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经济学基础 复习提纲(含答案)
最新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钢鉴易知录》)上。
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2000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3.威尔逊在《行政之研究》和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都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4.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5.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
6.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作者是(威尔逊)。
7.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8.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
9.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勒。
10.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法约尔。
11.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法约尔。
12.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古立克。
13.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4.1876年梁启超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二种取向是政治取向,它产生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公共行政脱离政治的批判。
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B)上。
A.《纲鉴易知录》B.《尚书》C.《礼记》D.《左传》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
A.瓦特 B.亚里士多德 C.史坦因 D.马克3.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C)。
A.政治性 B.公共性 C.民主性 D.法制性4.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D)。
A.民主性 B.高效性 C.公平性 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5.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
A.斯图亚特 B.斯密 C.欧文 D.普耳6.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A)。
《行政管理》复习提纲

《行政管理》复习提纲
行政管理: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组织活动。
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个体是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提升行政效率,实施国家意志,是公共行政活动的主要方式和目的。
公共行政的本质在于执行。
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只能、社会职能。
使18项职权。
县级人民政府的职能: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行政机关的决议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议和命令。
公共危机通常指一系列中止和平进程或瓦解社会正常关系、秩序的时间。
政治性是一切国家组织的共同属性。
我国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
公务员理应回避的关系: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
回避类型: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地区回避。
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是工资的主体。
行政执行:国家行政机关机器公务人员依据宪法、法律、法规等,充分调动政府资源,通过一系列运作机制,主机贯彻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的政策、决策,推行国家政务和执行行政决定,以落实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主任务的全部活动过程。
一般原则:绩效原则、符合决策原则、灵活变通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主要方法: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
电子政务:国家机关应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相关技术,在实现内部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结构方式的基础上,为
全社会提供一个全天候公共服务平台的全新管理方式。
行政监督:行政组织中拥有合法监督权的行政上级或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工作状况的监督。
行政管理经济学基础 复习提纲(含答案)

经济学基础复习提纲1.资源稀缺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处于贫困之中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C.资源要保留给我们的未来D.资源最终会被耗光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某女士最终购买了两种商品A和B,已知A 商品的价格为2 元,B 商品的价格为1 元,此时该女士消费A 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她消费B 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是()。
A.15 B.30 C.60 D.13.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0.1,则这两种商品的关系为()。
A.独立品B.替代品C.补充品D.无法确定4、按基本的法定形式区分,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A个体企业B合伙制企业C公司D小商贩5、按照生产的三阶段理论,劳动投入在总产量已达最大以后的生产为第()阶段。
A、ⅠB、ⅡC、Ⅲ D 、Ⅳ6.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 为产出数量。
那么TVC 为()A. 30000B. 5Q-Q2C. 5-QD. 30000/Q7、经济学中所说的投入,就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它主要包括()。
A劳动B土地C资本D企业家才能8.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递减B 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 以上均不正确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A 产品有差别B 产品无差别C 有的有差别,有的无差别D 以上说法都对10.已知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而同期消费者的收入却增加了80%,则该商品很可能是()。
A.必需品 B. 奢侈品 C. 一般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二、判断题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它分析的是诸如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消费总量、投资总量、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财政收支、货币供应等变量的运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2. 均衡价格是市场上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自考)

行政管理学复习指南第一章绪论公共行政管理的含义;公共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一、名词解释公共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二、简答1、西方学者是从哪几个角度理解公共行政管理的?从政府的组织结构考察;从政治与行政关系的角度考察;从管理的角度来加以考察。
2、回答早期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特点。
