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妙用阳和汤
阳和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阳和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组成用量】熟地黄30g,鹿角胶(另烊、冲)9g,白芥子6g,肉桂、炮姜炭、甘草各3g,麻黄2g。
【服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作用】方中鹿角胶、肉桂温经助阳;麻黄、白芥子、炮姜、肉桂辛热散寒,甘草和中,熟地与麻黄、白芥子合用,则静守不滞腻与行散不伤正并用。
全方共奏温阳散寒,解凝消滞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阴证疮疡之病证。
'本方具有增强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促进对产理产物的重吸收与排泄等作用。
【辨治病证】中医临床运用以疮疡局部漫肿、钝痛、不红不热,以及全身有寒象者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骨髓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症、颌下腺炎症、肌肉深部脓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乳腺小叶增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哮喘、痛经、多发性神经根炎、鼻渊、遗尿、乳腺癌、乳房纤维瘤、骨膜炎、颈椎肥大、雷诺氏病、腰肌劳损、喘息性慢性气管炎、慢性结肠炎、肠结核、头痛、癫狗、慢性盆腔炎、渗出性胸膜炎、慢性细菌性痢疾、右心衰竭、结肠冗长、阳痿、阴缩症、附睾结核、水疝、关节腔积液、肩关节周围炎、频发性肢软无力症、白细胞减少症、无脉症、荨麻疹、过敏性紫癜、席汉氏综合征、月经过多、经漏、闭经、不孕症、白带、赤带、小儿痄腮症,唇风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局部疼痛,漫肿无头,不红不热,脉沉细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阳不振,寒凝脉阻型)治宜温阳散寒,益气活血。
以本方去鹿角胶,加丹参15g,制附片、红参、当归各10g,细辛3g为主治方。
2.右心衰竭(肾阳不足,心脉凝滞型)治宜温补心肾,宣肺健脾。
以本方加白术30g,茯苓、丹参各20g为主治方。
3.渗出性胸膜炎(阴寒积聚,阳虚饮伏型)治宜温阳散寒,豁痰利水、以本方去鹿角胶、肉桂,加生黄芪20g,葶苈子12g,全瓜萎、猪苓各10g为主治方。
4.头痛(督脉虚寒型)治宜温肾散寒,升阳止痛。
阳和汤临床应用经验5则
阳和汤临床应用经验5则手足不温患者,女,25岁,产后因受凉发生四肢关节疼痛,手足不温,畏寒怕风症状,2006年初诊,笔者用桂附地黄汤加减治疗,无效。
思前人有用阳和汤治疗此症者,于是改用阳和汤加人参、熟附片治疗。
处方:熟地30g,肉桂6g,麻黄6g,白芥子10g,鹿角胶10g(烊化),炮干姜10g,熟附片10g,人参10g,甘草10g组成。
3剂而愈。
后凡遇四肢厥冷,手足不温的患者,笔者都用阳和汤加减治疗,皆应手而瘥。
四肢厥冷乃阳气不能温煦肌肤,阴寒内守,寒凝血滞所致。
阳和汤温阳气、补营血、通经脉,使体内阳气得到回升,卫气得以护卫肌肤、温煦四肢百骸。
故四肢寒冷厥逆症状可以消除。
咳嗽患者,男,65岁,患咳喘多年,2007年初诊。
患者面色无华,语言声音低微,形寒肢冷,纳少便溏,苔薄白,脉细而滑。
发作时咳痰稀薄而量多,呈泡沫状,咳喘时引胸胁疼痛,喉咙间有痰鸣音,夜难平卧。
证以寒痰内伏,是典型的水寒射肺之症候。
笔者认为,该病应当诊断为痰饮病,治以温阳化饮,止咳平喘。
处方以阳和汤与射干麻黄汤加减化裁,方药组成:熟地30g,桂枝10g,炙麻黄6g,白芥子10g,鹿角胶10g(烊化),炮干姜10g,甘草10g,葶苈子20g(包煎),细辛10g,法半夏10g,地龙10g,射干10g,生姜15g,五味子6g大枣6枚。
药后咳嗽症状缓解,夜卧能寐。
效不更方,继服6剂,咳痰大为减少,喘平咳止。
但该方辛温燥热有余,恐有伤阴之弊,故用百合固金汤间隔服用。
由于调养得当,至今未发生急剧的咳嗽喘息之症。
寒痹患者,男,50岁,2006年初诊,自诉10余年来腰骶酸痛。
活动不利且动后更痛,遇寒则加剧,得热则疼痛减轻。
小腿至足部时有麻木感,肢体不温,且症状有日益加重之势。
舌淡紫,脉沉细,证属寒痹,治宜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用阳和汤加减治疗。
方药组成:熟地30g,肉桂6g,炙麻黄6g,白芥子10g,鹿角胶10g(烊化),炮干姜10g,甘草10g,制川乌10g,淮牛膝10g,当归10g,白花蛇1条,独活10g,细辛10g,金毛狗脊30g,焦杜仲10g,千年健30g。
强心名方阳和汤
另外,方中最神奇的一点在于,它合理利用了各种药物的相互作用,使“麻黄得熟地不发表,熟地得麻黄不凝滞”,互相之间起到了扬长避短的协同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实,阳和汤能强心利尿,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白细胞,并有激素样作用,还可保肝,利胆,抑菌,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调节性腺功能。由于它具有多种
1、水肿
蔡××,女,75岁,1996年4月4日初诊。患者慢性心力衰竭10年余,曾多次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经用强心利尿剂后缓解,但停药后仍恢复原状。本次因下肢浮肿加重一月,用西药无效而来我院心血管专科门诊。刻诊:胸闷心悸、气喘咳嗽
分析此方药性搭配合理、组方得体,其作用尤其是由风寒湿引起的阴寒诸证要进一步辨证施治,效果有可能更为可观,同时,该组方药源广泛,费用便宜,很值得当今医界探索总结提高,有助于关节病痛患者的治疗康复。
阳和汤新用验案二则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白芥子、鹿角胶、肉桂、炮姜炭、麻黄、生甘草等组成,具有温阳气、通经络、除痰结之功效,是外科治疗阴症痈疽的主要方剂。笔者根据其作用,用于下述诸证,获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吾旧友昔日体内某部身患骨髓炎常服之,效果较为明显。2008年有一位关节滑膜炎女性中年患
