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第七章-B景观081

合集下载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视觉美学,即园林设计的艺术表现和视觉感受;二是功能美学,即园林设计的功能实用性和生态环境。

视觉美学方面,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包括了景观的布局、造型、色彩和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设计和应用,目的在于打造一个宜人、优美、和谐、自然、富有情感和精神内涵的环境。

实际上,这种视觉美学是建立在园林场所内的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上的,这种自然环境可以打造出一个满足人们需求的空间,具有美学的价值。

功能美学方面,园林景观设计艺术不仅仅是美学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园林的功能性。

功能美学是整个景观设计的基础,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园林的需求。

不同的园林场所对于功能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公园需要满足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和社交交流等需求;商业广场需要满足人流和交通的流通和安全等需求;居住社区需要满足社区居民休闲、文化娱乐等需求;而医疗院校等场所则需要满足功能上的实用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等需求。

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要素包括了空间形态、色彩搭配、材料选择和艺术表达等方面。

其中,空间形态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基础,它包括了布局规划、景观造型和空间结构等方面。

空间形态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来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使人在这种空间中产生特定的视觉感受和体验。

色彩搭配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颜色的运用能够给园林设计带来丰富的表现力和多样性。

适当的色彩搭配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感觉,例如鲜艳的颜色可以产生热烈和喜庆的氛围,而柔和的颜色则可以产生温馨和安静的氛围。

材料选择是影响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美学效果的另一个要素。

合适的材料选择可以提升园林设计的档次和品质,同时也可以保障设计的实用性和持久性。

艺术表达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美学内涵的体现,它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精华部分。

艺术表达包括了园林设计的创意、造型和风格等方面,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学享受。

景观设计概论课件

景观设计概论课件

城市环境与景观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人口将会空前增长和集中,市民文化素质 将进一步提高,土地需求的白热化状态,以及城市机能的高度集 约化和现代化,工业时代城市的稳定社会结构和传统职能均将被 打破,许多新的课题应运而生,城市人口的高速增长带来的一系 列社会问题,城市组团密集导致的城市结构系统扩张,城市为向 三度空间的发展所期待的新环境研究,城市住宅的高密度和多样 化要求提出的新内容、新形式等课题.大量人口希求户外娱乐休 闲对社会和生态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蚶环境质量的新要求,能源 匮乏和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等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存空间 和生活方式,也将给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的没计带来更多新课题, 提出更多的期待和要求,
人文思想与景观设计
人文思想与景观设计
历史积淀: 历史积淀是指各地域、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下 来的为群体所共认的,代表本民族、地域文化某种特定阶段主导 地位的文化成果。它在各个历史时期成为规范、准则、时尚,并 对该地区、民族以后的历史时期产生极其广泛深刻的影响。如中 国古代舂秋战同时代的诸子百家思想、孔孟礼学、儒、道、禅文 化等等精神文化遗产,至今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都具有广泛而深刻 的影响,甚至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当代文化基础。作 为文化的历史,它的涵盖面是极其广泛的。它似乎无所不包,大 到深受历代统治阶级推崇的儒家思想学说、民间的宗教鬼神信仰、 巫术医学、祭祀礼仪,小到民俗民风、百姓的婚丧嫁娶、节日活 动形式等等,无不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凝结而形成的相 当稳固的形式和内容。它的性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精华与 糟粕共存,泥沙沙与宝藏同在。
人文思想与景观设计
印度神庙 印度国际中心
人文思想与景观设计
民风民俗: 这是个极富地方特色、极其区域化的、饱含民族情感 的地方文化。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每一个地方的人群都具有自 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各个民族的风俗都带有很强的民族特 点。这些细碎的文化现象熔铸各民族浓烈的感情色彩的内容与形 式。如汉族人的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傣族人的泼水,彝族人 的火把节,西方人的圣诞节等等。这些节日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 美丽的传说以及美好的祝愿。

景观美学理论

景观美学理论

景观美学理论景观美学涉及地质学、地理学、建筑学等科学知识,具有综合性。

人类对于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感受,包括视觉的美,听觉的美,嗅觉的美。

温度感觉,触摸感觉、机械感觉、以致味觉的美。

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

对比、比照是在质的或者是量的不同的要素之间进行排列时,强调出相互间的特征。

空间或时间的长短、大小、强弱等数量关系原理。

平衡是两种力量处于相互均衡和完整的状态,就像构成城市小区居住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能够给人们平衡、安定和完整的感觉。

居住空间各构成体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比例的特点常和其功能内容、审美观点有密切的关系。

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统一原理。

因为调和是对称、平衡、比例、韵律、动势等的基础,所以调和的秩序是多样的统一。

所谓多样的统一,是有适当的变化,并且作为整体则又有牢固的结合状态。

也就是在统一的前提下,应该具有多样性或者是处于变化的状态。

东丽湖小区以“两轴,两环,四区”为布局形式,符合整体中多种因素统一的原理,在统一的基础上又具有变化性和多样性。

水景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创造美的环境,因而景观美学理论对现代居住小区水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环境行为学理论环境行为学又称为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把人类的行为(包括行动、经验)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环境一行为研究提出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环境决定论”所主张的环境决定人的行为的观点。

