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问答题

合集下载

管理学简答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简答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简答题1、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的区别?2、事业部制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4、激励?你认为激励在组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5、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是什么?如果是五项基本职能,多出的这一项是什么?6、领导的权力具体包括?7、概念技能?8、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9、当人们感到不公平时,会采取哪些措施?10、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内容。

目前阶段,你的主要需求是什么,请简单说明。

参考答案1、是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不同这个标准来分类的。

战略决策是对事关组织长期的发展方向、方针政策等做出的,是组织的根本性决策,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特点。

而战术决策是在既定战略性决策的指导下的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涉及的时间较短,具有局部性、中短期性的特点。

2、事业部制是一种政策制定集权化,业务经营分权化,既把政策制定和经营管理相分离的组织结构,每个事业部作为单独的利润中心,拥有广泛的经营自主权。

优点是权力高度下放,缺点是容易造成机构重叠。

该结构比较适合于跨国企业和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

3、该理论把注意力放在对下属的研究上,认为成功的领导者要根据下属的成熟程度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

具体包括:对于不成熟的员工,应采用命令式;对于初步成熟的员工应采用说服式;对于比较成熟的员工,应该采用参与式;对于成熟的员工,应该采用授权式。

(该题可画图解释)4、激励——(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就是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5、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多出的一项是创新。

6、领导的权力包括法定权力、奖赏权力、强制权力、专家权力、感召和参考权力。

7、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管理者应看到组织的全貌和整体,了解组织内部各部分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同时是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8、计划的主要内容是5w2h,具体指时间、地点、计划的执行者、原因、具体将要做的事情、如何做及成本这几方面的内容。

《管理学原理》问答题汇总

《管理学原理》问答题汇总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汇总一、管理导论1.人类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矛盾长期存在并困扰人类。

请列举协调该矛盾的方法,并说明其解决原理。

2.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3.“很多企业家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从基础做起对一个管理者的成长很重要,由此可见,高层管理者最需要的是技术技能,其他技能次要些。

”这种观点对吗?请用管理者所需要的技能来简要回答。

二、管理理论1.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学之父”,其科学管理的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如何理解“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还可以降低工资支出”?三、决策1.决策应该追求满意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2.为什么要准备若干个备选方案?3.决策过程包括哪些环节?请画图回答4.察觉与分析问题是决策起点,也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环节,为什么?5.如何正确地应用头脑风暴法来获得创新的方案?6.科学的分析判断流程包括哪些步骤?7.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四、计划1.目标与目的有何联系与区别?2.决策与计划有何联系与区别?3.为什么说目标是管理的基本出发点?4.简述目标的制定过程。

5.波特五力模型包括哪些要素?6.如何确定有效的目标值?7.简述SMART原则8.“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不需要做计划”,这句话对吗?请说明理由?9.“有计划太约束,不自由,所以不要做计划”,这句话对吗?请说明理由?10.简述计划制定过程五、组织1.哪些因素会影响有效管理幅度?2.管理者为什么需要学会授权?3.管理者如何有效授权?4.有效的管理需要适度的集权和分权,怎样才能使集权与分权有效的结合?请简而术之。

5.人员配备时,应该因人设岗,还是因岗定人?6.如何处理直线与参谋的关系?7.如何理解“组织结构的存在使普通人能够做出非凡的事情”?六、领导1.“在社会经济发展呢迅速的今天,(1,9)型领导风格比(9,1)型领导风格更科学”。

这种说话对吗?请用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解释2.管理者如何提高领导影响力?3.管理者为什么要成为领导者?4.管理与领导有什么区别?5.“领导模式是不是有效,重要的是领导者本身,其他因素并不重要”。

管理学基础知识问答题

管理学基础知识问答题

管理学基础知识问答题-----------------------作者:-----------------------日期:重点知识汇总1管理学是系统的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从纵向看可分为古代管理学、近代管理学、现代管理学2现代管理学的特征二重性、动态性、创造性艺术性3现代管理的研究方法历史比较法、个案分析法、心理研究法、归纳演绎法4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核心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容:劳动定额、第一流工人制、标准化管理、刺激性工资制、思想革命、计划与执行分离的思想、职能长工制、管理对外原则5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重点在于分析高层管理效率和一般管理原则6韦伯的行政管理思想(组织理论之父)7欧文关注环境主花钱改善工作条件是最明智的投资8巴纳德管理的工作就是沟通激励9芝斯特伯格创立工业心理理论、将心理测试用于人员深造10福莱特用个人行为观点来看待组织个人行为和单体行为11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霍桑试验)人际关系学说:工人是社会而不是单纯的追求金钱物质需求的经济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的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12彼得圣古的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具有的在特征、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性的个体组成善于不断学习地方为主的扁平结构自主管理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员工家庭与事业平衡领导者的新角色13柔性管理的本质是依据人们自身心理和行为规律14 SWOT分析法就是帮助组织进行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组织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并帮助组织确定与制定发展战略及其行动方案的一种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技术15履行管理职责是管理者涵义的实质和核心、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有计划、决策、组织、协调、使用人才控制、监督。

