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阳和汤体会

合集下载

阳和汤加减治疗腰突症之腿麻痛的心得体会

阳和汤加减治疗腰突症之腿麻痛的心得体会

阳和汤加减治疗腰突症之腿麻痛的心得体会摘要:从阳和汤方义新解及药理研究,结合腰突症之腿麻痛发生机制,认为阳和汤的作用机理深合腰突症之腿麻痛发生机制,可作为用药基础方,配合其他方法应用。

关键词:阳和汤腰椎间盘突出Abstract: From the new solu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Yanghe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the mechanism of leg numbness in lumbar protrus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Yanghe Decoction and its mechanism of leg numbness of lumbar protrusion can be used as the basic prescription of medicine and with other methods.Key words: Yang He Tang lumbar disc protrusion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炒白芥子、鹿角胶、肉桂、麻黄、姜炭和生甘草组成。

原方中重用熟地黄大补营血,臣以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温阳,佐以姜炭破阴和阳,肉桂温经通脉,白芥子消痰散结,麻黄调血脉,通腠理,使以生甘草解脓毒和诸药。

诸药合用,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散寒凝之功,目前临床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治疗中[1],本人依阳和汤之义变通,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见腰腿麻痛亦取得明显效果。

现从阳和汤方义新解及相关药理研究,结合腰突症之腿麻痛发生机制,阐述阳和汤的作用机理深合腰突症之腿麻痛发生机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各部分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而产生相应的症状,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

阳和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一)

阳和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一)

阳和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一)昨天讲到阳和汤可以用于慢性深部脓肿的治疗,今天咱们专门讲一下这个方剂。

方剂组成:熟地30g 肉桂3g 麻黄2g 鹿角胶9g 白芥子6g 姜炭 2g 生甘草3g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壁。

健康的组织被脓液推挤到旁边,组织最终围绕着脓肿长大并形成纤维结缔组织,把脓液限制在局部,不让感染进一步扩散。

那么治疗上第一是穿刺引流,把脓液引到体外;第二是让脓液被机体吸收。

前面提到,脓肿形成之后,周围会有一层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腔壁,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都被破坏掉了,药效进不来,里面的脓液出不去。

那么要想脓液被淋巴管和毛细静脉血管吸收,首先要把这层纤维结缔组织溶解掉,然后周围血管和淋巴管才会重建,把脓液吸收掉。

阳和汤起到的就是这个作用。

这个方剂的主药是熟地黄,生地黄经过蒸煮过后就是熟地黄。

传统上认为熟地黄温补营血,填精补髓,但至于熟地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个不知道。

或者说温补营血、填精补髓与促进脓液吸收有什么关系?地黄这味药之前咱们专门讲过,这味药与旱莲草、女贞子、淫羊藿功效类似,都有免疫调节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与调整骨髓造血干细胞功能有关。

而免疫系统由各种免疫细胞构成的,地黄通过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而间接起到调整免疫系统功能。

也有人认为地黄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这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地黄的确能提高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但这种作用我认为是中枢性的,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与甘草的类激素样作用不同。

通过临床来看,地黄能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促进淋巴母细胞转化,增加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和白细胞数量,特别是对免疫机能低下人群作用更为明显这一点临床上用的很多,特别是对于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比如支气管哮喘、肾小球肾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的治疗。

现在来看,对于肠胃系统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有一定效果。

阳和汤临床应用经验5则

阳和汤临床应用经验5则

阳和汤临床应用经验5则手足不温患者,女,25岁,产后因受凉发生四肢关节疼痛,手足不温,畏寒怕风症状,2006年初诊,笔者用桂附地黄汤加减治疗,无效。

思前人有用阳和汤治疗此症者,于是改用阳和汤加人参、熟附片治疗。

处方:熟地30g,肉桂6g,麻黄6g,白芥子10g,鹿角胶10g(烊化),炮干姜10g,熟附片10g,人参10g,甘草10g组成。

3剂而愈。

后凡遇四肢厥冷,手足不温的患者,笔者都用阳和汤加减治疗,皆应手而瘥。

四肢厥冷乃阳气不能温煦肌肤,阴寒内守,寒凝血滞所致。

阳和汤温阳气、补营血、通经脉,使体内阳气得到回升,卫气得以护卫肌肤、温煦四肢百骸。

故四肢寒冷厥逆症状可以消除。

咳嗽患者,男,65岁,患咳喘多年,2007年初诊。

患者面色无华,语言声音低微,形寒肢冷,纳少便溏,苔薄白,脉细而滑。

发作时咳痰稀薄而量多,呈泡沫状,咳喘时引胸胁疼痛,喉咙间有痰鸣音,夜难平卧。

证以寒痰内伏,是典型的水寒射肺之症候。

笔者认为,该病应当诊断为痰饮病,治以温阳化饮,止咳平喘。

处方以阳和汤与射干麻黄汤加减化裁,方药组成:熟地30g,桂枝10g,炙麻黄6g,白芥子10g,鹿角胶10g(烊化),炮干姜10g,甘草10g,葶苈子20g(包煎),细辛10g,法半夏10g,地龙10g,射干10g,生姜15g,五味子6g大枣6枚。

药后咳嗽症状缓解,夜卧能寐。

效不更方,继服6剂,咳痰大为减少,喘平咳止。

但该方辛温燥热有余,恐有伤阴之弊,故用百合固金汤间隔服用。

由于调养得当,至今未发生急剧的咳嗽喘息之症。

寒痹患者,男,50岁,2006年初诊,自诉10余年来腰骶酸痛。

活动不利且动后更痛,遇寒则加剧,得热则疼痛减轻。

小腿至足部时有麻木感,肢体不温,且症状有日益加重之势。

舌淡紫,脉沉细,证属寒痹,治宜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用阳和汤加减治疗。

方药组成:熟地30g,肉桂6g,炙麻黄6g,白芥子10g,鹿角胶10g(烊化),炮干姜10g,甘草10g,制川乌10g,淮牛膝10g,当归10g,白花蛇1条,独活10g,细辛10g,金毛狗脊30g,焦杜仲10g,千年健30g。