注重机械效率和组织的静态面,忽视社会效益和组织的动态面;强调组织内在要素和人的物质利益,忽略了外在环境的作用和人的心里因素3、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是如何勾画未来政府的蓝图的?起催化作用的政府;社区拥有的政府;竞争性政府;有使命感的政府;讲究效果的政府;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是浪费的政府;有预见的政府;分权的政府;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
三、论述1、试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特征。
以输出为取向;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政府的某些功能通过市场机制而承包出去;把公众视为公共管理机构的客户;以较少的成本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在公共部门引入更多的竞争性。
2、试论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促使公共管理发生的新变化。
从等级行政向网络行政的发展;从精英行政向大众行政的发展;从官僚式行政向企业式行政的发展。
第二章行政环境行政环境的定义;研究行政环境的意义;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一、名词解释行政环境: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这一主体的外部境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地客观因素的总和。
二、简答1、简要回答里格斯行政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融合型;衍射型;棱柱型。
2、行政生态学提出了主要提出了哪些新的行政理念?整体系统的行政观;生态适应的行政观;功能开放的行政观;稳进发展的行政观。
3、简要回答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动态平衡的特点?综合平衡;动态平衡;暂时平衡。
三、论述试论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的相互关系。
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的辩证关系:(1)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2)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的动态平衡;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行政管理理论基础考试大纲

行政管理理论基础考试大纲本次考试的大纲如下:
第一部分: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 行政管理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 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 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形式的比较
4. 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第二部分: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1. 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分类
2. 行政管理的职能和职责分析
3. 行政管理的领导和决策机制
4. 行政管理的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
第三部分:行政管理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发展
1. 行政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2. 行政管理的实践案例分析
3. 行政管理的创新发展和对策
4. 行政管理的国际比较和借鉴经验
第四部分:行政管理的伦理、法律和道德规范1. 行政管理的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
2. 行政管理的法律规定和监督机制
3. 行政管理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
4. 行政管理的道德建设和培养模式
第五部分:行政管理的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
1. 行政管理的专题研究方向和方法
2. 行政管理的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办法
3. 行政管理的案例分析和评述
4. 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以上即为本次行政管理理论基础考试大纲,希望考生们能够充分准备,取得理想的成绩。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

《行政管理学》YZ复习提纲概念记忆、理解掌握运用1.谈谈你对行政概念的理解。
2.评述威尔逊与古德诺的行政管理思想。
3.什么是行政的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各包含哪些内容?4.行政价值实现的主要条件有哪些?5.行政环境的含义是什么?6.行政环境有哪些类型?7.简述行政权力的含义。
8.简述三权分立理论的发展历程。
9.简述议行合一学说的内容。
10.简述行政权力的行使方式。
11.简述行政的基本职能和运行职能。
12.评述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13.评述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14.简述行政领导的类型。
15.请概括行政领导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16.简述基本行政领导方法17.简述人事行政的含义。
18.试分析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的异同。
19.评述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20.试分析行政执行的地位与作用。
21.试分析行政指挥的特点。
22.为什么要推进财政预算的公开?23.简述行政方法的含义与特点。
24.实施目标管理的障碍有哪些?25.简述行政监督的含义。
26.试简述行政法治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作用。
27.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有何不同?28.简要分析行政组织伦理的基本内容。
29.行政伦理责任冲突的主要类型有哪些?30.试简述行政绩效的基本特征。
31.绩效管理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32.简述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
33.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34.具体行政环境35.首长制含义36.程序性决策含义37.行政改革含义。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汇编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简答题(5*8分)政府职能的政治性与社会性:政府的各项职能都是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都直接反映和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其政治性十分突出,同时,政府职能又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尤其是在自身的统治地位稳固后,统治阶级在国家法律的框架范围内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对立双方的矛盾,从而使原先那种作为阶级镇压工具的政府形象得以改变,弱化了政府行政的政治职能,会转而注重于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
政府职能的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理解: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政府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府职能的内容和范围也会有所差别;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不同,政府职能的基本内涵和实现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然后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政府职能又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在这个时期内,政府职能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和作出调整,这是与国家政权在该时期内的主要任务相一致的。
守夜人的行政职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阶段。