管理者实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管理职责为核心做到职务职权职责的有机统一、管理的全部职务任务可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16计划职能是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任务他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17决策是管理的基础是计划工作的核心;决策的构成要素决策者决策目标自然状态备选方案决策后果决策准则。

管理学基础问答题

管理学基础问答题

管理学基础问答题简答题、论述题辅导1、管理的性质;4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3管理的艺术性;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7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24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4、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和意义;311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梅奥认为,在共同工作过程中,人们必然产生相互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会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形成一种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很大的区别:在“正式组织”中是以效率的逻辑为标准,而在“非正式组织”中是以感情的逻辑为标准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共同存在,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5、现代管理理论内容;33二战以后,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流派,美国着名管理学家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法约尔,其代表人物包括孔茨、奥唐奈,其主要观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职能联系起来,专门研究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2经验学派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戴尔,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3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管理问题;4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精力研究决策问题;西蒙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5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是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管理决策,以提高经济效益;6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管理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采用何种理论和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而定,即所谓“权宜应变”;7、企业文化理论;37企业文化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发源于美国,但企业文化的实践却首先在日本得到较快的发展;企业文化是指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2企业作风;3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2对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和激励作用;3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辐射作用;8、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73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评定与考核四个阶段;1目标建立;建立企业目标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使命宗旨,并结合企业内外环境决定一定期限内的工作具体目标;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单向的,由上级给下级设定目标,即由企业领导者设定,然后分解成各级目标,最后落实到个人目标;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法,要求企业员工参与目标的设立;常用的有自上而下的目标制定法和自下而上的目标制定法;2目标分解;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分目标和个人目标;要使所有员工都乐于接受企业的目标,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3目标控制;为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管理者必须进行目标控制,随时了解目标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解决;必要时,也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对目标进行一定的修正;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4目标评定与考核;目标管理注重结果,对部门及个人目标的完成情况必须进行自我评定、群众评议、领导评审;通过评价活动,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目标执行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完善下一个目标管理过程;9、目标管理的优越性;79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点:1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10、决策及其特征;98决策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西蒙说:“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具有这样的特征:一是超前性;二是目标性;三是选择性;四是可行性;五是过程性;六是科学性;11、决策应遵循的原则;101一是满意原则;二是分级原则;三是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五是整体效用原则;12、特尔菲法106特尔菲法是由美国着名的兰德公司首创并用于预测和决策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的意见,组织预测小组对每一轮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后作为参考再发给各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以提出新的论证;几轮反复后,专家意见渐趋一致,最后供决策者进行决策;13、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124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3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14、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1271目标任务原则;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4管理幅度原则;5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1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1441特征也可称之为项目式组织结构,其结构图是M形的;最早设立事业部的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其发明者是管理学家斯隆和杜邦;这是一种分权式结构,它是在总公司之下设立多个事业部,事业部可以按产品、或按市场、或按地区划分,每一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事业部是总公司下面的一个利润中心,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2优点其优点是:1权力下放,有利于高层领导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问题;2各事业部独立核算,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各事业部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4便于培训管理人才;3缺点其缺点是,由于在总公司和各个事业部都要设置职能结构,比如生产、销售、财务,容易造成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管理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容易忽视整个利益,等等;16、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151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衡量一个组织集权或分权的标志主要有:1决策的数量;2决策的范围;3决策的重要性;4决策的审核;17、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162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要完成人员配备的任务,就要坚持如下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因事择人原则;4量才使用原则;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18、管理人员的选聘渠道;163管理人员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一个组织要得到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同时考虑内源与外源两个渠道;1内部来源优点:1他们对组织情况较为熟悉,了解与适应管理工作的过程会大大缩短,他们上任后能很快进入角色;2选任时间较为充裕,对备选对象可以进行长期考察,全面了解,对他们的长处和短处看得比较清楚,能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3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4手续简单,费用低;缺陷:1容易造成“近亲繁殖”;2容易在组织内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给公平、合理、科学的管理带来困难;3内部备选对象范围狭窄;2外部来源优点:1来源广泛,选择空间大;2可避免“近亲繁殖”,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3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4可以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因而可节省在培训方面所耗费的时间和费用;缺点:1难以准确地判断他们的实际管理才能;2费用高;3容易造成对内部员工的打击;总之,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是这样的: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基层和中层管理者可采用内源渠道;在组织