者前来求医,见之关节弥漫性肿胀,半年有余,活动障碍,贫血面容。经多处西医予以封闭、抽液并到省级医院手术治疗,但效果不显反而关节肿胀日渐严重。患者自感失望,内心非常痛苦,害怕造成终身残疾之后果。吾初诊之采用:第一减量缓停西医激素之类抗炎药:第二改用中药“阳和汤”加减,经服药一周治疗后,患者面容改变,患处肿胀疼痛、活动障碍有所减轻。第二次面诊,见状效不更方,只在原方加减调整剂量。给药十天。第三次患者前来面诊,患处肿胀解除,其疼痛、活动障碍减轻大半。吾再给药十天,并按原剂做成丸剂以巩固疗效三个月,至今患者关节活动如常。本人继后以此方剂加减治疗类似病例两人,收效满意,可值得推广、试用。
温阳:中药奇方阳和汤,补阳气、养精血、通络止痛,逼出骨中寒湿
温阳:中药奇方阳和汤,补阳气、养精血、通络止痛,逼出骨
中寒湿
在中医上认为这种现象就属于是阳气不足、寒湿内侵造成的。
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人体的阳气就相当于是自然界中的太阳,如果阳光充足,那寒湿之气直接就可以蒸发掉,但人上了年纪之后,阳气不断亏耗,脾阳运化水液的作用减弱,水湿停留体内,与寒邪相结合,阻碍经络运行不通,就会影响到阳气的气化、温煦作用,所以会表现出身体怕冷、手脚冰冷的现象,而那些有腰疼、风湿、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由于阳气不足、不能温养骨髓,遇到冷风、寒邪后自然就有疼痛加重、骨骼冷痛的感觉了。
所以解决这种情况我们就得两方面入手,一是补阳气,二是散寒湿,具体怎么做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方子叫做阳和汤。
可用中成药阳和汤丸替代。
补阳气:熟地、鹿角胶
熟地滋阴补血、填精益髓,以达到阴中求阳的目的。
鹿角胶温阳益精、滋补肝肾,两药合用,重在养血补阳。
散寒湿:肉桂、炭姜、麻黄、白芥子
肉桂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炭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麻黄通过宣肺气,开腠理的方以宣散体表寒邪;白芥子味辛、
性温。
有利气祛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
诸药搭配可
有效去除骨头里的寒湿。
甘草主要用于调和诸药。
综观全方,补阴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药与滋补药配伍,在补精益血的原则上充养阳气,在除寒湿的基础上不伤正气,所以称得上一个奇方,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了,大家学会了吗?。
阳和汤加味临床新用(一)
阳和汤加味临床新用(一)【关键词】阳和汤;多寐;口糜;头风;肩周炎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着《外科证治全生集》,其组方由熟地、鹿角胶、白芥子、肉桂、麻黄、炮姜、生甘草七味药组成。
临床多用治阳虚寒凝证:如骨结核、慢性骨髓炎、骨髓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肿等,属于阴证范围者。
笔者在长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其加减治疗内外科病症,均获奇效。
特举例如下。
1头风患者,女,72岁,2003年5月9日初诊。
患者于6个月前因受凉后,头痛、头晕、咳嗽。
服日夜百服宁、头孢拉啶等药后症状消失,但自此后反复发作头痛,疼痛呈针刺样,头顶畏风怕冷,尤以前额为甚,每外出必戴帽护头,若稍不慎着风,则头痛头晕加剧,周身不适。
曾服中药散寒祛风之剂,效果不显。
近日症状加重,复诊见:面容愁苦,精神萎靡,头戴毛帽,身着厚衣,头冷痛晕,四肢不温,酸软乏力,舌暗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为阳虚寒凝,瘀血阻络,治以温通阳气,散寒凝、和营血,药用阳和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味。
处方:鹿角胶15g(烊化),熟地30g,肉桂6g,干姜4.5g,炙麻黄6g,白芥子6g,赤芍12g,川芎15g,桃仁12g,红花12g,葛根30g,党参15g,生黄芪24g,生甘草6g,5剂药后前额疼痛减轻,仍感乏力,四肢不温,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继用阳和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味益气养血,处方:生黄芪15g,当归15g,生地15g,熟地30g,白芍12g,黄精30g,桂枝6g,鹿角胶15g(烊化),干姜3g,炙麻黄3g,生甘草6g,大枣5枚,20余剂而愈。
按:此例头风,头冷痛,头晕,四肢酸软疲惫,拟阳虚论治。
但其舌暗淡,边有齿印,则提示不仅有阳虚,亦有瘀血作祟,此乃平素阳气虚,营血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入,遇湿寒则凝为痰,致寒痰阻滞,痹塞不通,遂成头冷痛呈针刺样。
辨为阳虚寒凝,瘀血阻络之证,治以温阳益气。
通窍活血,改肉桂为桂枝以借其温阳化气,通达四肢之功。
阳和汤临床新用举隅
阳和汤临床新用举隅本文通过结合几个采用阳和汤治疗肝硬化、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的病例资料,得出结论:阳和汤可以起到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临床应用于内科、妇科以虚寒见证的多种病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阳和汤;临床新用阳和汤出自>,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甘草组成,原治一切阴疽,是临床中医外科常用方。
笔者根据本方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临床应用于内科、妇科以虚寒见证的多种病症,获满意疗效,现举案如下:1肝硬化陈××,女,40岁,2011年12月1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弱,2000年体检,乙肝小三阳。
