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江西省2024年“三校生”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江西省2024年“三校生”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江西省2024年“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C
2.D
3.B
4.C
5.C
6.A
7.B
8.D
二、诗歌阅读(9分,每小题3分)
9.D10.B11.D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12.B13.C14.A15.D
四、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6.①迢迢牵牛星②奔流到海不复回③浪遏飞舟
④映阶碧草自春色⑤杨柳依依
五、现代文阅读(30分)
17.①赏玩:欣赏玩味(景物、艺术品等)。

(2分)
②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分)
18.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分)
19.不偏离。

写江南之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赏玩不到十足的特点来反衬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4分)
20.一椽破屋、碧绿天色、驯鸽飞声、丝漏日光、牵牛花色、细长秋草、槐树落蕊、扫帚丝纹。

(共5分。

6—8个5分,5个4分,4个3分,3个2分,2个1分,1个0分)
21.第①段:读书加惠于人们的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2分)
第②段: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2分)
22.第①段:事实论据(2分)第②段: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2分)
23.引用论证方法(或引证法或理论论证法)。

使观点(读书使人向善、避恶)更全面、鲜明、深刻;使论证更具科学性、权威性。

24.语文综合实践(略)。

25.作文(略)。

高考江西省试卷语文真题

高考江西省试卷语文真题

高考江西省试卷语文真题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真题2019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B.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清朝的慈禧执政时期C.小说刻画了许多真实而丰满的人物形象D.《红楼梦》着重描写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堕落2. 以下关于甲骨文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 一般认为甲骨文是商代晚期的一种文字,最早记述义务,与周代的金文有着密切的联系。

B. 甲骨问的文字是图画文字,几乎没有沿用的音节。

C. 甲骨问的文字原先并不是为记述文字而创制的,而是用于预言的。

D.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演变的第一期,与现代汉语之间没有关系。

3. 下列介绍书法作品的句子中哪一项的表达不准确的?A. 被誉为“倚天无敌是龙涛”的欧阳询B. 李白亲自入唐朝古物院集古格法,他的文章和画法常常表演华彩C. 著名的”六朝之上名,书法之公”王羲之D. "横却三百日,相头入一孔"的著名书法名家庞表章4. 关于古文诗的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A. 古文字是汉文的标准,汉字是汉字中一种重要的形式。

B. 汉文诗是最重要的五言诗、七言诗的前身和基础。

C. 古文诗和歌词互不影响。

D. 古文诗形式自成体系,始终是汉文学史的重要一部分。

5. 以下哪个选项是古代文人常用到的比喻体<::>?A. 我觉得这种情况像一块秋天的天土B. 对于这种情况我完全不敢轻易乱C. 我觉得这种情况就像刚出生的婴儿D. 我有一种感觉甚至无言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四篇,每篇5小题,每题2分,共40分)二、以下哪一项是下面一篇鲁迅文学批评的话语《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早期小说之一,有近百篇文字,其中有许多与抗日战争主题有关。

我们可见,鲁迅对于《狂人日记》的整体评分是高级的,因为A. 鲁迅对《狂人日记》评价较高,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报告的发言B. 鲁迅对《狂人日记》的评价很高,觉得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话语C. 鲁迅对《狂人日记》的话记描述有些伤害,认为这是一个过高的评价D. 鲁迅对《狂人日记》的话记描述难度虽然有些,但达到一个好的评价三、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古人相传有一位重要文人,他生前著有的著作《红楼梦》。

江西高三高中语文高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三高中语文高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三高中语文高考真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D.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年轻以至踌躇满志B.年青以致踌躇满志C.年轻以致自鸣得意D.年青以至自鸣得意3.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

(5题限选4题)(8分)(1)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其中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

(明清传奇王实甫)(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闻笛而生乡思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姜夔在《扬州慢》中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荞麦的两句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付梓(zǐ)炮烙(pào)栉沐(zhì)锱铢必较(zī)B.颔首(hán)亘古(gèn)不恤(xù)否极泰来(pǐ)C.歆羡(xīn)下乘(chéng)隽永(juàn)咸与维新(yǔ)D.执拗(niù)邂逅(xiè)忐忑(tǎn)便宜行事(biàn)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诀巧磨砺赝品浅尝辄止B.赦免落寞蓬蒿好高骛远C.哂笑自诩告馨倍道兼程D.辍学倩影消弭功亏一匮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报热切期待您:(1)惠赐大作;(2)提供话题;(3)推荐作者;(4)提出批评建议。

江西省语文高三上学期2024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语文高三上学期2024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江西省语文高三上学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希望的田野上①“希望的田野”,是一个动人心魄的诗歌意象,在新时代的背景里,它更是中国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乡村的诗意写照。

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乡村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广大农民不仅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

