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物候观察

合集下载

植物物候观测实习报告

植物物候观测实习报告

植物物候观测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植物物候现象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我们一行来到了XX地区进行为期两周的植物物候观测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学习并掌握植物物候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 观察并记录不同植物种群的物候动态,分析其生长周期和生态特征。

3. 探讨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现象的影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习内容及方法1. 实习内容(1)植物物候基本知识学习:了解植物物候的概念、类型及其研究意义。

(2)观测方法学习:学习植物物候观测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面观测、遥感监测和数据整理分析等。

(3)植物物候实地观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种群,对其生长周期、开花、结果、落叶等物候现象进行长期观测。

(4)数据整理与分析:将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植物物候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 实习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植物物候基本知识和观测方法,使同学们掌握观测植物物候的基本技能。

(2)实践操作法:在实地进行植物物候观测,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并掌握观测技巧。

(3)数据分析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植物物候变化规律。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1. 植物物候观测基本技能掌握:通过实习,同学们熟练掌握了植物物候观测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面观测、遥感监测和数据整理分析等。

2. 植物物候动态记录:实习期间,我们对选取的植物种群进行了详细观测,记录了其生长周期、开花、结果、落叶等物候现象。

3. 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分析: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近年来植物物候期普遍提前,生长周期缩短,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四、实习总结本次植物物候观测实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植物物候变化的重要性,掌握了观测方法,积累了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现象的影响,为今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植物物候观测

植物物候观测

植物物候观测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节律性变化而形成的植物发育节律,叫做物候。

在植物一年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中,每一个生长发育阶段叫做物候期。

物候是综合性气象条件对植物影响的反映,利用物候指导农业生产和各种科研活动,比平均温度、积温和节令都要准确。

物候观测简单易行,随地可做。

主要用眼睛观察,用手记录,不需要仪器设备。

但是,大自然的季节变化是大范围的,各地区之间互有关联,同时又因为不用仪器观测,容易发生偏差,所以就要求各地区的观测对象、观测标准和观测方法必须一致,否则观测记录就不能和其他地区比较,费了人力,却不能普遍使用。

一、物候观测的植物种类物候观测最主要的问题是选定观测的植物种类,以便使全国各地的物候观测工作协调一致。

我国已经拟定了统一观测的种类供各地观测时选定。

现将中国温带、亚热带地区物候观测常见植物种类列举如下。

1.木本植物(1)乔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圆柏(桧)Sabina chinensis(L.)Ant.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加杨Populus canadensis Maench.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Garr.垂柳Salix babylonica L.胡桃Juglang regia L.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榆Ulmus pumila L.桑Morus alba L.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苹果Malus pumila Mill.叮叮小文库山桃Prunus davidiana Carr.桃Prunus persica Stokes.杏Prunus armeniaca L.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槐Sophora japonica L.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枣树Zizyphus jujuba Thunb.梧桐Firmiana simplex W.F.Wight.银杏Ginkgo biloba L.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楝Melia azedarach L.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2)灌木紫荆Cercis chinensis Bge.紫藤Wistaria sinensis Sweet.木槿Hibiscus syriacus Murr.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2.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甘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Fisch.ex Trautv.)Ling et Shih.二、植物物候期特征标志各地区进行物候观测时,都必须按照统一的物候期特征标志进行工作。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物候观察实验报告一、引言物候观察是研究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季节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植物的开花、叶芽破裂、萌芽等现象,可以了解不同物种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从而推测周围环境的变化。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物候观察,了解某一植物的物候特征,从而研究该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学特征。

二、实验方法1. 选定观察对象:选择一种本地常见的植物作为观察对象,本次实验选择了小榕树。

2. 观察对象的选择:选择若干颗小榕树,并在树干上打上编号。

3. 观察点的设置:在选定的观察区域内,设置观察点,并记录好每个观察点的位置。

4. 观察时间和频次:每周定期安排观察时间,连续观察至少2个月。

每次观察应记录观察点的植物物候现象,包括叶芽破裂、新叶生长、花芽萌发等。

5. 数据收集和分析:每次观察结束后,将数据记录整理,制成表格或图表进行分析。

三、实验结果经过连续两个月的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叶芽破裂时间:小榕树的叶芽破裂时间大约在3月中旬。

初期的叶芽呈现鳞片状,突然间鳞片开裂,新叶逐渐展开。

2. 新叶生长时间:新叶开始生长的时间在叶芽破裂后大约一周左右。

新叶是嫩绿色的,经过几个星期的生长,逐渐变为深绿色。

3. 花芽萌发时间:小榕树的花芽萌发时间大约在4月下旬。

花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逐渐变成小小的花蕾,然后摇身一变成为美丽的花朵。

四、实验讨论通过我们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小榕树是一种较早破裂叶芽、生长新叶和萌发花蕾的植物,适应能力较强。