十年来,肝功一直正常,近日病发,腹部膨胀,大便结,小便少,饮食不多,食后或饮水后腹部膨胀尤甚,B超显示肝区光点密集增粗,脾轻度肿大。
触诊肝轻度肿大,质地偏硬如鼻。
经多方治疗无效,其面色萎黄,腰围宽大,扣之绷急而有声,症属鼓胀,肝脾阳气不调,湿浊阻滞,肝失疏泄,脾失运行,阳气不能敷部,拟阳和汤法。
处方:大熟地10g,桂枝6g、炙甘草5g、麻黄6g、焦白术10g、白芥子10g、干姜6g、陈皮6g、茯苓12g、泽泻10g、鹿角胶6g、枳实10g叁剂后腹胀即减,守方加减续进,共达13剂,诸症悉除,随访1年未复发。
2十二指肠溃疡高××,男,38岁,2013年12月19日来诊。
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已有10多年。
近两年来,每到冬天发作。
本次因气候转凉,胃脘疼痛,复发已有5天,胃脘冰冷,喜热不喜按,饮食少。
多次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溃疡,曾服奥美拉唑等西药得以控制,本次服奥美拉唑疼痛未止。
诊见形寒肢冷,面黯无华。
舌淡体胖大,苔白,脉沉细。
症为阴寒内阻,中阳失展,投阳和汤化裁。
熟地20g、鹿角胶(烊冲)12g、肉桂6g、生麻黄5g、炒白芥子6g、炮姜5g、炙甘草6g、广木香5g、炒内金10g、炙黄芪15g、当归10g 伍剂。
服药后胃痛渐消,诸症好转,以原方加减,再服十五剂。
阳和汤的妙用经验
阳和汤的妙用经验引言阳和汤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阳和汤的妙用经验,包括其作用原理、常见应用领域以及使用方法。
作用原理阳和汤主要由黄耆、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等草药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温阳补气、益中健脾。
具体来说,黄耆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白术可以健脾益肾,帮助消化吸收;甘草具有调和各种药物的作用,有助于增强阳和汤的疗效;生姜能够温阳散寒,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大枣可以养血、调和脾胃。
常见应用领域阳和汤在中医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肾阳不足阳和汤在肾阳不足的治疗中非常有效。
肾阳不足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肢体冰凉、腰膝酸软等症状。
阳和汤可以通过温阳补气的作用来改善这些症状,恢复肾阳的功能。
2. 脾胃虚弱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阳和汤也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益中健脾,增强脾胃功能,帮助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
3. 气血不足阳和汤还可以治疗气血不足的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
黄耆和大枣在阳和汤中起到了补血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
4. 虚弱病后调养阳和汤在虚弱病后调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促进康复。
在病后体虚、抵抗力差的情况下,适当服用阳和汤可以加快恢复速度。
使用方法阳和汤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材料准备:将黄耆、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准备好。
2.炮制草药:将草药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撇去浮沫后,改用小火煎煮20-30分钟。
3.过滤煎煮液:将煎煮液过滤掉渣滓,取得纯净的阳和汤。
4.饮用方法:每天服用2-3次,每次100-200毫升,温热饮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阳和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服用剂量:服用阳和汤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剂量,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
2.注意药物过敏:对阳和汤中的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3.孕妇慎用: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阳和汤。
阳和汤---神奇的方剂,组方精准,堪称妙方
阳和汤---神奇的方剂,组方精准,堪称妙方〖方源〗《外科证治全生集》〖组成〗熟地一两(30g)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g)麻黄五分(2g)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姜炭五分(2g)生甘草一钱(3g)〖用法〗以上八味共为细末,开水送服一钱(3g),日二次。
临床效果胜过水煎服。
〖用法〗水煎服。
〖方歌〗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主治〗阴疽。
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解〗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
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两者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共为君药。
寒凝湿滞,非温通而不足以化,故方用姜炭、肉桂温热之品为臣。
脾主肌肉,姜炭温中,破阴通阳;寒在营血,肉桂入营,温通血脉。
佐以麻黄,辛温达卫,宣通经络,引阳气,开寒结;白芥子祛寒痰湿滞,可达皮里膜外,两味合用,既能使血气宣通,又可令熟地、鹿胶补而不滞。
