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历史大全

合集下载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一,岩宿文化(约8500年前)1.相泽忠洋--发现粗陋的黑曜石打制石器(岩宿遗存)2.日本化石人的发现3.日本人的祖先:①北京猿人东渡说、②华南古人迁徙说、③南方移民渡来说4.旧石器文化5.原始艺术与习俗:①粗陶、②远古的"维纳斯"、③拔齿习俗二,绳纹文化(8500~2500) 6000年之久1.绳纹时代石器文化取得的成就:弓箭与玉石器2.绳纹的遗址*大森贝冢(标志日本近代考古的开端)*渔具和舟*木器和漆器*原始编布*粗陶(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早期粗陶(尖底或圆底深钵)前期粗陶(煎饼式,平底取代尖底,尖锥型向圆筒型过渡)中期粗陶(浮雕式涡旋纹取代平面式,火焰式)后期粗陶(形状多样化)晚期粗陶(几何线条)3.艺术品:陶俑(土偶),绳纹“维纳斯”4.风俗:屈葬,拔齿三,弥生文化(前3~5世纪)1.弥生文化标志:水稻农耕,金属文化(铁器,铜器,铜镜,装饰品,铜铎)2.弥生人(倭人)的起源:①土著人种说,②外来移民说,③混血人种说 外来移民说:①朝鲜半岛直接渡来说②北亚人种间接来说③江南农民直接渡来说,3.金属文化传播:①移民携带而来,②中国朝廷赐给,③倭人能过交易获得,4.水稻传播:①华北迂回传播说,②南方迂回传播说,③朝鲜间接传播说,④江南直接传播说5.氏族集团逐渐消失,部落国家出现(对马国,一大国,末庐国,伊都国(女王国),奴国,邪马台国(女王国)邪马台国(女王国) 女王:卑弥呼6.遗使入汉7.海外贸易(与朝鲜半岛的贸易,与江南的贸易,朝贡贸易)四,古坟文化(4~6世纪)1.古坟源流箸墓传说(前方后圆)埴轮粗陶,三角缘神兽镜 (随葬品)2.移民之波(上田正昭倡导的古代"移民四次高潮论",弥生早期的移展浪潮之后,第二,三次移高潮均发生在古坟时代.3.内政与外交大和联盟从应神天皇执政的5世纪开始,大和朝廷与半岛的关系出现质变,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倭五王开始在中国史书中登场.4.汉字与书籍汉字萌芽五,飞鸟时代(538~710年)1.儒教与佛教儒学:认为是应神天皇时赴日的王仁.从百济定期招聘五经博士,后增加了医博士,易博士,历博士.佛教:钦明天皇时传入,被称作"公传".不仅因为传播者是百济国王,更因为容受者是日本朝廷.2.圣德太子飞鸟时代近200年,共历14代天皇,依次:钦明,敏达,用明,崇峻,推古(圣德太子),舒明,皇极,孝德,齐明,天智,天武,持统,文武和元明。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引言概述: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

本文将分析日本的历史,并探讨日本历史的起源、发展和重要事件。

正文内容:一、原始时代1. 日本的原始时代指的是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3世纪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原始日本人主要依靠狩猎、捕鱼和采集为生。

3. 生活在原始时代的人们形成了日本最早的种族和社会结构。

二、古代时期1. 古代时期是指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2世纪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大量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

3. 日本最早的王朝——大和王朝在这个时期诞生。

4. 佛教和中国文化的传入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古代时期还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平安时代的国家统一和平氏政权的垮台。

三、中世纪时期1. 中世纪时期是指从公元1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时期。

2. 这个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战乱时期,被称为战国时代。

3. 大量的战争和政治混乱导致日本的分裂和割据现象。

4. 此时期的日本还经历了室町幕府的兴起和武士阶级的崛起。

四、近代时期1. 近代时期是指从公元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封锁政策,与外界接触甚少。

3. 19世纪末,日本进行了现代化改革,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

4. 这时期的日本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五、现代时期1. 现代时期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迅速崛起为第三大经济体,并在全球政治和经济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3. 同时,日本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总结: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等时期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社会经历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国家特色。

了解日本的历史对于理解现代日本以及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历史简明年表-软件编程-

日本历史简明年表-软件编程-

1868-1912年——明治时代
日本明治时代(一):锁国政策的失败; 日本明治时代(二):尊王攘夷;
日本简史
一、历史时代划分
• 1、原始---绳纹时代---弥生时代---上 代 - - - 中古- - - 中世- - - 近世---近代
• 一 绳纹时代
近代 近世 中世 中古 上代
• 二 弥生时代 • 三 古坟时代 • 四 奈良时代 • 五 平安时代 • 六 镰仓时代 • 七 室町时代 • 八 安土桃山时代
奈良时代(710-794)
• 一、迁都奈良 710年,元明天皇将都城从奈良 盆地南部的藤原京迁都到北部的平城京,日本进 入奈良时代。
• 平城京的格局模仿唐都长安,其主要特点是:城 郭呈方形结构;棋盘式街道划分出方形的条坊; 城中干道都直对一个城门;宫城位于城中轴线北 首,宫城内分成若干个以围墙和回廊环绕的长方 形庭院,。每一庭院都沿中轴线前后配置若干座 主要殿堂,左右以次要殿堂对称排列。
约 995 -1011年 ——清少纳言撰写《枕草子》 约 1002-1019年——紫式部撰写《源氏物语》
1086-1129年——“白河院政” 1159-1160年——平治之乱;平清盛当权 1175——法然上人建立净土宗 1180-1185年——源平战争
1185-1333年——镰仓时代(镰仓幕府) 1192年——赐源赖朝以将军称号 1203年——北条时政被任为“执政”(将军的摄政) 1232年——北条氏颁布“贞永式目”(镰仓法典) 1274、1281——蒙古两次入侵 1334年——后醍醐中兴(建武中兴)
• 文化成就 • 1、歌舞伎 被称为日本的国剧. • 最初只是一项民间的娱乐活动,剧情活泼
通俗,节奏明快,是具有市井风俗特色的 舞蹈剧.在江户时代屡遭禁止. • 歌舞伎的创始者 阿国 • 1629年,幕府下令女子禁演 • 1651年,全面禁演