这一时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以理性经纪人假设为基础,极力推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最廉价的政府。
因此,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的管理方法,以保障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权力为目的,通过政治统治职能对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守夜人”的作用,奉行“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信条,主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和引导社会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强势职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尖锐,自由主义的统治方法已不适应这个时期的统治要求,形成了干预注意的政府职能论。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地运用和强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行政权力扩大,专政镇压职能大大加强,民主职能有所削弱。
在经济领域,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紧密结合,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都扩大和加强了,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保证市场秩序,通过预算和高额税收,发行公债等办法承担某些社会公共事务,在收入及分配领域采取一系列福利措施等政府职能市场化内涵:政府职能市场化是指通过政府与企业,市场之间的合作,利用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与约束机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从而实现政府以较少的资源与较低的成本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服务的目的。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照答案行政管理学一、填空题:1.资产阶级政治学理论旳发展为西方行政学旳产生奠定了重要旳。
2. 是国家政权旳重要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赖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旳重要工具。
3.设立、组建和变更行政组织旳目旳在于有效地,即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4.为保证行政领导决策旳对旳性、可行性,必须实现决策活动旳科学性和。
5. 是决策旳基础。
6. 是指一级政府或单位按照批准旳预算发生旳资金耗费及损失。
7.方案旳分析评估重要是对决策方案进行。
8.公务员培训旳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和。
9.审计旳是指与审计对象有关旳审计时期当时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纪律规定以及决策、批示等书面文献。
10.文书旳制定与发布实行是由旳组织或个人完毕旳。
11. 是有目地把有关人员组织起来商讨问题旳一种社会活动。
12. ,是对行政决策执行旳成果进行旳监督,检查行政任务完毕旳基本状况以及产生旳成果和影响,理解行政决策旳对旳限度和失误所在,总结成功旳经验和因素,对错误旳决策和违法行为追查有关人员旳责任,并提出解决问题旳建议和措施。
13. 领导方式会导致下属积极性不高、积极性差,领导者主观武断,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严重。
14. 重要由行政信息解决机构,人员及其信息通道、信息工具构成。
15.所谓收付实现制,又称,是以本期多种款项旳实际收付为原则,来拟定本期收入和支出旳一种结账措施。
16.审计中旳是通过实验和鉴定来拟定财产物资质量高下旳一种措施。
17. 旳重点一方面应当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指引性旳信息。
18. 旳方略,指旳是“根据某一特定期期进度和领导层状况而将全面改革和渐进改革加以结合。
”19.法约尔觉得管理旳五项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__ ___。
20.林德布洛姆是学派旳代表人物。
21. 是行政权力旳外部体现形式。
22.行政权力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体现为__ ___决定权。
23.国家公务员因违法失职行为而引起旳行政责任,其成果是接受行政处分或。
行政管理复习提纲

行政管理1、公务行政的含义、本质特征。
含义:公共行政是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公共行政包含"公共"和"行政"两个要素。
本质特征:获得公民认可、花费公共税收、管理公共事务、实施依法行政、满足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接受公共监督2、社会产品分类公共产品特点私人产品特点3、公务行政的原则公正原则、法制原则、服务原则、绩效原则4、著作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学者研究》,第一次提出公务行政,不系统;1900年,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完整系统。
5、西方国家公务行政发展的三个时期--工业化初期的公共行政:----这一时期官吏制度主要是"政党分肥"与"赢者统吃"。
----这一历史时期是公共行政学产生的酝酿时期,有影响的行政管理理论有两个:"守夜警察"理论和"法治国家"理论。
--工业化发展与完成时期的公共行政----这一时期政府行政的特点:"管制行政"。
----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标志:研究公共行政学的重要理论著作问世。
----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学理论称为传统行政学理论,其基本理论框架有三个:政治与行政分开的理论;理性行政组织理论;企业管理取向的行政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公共管理实践体现出这样的特点:第一,从注重程序和过程的传统公共行政,向更注重产出和责任的新公共行政转变;第二,认为公共行政应该离开经典的理想官僚制理论,使公共行政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更为灵活,第三,认识到私营部门管理的优越性,主张借用私营部门的管理人员、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来"重塑政府"等等;第四,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浆。
-----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行政给各国政府在观念上带来的重要变化,就是将传统的"政府一元化管理"模式,发展为在政府主导下,由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多元管理格局"。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政府行使管理职能最主要的手段是(A)。
八。
经济手段B。
法律手段C。
行政手段 D.思想教育手段2、行政职能转变中实现微观放幵搞活的关键是(B )。
A政府搞好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B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关系C理顺职责关系,克服政出多门的弊端D依法行政,实现行政职能运行的法制化3、我国的国家立法权由(A )行使.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U。
全国政协4、我国行政管理的中心任务是(A )。
A.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管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事务 D.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要对下列哪个机关负责?(C )A。
最高人民检察院B。
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家主席6、新_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B )年。
A.半B。
1 C。
2 D。
37、对公务员的考核,重点考核(D).A。
德B。
能 C.勤 D.绩8、一个部门实行“一个窗口"对外,这一措施符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哪一原则?( C)A。
合法原则B。
合理原则C。
效能原则 D.责任原则9、公务员有下列哪种情形,予以辞退?(ABCD )在年度考核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己有转变的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二十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10、将预算分为总预算、单位预算、附属单位预算、单位预算的分预算或附属单位预算的分预算,其划分标准是(B )。