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
综观全方,其配伍特点是补血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与滋腻之品相伍,宣化寒凝而通经络,补养精血而扶阳气。
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化阴凝而布阳气,使筋骨、肌肉、血脉、皮里膜外凝聚之阴邪,皆得尽去,故以阳和名之。
〖运用〗1.本方为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剂。
以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脉迟细或沉细为证治要点。
2.如兼气虚不足,可加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效果更佳。
3.用本方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等属血虚寒凝者。
〖附方〗1.小金丹《外科证治全生集》白胶香制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各一两五钱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归身酒炒,各七钱五分麝香三钱墨炭一钱二分上药各研细末,用糯米粉一两二钱,同上糊厚,千槌打融为丸,如芡实大,每料约二百五十丸,临用陈酒送下一丸,醉盖取汗,流注将溃及溃者,以十丸均作五日服完,以杜流走不定,可绝增入者。
潘德孚:我今妙用阳和汤
潘德孚:我今妙用阳和汤治疗阳虚失眠症中医汤方的名称,有的就是定义。
定义的意思就是用最少数的字,表达这个词的全部意义。
阳和汤只有三个字,表达什么意义呢?中医治病讲阴阳平衡。
阳和,就是用阳气来讲和。
生了病,阳气不足,阴寒就盛起来了,叫做阴盛阳衰,变生出很多疾病。
但没有阴气也不行,因此,就必须增加阳气来和解,不能一味来助阳。
这说明药方是热性的,又是温和的。
可以用来补阳,又不会伤阴(也就是不会干燥生火),这就叫阴阳平衡。
一天,我的一陈姓朋友找我治疗,诉说自己失眠很久,很怕冷,服热性的药不行,会牙龈出血。
服一些安神镇静的方子,一点效果也没有。
那时候天气并不冷。
他觉得自己衣服也穿得暖暖的,比别人都多,冷得却牙齿打战,四肢都发僵,按之确实凉手。
被盖上很厚,也没有用,因为这冷好像是骨头里发出来的。
看他的脸,长着一个黑眼圈,是失眠久了,微循环障碍;熬夜通宵的人常有的。
我给他处方用阳和汤加活血药。
服五帖后,他才觉得有一点好转——怕冷减轻,睡眠稍好。
他有了信心,继续服了二三十帖,大有改善。
《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平,指的是阴液平和,充足;阳秘,指的是阳气紧密、运行有力,血液就不会停滞。
现在患者表现的是怕冷,证明阳气不紧密,才会失眠。
血液停滞在微细的血管里,表现在脸上,就见到眼圈瘀黑。
阳和汤温阳,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两者合用,故能治失眠。
治疗夜半骨痛症阳和汤是古人的验方,只有6种中药(鹿角胶、炮姜、麻黄、白芥子、炮山甲、熟地黄),它专治阳衰阴盛之症。
怎么诊断阳衰阴盛呢?疼痛发于夜间,阴寒最盛的时候;疼痛遇寒冷而发;疼痛发时自觉冷痛彻骨;肿块不红、不热而肿硬……等等。
患者平时都很怕冷,喜欢温热。
我的姐姐是同济医科大学的流行病学教授,一天来电话要求我给开张药方,说是每天半夜里,骨骼疼痛好几个小时,白天如常。
据说有个医生认为是缺钙,骨质疏松。
现在全家都在吃美国进口的钙片。
但是她已经吃了多年的钙片,骨头疼痛照常发作。
阳和汤方义发微与临床应用
阳和汤方义发微与临床应用阳和汤方出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黄24g、鹿角胶10g、炮姜6g、麻黄10g、肉桂12g、白芥子12g、生甘草6g组成。
方中重用熟地温补营血,益血生精,生发元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辅以鹿角胶交通督脉,填精补髓,强壮筋骨,二者同奏养血益精生髓、补益肝肾之功,阴血同源,使温而不燥,同为君药;臣以肉桂温补肾阳,蒸化精气,引火归元,促发肾之机能,加强生精益血补髓之功能;佐以炮姜破阴和阳,温中有通,协调脾胃,使中焦受气取汁,化赤为血,新血生发,托毒排脓使阴疽破脓而愈;佐以白芥子通阳散滞而消痰结,化皮里膜外之痰,以及麻黄开腠达表,使邪有出路;甘草解毒而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养血益精生髓,温补肝肾,宣通血脉,散寒祛痰之功效。
此方特点是补而不滞,温而不燥,对气血不足、寒湿凝滞诸症有效。
临床应用阳和汤较多,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笔者曾较长时间工作在内蒙古,应用阳和汤治疗老慢支、肺心病、肩周炎、腰腿痛、慢性肾炎、类风关、脑囊虫、冠心病、月经不调、阳萎遗精早泄等脱疽、阴疽以外的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肺心病张某,男,58 岁,1996 年1 月6 日初诊。
原有肺心病史三年余。
近日来因气候变冷,咳喘加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悸气短,腹胀,诊断为"肺原性心脏病" 。
给予抗感染及强心利尿等药治疗,疗效不显,试用中药治疗。
诊见咳喘,面色晦暗,口唇青紫,腹大肢肿,畏寒尿少,四肢发冷,舌紫暗,脉沉滑而数。
证属阳虚水泛。
治宜温阳利水化痰。
处方:阳和汤加葶苈子15g、杏仁12g、桑白皮15g、毛冬青15g、山楂15g、麦芽15g、鸡内金15g。
三剂后咳喘减轻,尿量明显增多,浮肿渐消,腹胀减轻,伴有大便干。
守方加大麻黄用量为9g,续服三剂。
咳喘明显减轻,四肢转温,但感全身无力,食纳欠佳。
上方加枳壳15g 服一周后,诸证皆明显好转。
按语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虽然关系密切,但其原动力在于阳气的温熏。
【每日医方】阳和汤
【每日医方】阳和汤导读:温里剂阳和汤,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
主治阴疽。
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方歌】阳和汤方主阴疽,鹿胶桂麻姜炭地。
