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光学知识总结材料及习题
高考物理新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高考物理新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fa5f5ac8d376eeafaa3173.png)
高考物理新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呈现彩色光带是光的全反射现象B.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C.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D.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C.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就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D.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3.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在光导纤维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电路电流最小5.一个不透光的薄板上有两个靠近的窄缝,红光透过双缝后,在墙上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将其中一个窄缝挡住,在墙上可以观察到()A.光源的像B.一片红光C.仍有条纹,但宽度发生了变化D.条纹宽度与原来条纹相同,但亮度减弱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光源与观察者怎样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干涉现象C.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和互相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相同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7.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有关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C.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发生干涉、衍射,但不能发生反射和折射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8.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图,以下可以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A.增大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B.增大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离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9.一细光束由a、b两种单色光混合而成,当它由真空射入水中时,经水面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以下看法正确的是A.a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b光小B.b光的光子能量较大C.当该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D.用a光和b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10.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MN上形成的彩色光带落在bc区域内,e 为bc中点.现将一温度计放在屏上不同位置,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最快的区域为A.ab B.be C.ec D.cd11.下列应用没有利用电磁波技术的是A.无线电广播 B.移动电话 C.雷达 D.白炽灯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B.红外线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线的化学作用C.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是因为紫外线比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D.工业上的金属探伤是利用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产生稳定的磁场B.透过平行于日光灯的窄缝观察正常发光的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C.通过测定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其频率的变化可测血流速度,这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14.各种不同频率范围的电磁波按频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γ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B.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C.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γ射线D.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15.下列关于电磁波和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波和电磁波均有横波和纵波B.机械波和电磁波均可发生干涉、衍射C.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D.波源的振动或电磁振荡停止,空间中的波均即刻完全消失16.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则A.玻璃对a、b光的折射率满足n a>n bB.a、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满足v a>v bC.逐渐增大入射角,a光将先消失D.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时,相邻亮条纹间距离a光大于b光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红光和绿光组成的一细光束从水中射向空中,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绿光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上的某一位置会时而出现亮条纹,时而出现暗条纹C.红光的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大D.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18.如图甲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厚玻璃板b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 a是标准样板。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32d90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7.png)
物理知识点一、光源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物理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³108m/s;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c。
< p="">2.本影和半影(l)影:影是自光源发出并与投影物体表面相切的光线在背光面的后方围成的区域.(2)本影:发光面较小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光线完全不能到达的区域.(3)半影:发光面较大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只有部分光线照射的区域.(4)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地球的本影部分或全部将月球反光面遮住,便分别能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3.用眼睛看实际物体和像用眼睛看物或像的本质是凸透镜成像原理: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一只凸透镜。
发散光束或平行光束经这只凸透镜作用后,在视网膜上会聚于一点,引起感光细胞的感觉,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
理知识点三、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质的现象.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分类:光滑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
发生在粗糙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4.光路可逆原理:所有几何光学中的光现象,光路都是可逆的.物理知识点四.平面镜的作用和成像特点(1)作用: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聚散性质.(2)成像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物和像关于镜面对称.(3)像与物方位关系:上下不颠倒,左右要交换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双缝干涉(1)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2)产生干涉的条件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叫相干波源,只有相干波源发出的光互相叠加,才能产生干涉现象,在屏上出现稳定的亮暗相间的条纹.(3)双缝干涉实验规律①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相干光源、的路程之差为光程差,记为 .若光程差是波长λ的整倍数,即(n=0,1,2,3…)P点将出现亮条纹;若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n=0,1,2,3…),P点将出现暗条纹.②屏上和双缝、距离相等的点,若用单色光实验该点是亮条纹(中央条纹),若用白光实验该点是白色的亮条纹.③若用单色光实验,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用白光实验,中央是白色条纹,两侧是彩色条纹.④屏上明暗条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其距离大小与双缝之间距离d.双缝到屏的距离及光的波长λ有关,即 .在和d不变的情况下,和波长λ成正比,应用该式可测光波的波长λ.⑤用同一实验装置做干涉实验,红光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紫光干涉条纹间距最小,故可知大于小于.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薄膜干涉(1)薄膜干涉的成因:由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相间的条纹.(2)薄膜干涉的应用①增透膜:透镜和棱镜表面的增透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②检查平整程度:待检平面和标准平面之间的楔形空气薄膜,用单色光进行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待检平面若是平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的各点就位于一条直线上,干涉条纹是平行的;反之,干涉条纹有弯曲现象.。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总结及练习资料讲解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总结及练习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61ee1ccbceb19e8b9f6ba16.png)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总结及练习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第十三章 光第一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1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1)光的折射定律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各自光线与法线的夹角!②表达式:2211sin sin θθn n =③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2)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用符号n 表示sin sin n θθ=大小n 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一个物理量,n 越大,表明光线偏折越厉害。