一方面,人们可以适应环境来满足需要,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通过设计和控制手段来选择更加适合的环境。

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并且相互联系的,认为环境决定一切或者是人决定一切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通过认真和科学的调查研究就会发现在环境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的关系,地理、气候与生理特征都不主宰一切,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着大量的潜在机会与选择的可能性。

对于东丽湖居住小区水体景观环境的研究,可以从使用者一住户在水体景观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入手,了解住户使用要求的选择以及对水体景观的实际使用状况,就可以掌握水体景观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为东丽湖小区的水景设计提供借鉴。

景观美学知识点总结

景观美学知识点总结

景观美学知识点总结一、景观美学概念景观美学是研究景观的美的本质、规律以及美的表现形式、审美情感和审美活动等的学科。

它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景观美感和景观审美活动。

景观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景观美感的生成机理与表现规律、景观美感的文化差异、景观美学的认知基础与审美价值、景观美学的实践原则等。

二、景观美学基本原理1. 视觉原理:景观美学是以人的视觉感知为基础的美学学科,视觉原理是景观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人们在观看景观时,首先是通过视觉感知景观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结构、色彩、纹理、形态等,视觉原理研究了人们在视觉感知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特点以及对景观外在形象和内在结构的感知规律。

2. 整体原理:景观是一个整体,在景观美学中,整体原理是指人在观赏景观时,对景观的整体结构和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统一的认知和感受。

整体原理研究了人的整体感知与整体认知的心理过程。

3. 情感原理:情感是人类的主观体验活动,景观美学中的情感原理是指人在观赏景观时产生的美感、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

情感原理研究了人对景观美感的产生机制、情感的种类和特点以及情感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

4. 评价原理:景观美学中的评价原理是指对景观美感的价值判断和评价标准。

评价原理研究了景观美感的价值取向、审美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以及人们对不同景观美感的评价差异。

三、景观美学的审美特点1. 主体性:景观美学强调个体审美主体的感知、情感和认知活动,认为美感是主体在景观中的主观体验和情感反应。

2. 客观性:景观美学既强调主体审美的主观性,又强调景观美感的客观规律和客观性,认为景观的美感是客观存在的。

3. 综合性:景观美学强调审美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认为景观的美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景观美学的实践原则1. 结构原则:景观美学研究了景观的结构原则,认为景观的结构应当合理有序,各部分之间应当统一和谐。

2. 色彩原则:景观美学研究了景观的色彩原则,认为景观的色彩应当丰富多彩,有序和谐,符合审美规律。

设计 美学课件

设计 美学课件


对设计美学的研究 既要与科学的、自然 主义的理性研究挂钩, 又要与一定的文化、 生活紧密结合。

这就要求设计美 学能够合理地融合设 计学与美学的理论知 识,寻找适合设计领 域的美学基本规律。
1.2 设计美学的类别
1.环境设计 建筑设计 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 室内与展示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
1.3 设计美学的发展态势
• 中国设计美学发展: 先秦 汉魏 唐 宋 明清 民国 现代
• 西方设计美学发展: 古希腊 古罗马 中世纪 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
文艺复兴 现代主义
工艺美术运动 后现代主义
1.3 设计美学的发展态势
• 古希腊 古希腊罗马时代审美 认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 是把美与功能结合起来。
1.3 设计美学的发展态势
• 古罗马竞技场 古罗马圆形竞技 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 马威尼斯广场南面, 是迄今留存的古 罗马建筑中最卓越 的代表,也是古罗马 帝国的象征。
1.3 设计美学的发展态势
• 中世纪 ——格特式教堂 在13世纪后半期,以 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 筑风格风靡欧洲大陆。 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 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 窗子上饰有彩色玻璃宗 教画,广泛地动用簇柱、 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

设计的目的是生产制 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 用、经济、美观的产品。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 产品设计包括手工业加 工的手工艺设计及现代 大机器生产的工业设计 两大类 。
1.2 设计美学的类别
• 手工艺设计 • • 手工艺设计是在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 伴随着生产的发展 产生的,以手工业 生产为基础,对原 料进行手工制作加 工的设计形式。
1.2 设计美学的类别
• 室外环境设计 • 庭园设计、广场设计、 园林设计、店容设计、 道路桥梁及附属设备 等围绕建筑主体的相 关外界环境设计,广 场规划设计也属于这 一范畴。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艺术与美学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艺术与美学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艺术与美学现代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旨在创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并追求美的表达与审美体验。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艺术与美学的关系,并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景观设计中的创意与表达景观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强调设计师的创意与表达能力。

