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的应用医案
阳和汤治疗寒湿的案例
阳和汤治疗寒湿的案例
寒湿是指人体内部湿气过重,且容易受寒。
这种体质容易引发关节痛、疼痛、疲劳等
不适。
阳和汤是中医学中治疗寒湿的有效方剂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一位宫颈病患者的治
疗案例。
患者王女士,53岁,身高155厘米,体重65公斤。
因宫颈糜烂、寒湿体质等病症来
到瑞安市中医院。
她的主诉是腰酸背痛、关节疼痛、易疲劳。
王女士平常爱吃寒凉食物,
如西瓜、冰淇淋等。
她的舌苔白厚、脉弦滑。
中医师经过诊断后,认为王女士属于寒湿体质。
针对其症状,方案为使用阳和汤治疗。
方剂的配方为:当归、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白术、桂枝等7味中药。
王女士跟着医生的指示,每天早晚服用阳和汤,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在治疗
过程中,她也跟医生积极沟通和交流,及时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一个月的治疗过程中,王女士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她感觉自己的气色有所改善,关
节疼痛得到了缓解,睡眠质量也明显提高。
总结:以上案例表明,阳和汤对于寒湿体质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但是,在服用
药物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很重要。
如果您有类似的体质和症状,建
议您及时就医,寻求中医师指导,以便获得最佳效果的治疗。
背冷医案:阳和汤合肾着汤
背冷医案:阳和汤合肾着汤背冷三年,一方而瘥(阳和汤合肾着汤)2017-09-26 17:01林XX,女,于2016-9-12初诊后背冷三年,位置在正中,恶风,腰冷,气候变化时加重,偶手颤,大便偏稀,纳可,舌苔薄白微腻,边尖嫩红,脉沉细短,尺弱。
辨证为阳虚寒凝水停,治拟温阳散寒利水,以阳和汤合肾着汤。
熟地黄30g 鹿角胶6g(烊化)炮姜15g 肉桂6g麻黄6g 白芥子15g 炙甘草10g 淡附片10g茯苓30g 炒白术15g14剂水煎服2017-9-11患者背冷、腰疼、手颤、便稀均已消失。
此次因别的病症来求诊。
并追问背冷,药后未再复发。
按:患者冷的部位在于后背正中,此为奇经八脉中的督脉行经之处,“督脉主一身之阳”此处冰冷说明患者阳虚,经络不通,寒凝瘀滞,水湿内停于四肢,故而手偶有瞤动,患者舌体边尖嫩红,脉沉细短,尺部弱,辩证为阳虚寒凝水停,与阳和汤合肾着汤加减。
阳和汤,出于《外科全生集》:“主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
”方中重用熟地温补营血;鹿角胶血肉有情之品,具有增津补髓,强壮筋骨;炮姜、肉桂温中有通;麻黄开腠理;白芥子能去皮里膜外之痰二者合用能使血气宣通,且又使熟地、鹿角胶补而不腻;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功效,温补营血不足;解散阴凝寒痰温通经脉。
但外科方可治内科病,不可忽视。
另方中大队温阳药中,但以地黄“育阴逐痹”《景岳全书》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
另患者腰疼、便溏、脉沉尺弱,选用肾着汤肾着汤,也叫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出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
”该方主要功效暖土胜湿,寒去湿化,主治寒湿下侵之肾着病。
方中茯苓渗水利湿,干姜温中逐寒,回阳通脉,白术健脾燥湿,以除痰饮,甘草调和诸药。
阳和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阳和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说到阳和汤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一种中药方剂。
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阳和汤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熟地黄30
说到阳和汤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一种中药方剂。
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阳和汤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熟地黄30克麻黄1.5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炒,研)肉桂3克生甘草3克炮姜炭1.5克
【药理作用】对结核菌的抑制作用《中成药研究》1981(11):41,据对5例顽固结核病例的痰培养进行抑菌试验,证实本方确有抑制结核菌作用。
但方中七种药物单用则无作用或作用不明显。
【功能主治】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治阳虚寒凝而成之流注、阴疽、脱疽、鹤膝风、石疽、贴骨疽等漫肿无头,平塌白陷,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者。