陈集才主任医师应用阳和汤的经验

陈集才主任医师应用阳和汤的经验

作 方式 的 改变 , 致 了颈 椎 病 的发 导 草 6, g 炮姜炭8 , 乳香1 g5 1 g g 0, _ 0,  ̄ 病 率提 高 , 始发 病 的年 龄 也 出现 且 川 牛膝 1 , 龟板 3 , 子树 根 5g 制 0g 李 了年轻 化 的趋 势 。笔 者 于2 0 年5 06 3 , Og 千年健2 , 附子6 ( 包 , 0g 制 0g另 月至20 年 l月采用三部 推拿法 07 2 开水先 煎2 ) 。连 续用 药4 月 , h 个 患 治 疗C A 5例 , S 0 并设 常 规推 拿对 照 者诉 行走正 常 , 无不适 感。MRI : 示

经验总结 ・
陈 集才 主任 医师 应 用 1 ̄ 汤 的经 验 3 n B
杨万松 曲靖 市 中医院 关键 词 阳和 汤 ; 陈集 才 ; 验 经 中图分 类号 : 29 R 4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3 0 1(00 0— 00 0 10— 7 92 1 )3 03— 2 650 云南 曲靖市 交通路8 号 500 0
疽, 鹤膝 风 , 骨疽 , 贴 结核 , 石疽 , 乳 除骨折 , 药后 好转 ( 不详)后 周, 用 具体 。 到我院就诊。 自发病以来, 诉 每 癖。 方具有 温 阳散 寒 、 本 温补 营血 、
温化 寒 痰通 滞功 效 ,使 营血得 补 ,
因劳 累反 复 出现 右膝 关 节 肿 痛 , 1 年均 住 院 治 疗( 具体 不详)每逢 冬 ,
2g鹿 / 5g 白芥 子 1 ,  ̄ 5g 肉桂 通 经络 , 开散 寒凝 为佐 药 ; 以生 异 常。 乃寒凝 关节 、 使 此 痰瘀 阻络 , 给 1 , 角) 1 ,
甘草 解毒 而调 和诸 药 。 ②从 阴疽 的 予 阳和 汤加 减 , 药如 下 : 地 黄 1 , 草6 , 1 , 方 熟 2 甘 g 干姜 5g苏子 1 , g 5 陈 g

刘现军主任医案临证之《股骨头坏死篇》——阳和汤加减心得

刘现军主任医案临证之《股骨头坏死篇》——阳和汤加减心得

刘现军主任医案临证之《股⾻头坏死篇》——阳和汤加减⼼得刘现军,中医学硕⼠,副主任医师,刘⽒国医针药创始⼈。

师从国家级名⽼中医聂惠民教授,针灸泰⽃郭廷英教授,曾跟随多位国医⼤师侍诊,在多年的临床⼯作中总结出⼀套独特的特效针法,⼤道⾄简,把针灸和药物相结合,并取得显著疗效。

刘现军擅长治疗:各种肿瘤,内科杂病,外科,妇科,⼉科,五官科等各类疑难杂症。

灵魂匹配,我在另⼀边等你⼴告内科杂病:⼼肌缺⾎、⼼脑⾎管疾病、供⾎不⾜、颈椎病、⾼⾎压、⼼慌、失眠、胃肠疾病等外科疾病: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各种神经痛及神经损伤,以及各种不明原因引起的疼痛或不适,采⽤刺⾎疗法治疗各种⽪肤病。

妇科疾病:不孕不育症、乳腺病、⽉经不调、痛经、闭经、宫颈炎、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

⼉科疾病:感冒、发烧、顽固性咳嗽、积⾷、厌⾷、⼩⼉多动症、⼩⼉脑瘫及后遗症。

展开剩余73%五官科:针灸治疗各种视神经损伤,近视、弱视、青光眼、⽩内障等各种眼病,长期⽿鸣、⽿聋、听⼒下降、急慢性中⽿炎等各种⽿病。

刘现军医案患者:邵某某性别:男年龄:65岁主诉:以右侧髋关节疼痛40余年,加重半年为主诉,于2019年7⽉29⽇来诊,CT显⽰右侧股⾻头坏死(2019.5.27),西医建议⼿术治疗,患者及家属要求保守治疗,拒绝⼿术,当地给予中药内服,服药期间稍好转,停药后疼痛复发,辗转多处后经同村介绍来我处就诊。

来诊时右侧髋关节疼痛,怕冷,纳⾷差,受凉后咳嗽,吐痰,既往有肺⽓肿病史,饮酒史。

⾆体胖⼤,⾆质淡苔黄腻有裂纹,脉弦涩。

诊断:⾻蚀(中医)股⾻头坏死(西医)治法:化痰除湿祛瘀通络⽅剂:阳和汤加减(寒凝⾎瘀)处⽅:⿅⾓10g 当归10g 炮姜10g 熟地黄30g法半夏10g ⽩芥⼦10g ⾻碎补30g ⿇黄6g⼟鳖⾍10g 炒桃仁10g 炙⽢草10g 党参10g炒⽩术20g 陈⽪10g剂量:30付煎服⽅法:⽔煎400ml早晚饭后温服效果:2019年8⽉3⽇电话来诊,诉服药后疼痛加重,嘱其继续服药。