这与小榕树的树种特点相符,它喜欢光照充足、气温适宜的环境。

另外,我们也发现在观察过程中,不同观察点之间可能会有差异,有的观察点的榕树物候现象出现较早,有的出现较晚。

这可能是由于观察点处环境的微小差异引起的。

这些差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物候观察实验,我们了解了小榕树的物候特征以及其可能的适应策略。

物候观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能力。

园林综合实验---物候期观察

园林综合实验---物候期观察

要求:1.每人10种植物,根据调查表详细填写;2.所调查的植物可从后面表格中选择,亦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六)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一、实验目的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园林树木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

在园林植物科研或生产上,均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植物选择、配植、养护管理时的技术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直尺、温度计、放大镜、记录本等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要点园林树木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

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

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

观察时各树种间物候期的划分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

在具体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参考比较。

(1)叶芽的观察芽萌动期: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2)叶的观察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25%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叶幕出现期:85%以上幼叶展开结束,初期叶幕形成。

叶片生长期:从展叶后到停止生长的期间。

要定树、定枝、定期观察。

叶片变色期: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全树有5%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25%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95%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最后计算从芽萌动起到落叶终止为果树的生长期。

(3)枝的观察新梢生长期: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止,定期定枝观察新梢生长长度,分清春梢、秋梢(或夏梢)生长期、延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时间,以及二次枝的出现时期等;并根据枝条颜色和硬度确定枝条成熟期。

新梢开始生长:从叶芽开放长出1厘米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二次生长开始:新梢停止生长以后又开始生长时。

二次生长停止:二次生长的新梢停止生长时。

枝条成熟期:枝条由下而上开始变色。

园艺植物物候期

园艺植物物候期

第一节园艺植物物候期调查一、物候期观察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园艺植物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

在园艺植物科研或生产上,均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制定农业技术措施时的参考。

由于园艺植物种类不同,记载的项目和标准也不一致,分别介绍如下:(一)果树物候期观察主要有以下内容:1.果树物候期观察要点果树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

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

一般只抓住几个关键时期。

当然,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

观察时各树种间物候期的划分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

在具体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于各地参考比较。

一般果树物候观察,可以果树的各器官作为观察对象,以一般落叶果树为例:( 1 )叶芽的观察可选营养枝的顶部芽或剪口芽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内容 :芽萌动期: 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 2 )叶的观察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 25 %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叶幕出现期:如梨的成年树,花后,短枝叶丛展开结束,初期叶幕形成。

叶片生长期:从展叶后到停止生长的期间。

要定树、定枝、定期观察。

叶片变色期: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全树有 5 %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 25 %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 95 %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最后计算从芽萌动起到落叶终止为果树的生长期。

( 3 )枝的观察新梢生长期,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止,定期定枝观察新梢生长长度,分清春梢、秋梢(或夏梢)生长期、延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时间,以及二次枝的出现时期等;并根据枝条颜色和硬度确定枝条成熟期。

新梢开始生长:从叶芽开放长出 1 厘米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丁香物候观测报告

丁香物候观测报告

丁香物候观测报告1. 引言物候是指植物生活周期中特定的生理和生态事件,例如开花、叶片萌发、果实成熟等。

通过观测和记录植物的物候现象,可以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

本报告对丁香的物候观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观测方法为了准确记录丁香的物候现象,我们每天在同一时间段进行观测。

观察点位于公园内的一片丁香花园中,共设立了5个观测点。

每个观测点随机选择一株丁香进行观测。

观测内容包括开花时间、花期长度、叶片萌发时间以及果实成熟时间。

3. 观测结果3.1 开花时间通过观察丁香花的花苞颜色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记录下开花时间。

在观测期间,丁香花的开花时间平均为4月15日。

3.2 花期长度我们记录了每朵丁香花的花期长度。

统计结果显示,丁香花的花期长度平均为7天。

花期长度的差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品种差异等。

3.3 叶片萌发时间观察丁香树的枝条,我们记录下叶片的萌发时间。

结果显示,丁香树的叶片平均于4月20日开始萌发。

3.4 果实成熟时间我们还观察了丁香的果实成熟时间。

通过观察果实的颜色和大小的变化,我们记录下成熟时间。

观测结果显示,丁香果实的平均成熟时间为6月1日。

4. 数据分析与讨论根据观测结果,我们可以对丁香的物候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4.1 物候现象的时间差异从观测结果中可以看出,丁香的开花时间和叶片萌发时间相对较晚,而花期长度相对较短。

这可能与丁香属于早春开花的植物有关。

另外,丁香的果实成熟时间较晚,这可能与它的果实生长周期较长有关。

4.2 物候现象与环境的关系丁香的物候现象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丁香的开花时间可能受到春季温度和日照时间的影响。

