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doc

合集下载

1.1数据及其基本特征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1.1数据及其基本特征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第一章数据与信息
1.1 数据及其特征教案
任务驱动与知识讲授十进制数由0,1,2,3,4,5,6,7,8,9组成。

二进制数由0,1组成。

十进制转二进制:
十进制数:29
除2取余,逆序排列:用十进制的数除以2,每除一下将余数就记在旁边,最后按余数从下向上排列
二进制数:1010
按权相加法:从右到左用二进制的每个数去乘以2的相应次方,不过次方要从0开始。

1*2^3+0*2^2+1*2^1+0*2^0=10
2、语义性:将数据符号解释为客观世界的事物。

同一个数据符号可以解释为不同的事物。

3、分散性:数据是分散的记录,分别记录不同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

有了分散的记录,事物间才会有比较,才会有意义。

4、多样性和感知性:数据记录的形式是多样的、可看的、可听的、可感知的,如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

课堂总结由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进行点拨。

课堂练习打开桌面文件接收柜中的“课堂练习.exe”,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1.1数据及其特征
一、数据定义
二、数据特征
三、数制与转换
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
课后作业预习1.2数据的编码二进制
语义性
分散性
多样性与感知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教案(高一年新课程)精选全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教案(高一年新课程)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教案(高一年新课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电脑的认识,了解他们的水平、基础。

3.举例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的一些特征。

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交流。

二、教材内容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1节,从内容上讲,包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

前者是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

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开篇章节,不能停留在概念的讲解和理论分析上,而是要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着手,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方法与策略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2.开放地授课,根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天开始,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先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情况。

我们本学期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共一册,是必修课程,共用36课时来完成。

我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

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

(板书)(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的其他课的学习了?(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果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女生a: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玩电脑,我在家用宽带上网,不爱玩游戏,偶尔上网聊聊天。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全册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全册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研究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4. 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分类。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4.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分类。

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2. 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实物,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构造;3. 利用多媒体教具辅助讲解计算机工作原理;4. 分组进行操作系统的研究和比较。

教学技术1. 多媒体教具;2. 实物展示。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讨论的活跃程度;2. 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成和操作系统的理解程度;3. 学生通过小组研究掌握的知识;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常见协议;4. 理解互联网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4. 常见的网络协议;5. 互联网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教具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展示实例解释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3. 利用网络模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4. 分组进行互联网结构的分析和研究。

教学技术1. 多媒体教具;2. 网络模拟软件。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和常见协议的掌握程度;3. 学生通过互联网结构分析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信息安全与管理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研究信息安全的意义和风险;3. 掌握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法。

教学内容1.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分类;2. 信息安全的意义和风险;3. 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4. 信息安全的管理方法。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单元第一节《数据信息与知识》教案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单元第一节《数据信息与知识》教案
【华东师大版(2020)】信息技术必修一
第一单元第一节《 数据、信息与知识》教 案
一、课标要求及设计依据
依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学生应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运用所学知识。
十、教学反思(教师课后根据上课实际情况自行填写)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数据、信息与知识的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加深了认识。然而,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工具使用的不熟悉,这提示我在未来的课程中需要加强对工具使用的指导。此外,我还需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使用数据收集工具,进行简单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学生行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体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
设计目的: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理解。
(五)小组合作学习(5分钟)
教师行为:分配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共享信息,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行为: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o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共享信息,展现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信息与知识的概念理解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实际操作,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复杂问题。
六、教学策略
采用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实际操作演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以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目标
三维目标:
o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概念,掌握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技能。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高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人教-中图版2019)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高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人教-中图版2019)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案课题第1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型班课课时1授课班级高一1班学习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应能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学生应能描述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出现,以及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普及。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领域,如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技能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估信息技术在不同社会领域(如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的应用及其影响。

学生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流。

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培养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持续兴趣,并认识到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学生应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伦理、安全和隐私问题,形成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综合实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以提升他们对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研究和项目工作,让学生探索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增强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理解信息技术包括哪些基本技术,并认识到其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语言的产生到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应掌握各个阶段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和突破。

