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概论论文.
日本文化议论文
![日本文化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29413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8.png)
日本文化议论文中国需要强大但中国更需要共存,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且更应该致力于使之推动中国经济建设的命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议论文,仅供参考。
日本文化议论文篇一“‘多啦A梦’也很有趣呀!”“明日动画频道会演‘迪迦奥特曼’,据说宇宙警备队的大队长——奥特之父还会出现啦!”正当这些孩子议论得激烈的时候,不知道是谁说出了一句话“中国动漫一点也没有意思,一点也不受欢迎。
”这一声并非一语道破天机,而是听起来特别的刺耳,想不到这些话会出自于这些孩童之口,听得出他们也并非是童言无忌,是他们对中国动漫,以及日本动漫的客观评价,可他们也是中国人呀,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自己的祖国虽然做得有些不够好,但毕竟是自己祖国,毕竟是自己的家呀!我喜欢看中国动漫,是因为它并不是剧情简单,却是善恶分明,常常蕴含着中国的传统特色,独具一格。
但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日本动漫似乎已经占据了中国动漫市场,玩具超市里到处都有日本动漫的图片,无论是“美少女”还是“名侦探柯楠”都是孩子们心中的最爱,其比猫爱吃老鼠还疯狂。
中国的动漫因此而被埋没,不被理解,而日本动漫靠着一股时尚的风气紧扣住了中国孩子的心。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水平都等各方面都十分低,但日本埋头苦读,在短时间内将日本变成了一个发达国家,之所以他们能有如此巨大的腾飞的力量,是因为教育为他们改变一切落后状况作了很好的铺垫,从而才有了今天在世界上展示着自己风采的日本。
如今,不仅仅只是动漫向中国蔓延,松下电器、丰田汽车也向中国蔓延伸长,他们想禁锢住中国人的思想,让中国孩子陶醉于日本文化中,埋没中国五千的历史文化。
但竟然日本短暂的文化战胜了中国的文化。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日本将中国放在手术台上解剖了许久,而中国呢?”中国只知道那段与日本敌对的记忆,却从未想过向日本学习。
中国人自以为是傲骨,却真正的成了自寻死路的方式!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还需要发展,邓小平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提升中国只有教育才能促进发展,挽回中国孩子对祖国的热爱,对爱憎的分明……中国人要及时治理“沙尘暴”“多植树,少浪费水”,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最终将“破土而出”,将会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式登上世界文化的巅峰!日本文化议论文篇二日本料理,独特风味的形成同其岛国的地理环境及东方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
日本文化论文
![日本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1ff47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4d.png)
日本文化论文西安工业大学日本文化姓名学号专业院系2022年5月通过上选修课――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我爱上了这个有着很浓郁民族特色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的国家――日本。
而谈起日本,就不得不说说它那别具一格的文化。
下面我就就日本文化的饮食文化、企业文化、日语文化这三个方面进行我的论述吧。
一、日本文化之饮食文化1.日本饮食文化的三大特点食物是一切文化的基础。
在饮食文化方面,作为“世界第一的杂食族”,日本人的饮食结构是很值得探究的。
因为它能反映日本人的精神结构、社会结构及认识事物的方式,反映日本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色。
早在绳文时代,日本已经有了明确的两性分工:妇女采撷坚果,男子打猎捕鱼。
以后,随着水稻种植技术传入日本,日本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杂食这一基本特性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相反,他们的食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愈加丰富。
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日本的畜牧业曾经不太发达。
同时,在历史上,由于牲畜主要用于耕地拉车而非食用,以及佛教禁忌杀生,因此,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日本人的肉类摄入量一直不足。
但是,最近几十年,这种状况已有改变,肉类作为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与鱼类“分庭抗礼”――日本四面环海,在日本可以品尝到的海鱼达三百种以上,日本人自称“彻底的食鱼民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产品而自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和身高、体重均有显著的增长。
产生这种状况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按照赖肖尔的说法,就是“食物更加丰富多彩。
”日本人在饮食中兼收并蓄的特性,和他们的思想观念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中国“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日本人认为,万事万物均以“平衡”为第一要义。
由于各种食物均有“阴阳”之分,自古以来,日本人始终贯彻杂食的原则,以保证“阴阳”的平衡。
正是这种观念,使杂食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日本饮食文化的另一特色是“生”和“鲜”。
按照日本人的观念,新鲜的东西是营养最丰富、体内所蕴含的生命力最旺盛的,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鲜期。
日本文化方面毕业论文免费参考
![日本文化方面毕业论文免费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d7b8e65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67.png)
日本文化方面毕业论文免费参考日本是我国海天相望的近邻,和我国有着两千多年交往的历史。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方面毕业论文免费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日本文化方面毕业论文免费参考篇1日本设计文化初探摘要:文章通过研究日本的宗教信仰――佛教的禅宗思维和神道教的万物有灵论思想和美学,以及通过对地理环境、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分析来解读日本文化,运用关联性方法剖析俭朴与奢华并存的双轨制日本设计风格的成因,并分析了日本现代设计的成熟理念与宗教思维的关系。
关键词:宗教文化日本设计设计评价在设计学的理论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一个学习者将以怎样的高度去分析一件设计作品。
如何抛去作品的表面看到它的内涵,这是设计教育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提高设计师基本素养的必经之路[1]。
研究设计作品的文化背景,是深入理解该地域艺术形式的基本方法,文章以日本设计为例,运用关联性方法剖析俭朴与奢华并存的双轨制日本设计风格的主导因素。
一、神道教的信仰(一)万物有灵顺其自然、尊重自然的万物有灵论。
