质疑问难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2、及: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徐公何能及君也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也3、甚:若长安君主甚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目似瞑,意暇甚好读书不求甚解4、异: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后笑曰:"妇人异甚"渔人甚异之曰:"姑俟异日观"云尔5、少:少时,一狼径去太后之色少解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6、为: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四、词类活用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侯:)2、日食饮得无衰乎(日:)3、没死以闻(闻:)4、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五、古今异义词1、至于:至于赵之为赵古义:今义:六、文言句式1、赵氏求救于齐2、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七、重点翻译句1、日食饮得无衰乎?译:2、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译:3、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译:4、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译:5、微独赵,诸侯有在者平?译:6、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译: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译:4、《石钟山记》知识点复习高二()班姓名座号一、词语(1) 通假字至莫夜月明南声函胡,北音清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2)古今异义词1、空中....而多窍 2、自以为得其实3、而渔工水师..入焉..虽知而不能言 4、微波5、与风水.....相吞吐 6、有大石当中流(3)一词多义自.以为得之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硿硿焉.微波入焉.水石相搏.森然欲搏.人至莫.夜月明故莫.能知得.双石于潭上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噌吰如钟鼓不绝.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始.舍于其址是.说也,人常疑之所在皆是.也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使人遗.赵王书余方心动欲.还森然欲.搏人与风水相.吞吐与向之噌吰者相.应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渔工水师虽.之而不能言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因.笑谓迈曰余.方心动欲还余.韵徐歇如乐作焉.心不在焉.且焉.置土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于是余又叹焉.而言.之不详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然.是说也石之铿然.有声音/ 森然.欲搏人扣而.聆之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而.此独以钟名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而.况石乎徐而.察之石之.铿然有声者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汝识之.乎而言之.不详(4)重点实词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始访.其遗踪..而长子迈将赴.饶德兴尉寺僧使小童持.斧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而山上栖.鹘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大恐...欲还舟人则山下皆石穴罅.涵澹澎湃....而为.此也与向.之噌吰者相应.汝识.之乎《水经》云.郦元以为下临.深潭今.以钟磬置水中扣而聆.之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而臆断..其有无殆.与予同此世所以...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不传也而陋者乃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二、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微风鼓.浪如钟鼓.不绝而此独以钟名.2、名词作状语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大石侧.立千尺3、使动用法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三、特殊句式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4、此世所以不传也。

5、此鹳鹤也1、得双石于潭上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3、而大声发于水上4、古之人不余欺也5、余是以记之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4、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5、磔磔云霄间。

6、徐而察之。

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答案(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的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灭亡。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