日本历史和文化的演变研究

日本历史和文化的演变研究

日本历史和文化的演变研究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国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日本历史和文化的演变,并了解它们对当今世界产生的广泛影响。

1. 古代日本的历史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左右,当时的日本是由许多氏族所统治的。

在这个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开始兴起,特别是稻米的种植和加工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产业。

在公元3世纪到5世纪期间,日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经济和政治的中心逐渐向大和王国转移。

这一时期的文化遗产包括八咫镜,大和书籍等。

在公元7世纪和8世纪期间,日本文化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日本的官方语言和文字开始采用汉语和汉字,并将佛教引入到了日本。

这时期的文化和艺术呈现出了宗教色彩,如佛教雕塑、壁画、建筑等。

2. 平安时代的文化黄金时期从公元794年到1185年,日本进入了平安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对日本以后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日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领域的成就。

宫廷文化是当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审美、日本化、文雅、但也有一些局限性。

这一时期的文化遗产有《源氏物语》、《枕草子》、平家物语、扇子、八叶屏风、平安神宫等。

3. 戰国时期的文化变革自1185年至1573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期,该时期的文化与中世纪欧洲类似,信息流通困难、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在这个时期,许多文化领域开始出现了新的变革,如戏曲表演、传统艺术如陶器、铜器、漆器、刀剑等。

战国时期日本的文化成就包括茶道、武士道、诗歌、绘画、政治、战争等。

茶道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之一,其核心精神包括了专心致志、和谐、纯美、自然等。

和茶道相伴的当时有石山舞、能剧等古典音乐剧种。

日本后期的大名宅邸,装饰对称,似有人来走动。

4. 江户时代的文化繁荣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特点包括了和平、稳定、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日本迎来了一个新的艺术绘画、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的高峰时期,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物。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日本虽然国土面积狭小,追溯历史也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

其统治形式几经改变,统治者也不断改变,和邻国中国、朝鲜、以及西方的荷兰、葡萄牙都有常年来往。

从当初的弹丸之地发展成如今的世界强国,其历史进程也有可取之处。

一、古代1.早期文明绳文时代是迄今为止日本最早存在人类聚落的时代,约为九千年前到公元前4世纪左右。

那时人们以狩猎为主,武器为弓箭,出现了早期陶器,因为陶器上的纹样以绳纹为主,故称绳文时代。

社会形式以小聚落为主,居住方式为竖穴式。

弥生时代出现于公元前五世纪结束于三世纪,已经形成较发达的农业文明。

当时已经产生水稻农业,渔业也获得了初步发展,并且同时传入青铜器和铁器,开始大规模使用金属器具。

日本已经进入了农耕文明,形成了早期的阶级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人财产。

当时掌握权力的为一个聚落的首长,负责利用咒术祈祷丰收等,有神权的特点。

公元1世纪到2世纪左右,已经形成诸多小国,互相争斗。

当时北日本存在两个政治中心,九州北部和京畿。

2世纪后半期存在一个较为强大的倭国,为邪马台国,为女王卑弥呼以宗教权力统治,从侧面说明当时母系氏族的影响还未被彻底消灭。

同时卑弥呼是利用中国皇帝的权威来维护统治,在早期政权中极为常见。

2.大和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6世纪,日本进入大和时代,又因以古坟为特征,也称古坟时代。

大和朝廷的统一已基本完成,已出现拥有强大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君主,因为出现了具有巨大坟丘的特定的个人的墓。

与中国朝廷的邦交更加频繁,史书上出现了“倭之五王”,主要是他们朝贡以及除绶的记录。

儒教、佛教、医术、历法和大陆先进的织造技术、建筑技术都传入日本。

公元前5世纪,汉字传入日本,上层贵族以使用汉字为荣。

日本最早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开始编纂。

当时的朝廷是以最大的豪族即大王为中心,和大和周围的豪族联合组成。

最强的豪族的头领和大王组成权力核心,地方豪族头领也有头衔,受命统治地方。

豪族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人民,也拥有一定数量奴隶。

古代日本历史简介(扫盲版)

古代日本历史简介(扫盲版)

古代日本历史简介(扫盲版)原始社会日本列岛原是亚洲大陆的一个半岛,由于地壳的变动,在距今约1万年前最终与大陆分离,形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大岛和几百个小岛连成的弧状列岛。

早在旧石器时代,日本已有人类生存。

①他们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知道用火。

距今1万年左右,日本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大量出土有草绳样花纹的陶器,称绳纹陶器,相应的时代称绳纹文化时代。