白芥甘草同煎服,温补通滞疮自愈。
【组成】熟地30g 肉桂(去皮,研粉)3g 麻黄2g 鹿角胶9g 姜炭2g 生甘草3g【用法】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属于阳虚寒凝证。
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
患处漫肿无头,痠痛无热,皮色不变,口中不渴,舌苔淡白,脉沉细等。
【方解】本方主治的阴疽,属于阴寒证之类,是由营血本虚,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关节而成。
故本方重用熟地温补营血。
鹿角胶填精补髓,强壮筋骨,藉血肉有情之品助熟地以养血。
寒凝痰滞,非温通经脉不足以解散寒凝,故以炮姜、肉桂温中有通;麻黄开腠理以达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与温补药共用,可使补而不腻。
生甘草有化毒之功。
全方组成,一以温补营血不足;一以解散阴凝寒痰,使其阴破阳回,寒消痰化。
本方对痈疡属于阳证,如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或阴疽已经破溃等,均不宜使用。
马培之对本方加评说:“此方治阴证,无出其右,乳岩万不可用!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不可沾唇!”又说:“麻黄未溃可用,已溃之后,断不可重开腠理。
”痈肿既溃,气血皆伤,腠理重开,势必导致卫气失固,营血不足。
故已溃之后,麻黄忌用。
【附方】中和汤(《证治准绳·疡医》)人参陈皮各6g 黄芪白术当归白芷各5g 茯苓川芎皂角刺(炒)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各3g 水酒各半煎服。
功用:补气透托,和血消散。
主治:痈疡证属半阴半阳之间,似溃非溃,漫肿微痛,淡红,不热等元气不足之证。
阳和汤、中和汤同有补血或补气之功,区别在于:阳和汤是温阳补血与化痰、散寒消结并用;中和汤是补气透托与和血消散并用。
在适应证方面:阳和汤治证是属于寒凝痰滞的阴证;中和汤治证是属于元气不足的半阴半阳之证。
阳和汤方解运用
阳和汤方解运用
熟地、肉桂、白芥子、姜炭、生甘草、麻黄、鹿角胶。
白芥子,经常出现在治皮肤病的方中。
说明能散在表的痰湿。
他没有开表的力量。
所以配麻黄。
气机内陷上举无力,所以用鹿角升气血。
鹿角为血所生,性温热,主生发。
至于肉桂,原文中有去皮二字,所以应该是指桂枝。
桂枝是是升发力的,这更合理。
如果肉桂是桂皮,感觉不太合理。
至于地黄,反佐制约以防温燥散之过,阴虚或伤阴。
运用时可随证定量。
姜制成炭,不外二个用处。
1 减少干姜的横散燥热性。
2 色黑能入血。
鹿角也能入血,说明此方能治痰湿入血,伤及血脉,血肉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阳和汤合力则对治: 内陷升举无力,气血热量升发不足而雍滞,痰湿兼阴虚。
或已伤及血脉血肉,或发在里,或发在皮表。
这个功用,当然不只限治皮肤。
只要是这几个问题并现的,表里都能治。
比如,痰湿气陷的咳嗽,晚上加重的。
比如,同样病机的抑郁症、吹凉风就头疼的、冻疮的、乏力少气怕冷的、心慌气短的,包块、积瘤等等。
病机相应就对证使用。
阳和汤
阳和汤熟地30g 肉桂研粉3g 麻黄2g 鹿角胶9g 白芥子6g 姜炭2g 生甘草3g功用:温养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属于阳虚寒凝症。
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
患处慢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不变,口中不渴,舌苔淡白,脉沉细。
方解:阴疽多由于人体阳虚、血虚、气虚而外邪侵袭后从寒化而生,寒为阴邪,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寒邪乘虚内侵于肌肤、筋骨血脉之中,使血运行不畅,寒凝痰滞,气血壅滞而生诸阴症。
方中重用熟地黄温补营血,明确针对血虚之“本”,用血肉友情之品鹿角胶补髓生精,助阳养血,壮筋健骨,与熟地相伍,取大补阴血之中寓“阴中求阳”,使筋骨强壮,附着于筋骨之寒邪自驱。
用炮姜、肉桂、麻黄、白芥子等温热之品为左,肉桂寓炮姜为伍,二药均入血分而温经散寒,又可以引熟地、鹿角胶直达病所,姜可入脾,脾主肌肉,,故二药温经通脉使经络、血脉、肌肉得温,寒邪自除。
麻黄辛温宣散,用于发越阳气,以驱散在皮表之寒邪,白芥子除湿祛痰,,常用于寒痰湿滞,痰气阻塞之症。
麻黄白芥子合用能耐使气血宣通,使熟地、鹿角胶滋腻之品补而不滞。
从筋骨、血脉、肌肉、经络、皮里膜外到皮表均有药物作用,使邪无稽留之所。
生甘草为使药,解脓毒而调诸药。
临床运用治疗关节滑膜炎熟地15g 肉桂6g 白芥子9g 川牛膝12g 独活9g 木通9g 黄柏9g 穿山龙12g 桑寄生12g 红花6g 茯苓15g 功劳叶9g黄芪15g 一般服药18到20天。
治疗雷诺氏综合症生地15g 鹿角胶10g 姜炭10g 桂枝10g 麻黄7.5g 白芥子10g 细辛5g 地龙10g 鸡血藤15g 手足厥冷加附子25g 制川乌10g;手指苍白麻木加黄芪30g 鸡血藤30g;情志抑郁,加柴胡白芍各15g 香附20g,6周为一疗程,一般治疗不超过2疗程。
治疗支气管哮喘熟地30g 麻黄15g 肉桂5g 鹿角胶15g 白芥子15g 干姜5g 甘草5g 大贝15g 桔梗15g 前胡15g。
阳和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阳和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阳和汤一、古方简介【来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30g,白芥子6g,鹿角胶9g,肉桂3g,姜炭2g,麻黄2g,生甘草3g。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虚血热,寒凝痰滞之阴疽。
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不渴,舌淡脉细。
二、临床新用(一)内科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案例】某男,60岁。
宿患咳喘多年,时剧时缓,发作时咳痰稀薄而黏,夜难平卧,迭进中西药,疗效不显。