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领域:强调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信息技术如何在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实现创新和转型。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阶段的技术进步如何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技术领域的深入理解:解释和举例说明微电子、传感、通信、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复杂技术如何工作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融合。

信息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全面认识:让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理解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以及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1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1

算法描述之流程图学科整合策略:本节采用的案例与数学学科整合,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支架策略:借助FLASH动画降低了使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操作难度;学习平台提供了明确清晰的学习活动指引,同时提供了“Raptor”工具基本操作的微课,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深度学习路线策略: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通过提问来激活学生先期知识,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获取新知识,通过体验、尝试、挑战,将获取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结在一起,形成知识树。

七、资源和环境1、资源资源类型资源内容简要描述资源来源学习平台在ITTOOLS平台上创建课程微课Raptor的基本操作教师制作动画通过拖放完成相关算法的流程图描述教师制作软件工具Raptor 互联网上下载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课室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情景问题:某商家为了能在双十一提高销量,思考激趣,明确主题设置了以下优惠方案:提前付预付定金10元,抵30元,双11当天付清尾款;双11当天付款满200减20(系统自动满减)。

你打算在该商家购买一原价格为220元的商品,请问你最终花了多少钱购买了这个商品?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优点:采用人们日常所用的语言,人们比较容易接受。

不足:文字过长,走向不清晰,容易出现理解上的歧义性。

明确主题:算法描述之流程图新课讲授一、流程图的描述1.流程图及其图形说明2.流程图的优点优点:流程图描述清晰简洁,走向分明听课突出重点体验活动一:描述用流程图描述数学问题的算法问题:给出3个任意的正实数,判断以这3个正实数为三条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并说出判定结果。

(在学习平台上借助动画完成)经历用流程图描述简单算法的过程,感受流程图描述的优点突出重点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二、流程图的阅读以求解数学问题:1+2+3+4+5=?的算法流程图学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授为例,结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讲解尝试活动二:阅读阅读数学问题:6!的算法流程图(借助学习平台的在线调查功能来完成)完成活动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体验活动三:验证借助Raptor工具验证活动二的结果完成活动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微课、文字指引及半成品流程图小结梳理知识建构知识树*挑战活动四:挑战2013年全国高考数学题加强算法的学习,有助于培养计算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是学习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关键。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第一节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第一节课教案

课程主题:走进数据与信息的世界教学目标:1.理解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其区别。

2.认识数据在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实例。

3.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从日常生活中识别并提取数据与信息。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据与信息的定义、区别及应用实例。

●难点:理解数据如何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以及信息对决策的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科技领域数据应用案例)●小组讨论题卡●实践活动材料(如:纸笔、收集日常生活数据的表格模板)●互联网资源链接(用于拓展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情境导入:播放一段短视频,展示智能家居(如智能音箱根据用户习惯播放音乐、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科技背后是如何利用数据和信息的。

●提问引入:视频中展示了哪些现象?这些现象是如何通过数据和信息实现的?引出数据与信息的概念。

二、新知讲授(8分钟)1.定义解析:a.数据:是未经加工的原始记录,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声音、符号等。

b.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人们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

c.举例说明两者区别,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数据”与“明天会下雨,请带伞”的信息。

2.科技领域中的数据与信息应用:a.展示几个科技领域的案例(如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趋势、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诊断、物联网监控城市交通流量等),解释数据如何被收集、处理并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b.强调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核心作用。

三、师生互动(8分钟)●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你身边的科技产品如何利用数据与信息改善生活?”,每组推选代表分享。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在线教育等方面展开讨论,教师适时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据与信息背后的技术原理。

四、学生动手环节(15分钟)●实践活动:“数据收集与信息提炼”o分发表格模板,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限定时间内(如10分钟)从教室或校园环境中收集至少5项数据,并尝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