成长期多用外源渠道,稳定期多用内源渠道;19、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1631组织规模;2业务的复杂程度;3管理部门的数目;4管理人员的储备需要;20、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1741业务培训;2管理理论培训;3管理能力培训;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21、领导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1901性格理论阶段;2行为理论阶段;3权变理论阶段;22、领导的影响力;187领导是领导者向下属施加影响的行为,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影响力由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方面构成;1法定权力;法定权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以服从为前提,具有明显强制性;法定权随职务的授予而开始,以职务的免除而终止;包括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2自身影响力;影响力是领导者以自身的威望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自身影响力不能由组织赋予,不具有法定性质;构成领导影响力的因素包括品德、学识、能力、情感;23、领导班子的合理构成;2021年龄结构;2知识结构;3能力结构;4专业构成;24、领导者科学用人的艺术;2071知人善任的艺术;2量才使用的艺术;3用人不疑的艺术;25、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职工空间距离的远近;2职工观念态度的相似性;3职工彼此交往的频率;4职工彼此需要的互补性;26、激励过程;219激励,就是“激发、鼓励”,是一种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激励实质上就是以未满足的需要为基础,利用各种目标激发产生动机,驱使和诱导行为,促使目标的实现;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过程;当人们产生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驱动下向目标努力,目标达到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随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这就是激励过程;2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22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需要产生了人的动机,需要是激励人们工作的因素;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五大类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可以按照需要的重要性及其先后顺序排列一个需要层次图;第一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包括那些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生活必需品;马斯洛认为,当这些需要还没有达到足以维持生命之前,其他的需要都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第二层次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比如,生活要有保障;工作要稳定;生病了、年纪大了,要有所依靠;避免人身伤害,等等;第三层次的需要是友爱和归属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衣食足,然后知荣辱;当生理及安全需要得到相当的满足后,友爱和归属方面的需要便开始占据主要地位;第四层次的需要是尊重的需要;人们一旦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尊重的需要,即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第五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一种能使人发挥最大的潜能,实现自己理想的一种欲望;马斯洛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总有某一层次的需要在起着主导的激励作用;一旦这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那么这一层次的需要就不再是人们工作的主要动力和激励因素,人们就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管理者应当根据不同人的需要层次,用他们正在追求的那一层次的需要来激励他们,将会取得极好的激励效果;28、双因素理论;223赫茨伯格把影响人类需要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第一,有一些需要,比如:公司政策、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工资、地位和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等,如果得不到满足,会导致人们的不满;如果得到满足,则没有不满;赫茨伯格把这类和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因素在工作环境中大量存在,而且条件优越,就不至于引起人们的不满意;而缺少这些因素,就会引起不满非有不可;这是一些保持因素,但不是激励因素;第二,另一些需要,比如:成就、责任、赏识、工作具有挑战性以及工作中的成长、晋升等,如果得到满足,会给人以极大的激励,产生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如果得不到满足,则不会产生满意感;赫茨伯格认为,这些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因素,才是真正的激励因素;赫茨伯格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人们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作为管理者,首先必须确保满足职工保健因素方面的需要:要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对职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否则,就会引起职工的不满;但是,即使满足了上述条件,也不能产生激励效果,因此,管理者必须充分利用激励方面的因素,为职工创造工作的条件和机会,丰富其工作内容,增强职工的责任心,使其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得到上级和人们的赏识,这样才能促使其不断进步和发展;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体上是相符的;他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的较低层次的需要,而激励因素则相当于较高层次的需要;所不同的是,赫茨伯格认为,激励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人的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上面;29、控制系统的特点;2461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2具有自身的目的性;3具有较强的反馈功能;30、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2491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点;2控制工作应面向组织的未来发展;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4控制系统应切合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5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31、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内容;265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二是全过程质量管理;32、企业与外部关系的协调;2811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协调;2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协调;3企业与新闻界关系的协调;4企业与社区的关系;33、冲突对组织发展的作用;285冲突具有正面和反面、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性质;没有冲突的组织将表现得呆滞,对环境变化适应慢和缺乏创新精神,因而绩效也不是最好的;而存在一定水平的冲突,可以促进组织变革,使组织充满活力,因而绩效水平可以大大提高;基于这种认识,管理者的任务不再是防止和消除冲突,而是管理好冲突,减少其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冲突到底能给组织带来哪些好处呢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冲突可以使对抗双方采取适当方式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避免由于长期压抑而可能发生极端状态;2冲突可以使组织内一些平时不被重视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使管理者及早发现并加以解决;3冲突可以促进新思想、好建议的产生,从而促进组织变革;4组织间的冲突,可以增加组织的内聚力,使组织内部成员齐心协力,一致对外;5冲突可以促进联合,以求共同生存;比如,现在经常发生的大公司之间的购并,就是为了战胜他们共同的对手而进行的联手;由于冲突对组织发展具有以上重要意义,因此,冲突成为组织协调的最基本内容;34、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287面对冲突,管理者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加以解决:1回避:这是解决冲突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当冲突微不足道时,或当冲突双方情绪非常激动时,可以采取让双方暂时回避的方法来加以解决;2强制解决:管理者利用职权强行解决冲突;强制解决的优点是花费时间少,一个命令解决问题;但强制解决,往往会以牺牲某一方的利益为代价;3妥协:要求冲突各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比如说,当冲突各方势均力敌时,或者冲突双方希望就某一问题尽快取得解决办法时,可以采取这种处理方法;4树立更高目标:为冲突双方树立更高的目标,使冲突各方感到紧迫感和压力;当其中任何一方单靠自己的能力不能完成目标时,冲突双方可能会进行合作并作出一定让步,为完成目标而统一起来;5合作:将冲突各方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搞清楚分歧在哪里,并商量可能的解决办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从结果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这种方法花费时间会比较多;35、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克服措施;2981信息沟通的障碍:第一,沟通方式选择不当,会造成沟通障碍;第二,沟通双方在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沟通效果;第三,态度和兴趣;第四,情绪;第五,信息过滤:故意篡改或歪曲事实,使信息接受者接受不到真实、全面的信息;2促进有效沟通的措施:第一,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要根据沟通内容和特点、沟通双方的特点、沟通方式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第二,善于运用反馈;第三,学会积极倾听;第四,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学》 题目与答案