设计师通过巧妙地运用绿植、水景、建筑等元素,打造出独特而有创意的景观空间。

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通过设计作品的细节和整体表现出来,从而实现设计师对于美的追求和思想的传递。

二、景观设计中的空间与形式景观设计以空间和形式的塑造为基础,通过科学的布局和规划,打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

设计师通过对地形、植物、水体等要素的处理和组合,创造出感知空间的流线和景观序列,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三、景观设计中的色彩与材料色彩与材料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艺术元素,它们能够赋予景观作品以丰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设计师通过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和材料运用,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画面。

色彩可以引导人们的情绪和情感,材料的质感和表现力能够传递出特定的美学感受,从而使人们对景观产生共鸣和喜爱。

四、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与历史景观设计作为一门融合自然与人文的学科,必然要充分考虑文化和历史的因素。

设计师通过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历史建筑的特点,将其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创造出既有独特性又有连续性的作品。

这种融合使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空间的塑造,更是对于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延续。

五、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现代景观设计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拥抱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通过科学的手段创造出生态友好的景观空间。

这既符合当代社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体现了景观设计中的美学追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艺术与美学密不可分。

通过设计师的创意与表达、空间与形式的塑造、色彩与材料的运用、文化与历史的融合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打造出令人愉悦并具有美感的景观空间。

《设计美学导论》课件

《设计美学导论》课件

1.2 设计美学的类别 » 设计美学
产品的造型和物质技术条件三个基 本因素。产品设计是为人类的使用 进行的设计,设计的产品是为人而 存在,为人所服务的,所以必须满 足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创造 性、适应性等各方面的要求。
产品设计美学是对产品设计过程中 的审美现象及审美规律的研究,包 括设计者和使用者在产品设计、生 产、使用、欣赏过程中的各种审美 体验和审美感受以及产品设计美产 生的基本规律。
要求: 1.独立思考上述问题并把答案记录;(15分钟) 2.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找出共同重要结论,并公布您的组讨论结 果。 (20分钟)
工作任务2 :欣赏武当山宣传片 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说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地? 请写出五点原因。
要求: 1.独立思考上述问题并把答案记录;(15分钟) 2.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找出共同重要结论,并公布您的组讨论结 果。 (20分钟)
从知觉的完善到人的完善二设计中的美学问题一设计师修养问题二设计物的形式美问题三用于饰的关系问题四知觉于使用过程中的移情问题五设计的非物质性问题六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像的意义问题七产品中语义问题八环境设计中的意象问题?设计美学11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1.1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 » 设计美学
就今天来 说,欧美流行并占主要地 位的是艺术本体论的美学,包括德国的 解释学 和美国的惯例论。李泽厚曾从哲 学的角度 提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 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的说 法,也就是说 美学研究主要是针对美感、 体验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而这种个性化的、有关人 们的主观意向、欲求、情致表现等方面的问题在设 计美学中同样遇到,一件设计 作品,不仅仅是由其功能所决定,设计者的设 计风格与消费者的主观情绪都会影 响设计作品的传播。因此,设计美学必须 以理论抽象性和思维严密性都很强的一 般美学为基础,从中继承体系,吸取 营养,消化方法。

景观设计概论知识点

景观设计概论知识点

景观设计概论知识点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景观设计涉及到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地质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一、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1 美学原则景观设计追求美感和审美价值,包括景观的形式美、色彩美、比例美、动态美和情感美等。

设计师需要运用色彩、形状和材料等方面的知识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景观效果。

1.2 功能原则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如提供休闲空间、交通流线、视觉屏障等。

设计师要考虑场地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者的需求,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

1.3 生态原则景观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采用合理的植物配置、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等,减少景观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二、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2.1 场所分析通过对场地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分析,了解场地特点和局限,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2 空间组织包括空间形态、尺度、比例和布局等方面的设计,旨在创造合理的空间序列和空间关系,使场地具备舒适的流线和宜人的氛围。

2.3 植物配置根据景观需求、生长条件和使用者偏好,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和配置方式,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效果。

2.4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石材、木材、水泥、金属等,用于打造景观中的硬质结构和装饰元素,以及地面和墙面等的铺装和涂饰。

2.5 灯光设计灯光是景观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提高夜间景观效果,增强空间层次感和氛围。

三、景观设计的实际应用3.1 公园景区设计公园景区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设计师需要根据景区的特点和功能需求,创造出符合大众审美和实际需求的景观空间。

3.2 建筑景观设计建筑景观设计是指建筑周边的景观设计,包括建筑立面的绿化、室外空间的布置、入口处的设计等。

设计师需要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打造出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设计美学》资料五篇

《设计美学》资料五篇

《设计美学》资料五篇第一篇:《设计美学》资料第一章绪论设计美学是现代设计学、美学与艺术学学科交叉发展而来一门新兴学科。

它们各自的研究对象、范围有交叉的地方,也有明显不同之处。

设计学与艺术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设计学注重对实用的要求,所以设计学的研究离不开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的内容,而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艺术。