叶片萌发时间可能受到土壤湿度和氮素含量的影响。

果实成熟时间可能受到夏季温度和降雨量的影响。

5. 结论通过对丁香的物候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丁香的开花时间平均为4月15日,花期长度平均为7天。

2.丁香的叶片萌发时间平均为4月20日。

植物物候观测

植物物候观测

植物物候观测【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物候的观测和记录方法2.分析生境差异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实验原理】一、植物物候观察要点物候是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节律性变化而形成的植物发育节律。

在植物一年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中,每一个生长发育阶段,叫做物候期。

植物物候观察,就是对植物各个物侯期定期进行观察记载,以发现植物物候规律的科技活动。

物候是综合性气象条件对植物影响的反映,利用物候指导农业生产和各种科研工作,比平均气温、积温和节令都要准确。

因此,我国各地都有人长期从事植物物候观察活动。

大自然的季节变化是大范围的,各地区之间互相联系。

一个地区的物候观察资料,要供全国各地使用。

而且物候观察都是用眼观看,用手记录,不用仪器测定,容易发生偏差。

因此,就要求各地区观察的种类、观察标准和观察方法都一致。

(一)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各物候期的观察标准为了使全国各地的物候观察工作协调一致,我国已经拟定了统一观察的种类,供各地选用。

木本植物:萌动期、展叶期、显蕾期、开花期、果熟期、果实脱落期、秋色期和落叶期。

各物候期的观察标准如下:1.萌动期。

分为芽膨大开始期和芽开放期。

⑴茅膨大开始期。

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的芽具有鳞片,芽的鳞片开始分离,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和角形,果树和浆果树从鳞片之间的空隙可以看出芽的浅色部分时为芽膨大期。

裸芽不记芽膨大期,例如刺槐是裸芽,则不观测芽膨大期。

芽膨大期是记录芽膨达到最大时的日期,而不是记录最先出现的日期。

花芽和叶芽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进行记录。

一般地讲,先出现芽膨大期后出现芽开放期。

在阔叶树种方面,当植株的1~2 个小枝上,芽的鳞片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针叶树种的标准稍有不同,当它们的顶茅鳞片开裂反卷,出现淡黄褐色缝线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

⑵茅开放期。

有鳞片的芽当鳞片裂开,芽的上部现出新鲜颜色的尖端或形成新的苞片而伸长,为芽开放期。

芽开放期一般是记录有10%的芽开放时的日期。

植物物候期观察结果

植物物候期观察结果

4月12日
团锦簇,远观
洁白无瑕
花瓣逐渐变褐
63%
小雨
色,然后凋 落,露出圆筒
形的果穗
温度 12℃ 14℃ 8℃ 8℃ 15℃
16℃
海棠 湿度
37% 32%
65% 63%
天气
性状
时间
3月15日
阴 多云转晴
小雨 小雨
芽卵形, 先端渐
尖,微被 柔毛,紫 刚展开的 叶子略微 呈红色, 而且向上
展 叶子逐渐 由红色变 绿,慢慢 向四周展 开,簇生 花蕾颜色 呈绿色, 不仔细看 不易发现
项目
阶段
萌动期
芽膨大 芽开放
时间 3月8日
温度 12℃
开始期 3月23日
8℃
展叶期
盛期
4月5日
16℃
末期
开始期 3月8日
12℃
开花期
盛期
3月15日
14成期 成熟期 脱落期 开始变色 全部变色
玉兰 湿度
天气
乔木 性状
时间
芽及花梗密被
37%
阴 淡灰黄色长绢 3月8日
毛,逐渐变绿
26%
小雨
植株上小 叶茂盛
植株上小

叶开始凋

植株上开
植株上开
28%

始有个别 花的花瓣
4月4日
12℃
60%
小雨
始有个别 花的花瓣
完全展开
完全展开
4月20日 20℃
45%
5月4日 20℃
28%
多云
植株上的 花基本完
全展开
植株上的

个别花开
始凋谢
阵雨 圆锥花
5月4日 20℃

植物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物候观察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不同植物的物候现象,了解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希望能够对植物的物候变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2. 实验器材和方法2.1 实验器材:- 植物标本- 记录表格- 相机2.2 实验方法:1. 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例如树木、花卉等。

2. 每隔一段时间,到实地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并用相机记录下来。

3. 根据观察和记录,填写相应的表格,记录植物的物候变化情况。

3. 实验观察记录通过对多个植物进行长达数月的观察和记录,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典型植物的物候变化情况。