A。
按照预算的组织形式 B.按照预算的内容C.按照预算的范围D.按照预算编制的程序11、行政决策体制的物质载体是(B )。
A。
决策权力的划分 B.决策机构的设置C.决策规范D。
决策运行机制12、行政管理法规分为全国性的行政管理法规和地方性的行政管理法规,其划分标准(B )。
A.以发布机关为标准B.以地域效力为标准C.以适用部门为标准D。
行政管理学各章节复习题答案整理汇总

第一章绪论1.彼得原理:彼得原理的公式是:“在层级组织中,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层级。
彼得原理的推论结果是:每个职位将由不能尽职的不胜任的员工所占据。
”这是因为,由于层级组织的结构特征,无论一个人有多少聪明才智,又多么勤奋努力,总会有不能胜任的职位,而晋升是必然的,一直到不能胜任为止,更何况还存在许许多多不良组织病象。
其中的部分精彩定律:华盛顿办事规律:一人做事敷衍了事;二人合作做事互相推诿;三人共事永无成事之日。
理发定律: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该理发了萧伯纳经济学家规律:如果所有的经济学家排圈坐,他们绝无可能达成一个共同的结论。
链条定律:链条与其最脆弱的环节有着相同的长度,链条越长,脆弱的环节越多。
2.新公共行政:强调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与民主作为目的及理论基础,主张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关联;重视人性和行政伦理研究,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行政体制研究。
3.帕金森定律:定律一:冗员增加原理: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而是由两个源动因造成的。
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如“投票”);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
定律二:中间派决定原理: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双方颇费心机进行争取,特别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所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中间派成了主角。
对决定的内容不十分清楚的人,意志薄弱的人,耳朵不大灵光的人定律三:鸡毛蒜皮定律:大部分官员由不懂得百万、千万元而只懂得千元的人组成,以至于讨论各种财政议案所费的时间与涉及的金额呈反比,即涉及的金额越大,讨论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则越长。
鸡毛蒜皮的事情则花费很多时间。
定律四:办公场合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呈反比:事业处于成长期的机关一般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时间设计完美无缺的总部。
所以,“设计完美乃是凋零的象征”,“完美就是结局,结局就是死亡”。
定律五:鸡尾酒会公式:会议与鸡尾酒会(饭局)同在。
把会场从左到右分为A-F六段,从进门处到最远端分为1-8八段,则可划分出48个区域;在假定酒会开始的时间为H,且最后一名客人离开的时间是最初一名客人进场后2小时20分钟,则,重要人物都会在H+75至H+90的时间在E/7区域集合,最重要的人物自然会在其中。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10题,20分(2分/题)2、判断题,10题,10分(1分/题)3、简答题,4题,20分(5分/题)4、计算题,3题,30分(10分/题)5、案例分析题,1题,20分(20分/题)⼆、复习范围绪论了解经济学产⽣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法。
考核知识点:●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第⼀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价格机制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其核⼼内容是价格决定理论。
均衡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
本章在介绍需求与供给⼀般知识的基础上,讨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应⽤,树⽴经济学基本分析⽅法—供求分析。
考核知识点:需求的表⽰: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供给的表⽰: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规律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均衡价格理论的简单应⽤弹性原理第⼆章消费者⾏为理论本章主要介绍对消费者⾏为进⾏分析的基数效⽤论和序数效⽤论。
使学⽣了解两种效⽤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两种理论关于消费者达到效⽤最⼤化的前提条件和均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需求定理。
考核知识点:效⽤的含义和效⽤的测量:总效⽤和边际效⽤边际效⽤递减规律⽆差异曲线和消费预算线边际商品替代率价格—消费曲线第三章⼚商理论⽣产函数是⼚商利润函数的组成部分,⽣产理论是分析⼚商利润最⼤化⾏为的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商⽣产函数的含义与表⽰,理解⽣产要素合理投⼊和⽣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意义,掌握⽣产规律。
成本理论给出了有关成本的概念,通过对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学习以及⽣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法: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
考核知识点:1、⽣产函数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曲线特征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产的三个阶段及可变要素的最佳合理投⼊区域5、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等成本⽅程的表⽰和等成本曲线的特征⽣产要素最优组合6、成本的概念7、短期成本及其曲线之间的关系8、长期成本第四章市场理论:垄断与竞争本章阐明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利润最⼤化的情况,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并对不同的市场结构进⾏⽐较。
行政管理学复习大纲答案

行政管理学复习大纲答案行政管理学复习大纲答案1.熟悉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与主要理论(P9)答:1.传统理论的发展阶段。
传统理论发展时期,行政管理学李林的共同特点是强调标准化、计划化、协调化和效率化。
2.行为理论发展阶段。
从只注重结构、法令、规章制度及权责分配,到同时注重组织中人员意见的沟通、个人需要的满足、非正式组织得作用;从只重视监督制裁到重视激发人的积极性。
3.系统理论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的新成果来研究行政管理,特别是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来研究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问题,重视以系统观念研究组织与管理的各种问题。
4.多元理论发展阶段。
第一,发展方向多元化。
第二,研究方法多元化。
第三,研究内容多元化。
2.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的政府行政职能优化的基本内容(P39)答:行政职能出现的弊端:1.职能庞杂,运行紊乱;2.职能错位,政企不分;3.职能交叉,效率低下;4.职能膨胀,机构庞大;行政职能的调整与改革:1.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并为党的十四大所确定,在十四大的报告中提出和强调了政府职能的转变:(1)调整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调整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3)调整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2.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对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指导,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3.2022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我国今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举措。