当时的日本人,住在沿海、沿河者以捕捞为生,住在森林和山地者则靠狩猎和采集为生。

他们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但弓矢已广泛使用。

在绳纹时代晚期,西日本开始出现原始农业、生产稻、麦、粟等。

绳纹时代的日本社会,大致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公元前3到2世纪,日本进入弥生文化时代。

在这一时期的遗址中,大量出土可能用陶轮制作的高大陶器。

由于它首先发现于东京都文京区的弥生町,故称弥生式陶器。

弥生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

汉代的水稻种植技术和铁制工具经朝鲜半岛或直接东渡传入日本,使农业和手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社会分工,使父权制渐渐取代母权制,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

邪马台国公元前1世纪,日本出现许多小国。

《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这些小国之间的关系不是和平的,通过兼并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国家。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

今使译所通三十国。

”公元57年(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倭奴国遣使来汉通好,①光武帝“赐以印绶”。

②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在九州北部兴起日本列岛第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政权邪马台,③统治附近20多个小国。

邪马台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大人”享有种种特权,“下户”(平民)和奴婢地位低下。

女王卑弥呼握有政教大权(“事鬼道,能惑众”),住在卫兵严密把守的宫室里,有成千奴婢侍候,死后修大冢,有百余奴婢殉葬。

女王由男弟辅佐治国,下设大倭、大率、大夫等官,分掌贸易、监察和外交事务。

日本文化的历史和特征

日本文化的历史和特征

日本文化的历史和特征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

在这个东亚岛国中,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深受其历史、地理环境和外部的文化影响。

本文将探讨日本文化的历史和特征。

一、历史1. 原始时代日本在约1万年前就有了最早的居民,他们主要依靠狩猎、捕鱼和采集。

在距今约3千年前的弥生时代,这些先民已经养殖水稻和小麦等作物,并发展了青铜制造技术。

2. 古代时期大约在公元3至8世纪,日本进入了一个文化繁盛的古代时期。

在这个时期,日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中央政府,社会阶层明确,艺术和哲学等文化领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国和朝鲜半岛的文化也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世纪时期公元1185年至1573年是日本的中世纪时期。

在这个时期,日本通过战争、扩张和战国纷争等形式逐渐从中央集权体制转向更为分散的封建体制。

同时,日本的文化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武士道、茶道、剑道、艺术等等,都借此时期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近现代1603年,日本开始了长达230年的幕府时代。

这个时期,日本政府封锁了国内和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直到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才结束了幕府时代,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文化不断向日本靠拢。

现代化衣服、音乐、电影和技术等等,都会被不断地吸收和改造成为日本特有的文化元素。

二、特点1. 独特的审美观日本人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审美观念,它涵盖了从食物、服饰、建筑到动物和自然,几乎所有文化领域。

日本人注重简洁、淡雅和和谐。

他们通过一些简单而朴素地手工艺品、折纸、绘画和摆放花卉等传统艺术,展示出自己特有的审美精神。

2. 团体意识日本人非常注重团体意识。

他们认为人类是群居动物,并强调每个个人的行为都会对群体产生影响。

在日本,大家都倾向于做出共识,通过协商和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

3. 敬畏自然由于日本地理上的特殊性,日本人对自然有着一种特别的畏惧和欣赏。

在日本,很多重要的神话和传统文化都强调自然、山水和宇宙的重要性。

日本简史资料

日本简史资料

日本简史日本,作为一个东亚岛国,拥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曾经历过许多风云变幻的历程。

从古代到现代,日本国家的发展历程看似平凡却又承载着许多故事和传奇。

接下来,我们将回顾几个关键时期,带您一览日本的简史。

古代日本古代的日本,以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神话传说而闻名。

古代日本的政治组织主要是以各种霸主统治的部落联盟,直到7世纪中叶,日本才正式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王国。

此后,日本开始采纳中国的政治、文化及宗教制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化”的特色。

平安时代平安时代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日本政治秩序基本稳定,出现了文学、绘画、建筑等领域的蓬勃发展。

《源氏物语》、《枕草子》等名著相继问世,京都等城市成为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

战国时代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日本战国剧情最为激烈的时代之一。

战国时代,各大武士家族争霸一统,华丽的忍者艺术更是在这个时代达到巅峰。

织田信长、武田信玄等众多武将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颂。

江户时代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统治最长的一个时期,这个时代以江户幕府的建立和长期和平为特点。

在此期间,日本内外贸易得到大幅度发展,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繁荣,歌舞伎、浮世绘等传统文化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兴盛。

近现代日本近代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二战以及战后重建等一系列重大变革,由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逐渐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的工业化、技术创新和民主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许多日本传统文化也为全球所推崇与传承。

总的来说,日本历史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和精彩传奇的长河。

从古代到现代,神秘的日本国度一直在不断发展与变迁,而这个独特的国家文化也一直影响着世界的方方面面,在世界历史舞台上闪耀着她独特的光芒。

日本历史与文化

日本历史与文化

日本历史与文化日本历史与文化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的岛国,由多个岛屿组成,因其历史悠久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而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文化的特点。

日本历史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000年左右,当时岛上已有原始的居民。

然而,真正的文明和历史始于公元710年左右,当时日本政权的中心迁往了今天的奈良市,这个时期被称为奈良时代(710-794)。

在这个时期,日本政府开始采用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模式,并且开始广泛地引进佛教。