第一章信息系统概述教学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概述教学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概述第一节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第二节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电教组孔繁英前言:同学们,众所周知,我们现在身处信息技术社会,那么你真正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社会吗?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些相关知识。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信息课程,高一学年我们学习信息技术必修1和必修2,必修1是《数据与计算》,里面是有关算法的内容,必修2是《信息系统与社会》,我们先来学习这本教材。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章“信息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体会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2、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能够在生活中找出恰当的实例进行比较分析;3、能够对信息系统在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信息系统的概念及举例;2、分析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难点】:1、信息系统的特点及生活的实例比较。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小视频“无人自行车”。

实际上,除了无人自行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就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我国的国防科技大学也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观看这个视频以后,我们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自古至今的出行方式有哪些?2、无人自行车及无人驾驶汽车这些区别于以往的行驶工具出现的契机是什么?学生:(回答)(自古至今的出行方式从步行、马车、自行车、蒸汽机、火车、汽车、飞机等各种有人驾驶已经来到了无人驾驶时代,足见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教师:这是一个我们身边出行方式的一个转型,这种新模式的背后运作着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信息系统。

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必定有信息技术的支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知识。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二、教学内容【知识讲解一】:1、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IT):是指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信息的各种技术总和。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初中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不过,那时主要注重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综合应用技能,对“信息”这一词的确切内涵和特征可能都没去关注过,一百个人的心中往往会有一百种对“信息”不同的理解。

并且,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分析,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因此必须采取讲授法,讨论法,例举法等方法相结合来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2.难点:(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五、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例举法。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首先一起观察老师,说出老师的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

通过观察老师获得很多关于老师的信息。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1.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图示进行学习。

1.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实体之间约定的规则和标准,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速度等。

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簇、HTTP协议等,并且能够解析和分析网络数据包。

1.3 IP地址和子网划分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通过IP地址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在此部分,我们将学习IP地址的分类和划分子网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

1.4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并能够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第二节: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信息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修改、破坏等行为。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学习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安全威胁。

2.1 安全威胁和攻击类型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和攻击类型,如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并能够识别和防范这些威胁。

2.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的重要工具。

学生需要了解防火墙的原理和功能,以及如何配置和管理防火墙,同时也需要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3 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是保护信息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将敏感信息进行加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身份认证是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可以防止非法用户的登录。