现用于骨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菌性肌肉深部脓肿、坐骨神经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腹膜结核、妇女乳腺小叶增生、痛经等证属阳虚寒凝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疮疡阳证、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均忌用。
【备注】方中重用熟地大补营血为君;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温阳为臣;姜炭破阴和阳,肉桂温经通脉,白芥子消痰散结,麻黄调血脉,通腠理,均以为佐;生甘草解脓毒而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阳回阴消,血脉宣通,用于阴寒之证,犹如离照当空,阴霾四散,故名"阳和汤"。
【摘录】《外科全生集》
生活常识分享。
阳和汤加减治验两则
阳和汤加减治验两则阳和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洪緒的《外科全生集》,由熟地黄、鹿角胶、干姜炭、肉桂、麻黄、白芥子、甘草组成。
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功效。
原治流注、流痰及一切阴疽。
笔者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紧紧抓住“寒性凝滞”之病机,灵活加减,用以治疗多种病证,均获满意疗效。
今不揣浅陋,仅举两则验案,以供参考。
1.乳疽(慢性乳腺炎)患者,女,26岁,1995年12月19日诊。
2月前因哺乳断奶而致左乳房红肿胀痛,经静滴青霉素、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减后肿痛减轻,遂自行停止治疗;岂料月余后左乳肿痛又作,肿块变硬增大,仍宗前方服用1剂后肿痛不减,反增形寒怕冷,头晕,恶心,腹泻等,故于今日再次前来求治。
刻诊:面色苍白无华,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左乳肿块如鸭蛋大,质硬触痛,不热,皮色如常,舌淡、苔白润,脉沉细弱。
诊为乳疽。
此乃血虚寒凝,乳络壅滞所致;治拟温阳散寒消肿,行瘀散结通乳。
投阳和汤加味治之。
处方:熟地15g,鹿角霜、黄芪、瓜蒌各20g,白芥子、肉桂、炮姜、白芷、浙贝母、炮山甲、香附、乳香、没药、半夏、皂角刺各10g,麻黄、甘草各6g,日1剂,水煎服。
服2剂后,疼痛减轻,乳头可挤出少许黄色稠厚乳汁。
病有转机,击鼓再进2剂后,患乳肿块上可见约3㎝×4㎝大小的红色斑块,中央压之波动;遂在局麻下,用三棱针烧红速刺斑块中央,并拔火罐,排出血性稠厚乳汁约100ml,疼痛顿减,肿块缩小。
守方继服2剂后,并采用拔罐、挤压等方法,从针孔和乳头排出血性乳汁和脓液约300ml。
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前方再投4剂,并辅以静滴青霉素、甲硝唑,人工排出少量瘀积乳汁和脓液。
药尽告愈,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由于缺乏医疗常识,自行采用停止哺乳的方法回乳,以致乳汁瘀积,乳络壅滞,郁久化热酿毒,加之误用苦寒清热药,迁延日久,耗伤气血,最后表现为一派阳虚寒凝之乳疽症。
根据“寒者温之”、“虚者补之”的原则,选用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的阳和汤加味治之。
阳和汤加减治阳痿医案、配方
阳和汤加减治阳痿医案、配方阳痿为男子性功能障碍中的常见病,其病因颇多,病机复杂,但仍以阳虚为多见。
正如张景岳所说:“阳痿者,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仅有之耳。
”阳气亏虚,则宗筋失于温煦、养,作强不能而为阳痿。
因此凡属阳虚之阳痿在治疗时首应顾护阳气,可予阳和汤以温阳补血。
【临床应用】李氏以阳和汤加减治疗阳痿35例,其中辨证属脾肾阳虚、寒痰凝滞型,药用阳和汤去甘草加半夏陈皮、淫羊藿、山药、九香虫;辨证属命门火衰、寒凝宗筋型,药用阳和汤去甘草加附子、乌药、小茴香、淫羊籗、巴戟天。
结果:治愈(阴茎勃起坚挺,伴随症状消失或减轻,性生活恢复正常)26例,占77%;好转(阴茎勃起,性生活有时较困难,伴随症状减轻)5例,占14.3%;无效(阴茎勃起困难,不能进行性生活)4例,占8.7%;总有效率为91.3%。
王氏、崔氏等亦有验案报道。
【病案举例】1.李某,男,34岁,农民,1992年1月18日就诊。
患者阳物勃起不坚,不能同房已半年余。
曾服男宝、金匮肾气丸等不效。
现阳痿伴阴囊湿冷,腰酸,膝以下发冷。
舌胖淡,苔白略滑,脉沉细。
询问得知其在豆腐坊工作多年证属阳虚寒凝,治当温阳散寒,以阳和汤加减。
处方:熟地30g,麻黄12g肉桂6g,鹿角霜10g,白芥子10g,生姜3g,威灵仙15g,甘草6g6剂后阳事渐振,诸症悉减。
继进6剂已能交合,下肢复温。
再进6剂巩固疗效,性生活满意。
按:患者终年劳作于阴冷潮湿之地,久劳伤肾,复为寒气侵袭,由外而内,由下肢而至宗筋。
以阳和汤温阳散寒通滞,尤其是重用麻黄辛温发散、通阳开窍,去内外之寒气,使阳复寒去,药合病机,收效甚快。
2.张某,男,42岁,教师。
患者3年前行房受凉感冒后,渐见腰酸无力、阳事不举,畏寒肢冷,服用男宝及延生护宝液后,虽有勃起,但举后不坚,不能行房思想苦闷,记忆力减退。
诊时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舌紫暗,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阳虚寒凝,气滞血瘀,治宜温阳祛寒,理气化瘀。
方用:鹿角胶(烊化)15g,仙灵脾、仙茅、肉桂、香附、郁金、炙甘草各10g熟地20g炮姜、炙麻黄各8g,威灵仙30g.服用7剂后,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明显好转,已能行房,但举不坚。
阳和汤加减治支气管哮喘。阳和汤治...