发生折射的原因是光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 例题:光在某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2.122×108m/s ,当光线以30°入射角,由该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为多少?解:由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得又根据介质折射率的定义式得r 为在空气中光线、法线间的夹角即为所求.i 为在介质中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30°. 由(1)、(2)两式解得:所以r=45°.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分解出各种色光,在屏上形成红→紫的彩色光带(注意:不同介质中,光的频率不变。
)练习:1、如图所示,平面镜AB 水平放置,入射光线PO 与AB 夹角为30°,当AB 转过20°角至A′B′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角等于50°B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c n v =C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D .反射光线与AB 的夹角为60°2、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入射角40°,在界面上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折射,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 )A .小于40°B .在40°与50°之间C .大于140°D .在100°与140°与间3、太阳光沿与水平面成30°角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为了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跟水平面所成的夹角可以是 ( )A .15°B .30°C .60°D .105°知识点: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探究)1.实验的改进: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可以入射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 、OO′(或OO′的延长线)交于C 点和D 点,过C 、D 两点分别向NN′做垂线,交NN′于C′、D′点, 则易得:n = CC′/DD′2.实验方法:插针法例题: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当入射光线与玻璃砖表面成30°角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则此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 ) A .2 B .3 C .22 D .33 练习:1、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 =2的玻璃表面,入射角为θ1,求:当θ1=45º时,折射角多大?2、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 =2的玻璃表面,入射角为θ1,求:当θ1多大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刚好垂直?(1)300(2)arctan 23、为了测定水的折射率,某同学将一个高32cm ,底面直径24cm 的圆筒内注满水,如图所示,这时从P 点恰能看到筒底的A 点.把水倒掉后仍放在原处,这时再从P 点观察只能看到B 点,B 点和C 点的距离为18cm .由以上数据计算得水的折射率为多少? 4/3第二节全反射知识点:光的全反射i 越大,γ越大,折射光线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a2d1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7.png)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学的基础原理之一。
当光线传播时,可以假设光沿着一条直线传播。
如果没有阻碍,光线会一直沿着直线传播。
这个原理在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都有体现,比如太阳的光线穿过窗户、电灯的光线在房间里传播等等。
二、光的速度在空气中,光的速度约为3.0×10^8m/s。
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受到介质折射率的影响。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最快的,这也是物理学上一些重要的原理所依赖的。
三、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当光线照射到一个光滑的表面上时,光线会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回去。
这一现象可以用光滑的镜子来进行实验观察。
四、光的折射当光线进入到一个介质中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方向会发生改变。
折射定律指出,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这一定律对于制作透镜、棱镜等光学元件是非常重要的。
五、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当白光通过某些介质或器件时,不同颜色的光会分散出来。
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各不相同。
这也是彩虹的形成原理之一。
六、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光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衍射是指光线通过一个缝隙或孔径时,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光条纹模式。
这一现象是由于光本身的波动特性所决定的。
七、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当两束光经过衍射或交叠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干涉条纹。
这一现象是由于光波的相长干涉或相消干涉所引起的。
八、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不同,这就导致光呈现出不同的偏振特性。
偏振光在一些特定的实验和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
九、光的吸收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部分光能会被物体所吸收。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反射光和折射光的能量往往比照射光要小。
十、光的色温光的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偏向于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这与光源的光谱特性有关,也是针对照明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十一、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也就是说光既有波动模型也有粒子模型。
高中物理复习要点总结练习题
![高中物理复习要点总结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dcf68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b.png)
高中物理复习要点总结练习题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都很强的学科,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扎实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高中物理的复习要点,并附上相应的练习题,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力学部分1、运动学(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公式 v = v₀+ at,位移公式 x = v₀t + 1/2at²,速度位移公式 v² v₀²= 2ax 等,要熟练掌握这些公式的应用,能够解决刹车问题、追及相遇问题等。
(2)平抛运动: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掌握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计算方法。
(3)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和公式,以及向心力的来源分析。
练习题:一辆汽车以 10m/s 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2m/s²,求汽车刹车 5s 后的位移。
一个物体以水平初速度 v₀抛出,经过 2s 落地,水平位移为 40m,求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 v₀。
一圆盘绕中心轴匀速转动,半径为 2m,周期为 4s,求圆盘边缘一点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2、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二定律:F = ma,要能够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加速度,或者根据加速度求解受力。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练习题:一个质量为 2kg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拉力 F = 10N 的作用,摩擦力 f = 4N,求物体的加速度。
一个人站在体重秤上,下蹲过程中体重秤的示数如何变化?3、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和功率的计算:掌握恒力做功的公式 W =Fxcosθ,功率的公式 P = W/t 或 P = Fv。
(2)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3)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即 E₁= E₂。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总结与习题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总结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5b9f95bed5b9f3f90f1cd3.png)