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数据加密算法和身份认证技术,以及如何应用到实际情况中。

信息技术教案(必修)完整教科书

信息技术教案(必修)完整教科书

信息技术教案(必修)完整教科书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信息技术概述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讲解信息、数据、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讨论信息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2 信息素养介绍信息素养的定义、重要性讲解如何提高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检索、评估、利用等第二章:计算机硬件2.1 计算机硬件概述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分类、性能指标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2 常见计算机硬件设备介绍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作用和性能指标讲解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基本知识第三章:计算机软件3.1 计算机软件概述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性能指标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维护3.2 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讲解Windows、Linux、macOS等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第四章:计算机网络4.1 计算机网络概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性能指标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包括传输介质、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等4.2 互联网应用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讲解常见的互联网应用,包括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网络购物等第五章:信息安全5.1 信息安全概述介绍信息安全的概念、目标、威胁讲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策略,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5.2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介绍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危害讲解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包括使用杀毒软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等第六章:文字处理软件6.1 文字处理软件概述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分类讲解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录入、编辑、排版等操作6.2 Microsoft Word的使用介绍Microsoft Word的界面布局、功能按钮讲解如何在Word中创建、编辑、格式化文档,插入图片、表格、图表等对象第七章:电子表格软件7.1 电子表格软件概述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分类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录入、编辑、公式函数应用等7.2 Microsoft Excel的使用介绍Microsoft Excel的界面布局、功能按钮讲解如何在Excel中创建、编辑、格式化表格,进行数据排序、筛选、分析等操作第八章:演示文稿软件8.1 演示文稿软件概述介绍演示文稿软件的功能、分类讲解如何制作、编辑、展示演示文稿8.2 Microsoft PowerPoint的使用介绍Microsoft PowerPoint的界面布局、功能按钮讲解如何在PowerPoint中创建、编辑、设计幻灯片,添加动画、过渡效果等元素第九章:数据库基础9.1 数据库概述介绍数据库的概念、分类、性能指标讲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功能9.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介绍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创建、数据的录入与查询等基本操作讲解如何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操作第十章:程序设计基础10.1 程序设计概述介绍程序设计的概念、方法、过程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算法、编码、测试等10.2 常见编程语言及其应用介绍Python、Java、C++等常见编程语言的特点、语法讲解如何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计算、输出等功能第十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1.1 多媒体技术概述介绍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领域讲解多媒体的基本元素,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11.2 多媒体软件与硬件介绍多媒体软件的分类、功能讲解多媒体硬件设备的选择、使用与维护第十二章:网络与通信技术12.1 网络通信技术概述介绍网络通信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标准讲解网络协议、网络架构、网络设备的作用与功能12.2 互联网应用与网络安全介绍互联网应用的分类、发展现状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威胁与防范措施第十三章:与大数据13.1 概述介绍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讲解的基本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13.2 大数据技术概述介绍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应用领域讲解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分析方法与工具第十四章: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14.1 信息系统开发概述介绍信息系统开发的概念、过程、方法讲解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等开发环节14.2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工具讲解项目规划、组织、执行、监控与收尾的过程第十五章:信息技术的伦理与法律问题15.1 信息技术伦理概述介绍信息技术伦理的概念、原则、问题讲解信息技术伦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5.2 信息技术法律问题介绍信息技术法律的概念、内容、作用讲解知识产权保护、隐私权保护、网络安全法等法律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素养、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信息安全。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教科版必修1 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教科版必修1 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作为教材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初看《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学目标。

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一节课时觉得非常棘手。

第一,没有操作内容,纯粹是知识与概念的讲授。

第二,想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却不知道如何设计任务。

我在研究了整本教材后,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讲授法、小组探究法、问答法、现场试验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学生反应强烈,兴趣浓厚。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1、情景模拟,激情导入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

答案分别为:笔记本电脑、钢枪、水;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水、刀。

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必修模块)

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必修模块)

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必修模块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的定义、特征、分类;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1.2 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认识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理解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信息时代的社会变革,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个人反思。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2.1 计算机概述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实物展示、小组讨论。

2.2 计算机的使用教学目标:学会正确使用计算机,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常用的计算机操作。

教学方法:演示、实践、个人练习。

第三章:网络与通信3.1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网络协议的分类和作用,常见的网络设备。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3.2 互联网的应用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学会安全使用互联网。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基本应用,网络安全知识,网络素养的培养。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小组讨论。

第四章:电子表格4.1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教学目标: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功能。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录入和编辑,数据排序和筛选。

教学方法:演示、实践、个人练习。

4.2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教学目标:学会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掌握数据可视化的方法。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数据分析功能,图表的类型和制作方法,数据可视化的原则。

教学方法:演示、实践、小组讨论。

第五章:程序设计基础5.1 程序设计概述教学目标: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理解编程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教案(必修)完整教科书