设计美学与传统的美学也有显著不同,传统美学也叫艺术哲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因此,研究设计美学,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或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设计美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明晰这些对象和内容,掌握设计美学发展规律,对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纵观中西设计史的发展,可以发现审美观念和物质生活发展的相互推动关系以及中西设计美学取向的不同。

下面两张图片表现的是东西哲人的生活场景,竹林七贤在竹林中讨论问题,而苏格拉底在雅典学院的规则建筑下争论哲理。

中国与自然合而为一与西方理性的对比,在这种偶然的生活场景中,也可以看出两种思维明显的不同。

中国设计讲究天人合一的精神气质和喻物予形的形象特征。

无论是陶器、玉器还是家具的设计都与中国哲学中的“和”的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器物的设计造型不但要求合乎材料的特点,还要求合乎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多重的和谐。

西方设计美学则讲究合乎科学的理性,注重科学实证,对设计的形式和功能进行追索,并不断在二者的动态演变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

西方设计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对功能和形式的侧重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的设计审美取向。

可见,西方设计美学思潮就是在形式与功能的动态交替过程中一步步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审美文化现象。

1.1 设计美学概念追索及学科定位设计美学是一门应用美学,其产生与设计学科的确立有着密切关系。

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与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

从广义上讲,只要能给人以美感、具有使用功能的造型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设计”。

与艺术不同的是,设计中所谓美感与使用功能,不只是由设计师来感受与判断,还要由生产者、消费者来判断。

美学原理的景观应用

美学原理的景观应用

美学原理的景观应用引言美学是关于审美体验和美的研究的学科,它不仅仅适用于艺术领域,也可以应用于景观设计中。

景观设计是通过创造和改善环境空间来提供美学享受的一种实践。

本文将探讨美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包括景观设计的目标、元素和原则。

景观设计的目标景观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创造和改善环境空间,提供美学享受并满足人类需求。

以下是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1.增强美感:景观设计旨在通过布局、形状、线条、色彩和材料选择等美学手段,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的环境空间。

2.促进健康: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提供户外休闲区、运动设施和充足的绿色植物等,鼓励人们参与户外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3.改善可持续性:景观设计可以集成可持续性原则,如采用本地植物、节水系统和可再生材料等,降低环境影响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提供舒适性: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合适的座椅、遮阳设施和照明等,提供人们在户外环境中的舒适感受。

5.增加价值:景观设计可以为土地增加价值,吸引人们来访,提升周边房地产的价值。

景观设计的元素景观设计的元素是构成景观空间的基本组成部分。

美学原理可以应用于各个元素,以提升景观的美感和观赏价值。

以下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1.植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可以通过形状、颜色和纹理等方面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使用丰富的植物种类,可以创造出层次感和生气。

–植物的色彩搭配可以使景观更加鲜明和生动。

–应用不同的植物形状和纹理,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观感。

2.硬景观:硬景观是景观设计中的非生物部分,包括建筑物、道路、广场和人造水体等,它们可以为景观空间提供结构和功能。

–使用合适的材料和形状,可以创造出景观的清晰结构和流畅线条。

–硬景观的布局和比例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整体景观具有统一性和和谐感。

3.水体:水体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元素,可以通过喷泉、池塘和水流等形式,增加景观的视觉吸引力和活力。

–水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设计美学导论(知识点)

设计美学导论(知识点)

知识点第一章导论:设计美学概论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环境”的涵义范畴不仅有生态、景观意义上的,也有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上的。

所以环境设计亦是一宽泛的概念,小到室内家具及摆设,大到室外各种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设计,以及对人类的生活空间所进行的综合规划也属于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

视觉传达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这两个基本概念,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并且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

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

室内环境设计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与经济能力,根据对象所处的特定环境,对内部空间进行创造与组织,形成安全、卫生、舒适、优美的内部环境,满足各部门的物质功能需要与精神功能需要。

即在建筑环境中为了实现某些功能而进行的内部空间的创造和组织,而且这种室内空间的设计必须把功能、技术、经济要素与人文、美学、心理等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

设计美学的发展态势1.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精品化2.大众化、普及化、多元化、系统化3.人文化、理想化、象征化、抽象化4.功能化、功利化、适用化、物质化第二章设计美学的审美学说艺术设计的真实性是指艺术设计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

艺术设计的倾向性是指艺术设计师的社会思想、美学观念、生活经历、内在情感在设计中的体现。

艺术设计的倾向性是建立在艺术设计真实性的基础上,包含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美感是指美的事物在欣赏者头脑中所引起的一种主观情感。

艺术设计作品的美感,是艺术美在观众头脑中的反映。

优秀设计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为形式美)映入观者的头脑后,使观者在情感上引起一种强烈的反响,是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综合心理效应。