X线胸透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近因受寒诱发,咳痰稀薄量多,呈泡沫状,喉中痰鸣,胸闷气短,夜不安寐已1周,伴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形寒肢冷,纳少便溏。
苔薄白,脉细而滑。
证属阳虚痰饮内伏,治拟温阳化饮,祉咳平喘。
处方:白芥子、鹿角片、葶苈子、苏子各10g,炙麻黄、甘草各6g,大熟地15g,杏仁12g,干姜9g,五味子5g,肉桂3g,白术2g,5剂,水煎服。
二诊:服后形寒、咳喘缓解,夜能平卧。
继以上方随症加减,又服15剂,咳平喘止。
后予六君子丸善后调治一冬,随未再复发[沈才栋.阳和汤用于内科病的体会.吉林中医药,1988,(3):20]。
【按语】本案为阳虚咳喘,发于内伤。
一般治痰饮多采用小青龙、苓桂术甘之剂,而本例系阳虚痰饮之候,以阳和汤加减,有切中病机之妙。
2.喘息性支气管炎【案例】某男,66岁。
咳嗽、咯痰8年,气喘4年。
诊见:咳嗽,咯白色泡沫痰,量多,气喘,不能平卧,咳甚时常有小便自遗,形寒怕冷,四肢欠温,舌胖边有齿痕,色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沉细。
证属寒痰阻肺,肃降失常,治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
用阳和汤加减,处方:炙麻黄、白术、法半夏、干姜、白芥子、杏仁各10g,鹿角霜15g,肉桂3g,茯苓12g,炙甘草8g。
日1剂,水煎服。
二诊:3剂药后咳喘减轻,痰量减少。
继服5剂,诸症改善。
后以培土生金、补肾纳气等法治疗,好转出院[陈维初.阳和汤新用.新中医,1994,(12):45]。
【按语】本案咳喘多年,致上焦阳虚,肺中寒冷,肃降无权。
清代名方:阳和汤,7味药活血通络,补肾壮阳!专治强直性脊柱炎
清代名方:阳和汤,7味药活血通络,补肾壮阳!专治强直性脊柱炎今天这篇文章,我给大家聊聊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这种病不会要你的命,但是会折磨你一辈子,也有很大的致残率。
相较于其他骨病,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更加隐蔽。
一开始最普遍的症状就是腰背疼,腰骶部僵硬,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是腰椎突出,或者劳累导致。
然而时间一长,与脊柱相连的关节就会出现问题,包括髋关节、膝关节等,到最后弯腰,转身,下蹲都会变得很困难,和“活死人”一样。
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西医明确表示强直无法治疗,那中医是如何面对这个疾病的呢?强直在中医上属于“骨痹”的范畴,肾主骨生髓,造成强直的原因主要是肾阳不足,正气亏损和风寒湿邪入侵,从而引发气滞血瘀。
因此在治疗强直时,中医选择先将脊柱里的风寒湿邪逼出来,同时再扶助正气,达到双补双治的效果。
有个中药方对强直的治疗非常有效,今天拿出来分享给大家。
这个药方来自于清代名医王洪绪,方名叫做阳和汤,具体配伍如下:熟地黄,鹿角胶,白芥子(炒后研细),麻黄,肉桂,生甘草,炮姜那这个方子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先给大家讲一个医案,听完你就明白了。
说是有位女性患者,姓田,才25岁,她从高中开始就有膝盖疼的毛病。
当时去医院检查说是类风湿,一直吃药也不见好转。
后来又去了其他地方治疗,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按摩,针灸做了不少,但都没有明显的改善,严重的时候稍微一咳嗽就疼得揪心。
直到一年前,田女士发现除了膝盖,自己的髋关节也开始疼了起来,而且一度严重到无法行走,连从床上爬起来下地都很困难,好不容易坐起来,也必须有东西给支撑住。
去医院做了检查后,最终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
当时的田女士刚结婚半年,正在筹备要孩子的事情,她听说强直会影响怀孕,甚至可能遗传,就一直在考虑如何治疗的问题。
思索再三,最终选择了中医调理。
刻诊,田女士当时已经属于无法独立行走的程度,自述每晚髋部疼得睡不着,全身疲乏无力,怕风怕凉,舌苔厚腻,脉弦涩。
阳和汤的妙用经验
阳和汤的妙用经验阳和汤是传统中医学上一种非常经典的药物组方,由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文献所记载。
这种药物组方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麦冬、甘草、白术、茯苓、桂枝以及干姜,功效十分神奇,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之中。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阳和汤的妙用经验。
首先,阳和汤具有补脾益气、温中祛寒的功效,适用于由脾胃虚弱所致的各种病症,比如胃寒腹痛、腹泻便溏等。
同时,由于阳和汤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于局部感染、感冒、流感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其次,阳和汤还能起到补肾壮阳、祛湿通闭的作用。
因此,对于肾虚、肾亏、阳痿、早泄、尿频、遗精等男性疾病而言,阳和汤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阳和汤也有很好的疗效。
再者,对于肺虚、痰多咳喘等疾病,阳和汤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西方医学认为这类疾病是由体内免疫力低下,导致的阴阳失衡所致。
而阳和汤正好可以补充体内所缺乏的阳气,提高免疫力,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此外,阳和汤还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状态,提高睾丸素的含量,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同时,阳和汤含有多种草药成分,对于营养不良、体力疲劳、体虚乏力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阳和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配方,具有非常多的治疗作用和妙用经验。