③在江西省的某个小山村里,李明和他的乡亲们正忙碌在田间地头。

他们放弃了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转而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种植特色农产品。

这些农产品不仅口感好、营养丰富,而且深受市场欢迎。

通过电商平台,他们的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李明和他的乡亲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④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乡村文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各地纷纷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在李明所在的村庄,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乡村文化合作社。

他们利用农闲时间,排练乡土戏曲、制作手工艺品、开展文化讲座等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⑤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李明大学毕业后,原本有机会留在城市发展,但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

他说:“家乡的田野需要我,我也需要家乡的田野。

在这里,我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像李明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回到了乡村,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⑥当然,乡村振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比如,资金短缺、技术瓶颈、人才流失等问题依然困扰着许多乡村。

但是,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激励着广大农民和乡村工作者们不断前行,不断探索和创新。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西卷,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西卷,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西卷,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行(háng)伍彳(chì)亍着(zháo)装少不更(gēng)事B.造诣(yì)校(xiào)对珐(fà)琅茕(qióng)茕孑立C.蟊(máo)贼弹劾(hé)勖(xù)勉鲜(xiān)有所闻D.圭臬(niè)肖(xiào)像迤(yǐ)逦咄(duō)咄逼人答案:D。

【A着(zhuó)装B校(jiào)对C鲜(xiǎn)有所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渲染侯补霎时不落言筌B.端详肄业坐镇怨天尤人C.国萃吞噬神采要言不烦D.蛊惑钟磬亲睐惹是生非答案:B。

【A、侯(候)补C、国萃(粹)D、亲(青)睐】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五一”期间,市长__________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江西新高考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新高考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新高考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章内容略)1.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尊重和推崇的。

文章中提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作者通过举例说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

2. 文章中提到的“文化自信”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6分)答案:文化自信在文章中体现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自信。

作者通过阐述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同时,作者也提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文化自信,即通过教育、传播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

3. 文章中有哪些论据支持作者的观点?请列举并分析。

(6分)答案:文章中支持作者观点的论据包括:(1)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力;(2)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3)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4)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自信的强调。

这些论据从不同角度支持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积极评价和对文化自信的倡导。

4. 作者在论述传统文化时,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作者在论述传统文化时,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方法。

通过列举具体的传统文化实例,作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影响力;通过对比不同文化的特点,强调了传统文化的独特性;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阐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5.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6分)答案:文章的主旨是强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倡导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古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6-8题。

(古文内容略)6.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5分)答案:(1)“之”:指代前文提到的内容;(2)“以”:用;(3)“于”:在;(4)“而”:表转折;(5)“焉”:语气助词,无实义。

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

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

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高考语文是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学素养的考核,对于考生来说,语文试题无疑是备考中的重要一环。

江西省的高考语文试卷也是备受关注的,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份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的完整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1. 题目: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洪荒之力”的意思相近?A. 震撼人心B. 刀光剑影C. 翻云覆雨D. 石破天惊答案:D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可知,“洪荒之力”的意思是力量强大,可以轻易改变、打破常规。

因此,选项D“石破天惊”与其意思最接近。

2. 题目:下面哪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是正确的?A. 尽管下雨了,但大家都照常出去玩。

B. 他又跑又跳地赶了过来。

C. 她虽然很疲惫,但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

D. 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回来。

答案:C解析:选项C的句子结构正确,虽然句子较长,但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和语法关系明确,符合语法规范。

3. 题目:下面哪一个成语的意思与“一触即发”相近?A. 慢慢来B. 乱七八糟C. 千钧一发D. 平安无事答案:C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可知,“一触即发”的意思是形势非常紧张,一点触动就会爆发。

因此,选项C“千钧一发”与其意思最接近。

第二部分: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从前的日落,是美丽的。

红红的太阳慢慢沉入西方的大海,顷刻全天候变成漆黑的夜晚。

可是,从前的日落,只有在田野、草地上能够欣赏得到。

城市的楼群,大桥的跨越,使人们对日落接触越来越少,逐渐淡忘了日落的美丽。

文中看似讲述了人们对日落的遗忘,但反之作者想表达出的是日出的美丽。

原因何在呢?也许是日出能看见每一天的开始,是一种对新的一天的期待,是一种朝阳,告诉我们前面的路有多远。

4. 题目:作者在文章中想表达的是什么?A. 人们对日落的遗忘B. 日出的美丽和意义C. 城市景观对日落的影响D. 日出与日落的对比答案:B解析:通过文中的描述可知,作者实际上是想强调日出的美丽和意义,以及它代表每一天的开始和新的希望。

江西高考语文试题答案与解析2

江西高考语文试题答案与解析2

江西高考语文试题答案与解析(2)(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鉴定的表示:“。

”(2)王维《使至塞上》中“,”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一 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