即多神之道,神无所不在,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的石头都受到神灵的操纵与指示,于是衍生万物有灵论。
提倡顺应自然,即使不完美,也被认为是一种历史的痕迹。
因此从信仰衍生的自然观,形成了日本人的精神结构,充满纤细、敏锐且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雅致情趣。
日本知名设计师喜多俊之提出:一般人对设计更关注造型和功能,其实最重要的是灵魂。
即使使用坏了,也会用心修复,一种物灵的召唤而产生惜物的价值观。
人与物间互动接触下所产生的情感和记忆,是难以抹灭的可贵之处。
因此日本的“设计”有时叫“意匠”,“意”可拆为”音“与”心“,用心倾听使用者的声音,还有材料的声音。
(二)日本美学日本传统美学,即追求缺、拙、涩之美,是“黯然”之美,就是非直接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
“涩”是日本非常独特且具有东方内蕴之美的特性。
仔细观察日本的器物设计,通常是一种缺与拙的自然材质特性,体现物灵的真性情。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3ab91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79.png)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日本文化发生于分隔、封闭的狭小地域。
众多分隔、封闭的生存空间又叠加为整体结构,相互形成对立、排斥、竞争关系,从中引出你我分界的政治逻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范文一:日本文化产业的特点【摘要】日本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世界前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并且与其历史背景与发展情况密不可分。
本文通过对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日本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日本;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特点日本是文化产业大国,与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系统不够完善,整体而言与日本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对日本文化产业进行分析,了解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总结其发展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日本文化产业大国战略的发展理论依据和背景1.1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关系学中,国家实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影响核心,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国际地位及其国际影响。
在当今社会,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之间所拥有的实力资源出现了转化困难的现象,若要提高国家实力就必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在国家实力发展方向中,“软实力”作为一种集文化、意识形态和国际机制建立于一体的发展方面,因其对社会的广泛影响而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在软实力当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发展动力,因此学者也把软实力称为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的形成来自于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是通过吸引而非侵略来达到自身发展目的的一种能力,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
与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相比,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文化软实力具有以下特点:1.1.1文化软实力体现了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更是反映了一国政治和外交政策的价值,同时也是“和谐文化”发展的基础。
1.1.2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密切相关。
日本文化概论论文
![日本文化概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8f297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d.png)
日本文化概论论文日本“春晚”——红白歌战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春节的除夕夜总有一项保留节目——看“春晚”,即是全家老小聚在一起,一边吃年夜饭,一边观看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有着悠久的历史,给一代代中国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春节记忆”。
跟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有自己独特的新年电视节目——“NHK红白歌合战”。
NHK(Nipponhookyokai)日本放送协会,又称日本广播协会,是日本的最大的公共媒体机构。
每年12月31日晚上,家人们都欢聚一堂,一起观看红白歌会。
歌会是以男女歌手互相打擂的方式进行。
红组即男子艺人组,白组即是女子艺人组。
红组与白组艺人交替上场展现才艺,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为观众们呈现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作为对上一年的告别,也作为对来年的迎接与祝福。
参赛歌手都需经过选拔,均具有日本当年最高水准的艺术才华、人格魅力和良好的舞台作风。
因此,每年参加歌会的艺人都与上年不同,保证了歌会的新鲜度与时代感。
艺人们也均以参加红白歌会为无上的荣耀与巨大的激励。
实际上,“红白歌合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赛,它只是通过男女歌手比赛的形式来表现日本最优秀的歌唱和音乐艺术。
其主要目的是检阅一年来日本歌坛的盛况,为广大观众提供一台高水平的文艺晚会,共同庆祝新年,同时发现和培养歌坛新秀,促进日本歌曲、音乐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如中国的春节晚会结束时会唱《难忘今宵》一样,红白歌会结束时唱的歌曲正是《友谊地久天长》的日文版《蛍の光》(萤火虫之光),已成为惯例。
从1951年至今,红白歌会已有60年得历史,但仍凭借其丰富多彩的组织方式和深厚的内涵吸引着日本观众,成为日本人民辞旧迎新的一项重要活动。
篇二:论文之日本文化论文之日本文化————日本温泉文化的形成一.日本的温泉旅游日本是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温泉王国”之一;也有了“风吕民族”的称誉。
对日本人来说,冬天去泡温泉等于是去旅行的意思。
据日本温泉协会2001年的调查统计表明,当年共有1.37亿人次享受过温泉,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国民当年都有过一次和温泉的亲密接触,泡汤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于日本文化概论方面论文
![关于日本文化概论方面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950bd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2.png)