3.1 樱花樱花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其物候变化与春季的气温和光照密切相关。

以下是我的观察记录:- 2月下旬:樱花开始出现花苞- 3月初:大部分樱花开始绽放,花色艳丽- 3月中旬:樱花进入全盛期,形成美丽的樱花隧道- 3月下旬:樱花开始凋零,花瓣逐渐飘落3.2 杜鹃花杜鹃花是夏季的代表性花卉之一,其物候变化主要与季节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以下是我的观察记录:- 5月中旬:杜鹃花开始出现花苞- 6月初:花苞逐渐绽放,呈现鲜艳的颜色- 6月中旬:杜鹃花进入盛花期,花朵密集且色彩鲜明- 7月中旬:杜鹃花开始凋零,花朵逐渐零落3.3 枫树枫树是秋季最具特色的树木之一,其物候变化与季节的温度和日照时间有关。

以下是我的观察记录:- 8月中旬:枫树开始逐渐变黄,叶尖出现红色- 9月初:叶片基本变为红黄色,开始逐渐飘落- 9月中旬:枫叶全部变为红色,整棵树呈现绚丽的红色- 9月下旬:枫叶开始飘落,树上几乎没有叶子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植物的物候变化与季节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天温暖而湿润的气候促使植物生长迅速,夏季高温和充足的阳光让花卉绽放艳丽,秋天凉爽和日照时间的变短使树木叶片变色,冬季寒冷干燥导致植物休眠。

同时,植物的物候变化也与其自身的生理特性有关。

果树物候期观察范文

果树物候期观察范文

果树物候期观察范文在果树物候期观察中,主要观察的物候期现象包括芽鳞、芽鳞脱落、萌芽、各种生长阶段、开花、结果、果实成熟等。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果树的物候期观察:首先是苹果树。

一般来说,苹果树的休眠期是盛放期过后进入冬季时。

观察时可以看到苹果树的芽鳞呈紧贴状态,没有动静。

当气温逐渐回暖,春天来临时,苹果树的芽鳞逐渐变松,甚至有些芽鳞开始脱落。

这是苹果树即将进入休眠期结束,开始萌芽的信号。

随着气温继续升高,苹果树的蕾芽逐渐膨大,新芽开始呈现出嫩绿的颜色。

接着是叶芽的生长,叶子逐渐展开,整个苹果树由于新叶的出现而呈现出一片翠绿的景象。

当一些苹果树开始开花时,可以看到树上五颜六色的花朵,白、粉红、淡红等各种颜色迎春绽放。

在过后的几天内,花朵会飘落,并渐渐结出小小的苹果,这时就是果实的形成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会逐渐变大,颜色也由青绿变为红润。

当果实成熟时,果实会呈现出健康鲜亮的颜色,果肉饱满多汁,可以进行采摘和食用了。

其次是梨树。

梨树的物候期观察与苹果树类似,但会有一些差异。

梨树的休眠期是在冬季,观察时可以看到芽鳞松动,但不易脱落。

当冬天过去,春天到来时,梨树的芽鳞开始脱落,表明梨树即将进入萌芽期。

在芽鳞脱落后,梨树的新芽逐渐长出,并逐渐展开成叶子。

此时梨树进入了生长期。

在春季末夏季初,梨树开始开花。

和苹果树一样,梨树的花朵也呈现出五颜六色,美丽而绚烂。

随着花朵凋谢,梨树进入果实形成期,在不久后梨树上会结出小小的梨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梨果渐渐长大,变得越来越有味道,果肉也愈加甜美。

当梨果成熟时,果肉会变得松软多汁,梨树的物候期也即将结束。

最后是橘子树。

橘子树的物候期观察也和苹果树、梨树类似,但有一些特殊之处。

橘子树的休眠期在冬季,观察时可以看到橘子树的芽鳞紧贴,没有脱落。

春天来临后,橘子树的芽鳞逐渐变松,开始向外翻开,新芽开始逐渐生长。

在新芽的长出后,橘子树进入生长期。

与苹果树和梨树开花时间相比,橘子树的开花时间较晚。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一)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一)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一)物候观察实验报告简介•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和花开花谢的时间。

•实验过程中选取了多种常见植物,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

实验设计•选取了樱花、玫瑰、银杏、荷花等植物作为研究对象。

•将每种植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正常生长观察,对照组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控制处理。

观察指标•观察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包括萌芽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等。

•记录花朵的颜色、形状、数量等信息。

•测量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数据。

实验结果1.樱花观察:•萌芽期:2月中旬 - 3月初。

•开花期:3月底 - 4月初。

•花谢期:4月中旬。

2.玫瑰观察:•萌芽期:3月初。

•开花期:5月初 - 6月初。

•花谢期:6月中旬。

3.银杏观察:•萌芽期:4月初。

•生长期:4月中旬 - 5月初。

•叶片变黄期:11月。

4.荷花观察:•新叶初露期:4月中旬。

•开花期:6月中旬 - 7月初。

•开花结束期:7月中旬。

结论•不同植物的物候现象存在明显差异,这与植物的种类、生态适应性等因素有关。

•樱花的开花期较短,花期持续时间约为1-2周。

•玫瑰的生长周期较长,开花期较晚,花期持续时间约为1个月。

•银杏的叶片变黄期较为醒目,通常在秋季的11月出现。

•荷花开花期较长,花期持续时间约为2-3周。

实验意义•通过此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物候现象。

•资料的积累可以用于农业、园艺等领域,预测和调整作物的种植、养护和采收时间。

•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研究,物候观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望•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和种类,提高观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合气候变化等因素,进一步探讨植物物候现象和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将物候观察结果与气象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索更多的科学规律。