3.202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一系列新举措,再次强调“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修改版】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简答题(5*8分)一、政府职能的政治性与社会性:P22政府的各项职能都是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都直接反应和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其政治性十分突出。
同时,政府职能又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尤其是在自身的统治地位稳固后,统治阶级在国家法律的框架范围内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对立双方的矛盾,从而使原先那种作为阶级镇压工具的政府形象得以改变,弱化了政府行政的统治职能,会转而注重于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
二、政府职能的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理解:P23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政府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府职能的内容和范围也会有所差别;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不同,政府职能的基本内涵和实现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然后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政府职能又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在这个时期内,政府职能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和作出调整,这是与国家政权在该时期内的主要任务相一致的。
三、守夜人政府的行政职能:P23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阶段。
这一时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以理性经纪人假设为基础,极力推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最廉价的政府。
因此,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的管理方法,以保障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权力为目的,通过政治统治职能对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守夜人"的作用,奉行“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信条,主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和引导社会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四、强势职能(强政府):P27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尖锐,自由主义的统治方法已不适应这个时期的统治要求,形成了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地运用和强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行政权力扩大,专政镇压职能大大加强,民主职能有所削弱。
在经济领域,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紧密结合,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都扩大和加强了,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保证市场秩序,通过预算和高额税收,发行公债等办法承担某些社会公共事务,在收入及分配领域采取一系列福利措施等.五、政府职能市场化内涵:P30—31政府职能市场化是指通过政府与企业,市场之间的合作,利用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与约束机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从而实现政府以较少的资源与较低的成本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服务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基础复习提纲1.资源稀缺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处于贫困之中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C.资源要保留给我们的未来D.资源最终会被耗光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某女士最终购买了两种商品A和B,已知A 商品的价格为2 元,B 商品的价格为1 元,此时该女士消费A 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她消费B 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是()。
A.15 B.30 C.60 D.13.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0.1,则这两种商品的关系为()。
A.独立品B.替代品C.补充品D.无法确定4、按基本的法定形式区分,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A个体企业B合伙制企业C公司D小商贩5、按照生产的三阶段理论,劳动投入在总产量已达最大以后的生产为第()阶段。
A、ⅠB、ⅡC、Ⅲ D 、Ⅳ6.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 为产出数量。
那么TVC 为()A. 30000B. 5Q-Q2C. 5-QD. 30000/Q7、经济学中所说的投入,就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它主要包括()。
A劳动B土地C资本D企业家才能8.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递减B 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 以上均不正确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A 产品有差别B 产品无差别C 有的有差别,有的无差别D 以上说法都对10.已知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而同期消费者的收入却增加了80%,则该商品很可能是()。
A.必需品 B. 奢侈品 C. 一般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二、判断题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它分析的是诸如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消费总量、投资总量、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财政收支、货币供应等变量的运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2. 均衡价格是市场上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
均衡价格的形成完全是自发的,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 )3. 替代效应指的是由商品价格变动引发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导致商品需求量变化的效应()。
4.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
( )5. 单位总成本也称平均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它是单位不变成本与单位可变成本之和。
()6. 正常利润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纯利润、经济利润。
( )7.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平等。
()8.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失业量)与劳动力总量(劳动总量)的比例。
( )9. 对垄断采取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矫正手段是对垄断厂商实行管制,管制的措施主要包括价格控制或者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
( )10. 利息指资本的服务价格,是为使用资本而支付的报酬。
单位资本的服务价格用利息率表示。
利息率等于资本服务的年收入与资本价值之比。
( )四、名词解释1. 机会成本2. 等成本线3. 总收益4. 经济租金5. 国民收入五、简答题1、简述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点。