光的折射、全反射和色散1.光的折射(1) 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的现象.(2) 折射定律:①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②表达式:s insin12=n12,式中n12 是比例常数.③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3) 折射率:①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介质时,的正弦与的正弦的比值.②定义式:n=s insin12(折射率由介质本身和光的频率决定).③计算式:n=cv(c 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是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此可知,n>1).2.全反射(1) 发生条件:①光从介质射入介质;②入射角临界角.(2) 现象: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光.(3) 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 C 表示,sin C=1n.(4) 应用:①全反射棱镜;②光导纤维,如图所示.3.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现象: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光的现象.(2) 色散规律:由于n 红<n紫,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棱镜界面时,红光和紫光的折射角不同,即紫光偏折得更明显.当它们射到另一个界面时,光的偏折最大,光的偏最小.(3)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①白光为复色光;②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③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波长越短,波速.1.光密介质不是指密度大的介质,折射率的大小与介质的密度无关.2.由n=cv知,当光从真空射向其他透明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都发生改变.光的波动性1.光的干涉(1) 产生干涉的条件:两列光的相同,恒定.(2) 杨氏双缝干涉①原理如图所示.②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a.单色光:若路程差r2-r1=kλ(k=0,1,2⋯),光屏上出现;若路程差r2-r1=(2k+1)(k=0,1,2⋯),光屏上出现.2b.白光:光屏上出现彩色条纹.③相邻明(暗)条纹间距:Δx=ld.(3)薄膜干涉①概念:由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相互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条纹.②应用: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还可以做增透膜.2.光的衍射(1)光的衍射现象:光在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传播方向而照射到区域的现象.(2)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当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光波波长小,或者跟波长差不多时,光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3)各种衍射图样①单缝衍射:中央为,两侧有明暗相间的条纹,但间距和不同.用白光做衍射实验时,中央条纹仍为,最靠近中央的是紫光,最远离中央的是红光.②圆孔衍射:明暗相间的不等距.③泊松亮斑(圆盘衍射):光照射到一个半径很小的圆盘后,在圆盘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这是光能发生衍射的有力证据之一.(4)衍射与干涉的比较3.光的偏振现象(1)偏振光:在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2)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在各个方向上的光波强度都相等.(3)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波.(4)获得偏振光的方法有两种:让自然光经过或使反射光与折射光垂直.(5)偏振光的应用:水下照像、立体电影等.(6)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光,除了直接从光源发出的光以外都是偏振光.对折射率的理解1.折射率是用光线从真空斜射入介质,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定义的.由于光路可逆,入射角、折射角随光路可逆而“换位”,因此,在应用时折射率可记忆为n=s in真空角sin介质角(真空角为真空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介质角为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折射率的大小不仅反映了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也反映了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大小,v=c n3.折射率的大小不仅与介质本身有关,还与光的频率有关.同一种介质,对频率大的光折射率大,对频率小的光折射率小.4.同一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虽然波速、波长不同,但频率不变.1.对于某单色光,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则此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其速度比在水中大,其波长比在水中长B.其速度比在水中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短C.其速度比在水中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短D.其速度比在水中小,其波长比在水中长[答案] C[解析] 由光在介质中的波速与折射率的关系式v=cn可知,n 玻>n 水,所以v 玻< v水,光的频率与介质无关,只由光源决定,即光在玻璃及水中传播时ν不变,据v=λ,ν知λ玻<λ水.C 项正确.对全反射的理解1.在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中,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2.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当折射角等于90°时,实际上就已经没有折射光了.3.全反射现象可以从能量的角度去理解:当光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时,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这时就发生了全反射.2.(2009 浙·江高考)如图11-3-4 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 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 E 点,并偏折到 F 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 的夹角为θ=30°,E、F 分别为边AB、BC 的中点,则( ) 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3B.光在 F 点发生全反射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从 F 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 E 点的光束平行[答案] AC3[ 解析] 由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θ1=60°,折射角θ2=30°.由折射定律n= sinsin12=212= 3 ,A 正确;在BC 界面上,入射角为30°,根据计算所得折射率,由折射定律易知,出射角度为60°,不会发生全反射,B 错误;光从空气进入棱镜,频率 f 不变,波速v 减小,所以λ=vf减小,C 正确;由上述计算结果,作出光路图,可知 D 错误.1.无论是应用折射定律,还是应用全反射分析问题,都应准确作出光路图,个别问题还要注意找出符合边界条件或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对应光线.2.光学题目经常涉及到日常生活或高科技中的光学元件,如光纤通信、照像机镜头等.【题型1】折射定律及折射率的应用【例1】(2008·宁夏高考)一半径为R 的1/4 球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 3 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 的竖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求出射角θ.[答案] 60°[解析] 如图所示,设入射光线与1/4 球体的交点为C,连接OC,OC 即为入射点的法线.因此,图中的角α为入射角.过 C 点作球体水平表面的垂线,垂足为 B.依题意,∠COB=α.3又由△OBC 知sinα=①2设光线在 C 点的折射角为β,由折射定律得sinsin= 3②由①②两式得β=30°③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球体的竖直表面上的入射角γ为30°.由折射定律得s insin =13④因此sinθ=32解得θ=60°应用折射定律进行相关计算时,关键是做好光路图,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题型2】全反射现象、临界角及应用【例2】(2009·宁夏高考)如图所示,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2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 边的中点M 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解析] 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sinsinir①由已知条件及①式得r=30°②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侧,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出射点为F,由几何关系可得∠AFM=90°AF=38a ③即出射点在AB 边上离 A 点38a 的位置.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光路图如图所示.设折射光线与AB 的交点1设全反射的临界角为θC,则sinθc=⑤n由⑤和已知条件得θC=45°⑥因此,光在 D 点发生全反射.设此光线的出射点为E,由几何关系得∠DEB=90°BD=a-2AF ⑦BE=DB sin30 °⑧1联立③⑦⑧式得BE=a81B点即出射点在BC 边上离a 的位置.8象现.解以45°的入射角从AC 边的中点M 射入棱镜,对应两个入射方向,解答本题时易出现漏3】光的色散问题分析【题型【例3】abc 为一全反射棱镜,它的主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1-3-7 所示.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 面上,在ab 面上发生全反射,若光线入射点O 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光线的入射方向(不考虑自b c 面反射的光线),则:(1)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ab 面,则哪种色光首先射出?(2)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哪种色光首先射出ab 面?[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明确各种色光折射率的大小关系.(2)比较白光转动时各色光折射角的大小.(3)明确各色光在ab 面上入射角变化.(4)根据临界角大小作出判断.[答案] (1)红光(2)无光射出ab 面[解析] (1)白光垂直入射ac 面后直射到ab 面,入射角为45°,发生全反射说明入射光顺时针棱镜的临界角C≤45,°这是对从红光到紫光的所有色光说的.当偏转时,在ac 面上发生色散,不同色光折射不同,红光偏折小,紫光偏折大,如图所示,射到ab 面上时红光入射角小,紫光入射角大,但它们都小于45°.另一方面,棱镜对红光的临界角比紫光的临界角大.因此,入射光顺时针逐渐偏转时,在ab 面上红光的入射角将首先小于临界角而射出ab 面.(2)如果入射光逆时针偏转,则经a b 面上的红光、紫光的入射角都大于45°,都发生全反射而不可能从ab面射出.