以上是对物候观察实验结果的简要总结,希望这次实验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实验开始前,选取了适合物候观察的植物,包括常见的树木、花卉等。

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

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

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咱们不妨聊聊园林植物的物候观察。

春天一来,植物们像打了鸡血似的,纷纷冒出新芽。

你看,那些小草,刚一破土而出,绿得让人心醉。

就像是大地妈妈在用心打扮自己,穿上了绿油油的裙子,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走在园子里,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恨不得捧一把来闻,让人感觉春天就是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

接着说说那些花儿。

桃花开的时候,粉嫩嫩的花瓣像是在微笑,枝头上挂满了“春的邀请函”。

你看那些蜜蜂,飞来飞去,忙得像个小老板,尽职尽责地工作着。

每当桃花绽放,大家都忍不住要拍照,真是“美不胜收”。

然后是樱花,哎呀,真是美得让人心醉,仿佛置身于梦幻的粉色世界,恨不得在树下打个滚。

想想那些樱花瓣飘落的画面,简直就是“风花雪月”的最佳写照。

再来看看那些树木,柳树一到春天就开始“吐绿”,一条条柳枝轻轻摇摆,真像是在和我们打招呼。

它们就像是老朋友,见面总是那么亲切。

而那些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挺拔着,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的感觉,仿佛它们在向我们展示什么叫做“不屈不挠”。

每当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听起来就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特别有韵味。

夏天一来,植物们又换上了新装,葱葱郁郁的样子,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尤其是那些花卉,像是参加派对,争奇斗艳,开得热闹非凡。

你要是仔细观察,阳光下的花瓣闪闪发光,真像是一颗颗小星星。

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像是在给这些花儿伴舞,真是美丽得让人心醉神迷。

人们在这个时候,喜欢带着家人朋友,围坐在园子里,享受阳光和清风,听鸟儿欢唱,那种感觉简直是“人间仙境”。

秋天的到来,植物们又开始准备“入秋大典”。

树叶渐渐变黄,像是小孩的涂鸦,五彩缤纷的。

特别是银杏树,叶子金黄,像是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走上去沙沙作响,别提有多美了。

果实也开始成熟,苹果、柿子挂满了枝头,个个都像小灯笼,真让人忍不住想要尝尝。

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采摘,欢声笑语在园中回荡,感觉生活就是如此的美好。

冬天来了,园子里的植物们似乎都进入了“冬眠模式”,虽然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依旧有它们的韵味。

物候观测名词解释

物候观测名词解释

物候观测名词解释
物候观测是指对植物的生理和生态现象进行观测,以推断和预测植物发育和生活周期的阶段或时期。

它是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花开、叶落等现象来判断季节和气候变化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物候观测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名词的解释:
1. 缩略期(Budburst):指植物芽鳞开裂、新芽伸出的过程,
标志着植物进入新的生长季节。

2. 花期(Flowering):指植物开始开花的阶段或时期。

不同
种类的植物有不同的花期,一般与气温、日照时间、水分等因素有关。

3. 结实期(Fruiting):指植物开始结果的阶段或时期。

这个
阶段通常发生在花期之后,随着花蕾的凋零,植物会形成果实。

4. 叶期(Leafing):指植物开始长叶子的阶段或时期。

一般
来说,春季是植物开始叶期的时候,新叶子会逐渐展开。

5. 叶落期(Leaf fall):指植物开始落叶的阶段或时期。

一般
是在秋季,气温下降,日照时间减少时,植物逐渐失去叶子。

通过对这些物候现象的观测和记录,可以了解植物的发育过程和环境适应能力,也可以对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预测和研究。

物候观测在农业、生态学、气象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候观测作文

物候观测作文

物候观测作文篇一律《我的物候观测之旅》说起物候观测,就不得不提到我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桃树。

这棵桃树就像我们家的一位老伙计,每年它的变化都像是在给我们播报季节的消息。

春天的时候,我就开始密切关注这棵桃树了。

桃树像是被大自然妈妈轻轻推了一把,从沉睡中慢慢苏醒过来。

它的树枝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就像冬眠的小动物刚刚伸懒腰似的。

那些原本光秃秃的树枝上,冒出了一个个小小的、毛茸茸的芽苞。

真的非常小,就像一颗颗迷你的珍珠粘在树枝上。

我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院子里看这些芽苞有没有长大。

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芽苞变得饱满了一些,好像是鼓足了劲儿要把里面的嫩叶顶出来。