信息技术教案(必修)完整教科书

信息技术教案(必修)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信息技术概述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作用1.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1.3 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学习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种类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第二章:文字处理2.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工具栏掌握文本的输入、编辑和格式设置2.2 制作文档学习文档的排版和样式设置掌握表格的制作和插入图片、图表的方法2.3 文档的输出和共享学习打印文档和保存文档的方法掌握文档的分享和传输技巧第三章:电子表格3.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使用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和功能键掌握单元格的选定、编辑和格式设置3.2 数据分析和处理学习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掌握图表的插入和数据可视化的方法3.3 公式和函数的应用学习公式的输入和编辑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和自定义函数的创建第四章:演示制作4.1 演示软件的基本使用学习演示软件的界面和幻灯片制作掌握幻灯片的编辑和布局设置4.2 插入多媒体元素学习插入图片、图表、视频和音频的方法掌握多媒体元素的格式设置和动画效果添加4.3 演示的播放和分享学习演示的切换、播放和放映设置掌握演示的保存、分享和传输技巧第五章:网络与通信5.1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局域网和互联网的连接方法5.2 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学习浏览器的安装和设置掌握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和信息检索方法5.3 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学习电子邮件的申请和账户设置掌握邮件的发送、接收和管理方法第六章:数据库基础6.1 数据库概述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6.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学习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创建和数据类型设置掌握SQL语言的基本命令和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6.3 数据库的应用学习数据库的连接和查询方法掌握数据库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使用和优化技巧第七章:程序设计基础7.1 程序设计概述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方法和过程掌握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7.2 算法和流程图学习算法的概念和设计方法掌握流程图的绘制和算法描述7.3 简单的编程实践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完成一些简单的程序设计和调试实践第八章:多媒体技术8.1 多媒体概述了解多媒体的概念、特性和应用领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8.2 多媒体素材的编辑和处理学习图像、音频和视频的编辑和处理软件掌握多媒体素材的格式转换、剪辑和效果添加8.3 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学习多媒体Authoring 工具的使用掌握多媒体作品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方法第九章:信息安全与伦理9.1 信息安全概述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威胁因素掌握信息加密、身份认证和防火墙等安全技术9.2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学习计算机病毒的原理和传播途径掌握病毒防范和清除的方法和技巧9.3 信息技术伦理了解信息技术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学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第十章:项目实践10.1 项目实践概述了解项目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掌握项目实践的流程和项目管理方法10.2 项目计划与实施学习项目计划的制定和任务分配掌握项目实施的方法和技巧掌握项目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解析: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理解其定义和发展历程对于学生建立信息技术知识体系至关重要。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教科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教科版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信息技术概述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影响1.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理解软件的分类和作用1.3 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第二章:网络与通信2.1 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2.2 互联网应用学习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等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2.3 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第三章:程序设计基础3.1 程序设计概述了解程序设计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3.2 算法和数据结构学习算法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掌握常见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3.3 编程实践学习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完成一些简单的编程练习第四章:数据库技术4.1 数据库基础了解数据库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4.2 数据表和查询学习数据表的创建和管理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查询语句4.3 数据库应用学习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方法完成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实例第五章:多媒体技术5.1 多媒体概述了解多媒体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应用5.2 图像和音频处理学习图像和音频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多媒体编辑软件5.3 视频处理学习视频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第六章:信息素养与伦理6.1 信息素养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学习如何提高个人的信息素养6.2 信息技术伦理探讨信息技术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使用态度和行为6.3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第七章:电子表格与数据分析7.1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数据录入、编辑和格式设置的方法7.2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习数据排序、筛选和汇总的方法掌握电子表格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7.3 数据分析工具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实例第八章:演示文稿制作8.1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学习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幻灯片制作、编辑和展示的方法8.2 演示文稿设计学习演示文稿的设计原则掌握美观、简洁的演示文稿制作技巧8.3 演示文稿的应用了解演示文稿在各种场合的应用完成一个具体的演示文稿制作任务第九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9.1 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流程9.2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9.3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例完成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第十章:与智能技术10.1 概述了解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0.2 常见的智能技术学习常见的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了解智能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0.3 伦理与社会影响探讨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使用态度和行为第十一章: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11.1 信息系统概述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组成部分学习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和管理方法11.2 信息管理基础掌握信息管理的任务、过程和工具学习信息存储、传输和处理的基本方法11.3 信息系统的应用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政府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信息系统对组织运营的影响第十二章: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12.1 网页设计基础学习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掌握HTML、CSS和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12.2 网站建设流程了解网站规划、设计、开发和维护的整个流程学习使用网页制作软件和网站管理工具12.3 动态网页技术学习动态网页编程语言,如PHP、Python等掌握数据库连接和动态内容展示的技术第十三章:开源软件与自由软件13.1 开源软件概述理解开源软件的定义、特点和价值学习开源软件的获取、使用和贡献方法13.2 自由软件运动了解自由软件的概念和历史探讨自由软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3.3 开源软件项目的参与学习如何参与开源软件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软件开发技能第十四章:大数据与数据挖掘14.1 大数据概述理解大数据的定义、特征和应用领域学习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挑战14.2 数据挖掘技术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算法14.3 大数据应用案例了解大数据在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大数据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十五章: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15.1 创新思维与创新工具学习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创新工具,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的使用15.2 信息技术与创新探讨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创新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项目15.3 信息技术与创业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和平台进行创业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全套的十五个章节。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二节《数字化与编码》教案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二节《数字化与编码》教案