阳和汤加减治支气管哮喘。
阳和汤治...阳和汤加减治支气管哮喘医案、配方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临床常见的疑难病证。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为内有壅盛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本病。
久病不已,本虚标实,在脏为肺,反复发作,涉及脾肾,变化多端,治疗困难。
【临床应用】刘氏13以阳和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期加牙皂6g,苏子10g,炒杏仁12g;寒哮加附子6g;热哮加生石膏30g,桑白皮12g,鱼腥草30g,葶苈子6g;肺肾俱虚者重用熟地、鹿角胶、加冬虫夏草、蛤蚧;服药期间忌食肥甘厚味,以防其助湿生痰导致旧病复发。
结果:显效17例,好转4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
朱氏等14运用加减阳和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属寒哮者30例,结果全部治愈。
刘氏、王氏等(15~17亦有验案报道。
【病案举例】周某,男,43岁,干部,1995年12月2日就诊。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20余年,每逢天气骤变、季节交换则病情加重。
近2日咳嗽痰鸣频作,胸闷气憋,呼多吸少,气促不得卧,面色唇甲晦暗,面目稍浮肿,四肢欠温,畏寒神,纳少,小便清长,舌质暗、嫩胖,苔白,脉微细滑。
据以上脉症属中医“哮证”范畴,由脾肾阳虚,痰瘀阻滞气道,肺失宜降所致。
治以温阳健脾、温化痰饮、宣肺止咳之法,方用阳和汤合小青龙汤加味。
处方:熟地20g,补骨脂15g,桂枝8g,干姜、白芥子各12g,鹿角胶(烊化)、苈子各10g,姜半夏、白芍各9g,麻黄、炙甘草各6g,五味子、北细辛各4g,生姜3片,红枣5枚水煎服,急进,配合吸氧。
原方连服3剂,哮喘持续状态控制原方稍增减再连续服用30余剂,以上诸症解除。
后以紫河车1具、鹿茸粉30g、蛤蚧1对共研末,早晚服5g以固本,随访1年未复发。
按:本例哮喘病机为脾肾阳虚不能运输蒸化水液精微而为痰饮,痰饮伏藏于肺,外邪引动伏饮,肺失宜降而致林氏运用阳和汤旨在温阳补虚,以振奋人体之阳气;运用小青龙汤旨在温肺化饮,宣肺止咳,使痰饮清除,肺气通畅,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阳和汤的组成,方歌,功效主治,临床应用医案
阳和汤的组成,方歌,功效主治,临床应用医案【组成】熟地30g 肉桂3g 麻黄2g 鹿角胶9g 白芥子6g 姜炭2g 生甘草3g【方歌】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主治】阴疽,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
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病案】李某某,女,52岁,1997年月12月3日初诊。
主诉:右侧肩关节疼痛1年多,加重1月余。
现病史:一年前秋季淋雨后未能及时更衣,后渐觉右侧肩部疼痛,右上肢活动受限。
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
经局部封闭,及针灸治疗,初时疼痛缓解,以后疗效渐不明显,近日疼痛加剧。
现症:右侧肩关节酸麻冰冷,痛如针刺,入夜尤甚,得热痛减伴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略暗,舌苔薄白,脉沉细。
查体:右侧肩臂部压痛明显,触之皮肤欠温,右上肢外展、后伸活动受限,手上举不能及头,肌肉轻度萎缩。
诊断:漏肩风。
辨证:阳虚血亏、风寒湿邪留注,痰浊瘀血凝滞。
治疗:温阳补血,散寒祛风,除湿化痰,逐瘀解凝。
阳和汤加减:熟地30g、生鹿角片15g、桂枝12g、炙麻黄10g、羌活10g、防风12g、片姜黄12g、威灵仙12g、乳香10g、没药10g、白芥子10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
外用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等分为末,面糊为饼,如五分硬币大小,约厚0.3cm晾干后置于阿是穴,以艾柱灸之。
复诊:无不良反应,守方再服7剂。
三诊:疼痛及酸麻感减轻,手上举可勉强梳头,唯时常出汗。
前方麻黄、羌活、白芥子各减半,去乳没、姜黄、威灵仙,加黄芪30g、白芍15g、白术15g,停外用药,注意保暖,继服20余剂。
四诊:诸症消失,右侧肩关节肌肉恢复正常状态,嘱其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以防旧病复发。