关于日本文化概论方面论文日本的文化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是反映一个国家特殊性的东西,是一个社会综合的缩影。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日本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日本文化方面论文篇1试论日本姓氏文化现象摘要:姓氏文化是日本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日本人的姓氏产生较中国晚。
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在姓氏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人名的起名等方面,都很注重姓名的社会性、现实性。
日本虽国土面积小,人口不多,但日本人的姓氏却为数不少、千奇百怪。
日本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宗教、风俗等重要文化现象。
研究日本姓氏对于日本社会、文化、语言、文字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日本姓氏文化现象日本人的姓氏产生较中国晚。
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在姓氏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人名的起名等方面,都很注重姓名的社会性、现实性。
日本虽国土面积小,人口不多,但日本人的姓氏却为数不少、千奇百怪。
日本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宗教、风俗等重要文化现象。
1.日本人的姓氏起源较中国晚1.1中国人的姓氏起源中国人的姓氏起源据说可以追溯至上万年前对风、云、雷的崇拜。
传说中的女娲、伏羲为风姓,神农为雷姓,黄帝有云姓之称,等等。
上古时期,中国人姓和氏是分开的,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姓指的是一个人的血统,只有贵族才有闲空研究或者附会自己的血统。
而氏则代表此人的身份地位。
男人主外,平常使用能代表自己身份地位的氏而不用姓。
姓、氏分开的制度在汉以后就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姓、氏逐渐合流。
夏商周时期,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
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
先秦时期一般老百姓不准有姓氏,如变法的商鞅,本是卫国人,起先被称作卫鞅,后来在秦国变法成功,被封于商郡,从此改名为商鞅。
1.2日本人的姓氏产生与中国姓氏制度相比,日本的姓氏产生较晚。
3000字日本文化论文
![3000字日本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99bffdb4daa58da1114a88.png)
3000字日本文化论文篇一:日本文化论文我眼中的日本论日本文化本学期有幸选到了老师的“日本历史”公选课。
就我所知,这门课有很多同学都想选。
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想选呢?我认为首先是日本这个民族和我们中国有着很复杂的关系,不论是古代的日本向中国学习,派出遣隋使,遣唐使等,还是近代日本发动了令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苦难的侵华战争。
都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集的一部分。
就我个人而言,是怀着对日本的极大的兴趣来选这门课的。
诚然大部分时间,说对日本感兴趣会让人觉得是亲日,是卖国倾向。
但是最近越来越发现,作为中国,想在与日本的交流,合作和竞争中处于一个上风的位置或者有利可图;作为一个中国人,想正确全面地认识日本。
觉必须抛弃心中的偏见和痛恨,以一个客观的心态来面对,来学习日本和日本的文化。
我个人对日本谈不上喜欢或是讨厌,小时候总是听老人们说日本鬼子在侵略中国时怎么样怎么样,就十分的反感日本或者说是畏惧日本也不为过。
后来上学了,通过书本或是电视上放的抗日电影,了解了中国人民的努力战胜了小日本。
便又变得十分自豪,但是对日本的讨厌却是未曾改变。
知道后来看了一些关于日本的书籍、电影和动漫之后才对日本的看法有所改观。
以下是我的一己之见,谨供参考,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一. 日本战国此词汇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次第》第二十条中出现的“天下战国之上(天下戦国の上は)”一句。
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
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从室町幕府时代爆发了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
因此有的人说日本没有战国,但就我而言,不论战国与否,那些名留青史的英雄,那些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是不会改变的。
今川义元、北条早云、北条氏康、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斋藤道三、松永久秀,毛利元就、伊达政宗、上杉谦信等名字只要是玩日本战国系列游戏的人都耳熟能详。
日本文化概论
![日本文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ecb53eb9b89680203d8255b.png)
昆明学院2013届日本文化概论期末论文题目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姓名 XXXX学号 XXXXXXXXXXXXX所属系数学系专业年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011级数学金融1班指导教师 XXXXXX2013年 12 月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语言、文字、动漫、影片等多方面。
但这种影响不是单向的,是相互的。
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以往人们对抗日战争历史经验的总结,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方面,而实际上,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发生过重要影响。
抗日战争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性质,同时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
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
抗日战争无疑地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于“七七”事变不久即在著名的《抗日救亡十大纲领》中提出了“改革政治机构”的要求,与此同时,其他政治派别也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
而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也只能顺应潮流,在全国开放了民主。
尽管这种民主是十分有限的,但却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国民党因抗战所需开放的“民主”是以国民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为条件的。
如果离开了这个条件,“民主”随时都要被关闭。
因此,政治民主还需要另外的社会条件作为支撑,这个条件就是进步力量能够很好地发挥对社会的主导作用。
而这个条件,在抗日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是不具备的。
但在抗日战争开始之后,由于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已经在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民主与独裁的较量中,后者就很难占到上风了。