教学设计o简要介绍大数据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学生行为:o观察与大数据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o听取教师对大数据的初步介绍。

•设计目的:o通过具体例子激发学生对大数据概念的兴趣。

o为学生建立起大数据概念的初步认识。

环节二:大数据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行为:o详细解释大数据的定义,包括其特征:体量大、速度快、多样性、真实性。

o利用多媒体展示大数据的典型应用案例。

o通过提问和让学生参与小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行为:o认真听讲,记录关键概念。

o参与互动,回答问题,完成小测验。

•设计目的:o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o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环节三:大数据的作用与价值(10分钟)•教师行为:o介绍大数据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如金融、医疗、交通等。

o展示大数据如何帮助企业做出决策,提高效率。

o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数据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中的应用。

•学生行为:o观察大数据应用案例,理解大数据的作用。

o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目的:o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大数据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o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环节四:大数据技术介绍(10分钟)•教师行为:o介绍大数据技术的基础,如Hadoop、Spark等。

o展示大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流程。

o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模拟大数据的处理流程。

•学生行为:o学习大数据技术的基础知识,观察处理流程。

o小组合作,模拟大数据的处理流程。

•设计目的:o让学生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基础。

o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体验大数据的处理流程。

环节五:案例分析大数据的实际应用(5分钟)•教师行为:o展示一个具体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如淘宝的推荐系统。

o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大数据的作用和价值。

•学生行为:o观察案例,理解大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o分析并讨论案例,提出自己的见解。

•设计目的:o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大数据的实际应用。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巩固掌握创建数据库、数据表的方法,及建立表间联系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创建和运行查询,对数据进行查找、筛选和排序,体验数据检查的基本过程,加深对数据查询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法。

【教学策略】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任务的目标、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对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学生操作实践的同时,教师适时进行演示和指导,对常见错误进行纠正,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时反馈和评价。

【教学环境】采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实验室上课,教师机具有广播功能和文件发送功能。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前几节课的模拟操作练习,同学们是否归纳出上机考试中最常出现的是题型?学生可能回答不知道,可能回答创建数据库。

没错,通过模拟练习,我们发现在上机考试的第一题一般是让我们创建数据库,并建立相关数据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重视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创建。

操作实践:任务1:在d盘的access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的数据库,并在该数据库中新建名为“参赛选手”和“参赛学校”的数据表,表的结构设置如下:参赛选手表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主键选手编号文本是姓名文本否学校名称文本否电子邮箱文本否参赛学校表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主键学校名称文本是地址文本否电子邮箱文本否请某个同学操作演示。

学生一起看操作演示。

适时讲评,如果学生操作中出现错误,则指出;如果操作完全正确,则表扬。

容易出错的地方:保存的目录是否正确数据库名、数据表名、字段名是否正确主键设置是否正确:主键的设置有几种方法?讲授access数据库是多个数据表的集合,我们可以在这些数据表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从而将各表中的数据关联起来,实施多个相关表之间的数据连接。

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一章第1节什么是信息教案精选全文

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一章第1节什么是信息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1.1课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体会到信息是无处不在的。