景观设计教学模块环境美学原理

景观设计教学模块环境美学原理

景观设计教学模块环境美学原理环境美学是景观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它不仅能指导景观设计师在实践中发挥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他们对环境的感知能力。

本文将从环境美学的概念入手,探讨其在景观设计教学模块中的应用原理,并进一步探索其对学生的影响。

一、环境美学的概念环境美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它旨在通过审美的角度来探究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美感。

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环境美学强调了审美体验的重要性,将环境视作艺术品,追求其美学的价值与意义。

二、景观设计教学模块中的环境美学原理1. 视觉美学原理视觉美学是环境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景观的色彩、造型、比例等视觉要素。

在景观设计教学模块中,应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演练,培养学生对色彩搭配、空间形态等视觉要素的敏感性,使其能够在设计中运用视觉美学原理,打造令人愉悦的景观环境。

2. 情感美学原理情感美学强调带给人们情感共鸣和愉悦感受的环境。

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情感的准确捕捉和表达能力。

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构思和表现,让学生深入理解景观与人的情感之间的互动,以及情感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3. 功能美学原理功能美学重点关注环境的实际功能和使用价值。

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懂得如何创造美感,还需要理解景观的功能性要求。

因此,教学模块应加强对功能美学原理的讲解,引导学生在设计中注重景观的实用性和舒适度,并确保设计作品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三、环境美学原理对学生的影响1. 提升审美能力通过环境美学原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升其审美能力。

他们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环境中的美与丑,对于色彩、形态等的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将使他们在未来的景观设计实践中更加灵活自如,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审美挑战。

2. 增强创造力环境美学原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理解美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深入理解环境美学原理,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的景观设计作品。

实用美学第七部分 风景美

实用美学第七部分  风景美
5
【知识要点】 早在先秦时期,风景美就已经进入中国人的审美 视野。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南朝陶 宏景则视欣赏山水为常事:“山水之美,古来共谈 ”。在古代文人的诗文中,更能了解古人对风景之 美的密切关注程度。李白诗曰:“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山水诗歌,在古代文学中占 有很大比重,从中表明中国人风景审美的悠久历史 和丰富的审美经验。
16
第二单元
自然景观的鉴赏
【案例】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山体 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 25公里,宽约 10公里, 绵延的 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 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 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 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 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历代题诗极多,李白《望庐山瀑布》尤 为著名。
11
(一)形象美 风景之美,总是以一定的形式和形象表现出来, 形象也是风景美最显著的特征。 (二)色彩美 中外美学家早已指出,与社会美、艺术美相比, 形式因素在景观美中更具有决定的意义,因为自然景 物总是以它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们的美感,先声夺 人,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12
(三)声音美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风景美中的声音美 和纯艺术的音乐有本质的区别,它是源于自然界物体 律动,由耳朵听觉器官接受得到的音响信息。 (四)动态美 山水美是动态的美,这体现了自然美的变易性。 同样的山川景物随着季节时令及天气的变化,会呈现 出不同形态的美。 (五)朦胧美 朦胧美是模糊、不确定、难捕捉,引起幽邃、神 秘、玄妙感,并带有诗意和禅意。总之,景妙在模糊 、美在朦胧。

第七章 公园与校园景观设计[13页]

第七章 公园与校园景观设计[13页]
© Copyright Wethink Corporation 2010
7.2 校园景观设计
7.2.3 案例解析——奥地利维也纳WU大学校园
解码:校园景观
关键词:生态、文化交流
景观设计:BUSarchitektur
竣工时间:2013年
(1) 设计项目简介
(2)设计项目的建立背景
(3)设计实施
①景观的时空延续
置或小品以及景观功能设施等方面内容,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园中的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是城市公园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北海公园内的景观构筑物与环境有机和谐
小品在开阔空间中成为视觉的中心
© Copyright Wethink Corporation 2010
7.1 公园景观设计
7.1.3 案例解析——法国拉·维莱特公园
哈佛大学为纪念约翰·哈佛而建造的雕塑
© Copyright Wethink Corporation 2010

7.2 校园景观设计
7.2.2 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1)校园景观设计的总体思路 ①尊重和维护校园建设的客观环境,积极利用和发挥基地的自身特色,
使校园景观与整体环境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下, 维持环境的自然生态特征。
7.1.4 案例解析——重庆马鞍溪湿地公园
(1)设计项目简介 (2)设计项目的建立背景 (3)设计构思
①文化元素的提炼 ②生态系统的维护 ③系统化的设计 (4)设计评价 (5) 案例储存
蕴含地域文化的景观构筑
© Copyright Wethink Corporation 2010
7.2 校园景观设计
7.2 校园景观设计
(6)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小品营造 校园景观中的景观小品设计是校园特色和情趣的体现,是校园人文脉

设计美学研究课件

设计美学研究课件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为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确保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现制定本项目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挂牌督办制度。

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单位、私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有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的缺陷。