过了没多久,芽苞裂开了一条小缝,嫩绿嫩绿的小叶子从缝里探出脑袋,像是在侦察周围的情况。

这些小叶子最早是卷曲着的,好像很害羞不敢完全舒展开来。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叶子变得舒展了,颜色也变得更加鲜艳,那嫩绿色在阳光下看起来充满了生机,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春天真的来了。

这个时候,桃花也开始作准备了,那一个个小花苞从叶子的旁边冒出来,像是在和叶子比谁长得快。

一天天,桃花苞越来越大,颜色也从最初的淡粉色慢慢变深。

终于,桃花盛开了。

满树的桃花像是一片粉色的云霞落在了树上,一阵风吹过,花瓣轻轻飘落,像是下了一场美丽的桃花雨。

蜜蜂和蝴蝶也赶来凑热闹,院子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我就坐在院子里,看着这棵桃树和这些小动物们,感觉就像在看一场盛大的生命之舞。

夏天,桃树上结出了毛茸茸的小桃子。

每一个小桃子都像一个小娃娃,在树叶的庇护下茁壮成长。

我会时不时地用手抚摸一下那些小桃子,感受它们的绒毛。

有一颗桃子长得特别大,我还偷偷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桃老大”。

我想象着它成熟之后一定香甜可口。

可是,有一次我发现“桃老大”上面有个小虫子咬过的痕迹,我心疼坏了,赶紧找了个小袋子把它套起来,防止虫子再来侵袭。

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小桃子们慢慢长大,颜色也从绿色变得泛红。

到了秋天,桃子成熟了,满树红彤彤的大桃子就像是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

紫丁香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紫丁香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紫丁香物候观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观察紫丁香(Syringa vulgaris)的物候现象。

通过对紫丁香植株的生长、开花和叶片变化等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紫丁香的生长发育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紫丁香的物候变化与季节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并且在不同环境下可能存在差异。

引言:紫丁香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被广泛种植于花园和公园中。

了解紫丁香的物候现象对于花卉爱好者和园艺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物候观察可以揭示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且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

材料与方法:1. 实验设备:紫丁香植株、摄像设备、记录表格等。

2. 实验地点: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如花园或公园。

3. 实验过程:定期观察紫丁香植株的生长情况,包括新叶生长、花芽分化、花蕾形成、开花、果实成熟等。

4. 数据记录:记录每次观察的日期、时间和观察结果,以及与环境因素相关的信息,如温度、日照时间等。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紫丁香植株的物候观察,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结果:1. 生长期:紫丁香的生长开始于春季,新叶逐渐展开并增长。

生长速度随着季节和气温的变化而有所差异,夏季生长较快,冬季生长停滞。

2. 花芽分化与开花:观察到花芽的形成和分化过程,一般发生在春季或夏季。

花芽经历了膨大、颜色变化和开放等阶段,最终展示出美丽的花朵。

3. 花期与持续时间:紫丁香的花期一般持续数周至一个月左右,具体取决于气候条件和植株健康状况。

花朵先从上部开始开放,然后逐渐向下部延伸。

4. 叶片变化:在花期后期,观察到叶片逐渐生长并丰满,形成对植株的整体补充和维持。

在秋季,叶片逐渐变黄并脱落。

结论:本实验的观察结果表明,紫丁香的物候现象受到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花朵的开放和叶片的变化都与温度、日照和水分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紫丁香的物候现象有助于合理地管理和利用植物,并提供了对其生长发育的深入理解。

植物物候观察报告

植物物候观察报告

植物物候观察报告植物物候观察报告植物物候观察报告一.实验目的学习植物物候的观测和记录方法,分析生境差异对植物物候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物候与物候学简单地说,物就是生物,候就是气候,所谓物候就是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周期性的关系,如桃花开放,柳枝吐绿等。

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动物的冬眠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物候学是研究植物、动物和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又称生物气候学。

物候学与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各个地方、各个区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科学,都是带地方性的科学,但又有所不同:物候学是通过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来往生育,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和它对动植物的影响,也可通过动植物行为推知过去或将来的气候变化。

气候学是观测和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而推求其原因和趋向。

2.物候观测的意义长期而系统的物候观测可以指导农业、园林也可以表现气候变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现在国内外的物候观测也正逐步向着系统化、长期化发展,并开始了全球网络化的进程。

具体作用如下:(1)农林业应用预报农时作物培养与植物引种植物造林(2)物候观测与地球观测系统物候观测是地球观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候观测可以为卫星观测资料(遥感资料)的校准提供重要依据(3)生态学研究物候过程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有助于了解物种竞争与生态系统的种群竞争;有助于了解碳、氮、水等主要生态系统过程;有助于了解物种的迁移、适应与产出;有助于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授粉等等)3.木本阔叶植物的物候期划分(1)萌动期芽开始膨大期:当植株的1-2个小枝上,芽的鳞片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