因此,我们在实际临床中应该加以重视,针对不同的病症、不同的体质类型,合理地运用阳和汤进行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阳和汤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以及个人体质情况进行调整剂量和疗程,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阳和汤治疗瘿病,疗效卓著!阳虚症
阳和汤治疗瘿病,疗效卓著!阳虚症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具有养血温阳、宣通血脉、散寒祛痰等作用,为治疗外科阴证的祖方,适于一切阴寒里虚证。
瘿病包括西医学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
笔者用阳和汤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病案1:桂某,女46岁,1998年5月因感冒出现右侧颈前疼痛,20天后颈部出现肿块,某医院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予强的松口服治疗,但减量后请症加重。
遂投中药清热解毒理气消瘿之剂,罔效。
近1个月来颈前肿痛加重,可触及结节,咽中如有物梗阻,畏寒肢冷,口干喜热饮,小便清长,夜尿多。
刻诊:面色苍白浮肿,精神倦怠,颈前触及樱桃大小结节,扪之疼痛,舌淡,苔薄白,脉细缓,证属阳虚寒盛、气滞痰凝之象。
治拟温阳散寒、化痰消瘿方,以阳和汤加味:熟地30g,鹿角胶(烊冲)、白芥子、甘草各10g,肉桂5g,炮干姜3g,麻黄2g,王不留行,蚤体各15g,瓜蒌12g,生黄芪24g。
荮进5剂后,颈前肿痛及身全身症状明显好转,后守方20剂而愈。
痛案2:陈某,男,65岁。
诉颈前肿大,消瘦1年余,查FLFT高于正常,某医院诊为淡漠型甲亢,予小量他巴唑治疗,疗效欠佳。
刻下:颈前稍肿大,形体赢弱,心悸,畏寒肢冷,神疲懒言,五更泄泻,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脉结代而沉。
证属肾阳虚衰、阴寒内凝、水不气化。
治拟温阳散寒,兼以利水。
方以阳和汤加味:熟地、制附片各15g,鹿角胶、白芥子,桂枝各10g,麻黄2g,炮姜炭3g,白术,泽泻各12g。
药进3剂后,诸症减,又以肾气丸善后。
按:瘿病多由气滞、痰凝,壅结颈前,日久血脉瘀阻而致,部分病例由于痰气郁结化火,火热耗伤阴精,形成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
临床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活血软坚、滋阴降火为主治之,每获良效。
有少部分患者,素体脾肾亏虚,病程迁延日久,毒邪伤正,或医者过用清热之品,致脏精功能衰退,阳虚更甚,阴寒内凝,痰气瘀阻,而成虚实挟杂之候。
阳和汤治疗顽固性瘙痒案1则
阳和汤治疗顽固性瘙痒案1则
阳和汤治疗顽固性瘙痒案
患者,女,40余岁。
初诊2020.09.15,师姐微信联系我,有一个顽固性瘙痒患者让我帮帮看看。
患者臀部瘙痒多年。
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既往双下肢水肿,师姐已用真武汤将其明显改善。
刻下症:神清,精神一般,胃纳可,二便可。
臀部瘙痒,局部皮肤较黯淡。
舌淡苔薄白。
尺脉无力。
思路分析:治疗疾病的法宝仍旧是识阴阳,判虚实。
此案虽然兼症不多,但亦有路迹可寻,即抓住其局部皮肤黯淡,尺脉无力的关键要点。
从此可看出肾阳不足。
阳气是推动精血运行的动力,阳气不足,会导致荣卫运行不畅,随之表现出皮肤瘙痒的外象。
治则:补肾阳,调营卫。
选用:阳和汤。
处方如下:熟地20g,鹿角胶9g,姜炭2g,肉桂3g,麻黄2g,白芥子6g,炙甘草3g 7剂。
方解:熟地补肾阴,阴中求阳,鹿角胶补肾阳
亦补肾精;肉桂温肾阳,得熟地可谓阳气不断得以滋养;姜炭温经散寒,炭炒可入营血,使凝滞之血得以畅行,且入肾经,补温肾阳;麻黄辛热发散,少量通卫气,与熟地共奏调和荣卫之功;白芥子去皮毛腠理之顽痰;炙甘草调和诸药。
二诊2020.09.23,患者服完反应,臀部瘙痒明显改善,不过反应口咽干欲咳。
刚好,那段时间我在新安派一个老师的书,讲到肉桂量多了可能咽喉干燥不适,遂建议肉桂减到1g,加沙参10g。
继续7剂。
服完反应瘙痒继续改善,其他不适也没了。
阳和汤:一个神奇的方子,祛骨中寒,温全身阳,横扫全身寒痰瘀毒,阳和汤
阳和汤:一个神奇的方子,祛骨中寒,温全身阳,横扫全身寒
痰瘀毒,阳和汤
•或者经常是肩膀脖子痛,腰背痛,各关节痛冷痛,肿胀变形,关节冷痛,影响活动,有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以及全身总长结节,囊肿,女性朋友,痛经等等,
•这是身体阳气不足了,阳气就像太阳,温暖全身,横扫一身阴寒之邪,一旦阳不足,无法温暖四肢,就会出现发凉,怕冷的情况,如果不加以干预,后期影响到脾胃,心肺,甚至出现各种脏腑的疾病,
•另外还会使血液或者水液流动变缓,导致出现痰和瘀,痰瘀凝聚在一起,在身体就容易长包块,囊肿等等,如果此时再加一个寒,三者就会形成毒,这些东西对人体伤害极大,不仅可以引起各种疼痛,还会堵住我们的血管,像阴疽,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所以,只有阳气充足,才能横扫一发寒痰瘀毒,阳和汤,专门横扫体内寒痰阴毒性,阳和汤,中熟地黄可以滋阴补血,益精生髓,再加上鹿角胶,补肾助阳,生精养血,使血管,血脉得到阳气的温暖,•姜碳与肉桂为温里药,可以温通全身经脉,横扫阴邪,助阳回归,麻黄解表散寒,宣通经络,白芥子,化阴祛痰,使肺气宣发,使寒气从毛孔向外发散,使阳气从里达到皮表,甘草,可以温补气血,调和诸药,共同起到温经络,扶阳气祛寒痰瘀毒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中华养生保健2010年4期4月1日出版
叹说:“这得多大的心火呀?!”
有了这个概念,再继续问就有了方向,才知道由于生意上的原因,他这几天心理压力很大,合同到期了不能履行,要和客户解释,他心力交瘁,心火旺盛,导致心神不宁了。
牛黄清心丸!赶紧吃牛黄清心丸!老师开了处方,家属从药房拿到了药,也是同仁堂出的,质量最好的一种,当时就吃下两丸,同时静脉点滴疏通血管的常规药物。
到了晚上,他的神志就基本恢复了,开始问身边的人:“我怎么会在这里?”好像刚从梦里醒过来一样,也说出了意识混乱的原因,就是因为生意急的!