《管理学》 题目与答案

管理学题目与答案一、管理学基本概念1.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

管理学的核心是管理,它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领导、组织、决策、控制等。

2.什么是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是指在管理实践中提取出适合当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它是管理学理论和经验的,反映了人们对于管理实践的认识和思考。

3.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管理者的职能与作用、决策与风险管理、领导与团队管理、组织行为学、组织结构与设计、战略管理等。

二、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1.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管理者的基本职能包括四个方面,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管理者的三种角色是什么?管理者的三种角色包括:亲和型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3.什么是管理者的亲和型职责?管理者的亲和型职责指的是管理者与上下级、同事及其他人员建立良好关系和沟通合作,以便于能够通过沟通协调来达成各项工作。

三、组织行为学1.什么是个人行为?个人行为是指个体在组织内的行动和表现,受到个体的心理、环境、学习等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2.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指个体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倾向,并且是持续的有效的。

3.简要介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研究关注的是组织的内部关系和个人行为。

其研究内容包括个人行为、团队行为、协作和沟通、组织文化、能力培养和发展等。

四、团队管理1.团队的特征是什么?团队的特征包括目标协调、成员互补、互惠互利等。

2.团队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团队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实现个人和团队互利共赢。

3.团队的决策模式有哪些?团队的决策模式包括:一致性决策模式、集思广益决策模式、独裁决策模式等。

五、领导力1.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是指通过口头和行动激励他人,达到共同的目标,在推动团队协同工作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领导力的五种基本行为是什么?领导力的五种基本行为是:塑造愿景、提供指导、赋予权力、打造团队以及展示榜样作用。

管理学概论考题大分题库

管理学概论考题大分题库

1.计划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社么?答:why,what,who,when,where,how2.试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答:目标设立,目标分解,实施控制,目标评定3.组织的生命周期包括那些阶段?答:组织的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期,规范期,成熟期,衰退期或再发展期。

4.排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有哪些?答:....教育和培训,沟通和参与,尊重和信任,奖励和处罚。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社么?答:...三方面1.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2.需要是有层次的。

3.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6.有效激励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答:1原则:需要向导,公平公正,奖惩结合,2.方法有:薪酬奖励,目标激励,工作激励,文化激励,挫折激励。

7.如何克服管理体制方面的沟通障碍?答:1.完善权利责任体系 2.精简机构,简政放权 3.明确岗位责任。

4.建立健全组织内的沟通渠道。

8.试述控制的基本过程.答:1.确定控制的标准 2.衡量实际工作3.分析衡量结果4.采取管理行动9.对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树立现代控制观念2.面向未来发展3.加强控制制度建设4.应有纠正措施:5.加强监控人员实施监控10.冲突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答:原则:1.识别难以阻止和不必阻止的冲突现象 2.以控制现实性冲突为主要管理目标3.确认一个适宜的冲突水平11.早期行为科学的理论贡献答:1.工作重点由对事和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 2.管理方法由监督管理转变人性化管理。

12.计划实施的要求答:1分解,落实计划指标 2.严格实行考核制度3.坚持激励原则4.加强控制13.人员配备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1因事择人原则 2.因才用人原则3.动态平衡原则4.经济效益原则1.柔性管理是指以人的心里和行为的规律为实施依据........管理方式和方法2.组织变革是组织为了适应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修正。

3.人本管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中心的位置......组织效益的最优化。

管理学常见问题及答案

管理学常见问题及答案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与功能,它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功效的概括反映,是联结管理要素的动态机制,是设计管理者职务和管理机构功能的依据。

现代管理应该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战略、市场、生产、质量和人事等方面,这里我们将重点论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五项基本管理职能。

2.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说和现代管理五个阶段。

3.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因素答: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通常,就企业而言,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不可控的因素,构成企业外部环境;一类是企业可控的因素,构成内部环境,亦称企业内部条件。

外环境:1.宏观环境因素(1)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它涉及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党派关系、政府的政策倾向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倾向等。

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家的政治路线。

②经济体制。

③科技、教育体制。

④政府的行政性行为,包括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对某些行业的直接管理和政府预算等。

(2)、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②经济结构。

③市场利率。

④汇率水平。

⑤通货膨胀率等。

(3)、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所属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4)、社会文化环境它包括一国或地区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态度,如消费习惯、工作态度和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5)、法律环境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会对企业各种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的各种法律法规。

2.经营环境因素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环境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

行业环境因素主要有行业概况和行业竞争结构,行业概况包括行业的销售增长率、行业的生产能力、所需资源的可得性、相关技术的变化和社会制约条件等;行业竞争结构则主要由竞争者、供应者、顾客、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五种力量决定。

管理学问答题

管理学问答题

第一章管理总论1. 什么是管理?试对管理大师们关于管理的定义作一评价。

2. 管理的基本职能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3. 简述效率与效果的区别,请你举例说明如何实现以最高的效率达到最好的效果?4. 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就是管理者吗?在你所在的组织中,哪些是管理者?哪些是操作者?5. 想一想学校里的校长、系主任(或院长)、班主任主要做哪些事情?他们的工作有共同之处吗?6.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