(摘自《内蒙古中医药》)【分析】患者病起于秋季淋雨后未及时更衣,由此可见病起于寒湿留滞肌肤,阻滞经络气血运行。
“不通则痛”,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漏肩风”或称“肩凝症”,初病时双侧或单侧肩部酸痛,并可向颈部和整个上肢放射,日轻夜重,患肢畏风寒,手指麻胀。
阳和汤加味临床新用(一)
阳和汤加味临床新用(一)【关键词】阳和汤;多寐;口糜;头风;肩周炎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着《外科证治全生集》,其组方由熟地、鹿角胶、白芥子、肉桂、麻黄、炮姜、生甘草七味药组成。
临床多用治阳虚寒凝证:如骨结核、慢性骨髓炎、骨髓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肿等,属于阴证范围者。
笔者在长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其加减治疗内外科病症,均获奇效。
特举例如下。
1头风患者,女,72岁,2003年5月9日初诊。
患者于6个月前因受凉后,头痛、头晕、咳嗽。
服日夜百服宁、头孢拉啶等药后症状消失,但自此后反复发作头痛,疼痛呈针刺样,头顶畏风怕冷,尤以前额为甚,每外出必戴帽护头,若稍不慎着风,则头痛头晕加剧,周身不适。
曾服中药散寒祛风之剂,效果不显。
近日症状加重,复诊见:面容愁苦,精神萎靡,头戴毛帽,身着厚衣,头冷痛晕,四肢不温,酸软乏力,舌暗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为阳虚寒凝,瘀血阻络,治以温通阳气,散寒凝、和营血,药用阳和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味。
处方:鹿角胶15g(烊化),熟地30g,肉桂6g,干姜4.5g,炙麻黄6g,白芥子6g,赤芍12g,川芎15g,桃仁12g,红花12g,葛根30g,党参15g,生黄芪24g,生甘草6g,5剂药后前额疼痛减轻,仍感乏力,四肢不温,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继用阳和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味益气养血,处方:生黄芪15g,当归15g,生地15g,熟地30g,白芍12g,黄精30g,桂枝6g,鹿角胶15g(烊化),干姜3g,炙麻黄3g,生甘草6g,大枣5枚,20余剂而愈。
按:此例头风,头冷痛,头晕,四肢酸软疲惫,拟阳虚论治。
但其舌暗淡,边有齿印,则提示不仅有阳虚,亦有瘀血作祟,此乃平素阳气虚,营血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入,遇湿寒则凝为痰,致寒痰阻滞,痹塞不通,遂成头冷痛呈针刺样。
辨为阳虚寒凝,瘀血阻络之证,治以温阳益气。
通窍活血,改肉桂为桂枝以借其温阳化气,通达四肢之功。
阳和汤,治鹤膝风,骨疽,及一切阴疽,如治乳癖乳岩等。
阳和汤,治鹤膝风,骨疽,及一切阴疽,如治乳癖乳岩等。
阳和汤,出处《外科证治全生集》,其原方组成以熟地30g肉桂(去皮研粉)3g麻黄2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3g。
具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主治阴疽。
其症有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方中重用熟地大补营血为君;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温阳为臣;姜炭破阴和阳,肉桂温经通脉,白芥子消痰散结,麻黄调血脉,通腠理,均以为佐;生甘草解脓毒而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阳回阴消,血脉宣通,用于阴寒之证,犹如离照当空,阴霾四散,故名"阳和汤"。
本方治阴疽,其投药指征除以局部的平坦、漫肿、色白(或黯)、酸楚、冷痛(或不痛)为依据外,须结合整体的面色白光白,口不渴、小溲清长,脉来迟细等“虚寒”现象者。
方中熟地为主药,宜重任之,功在益阴补血。
麻黄要少用,若重用则喧宾夺主,有失阳和通滞、温补开腠之机。
马培之《评外科全生集》云:“此方治一切阴疽,无出其右,……阴虚有热者,不可沾唇”,诚的论也。
阴疽之表现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
其形成多由于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常伴有全身虚寒证。
临床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疖肿形成之后,大剂量应用清热解毒之品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可使疖肿转化为阴疽。