而进步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同样是中国现代化因素积累的一个重要表现。
另外,关于民主政治建设,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而言,也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与现代国家的民主制度仍有很大不同,但这些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确实表明了中国社会出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
日本文化概论
![日本文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ff40e1f6edb6f1aff001fd6.png)
姓名:学号:13020040 所在院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论日本矛盾性国民性格及其形成因素[提要]:日本,一个漂浮在太平洋西侧的岛国,由于历史因素,语言因素,地理环境,文化碰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有着复杂而又矛盾的国民性格。
并且这种民族性格在历史和现实中均有着生动的体现,本文将着力探讨日本的矛盾性国民性格及其成因。
[关键词]:日本,民族性格;矛盾性;形成因素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等诸多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的交错影响,日本的民族性格不可避免地具有与生俱来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更多地则体现在日本国民性格的矛盾性上。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经在《菊与刀》一书中对日本体现着矛盾性的国民性格作出这样精辟的总结:“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菊花是皇室的象征,而刀自然是崇尚武力的武家文化的代表,作者使用“菊与刀”这个名称去命名一部研究日本国国民性格的书,体现了作者对于日本矛盾性的国民性格的认识。
再联系到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当时日本在中途岛战役后尽管仍然负隅顽抗,但是战局已然明朗,而这本书的创作目的即在于如何保证在战争胜利后接管日本不会遭到可能的反抗。
从二战后这本书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来看,作者的分析是有其合理性的。
下面主要就日本国民性格矛盾性的表现及其成因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日本复杂且矛盾的国民性格的具体体现(1)自卑情结与“精神至上”日本的国土位于海洋中,缺乏大陆国家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有着海洋屏障的优越感,加上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本历史上长期的分裂割据,所以其必定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而这也是日本自卑情结的重要根源。
其次,日本缺乏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其文化更多地是加工其他文明的产物,所以日本民众很难找到归属感。
但是日本的国民性格也有着另一种特性,那就是“精神至上”。
日本文化概论论文
![日本文化概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86517b168884868762d6a7.png)
《日本文化概况》论文本期我有幸选择了日语与日本文化这门课,通过它我掌握了一些常用日语、了解了许多日本风俗文化,可谓获益匪浅;与此同时,我对日语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日本文化的好奇愈为强烈,有了更加深入学习探索的决心和动力。
下面,我的论文将围绕着这学期所了解到的日本文化展开。
日语文化习俗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
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建立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公元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
1868年“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1947年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一、富士山、刀、樱花(一)日本名胜富士山位于本州岛中南部,海拔3376米,使日本最高峰,日本人奉之为“圣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
富士山位于距东京约80公里,跨静冈、山梨两县,面积为90.76平方公里。
富士山山体呈圆锥状,山顶终年积雪。
四周有剑锋、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驹岳和三岳等“富士八峰”。
东京塔位于东京市内,建成于1958年,塔高333米,是日本最高的独立铁塔。
铁塔上部装有东京都7个电视台、21个电视中转台和广播台等的无线电发射天线。
铁塔下部为铁塔大楼,有休息厅,商城,蜡像馆等。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
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筹建筑物。
其中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
有鉴真大师坐像。
金堂、经藏、鼓楼、鉴真像等被誉为国宝。
国内外旅游者众多。
(二)武士道精神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
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
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例文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1d1ad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5.png)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例文日本文化在国际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提倡谦虚礼貌的表达和行为方式,具有典范和代表意义。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日本文化毕业论文篇1浅谈日本传统文化【摘要】日本是我国海天相望的近邻,和我国有着两千多年交往的历史。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论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的两河文明,恒河畔的印度人创造的佛教文明,还是源远流长绵延至今的华夏文明,当然日本也不例外。
但日本文化现象很复杂,它一方面发展了自身的文化,与此同时又从其他国家吸收了大量的文化和精神成果来丰富自身的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
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内藤湖南曾说过:“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卤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经接触就成了豆腐。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是多么的深。
日本的平安时代则是一个极端崇尚中国唐代文化的时代,特别是宫廷贵族,皆以通晓汉文典籍为荣。
但日本不是“拿过来就用”,而是沉淀一下形成自己本国特有的文化。