在这个时期,日本也开始制定了自己的法律和制度,并且发展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794年,日本政府迁往了今天的京都市,这标志着平安时代(794-1185)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政治和文化上的重大变革。

政府开始更加注重本土的文化和艺术,这种文化主义持续到了现在。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文化达到了新的高峰,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中国和朝鲜的文化影响。

在平安时代后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叫做“武士”的阶层,他们开始掌握了政治和军事的力量。

在1192年,源赖朝成为了第一个幕府的将军,这个时期被称为鎌倉时代(1192-1333)。

在这个时期,日本开始采用西方的铁制武器和装备,武士阶层逐渐成为日本政治和社会的主导力量。

在1333年,幕府被推翻,日本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皇族政权,这个时期被称为南北朝时期(1336-1392)。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危机。

1392年,南北朝时期结束,一个颜色为白色的家族(即新来的将军,一般称为白色将军),将政权交给了一位颜色为黑色的家族(即原来的将军,一般称为黑色将军),这标志着室町时代(1392-1573)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文艺复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战争和政治动荡。

在1573年,将军家康成为了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他开创了江户幕府时期(1603-1868)。

在江户幕府时期,日本经历了长期的和平和稳定,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政治和社会的改革。

日本历史文化

日本历史文化

南北朝时代
(公元1336~1392年)
是从镰仓幕府灭亡到室町幕府初兴的 时期。上在1270年镰仓幕府末期,皇室内 部就分裂为大觉寺统(龟山天皇系统)和持 明院统(后深草天皇系统)两派。1336年, 前者建都吉野(今奈良县境内),称南朝; 后者建都京都,称北朝,从而形成了南北 两个天皇并立,彼此对峙纷争的局面。直 到1392年,南朝合并于北朝,这一局面才 告结束。
大化二年(646年),大和国实行的一 次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改革。推翻了 以苏我人鹿为首的大奴隶主贵族集团, 夺得了政权;并拥立孝德天皇(587- 654)即位,改年号为“大化”,迁都难 波。次年元旦,发布革新诏书,并仿照 中国唐代官制,全面实行政治体制与经 济改革,从而把日本社会推进到法制完 备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史称“大 化改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江户时代
(公元1600~1868年)
江户时代(又称德川时代)的文化。江户时 代历时260余年,时日本封建社会成熟期也是崩 溃期。由于长期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加之 一度锁国,致使前近代的日本文化异常繁荣, 臻于成熟。概言之,江户文化的主潮流不外是: 其一,中国的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取得独尊的 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推动日本精神文化 的发展。其二,具有日本独特的思想文化的创 出与繁盛。其三,西方文化的受容与研究。
镰仓幕府衰败时朝廷试图夺回政权未 果,室町幕府执政。与以朝廷为中心的贵 族文化比较,武士文化则倾向于大众,包 含许多新的大众文化因素。就武士阶层自 身而言,在以主仆契约为人际关系原则中 形成的人伦道德,既有践踏生灵的非人性 的一面,又有忠诚于主人的新的道义活力 的一面。以武士的军旅生活为题材的武士 文学,与武士心境相吻合的禅宗的流行, 以及各类理论著作的出现,都是这一时期 日本文化史上的新特点。

深入了解日本历史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

深入了解日本历史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

深入了解日本历史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日本是一个独特而古老的国家,其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要真正理解和欣赏日本文化,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

本文将从古代日本、战国时期到现代日本,带您一同探索这个神秘而美丽的东方国度。

1. 古代日本古代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以前,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时期。

首先是弥生时代(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3世纪),这个时期是日本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耕社会过渡的阶段。

人们开始种植稻子、制陶等,社会结构也逐渐形成。

其次是古墳时代(公元3世纪至公元7世纪),这个时期是日本古代政治和社会制度初步建立的时期。

崇拜祖先和修筑巨大的古墳成为当时的主要特征。

然后是飞鸟时代(公元7世纪至公元8世纪),这个时期日本开始接触中国和朝鲜,并引进了许多外来文化和制度,如佛教和汉字。

最后是平安时代(公元8世纪至公元12世纪),这个时期日本的政治和文化重心迁移到了京都附近的平安京。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文化如艺术、文学和宗教迅速发展,奠定了日本文化的基石。

2.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公元15世纪至公元17世纪)是日本历史上一个动荡和战争频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封建体制的瓦解和诸侯间的争斗,日本出现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武将和势力。

最为著名的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等人。

他们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统一了日本,为日本的独特文化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战国时期,日本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

3. 现代日本现代日本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公元19世纪末至公元20世纪初),这个时期日本废除了封建制度,接受了西方的现代化思想和制度。

在明治维新之后的几十年里,日本经历了高速的现代化进程。

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日本不仅成为亚洲的强国,还为世界带来了许多科技创新、文化影响和艺术成就。

从日本的建筑、习俗到流行文化,都反映出现代日本自信和开放的一面。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

浅谈日本文化特点日本民族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融合外来文化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

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文化时代,当时的日本是一个狩猎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徐福人海东渡对日本社会变革及文明进步起了推动作用。

公元3世纪至公元7世纪渡来人源源不断地将大陆先进文明带进日本。

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在奈良时代达到高潮。

在长达千余年的对大陆文化的借鉴中,日本把大陆文化变形、融合,使之日本化,最后使大和文化日渐丰盈起来。

二战后,美国文化又滔滔涌人。

这三次外来文化对日本的冲击过程也是日本贪婪的吸收过程,日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将传统与现代、外来文化与自我文化有机地结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杂文化”。