吾认为,阳和汤乃治一切之阴疽法,阴疽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
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
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
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
若兼气虚不足者,加党参、黄芪等甘温补气;若阴寒重者,加附子温阳散寒;肉桂亦可改桂枝,加强温通血脉、和营通滞的功效。
方中熟地用量宜重,麻黄用量宜轻。
阳证疮疡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或疽已溃破者,不宜用此方。
而现阳和汤实际用于骨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菌性肌肉深部脓肿、坐骨神经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腹膜结核、妇女乳腺小叶增生、痛经等证属阳虚寒凝者。
阳和汤治验四则
阳和汤治验四则发表时间:2012-12-27T16:00:26.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王明平[导读] 阳和汤出自《外科论治全生集》,是治疗痈疽阴症的名方。
王明平(山东省巨野县中医院 274900)阳和汤出自《外科论治全生集》,是治疗痈疽阴症的名方。
笔者以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本方加减治疗肺气肿、遗尿症、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每每获效,现录取数案,以供参考。
1 肺心病李某,女,62岁,农民。
2005年12月2日初诊。
自述咳喘10余年,加重3天。
曾在某县医院拍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要求配合中药治疗。
刻下:咳嗽、气喘、痰多色白清稀、遇寒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二便调、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
刻下中医诊为喘证,辨证为肺肾阳虚,治宜温阳散寒、纳气平喘,方用阳和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15克、鹿角霜15克、灸麻黄10克、炮附子6克、干姜6克、炒白芥子12克、炒苏子12克、炙冬花10克、杏仁10克、沉香6克、紫石英30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服五剂后,咳喘、畏寒肢冷减轻,痰白略稠,活动后气喘好转。
继续服前方五剂,症状基本消失,后仍以阳和汤出入配成丸剂,巩固疗效。
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按:患者咳喘年久,久病肺虚及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阳虚、肺失主气、肾失纳气,“根”本动摇,固有本案见证。
治当温补肾阳、纳气平喘,取阳和汤加减,用熟地、鹿角霜补肾以纳气,以附子易肉桂、合干姜温补肾阳,白芥子化痰、麻黄平喘,甘草调药而补中,更加苏子、冬花、紫石英、沉香降气平喘,五味子敛气以防麻黄之辛散耗气,诸药配合、相得益彰,故能取效迅捷。
2 遗尿症刘某,男,14岁,学生,2006年元月6日初诊。
其母述自幼遗溺,日间小便频数,经久治而不愈,刻下:面色晄白,形体瘦弱,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为遗尿,辨证为肾阳虚弱,治宜温摄肾阳,固涩止溺,方用阳和汤加减。
阳和汤骨治关节病验案三则
阳和汤骨治关节病验案三则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方由熟地、肉桂、白芥子、姜炭、生甘草、麻黄、鹿角胶等组成,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主治阴疽。
笔者据其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旨,用于骨关节病,每收良效,介绍几则,供同道教正。
腰椎病案患者,李某,男,60岁。
患者因“腰部冷痛一年,加剧一周”来诊。
患者近一年来时发腰痛,经医院诊断为“腰椎病”,迭经中西药治疗,诸症时起时伏。
近一周来疼痛又作,呈冷痛状,自觉腰部如凉水浇状,伴肢端冷痛、不温,眼目昏花,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迟。
CT示:腰椎骨质增生,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抗O等大致正常。