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里,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规格的考试,自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要进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对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等有着制约作用。

但要做到“民心相通”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

美国学者亨廷顿有“文明的冲突”理论,在西方世界影响巨大。

按这个理论来看,丝路沿线国家国情差别较大,历史文化各异,现实诉求不一,要获得国家间的深度认同与持久合作几乎不可能。

不过,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丝路文明重要遗存敦煌吐鲁番文献就很能说明问题。

通过丝绸之路这条狭长而神奇的丝路走廊,东西方文明进行了长期的对接与交流,敦煌、吐鲁番成了中外文化交汇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敦煌文献总数近7万号,吐鲁番文献总数约3万号。

其中,汉文写卷占绝大多数,还有不少怯卢文、粟特文、突厥文、于阗文等文字的文献,涉及多个国家多种久已失传的民族古文字。

当时丝路沿线流行的种种宗教信仰,几乎都在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表现了不同宗教的包容共存。

这些文献中,除了汉文、西夏文、蒙古文等佛教典籍,也不乏祆教、摩尼教等源自西亚的丝路沿线地区流行的宗教文献。

特别是一些双语并存的宗教文献,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如元朝时新疆地区虽然渐趋伊斯兰化,但仍有许多回鹘人保持着传统的佛教信仰,像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大量《金藏》本汉文佛经残叶,不少残叶的天头、行间都带有回鹘文批注。

敦煌地处西北边陲,是“华戎所交,一都会也”,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环境。

敦煌文献中保存有翻译成吐蕃文的《尚书》写卷和《春秋事语》写卷,以及出自唐代翻译大师吐蕃僧人法成的汉、藏文经卷,堪称汉、藏文化交汇融合的难得佳证。

江西省高考语文真题

江西省高考语文真题

江西省高考语文真题江西省高考语文真题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模式化倾向泯灭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单调的训练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江西省高考语文真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江西省高考语文真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指由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文字系统)。

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萌芽阶段,甲骨文将“图符”改造整合而成最早的文字系统,随后商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这些古文字,其构形基本上是“图绘式”的,大部分构形能与单字(词)所指的事物形态相联系,而构形所用的“线”,是为“图绘”而设的,故而粗细均匀。

由图绘意识而形成的文字审美标准,亦以整齐、均衡、图案化为旨趣到了秦汉之际,隶书的出现使汉字由“线条”走向“笔划”,由象形性转向符号性,“图绘意识”逐渐转变为“书写意识”。

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人们不再在意“图绘”的完美,而留意于“笔划”带来的点、线、面的变化,体验着“书写”带来的轻重疾徐的节奏动感之美。

当然,构形之美仍然是被关注的重要成分,只是从具象转向了抽象。

汉字的抽象化第一次让书写有了写“意”的可能性,可以摆脱文字交际的负担而具有了抒情、审美的功能。

笔划、笔顺带来的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笔法、笔势,这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基础。

由篆到隶的古、今文字转变时期,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孕育期。

隶书是对篆书的简化、解散和“放纵”;篆书相对于隶书乃有构形的严谨和图案化。

汉字发展到汉末魏晋,各种字体都已形成,加上大量的书写实践,汉字能够提供给书法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相当丰富了,动、静各体均有。

然而,将书法艺术推向更深更高一步的,是出于两个因素:一是纸的大量应用。

原来书契之材料,以竹、木、帛为主,帛物希价昂不易普及,竹木虽取之便宜,但因要成“册”(策),故必须成狭长之“简”,在简策上书字,必受形制局限而笔划不得伸展,帛受之影响也常常划以竖格或直接写成扁方之字,马王堆汉墓帛书可为证。

2022年江西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江西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江西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

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

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

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

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

武松自付这一定是蒋门神了。

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

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

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

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

《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

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

江西省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语文高考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不仅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复杂的情节设计著称,更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作者曹雪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多面性。

《红楼梦》的语言风格独特,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融合了白话文的流畅。

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达力,也使其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情节设计上,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使得整个故事环环相扣,充满悬念和吸引力。

然而,《红楼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它更是一部深刻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同时,作品中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园林建筑、饮食服饰等,都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髓和审美追求。

小题:1.下列对《红楼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B. 《红楼梦》的语言风格独特,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融合了白话文的流畅。

C. 《红楼梦》在情节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的手法,使故事简洁明了。

D.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答案:C解析:C项中“《红楼梦》在情节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的手法”错误,根据原文“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使得整个故事环环相扣,充满悬念和吸引力”可知,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而非“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江西省2020届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新课标Ⅰ)

江西省2020届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新课标Ⅰ)

2020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

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

2023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考试时间:2023年6月15日上午8:30-11:30考试科目:语文考试地点:江西省各高中校园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题目回答。