一.日本“杂文化”的主体性和开放性1.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众所周知, 从历史角度看日本的周边是文明古国。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 日本作为远离大陆的孤岛独自发展了自身的文化。

与亚洲的文明中心古代印度和中国相比, 古代日本文化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古代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相遇时,就好比水往低处流, 当时已非常先进的中国文化被日本所吸收。

到了近代, 日本的社会文化发展相当迅速。

也是由于与西欧资本主义文化相比落后很多, 因此近代以后的日本开始大规模地吸收了西洋文化。

日本是岛国, 与文明中心地的中国以及中国的邻国朝鲜隔海相望。

在近代以前的日本, 这个距离, 某种意义上给予了与外界交流的主导权。

也就是说, 顺应时势或必要时日本经由大海从大陆引进所需文化, 时运不济或不必要时再次利用大海一时关闭交流的大门。

日本利用有力的地理环境, 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以来, 一千多年间没有受到外来的侵略和征服, 也没有像弥生时期的大规模的外族人种的迁入。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占领, 日本之前从未有过外国军队的进入。

这与当时的亚洲大陆和欧洲频繁征战, 发生民族冲突不同, 日本文化得以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常常根据自国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接收。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日本古代历史是一个悠久的历史时期,涵盖了数千年的时间。

战国时代以前的日本古代历史由于缺乏文字材料,众说纷纭,只能根据考古学和传说神话资料来了解。

本文将主要介绍从飞鸟时代到平安时代的日本古代历史。

飞鸟时代(约592年-710年)飞鸟时代是日本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时期,也是日本的大化改新时期,是从推行崇仁天皇(在位:592年-628年)的改革开始的。

这个时期的日本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宗教方面。

佛教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并迅速流行开来。

隋唐文化和佛教的传入极大促进了日本的文化交流和进步。

同期开始撰写《日本书纪》和《日本武尊传》,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710年,天皇聚集朝臣致仕,把都城迁到奈良,于是这个时期被称为奈良时代。

政治制度上大量引进唐朝制度,拟订了《大宝律令》。

经济上,随着佛教的发展,寺庙变得更加富裕,超越了皇室和贵族的收入。

文化上,佛教文化发展迅猛,亮相了日本古代中最重要的宏伟的佛教艺术——法隆寺和东大寺。

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中,奈良时代因诗歌而著名。

《万叶集》这本诗歌集成了从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的古代民歌和上层歌谣。

这本书也是日本最古老的诗歌选集之一。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历史的第三个重要时期,也是日本古代文化的黄金时期。

794年,天皇决定把都城从奈良迁往京都,此时,平安时代开始了。

这个时期的日本政治以和平、稳定和文化兴盛著称。

在文学方面,“万绪”泛滥,小说逐渐流行,诸如《源氏物语》等作品充满了宫廷爱情故事、政治阴谋和险恶的心灵命运。

歌舞和舞蹈在宫廷中也很受欢迎,成为平安时代文化中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总体来说,古代日本历史是丰富和复杂的,由多个时期和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组成。

每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遗产,这些遗产对日本现代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无法穷尽所有的历史细节,但对于日本文化和历史的初学者来说,本文所述将提供一个简要而全面的历史概述。

日语的历史高考知识点

日语的历史高考知识点

日语的历史高考知识点日语作为一门世界上流行度较高的语言,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备受关注。

在高考中,对于日语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点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日语的历史,涵盖了从起源、演变到现代发展的各个方面。

1. 起源与早期发展日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当时日本群岛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语言系统。

这门语言在受到汉字文化的强烈影响后,逐渐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汉字和假名的混合使用形式。

在此阶段,尤其是5至7世纪之间,日本接受了许多中国文化的传统,包括汉字和佛教。

2. 平安时代的发展在平安时代(794-1185)期间,日本的文化和语言开始繁荣。

当时,贵族阶层的文化活动促进了日语的进一步演化。

在此时期,平假名和片假名开始出现,它们被广泛用作注释和记录音节等用途。

与此同时,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汉字在日语中的使用也越发广泛。

3. 中世纪和战国时代的变革中世纪和战国时代(1185-1600)对于日语的发展和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由于不断发展的武士阶级的崛起和士农工商阶层的形成,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在这个时候,以织田信长和豊臣秀吉为代表的战国时代的统治者们开始重视文化和艺术。

同时,口头传统文化以及俳句等文学形式迅速发展。

这为日语的演化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得它成为了日本文化的核心部分。

4. 近代化与现代发展进入近代化时期以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对日语语言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Meiji维新(1868年)后,日语教育开始走向正规化,在学校中正式教授日语的写法和用法。

同时,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开始在日本流传,对日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

20世纪,日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随着日本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崛起,它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语言之一。

总结通过对日语的历史和发展的探讨,我们发现了这门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从其起源的多渠道影响,到不同历史时期对于语言演化的推动作用,日语的历史是一段不断变迁和扩展的历程。