事故安全隐患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分为abc级)。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少,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0以上(含____人下同)死亡,或者100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___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特别严重,需要全部停产停业整治,且整改难度很大的事故隐患。

二级重大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且整改难度很在,需全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较大,需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二、例入abc级重大事故隐患,一律实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挂牌督办制度,挂牌督办实行分级管理,一级重大事故隐患属于建设集团挂牌督办,二级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挂牌督办,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项目部挂牌督办。

三、凡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经评估认定后,报公司安监部门按事故隐患等级逐级上报。

同时安监部门必须迅速下达隐患整改通知,明确要求、限期整改,并抓好整改的跟踪落实。

四、凡被挂牌的重大事故隐患单位,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确保事故隐患及时按期消除,在整改期限内,要争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

设计美学.doc

设计美学.doc

第六章设计美学第一节设计与美学一、设计美学1、美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热爱美,追求美,欣赏美,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是人的天性,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由于美的存在和发展,于是一门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美学,也就产生了。

事实上,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说它古老,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几乎和人类起源相同时。

已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各种遗留物 , 包括建筑、基葬群、石器、陶器以及最初的装饰品等等,就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古代居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演变,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居民所理解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审美情趣。

在以后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美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它始终未能摆脱从属于哲学、文艺学的附属地位。

美学作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学科 , 确立于十八世纪中叶的德国。

1750年 ,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专著《美学》出版,标志着美学的诞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又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的范畴、审美感受、艺术鉴赏、审美创造等基本问题。

(美的本质: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科技美。

美的范畴: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

)2、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审美创造和审美特征的设计学分支,是一门涉及到设计的审美本质、形态、特点、心理等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

20 世纪设计学科的飞速发展使许多设计的美学问题凸现出来 , 尤其是关于设计本质、设计的方向、设计的方法论、设计趣味、设计语言、设计批评、设计与社会以及设计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均有待深入思考。

设计亟需用美学原理进行分析和阐释,历时一个世纪,设计美学学科已在建立。

二、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产品、环境和设计过程以及三者内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包括人与产品、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产品的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 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关系等等。

景观美学概论

景观美学概论

第一章景观概述一、“景观”的涵义汤姆.透纳——“景观是指留下人类文明足迹的地区”。

17世纪,景观一词作为绘画术语从荷兰语中再次引入英语,“描绘内陆自然风光的绘画,区别于肖像,海景等。

”18世纪,“景观”同“园艺”联系起来,与设计行业有了关系。

19世纪,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用景观一词代表“一大片土地”。

二、景观、环境、地方景观——是“被感知的环境”,景观具有主观因素。

环境——宽泛,包括不被感知或没有必要感知的东西。

地方——景观的另一个代替,不是必然地包含感知。

三、景观和建筑相似点:都具有作为人类活动背景的功能的审美对象,既是审美的,又是功能的。

区别:建筑的审美对象:是个体的建筑物和其他的人造成分;景观的审美对象:包括整个景致,内含许多建筑物、人造物和自然物也包括人。

因此,在景观建筑行业中,相应的审美对象不仅包括建筑物和其他人造物,而且包括整个景致。

然而,不幸的是,经常有这种情况,在贯彻关于建筑审美对象规则的意义上,景观建筑不包括建筑物,经常在建筑完成的地方开始,用植物来美化建筑的多余部分,从而,景观建筑似乎是建筑的美丽会客厅。

四、从美学角度看景观设计从美学角度来看景观设计.建造一个园林.并不是因为园子中植物或者动物有什么实用价值.而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享受。

审美体验也就成为我们从事景观设计的美学基础。

景观设计是在现有基地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组织风景,并将其串联在一起.如同写文章一样。

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之初脑中先要有景观意象,意在笔先.布局平面在后,这是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道理。

第二章关于“美”的探讨一、美感有些问题通过科学实验可以证明,对美的感受则是个例外。

人类的感觉、情感和喜好是无法简单地以数量或质量标准来衡量、分析的。

景观美学的探讨似乎更为棘手,它的基本概念同时建立在文化和科学的基础之上,涉及许多“软”知识,诸如感觉、直觉、思维以及其它相关的文化和社会问题。

因此,要讨论人如何欣赏、设计景观,必然涉及人的基本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设计美的构成要素设计美是社会性劳动成果的结晶。

设计美不依附于艺术美,因为设计的价值体现是作为使用功能美而存在的。

因此,设计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不是艺术,而是批量生产的产品,无论是目的还是方法都遵循着不同的理论研究思路。

产品的材料、结构、形式、功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互为一体的设计美构成要素。

第一节材料美要素就现代设计而言,它包括了极其广泛的范围,无论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和日常生活用品艺术设计首先必须思考所用的表现材料和内部材料。

大可以说航天飞机,小可以讲牙刷纽扣,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材料是直接关系设计美能否体现的物质载体,对设计师而言,选择和运用好材料是艺术设计中带有工程技术性的基础学问。