此乃腰痛(腰椎病),为脾肾阳虚,寒邪阻络所为,当以健脾益肾,温阳散寒,宣痹止痛为治,方用阳和汤加减,药取熟地30g,肉桂、麻黄、白芥子、生甘草各5克,炮姜、鹿角胶(另煎兑入)、白术、干姜、茯苓、黄芪、附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用药10剂后,腰痛明显减轻,腰部如凉水浇状等证大为好转。
原方续用10剂,腰痛缓解,诸症消失,病告痊愈。
随访半年,患者未诉腰部冷痛。
患者花甲之年,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故见是症。
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加附子温阳散寒,助阳和汤温通血脉、和营通滞之功。
加黄芪甘温补气,气旺阳生。
加肾著汤(甘草、白术、干姜、茯苓)温脾胜湿(主治寒湿下侵之肾著)。
诸药合用,共奏温阳补肾,散寒通络之功,故而腰部温煦,腰痛消失。
颈椎病案患者,郭某,女,55岁。
患者因“左上肢冷痛、麻木二周”来诊。
自诉二周前因感寒出现左侧上肢肢体冷痛,入夜尤甚,夜卧不能翻身侧卧,伴麻木,麻木自肩关节起,直至大指处。
经CT检查,考虑为“颈椎骨质增生,C3~4、C4~5、C5~6椎间盘突出”。
曾口服颈复康、芬必得等治疗,配合按摩治疗,自觉疼痛减轻,但上肢麻木、冷痛仍见。
察患者左上肢体活动正常,疼痛时作,主要局限于左侧肩关节及上肢中上段,麻木,夜卧时麻木尤甚。
阳和汤---神奇的方剂,组方精准,堪称妙方
阳和汤---神奇的方剂,组方精准,堪称妙方〖方源〗《外科证治全生集》〖组成〗熟地一两(30g)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g)麻黄五分(2g)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姜炭五分(2g)生甘草一钱(3g)〖用法〗以上八味共为细末,开水送服一钱(3g),日二次。
临床效果胜过水煎服。
〖用法〗水煎服。
〖方歌〗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主治〗阴疽。
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解〗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
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两者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共为君药。
寒凝湿滞,非温通而不足以化,故方用姜炭、肉桂温热之品为臣。
脾主肌肉,姜炭温中,破阴通阳;寒在营血,肉桂入营,温通血脉。
佐以麻黄,辛温达卫,宣通经络,引阳气,开寒结;白芥子祛寒痰湿滞,可达皮里膜外,两味合用,既能使血气宣通,又可令熟地、鹿胶补而不滞。
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
综观全方,其配伍特点是补血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与滋腻之品相伍,宣化寒凝而通经络,补养精血而扶阳气。
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化阴凝而布阳气,使筋骨、肌肉、血脉、皮里膜外凝聚之阴邪,皆得尽去,故以阳和名之。
〖运用〗1.本方为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剂。
以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脉迟细或沉细为证治要点。
2.如兼气虚不足,可加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效果更佳。
3.用本方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等属血虚寒凝者。
〖附方〗1.小金丹《外科证治全生集》白胶香制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各一两五钱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归身酒炒,各七钱五分麝香三钱墨炭一钱二分上药各研细末,用糯米粉一两二钱,同上糊厚,千槌打融为丸,如芡实大,每料约二百五十丸,临用陈酒送下一丸,醉盖取汗,流注将溃及溃者,以十丸均作五日服完,以杜流走不定,可绝增入者。
乳房肿块,用阳和汤一例
乳房肿块,用阳和汤一例中医书友会第2110期乳核病因常以肝郁气滞为主,发病初期,拟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法,可取功效。
但病久肝郁及脾,痰气互结所致坚实的肿块,并非疏肝所能散。
取法温经通脉、破瘀散滞而消痰结,方可取效。