阳和汤应用体会

阳和汤应用体会

邪祛。寒凝痰滞 , 温通 经脉不足以解 散。方 中肉桂温 肾 非 化气 , 通利血脉 ; 暖脾阳而温煦肌肉 ; 炮姜 麻黄宣通上焦肺
卫使 阳气畅 达 孑 窍 , 助 肉桂 温 筋 而散 寒 。对 方 中麻 黄 、 L 且 肉
温阳散寒 、 祛湿通 络 的同时 , 加强缓 急止痛之 功 ; 加枳术
作 , 朋 友 介 绍 而来 求 治 。 刻 诊 : 于 午 后 或 夜 间 胃脘 痞 经 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焦三仙 3 服药 7剂 , 0g 患者精 神 、 欲正常 , 食 诸证缓解 , x
线胸 片示 : 部 炎 症 消 失 。 要 求 带 药 出 院 。 处 方 : 参 肺 党 1 , 0g 白术 1 , 苓 1 , 皮 1 , 夏 1 , 0g茯 2g陈 0g半 0g 白芥 子 6g ,
甘 草 6g苏 子 6g莱 菔 子 6g 陈 皮 1 , 夏 1 , 术 , , , 2g半 0g 白 1 , 苓 1 , 参 2 。 日 1 , 煎 分 2次 温 服 。 1 0g茯 2g丹 0g 剂 水 周
床实践 中, 亦喜用本 方治疗各种内科杂病 , 屡屡获效 , 现举
验案 2 如下。 则
示 识码】
食 欲增加 , 以上 方加 减 , 理治 疗月余 , 症痊 愈。后 继 调 诸
以参苓 自术散 、 中丸交替服用 , 固治疗 3 理 巩 个月 , 复查 胃
镜, 胃溃 疡 已 愈 。 按 : 性 胃 溃 疡 是 内 科 常 见 病 、 发 病 , 发 生 于 任 慢 多 可
白芥子 6g炮姜 2g生甘草 3g , , 。综观全方 , 2 由 组药物组
成, 一组 为 温 阳补 血 , 是 解散 寒 凝 痰滞 。方 中重 用 甘温 一组

阳和汤治疗水肿病体会

阳和汤治疗水肿病体会
肾助 阳 , 强气 化功 能 。 加 若瘀 血 阻滞 , 伤三 焦水 道 , 致水 肿顽 固不愈 , 损 可
量 少 。小 腹 胀 痛 , 按 , 泉 弦 涩 亦 是 气 滞 所 致 , 属 拒 脉 证 肝 郁 气滞 , 宜 疏 肝 理 气 佐 以 活 血 。 处 方 : 胡 1 g 白 治 柴 2 , 芍 1 g 青 皮 l g 香 附 1 g 当 归 1 g 茯 苓 1 g 甘 草 5 , O , 2 , 5, 2 , 6 , 芍 1g 桃 仁 1g 水 煎 服 。每 次 经 前 半 月 服 5 g赤 5 , 5。
虚 则 气 不 化 精 而 化 水 , 虚 则 土 不 制 水 而 反 克 , 虚 则 脾 肾
若 治 疗 由 饮 食 劳 倦 , 劳 过 度 , 伤 正 气 而 证 见 房 损 里 、 、 证 之 阴 水 证 , 宜 以 扶 正 祛 邪 为 主 , 用 健 脾 寒 虚 则 重
水 无所 主 而妄行 , 以肾为 本 , 肺 为标 , 脾 为 制 。 故 以 以 2 阳 和 汤 之 方 药 解 析 本 方 以 麻 黄 上 开 肺 气 , 输 膀 胱 , 宣 肺 利 水 之 要 下 为 药 , 与 甘 草 合 用 即 仲 景 之 甘 草 麻 黄 汤 。 白芥 子 : 能 每 辛 人 肺 , 能发 散 , 利 气 豁 痰 , 中开 胃 , 痛 消 肿 , 温 有 温 散 辟
阳 和 汤 出 自 清 ・王 洪 绪 所 著 《 科 秘 治 全 生 集 》 外 , 方 由熟 地 、 角 胶 、 桂 、 姜 、 鹿 肉 炮 白芥 子 、 黄 、 草 等 7 麻 甘
味 药 组 成 。 具 有 温 阳 补 血 , 寒 通 滞 之 功 。 原 方 治 疗 散
火 , 治 命 门 火 衰 之 要 药 ; 地 补 气 血 , 肾 水 , 真 为 熟 滋 益

阳和汤临床新用举隅

阳和汤临床新用举隅

阳和汤临床新用举隅本文通过结合几个采用阳和汤治疗肝硬化、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的病例资料,得出结论:阳和汤可以起到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临床应用于内科、妇科以虚寒见证的多种病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阳和汤;临床新用阳和汤出自>,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甘草组成,原治一切阴疽,是临床中医外科常用方。

笔者根据本方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临床应用于内科、妇科以虚寒见证的多种病症,获满意疗效,现举案如下:1肝硬化陈××,女,40岁,2011年12月1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弱,2000年体检,乙肝小三阳。

十年来,肝功一直正常,近日病发,腹部膨胀,大便结,小便少,饮食不多,食后或饮水后腹部膨胀尤甚,B超显示肝区光点密集增粗,脾轻度肿大。

触诊肝轻度肿大,质地偏硬如鼻。

经多方治疗无效,其面色萎黄,腰围宽大,扣之绷急而有声,症属鼓胀,肝脾阳气不调,湿浊阻滞,肝失疏泄,脾失运行,阳气不能敷部,拟阳和汤法。

处方:大熟地10g,桂枝6g、炙甘草5g、麻黄6g、焦白术10g、白芥子10g、干姜6g、陈皮6g、茯苓12g、泽泻10g、鹿角胶6g、枳实10g叁剂后腹胀即减,守方加减续进,共达13剂,诸症悉除,随访1年未复发。