而且日本民族十分重视传统文化,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对传统民族文化、文物、艺术等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保护与利用,较完整的保护了传统民族文化艺术。
【关键词】传统文化日本1. 服饰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民族服饰,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款式闻名于世。
“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
”——《魏志·倭人传》这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倭人的服装,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
现在的和服衣领大而延至腰际,向左衽以布带系之,衣袖宽并且较短,袖口处长约两三尺,衣襟垂直脚背,腰间用布带束之。
男女和服的款式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女士和服色彩鲜明艳丽,通常有人物、动物、花卉、风景等图案。
而男式和服则一般是单色布料,腰间的束带相对来说较短。
和服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艺术,除了样式和色彩鲜明的特征之外,不得不讶于和服的繁冗与细致。
日本文化论文范文
![日本文化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2c8a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1.png)
日本文化论文范文日本文化的多元性与独特性日本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它源于古代的日本,经历了数千年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本论文将探讨日本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如何在这个多元化的背景下形成独特的文化。
首先,日本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它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上。
日本有着丰富的传统艺术,如和服、茶道、花艺、剑术等。
这些艺术形式与宗教、哲学、民俗等密不可分。
日本的传统艺术注重平衡、和谐和细致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态度。
此外,日本的流行文化也充满多元性。
例如,日本的动漫、音乐、电影等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展示了日本年轻一代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次,日本文化的多元性还体现在它融合了来自其他文化的元素。
日本历史上曾受到中国、韩国、欧洲等各种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中国文化对日本最为显著。
例如,日本的汉字、佛教、儒学、诗歌等都源自中国。
然而,日本并不是简单地吸收其他文化的内容,而是将其融合到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形成了独特的表达方式。
例如,日本的汉字有不同于中文的发音和用法,构成了日文的一部分。
此外,日本还从西方吸收了许多元素,如西装、咖啡、音乐等,使其成为现代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再次,日本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地区差异上。
日本地域狭小,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非常明显。
东京、大阪、京都、北海道等地都有独特的文化风景。
例如,京都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有许多古迹和艺术院校。
北海道则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寒冷的气候而著名,有独特的温泉文化。
这些地区的文化差异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在于它对传统价值观的重视。
虽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在日本社会蓬勃发展,但传统价值观仍然在日本人的价值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尊重长辈、遵循社会规范、强调集体责任等。
这些价值观念不仅体现在日本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中,也体现在日本的节日、祭典和仪式中。
这种传统价值观的重视使日本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独具魅力。
日本文化论文六篇
![日本文化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002b4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0.png)
日本文化论文六篇日本文化论文范文1(一)川端康成作品的愁闷性川端康成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作家本人对世界的“悲观”熟悉。
他在童年没有感受到家人的暖和。
相反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愁闷、悲伤因素。
他把这种深刻的情感宣泄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他的作品《伊豆的》全篇自始至终充满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淡淡伤感。
概括起来,川端康成的创作特点,是以虚无思想为基础,追求一种“颓废愁闷的美”。
他的作品是由虚幻、哀愁和颓废三个因素构成的,以病态、失意、孤独、年轻和死亡,反映没落的心理和颓废的生活。
(二)川端康成作品愁闷性形成缘由1.日本传统美学的影响日本的“物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作家,尤其是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继承了这种“物哀”思想,《雪国》描绘、展现了岛村所深深体悟到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徒劳”的缺憾美,这与日本传统美学非常契合,其文学作品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这种美,肤浅而纤细,交织着仆人公对自己境况的悲怨,融入了作家对仆人公的怜悯、爱怜,因而呈现出一种朦胧而感伤的审美状态。
2.日本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日本远古人受到岛国自然环境的恩惠和培育,对自然怀有深切的爱与亲和.对自然美的感觉敏锐而纤细,这种自然观和美学思想,成为日本人把握自然美和制造艺术美的底流。
川端康成自觉而忠实地继承了这一审美传统。
日本是一个四周环海的岛国,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加上频繁的灾难,无所不在的恐惊.在漫长的时间里雕塑了日本人的气质。
对于工作、家庭、爱情.甚至神经质般的愁闷渗在了日本人的骨子里,这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也有深刻体现。
3.佛教“虚无观”的影响佛教是川端康成作品“愁闷性”形成的又一个重要缘由。
佛教讲究“万物一如,轮回转生”、“虚无”、“无常”,《雪国》结尾处描写了叶子的死亡,美到极致,蕴含了佛教“轮回转生”的思想,《招魂节一景》结尾处涂上了佛教“虚无”的颜色。
佛教“无常观”不仅融于日本古代传统文学中.而且使得他的作品蒙上了“愁闷”、“悲”的颜色。
日本文化方面毕业论文免费范文
![日本文化方面毕业论文免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ecd25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1.png)