日本文化简史--近世--江户文化

日本文化简史--近世--江户文化

江户时代来临(1603~1868)
德川家康:1616~1543。丰臣 病逝两年后(1600),德川家康 与丰臣秀吉之子丰臣秀赖的家臣 石田三成各率领超10万兵力在关 原展开大战,德川最终赢得战争。 1603年迫使朝廷任命自己为征夷 大将军,在江户开设幕府。织田 信长还差一步的统一大业,终于 在历经21年的战事后得以完成。 江户幕府其后统治日本达200多年, 史称“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的文化风貌(1603~1868)
随着政治中枢东移,日本文化中西从近畿地 区移向江户。随着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 町人文化逐渐占据主流;文学艺术日趋世俗化; 学术思想讲求实用化。
江户时代的文化风貌(1603~1868)
町人文化:
庶民文学:俳谐(诙谐、滑稽、机警、讽刺 为主旨的诗歌艺术)、浮世草子(诙谐手法描 写市井风俗的小说)、草双子(以绘图为主的 图文并茂的小说)、读本(以文章为主的图文 并茂的小说)。 大众艺术: 人形净琉璃(木偶弹唱)、歌舞伎、浮世绘 (现世妓女风俗图和美女肖像)。
江户时代的社会风貌(1603~1868)
整个江户时代,除了“大阪之阵”和“岛原 之乱”外,国内长期处于歌舞升平的状态;西 方列强的魔爪首先伸向中国,使日本得以获得 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幕府统治空前稳 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德川幕府采取的是禁教(禁天主 教)锁国(封锁南蛮贸易)政策。 这一方面使日本偏离了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为明治维新埋下伏笔;另一方面也引发了日本 民族意识的高涨,酿成了民族文化的成熟。
江户时代来临(1603~1868)
本能寺之变的始作俑者明智光秀在事变之后的两天 里费力劝降诸方势力,但震摄于当时信长存活的市井 传说,以及对光秀背叛行为的不齿,多数部将选择按 兵不动,少数支持者听到秀吉军回师的消息即撤军回 师。事变后第三天明智光秀进入织田信长天守阁--安 土城。第五天,朝廷派敕使拜访明智光秀,任命其为 京都守护。第七天明智光秀正准备前往京都时接到了 秀吉回师的消息,随后出兵,但由于兵单势微,加上 多数部将选择支持打出讨伐叛徒口号的秀吉军,经过 数日战事后明智光秀与本能寺变后的11天兵败被杀。

日本文化的发展史

日本文化的发展史

日本文化的发展史自古以来,日本一直在吸收和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不断发展和演变着自己的文化。

从古代的祭祀与仪式,到今天的动漫、音乐与时尚,日本文化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备受瞩目的一种文化形态。

本文将探讨日本文化的发展史,带您一起走过日本文化的历史长河。

古代文化在日本文化的发展史中,可追溯到古代时期的文化。

在那个时代,有着独特的宗教和祭祀文化。

古代日本的人们崇拜着许多自然神,如太阳神,森林之神。

针灸、汤浴、住宅建筑、武术等现今依然被人们所关注和使用的文化元素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

平安时期在平安时期,日本的文化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

在这个时代,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从古都奈良搬到了现在的京都。

这个时期,有着超卓的文学成就,如“源氏物语”等著名文学作品。

同时,诗歌也成为积极的文化领域。

作者们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在俳句的形式中。

这个时期还有悠久的茶艺文化和漆器等高品质的物品制作技术。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日本历史上最动荡和争斗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民族和早期领导者的军事家发起了争斗。

而且,这个时期也是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时期。

例如,雕塑和建筑风格在这个时期开始了改变。

这也是武士道哲学得到充分表达的时期。

江户时期江户时期是日本文化史上一个非常丰富而且多样化的时期。

它是为数不多的和平时期,并出现了城镇化和财富积累。

这个时期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如歌舞伎、浮世绘、木版画,小说和游戏等。

同时,也是茶道、和服、餐饮、手信文化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

明治时期明治维新时期标志着日本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

在这个时期,日本接受和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和技术。

例如,电子、铁路、照相机等新技术被引进到了日本。

同时,日本的艺术和文学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和繁荣,如北海道的人形木偶、萨满舞蹈等。

在这个时期,日语也得到了标准化和统一的教育。

现代文化在当前时期,日本文化以其自己的特征,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高的重视和认可。

日本的动漫、游戏、时装设计等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

日本的历史与文化

日本的历史与文化

➢ 規則:
是兩人在土俵中角力的一種格鬥技
雙方選手使用撞、擠、推、摔等技術!!當一 倒或推出土俵外即為勝者
腳底以外的身體其它部份先觸到地面或土俵 是使用被禁止的招式皆判定落敗
相撲力士的級別:前頭小結關脇大關 橫綱【目前橫綱為朝青龍】
行司的裝備
現任橫綱朝青龍
藝妓
➢ 起源:源於 七 世紀的古代「遊女」藝人 和 一三 世紀初的「白拍子」!!專為貴族 和皇室表演!!有時候甚至成為天皇的小妾
良橿原宮即位】 ★現今平成天皇是第
一二五代 【一九八九年即位】
日本武士之興起
➢三世紀後半 ~ 四世紀初大和 政權
➢ 七世紀末中央集權 ➢ 八世紀初期莊園形成 ➢ 一一九二年源賴朝被冊封為
征夷大將軍!!在鎌倉設立幕 府!!開啟長達七百多年的武 士當權、武士為政的時代??
武士道的精神
➢ 武士道:武士護主、報恩的 道德規律