2十二指肠溃疡高××,男,38岁,2013年12月19日来诊。

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已有10多年。

近两年来,每到冬天发作。

本次因气候转凉,胃脘疼痛,复发已有5天,胃脘冰冷,喜热不喜按,饮食少。

多次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溃疡,曾服奥美拉唑等西药得以控制,本次服奥美拉唑疼痛未止。

诊见形寒肢冷,面黯无华。

舌淡体胖大,苔白,脉沉细。

症为阴寒内阻,中阳失展,投阳和汤化裁。

熟地20g、鹿角胶(烊冲)12g、肉桂6g、生麻黄5g、炒白芥子6g、炮姜5g、炙甘草6g、广木香5g、炒内金10g、炙黄芪15g、当归10g 伍剂。

服药后胃痛渐消,诸症好转,以原方加减,再服十五剂。

临床应用阳和汤体会

临床应用阳和汤体会

临床应用阳和汤体会发表时间:2013-07-23T11:09:47.2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7期供稿作者:金永生[导读] 5剂后,下肢肿胀消退一半,续服7剂肿胀基本消退,已能弃拐行走,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继上方加减直至痊愈。

金永生(浙江省上虞市百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2300)【关键词】中药阳和汤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351-01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站全生集》,方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组成。

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笔者在临床中以阳和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体会如下:1:骨折石某,男,31岁,2010年3月11日初诊。

右侧胫骨下1/3骨折2月,2月前因外伤导致右侧胫骨下1/3处骨折,经夹板固定、内服中药及外敷膏药等治疗。

症状有所好转,能拄拐行走,但局部肿胀仍较明显,早轻暮重,局部疼痛,检查右侧小腿及足背肿胀明显,皮色光亮、按之凹陷不起,骨折处压痛、叩击痛。

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

辩证为阳虚气弱、寒凝血滞。

治拟温阳益气、补血活血。

处方:熟地20g、肉桂10g、麻黄10g、鹿角胶10g冲服、白芥子10g、炙甘草10g、生黄芪45g、党参15g、当归15g、川断10g、茯苓30g、熟附子10g先煎、生姜10g。

5剂、日2次。

煎汤服用。

5剂后,下肢肿胀消退一半,续服7剂肿胀基本消退,已能弃拐行走,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继上方加减直至痊愈。

2:慢性心功能不全姜某、女、76岁,2010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患冠心病、高血压20余年,慢性心力衰竭4年余,服用降压、强心利尿等药治疗。

本次因下肢、颜面浮肿、尿少、气急、纳差。

拒绝住院治疗,病人在我们社区,邀上门诊治。

1957年资料10 阳和汤在临床上应用的体会

1957年资料10 阳和汤在临床上应用的体会
4月15日,局部现波动,切开排脓,局部按一般溃疡处理,内服:生西茋,归身,银花,生甘草,陈皮,杞子,茯苓,白芍。
4月20日,脓少肿退,精神健旺,停止服药,配给外用药而愈。
体会:本症初起,根据主诉,颇类“阴疽”,就诊时见症,亦是相合,投阳和汤后,周围收缩,为以大化小之佳兆,惟中央微软,究
9月23日,痠痛均除,步履仍觉不便,伸屈欠利,按上方加伸筋草二钱,内服三剂而愈。
体会:本病例初起,正当初秋季节,形寒身热,漫肿疼痛,与“暑湿流注”的见症相似,投以清利暑湿之剂不应,拘于时令之成见,佐以活血去瘀之品,反致臂部痠楚,鉴于脉象沉迟,始悟“病同因别”,改投阳和汤后,症状逐步减轻而愈,则见症准确,古人“舍时从证”之法,热药投于炎令,亦无弊端。
属迁延日久,难图全消,续服阳和汤以使尽趋阴凝之毒,移深居浅,溃后气血俱虚,以托里助治,恪守古人“体虚不能化毒,尤宜温补为主”的成法,故收效较速。
结语
(1)笔者的体会,阳和汤的功用,初起即消,化脓阶段,能以大化小,移深居浅,有利于治疗发展,溃后四周坚肿,阳和汤能化解其阴凝之毒,但应中病则止。为阴症的“初”“成”“溃”三个阶段的特效剂。
体会:本症为“流痰”征象,前医认为感受风寒所致,投以羗独活等疎表解肌之法,反见高肿,其属阴虚可知,及至切开以后,坚肿不消,虽已毒泄,其阴凝之滞,无化解之力,服阳和汤后,坚肿尽去,真所谓“阳和一转,则阴分凝结之毒,自能化解,”笔者惊于阳和汤获效之速,拟累以完功,致使脓水干涸,将成坏症,急投温补排脓,始得痊愈,古人云:“滋补而不兼开腠仅可补其虚弱,则寒凝之毒,何能觅路行消”,则“温通”“滋补”贵在掌握病机,不可或缺,而溃疡见阴凝之症状,阳和汤仍属效方,但须中病则止。
笔者在临床体会中,对阳和汤适应症的识别,是以脉之“沉”“细”,配合病员主诉的“形塞”“恶寒”,作为使用本方的主要诊断材料,盖脉“沉”为属里,属阴,“细”则虚而不行,属虚,属凝,与王氏所称“阴凝之症”原意相符,至于“迟”“数”之别,为病机变迁过程之关键,只能对预后上的推测有所帮助,即是“消”或“成”的掌握。

浅析阳和汤的临床应用心得

浅析阳和汤的临床应用心得

脂 、 地 龙 、 木 鳖 子 、 没 药 、 当 归 身 、
公 英清 胃定痛 来 治疗 胃痛 、胃胀 等 。其
须 注意 的 是 ,阳 疽 为 避 免 发 生 走 乳 香 、 麝 香 、 墨 炭 )合 阳 和 汤 (熟 地
中 ,阳和 汤是书 中最为 有 名的 方剂 ,笔 黄 ,不可用消散的方法来治疗 。