日本文化方面毕业论文免费范文日本文化作为特定的东方文化的一部分,是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形成的。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方面毕业论文免费下载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日本文化方面毕业论文免费下载范文篇1浅谈日本傩文化研究摘要:傩,是一种古老,奇异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
傩文化以傩仪(傩礼)为核心,以傩舞、傩戏、傩艺、傩俗为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日本,与中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和东亚稻作文花圈,因此,傩文化研究也构成日本的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中的重要内容。
文本回顾和总结了日本傩文化相关的先行研究,并且提出了日本傩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日本傩文化;先行研究;新视角一、日本傩文化之简介傩,是一种古老,奇异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
傩文化以傩仪(傩礼)为核心,以傩舞、傩戏、傩艺、傩俗为主要内容。
尤其是其中的傩礼更是熔多元宗教礼仪、民俗、艺术、面具于一炉的复合文化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据众多先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傩礼从三千年前的周代开始成为国家宗法制宗教,影响着国人的精神生活。
而后通过傩礼、傩礼、傩戏、傩俗、傩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傩文化丛系,经历了三千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然顽强地残存于许多省、区的广大农村。
并且在汉、唐时期,它先后传入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与其各自民族的本土宗教,民俗、艺术相融合,创造出了自己的傩文化特征,最迟于宋代已形成东亚傩文化圈。
傩文化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生命力最顽强,历史积淀最深厚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从世界眼光来看,也是东亚稻作文化圈中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研究日本傩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本傩文化相关先行研究之概括日本,与中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和东亚稻作文化圈,因此,傩文化研究也构成日本的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总体来说,日本的傩文化与韩国、越南等地的傩文化一样,都呈现出“先同后异”的特点,即均从中国流入,在进入其国家的主流社会,又都展现出各自的一个民族化过程,从汉末开始到唐代显庆年间逐渐形成了中越韩日国际傩礼圈。
于日本传统文化的论文
![于日本传统文化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8e216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6.png)
于日本传统文化的论文有关于日本传统文化的论文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积累在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传统文化是在继承和吸收中形成的,其发展进程主要反映在社会教育活动中。
古代日本从中国引进了各种艺术和艺能,这些艺术和艺能在长期的演变中,受到了日本本土风俗习惯的影响,变成了日本独特的艺术和艺能,并将之称为“道”。
有关于日本传统文化论文篇1论日本传统艺道文化的美学特征摘要:日本艺道是日本独特的艺术和艺能,体现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
日本中世纪发展起来的艺道文化范围甚广,并且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蕴含闲寂、空寂、幽玄、风雅、枯淡等美学特征,形成颇有禅思色彩的美学范畴。
其中空寂和闲寂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在文化和艺术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茶道和俳谐道两个领域,构建了幽玄美和风雅美的世界。
关键词:艺道空寂闲寂茶道俳句古代日本从中国引进了各种艺术和艺能,这些艺术和艺能在长期的演变中,受到了日本本土风俗习惯的影响,变成了日本独特的艺术和艺能,并将之称为“道”。
日本中世纪发展起来的艺道文化,范围甚广,涉及歌道、俳谐道、能艺道、花道、茶道、书道、画道、棋道乃至剑道、柔道、武士道等,直接与“文武两道”有关的技艺,都通称为“道”,并且拥有各自的艺道理念和艺道的规范。
而各种艺道的理念十分复杂,各种艺道的规范也迥然不同。
真正有代表性的是茶道、歌道、书道、花道、连歌道、能乐道,所谓“六艺”就是指这六种艺道。
“道”指有关活动中的出神入化的技巧及合规律性的自由创造的能力。
日本人把技艺、技巧推崇到“道”的绝对地位,其意在于表明对技艺、技巧本身审美价值的重视程度。
他们把中国人称呼的技艺、技巧称之为“艺道”,认为艺道较之于通常的技艺、技巧更能体现他们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
日本美学和艺术思想中高度尊崇技巧、技艺之美,表明了日本民族审美趣味的独特性。
“道”的含义,在日本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道”字和大陆文化一起传到日本,平安时期,“道”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偏重于学术、技能方面。
日本文化概论
![日本文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d2634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a.png)
日本文化概论引言日本,作为一个东亚岛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以其独特的传统和现代元素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传统艺术、风俗习惯和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传统艺术演艺日本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演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传统艺术之一是歌舞伎。
歌舞伎是一种以舞蹈、音乐和戏剧为特色的演艺形式,至今仍在日本享有高度的声誉。
另外,能剧和文盲剧也是日本传统演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茶道是一种独特的日本社交活动,体现了日本人对敬重和平静的重视。
茶道强调心灵寂静,追求简单和精致的生活方式。
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室的设计和茶具的使用。
花艺花艺在日本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日本的传统花艺技巧被称为“生花”或“插花”,注重自然和平衡。
花艺在日本被广泛应用于庆祝仪式、庭院设计和日常生活中。
风俗习惯礼仪与尊重日本文化强调尊重和礼仪,而这些观念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体现。
例如,日本人在相互交流或交往时,会以微笑表示尊重。
此外,他们还注重称呼的准确和礼貌的用语。