2、简述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3、简要说明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4、简述LAC曲线U型特征的原因。
5、简述什么是搭便车问题。
六、计算题1. 某人每月120元可花费在X和Y两种商品上,他的效用函数为U=XY,Px=2元,Py=3元。
要求:(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会购买几单位X和Y?(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各多少?(3)假如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多少?2. 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经济学原理参考答案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B 2.A 3.C 4. ABC 5.C 6.B 7、ABCD 8A 9.B 10.C判断正误1、X2、√3、√4、X5、√6、X7、X8、√9、√ 10、√名词解释1. 机会成本:生产产品所费成本,就是为了生产出该产品而放弃了另一种最佳替代物的生产。
简言之,生产出产品所费成本即是它的替换成本,这个替换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2. 等成本线表示在生产者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等成本线上任一点,表示所购买的劳动和资本的支出正好等于企业的全部成本预算。
3. 总收益:是指厂商销售—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之间的乘积。
4. 经济租金可以定义为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超过其在其他场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
可以理解为要素的当前收入超过其机会成本的部分。
5. 国民收入:广义上,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和国民收入NI等指标都是国民收入;狭义上的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简称NI,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报酬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简述题1. 简述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
假定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那么使消费者形成相同偏好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在二维平面图上构成的曲线,我们就称之为无差异曲线。
特点: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越靠近原点的无羌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水平越低。
任意两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2、简述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西方经济学中,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所得的报酬,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它包括在生产成本之中。
超额利润又叫经济利润或纯粹利润,是超过成本部分的收益,可以表示为:超额利润=收益成本。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遵循的准则就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企业产出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既MR>MC,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成本,这时仍有潜在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尚有利可图,企业必然增加生产。
⏹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MR<MC,则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成本,这时企业增加生产会使总收益减少,总成本增加,必然造成利润减少,企业必然会减少生产。
⏹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即MR=MC时,企业把该赚到的利润都赚到了,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这时,企业既不会增加生产,也不会减少生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正是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原则作为调整产量的依据,以实现企业产量的最佳水平,即实现利润最大化。
3. 简要说明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利率会影响人们对有价证劵和货币的选择。
当利率非常低的时候,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降低而只能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劵的价格不会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劵全部售出来换成货币,即使手中又两外新增了货币,也不肯再去购买有价证劵,以免证劵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即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会持在手中,这种情况叫“凯恩斯陷阱”,也加“流动偏好陷阱”。
4、简述LAC曲线U形特征的原因长期平均成本U形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内在的规模经济与不经济所决定的。
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此时产量增加倍数大于成本增加倍数。
规模不经济是指厂商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使经济效益下降。
此时,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与生产理论中提到的规模报酬不同,二者区别在于前者表示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成本变化情况,而且各种要素投入数量增加的比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而后者表示在扩大生产规模时,产量变化情况,并假定多种要素投入数量增加的比例是相同的。
但一般说来,规模报酬递增时,对应的是规模经济阶段,规模报酬递减时,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的阶段。
往往在企业生产规模由小到大扩张过程中,先出现规模经济,产量增加倍数大于成本增加倍数,因而LAC下降;然后再出现规模不经济,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LAC上升。
由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作用,LAC曲线呈U形。
5、简述什么是搭便车问题。
所谓搭便车,是指某个人虽然参与了公共产品的消费,但是却不愿支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
因此,即使公共产品带给人们的好处大于生产成本,由于难以收取费用,也没有私人愿意生产这种产品。
计算题1. 某人每月120元可花费在X和Y两种商品上,他的效用函数为U=XY,Px=2元,Py=3元。
要求:(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会购买几单位X和Y?(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各多少?(3)假如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多少?答:(1)X=30,Y=20(2)边际效用:10220P Y P MU MU X X X M ====总效用:120012010=⨯=⋅=M MU TU M M(3)X=25,Y=24M ’=2.88X+3Y=2.88×25+3×24=140所以,需增加的收入:△ M=M ’-M=144-120=242. 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 ,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解: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 ,由Q=140-P 得: AR=P=140-QTR=140Q-Q2MR=140-2QMC=10Q+20140-2Q=10Q+20Q=10P=140-10=130TR-TC=140Q-Q2-5Q2+20Q+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