£ Uj旦 三二 竭= 工
E-ma i I:wuwangqun口Jcyy1 20 0011.cn 责编/吴王群
浅析 阳和汤的临床应用心得
文 李 杰 (武 汉 市 名 老 中 医会 诊 中 心主 任 医 师 )
清 代王洪 绪先 生在 《外科证治 全生 热痛 。对于 阴证 、阳证的判 断 ,最 关键
来。 阳疽 较 为局限 ,比如疖 、痈 见晶莹 防 风 、升 麻 等 风 药 ,常 用 于 治 疗 发 的 有 形 痰 核 、长 在 淋 巴 结 的 瘰疬 ,或
者 淋 巴 结 核 、甲 状 腺 增 生 等 ;又如 治
疗 脂 肪 瘤 时 ,可 用 二 陈 汤加 白芥 子 治
疗 。麻 黄 有 发 汗 解 表 、宣 肺 平喘 、利
笔 者 曾 治 一乳 腺 癌 患 者 ,就诊 时
集 》中B JN 了很 多行之有效 的方 剂 ,影 的原 则是看患 处局部 是否漫 肿无头 、皮 患 处 已形 成 漏 纹 ,渗 出物 如 棉 絮 状 ,
响 甚远 ,孟河学派 的马培 之先生便 是其 色是 否改 变 。阴证 多是表面 皮色不 变的 此 类 情 况 不 能再 采 用 清热 解 毒 法 , 更
国医 睢
不 可 沾唇 ……麻 黄未溃 可用 ,已溃 者 , 疗 ,午 时服 药 ,至 夜 大好 。

阳和汤的妙用经验

阳和汤的妙用经验

阳和汤的妙用经验阳和汤是传统中医学上一种非常经典的药物组方,由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文献所记载。

这种药物组方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麦冬、甘草、白术、茯苓、桂枝以及干姜,功效十分神奇,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之中。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阳和汤的妙用经验。

首先,阳和汤具有补脾益气、温中祛寒的功效,适用于由脾胃虚弱所致的各种病症,比如胃寒腹痛、腹泻便溏等。

同时,由于阳和汤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于局部感染、感冒、流感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其次,阳和汤还能起到补肾壮阳、祛湿通闭的作用。

因此,对于肾虚、肾亏、阳痿、早泄、尿频、遗精等男性疾病而言,阳和汤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阳和汤也有很好的疗效。

再者,对于肺虚、痰多咳喘等疾病,阳和汤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西方医学认为这类疾病是由体内免疫力低下,导致的阴阳失衡所致。

而阳和汤正好可以补充体内所缺乏的阳气,提高免疫力,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此外,阳和汤还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状态,提高睾丸素的含量,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同时,阳和汤含有多种草药成分,对于营养不良、体力疲劳、体虚乏力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阳和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配方,具有非常多的治疗作用和妙用经验。

因此,我们在实际临床中应该加以重视,针对不同的病症、不同的体质类型,合理地运用阳和汤进行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阳和汤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以及个人体质情况进行调整剂量和疗程,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阳和汤在妇科中的运用体会

阳和汤在妇科中的运用体会

浙江中医杂志2020年1月第55卷第1期・69・阳和汤在妇科中的运用体会肖辉琴淳安县中医院浙江淳安311700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外阴湿疣阳和汤医案阳和汤功能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治阴疽,如贴骨疽、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女子以阴血为本,阳气为重。

笔者在治疗妇科病时,以阳和汤加减,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略有心得,现举案如下。

1多囊卵巢综合征王某,女,16岁。

初诊日期:2019年6月21日。

因月经从未来潮就诊。

患者足月臀位剖宫产出,自幼儿园起体重偏重。

平素偶有腰酸,白带较多,如水样,无异味,大便黏,小便尚调,纳可,眠安。

未婚,否认性生活史。

查:体质量85kg,身高158cm,体质量指数(BMI)34.05,颈腋下黑棘皮。

舌淡红、略大,苔白腻,脉细略沉。

辅助检查: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7U/L,尿酸455umol/L;总胆固醇5.7mmol/L;甘油三脂2.23mmol/L;空腹血糖5.6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84mniol/L;生殖激素:雌二醇138pmol/L,睾酮1.90nmol/L,孕酮0.85nmol/L;促黄体生成素11.2IU/L;促卵泡刺激素6.80Miu/ml,泌乳素7.08ng/ml,睾酮1.90nmol/L,孕酮0.85nmol/L;空腹胰岛素67.03Mu/L;餐后2小时胰岛素〉300Mu/L; B超提示:子宫内膜5mm,回声均匀;脂肪肝。

中医诊断:闭经,证属肾虚血亏痰阻;西医诊断:原发性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治法:补肾养血温阳,散寒通滞。

方以阳和汤加减:白芥子、熟地各12g,麻黄3g,香附、巴戟天、炒山楂、石菖蒲、当归、马鞭草各15g,甘草5g,紫石英、菟丝子各24g,肉桂(后下)6g,花椒、地鳖虫各9g,决明子、鹿角片各10g°7剂。

同时嘱患者加强运动,控制饮食。

二诊:2019年6月28日。

阳和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下肢水肿临证体悟

阳和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下肢水肿临证体悟

阳和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下肢水肿临证体悟阳和汤为中医外科名方,主治阳虚寒凝证;五皮饮主治脾湿皮水证。

在中医辨证施治指导下,临床运用陽和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慢性丹毒、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下肢特发性水肿疾病,其关键是抓住下肢阳虚寒凝的基本病机,则疗效显著。