2、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第一节本节课计划授课一课时●地位与作用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为一体的课程,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该节内容作为必修课的开篇,如何将学生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能力培养有机融合,给学生留下引人入胜而快乐收获的初步印象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本节课信息的概念比较抽象,信息的特征又比较系统,初中阶段虽然开设《信息技术》课,但主要侧重于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学生第一次系统的理解这么多的知识概念有点困难。

●认知水平与能力:高一学生初步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体例,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帮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这些知识,避免理论的空洞与乏味。

●任教班级学生特点:我班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思维较活跃.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依据教学课标要求,并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并明确了重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的探究交流,理解信息的定义,分析信息的主要特征。

体验认识事物从具体到一般,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信息概念的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感受信息无处不在,探讨信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认识信息的价值,引发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一般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1章绪言〖单元概述〗本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及其特征,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文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标准〗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了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通过生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列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 技能性目标能快速在图书馆或向家长获取信息;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应提高上网查询的速度。

◆ 情感性目标交流讨论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信息的概念: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

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师:刚才大家都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应用ppt演示文稿)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

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

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师:(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例如:信息媒体书中记载的内容书天气预报广播师: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等。

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二、信息的主要特征:师:刚才我们都列举了很多信息,也了解了哪些是信息,哪些是信息的媒体。

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归纳一下信息有哪些主要特征呢?同样,也举1~2个例子。

师、生:信息的主要特征是:可开发、存储;可传递、共享;可处理、再生;可利用、增值。

三、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师:刚才我们着重介绍了第一节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应用ppt演示文稿)师: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师:信息技术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五次革命,请同学们查看教材,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018-02-07第1章绪言〖单元概述〗本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及其特征,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文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标准〗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了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通过生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列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 技能性目标能快速在图书馆或向家长获取信息;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应提高上网查询的速度。

◆ 情感性目标交流讨论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信息的概念: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

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师:刚才大家都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应用ppt演示文稿)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

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

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师:(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例如:信息媒体书中记载的内容书天气预报广播师: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等。

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二、信息的主要特征:师:刚才我们都列举了很多信息,也了解了哪些是信息,哪些是信息的媒体。

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归纳一下信息有哪些主要特征呢?同样,也举1~2个例子。

师、生:信息的主要特征是:可开发、存储;可传递、共享;可处理、再生;可利用、增值。

三、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师:刚才我们着重介绍了第一节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应用ppt演示文稿)师: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师:信息技术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五次革命,请同学们查看教材,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018-02-07第1章绪言〖单元概述〗本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及其特征,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文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标准〗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了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通过生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列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 技能性目标能快速在图书馆或向家长获取信息;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应提高上网查询的速度。

◆ 情感性目标交流讨论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信息的概念: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

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师:刚才大家都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应用ppt演示文稿)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

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

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师:(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例如:信息媒体书中记载的内容书天气预报广播师: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等。

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二、信息的主要特征:师:刚才我们都列举了很多信息,也了解了哪些是信息,哪些是信息的媒体。

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归纳一下信息有哪些主要特征呢?同样,也举1~2个例子。

师、生:信息的主要特征是:可开发、存储;可传递、共享;可处理、再生;可利用、增值。

三、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师:刚才我们着重介绍了第一节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应用ppt演示文稿)师: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师:信息技术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五次革命,请同学们查看教材,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018-02-07第1章绪言〖单元概述〗本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及其特征,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文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标准〗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了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通过生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列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 技能性目标能快速在图书馆或向家长获取信息;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应提高上网查询的速度。

◆ 情感性目标交流讨论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信息的概念: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

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师:刚才大家都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应用ppt演示文稿)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

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

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师:(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例如:信息媒体书中记载的内容书天气预报广播师: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等。

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二、信息的主要特征:师:刚才我们都列举了很多信息,也了解了哪些是信息,哪些是信息的媒体。

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归纳一下信息有哪些主要特征呢?同样,也举1~2个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