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但不垂直界面时光线要发生折射,红光折射率小,紫光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临界角大于紫光的临界角.本题中还要注意改变光路的两种情况要分别考虑,作出光路图找出在ab界面上的入射角与临界角的关系再判断.【课时作业】1.(2009 天·津高考)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的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红光的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答案]C[解析]在光的折射和干涉现象中有这样四个公式:v=cn ,nsinsin12,sinC=1n,lx 据此结合题d目中的条件可知只有 C 正确.2.如图11-3-8 所示,一束细光线 a 射到Ⅰ、Ⅱ两种介质的临界面后,反射光束只有b,折射光束只有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 a 是复色光,则b、c 都一定是复色光B.若a 是单色光,则b、c 都一定是单色光C.若b 是复色光,则a、c 都一定是复色光D.若 b 是单色光,则a、c 都一定是单色光[答案]BD[解析]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一定有反射,但不一定有折射;不同频率的光入射角相同时,折射角一定不同.若 a 是复色光, b 一定是复色光,而折射光线只有c,c 一定是单色光,而且只有这种频率的光发生了折射,其余频率的光都发生了全反射.若 b 是复色光,说明a是复色光,但 c 只能是单色光.若 b 是单色光,说明a一定是单色光,因此 c 也一定是单色光.3.如图所示的长直光纤,柱芯为玻璃,外层以折射率比玻璃稍低的介质包覆.若光线自光纤左端进入,与中心轴的夹角为θ,则下列有关此光线传递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论θ为何值,光线都不会发生全反射B.不论θ为何值,光线都会发生全反射C.θ够小时,光线才会发生全反射D.θ够大时,光线才会发生全反射[答案]C[解析]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之一是入射角i 要等于或大于临界角C,即光线传播到光纤侧面时的入射角i 应满足i=90°-θ≥C,θ≤90°-C,故选项C 正确.4.(2008 上·海高考)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C.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D.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答案]BD[解析]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白光作为光源,将得到彩色条纹,用红光作为光源,将得到红黑相间的条纹.用不同颜色的光分别照射两缝,得不到干涉条纹.用单色光照射一条缝,得到衍射条纹.5.如图所示为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其折射率n= 2 ,现有垂直于平面的平行光束射来,试求在半圆面上有光线射出的范围是多大?[答案]半圆面对应的圆心角在90°范围[解析]这束平行光束垂直于平面部分射入玻璃砖,其传播方向不变,射至半圆面上时,一部分光线因发生全反射而不会射出.设其中一条光线刚好以临界角射向圆柱面而发生全反射,这条光线外侧的光线射向圆柱面时,入射角均大于临界角,都将发生全反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M 点刚好发生全反射时,∠C=arcsin 1n=45°即α=45°,由此可知,有光线射出的范围在MN 间,即对应的圆心角2α=90°.。
高中物理:光学-光的衍射
![高中物理:光学-光的衍射](https://img.taocdn.com/s3/m/9a6f943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e.png)
高中物理:光学-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光学中的经典知识点,其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的衍射的基本概念、衍射定理、夫琅禾费衍射以及常见的实验方法。
一、光的衍射的基本概念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孔或者通过物体表面的缝隙后,光波会扩散成为一组新的光波,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衍射。
在光的衍射中,光波会形成一些明暗交替的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衍射图样,其形状和孔或者缝隙的大小和形状有关。
二、衍射定理衍射定理是光学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是描述从一个孔或者一个光源丝的发射的光经过另一个孔或者缝隙后产生的光的波前的变化情况。
衍射定理可以用来计算衍射图案的形状,以及通过使用光的衍射图案来确定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衍射定理的公式如下所示:sinθ = nλ/d其中,θ是衍射角,n是衍射序数,λ是光的波长,d是孔或者缝隙的宽度。
三、夫琅禾费衍射夫琅禾费衍射是一种典型的衍射现象,它是一种发生在单缝或双缝上的衍射现象。
夫琅禾费衍射的衍射图样是一组纵向的亮暗条纹。
夫琅禾费衍射的公式如下所示:dsinθ = nλ其中,d是缝隙的大小,θ是衍射角,n是衍射序数,λ是光的波长。
四、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研究光的衍射现象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光的衍射实验方法包括单缝衍射实验、双缝干涉实验、格点衍射实验等。
(1)单缝衍射实验单缝衍射实验是研究光的衍射现象的最简单的实验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一个狭窄的孔洞使光波扩散成为一个圆形的波前来观察光的衍射现象。
(2)双缝干涉实验双缝干涉实验是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重要实验方法,它可以通过两个狭缝使光波扩散成为一组具有干涉现象的亮暗条纹。
(3)格点衍射实验格点衍射实验是一种研究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方法,它可以通过一个光栅来使光波扩散成为一组具有规律的亮暗条纹。
五、练习题1. 一束波长为500nm的光穿过一个宽度为0.3mm的单缝后,经过距离1m的观察屏时,其衍射图样的第五个主极大的位置距离中心线的距离是多少?参考答案:0.30mm2. 光通过一组双缝(缝距为0.1mm,缝宽为0.05mm),在距离屏幕40cm处出现了一组亮暗条纹。
版高中物理几何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版高中物理几何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dea9e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b.png)
版高中物理几何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高中物理的几何光学主要涉及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成像三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完整归纳总结的1200字以上的版本。
一、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镜面反射:光线在光滑的表面上发生反射,形成镜面反射。
镜面反射的特点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在反射后保持平行。
3.图像特点:镜面反射的图像特点是:与物体呈对称,与物体等大,正立,视距相等。
二、平面镜1.焦距和焦点:平面镜的焦点是与镜中心呈等角的光线经过反射后所交于的点,与镜面的交点为焦点,并且焦点在镜面两侧等距离的位置上。
与该平面镜的焦点相应的距离叫做平面镜的焦距。
2.成像性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呈现真实、位置对称、正立、视距等大的图像,左右位置颠倒。
三、球面镜1.球面镜的分类: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两种。
2.光的折射定律:光线由空气射向球面镜,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由大到小的折射角,则光线会聚于球面镜的焦点,形成实像;由小到大的折射角,则光线会发散,无法交于焦点,形成虚像。
3.凸面镜成像:凸面镜会使光线会聚,形成实像。
当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像为倒立、缩小、实像;当物体在焦点以内,成像为正立、放大、虚像。
4.凹面镜成像:凹面镜会使光线发散,无法交于焦点,形成虚像。
凹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缩小、虚像。
四、薄透镜1.薄透镜的种类:薄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2.透镜成像: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图像叫做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当物体在光轴上方,成像为倒立、缩小、实像;当物体在光轴下方,成像为正立、放大、虚像。
凹透镜成像的特点与凸透镜相反。
3.焦距和焦点:薄透镜的焦点是平行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所交于的点,焦点的位置与透镜的光心及两个球面半径有关。
五、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原理:光的色散是光通过多个介质界面时,不同频率的光分散出不同的方向。
色散现象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所引起的。
高考物理专题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分类汇编附答案
![高考物理专题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分类汇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08496c67ec102de2bd89a8.png)
高考物理专题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分类汇编附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单色光通过劈尖产生产生明暗条纹乙:单色光通过牛顿环产生明暗条纹丙:单色光通过双缝产生明暗条纹丁:单色光通过单缝明暗条纹A.四个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干涉条纹B.甲、乙两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等距条纹C.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D.丁实验中,产生的明暗条纹为光的衍射条纹2.如图所示两细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 a为蓝色光,则b可能为红色光B.在该三棱镜中a色光的传播速率比b光的传播速率大C.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大D.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折射率3.用a.b.c.d表示4种单色光,若①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②用b.c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条纹间距最大;③用b.d 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能使其发射电子.则可推断a.b.c.d分别可能是( ) 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B.蓝光.紫光.红光.橙光C.紫光.蓝光.橙光.红光D.紫光.橙光.红光.蓝光4.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5.下面事实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C.水中的气泡显得格外明亮D.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6.如图所示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平整度的装置,同样的装置也可以用于液体折射率的测定.