它不仅要求设计师必须具有对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的广泛常识,还要熟悉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品种,并掌握和驾驭其性质的变化规律,特别是要求设计师能善于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发挥材料特质赋予材料以美的属性。

由此,材料被称之为是设计美的第一要素。

一、设计产品的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先秦《考工记》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17页】古人早就提出造物首先审视各种材料的曲直态势,根据它们固有的物质特性来行加工,才能制成各种有用的器皿。

对于同一类型的产品而言,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往往会引发结构和样式的改变与革新。

回顾人类的造物史,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与应用都是科技发展的阶梯形跨越,会导致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青铜技术的发明可以把材料确定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标志,被称之为“青铜时代”,进而推论出社会性的意识形态——“青铜的灿烂”。

20世纪化学工业法中,又迎来了“高分子时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时代”又以另一种模糊的物质概念,影响着时代美感的认识。

同样,单纯为了保持某种传统风格,把运用于旧材料的产品结构形式施加于新材料上,就失去其原有的美感。

诸如用钢筋混凝土节航速建筑而成的大观园等假古董,用铸铁技术制造古希腊的柱头等就显得非常可笑,因而就失去了特定材料结构与形式相统一的美感。

影响材料性质的因素有材料内外部等诸因素,材料内部因素即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对才材料的性质起决定性作用。

从材料的组成看,材料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是决定材料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工材料与外界自然环境以及各种物质相接处时,必然会按照化学变化的规律发生作用。

而这些化学作用的发生,都是由于材料的组成所决定的。

因此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时,首先要考虑材料的组成,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

由于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都与材料的结构状态密切相关,材料的性质除了决定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外,还与材料的构造状态紧密相连。

一般来说,“材料的构造就材料的宏观状态而言,诸如材料的孔隙、岩石的层理、木材的纹理等。

同类的材料,凡构造越密实、越均匀,其强度越高;材料的抗渗性、耐久性、保温性都与材料的纹理相关”【孔寿山.技术美学概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144页】设计产品的材料有的隐藏在产品的内部,不可能与人的感官直接接触,有的则显露在外表,以它们特有的质感和加工处理后的表面效果,结合产品的结构特征,赋予产品的外在形式以不同的审美功能。

所以,产品的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有着紧密关系,某种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就会具有某种功能;产品的功能又是由选用什么材料,采取什么结构来决定的。

二、产品的不同质感产生不同的美感联想所谓质感,是人们通过对产品的色泽、纹理、软硬、轻重、糙滑、温润等性能状态进行把握的感觉,病由此产生的一种对其所用材料的质的特征的直观把握和审美感受。

在一切涉及活动,设计师都十分重视材料本质特征所起的装饰效果,因而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时,十分注重材料本身的质感在审美上的多面性。

就材料的表面效果而言,材料的颜色、光泽、肌理构成了材料的质感。

产生质感感受及审美联想的心理基础是人们多次接触同一种材料时,在以往各种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由于视、听、触、嗅等不同的感受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联想”。

譬如,钢铁特有的性能状态,它总是有闪着灰暗的光泽,摸上去坚硬、冰冷、载重吃力,落地铿锵有声。

那么,人们对钢铁就产生了坚实、深沉、冷漠的情感联想。

同样,木材来自于森林,它所具有的回归森林、轻松雅致的舒适感让人们产生惬意与亲近感。

不同材料设计制作的同一类产品具有不同的质感。

正如一个人的仪表首先要注意如何表现它的内在气质和个性美,一件设计产品的造型设计同样也要首先考虑如何突出材料的质感。

表现产品的材料美。

材料的表面效果,通过加工工艺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后,对人的感官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有的产品或设计为了追求一种自然质朴的美,对取自天然的材料保留其固有质感,不加雕饰,有时甚至故意敲坏一角留下残缺,表现出原始、质朴的自然美感。

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室内设计作品有时甚至故意保留墙面剥落的外装饰面,以使环境氛围显得久远而富有历史感,有时不惜将新的装饰面做旧,以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怀旧的心理。

在我国古代,明式家具有时在家具表面根本不涂油漆,在挺拔秀丽样式中表现硬木天然的木纹机理美。

三、现代设计对材料的不同理解,形成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思想当然,现代设计对于如何发挥材料的审美功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实践,并产生了不同的设计思想与风格。

有的设计思想强调保留传统材料的本色。

在现代大工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就像人与产品的关系,显得陌生、冷漠、缺少人情味。

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产生焦虑,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变得不那么可亲可近。

所以,在闲暇的业余生活中,人们向往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自由空气,对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用品消费趋向“返璞归真”在金属、化学制品充斥市场的今天,人们重新审视经典、秀雅的原木家具,人们对充满情趣的陶艺产生兴趣。