7. 管理者应具备哪三大技能?8. 组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9.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10. 人们学习管理是为了当管理者吗?第二章管理的今昔1.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2. 结合你身边的企业的例子谈谈哪些做法是符合科学管理思想的?3. 梅奥的人际关系思想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有何区别?4. 结合实际谈谈法约尔的14 条原则中的哪些原则在今天依然是有效的。

5. 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 试比较你的父亲和母亲在管理家庭上所持的管理思想。

7. 试用表格形式写出管理发展各主要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贡献?8. 你认为大部分研究生(或大学生)目前处于需求层次中的哪一层次?最大的需要是什么?并请列出他们主要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9. 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有哪些?第三章计划1. 决策有哪些类型?2. 决策过程包含哪几个阶段?为什么强调决策的满意性而非决策的最佳效果?3. 决策树方法的主要原理是什么?4. 目标管理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目标管理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运用目标管理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5. 管理者为什么要事先进行计划?6. 为什么在制定目标时既要强调目标的先进性,又要注意目标的可实现性?7. 一项完整的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8. 滚动计划法的优缺点是什么?网络计划法适用于什么情况?第四章组织1. 何谓组织?组织设计的任务有哪些?2. 什么是管理幅度?有人说管理幅度越大,组织效率越高,你同意吗?为什么?3. 在一个组织中,谁拥有权力?4. 参谋部门的管理者可以拥有直线职权吗?请解释。

管理学基础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知识问答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A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2、在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B )主张在企业管理中实行“例外原则”。

A梅奥B 泰罗C 法约尔D马斯洛3、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D)。

A 法约尔B 泰罗C 梅奥D 马斯洛4、在行为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A )提出了关于“社会人”的观点。

A梅奥B赫茨伯格C法约尔D巴纳德5、“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C )提出来的。

A 迈克尔·波特B 迈克尔·哈默C 彼得·圣吉D 安索夫6、决策学派的创始人,并在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是( B )。

A 巴纳德B 西蒙C芦桑斯D 梅奥7、属于企业员工的良师益友,充当前沿指挥官角色的是( C )。

A高层领导者B 中层领导者C 基层领导者D中高层领导者8、“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低层需要是( A )A 生理需要B 安全需要C 尊重需要D 社交需要9、最早提出管理的职能,并系统总结管理的14项原则的是( C )。

A 欧文B泰罗C法约尔D韦伯10、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不包括( B )。

A 计划B指导C控制D 组织11“企业再造”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提出来的。

他是(A)A 迈克尔*哈默B 彼得*圣吉C 巴纳德D 马斯洛12、提出“双因素论”的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B )。

A马斯洛B赫茨伯格C梅赛D玛素13、在何种情况下,金钱可以成为“激励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 C )A 那些未达到最低生活标准,急于要养家糊口的人的计件工资。

B 组织在个人取得额外成就而很快给予的奖金。

C 以上两种情况均可使金钱成为“激励因素”。

D 无论什么情况下金钱都只是“保健因素”。

14、生产车间的工段长、班组长属于( C )。

A高层管理者B 中层管理者C 基层管理者D中高层管理者15、人际技能是( D)应具备的技能。

管理学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专业面试题及答案1. 请简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答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涉及设定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组织是指建立有效的结构和流程以实现计划;领导则涉及激励和指导团队成员;控制则是监控和调整计划的实施,确保目标的实现。

2. 描述一下你理解的领导力。

答案:领导力是指个人影响、激励和指导他人或团队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它包括沟通、决策、团队建设、创新和战略思维等技能。

3. 在团队管理中,如何处理团队冲突?答案:处理团队冲突的方法包括:1) 识别冲突的根源;2) 鼓励开放和诚实的沟通;3) 寻找共同点和利益;4) 制定解决方案;5) 实施解决方案并监控结果。

4. 请解释什么是战略管理。

答案: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实施和评估跨功能决策的过程,旨在实现长期目标和提高竞争优势。

它涉及分析内部和外部环境,制定战略计划,以及执行和监控战略计划的实施。

5. 描述一下你理解的企业文化。

答案: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

它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决策,以及组织的整体氛围和形象。

6. 在管理中,如何激励员工?答案:激励员工的方法包括:1)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2) 认可和奖励优秀表现;3)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4) 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5) 提供反馈和支持。

7. 请谈谈你对变革管理的理解。

答案:变革管理是组织在面对变化时,通过规划、实施和监控变革过程来实现目标的方法。

它包括识别变革需求、制定变革计划、沟通变革、实施变革和评估变革结果。

8. 在项目管理中,如何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答案: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的方法包括:1) 明确项目目标和期限;2)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3) 分配任务和资源;4) 监控项目进度;5) 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6) 定期更新项目计划。

9. 描述一下你理解的人力资源管理。

答案: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在招聘、选拔、培训、评估和激励员工方面的过程和实践。

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属于管理的基本职能?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监督答案:D2.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A. 实现目标B. 解决问题C. 确保效率D. 优化资源分配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有效沟通的要素?A. 发送者B. 接收者D. 平台答案:D4. SWOT分析是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其中的SWOT是指什么?A.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B. 产品、价格、推广、渠道C. 目标、策略、执行、评估D. 质量、成本、交付、员工答案:A5. 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什么?A. 战略优先B. 利益最大化C. 风险规避D. 公平公正答案:B二、判断题1. 法律法规是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重要的参考依据。