阳和汤治乳核一例编著/鲍艳举、花宝金余治一患者,年越三旬,育后4年患疾。
双乳肿块,始左后右,先后不差半年。
初按各约柿饼大,隐隐作痛,当时正值经前,用揉按热敷的方法,待经水过后能自行消散。
经后肿块反渐增大,疼痛加剧,医者拟疏肝理气、化痰消结施治,方用逍遥散加减,经治1个月,痛略减轻,而肿块坚硬不软。
后又四处求医,用药百余剂,症多无减。
余视其人,面白无泽,形体消减,双乳高大,形如覆碗,皮色不变,质地坚实,触之拒按,胀痛缠绵,心悸肢冷,脉沉弦滑,舌淡苔白而腻。
据其见症,乃属血虚寒凝、气滞痰结,法当温经通络、化痰消结。
方用阳和汤加三棱、莪术、夏枯草、香附等。
投药6剂,嘱其舒畅情志,忌生冷发物。
6剂药后,患者疼痛大减,肿块可近,但质地仍坚,未见缩小,此乃寒痰初化,经络略通,故治则同前,倍用白芥子,重用三棱、莪术、鹿角胶,以助温阳补血、行气化痰之功。
15剂后,患者疼痛消失,肿块消散大半,推之移动,质地变软,继用前方,两乳痊愈。
按语:阳和汤始载于《外科证治全生集》,为血虚寒凝而设,主治一切阴疽,有卓效之称。
余取其方治疗乳核,乃因本病虽经年累月,终不溃脓成疮,但据其两乳肿块,皮色不变,按之硬痛,乃属阴证病变,故取其方。
至于乳核(乳癖)的病因,常见是肝郁气滞以及由此所致的冲任失调,故在发病初期,拟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法,可取功效。
但病久肝郁及脾,痰气互结所致坚实的肿块,并非疏肝所能散。
余认为温经通脉、破瘀散滞而消痰结之法,方可取效。
方中重用熟地黄,温补营血;鹿角胶性温,养血助阳,化阴凝使阳和;麻黄、白芥子通阳散滞化痰;干姜、肉桂破阴和阳,温通经脉。
诸药之功,使之癖块温化凝解,加三棱、莪术、香附、夏枯草,佐以行气破血化痰软坚,取效更速,犹如离照当空,寒冰解冻,肿块速见消散。
经方应用阳和汤治疗老年女性脑膜瘤案
经方应用阳和汤治疗老年女性脑膜瘤案患脑膜瘤的老婆婆来复诊了,她一进门诊跟古老师问好,慢慢坐下来后有条不紊地说自己看东西清晰了好多,大便也通畅了,头晕也较前缓解,腿脚也有力了,在旁的女儿笑逐颜开地说:“妈妈精神状态的确好了好多,脑膜瘤的大小也缩小了,中医真是神!”我望着眼前的老婆婆,跟之前的精神状态相比,的确是判若两人了,还记得第一次见她的时候,步履蹒跚,拄着拐杖进来门诊,女儿在一旁搀扶进来的,询问病情,她一脸淡漠,反应迟钝,问东答西。
这一次古老师微笑的对患者家属说:“那很好,继续坚持吃中药调理身体,相信她状态会更好!”我翻开病历:黄某,女,75岁。
2016-9-3初诊:于半年前出现健忘,体重减轻,近期视物模糊,精神差,但欲寐,汗出不多,易上火,纳眠可,大便易秘结,舌胖,苔黑,舌下络脉曲张,脉沉弦滑。
面色黄暗无光泽,颧部略发红,反应迟钝。
手臂皮肤白皙,双下肢皮肤肌肤甲错,腹诊:按压紧。
查血压正常,2016-6-15体检报告示血粘度高,2016-9-1头颅MR示:鞍区有巨大占位性病变,向上大颅前窝,考虑垂体腺瘤剂脑膜瘤相鉴别,范围71ⅹ62ⅹ64mm。
处方:阳和汤合桂枝茯苓丸2016-9-17:2016-9-8 B超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中度)病关闭不全(重度),主动脉关闭不全(轻度)。
外院考虑患者年纪大,手术耐受能力差,且有风心病史,建议患者保守治疗脑膜瘤,患者及家属欲中医调理改善症状。
现患者药后大便通畅,精神好转,仍欲寐,纳眠可。
双下肢乏力,时有头晕,舌胖苔薄腻,舌下络脉曲张,脉浮滑。
家属补充既往有甲减病史。
处方:阳和汤合桂枝茯苓丸合温潜法。
2016-10-1:患者精神较前好转,时有头晕,自觉欲寐,双下肢乏力较前缓解,口干口苦,胃口可,二便调。
舌暗胖,苔黄干,舌下络脉曲张。
患者心切于2016-9-22复查头颅MR:鞍内、鞍上见一巨大肿块,边界清楚,大小为72ⅹ52ⅹ60mm。
影像诊断:考虑脑膜瘤伴瘤内出血坏死。
阳和汤治疗风湿性疾病临床验案3则
钱 组成 , 具有 温 阳补 血 , 散 寒 通滞 的功 效 , 是治 疗 血
动轻 度受 限 , 晨 僵 不 明显 , 周 身倦 怠 乏力 , 怕 冷 严重 , 自
感骨 节 有冷 风 , 汗 出恶 风 , 汗后 自觉 更加 怕冷 , 纳 眠可 , 二便 调 , 舌淡 苔 白 , 舌边 有 齿 痕 , 脉 沉 细 。双 膝 x线 摄 片示 : 关 节 间 隙变 窄 , 骨 赘 增生 。中 医辨 证 : 痹 证 。证 属 阳虚 寒凝 。治 以温 阳散 寒 。方 用 阳 和 汤加 味 : 鹿 角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4 . 0 7 . 0 8 6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4 ) 7 — 1 5 0 6  ̄2
阳和 汤首 载 于 《 外科证治全生集》 , 谓: “ 鹤膝风、
[ 5 ] 戴天章 , 俞鼎芬. 重订广温热论[ M] . 福建 : 福建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2 0 1 0, 7.