这个病人当晚就出院了,临走时已经如正常人,牛黄清心丸成了他的急救药。
后来我在门诊又遇到过他,他告诉我又到年底了,生意忙,为了保险,提前吃牛黄清心丸了。
只要他觉得压力
大得要崩溃的时候,就先吃一颗牛黄清心丸,这个去火药现在成了他的定心丸了。
因为入心经,所以不用担心吃这个药会像吃牛黄上清丸那样泻肚,它清泻的心火不是通过大肠排出的。
并且里面有山药补着脾胃,即便原来有些脾胃虚弱,也没大碍。
除了心烦,如果出现轻微的意识障碍,突然间糊涂了,且血压突然很高,也可以吃,同时送医院检查仔细,不能只用牛黄清心丸就一了百了,用它只是减缓病情,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说到血压高,还有一种牛黄降压丸,比牛黄清心丸更有针对性,主治“心火旺”加“肝阳亢”的高血压,人要比较壮实,有头晕目眩、舌头红等症状,而腰腿酸软不很明显,也没有腿脚发冷的感觉,是实性的。
如果是虚性的高血压,则吃
了也不会降。
治疗阳虚失眠症
中医汤方的名称,有的就是定义。
定义的意思就是用最少数的字,表达这个词的全部意义。
阳和汤只有三个字,表达什么意义呢?
中医治病讲阴阳平衡。
阳和,就是用阳气来讲和。
生了病,阳气不足,阴寒就盛起来了,叫做阴盛阳衰,变生出很多疾病。
但没有阴气也不行,因此,就必须增加阳气来和解,不能一味来助阳。
这说明药方是热性的,又是温和的。
可以用来补阳,又不会伤阴(也就是不会干燥生火)。
这就叫阴阳平衡。
一天,我的一陈姓朋友找我治疗,诉说自己失眠很久,很怕冷,服热性的药不行,会牙龈出血。
服一些安神镇静的方子,一点效果也没有。
那时
文/潘德孚
我今妙用阳和汤
52
中华养生保健2010年4期4月1日出版
候天气并不冷。
他觉得自己衣服也穿得暖暖的,比别人都多,冷得却牙齿打战,四肢都发僵,按
之确实凉手。
被盖上很厚,也没有用,因为这冷好像是骨头里发出来的。
看他的脸,长着一个黑眼圈,是失眠久了,微循环障碍;熬夜通宵的人常有的。
我给他处方用阳和汤加活血药。
服五帖后,他才觉得有一点好转——怕冷减轻,睡眠稍好。
他有了信心,继续服了二三十帖,大有改善。
《内经》说:“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平,指的是阴液平和,充足;阳秘,指的是阳气紧密、运行有力,血液就不会停滞。
现在患者表现的是怕冷,证明阳气不紧密,才会失眠。
血液停滞在微细的血管里,表现在脸上,就见到眼圈瘀黑。
阳和汤温阳,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两者合用,故能治失眠。
治疗夜半骨痛症
阳和汤是古人的验方,只有6种中药(鹿角胶、炮姜、麻黄、白芥子、炮山甲、熟地黄),它专治阳衰阴盛之症。
怎么诊断阳衰阴盛呢?疼痛发于夜间,阴寒最盛的时候;疼痛遇寒冷而发;疼痛发时自觉冷痛彻骨;肿块不红、不热而肿硬……等等。
患者平时都很怕冷,喜欢温热。
我的姐姐是同济医科大学的流行病学教授,一天来电话要求我给开张药方,说是每天半夜里,骨骼疼痛好几个小时,白天如常。
据说有个医生认为是缺钙,骨质疏松。
现在全家都在吃美国进口的钙片。
但是她已经吃了多年的钙片,骨头疼痛照常发作。
姐姐叫我处方,我的判断是:下半夜阴气最盛的时候发痛,属阳虚证,用阳和汤。
姐姐服了五剂,痊愈了。
骨密度降低是一种正常的老年生理退化现象,不会产生疼痛。
何况,这种疼痛白天不发生,半夜要发生,骨密度解释不了。
人从30岁开始,就会发生骨质流失,每年按1~1.2%减退,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产生丝毫疼痛。
姐姐已经78岁了,骨质疏松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怎么能说缺钙导致疼痛呢?
中医处方的根据是阴阳辨证,下半夜是阴寒鼎盛的时候,人体如果阳气虚衰,骨痛就会发作。
随着时间流走,阳气逐渐旺盛,骨疼也就逐渐消失。
《内经》说:“寒胜则痛。
”因此。
可用阳和汤治疗。
治疗髋骨天冷疼痛症
最近,我在市中医药学会门诊部碰到一位只有37岁的男子,诉说自己这七八年来,每到天冷,就会发股骨疼痛。
每次发作,痛势很剧烈,卧床不起,动一动,痛连骨髓,连小便也得躺着。
这几年来到处求医,看过很多医院、医生。
像这样怕冷喜热的疾病,就是阳气不足。
但年轻人给他用热性的药物补阳,就容易引起阴虚火旺症。
我也给开了阳和汤,加用了北京同仁堂产的大活络丸,先后诊治了七八次。
今年最冷的那天,他说发了一点痛,心里害怕,只恐又要发,但一闪而过,没见发作。
阳和汤这张方里有很多温热的药物,为什么温热而不生火?因为方中施用了大剂量的熟地黄。
熟地黄补肾养血滋阴,把方中所有的热性药中和了。
金元四大家中有个张景岳,绰号叫张熟地,最善用熟地黄。
他创了一张方叫金水六君丸,其中就有大剂量的熟地黄。
曾有很多医家认为大剂量的熟地黄太滋腻,不宜痰多的人。
然而,我曾用此方治哮喘咳嗽,痰多喉鸣,效果很好。
但患者必须有极度怕冷,寒自内发的症状。
寒自内发就是给医生证明患者肾中阳气不足,虽然痰多也不碍事。
(地址:325000浙江省温州市解放街后巷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