什么叫做懂得物哀【物の哀れ】呢?「あはれ」这个词!!本
来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遇到什么时!!心有所感而发出的叹息声!!
用现在话讲!!就是「啊~」、「哦~」之类??比如赏月观花!!
大事”的咏叹上??第三个层 次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尤其是季 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 动心??”
➢ 物哀意识诞生于日本!!与岛国特殊的地 理环境有很大关系??日本列岛自古以来 经常为雾霭所笼罩!!自然风光留给人们的 是朦朦胧胧、变幻莫测的印象??世界上 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一样在狭窄地域集 中了如此之多的美景——雪山、海滩、山 涧、峡谷、温泉、瀑布!!林木葱葱!!繁花似 锦!!小桥流水!!幽雅庭院??故而说日本国 土处处诗情画意并不为过??同时世界上 也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自古以来被 如此之多的自然灾害所频频袭击——火山、 地震、雪灾、海啸、飓风、战乱……多少 年来日本人常看到的是美稍纵即逝!!顷刻 化为乌有??一切使它们相信!!美好的事 物是不稳定的??而佛教的传入!!更强化 了日本人的这种认识??杨薇说:“佛教 所揭示的人生的虚幻感以及万物流转的 ‘无常观’更加速了日本人本已获得的朦 胧的‘物哀美’意识的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经济和文化
大约4世纪下半叶起,中国和朝鲜的移民不断来到日本,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日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大化改新起五六百年间,社会经济有显著进步。农业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水田耕作的集约程度提高,水利事业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养蚕受到政府鼓励,手工业生产也获得发展。
与此同时,文化也日臻繁荣。继4~5世纪汉字和儒家经典传入之后,
30个部落,成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已有统治机构和贫富、阶级差别,是日本奴隶制社会初期粗具规模的国家。该国女王卑弥呼在
239年曾遣使到中国洛阳,魏明帝封她为“亲魏倭王”,授与金印紫绶。其后继女王□与(台与)亦曾遣使向西晋王朝朝贡。
古坟时代和倭王统治
公元4~7世纪,日本历史称古坟时代。因当时统治阶级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坟丘形状多种多样,其中最有特色的前方后圆坟,是奴隶主王权的象征。初期最大规模的古坟集中于畿内的大和地方。这种奴隶主王权,日本史称“大和朝廷”,即“大和国”。其统治者为日本皇室的祖先。从
小日本的天皇制度持续了多久,现在的明仁天皇是第几代天皇,全名叫什么?
_
日本民族主要来源于东北亚人群、华南人群、南亚人群和“原日本人”的混血后形成的。
日本历史
日本国,古称“大和”。古代中国称日本为“倭”。 7世纪后半期起以“日本”为国号,19世纪末叶起称“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用现称。
学术和文化方面深受唐朝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开始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两套日本表音文字。随后,创立“国风文化”,出现了《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等文学杰作。
中世纪日本(12世纪末~1868年)
武家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年元明天皇(707~715在位)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市)后,奈良时代(710~794)开始 (见彩图日本平城京
(奈良)遗址);794年(一说784),桓武天皇(781~
806在位)迁都平安京(今京都市),到1192年建立镰仓幕府的400年间,史称平安时代。在这600年间,日本处于天皇的最高权力统治之下。从 630年起的200
701年制定、次年实施的《大宝律令》将大化改新的成果在制度上巩固下来。大化改新后建立的国家体制,史称律令国家;就社会组织而言,则称律令制社会。关于大化改新的性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中国史学界多认为是“自上而下的封建制社会变革”。
自8世纪前半期起,由于土地不足,国家被迫允许私人开垦新田。
723年颁行《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造沟池开垦的水田,允许三代人私有;凡利用原有沟池开垦的水田,准给本人一代使用。
743年又颁行《垦田永世私有法》,允许垦田永远归私人所有。于是真正的私有领地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日本庄园制度不断发展;进入10世纪以后,律令制趋于衰微和蜕变。在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自
9世纪中叶迄11
世纪下半叶,外戚藤原氏擅权,被称为摄关政治的贵族政治体制占统治地位。之后,以太上天皇为代表的皇室势力伸张,以院政取代摄关政治。与此同时,伴随庄园成长的新兴武士势力于10世纪登上历史舞台。武士势力的核心是地方庄园领主阶层,他们逐步演变成封建的军事农奴主。号称“武家栋梁”的源平两氏,经过为皇室贵族效力的阶段,展开了争夺国家权力的激烈斗争。这一斗争持续到12世纪末。
“五山文学”。作为日本民族宗教的神道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朱子学”受到重视。连歌、能乐等文艺形式兴起,茶道(品茶)、花道(插花)也日益盛行。
国家统一和织丰政权
战国时代末期,在群雄中崭露头角的武将织田信长于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国家开始走向统一。织田信长的继承者丰臣秀吉于1590年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建立的统治,是没有幕府的武家政权,史称“织丰政权”。织丰时代亦称
4世纪下半叶到
5世纪,古坟分布的地区逐渐扩大,这表明大和国家从东到西逐步实现国土的统一。大和国家是以氏姓制度和部民制著称的奴隶制国家。在倭王之下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统治机构。自
4世纪后半期起,大和国家为掠夺奴隶和财富,开始向朝鲜南部进行扩张。6世纪后半期起,由于父权家长制家族的发展,大和国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加之,对朝鲜半岛侵略失利,奴隶主王权面临危机。推古女帝的摄政圣德太子于
6世纪佛教由百济传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先后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文化:6世纪末至7世纪上半叶的飞鸟文化,是以寺院为中心的初期佛教文化;7世纪下半叶的白凤文化,则在佛教艺术方面通过中国唐朝接受印度文化的影响;