Abstract:Yanghe Decoction is a famous TCM surgical prescription,curing the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and coagulated cold. Wupi Decoction is for skin edema with spleen damp un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Yanghe Decoction and Wupi Decoction can treat chronic erysipelas,swelling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lower extremity idiopathic edema cases. The key is to catch the pathogenesis of yang deficiency and coagulated cold in the lower limbs,which can reach confirmed efficacy.Keywords:Yanghe Decoction;Wupi Decoction;lower limb edema;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由鹿角胶、熟地黄、肉桂、芥子、炮姜、麻黄、甘草组成,临床适用于寒痹、阴疽等属阳虚寒凝证者。

阳和汤治痰饮咳喘所悟

阳和汤治痰饮咳喘所悟

阳和汤治痰饮咳喘所悟
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谓:“我常用外科的阳和汤治疗顽固的痰饮咳嗽,效果胜于小青龙汤。

理由很简单。

小青龙汤是治疗风寒引起的痰饮咳喘,阳和汤却与痰饮的发病原因和病理相吻合,且能结合到痰多的症状。

”这里所指的痰饮咳喘证,实则包括了大部分肾阳虚的患者。

除秦氏列举的二点原因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方中以大剂量的熟地为君,故有此奇效。

如张景岳就认为“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阳虚而真气散失者,舍熟地何以归原”,且他所创金水六君煎主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辨证要点为咸痰,脉沉细)。

而现代名医裘沛然亦通过实践验证了这一理论。

回顾现行中医教材,论述气的生成时常说“肺为气之主,脾为气之源,肾为气之根”,论述水液代谢亦常联系肺、脾、肾、三焦、肝等脏腑;唯独论述痰的生成,只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如果推而广之,是否可以推论:肾为生痰之根?比如肾精亏虚,肾气不能将水谷精微蒸腾气化,为肾水封藏肾间,反致肾水四溢上泛为痰。

而且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有“夫短气,有微饮……肾气丸亦主之。

”书中虽对药理、病理解释不多,但大道早已蕴含在其一举手一投足的辨证施治中了。

□ 朱晓冬成都中医药大学。

阳和汤加减治疗肛周脓肿、肛瘘临证体悟

阳和汤加减治疗肛周脓肿、肛瘘临证体悟
·8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 5月第 29卷第 9期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2020,Vol29,No9
阳和汤加减治疗肛周脓肿、肛瘘临证体悟
韩红梅 袁建平 唐卫华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摘 要】 阳和汤是中医外科治疗痰核阴疽之要方,主治阳虚寒凝证。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临床运用阳和 汤加减治疗肛周脓肿、肛瘘,其关键是抓住阳虚寒凝,痰浊瘀滞的基本病机,运用得法,则疗效显著。
HANHongmei YUANJianping TANGWeihua QuJingFirstPeople'sHospitalofYunnan,Qujing655000,China
Abstract:Yanghedecoctionis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urgicaltreatmentofphlegmandnucleargangrene,indicationsof coldcoagulationsyndromeofYangdeficiency.UndertheguidanceofTCM 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theclinicalapplica tionofyanghedecoctioninthetreatmentofperianalabscessandanalfistula.ThekeypointistograspthebasicpathogenesisofYang deficiency,coldcoagulation,phlegm,turbidnessandstasis.Thenithasasignificanteffect.

阳和汤加减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心得

阳和汤加减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心得
1 例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局限性迷路炎
于 ××,女,48 岁,干 部,眩 晕,右 耳 流 脓 加 剧 一 周,于 2010 年6 月21 日 就 诊。患 者2009 年 被 年 夜 鞭 炮 震 伤 右 耳 后, 经 常 流 脓,听 力 减 退,两 周 前 因 感 冒 右 耳 疼 痛,流 脓 增 多,伴 眩晕及头痛。经洗耳吹药及抗菌素治疗后,三天前耳脓渐减, 但头痛眩晕不减,转动头部时候眩晕加重,有时恶心,四肢不 温,来院就诊。
3 结论
脓 耳,古 代 称 耳 内 生 毒 或 耳 温、耳 疳、缠 耳 等。病 位 在 耳 窍,肉 腐 骨 伤 血 败,病 久 脾 肾 衰 败,浊 毒 缠 绵 难 愈。肾 主 骨 生 髓开窍于耳,浊邪不化,肾阳不足,结聚耳窍;肾元虚损,耳窃 失养,骨质松脆,精血亏耗,髓海不充,为寒湿浊毒所侵,腐骨 蚀膜之证。治疗慢性脓耳时,以治肾为先 [2]。《备急千金要方》 中即有“治耳聋鸣汁出,皆由肾寒”之方。多侧重于降解虚火, 清 化 热 毒、滋 肾 育 阴,少 有 由 温 阳 填 精、散 寒 化 浊。阳 和 汤 能 温 肾 阳 而 阴 霾 散,寒 浊 化;精 血 充 则 髓 满 骨 坚,耳 得 养。故 为 治 疗 慢 性 脓 耳 的 首 选 方。但 临 床 总 以 舌 淡 脉 虚、全 身 虚 寒 证 为前提。至若肝火、风热、湿热、阴虚阳亢之脓耳 [3]。很少用。
2 例2: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金 ×,女,44 岁,工 人。2010 年7 月10 日 初 诊。耳 流 脓 近 三 十 年。近 一 个 多 月 来,右 耳 疼 痛,不 能 眠,伴 头 晕 恶 心、短
气、纳呆、腰痛,三年前某医院 X 线照片诊断胆脂瘤。 检 查:右 鼓 膜 后 上 方 有 褐 绿 痂 皮,并 有 少 许 稠 脓,带 血