方法是只需要将待测液体填充到两平板间的空隙(之前为空气)中,通过比对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d′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d就可以计算出该液体的折射率.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B.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C.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D.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电路电流最小8.一个不透光的薄板上有两个靠近的窄缝,红光透过双缝后,在墙上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将其中一个窄缝挡住,在墙上可以观察到()A.光源的像B.一片红光C.仍有条纹,但宽度发生了变化D.条纹宽度与原来条纹相同,但亮度减弱9.如图为LC振荡电路在某时刻的示意图,则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B.若磁场正在增强,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电容器正在充电D.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减小1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的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A.质点A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变为振动减弱点B.质点B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变为振动加强点C.质点C可能为振动加强点,也可能为振动减弱点D.质点D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减弱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C.海市蜃楼现象D.日光照射在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12.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某特制的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玻璃较厚),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光子的能量小于b光光子的能量B.若增大入射角i,则a光可能先消失C.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光条纹间距大于b光条纹间距D.在玻璃砖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的位置B.调制是电磁波发射的过程,调谐是电磁波接收的过程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长总比静止时的杆长短14.下列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缝的作用是获得频率保持不变的相干光源B.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相干光源C.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处出现暗条纹D.在光屏上能看到光的干涉图样,但在双缝与光屏之间的空间却没有干涉发生15.下列关于电磁波和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波和电磁波均有横波和纵波B.机械波和电磁波均可发生干涉、衍射C.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D.波源的振动或电磁振荡停止,空间中的波均即刻完全消失16.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的彩色,瀑布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虹以及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时看到的彩色条纹,这些现象分别属于()A.光的干涉、色散和衍射现象B.光的干涉、衍射和色散现象C.光的衍射、色散和干涉现象D.光的衍射、干涉和色散现象17.在杨氏干涉实验中,从两个狭缝到达像屏上的某点的光走过的路程相等,该点即为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即k=0对应的那条亮条纹),双缝屏上有上下两狭缝,设想在双缝屏后用一块极薄的玻璃片遮盖上方的缝,则屏上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将(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C.不动 D.可能向上移动,也可能向下移动18.如图甲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厚玻璃板b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 a是标准样板。
2023年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2023年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a1d5a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b.png)
第十一单元光旳性质一、知识构造1.懂得有关光旳本性旳认识发展过程: 懂得牛顿代表旳微粒、惠更斯旳波动说一直到光旳波粒二象性这一人类认识光旳本性旳历程, 懂得人类对客观世界旳认识是不停发展不停深化旳。
2.懂得光旳干涉: 懂得光旳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旳条件;懂得双缝干涉旳装置、干涉原理及干涉条纹旳宽度特性, 会用肥皂膜观测薄膜干涉现象。
懂得光旳衍射: 懂得光旳衍射现象及观测明显衍射现象旳条件, 懂得单缝衍射旳条纹与双缝干涉条纹之间旳特性区别。
3、懂得电磁场, 电磁波:懂得变化旳电场会产生磁场, 变化旳磁场会产生电场, 变化旳磁场与变化旳磁场交替产生形成电磁场;懂得电磁波是变化旳电场和磁场——即电磁场在空间旳传播;懂得电磁波对人类文明进步旳作用, 懂得电磁波有时会对人类生存环境导致不利影响;从电磁波旳广泛应用认识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应用是一种创新过程, 增强理论联络实际旳自觉性。
懂得光旳电磁说:懂得光旳电磁说及其建立过程, 懂得光是一种电磁波。
4.懂得电磁波波谱及其应用: 懂得电磁波波谱, 懂得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及(射线旳特性及其重要应用。
5、懂得光电效应和光子说:懂得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基本规律, 懂得光子说, 懂得光子旳能量与光学知识点其频率成正比;懂得光电效应在技术中旳某些应用6、懂得光旳波粒二象性:懂得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懂得大量光子轻易体现出粒子性, 而少许光子轻易体现为粒子性。
光旳直线传播. 光旳反射二、光旳直线传播1. 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旳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多种频率旳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C=3×108m/s;多种频率旳光在介质中旳传播速度均不不小于在真空中旳传播速度, 即v<C。
三、光旳反射1.反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旳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质旳现象.2.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且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 分类: 光滑平面上旳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da2f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4.png)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光学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下面就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光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让我们全面了解这些知识。
一、光线的传播和反射1. 光线的传播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它具有继承光源的特点,传播过程中不会改变光源的性质。
2. 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符合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个定律反映了光的反射规律。
3. 光的像的特点光的反射产生的像具有实像和虚像两种情况。
实像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虚像则不能。
二、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1. 光的折射定律光在两种介质间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定律是描述光的折射规律的基本定律。
它表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 光的色散折射率与光的颜色有关,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时会有不同的折射角。
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即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现象。
三、光的干涉1. 光的波动性光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
光的波动性可以解释光的干涉现象。
2.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相互干涉而产生干涉条纹的现象。
3. 干涉条纹的性质干涉条纹具有明暗相间、交替分布的特点。
干涉的明暗程度取决于相干光的相位差。
四、光的衍射1. 光的衍射现象光经过通过较小的孔或物体的缝隙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光线会沿着缝隙的周围弯曲传播。
2. 衍射的特点衍射是波动特性的表现,与波的波长和衍射孔的大小有关。
波长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
五、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将非偏振光中的所有方向的振动分量限制在特定的方向上而得到的偏振光。
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到此结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能够解释和预测光的现象。
学好光学知识对于理解光学仪器和技术应用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d2c80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4.png)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沿任何传播路径上任意两点的连线都在媒质中无障碍地传播光线。
光的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界面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介质,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线在折射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折射定律,即$n_1 \\sin\\theta_1 = n_2 \\sin \\theta_2$,其中 $n_1$ 和 $n_2$ 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theta_1$ 和 $\\theta_2$ 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将完全反射回原介质,不再折射出来,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薄透镜:薄透镜是由两个或多个球面神经正确磨制的光学器件,它可以通过折射和反射使光线发生偏折,分散光线或者使光线汇聚。