和服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装,是一种独特的世界性艺术。
和服通常由精心制作的丝绸制成,并以各种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装饰。
在特殊的场合,如传统婚礼或节日庆典中,人们会穿着和服,以示庄重和尊敬。
温泉文化日本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并将温泉视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和疗养方式。
日本人认为泡温泉有益于健康和美容,因此温泉文化在日本非常普遍,并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日本体验。
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日本的饮食习惯以健康和均衡为重点。
传统的日本饮食包括大量的海产品、米饭、豆腐和蔬菜,这些食物被认为对身体有益。
此外,日本人还非常注重餐桌礼仪和用餐仪式。
花园和庭院日本人非常重视花园和庭院的设计和维护。
他们相信花园和庭院可以带来放松和平静的力量。
日本的花园和庭院通常以自然元素为基础,如植物、水景和石头构成。
功利主义和美学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强调功利主义和美学。
他们追求极简和高效的生活方式,并强调物品的美感和质量。
日本文化学术论文
![日本文化学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d316e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7.png)
日本文化学术论文日本是我国的近邻,自古以来,中日两国文化就有着密切交流,灿烂的中国文化曾经在日本历史进程和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日本文化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日本文化学术论文篇一日本文化研究摘要:日本是我国的近邻,自古以来,中日两国文化就有着密切交流,灿烂的中国文化曾经在日本历史进程和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
探讨日本文化可以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也可以通过研究日本文化发掘中国文化的历史痕迹,据此探索和评价中国文化。
此外,近代以来,日本继承传统文化和积极摄取外来文化,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从文化方面探讨这些问题,也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本文结合日本文化的研究方法,谈谈对日本文化研究的理解及现今日本文化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日本文化民俗学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日本文化研究的对象是日本民族文化,一般文化研究中的概念和规律都可以运用于日本文化研究领域,但日本文化本身的历史发展有其特殊性,因此它又有别于一般的文化研究。
日本文化研究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要研究日本文化整个体系和其中的各个文化要素。
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各集团共同生活中普遍具有的代代相习的社会世相。
它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积淀,集中表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及心理结构等方面的传统特征,构成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原动力。
中日两国有着相邻的地域关系和相似的人文传统,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而且中日两国文化存在源与流的关系,从现存的很多文化表象来看,日本和中国的民俗文化有很多共同点,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很多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从民俗学的角度,揭示了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日本文化研究方法和视角,这些都为我们认识和研究日本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资源。
1.日本文化的研究方法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现象的一门社会科学。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范文怎么写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范文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2a70295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0.png)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范文怎么写日本文化又是历代日本人在湿润的环境中以顽强的忍耐力和精神,从事水稻栽培所形成的对植物有着特别感情的海洋文化。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范文篇1浅谈日本语言文化【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日本语言文化渊源深厚,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语言文化中的禁忌和委婉表达,通过对这两种形式的简要阐述,来强调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领悟日本语言文化,掌握日本民族习俗。
【关键词】日本语言语言禁忌委婉表达语言文化前言:语言是社会生活约定俗成,逐渐沉积下来的产物。
不同语言衬托出不同的语言文化,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离不开本国民族与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
掌握一种语言,就需要学习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学以致用。
日本语言学家森田良行曾经指出,研究一门语言,其文化背景是不能脱离的,否则很难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
所以,在日本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强化语言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语言是高级语言,日本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隐含性、暧昧性以及非逻辑性表达方式,另外,日本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其文化因素,为研究日本语言文化,必须了解日本语言的独有风格和日本语言的文化思想源泉。
1.日常生活中日本语言禁忌表现1.1日本语言中的称呼禁忌日本有句谚语叫做“名示体”。
在古代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的灵魂附在自己的名字上,造成各自的人格有所差异,如果说出主人的名字,其灵魂就会脱离人体扩散到大气中,被恶魔带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名字与自身安全、身体健康以及命运有着很大的联系。
因此,为了保护所敬畏的人,人们不会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字。
与此同时,古代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一生中会出现很多次改名现象,从出生、成人到死分别都有幼名、成人名以及戒名。