题目:芳草园记梦里不觉江湖远,春艳阳光照芳草。

徐老师近来如何,有事吗?盆友久未在足球场上见面。

大家心中无限牵挂,如今答案已成虚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那已远去的芳草园,依然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我们青春的童话,我们的足球梦。

小时候,每天放学后,我们总会聚在芳草园的足球场上。

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我们都挥洒着汗水,在绿茵场上追逐着梦想。

那时的我们,没有压力,只有快乐。

我们希望能有一天踢进中国队,成为足球界的巨星。

然而,人生往往是一出戏剧,充满了不确定性。

大学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追逐自己的梦想。

有的成为了老师,有的进入了企业,有的成为了医生。

我们的足球梦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如今,时光飞逝,我们已经步入中年。

每次想起那段快乐的时光,我们都不禁感慨万分。

虽然我们没有成为足球巨星,但那段足球岁月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命中的美好回忆。

芳草园,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

答案:1. 文中提到的芳草园是什么地方?答:芳草园是指一个足球场。

2. 此文可能创作于哪个时期?答:文中暗示此文创作于作者的青春岁月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后。

3. 文中提到的足球场是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小时候经常聚集并踢球的地方,对错?答:对。

4. 作者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足球梦想,对错?答:错。

虽然作者没有成为足球巨星,但回忆起当年的足球岁月仍然感到快乐和满足。

二、作文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题目:追逐梦想的意义写作要求:1. 阐述个人的梦想,并说明为什么对你来说,这个梦想至关重要。

2. 分析追逐梦想的意义,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举例说明身边的人是如何通过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

追逐梦想的意义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可以是一个远大的目标,也可以是对某种事物的向往。

2023江西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2023江西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2023江西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由于我无法提供实际的2023年江西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因为这需要官方的试卷和答案发布,并且我的知识截止日期是2023年之前,所以无法提供最新的试题和答案。

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个模拟的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供参考。

2023江西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示例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推迟了。

C. 这种观点,我认为是错误的。

D. 他的到来,给我们增添了不少麻烦。

答案:B2.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令人遗憾。

B.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语双关。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D. 他对这个决定,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答案:C(以下选择题略)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_》。

答案:《郑风·子衿》- “_________,对海而唱。

”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以下填空题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总是那么白,那么轻。

它们在蓝天上飘来飘去,像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

每当我看到它们,就会想起童年的时光,想起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问题:1. 文章中“故乡的云”象征着什么?答案:象征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以及童年时光的无忧无虑。

2. 作者通过“故乡的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以下阅读理解题略)四、作文(共4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个人经历和感受撰写作文)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并非真实的2023年江西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实际的试题和答案需要等待官方发布。

江西高考试题及答案

江西高考试题及答案

江西高考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含义。

- 例句:学而时习之。

答案:这里的“之”字作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学”。

2. 请翻译以下句子。

-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不为物质的得失而感到高兴,也不因个人的遭遇而感到悲伤。

(二)现代文阅读1. 文章中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2. 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答案: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二、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2 > 3B. 1 = 1C. 0 < -1答案:B(二)填空题1.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为3,那么它的面积是____。

答案:9π(三)解答题1. 解方程:x² - 5x + 6 = 0。

答案:x = 2 或 x = 3三、英语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The author visited the museum last week.B. The author has never been to the museum.C. The author plans to visit the museum next week.答案:A(二)完形填空1. 根据上下文,空格处应填入哪个词?[Example] The _______ of the old building was quite impressive.A. sizeB. colorC. design答案:C(三)书面表达1.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短文。

提示:My school life.答案:略(考生需根据提示自行撰写短文)四、综合科目试题及答案(一)物理部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F = maB. F = mvC. F = m/a答案:A(二)化学部分1. 请写出水的化学式。

高考江西全国乙卷语文试卷(精选4篇)

高考江西全国乙卷语文试卷(精选4篇)

高考江西全国乙卷语文试卷(精选4篇)高考江西全国乙卷语文试卷(篇1)(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

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

耿老头能喝酒。

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忧伤: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崭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

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

俩老头还都爱穿撤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荡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

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

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

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7.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她尽量高高地跳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18.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

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

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嚣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

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

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

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

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真真切切,有人敲门。

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

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

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柱,他慢慢移动门闩.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

当门终于脱离了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战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饰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枝叶,顺着刀把滴滴答答淌,馋人极了!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秘,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气“恐怖气氛。

”B。

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进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6.小说已一个没有谜底的“没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材料一: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形象。

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进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材料二:注:群众构成反映的是收拾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群众收视率与总体群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群众相对于总体群众的收拾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群众的收拾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

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

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材料四: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用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磁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摘编自楚慧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