(注意花芽和叶芽应分别记录)芽开放期:有鳞片的芽,当鳞片开裂、芽的上部出现绿色尖端时;隐蔽芽明显长出绿色叶芽。

(2)展叶期开始展叶期:当1-2个小枝上初次出现了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小叶,但已能明显看见叶的形状时。

物候现象的小练笔

物候现象的小练笔

物候现象的小练笔
物候现象,是指生物在不同季节里的生长、繁殖、活动等现象。

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不同的物候现象,比如春天的柳条吐芽、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落叶归根、冬天的松枝挂雪等等。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物候现象来了解大自然的变化。

下面是几个小练笔,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候现象。

1. 春天的物候现象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植物开始发芽、开花。

比如,在我家门口的一棵李子树上,出现了粉色的小花,它们绽放得非常美丽。

此外,我还观察到了一些昆虫开始飞舞,比如蜜蜂、蝴蝶等等。

2. 夏天的物候现象
夏天是炎热的季节,我们会看到许多植物开始茁壮成长。

比如,在我家附近的公园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坪,上面长满了茂密的草。

在草坪的一角,我还看到了一只小蜻蜓,它在阳光下飞舞,非常自由自在。

3. 秋天的物候现象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植物开始结出果实。

比如,在我家门口的一棵苹果树上,结出了大大小小的苹果,它们鲜红的颜色非常漂亮。

此外,我还发现有很多鸟儿开始飞往南方,准备过冬。

4. 冬天的物候现象
冬天是凛冽的季节,我们会看到很多植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如,在我家门口的一棵枫树上,所有的叶子都变成了金黄色,然后慢慢地掉落下来。

此外,在雪地里,我还看到了一只红色的松鼠,它在寻找食物,非常勤快。

以上是几个小练笔,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物候现象,更好地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kz=292957991
一、植物物候观察要点
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节律性变化而形成的植物发育节律,叫作物候。

在植物一年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中,每一个生长发育阶段,叫做物候期。

植物物候观察,就是对植物各个物侯期定期进行观察记载,以发现植物物候规律的科技活动。

物候是综合性气象条件对植物影响的反映,利用物候指导农业生产和各种科研工作,比平均气温、积温和节令都要准确。

因此,我国各地都有人长期从事植物物候观察活动。

大自然的季节变化是大范围的,各地区之间互相联系。

一个地区的物候观察资料,要供全国各地使用。

而且物候观察都是用眼观看,用手记录,不用仪器测定,容易发生偏差。

因此,就要求各地区观察的种类、观察标准和观察方法都一致。

一、物候观察的植物种类
为了使全国各地的物候观察工作协调一致,我国已经拟定了统一观察的种类,供各地选用。

(一)木本植物
萌动期、展叶期、显蕾期、开花期、果熟期、果实脱落期、秋色期和落叶期。

各物候期的观察标准如下:
1.萌动期。

分为芽膨大开始期和芽开放期。

⑴ 茅膨大开始期在阔叶树种方面,当植株的1~2个小枝上,芽的鳞片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针叶树种的标准稍有不同,当它们的顶茅鳞片开裂反卷,出现淡黄褐色缝线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

⑵ 茅开放期阔叶树种有鳞片的芽,当鳞片开裂、芽的上部出现绿色尖端时;阔叶树种的隐蔽芽明显长出绿色叶芽时;针叶树种的芽伸长成圆柱形时,都是进入芽开放期的标志。

对于花芽、叶芽分开的种类,应分别记载两种芽的萌动期。

2.展叶期。

分为开始展叶期和展叶盛期。

⑴ 开始展叶期阔叶树种1~2个小枝上初次出现了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小叶,但已能明显看见叶的形状时,就进入了开始展叶期:针叶树种则是当幼针叶从枝条芽上开始出现时进入了开始展叶期。

⑵ 展叶盛期当植株50%小枝上的小叶完全展开时,便进入了展叶盛期。

3.显蕾期。

当植株1~2个小枝花芽中出现花蕾或花序时,就进入了显蕾期。

4.开花期。

分为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和开花末期。

⑴ 开花始期在虫媒传粉植物方面,当植株的1~2个小枝上花蕾的花瓣完全开放,就是开花始期。

柳属植物虽属虫媒植物,但由于是无被花,标志特殊,它的开花始期标志是雄株柔荑花序上长出雄蕊。

此时在花序向阳的一面出现黄色,用手触摸,手指上粘留花份。

在风媒传粉植物方面,当摇动树枝,雄花散出少量花粉时,就是进入开花始期。

⑵ 开花盛期植株上50%小枝的花都展开花瓣,或50%小枝的花序都散出花粉,便进入了开花盛期。

⑶ 开花末期虫媒传粉植物的值株上,只留有极少数的花;风媒传粉植物的花序停止散出花粉,或柔荑花序大部分脱落,都是进入了开花末期(柳属开花末期标志与风媒传粉植物相同)。