凸透镜:凸透镜是中心厚度较薄的镜片,它可以将平行光线汇聚到一个点上,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焦点。
凸透镜有正焦距和负焦距之分。
凹透镜:凹透镜是中心厚度较薄的镜片,它会将平行光线发散开来,所以不会有实际的焦点。
光的色散:介质的折射率会随着光的波长变化而变化,导致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角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干涉:当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它们的相位差引起的叠加效应会导致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的出现。
光的衍射:当光线通过一个孔或者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光线会向各个方向散射,产生衍射图样。
偏振:光是一种纵波,它的电场和磁场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
通过适当的装置,可以将光中电场振动方向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平面上,这种光称为偏振光。
这些是高中物理光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光学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d362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7.png)
高中物理光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当光线传播时,光线总是沿着直线传播,这就是光的直线传播。
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质,会被吸收或反射。
2. 光的波动传播光具有波动性,光波的传播是通过波峰和波谷向前传播的。
光的波动传播可以解释光的干涉、衍射现象。
3. 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米/秒,通常用c表示。
在介质中,光的速度会减小,光速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二、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律当光线与表面相交时,会发生反射。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即光线、入射面法线和反射面法线共面,且入射角和反射角的两个角度评分量互相相等。
2. 光的反射规律根据反射定律,可以分析光线在镜子、平面镜、曲面镜、棱镜等物品的反射规律。
通过这些规律可以进行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应用。
三、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以及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2. 折射率不同的物质对光的折射具有不同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由介质的折射率来描述。
通常折射率的定义是介质中光速与真空中光速的比值。
3. 折射规律根据折射定律可以分析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也可以证明光在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中会出现全反射现象,这是光纤和光导管应用的原理。
四、光的成像1. 光的成像原理在光学中,成像是光折射或反射后产生的物体形象。
根据光的成像原理,可以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过程,得出成像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2. 镜子成像特点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不同类型的镜子如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入射光线的反射方式有所不同。
通过分析镜子的反射特点,可以了解镜子的成像特点,如实像、虚像和放大缩小等。
3. 透镜成像特点透镜是光学器件的一种,在透镜中也会发生光的折射。
透镜可以使入射平行光线汇聚成一个焦点处,并且能够产生实像和虚像。
五、光的波动1. 光的波动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其中包括波长、频率和波速等。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总结例题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总结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3605a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f.png)
(每日一练)高中物理光学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用白炽灯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A.干涉条纹消失B.中央条纹变成红色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答案:B解析:A.加上红色滤光片后,在双缝中得到是频率相同的红光,因此能发生干涉现象,干涉条纹仍然存在,故A错误;B.加上红色滤光片后,发生干涉的是红光,故中央条纹变成红色,故B正确;C.在中央条纹,满足光程差为零,则是明条纹,并不会变成暗条纹,故C错误;D.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后,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通过光缝的光是红光,由于红光的频率相同,则能发生干涉,但不是彩色条纹,而是明暗相间的红色条纹,故D错误。
故选B。
2、图甲是用光的干涉法来检查物体表面平整程度的装置,其中A为标准平板,B为被检查的物体,C为入射光,图乙为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C应采用复合光B.干涉条纹是由A的下表面反射光和B的上表面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C.当AB之间某处距离为入射光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对应条纹是暗条纹D.若所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则被检查物体表面上有凹陷答案:B解析:A.入射光C应采用单色光,波长一定,不会出现干涉条纹重合,若采用复合光则会出现干涉条纹重合的现象,故A错误;B.干涉条纹是由A的下表面反射光和B的上表面反射光发生干涉产生的,故B正确;C.当AB之间某处上下反射光的光程差为入射光的半波长奇数倍时,对应条纹是暗条纹,故C错误;D.薄膜干涉是等厚干涉,即明条纹处空气膜的厚度相等,明条纹右偏说明被检查物体表面上有凸起,故D错误。
故选B。
3、牛顿为了说明光的性质,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如今,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光的性质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①该实验是α粒子散射实验,依据此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光的性质无关②干涉是波的特有性质,因此双孔干涉实验说明光具有波动性③此实验是光电效应的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④三种射线在电场偏转的实验,能判定射线的电性,不能说明光的性质故选B。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4b58f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d.png)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和光的相互作用等现象的学科。
高中物理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下面将对高中物理光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光的传播和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传播方式:光波是一种横波,光在真空中直线传播,而在介质中会发生折射。
2. 光的传导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光速,约为3.0×10^8 m/s。
3.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光的传播路径及直线传播的条件。
二、反射和折射1. 反射现象: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部分或全部被折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反射。
2. 反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折射现象:光线由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经过一个表面,一部分光线发生偏离,这种现象叫做折射。
4.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折射角和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5. 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之比。
6. 全反射:当光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射向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发生全反射。
三、光的干涉和衍射1. 干涉现象:光的波动性质使得光波能够互相叠加和干涉,形成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
2. 干涉条件:干涉需要两个或多个光源和接收屏幕,光源之间的波长差别要小,以保证形成干涉现象。
3. 干涉现象的解释:干涉现象可以用光的波动性来解释,即光的波峰与波谷相互叠加或相互抵消。
4. 衍射现象:光通过一个小孔或绕过物体时,会产生弯曲和传播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衍射。
5. 衍射图样:衍射光线经过狭缝或物体时,会发生弯曲和互相干涉,形成一系列亮暗相间的衍射图样。
6. 衍射的条件:光波通过小孔或物体时,波长与孔径(或物体尺寸)的比值要接近1,以保证发生衍射现象。
高中物理光学内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内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288555a8956bec0975e3ec.png)
高中物理选修 3-4 “光”内容分析一、知识框架高中物理选修 3-4 “光”部分内容主要可分为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几个具体知识内容,几何光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三部分内容;波动光学则包括光的干涩、衍射、偏振和色散的内容,而激光作为光学的应用,需额外介绍。
《课程标准》对光部分的要求主要有: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测定材料的折射率;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光纤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知道产生干涉、衍射现象的条件;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了解激光的特性和应用;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相。