阳和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二)

阳和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二)

阳和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二)继续讲阳和汤。

昨天咱们讲了这个方剂为什么要用到地黄。

传统上认为: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养血,两者合用,温阳养血,以治其本,共为君药。

你说鹿角胶有血肉之情,这就是用药依据吗?我说猪肉也有血肉之情,为什么不能用?具有补肾助阳、益精养血功效的中药很多,为什么要用鹿角胶?网络上一位很有名的老师是这样解释的:【熟地与鹿角胶兵分两路把肾精补足,熟地滋补肾阴。

鹿角胶,是血肉有情之品,是鹿最具生发的部位,你们可以想象一下鹿角的样子,一副阳气怒张蓬勃之像,像极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所以鹿角是最补肾阳的,同时可以激发我们的肝气,可以强壮我们的督脉,强壮我们的脊柱。

】用药难道要凭想象吗?像极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与补肾阳之间有关系吗?鹿角为什么能激发我们的肝气?督脉现在都没有搞清楚,凭什么说强壮督脉?它是怎么强壮脊柱的?这明显胡来,正是因为本身理论就是模棱两可,所以随便你怎么说也无法证伪。

回到正题。

鹿角是用雄性梅花鹿和马鹿的骨化角入药,鹿角熬制之后的胶状物就是鹿角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胶体和磷酸钙。

鹿茸是还没有骨化的幼角,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属于软骨组织。

就人体而言,大部分器官组织的再生能力都很有限,比如皮肤创伤,最终的结果是疤痕。

肝脏虽然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但如果全部切除也无法再生,其他器官组织的再生能力更弱,比如手指,切掉了永远不会再长出来。

但在所有哺乳动物中有一个特例,就是鹿科动物的鹿茸,这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个能完全再生的器官,在生长期,鹿茸会以每天1—2公分的速度延伸,伴随着皮肤、血管和神经的快速生成,最后长出一个完整的鹿角。

为什么鹿茸具有如此强的再生能力?这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只有一种解释,这种再生机制源于骨髓干细胞。

而鹿茸中的多肽和生长因子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现在还很难解释。

但通过现在的研究来看,鹿茸多肽在体外能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促进表皮细胞分裂和加速皮肤创伤愈合,这与鹿茸多肽促进表皮细胞增殖有关;鹿茸多肽能明显刺激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殖;鹿茸多肽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在阳和汤这个方剂中用到鹿角胶,我认为就与此有关。

阳和汤临床应用

阳和汤临床应用

阳和汤临床应用阳和汤系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方,由熟地黄、鹿角胶、白芥子、麻黄、肉桂、炮姜、甘草组成。

功能温阳散寒、通脉消滞。

善治一切阳虚寒凝痼疾,如离照当空,则阴霾悉除,故有阳和之称,为外科治阴疽的鼻祖方剂。

但对内科疾病,只要辨证准确,稍加化裁,颇获效验。

现举数例介绍于下:《肺痈》吴某,男,6岁,2019年8月9日初诊。

患者发热28天,咳吐脓性痰液。

2017年6月14日某医院检查:两肺呼吸音粗糙,并于右肺闻及湿性啰音。

X线透视视示:右肺上野见一约为2.45cm*2.5cm的后壁空洞。

诊为“肺脓疡”,经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二旬未效。

2017年8月9日前来我处诊治。

诊见:患儿面色晄白无华,形体瘦赢,但颧部蔽红如染,咳吐脓痰,时而夹血,量多而稀,喘息依倚不得平卧。

体温40,但反恶寒裹衣,精神疲惫,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数。

诊为:肺痈(肺脓疡)。

治以扶正祛邪,散寒透毒。

方药:熟地黄30g,阿胶12g,白芥子5g,炮姜5g,麻黄15g,穿山甲9g,生黄芪30g,3剂,水煎服,1日1剂。

药服3剂,体温即复正常(36.6),咳喘转轻,痰量减、夹血亦止,精神好,前方既效,仍以原方加制玉竹30g、制黄精30g,并减麻黄为5g,续服5剂。

药毕,咳喘止,咯痰愈,纳食倍增,精神振作,并经X 线透视复查,右肺空洞消失,周围血象亦复正常。

《喘咳》洪某,男,53岁,2018年6月8日初诊。

患者喘咳3载,遇寒即发。

3个月前感寒而发,咳吐少量粘稠白痰,胸闷气急,人夜痰鸣气促而不能平卧,2018年3月4日在某医院检查:两肺满布哮鸣音。

血常规检查:血象正常,X线检查:两肺未见异常,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屡进止咳平喘剂及抗生素,喘咳反而加剧。

2018年6月8日前来我处诊治。

证见:喘咳,形体消瘦,面色晄白胸满不能平卧,痰涎清稀量多,头晕、目眩、心悸,神疲肢软,纳差便塘,夜尿多,舌淡嫩,苔白滑,脉虚细无力。

诊为:喘咳(脾肾阳虚、寒痰凝滞),治以温阳助肾,纳气平喘。

陈瑞雪运用阳和汤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经验

陈瑞雪运用阳和汤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经验

陈瑞雪运用阳和汤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经验卵巢储备功能决定女性生育能力的高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ecline in ovrain reserve,DOR)即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包括数量和质量均下降,临床常导致女性月经紊乱、复发性流产、更年期症状等,如若不及时干预,可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

近年来,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运用激素替代疗法,但副作用明显,这对辅助生殖技术带来巨大挑战。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在早期进行中医干预,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预防卵巢早衰及不孕症的发生。

陈瑞雪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遵循阴阳周期变化规律[1],重视审证求因及辨病辨证,常把中西医诊疗手段相结合进行针对性治疗。