剂 之名 , 清代伤寒 大家柯琴 在《 伤 寒 论 附 翼 》中称 之
为: “ 仲 景群 方之 魁 , 滋 阴和 阳 , 调 和 营卫 , 解 肌 发 汗之 总方也。 ” 桂 枝汤外可解 肌和营卫 , 内 能 化 气 调 阴
达到 内外 阴 阳平衡 的状 态 。凡是兼 表兼 里 , 寒热错 杂 ,
气血 失衡 , 阴 阳偏 盛者 , 皆可 用 和 法 来 治 疗 , 正 如 戴 北
和脾 胃之气机 升 降 , 又调 营合 卫 , 通 畅表 里 。使气 机 的 升 降 出入正常 , 治 里 的 同时 兼 顾 治 表 , 表 里 同治 , 阴 阳
强心名方阳和汤
强心名方阳和汤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一书,是体现王洪绪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的代表方剂之一。
清代名医王洪绪在前人的基础上,编著了《外科证治全生集》一书,并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同时,将家传秘方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犀黄丸等公诸于世。
直到今天,这些方剂都还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一书,是体现王洪绪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的代表方剂之一。
方药:熟地黄30克,麻黄1.5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炒后研细)6克,肉桂3克,生甘草3克,炮姜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开腠理,解凝滞,行气血。
主治:骨槽风、流注、脱骨疽、鹤膝风、乳癌、结核、石疽、贴骨疽,以及一切阴疽等证(见注解)。
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临床实践上,阳和汤在中医治疗阴疽证方面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在此之前,中医治疗痈疽多重视以病灶部位所归属的经脉论治。
而王洪绪根据祖传经验,一反常规,不光以部位命名,而且以痈疽的阴阳、寒热、虚实性质来辨证施治。
他认为“药不对证,枉死者多”。
而红肿称痈,痈多发于六腑,为阳实之证,是因气血热而导致毒滞;白陷则称疽,疽好发于五脏,为阴虚之证,是因气血寒而致毒凝。
治疗上,如果将痈疽混而治之,则是不对的,必须根据阴虚、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右,女,26岁,于2012年8月30日晚9点左右来诊,视其右脚腓肠肌足太阳经承山穴部位,皮肤略黑,漫肿无头,承山穴有一结块,推之疼痛,越十余天,观其体质瘦弱,舌尖红、脾区苔白,诊其脉左脉迟右脉沉,自述阴道下血带黑,睡眠多凶梦,髀髋区疼痛。
思辩为阴疽,阴寒内盛,血脉凝滞,拟阳和汤,方出《外科证治全生集》。
熟地30g 肉桂8 g (后下)麻黄8 g鹿角胶15g(烊化)白芥子15g 炮姜15g生甘草10g。
四剂水煎服。
头煎和二煎混合分二次服。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9月4日复诊,观其承山穴部位皮肤已正常,不再显黑色,按之仍有缩小的小结块,推之疼痛不明显,自述睡眠改善,服药后未再做凶梦,髀髋区无疼痛,观其舌尖略红,脾区仍苔白,脉阳迟阴涩,效不更方,拟方熟地30g 肉桂8 g (后下)麻黄8 g鹿角胶15g(烊化)白芥子15g 炮姜12g生甘草12g加黄芪30g温里补气托毒,四剂煎服同上。
9月11日晚8点40分再诊,舌脉正常,睡眠正常,腓肠肌已难摸到结块,用力大略有压痛,拟方熟地40g 肉桂12 g (后下)麻黄10 g鹿角胶20g(烊化)白芥子15g 炮姜12g生甘草12g黄芪40g白术30g僵蚕12g五剂煎服同上。
药量比前略有增加,因经络已温通,结已开散,量略大专宏,一鼓作气,攻下高地,此方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更兼补气燥湿健脾,化痰开淤散结之妙。
(痊愈)
阳和汤方解: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
治宜温阳补血,化痰通络。
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养血,两者合用,温阳养血,以治其本,共为君药。
少佐于麻黄,宣通经络,与诸温和药配合,可以开月腠里,散寒结,引阳气由里达表,通行周身。
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
综观全方,补血与温阳并用,化痰与通络相伍,益精气,扶阳气,化寒凝,通经络,温阳补血与治本,化痰通络以治标。
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故以“阳和"名之。
《成方便读》:“夫痈疽流注之属于阴寒者,人皆知用温散之法,然痰凝血滞之证,若正气充足者,自可运行无阻,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其所虚之处,即受邪之处。
疡因于血分者,仍必从血而求之。
故以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恐草木无情,力难充足,又以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但既虚且寒,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领熟地、鹿角胶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祛皮里膜外之痰,桂枝入营,麻黄达卫,共成解散之勋,以宣熟地、鹿角胶之滞;甘草……协和诸药。
”《科症治全生集?阴疽治法》:“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
毒痰凝结也。
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
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
”
又及: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
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熟地一两鹿胶三桂甘各一芥二钱但使五分麻姜在不教胡马度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