二、教材分析及地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选修 3-4 以振动和波为核心,在从机械振动过渡到电磁波的过程中,光学起到了重要的承接作用。
机械波具有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特性。
通过对比介绍光同样具有干涉、衍射、偏振等特性,使学生知道光也是一种波。
光又有别于机械波,而属于电磁波。
对于光现象的深入研究(光速的测量),还预示了相对论的产生。
由于前面已经用较大篇幅描述了机械波,甚至包括了惠更斯原理,而且现代高中学生对于电磁波等波动知识已经有些了解;另一方面,物理学对光的研究主要是光的本性,几何光学侧重于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在新课程中已经很少了。
因此,在教材中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没有完全分开成为两章。
三、新教材中光学内容的变化光的色散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只讲激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全息照相,而完全不用讲激光产生的机理。
直接引入对光的本性的讨论,介绍历史上主要有两种观点——光的微粒说和光的波动说。
认识到光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是处于一定波长(或者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场(一种量子化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完整版)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aaac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a.png)
完整版)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光的微粒说由XXX提出,可以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等现象。
然而,它无法解释光的独立传播以及当光通过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既有反射又有折射的现象。
光的干涉是一种重要现象,其中双缝干涉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
我们也需要了解光的衍射和薄膜干涉。
电磁场理论和光的电磁说解释了光的电磁波谱,其中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以及r射线等,从低频到高频构成了非常广泛的电磁波谱。
XXX提出了光的波动性,深化了人们对光本质的认识。
XXX则提出了光的电磁说,XXX提出了光子说。
光子说认为光在空间传播并非连续的,而是由许多个光子组成的。
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hv,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值为6.63×10^-34焦·秒。
我们需要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即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大量光子可以表现出粒子性,而少量光子可以表现出波动性。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是基本现象。
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3×10^8m/s。
而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则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v<C。
反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然后再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反射定律规定,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滑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而发生在粗糙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则叫做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所有几何光学中的光现象,光路都是可逆的。
平面镜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聚散性质。
它可以产生等大正立的虚像,物体和像关于镜面对称。
然而,像与物方位关系上下不颠倒,左右需要交换。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中心线作为对称轴)。
2.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介质时,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颜色分离现象。
在白色光中,波长最长的红光折射率最小,波长最短的紫光折射率最大,所以在经过棱镜时,红光偏折角最小,紫光偏折角最大,其它颜色的光偏折角介于两者之间。
高二物理【光学】基础知识(带答案)
![高二物理【光学】基础知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ba3d4cf90f76c660371a2b.png)
第一节光的反射和折射一、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1.光的反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进入第2种介质的现象。
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即□10 sinθ1sinθ2=n12。
5.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折射率1.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n=sinθ1sinθ2,其中θ1为真空中的入射角。
2.物理意义: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
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折射率。
3.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cv,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大于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
三、插针法测玻璃砖的折射率如图所示,当光以一定的角度透过一块玻璃砖时,只要找出与入射光线AO 相对应的出射光线O′D,就能够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后的折射光线OO′,于是就能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
根据折射定律,就可以求出玻璃砖的折射率。
判一判(1)一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 )(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必共面。
( )(3)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不是可逆的。
( )(4)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传播的速度大小相等。
( )第二节光的全反射一、全反射现象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小的介质,即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大的介质,即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2.全反射现象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二、全反射条件1.发生全反射条件(1)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2)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2.临界角C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特别地,当光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临界角C满足:n=sin 90°sin C=1sin C.三、全反射的应用——光导纤维1.光导纤维对光的传导原理利用了全反射原理.2.光导纤维的构造光导纤维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直径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由内芯和外层透明介质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第三节光的干涉一、双缝干涉1.史实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证明了光的确是一种波.2.实验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的红色激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两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相互叠加.3.现象在屏上得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4.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即恰好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两列光在该点相互加强,该点出现亮条纹;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列光在该点相互削弱,该点出现暗条纹.5.计算波长的公式相邻两条明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为Δx=ldλ.(其中d为两缝间距,l为两缝到屏的距离,λ为光的波长).第五节光的衍射一、光的衍射1.光的衍射现象:光能够绕过障碍物而到达“阴影”区域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折射、全反射和色散1.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的现象. (2)折射定律:①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 于 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 .②表达式:21sin sin θθ=n 12,式中n 12是比例常数. ③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 (3)折射率:①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介质时, 的正弦与 的正弦的比值.②定义式:n =21sin sin θθ (折射率由介质本身和光的频率决定). ③计算式:n =vc(c 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是光在介 质中的传播速度,由此可知,n >1). 2.全反射(1)发生条件:①光从 介质射入 介质;②入射角 临界角. (2)现象: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 光.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C 表示,sin C =n1. (4)应用: ①全反射棱镜; ②光导纤维,如图所示. 3.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现象: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 光的现象.(2)色散规律:由于n 红<n 紫,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棱镜界面时,红光和紫光的折射角不同,即紫光偏折得更明显.当它们射到另一个界面时, 光的偏折最大, 光的偏最小. (3)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光的波动性1.光的干涉(1)产生干涉的条件:两列光的 相同, 恒定. (2)杨氏双缝干涉①原理如图所示.②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a .