现将其运用阳和汤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DOR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中医古籍尚无相应病名记载,据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如月经异常及生育能力下降,属于中医“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血枯经闭”“不孕”等范畴。

1 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肾主生殖,罗元恺在80年代率先提出“肾-天癸-冲任-胞宫”的女性生殖轴,在此生殖轴中以肾为主导,可见肾与女性的生殖系统最为密切。

冲任相资,气血下达于胞宫,经带胎产方能正常产生[2]。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可见,肾气的盛衰、天癸的至竭能影响月经的盈亏。

现代医家何嘉琳[3]、夏阳[4]、程泾[5]等均认为,本病病机为肾虚、冲任失调。

据文献报道,现代医家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均采用补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兼有补肾活血、补肾疏肝、补肾养心等均收到较好疗效[6]。

如张飒[7]对60例卵巢早衰患者进行中药和激素替代治疗,结果表明补肾调冲方可逐渐提高患者的卵巢储备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应用阳和汤体会
发表时间:2013-07-23T11:09:47.2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7期供稿作者:金永生
[导读] 5剂后,下肢肿胀消退一半,续服7剂肿胀基本消退,已能弃拐行走,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继上方加减直至痊愈。

金永生(浙江省上虞市百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2300)
【关键词】中药阳和汤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351-01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站全生集》,方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组成。

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笔者在临床中以阳和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体会如下:
1:骨折
石某,男,31岁,2010年3月11日初诊。

右侧胫骨下1/3骨折2月,2月前因外伤导致右侧胫骨下1/3处骨折,经夹板固定、内服中药及外敷膏药等治疗。

症状有所好转,能拄拐行走,但局部肿胀仍较明显,早轻暮重,局部疼痛,检查右侧小腿及足背肿胀明显,皮色光亮、按之凹陷不起,骨折处压痛、叩击痛。

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

辩证为阳虚气弱、寒凝血滞。

治拟温阳益气、补血活血。

处方:熟地20g、肉桂10g、麻黄10g、鹿角胶10g冲服、白芥子10g、炙甘草10g、生黄芪45g、党参15g、当归15g、川断10g、茯苓30g、熟附子10g先煎、生姜10g。

5剂、日2次。

煎汤服用。

5剂后,下肢肿胀消退一半,续服7剂肿胀基本消退,已能弃拐行走,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继上方加减直至痊愈。

2:慢性心功能不全
姜某、女、76岁,2010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患冠心病、高血压20余年,慢性心力衰竭4年余,服用降压、强心利尿等药治疗。

本次因下肢、颜面浮肿、尿少、气急、纳差。

拒绝住院治疗,病人在我们社区,邀上门诊治。

刻诊、胸闷、心悸、气喘、动则尤甚、颜面四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口唇紫绀、溲少、舌质暗、有瘀斑、边有齿痕、苔薄白滑、脉沉细结代。

症属阴水、脾肾阳虚、水湿泛烂、上凌心肺、治宜温补脾肾、利水消肿,方用阳和汤加减治疗。

熟地10g、桂枝10g、麻黄10g、炒白术10g、白芥子6g、炙甘草10g、生黄芪60g、党参15g、泽泻15g、茯苓30g、熟附子10g先煎、生姜10g。

7剂、日2次。

煎汤服用。

7剂后,面浮肢肿渐减、胃纳增多、胸闷气促好转、尿量渐多,加减治疗20余剂,慢性心衰逐渐纠正。

3:烫伤
李某,女,47岁。

2011年3月17日初诊,10天前工作时,右手背熔铁烫伤,经过清创、外敷湿润烧伤膏、静脉滴注安曲南等治疗。

症状不见好转,局部肿胀疼痛、溃烂,来我处诊治、检查,右手背高度肿胀,手背中间见宽0.8CM、深0.4CM横形烫伤口,局部有分泌物,继续外敷湿润烧伤膏,静脉滴注青霉素400万单位,每日2次,4天伤口未见明显好转,考虑到伤口周围肿胀,微循环差,是制约伤口愈合的原因,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内服中药,观其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辩证为阳虚气弱,寒凝血滞,治拟温阳益气、散寒通滞,以阳和汤加减治疗。

处方:熟地18g、肉桂10g、麻黄10g、鹿角胶10g冲服、白芥子10g、炙甘草10g、生黄芪45g、党参15g、茯苓30g、熟附子10g先煎、生姜10g。

5剂、日2次。

煎汤服用。

5剂后,手背肿胀减半,伤口分泌物减少,停用青霉素,继续上方加减出入,服用20余剂伤口痊愈。

4:腰椎间盘突出症
金某,男,51岁,2011年12月2日,患者自述:右侧腰腿痛3月,近3周来症状加重,右侧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疼痛麻木,持续性,肢体不温。

CT示;腰4-5椎间盘突出,口服诺福丁等消炎止痛药。

效果不显,骨科建议手术,患者拒绝,要求保守治疗,观其舌淡暗、苔白滑腻、脉沉细。

证属痹症。

寒湿阻于经络,气滞血瘀。

治拟温经通络,散寒除湿,以阳和汤加减治疗。

处方:熟地10g、肉桂10g、麻黄10g、鹿角胶10g冲服、白芥子10g、当归15g、川断10g、茯苓30g、制川草乌各6g先煎、威灵仙15 g,鸡血滕30 g,乌梢蛇15 g,生姜10g。

5剂、日2次。

煎汤服用。

药用一周,右侧肢体麻木减轻,加减治疗5周后,疼痛消失,开始恢复正常工作。

按:上述4例病案,各属伤骨科、内科、烫伤科,虽然病症各异,但有共同的症机,阳虚、寒凝、气滞、兼有气血虚弱,这些共同的病机,正是阳和汤的适应症,故以阳和汤为基础方,适当加减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