所以强调天然材料质感的设计,为人们营造一种令人神往的亲切真实的自然氛围。

有的设计思想则着眼于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模拟。

由于批量生产和新材料的大量使用,许多新材料都扮演过某种天然材料的脸颊代用品。

这一设计思想得到绿色环保工作者竭力倡导。

与此同时,存在着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替代材料大多为人工合成制品,对自然资源利用和制造新材料过程中队环境的破坏,实质对人类的大环境构成威胁。

譬如,人造革曾以酷似天然皮革。

仿真丝曾以酷似真蚕丝,并以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虽说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模拟,解决了人们用低廉的付出获得了高贵的心里享受,但客观上由于材料本身的缺陷又使得人自身成为非自然物质的侵害者。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是产生材料模拟现象的普遍原因,也不能就断言材料模拟都是有害的。

材料是可以的产物,而材料质感的表现性。

却是一定时代和民族文化成果的反映与积淀。

新材料诞生伊始人们对他都是陌生的,是缺乏个性和表现力的。

人们只有像对过去所熟悉的那些同他类似的传统材料那样来感觉和理解它。

通俗的说,这种新材料必须借助于人们对那些传统材料已有的感性经验,来树立新材料的形象,才能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这就是促使新材料在最初必然趋向于对某种传统材料的模拟。

然而,模拟并不以酷似为满足。

模拟材料也有其自己的特性,如人造革比皮革质地更均匀、细腻而富有光泽;腈纶绒比纯手绒手感更柔软,色彩更鲜亮;氨纶比棉纱线更有弹力,牢度更强。

由此可见,模拟不单纯是新材料的设计思想问题,大致都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对传统材料的弥补,二是对传统材料的超越,三是树立起自己独立的个性特有的质感。

与上述两种设计思想相对立的是,属于后现代主义一支的意大利激进设计运动孟菲斯小组曾倡导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即所谓“舍弃质感,只重形式。

”“孟菲斯”作为意大利两个激进艺术设计组织之一,它们继承了反设计运动的传统,反对现代设计和国际主义风格,强调大众文化价值。

孟菲斯设计小组对材料的处理有其独到的见解,他们不考虑材料的真实质感、时代感和与之相关的制造技术,只关注材料的色彩、肌理、花纹、透明度和反光率,至于他们像什么无关紧要。

他们设计的家具多用三聚氰胺塑料胶合贴面。

传统意义上的美学趣味,把色彩浓烈的大红大绿视为艳俗,把轮廓分明视为浅薄,而在这些激进设计家看来,恰恰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象征,设计师只有摆脱传统和理性的束缚,才能凭一种对形式的直觉来酣畅自由地表现他们的主观意趣。

由于他们的激进色彩,设计作品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人们对材料质感的联想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永远摆脱掉。

如果不能正确驾驭材料赋予的材质美,任何惊世骇俗的设计只会使人感到怪诞,不和谐和难以理解。

如果将其视为艺术品,则另当别论。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材料的材质美,都是抽象、潜在的美,只有结构才能赋予材料以鲜活的生命力。

材料以结构取得产品的形式,抽象的美便成为具体的产品美,才能使整个产品具有审美的功能。

第二节结构美要素所谓“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对现代设计产品而言,结构就是组成产品的各种材料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

产品的结构和材料是相互不可分的,任何产品的结构都是一定材料的组合,而产品的所有材料又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

钢铁可以制造成机床,使用同一种材料的产品由于结构不同,便产生不同的功能。

瓷土可以做成茶杯,塑料业可以做成盘子,只要结构相似,有时不同的材料也能制造相近的产品。

可见,生产就是把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结构决定着产品的根本性质。

一、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不同结构作用和结构方式历史的演进,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通过实践,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结构作用和结构方式,结构在产品上的作用和人类关于结构的观念也不断在发展变化。

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发明石斧、木棒等工具使人类的肢体得到延长和强化,出现了最早的原始传动结构。

人们在日积月累的生产劳动中,自觉与不自觉发现和利用重力,以及简单的杆杠原理,通过这种简单的结构形式把自身的作用力传达到工作对象,来扩大自己的活动指向范围和能量。

可以说给石斧、石镞加上木柄或木杆,是人类第一次学会把两种不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也是人类最早的构筑行为。

在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房屋的出现,衣服的发明,陶瓷的制作为先民们提供了一个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形成相对封闭而又可以自由控制的空间和体积概念。

这些被称为空间概结构的概念与人的日常起居生活关系密切,很快进入了人的意识领域,形成审美积淀,产生审美经验和感悟处形式的力量,进而上升为形式美感,人类房屋的构筑首先要保持支撑力和中立的平衡,所以垂直线和水平线能给人以稳定感。

有些原始时期的陶器和服饰靠编织形成特定的结构面、排列顺序,并呈现出各种几何纹饰,给人以秩序感。

而原始先民构筑的房屋空间和陶器空间所留有的界面,又为各种外装饰提供了自己想像与发挥的余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