B. 错答案:A2. 组织结构是指管理者分配和协调工作的方式和形式。

A. 对B. 错答案:A三、问答题(请简要回答)1. 简述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责之间的关系。

答:管理者的角色是指在组织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如领导者、决策者、协调者等;而职责则是指管理者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任务。

角色与职责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管理者根据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

例如,在领导者的角色下,管理者需要制定组织的目标并激励员工实现这些目标;在协调者的角色下,管理者需要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举例说明管理者在沟通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障碍。

答:管理者在沟通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信息选择性等。

例如,当管理者需要与海外团队进行沟通时,语言障碍可能导致信息的误解或无法理解,这时可以通过提前准备一份简明扼要的演示文稿,利用视觉化工具辅助沟通,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另外,文化差异也可能导致沟通的障碍,此时管理者可以进行跨文化培训,增加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以更好地适应和理解对方的沟通方式和习惯。

3. 简要解释SWOT分析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SWOT分析。

答: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管理工具,用于评估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管理学 问答题

管理学 问答题

什么是管理?(管理定义+内涵)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内涵:①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②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③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④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决策的定义: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理解:决策的特点: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2] 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3] 依据: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

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只有在收集的信息所带来的收益超过为此而付出的成本时,才应该收集该信息。

[4] 过程:①诊断问题(识别机会)②明确目标③拟定方案④筛选方案⑤执行方案⑥评估效果。

决策的影响因素:①环境因素(稳定性、市场结构、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②组织自身的因素(组织文化、组织的信息化程度、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③决策问题的性质(问题的紧迫性、重要性)④决策主体的因素(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个人能力、个人价值观、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计划与决策的关系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①区别: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

②联系: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计划的性质①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②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③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④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预期的成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保持较高的效率)组织设计的任务: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领导组织沟通创新企业道德团队建设激励计划管理理论管理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领班属于下列哪一类管理人员( )A.基层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C.高层管理人员D.以上都不是2.沟通、了解、激励下属的管理技能是( )A.技术技能B.诊断技能C.人际关系技能D.分析技能3.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条原则A.六B.十四C.十三D.五4.以下组织文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变化较慢,一旦形成便日趋加强B.变化较快,随时补充新的内容C.变化较慢,但每年都会抛弃一些过时的内容D.变化较快,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变更时5.近年来,由于国务院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一批政府官员卸任离开政府部门。

消息刚传开,他们中的不少人就成了企业争聘的对象。

一般说来,企业聘请他们是为了()A.改善企业的组织文化B.改善企业的组织环境C.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D.改善企业的技术水平6.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 )A.确定目标B.发现问题C.收集信息D.调查研究、分析情报资料、找出问题7.实行集中控制与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制B.矩阵制C.分部制D.职能制8.工作轮换一般用于提高哪些人的技能?( )A.工程技术人员B.管理人员C.学徒D.普通职工9.以追随者对领导的认同感为基础的影响力是属于( )A.专家权力B.表率权力C.奖励权力D.强制权力E.法定权力10.“大棒”是最为传统的激励手段之一。

以下现象中不属于由“大棒”产生的消极效应的是( )A.消极怠工B.一切向钱看C.生产劣质产品D.对工作漠不关心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卡茨认为一个主管人员至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有 ( )A.概念技能B.人事技能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E.分析技能2.目标的作用是 ( )A.指明管理工作方向B.激励作用C.凝聚作用D.考核主管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3.越是组织的最高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以下哪些决策( )A.非肯定性B.例行的C.非常规性D.战略型4.泰罗要求以前由工人承担的工作分成 ( )A.计划职能;由企业管理当局承担B.执行职能;由现场工人执行C.协调职能;有协调工人执行D.控制职能;有工厂工头承包5.“社会人”假设说明( )A.应该否定集体奖励制度B.应该以金钱和地位作为唯一的激励手段C.人们是由社会需求而引起的工作动机D.人们的工作效率随社会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而提高6.以下属于激励方式的有( )A.思想政治工作B.奖励C.职工参与管理D.健全规章制度7.目标管理可理解为( )A.是管理管理者的管理B.他强调“自我控制”C.是分权制的结果D.是一种提供考核标准的管理8.关于激励的含义正确的有( )A.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支配B.行为的基本过程就是一个激励的过程C.激励指导动机、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D.激励就是施以物质刺激9.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具体包括( )A.人口B.教育与文化C.物质资源状况D.风俗习惯10.下列属于计划类型的是( )A.政策B.规则C.使命D.目标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什么是组织的一般环境?应包括哪些内容?答.管理者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但相对具体环境通常影响要小一些。

管理学问答题.doc

管理学问答题.doc

一、管理活动与理论1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应扮演的角色: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角色);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

2卡茨研究认为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管理者应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管理者''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3亚当斯密why认为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2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时间3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O5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1 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2促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3明确组织的目的。

6巴纳德认为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沟通。

7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相互之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情感、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成为非正式组织。