8世纪的天平文化深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除佛教美术外,还有《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国史的编纂,以及《怀风藻》、《万叶集》等著名诗集的编撰。平安时代初期,除佛教文化外,在
镰仓和室町时代的经济和文化
镰仓时代出现水田稻麦两熟、旱地麦豆两熟或三熟的种植法。农业技术进步,耕地面积扩大。从中国传入的茶叶栽培盛行,并开始种植从朝鲜传来的棉花。手工业和运输业兴旺起来。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发达和城市兴起,同中国、朝鲜等地的贸易也日益发展。
文化方面,从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在中国宋元两朝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以武士为中心的新文化。一系列新的佛教宗派兴起,禅宗尤为武士所尊崇(见彩图日本武士画像)。出现了以京都、镰仓的五山禅林为中心的
7世纪初制定“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抑制豪族,革新政治。是为推古朝改革。对外,日本积极同中国开展外交,先后派遣隋使4次
(600、607、608、614),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此时,倭王对外称号改为天皇。
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律令制社会 592年推古女帝即位后,因帝都在飞鸟地方,故称飞鸟时代(592~710); 710
古代日本(迄公元12世纪末) 石源自时代 日本旧石器时代,亦称“无陶器时代”或“先陶器时代”。其上限无确考,据推测,距今约20~30万年前;其下限距今约
1万年前。日本旧石器时代和亚洲大陆旧石器时代是并行的。日本新石器时代文化称绳纹文化,因陶器有绳纹而得名。其上限距今约9500年或1万年前(一说4500年前),下限为公元前3~前2世纪。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弧形列岛,由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岛及数以千计的小岛组成。东和西南濒太平洋,西和北临中国东海、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苏联仅一水之隔。总面积37万余平方公里。人口
12055万(1985),基本居民为大和族。盛行佛教和民族宗教神道。通用日语,首都东京。
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
迄今日本考古出土的人骨化石很少。1931年在兵库县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现人类腰骨化石,后命名为“明石原人”。1950年在□木县葛生町附近、1957年在爱知县丰桥市牛川町、1958和1961
年在静冈县引佐郡三日町相继发现一些人骨化石。据此推测,洪积世日本列岛已有人类存在。关于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学术界一般推测日本最早的居民经由北亚和南亚两条路线来到日本列岛,经过长期混血,大约在弥生时代以前形成具有共同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日本民族。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生时代是日本文明史的开端。由于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出现,特别是青铜器和铁器等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据中国《汉书》记载,大约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日本列岛出现了百余个由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乐浪郡献上贡物。后经长期兼并,至公元2~3世纪形成了规模较大的30多个部落。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出现了邪马台国。邪马台国统辖约
自12世纪末迄16世纪末约400年间,日本社会处于封建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家政权并存以及朝廷势力不断削弱。1192年源赖朝(1147~1199)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开创幕府,开武家政权的先河。1333年,以后醍醐天皇(1318~1339在位)为首的宫廷贵族用武力推翻了镰仓幕府。次年改元建武。史称“建武中兴”。
金石并用时代 继绳纹时代之后,日本于公元前3~前
2世纪进入弥生时代,即金石并用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化称弥生文化,因陶器出土于东京都弥生町(在今东京都文京区)而得名其下限止于公元3世纪。在弥生时代,中国大陆的水稻栽培技术和青铜器、铁器等金属文化经由朝鲜传入日本。
原始氏族公社
日本石器时代是母权氏族公社阶段,绳纹时代是其繁荣时期。绳纹时代后期和晚期的人口估计有12~15万。人们多栖身于被称作“竖穴”的原始房屋里,靠狩猎和渔捞为生。社会处于采集经济阶段。狩猎使用弓矢,渔捞则使用鱼钩和网罾。猎场、渔场和主要生产工具为公社成员所共有。所有社会成员权利平等,实行共同生产和平均分配,无贫富贵贱之别。进入弥生时代后,父权氏族公社逐渐取代母权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趋于解体。
1336年武士巨头足利尊氏(1305~1358)攻入京都,开创室町幕府,后醍醐天皇逃至吉野。从此出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南北朝时代。1392年南北朝议和,足利氏的室町幕府统一全国。
大名领国制的确立和人民斗争
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封建制不断发展,幕府集权统治逐渐走向封建分权割据。南北朝时代庄园制趋于衰落,守护大名领国制形成。1467年(应仁元年)爆发应仁之乱,此后至1568年出现一个长达百年的群雄割据时期,史称战国时代。守护大名领国制演变为战国大名领国制。在大名领国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爆发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其中有农民反对地主压榨、反对商人高利贷盘剥的“德政暴动”,有各领国内武士为争夺领地而进行的“国人暴动”;还有农民借宗教信仰而进行的反对领主的“一向宗暴动”。
多年间,为了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实际到达的有13次。
这对日本古代的改革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国唐朝的律令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化改新完成了推古朝改革未竟的事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律令制官僚统治机构,世袭氏姓贵族制度被废除,高度中央集权的奴隶主王权统治即古代天皇制得以确立。律令制的完成,经过半个多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