单色光:若路程差r 2-r 1=kλ(k =0,1,2…),光屏上出现 ;若路程差r 2-r 1= (2k +1)2λ(k =0,1,2…),光屏上出现 . b .白光:光屏上出现彩色条纹.③相邻明(暗)条纹间距:Δx =λdl. (3)薄膜干涉①概念:由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相互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 条纹.②应用: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还可以做增透膜. 2.光的衍射(1)光的衍射现象:光在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传播方向而照射到 区域的现象. (2)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当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光波波长小,或者跟波长差不多时,光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各种衍射图样①单缝衍射:中央为 ,两侧有明暗相间的条纹,但间距和 不同.用白光做衍射实验时,中央条纹仍为 ,最靠近中央的是紫光,最远离中央的是红光. ②圆孔衍射:明暗相间的不等距 .③泊松亮斑(圆盘衍射):光照射到一个半径很小的圆盘后,在圆盘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这是光能发生衍射的有力证据之一. (4)衍射与干涉的比较➢对折射率的理解1.对于某单色光,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则此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其速度比在水,其波长比在水中长B.其速度比在水,其波长比在水中短C.其速度比在水中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短D .其速度比在水中小,其波长比在水中长[答案] C[解析] 由光在介质中的波速与折射率的关系式v =nc可知,n 玻>n 水,所以v 玻<v 水,光的频率与介质无关,只由光源决定,即光在玻璃及水中传播时ν不变,据v =λν,知λ玻<λ水.C 项正确.➢ 对全反射的理解2.(2009·高考)如图11-3-4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 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 点,并偏折到F 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 的夹角为θ= 30°,E 、F 分别为边AB 、 BC 的中点,则 ( ) A .该棱镜的折射率为3 B .光在F 点发生全反射C .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 .从F 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 点的光束平行[答案] AC1.在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中,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2.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当折射角等于90°时,实际上就已经没有折射光了.3.全反射现象可以从能量的角度去理解:当光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时,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这时就发生了全反射.[解析] 由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θ1=60°,折射角θ2=30°.由折射定律n=21sin sin θθ=2123=3,A 正确;在BC 界面上,入射角为30°,根据计算所得折射率,由折射定律易知,出射角度为60°,不会发生全反射,B 错误;光从空气进入棱镜,频率f 不变,波速v 减小,所以λ=fv减小,C 正确;由上述计算结果,作出光路图,可知D 错误.【题型1】折射定律及折射率的应用【例1】(2008·高考)一半径为R 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3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 的竖直平面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求出射角θ.[答案] 60°[解析] 如图所示,设入射光线与1/4球体的交点为C ,连接OC ,OC 即为入射点的法线.因此,图中的角α为入射角.过C 点作球体水平表面的垂线,垂足为B .依题意,∠COB =α.又由△OBC 知sin α=23① 设光线在C 点的折射角为β,由折射定律得1.无论是应用折射定律,还是应用全反射分析问题,都应准确作出光路图,个别问题还要注意找出符合边界条件或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对应光线.2.光学题目经常涉及到日常生活或高科技中的光学元件,如光纤通信、照像机镜头等.βαsin sin=3② 由①②两式得β=30° ③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球体的竖直表面上的入射角γ为30°.由折射定律得θγsin sin =31④ 因此sin θ=23 解得θ=60°【题型2】全反射现象、临界角及应用【例2】(2009·高考)如图所示,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 ,∠A =30°,斜边AB =a ,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2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 边的中点M 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解析] 设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由折射定律得risin sin ① 由已知条件及①式得r =30° ②应用折射定律进行相关计算时,关键是做好光路图,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侧,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出射点为F ,由几何关系可得∠AFM =90°AF =83a ③ 即出射点在AB 边上离A 点83a 的位置. 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光路图如图所示.设折射光线与AB 的交点为D . 由几何关系可知,在D 点的入射角 θ =60° ④ 设全反射的临界角为θC ,则 sin θc =n1⑤ 由⑤和已知条件得θC =45° ⑥因此,光在D 点发生全反射. 设此光线的出射点为E ,由几何关系得∠DEB =90°BD =a -2AF ⑦ BE =DB sin30° ⑧联立③⑦⑧式得BE =81a 即出射点在BC 边上离B 点81a 的位置. 以45°的入射角从AC 边的中点M 射入棱镜,对应两个入射方向,解答本题时易出现漏解现象.【题型3】光的色散问题分析【例3】abc 为一全反射棱镜,它的主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1-3-7所示.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 面上,在ab 面上发生全反射,若光线入射点O 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光线的入射方向(不考虑自bc 面反射的光线),则:(1)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则哪种色光首先射出?(2)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哪种色光首先射出ab面?[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明确各种色光折射率的大小关系.(2)比较白光转动时各色光折射角的大小.(3)明确各色光在ab面上入射角变化.(4)根据临界角大小作出判断.[答案] (1)红光(2)无光射出ab面[解析] (1)白光垂直入射ac面后直射到ab面,入射角为45°,发生全反射说明棱镜的临界角C≤45°,这是对从红光到紫光的所有色光说的.当入射光顺时针偏转时,在ac面上发生色散,不同色光折射不同,红光偏折小,紫光偏折大,如图所示,射到ab面上时红光入射角小,紫光入射角大,但它们都小于45°.另一方面,棱镜对红光的临界角比紫光的临界角大.因此,入射光顺时针逐渐偏转时,在ab面上红光的入射角将首先小于临界角而射出ab面.(2)如果入射光逆时针偏转,则经ab面上的红光、紫光的入射角都大于45°,都发生全反射而不可能从ab 面射出.【课时作业】 1.(2009·天津高考)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 )A .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的折射角较大C .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红光的临界角较大D .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答案]C[解析]在光的折射和干涉现象中有这样四个公式:v = n c , n 21sin sin θθ,sinC =n 1,dl x λ=∆据此结合题目中的条件可知只有C 正确.2.如图11-3-8所示,一束细光线a 射到Ⅰ、Ⅱ两种介质的临界面后,反射光束只有b ,折射光束只有c .下列说确的是( )A .若a 是复色光,则b 、c 都一定是复色光B .若a 是单色光,则b 、c 都一定是单色光C .若b 是复色光,则a 、c 都一定是复色光D .若b 是单色光,则a 、c 都一定是单色光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但不垂直界面时光线要发生折射,红光折射率小,紫光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临界角大于紫光的临界角.本题中还要注意改变光路的两种情况要分别考虑,作出光路图找出在ab 界面上的入射角与临界角的关系再判断.[答案]BD[解析]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一定有反射,但不一定有折射;不同频率的光入射角相同时,折射角一定不同.若a是复色光,b一定是复色光,而折射光线只有c,c一定是单色光,而且只有这种频率的光发生了折射,其余频率的光都发生了全反射.若b是复色光,说明a是复色光,但c只能是单色光.若b 是单色光,说明a一定是单色光,因此c也一定是单色光.3.如图所示的长直光纤,柱芯为玻璃,外层以折射率比玻璃稍低的介质包覆.若光线自光纤左端进入,与中心轴的夹角为θ,则下列有关此光线传递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论θ为何值,光线都不会发生全反射B.不论θ为何值,光线都会发生全反射C.θ够小时,光线才会发生全反射D.θ够大时,光线才会发生全反射[答案]C[解析]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之一是入射角i要等于或大于临界角C,即光线传播到光纤侧面时的入射角i 应满足i=90°-θ≥C,θ≤90°-C,故选项C正确.4.(2008·高考)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 )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C.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D .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答案]BD[解析]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白光作为光源,将得到彩色条纹,用红光作为光源,将得到红黑相间的条纹.用不同颜色的光分别照射两缝,得不到干涉条纹.用单色光照射一条缝,得到衍射条纹.5.如图所示为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其折射率n =2,现有垂直于平面的平行光束射来,试求在半圆面上有光线射出的围是多大?[答案]半圆面对应的圆心角在90°围[解析]这束平行光束垂直于平面部分射入玻璃砖,其传播方向不变,射至半圆面上时,一部分光线因发生全反射而不会射出.设其中一条光线刚好以临界角射向圆柱面而发生全反射,这条光线外侧的光线射向圆柱面时,入射角均大于临界角,都将发生全反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M 点刚好发生全反射时,∠C =arcsin n1=45° 即α=45°,由此可知,有光线射出的围在MN 间,即对应的 圆心角2α=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