它以独特的情感、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8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1确定系统的最终目标,同时明确每个特定阶段的目标任务;2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统一的系统,然后确定每个局部要解决的任务,研究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总体目标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3寻求完成总体目标以及各个局部任务的可供选择的方案;4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最优方案;5实施组织所选的方案。

9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对管理的意义:首先,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成为一种活动,还成为一种职业。

管理学简答题含答案

管理学简答题含答案

管理学简答题含答案名词解释1.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2. 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3. 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4.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5.正式沟通是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组织内的文件传达、定期召开的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汇报以及组织间的公函来往等。

1、简述管理概念和性质答: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②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③管理的艺术性。

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和构成因素答:①社会环境。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特性、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

②政治环境。

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

管理学基础问答题

管理学基础问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 管理具有怎样的性质?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3)管理具有艺术性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那些?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

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

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

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

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

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

4. 影响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有那些?答: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6.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众多的学派。

管理学问答题

管理学问答题

管理的基本特性:目的性、有效性、他人性、多样性、有界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①科学的规律性严密的程序性先进的技术性②巧妙的应对性灵活的策略性完美的协调性③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的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

管理人员的分类:层次:基层、中层、高层性质:综合、专业管理学的特点:综合性或多学科性、实践性、一般性管理学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归纳方法、试验方法、演绎方法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途径:①企业外部:企业外部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生产、销售、形象、生存及发展的各种外部关系的总和。

②企业内部:企业内部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能力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行为科学理论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埃莫森对古典管理理论的评价:①主要贡献:开辟了管理从经验转向科学的局面对于提高美国生产率,以至于使之超过西欧国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存在的局限性: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说基础上的,认为人们的工作的唯一动机就是经济利益,没能注意到社会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由于泰罗特殊的经历,使他只能局限于作业管理的范围,而不可能涉及到组织全面发展和组织目标的管理问题。

尽管泰罗的追随者们在后来的研究中,在某种程度上注意到了人的因素和组织原则问题,但由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们自己视野的局限性,使这些研究只是零星系统,难成系统。

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组织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组织可以影响和改变外部环境、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实质上揭示了管理的任务所在。

管理伦理的作用:a、宏观的经济效率需要以管理伦理为基础的经济秩序。

b、有效的企业管理需要以管理伦理为基础的经济秩序。

c、高效的企业管理需要以管理伦理为基础的企业信誉。

目标的重要性:目标是管理行动的出发点,是组织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依据;同时目标又是管理行动的归宿,是判断一个组织管理有效性和合理性的标准。

管理学本科面试题目及答案

管理学本科面试题目及答案

管理学本科面试题目及答案一、简答题1. 请简述管理的四大职能。

答案:管理的四大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策略;组织是将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和人员;领导是激励和指导员工以达成组织目标;控制是监督活动以确保它们按照计划进行。

2. 什么是SWOT分析?答案:SWOT分析是一种战略规划工具,用于评估组织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通过这种分析,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从而制定有效的战略。

二、论述题1. 论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对现代管理实践的影响。

答案: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泰勒认为,通过工作研究和时间研究,可以确定最佳的工作方法,从而提高生产率。

他的理论对现代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工作设计、时间管理和效率提升方面。

2. 请论述企业文化对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企业文化是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行为准则。

它对组织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塑造员工的行为,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一个积极的企业文化可以吸引和保留人才,促进创新,提高组织的整体竞争力。

三、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苹果公司如何通过创新管理实现其市场领导地位。

答案:苹果公司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设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其在消费电子市场的领导地位。

苹果公司注重用户体验,推出革命性的产品如iPhone、iPad等,并通过App Store等平台建立了强大的生态系统。

此外,苹果还通过垂直整合的供应链管理和高效的营销策略,确保了其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2. 请分析通用电气(GE)如何通过多元化战略实现持续增长。

答案:通用电气通过多元化战略进入不同的市场领域,包括能源、医疗、航空等。

这种战略使GE能够分散风险,抓住不同行业的增长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管理活动与理论1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应扮演的角色: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角色);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

2卡茨研究认为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管理者应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管理者“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3亚当斯密why认为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2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时间3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5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1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2促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3明确组织的目的。

6巴纳德认为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沟通。

7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相互之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情感、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成为非正式组织。

它以独特的情感、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8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1确定系统的最终目标,同时明确每个特定阶段的目标任务;2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统一的系统,然后确定每个局部要解决的任务,研究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总体目标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3寻求完成总体目标以及各个局部任务的可供选择的方案;4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最优方案;5实施组织所选的方案。

9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对管理的意义:首先,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成为一种活动,还成为一种职业。

其次,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成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10再造:即“对业务流程进行彻底思考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以便在业绩衡量标准上取得重大突破”。

再造首先确定公司必须做什么,然后确定如何去做。

再造不再把任何事情想当然,它对“是什么”有所忽视,而对“应该是什么”相当重视。

1管理及其具体含义: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可做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不能脱离组织而存在,组织中也必定存在管理;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这些资源中,人员是最重要的。

任何资源的分配、协调实际上都是以人为中心的。

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七种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1信息职能是其他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2决策既与其他职能有所交叉,又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3计划、组织、控制与领导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4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中。