5.果实成熟期。

由于果实类型多种多样,果熟期的标志各不相同。

⑴ 蒴果类,杨属、柳属的蒴果成熟时出现黄绿色,少数尖端开裂,露出白絮。

⑵ 核果和浆果类,少数果实开始变软,并呈现本种特有的颜色和口味。

⑶ 颖果类,少数果实开始变为褐色。

⑷ 翅果类,少数果实的绿色消失,变为黄色或黄褐色。

(5)针叶树种的种子成熟标志球果变成黄褐色。

6.果落期。

分为开始落果期和落果末期。

⑴ 开始落果期,少数果实或种子脱落。

⑵ 落果末期,果实或种子几乎全部脱落。

7.秋色期。

其标志是少数叶开始变黄或变红(针叶树以老叶变黄为标志)。

8.落叶期。

分为落叶开始期和落叶末期。

⑴ 落叶开始期 标志是在秋天开始落叶。

⑵ 落叶末期 植株上的叶几乎全部脱落。

(二)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的物候期主要有萌发期、展叶期、显蕾期、开花期、果熟期、果实脱落期和黄枯期。

各物候期的观察标准如下:
1.萌发期。

当地面芽变为绿色,或地下芽、种子胚芽萌发出土时,就进入了萌发期。

2.展叶期。

植株上开始展开小叶,就进入了展叶期。

3.显蕾期。

当花蕾或花序开始出现时,就进入了显蕾期。

4.开花期。

当植株上第一朵花开放,花瓣完全展开,就进入了开花期。

5.果熟期。

分为开始成熟期和全熟期。

⑴ 开始成熟期出现了成熟初期颜色的果实。

⑵ 全熟期植株上有50%果实成熟。

6.果实脱落期。

当果实或种子开始脱落,就进入了果实脱落期。

7.黄枯期。

分为开始黄枯期和普遍黄枯期。

⑴ 开始黄枯期植株下部的基生叶开始黄枯。

⑵ 普遍黄枯期植株的叶达到一半黄枯。

二、物候观察方法
(一)确定物候观察点
观察点应尽量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地点稳定。

可以连续多年观察。

物候观察要进行一年以上的时间,在一个地点观察年代越长,所记录的物候资料就越宝贵。

2.要有代表性。

观察地点的地形、土壤和植被在本地区要具有代表性,尽可能选在平坦或相当开阔的地方。

3.距离学校近。

物候观察是一项频繁观察的活动,一般每隔2~3 天就要观察一次。

物候观察点确定以后,应将地名、生境、海拔、地形和土壤性质详细记载,作为档案保存。

(二)选择物候观察的植物种类
选择几种最能反映当地季节现象或同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植物,作为观察对象。

(三)选择物候观察的植株
植物种类一旦选好,就应选择用于观察的植株。

如果是木本种类,应选生长健壮、已经开花结实三年以上的中龄树。

每种应选3~5 株,并在它们向南的方向进行观察。

如果是草本种类,应选无病虫害、生长发育正常的植株。

在株数方面,丛生的种类,可选一小片零散分布的种类,选取彼此靠近的数十株。

不管
是木本还是草本种类。

都须野生或露地栽培,不得选用盆栽植物。

(四)观察时间
春夏两季,正值植物萌发、展叶、开花、结实时期、各种物候现象,往往每天不同,应每天观察一次。

如时间不允许。

至少要2 天一次。

秋季可以每隔2~3 天观察一次。

冬季除隆冬季节外也应3~5 天观察一次、不可漏掉。

(五)做好观察记录
物候观察一定要随看随记,不可凭记忆事后补记。

观察记录的内容主要有观察地点、日期,植物名称、物候期等。

(六)观察资料的整理
一个观察年度结束后,应将平日观察的记录资料填入记录表内。

三、观察注意事项
观察人员要固定,不要时常变更,也不要几个人轮班观察。

因为物候现象时刻变动,由一个人观察或几个固定人员同去观察,前后才有联系。

如果轮班观察,每个人对物候期标准的认识不一定相同,这样的记录,前后就没有连贯性。

物候观察进行两年以后,应该计算各个物候期的平均日期。

观察的年份越多,平均日期的实用价值就越大。

四、思考
1.在植物物候观察中,为什么要在全国范围内规定一些统一观察的植物种类?
2.规定植物各物候期的统一标准有什么意义?
3.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各有哪些物候期?每个物候期的标准是什么?
4.说明植物物候观察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