日本语言的称呼禁忌一般表现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称谓,由于日本原始社会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敬畏,下级和晚辈不能直呼上级和长辈的名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文化概况》论文
本期我有幸选择了日语与日本文化这门课,通过它我掌握了一些常用日语、了解了许多日本风俗文化,可谓获益匪浅;与此同时,我对日语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日本文化的好奇愈为强烈,有了更加深入学习探索的决心和动力。
下面,我的论文将围绕着这学期所了解到的日本文化展开。
日语文化习俗
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
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建立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公元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
1868年“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1947年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一、富士山、刀、樱花
(一)日本名胜
富士山位于本州岛中南部,海拔3376米,使日本最高峰,日本人奉之为“圣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
富士山位于距东京约80公里,跨静冈、山梨两县,面积为90.76平方公里。
富士山山体呈圆锥状,山顶终年积雪。
四周有剑锋、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驹岳和三岳等“富士八峰”。
东京塔位于东京市内,建成于1958年,塔高333米,是日本最高的独立铁塔。
铁塔上部装有东京都7个电视台、21个电视中转台和广播台等的无线电发射天线。
铁塔下部为铁塔大楼,有休息厅,商城,蜡像馆等。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
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筹建筑物。
其中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
有鉴真大师坐像。
金堂、经藏、鼓楼、鉴真像等被誉为国宝。
国内外旅游者众多。
(二)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
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
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
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
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
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武士道的基本要求: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刀与武士:
在武士道里,刀是力量和武勇的象征。
腰上佩带着刀就象征了此人心中已有武士道精神。
武士刀共有大小两把,大的称“刀”,小的称“肋差”,这两把刀是武士寸步不离的身份象征。
如果,刀是武士的灵魂,那么,勇敢就是包裹刀的表面的表示武士身份的刀鞘,刀和勇是密不可分的。
日本人心中的武士道:
用樱花比喻武士,因为他们认为樱花的几个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点。
首先,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
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是很相似的。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
头。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樱花
樱花前线:
所谓“樱花前线”就是借用气象学用语,将开花日相同的地点连结成一条类似气压前线的“樱花前线”,以预测樱花的开花日期。
日本人将樱花尊为国花,认为樱花是神的化身。
日本人眼中的樱花,美在盛开时的那种执著追求和热烈,美在绽放后飘落时的那种弧高纯洁和壮烈。
日本人酷爱樱花,更乐于赏樱,据说赏樱在日本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个传统在日语中被称为“花见”。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
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
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
虽然单朵单株的樱花树并无奇特之处,但当千百株樱花树簇拥聚集在一起,竞相绽放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其形成的气势,及其规模和力量。
这未尝不是日本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写照。
三、日本和服、花道与茶道
(一)和服
和服指的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在日语称为“着物(Kimono)”;因为是由中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又称吴服。
和服同样体现出日本国的民族文化和人们的山水观、风土观以及人的精神情境。
现在它成了日本一种值得夸耀的文化资产。
和服分男用、女用、儿童用和单衣、夹衣,有“表着(外袍)、“下着”(内袍)等种类。
(二)花道
所谓“花道”就是适当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艺术地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
“花道”或“华道”,也叫“生花”,“花道”和茶道同样是日本独特的传统艺术之
花道的由来可以从观赏及宗教两方面看。
花道的种类:立花、生花、盛花投入、自由花
(三)茶道
“茶道”又称作“茶之汤”为日本独特的一种简朴又洗练的喝茶礼仪。
喝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入的,早期只有僧侣才喝茶,不久也成为武士阶级的嗜好,然后才慢慢扩展至民间。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四、日本住宅与饮食
(一)住宅
日本式的住房,都是木结构,基本分为平房和二层小楼两种。
由于日本列岛的地理气候条件比较特殊,因此建造木质结构住房跟有利于抗震、防风、防潮。
平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和式房屋。
主要有三大特点:灵活无碍的自由空间。
陈设简单。
适合日本人低坐的生活习惯。
楼房,大多为2层别墅。
(二)饮食:
日本料理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味,无论是那种烹饪方法,菜的原料都要保证新鲜度,保持本味的清淡。
日本料理主要分为四类:本膳料理、怀石料理和卓袱料理与茶会料理。
日本料理中的著名菜肴:寿司、天妇罗、刺身、日式牛肉火锅、涮涮锅、荞麦面
五、日本文艺
(一)日本文学
日本文学只要分为三个时期,上古文学、中古文学以及近现代文学。
上古文学(八世纪):《古事记》、《萬葉集》
中古文学:《源氏物語》、《枕草子》
近现代文学:《我是猫》、《罗生门》、《伊豆的舞女》、《饲育》
(二)日本艺术
日本传统戏剧:
歌舞伎、能剧、木偶净琉
璃、狂言。
日本传统艺术品:
浮世绘、和纸、手工风铃
日本影视:
电影:《伊豆的舞女》
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
动漫与游戏:《机器猫》、《最终幻想》
以上就是我本学期通过课上课下的学习所了解到的一些日本的一些文化、习俗,它们对于我来说,既新奇有趣,又从某个角度诉说着日本这个国家的点点滴滴。
在这块多灾多难的狭小国土上崛起的大和民族,有着太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