3法约尔关于经营和管理的概念:法约尔指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管理只是其中一种。

这六种基本活动是: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所谓“经营”就是努力确保六种固有活动的顺利运转,以便把组织拥有的资源变成最大的成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活动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4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不同:1科学管理理论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把人看做经济人。

人际关系学说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需求。

2科学管理理论仅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

而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情感、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

这就是非正式组织,它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3科学管理理论认为金钱是……唯一动力。

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度。

5客观地评价泰罗制:冲破了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管理领域,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

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把工人视为会说话的机器,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也是对人的片面认识。

五、决策与决策方法1、决策及其含义:决策是管理者识别解决问题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可作如下理解: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分为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利用机会。

2集体决策的优点:最大范围汇总信息;拟定更多备选方案;得到更多认同;更好沟通;做出更好的决策。

3简述古典决策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目的: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即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

主要内容: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

4简述行为决策理论: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满意度”原则和”有限理性”标准,强调非经济因素,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主要内容:①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②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③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的理性是相对的④在风险决策中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对决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⑤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5新发展的决策理论: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

组织是由决策者及其下属、同事组成的系统。

整个决策过程从研究组织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开始,继而确定组织目标、设计可达到该目标的可行方案,比较、评估然后进行选择,最后实施方案,并进行追踪检查和控制,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

最新决策理论把古典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它所概括的一套科学行为准则和工作程序,既重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又重视人的积极作用。

6为使方案顺利有效实施,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1将决策的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与个人,实行目标责任制,让他们树立起责任心,感受到组织赋予他们的压力;2管理者要善于授权,做到责权对等,相关主体拥有必要的权利,便于其完成相应的目标;3设计合理的报酬制度,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对相关主体实施奖惩,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工作,能够实现责、权、利三者的有效结合,确保方案朝着管理者所期望的路线演进。

7组织文化是如何影响决策的:在保守型组织文化中生存的人们受此文化影响,倾向于维持现状,害怕变化和失败。

对任何带来变化的方案会产生抵触情绪,并以实际行动抵制。

在此氛围中,决策者会在决策之前预见到带来变化的方案在实施中将遇到阻力,很可能失败,而这里人也不会容忍失败,就会产生顾虑,从而将有关方案从自己视野中剔除。

结果那些旨在维持现状的方案被最终选出并被付诸实践,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的保守性。

在进取型组织文化中生存的人们欢迎变化勇于创新宽容对待失败。

在此种组织中,容易进入决策者视野的是给组织带来变革的方案。

有时候他们决策就是为了制造变化。

此外,组织文化是否具有伦理精神也会对决策产生影响。

具有伦理精神的组织文化会引导决策者采取符合伦理的行动方案,而没有伦理精神的组织文化可能会导致决策者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8决策问题的性质对决策的影响:1问题的紧迫性:时间敏感型决策不常出现,但每次出现都会给组织带来重大影响。

组织中大多数决策属于知识敏感型决策。

2问题的重要性:重要的问题可能引起高层重视,从而使决策得到更多力量的支持;越重要的问题越由群体决策,这样可以使问题被认识得更全面,决策的质量可能更高;越重要的问题越要慎重,要避开各类决策陷阱。

9如何防止随意决策:1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科学规律决策。

对于重大决策,要对每个方案进行科学论证;2树立并强化决策者的责任意识,对事后证明为失误的决策要对有关责任人严惩不贷;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适当分权,防止决策者独揽大权、专断行事;4加强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借助科学的手段辅助决策。

10决策者如何避免安于现状心态的出现:1牢记自己确立的目标,了解目前情况下哪些是成功的障碍,努力克服之;2不要把维持现状当做你的选择,应当去发现其他的可能性。

在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无时无处不在的今天,维持现状等于自取灭亡;3不要夸大自己的成本和努力。

没有舍弃便没有收获,弃旧才能扬新;4要相信明天会更好,将来的“现状”是今日的“现状”所无法比拟的;5如果你有比“维持现状”更好的选择,不要害怕付出努力,要逼迫自己去实现它。

11决策者如何走出自我为中心的误区:1采取行动之前设立成功的标准;2必须事先明确自己的选择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结果;3行动结果出来前后,向与决策无关的人询问;4对一些重复决策尽量用统计方法判断在决策决定因素方面,自己的选择占多大比重;5定期列出遭遇的失败,并积极寻找原因;6积极从过去的决策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12风险型决策: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

13期望效用准则:计算期望时,用收益的效用乘相应的概率,再求和。

除了风险中性的理性人,人们的效用函数一般是非线性的,用期望效用更能体现决策者的风险偏好。

1决策过程的步骤及每步需注意的问题:1识别机会2明确目标:研究要采取的措施应符合哪些要求、达到哪些效果,即明确决策目标。

【目标分为:长期目标(用来指导组织战略决策)、中期目标(战术决策)、短期目标(业务决策)】2拟定方案:方案实施所需条件能否具备,筹集利用这些条件需要付出何种成本;方案实施能够给组织带来何种长期和短期利益;方案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3筛选方案:管理者要具备评价每种方案的价值或相对优劣势的能力。

考察所掌握的全部事实,使用预定标准对方案进行排序。

4执行方案: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