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饮食习俗--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背景和特点。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使用汉语进行基本的餐饮交流。
3. 提高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饮食文化的概述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特点2.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春节的饺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2. 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情景模拟法:模拟餐厅场景,进行餐饮交流实践。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中国传统节日饮食,如春节的饺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模拟餐厅场景,进行餐饮交流实践。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收集其他中国传统节日饮食的信息,如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青团等,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餐饮交流实践的表现来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
2.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使用汉语描述和推荐美食。
3. 增强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七、教学内容1. 中国各地特色美食介绍川菜的麻辣口味粤菜的清淡口味鲁菜的鲜嫩口味苏菜的酸甜口味2. 美食推荐和评价学生能够用汉语推荐自己喜欢的美食学生能够用汉语评价美食的味道、口感等八、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各地特色美食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美食,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3. 角色扮演法:模拟餐厅场景,学生扮演餐厅服务员和顾客,进行美食推荐和评价。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各地特色美食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美食。
2. 新课内容:介绍中国各地特色美食,包括川菜、粤菜、鲁菜和苏菜等。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美食推荐和评价的角色扮演。
(完整版)中国传统饮食习俗--教案
(二)元宵节食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认为元宵与“袁消”音近生怕不吉利,改为汤团。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1)乌稔饭的历史故事
(2) 福建畲族清明乌稔饭:
(3)“子推馍”,又称老馍馍,
在陕北及延安流传。
(五)端午节食俗
1、端午节由来
2、习俗:民间有赛龙舟,佩香囊,
食粽子,咸蛋,饮雄黄酒,菖蒲酒等。
(六)中秋节食俗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要有所创新活学活用。
社会能力
1、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品质。
2、帮学生树立知识服务于实践的观念。
教学重点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包括的种类
教学难点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的特点
教具
多媒体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措施
教授法
讨论法
互动法
陶冶法
探究法
板书设计
一、日常食俗三、人生礼仪食俗
二、节日食俗(一)结婚食俗
(三)二月二食俗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另外传统说法在整个正月里都不能剪发,因而老百姓都选择在正月过后的二月二剪发,喻示新的一年要开始,同时也给家人带来好运气!
关于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的教案
关于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的教案1、了解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2、学习培养文明的规范的传统饮食礼仪习惯3、掌握文明的规范的饮食礼仪习惯文明的规范的饮食礼仪常识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在中国至迟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这些食礼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一、宴饮之礼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
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酒斟八分,不得过满。
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二、待客之礼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礼仪的具体内容。
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
带骨肉要放在净肉左边,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调味品则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浆也要放在近旁,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还要注意摆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颠倒。
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再次,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
陪伴长者饮酒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
饮食民俗教案设计方案
饮食民俗教案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饮食民俗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2.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民俗,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3. 培养学生对饮食民俗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饮食民俗。
2. 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民俗。
3. 饮食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4. 饮食民俗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饮食民俗的概念和特点是本次教学的重点;2. 饮食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与发展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民俗;2.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饮食民俗;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饮食民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饮食民俗的概念和特点;2. 概念讲解,讲解饮食民俗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确本次教学的重点;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民俗,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饮食民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5. 总结,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饮食民俗的传承与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六、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 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 小组讨论用具,白板、笔等。
七、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认真听讲等;2. 作业表现,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作业、小组讨论报告等,评价学生的作业表现;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本次教学的理解和反馈。
八、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2.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3. 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公正,是否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中国饮食文化(教案)
绪论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概说
绪论
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饮食源流
第一节、第二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萌芽时期、形成时期
第一章饮食源流
第三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时期
第一章饮食源流
第四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成熟时期
第一章饮食源流
第五节中国现代饮食文化
第二章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第一节中国烹饪原料文化
第二章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第二节中国烹饪技术文化
第三章中国饮食风味流派第一节中国饮食风味流派概述
第三章中国饮食风味流派第二节地方风味流派简介
第三章中国饮食风味流派第三节少数民族风味流派选介
第三章中国饮食风味流派第四节其他风味流派
第四章中国茶酒文化第一节中国酒文化
第四章中国茶酒文化第二节中国茶文化
第五章中国的食制、食礼与食俗第一节中国的食制第二节中国的食礼
第五章中国的食制、食礼与食俗
第三节中国的食俗。
第三讲饮食民俗 民俗学教案
第三讲饮食民俗一、饮食民俗概述饮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人生存和改造自身身体素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力量。
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长期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民俗,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饮食及其民俗也成了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饮食民俗的形成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
它是民俗中最富有特色的事项之一。
我国饮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如果探寻其成因,则源于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原因。
饮食民俗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其孕育和变异无疑会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和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制约。
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基础,便会产生相应的膳食结构和肴馔(饭食)风格。
而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又为各地饮食民俗多样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农副产品是人类食物中最重要的物质来源,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影响下,我国的农业生产布局、耕作制度、农副产品种类等都有很大差异。
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牧业经济为主;北方农区以面粉、杂粮为主食,南方农区以稻米为主食,茶和酒为主要饮料。
2、自然条件的原因。
自然地理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饮食民俗对自然条件有很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各地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因素都有较大的差别。
地域及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食性和食趣也不一样,如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口味嗜好分别。
东南待客重水鲜,西北迎宾多羊馔,均与就地“取食”的生存习性相一致。
这种饮食民俗的地域差异,正是各种民间风味和各种菜系形成的重要原因。
3、民族原因。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经过世代的传承和变异,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自己所特有的传统饮食民俗。
4、宗教信仰的原因。
人们常说,“民俗是退化的宗教”,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不少饮食民俗就是从原始信仰崇拜和某些人为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
中国传统饮食习俗教案
中国传统饮食习俗-教案章节一:引言1.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饮食习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饮食习俗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和实例进行讲解。
章节二:中国传统主食2.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主食的种类和特点。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主食如米饭、面条、馒头、包子等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
章节三:中国传统菜肴3.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菜肴的种类和特点。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菜肴如红烧肉、宫保鸡丁、清蒸鱼等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
章节四:中国传统饮品4.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饮品的种类和特点。
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饮品如茶、白酒、米酒、豆浆等的特点和饮用习俗。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
章节五: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习俗5.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习俗的种类和特点。
5.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的饮食习俗和特色食品。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
章节六:中国传统地方特色美食6.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地方特色美食的种类和特点。
6.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地方特色美食如北京烤鸭、上海小笼包、四川火锅等的地域特色和制作方法。
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可以邀请当地特色美食代表进行现场演示。
章节七:中国传统饮食习惯7.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的基本原则。
7.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如早餐、午餐、晚餐的饮食规律,以及饮食搭配的原则。
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和实例进行讲解,可以邀请营养师进行讲座。
章节八:中国传统饮食文化8.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内涵和影响。
中国的饮食文化教案
中国的饮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背景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一些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2. 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3.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和习惯三、教学重点:1.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2. 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3.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和习惯四、教学难点:1.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2. 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讲解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
2. 互动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讲解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
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进行讨论和交流。
4. 总结:总结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强调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和习惯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学生进行中国饮食文化的调查和研究。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2.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估他们对饮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的调查和研究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饮食文化相关教材或资料。
2. 图片:中国菜肴的图片。
3. 视频: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视频资料。
八、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舒适的教室环境,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
2. 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中国的餐馆或食品市场,增强他们对饮食文化的直观认识。
2. 邀请厨师或饮食文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评估是否合理等。
第八章 中国饮食民俗文化教案
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第八章中国饮食民俗文化(一)岁时节日食俗、人生礼仪食俗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俗饮食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岁时节日食俗、交际食俗、寿诞食俗2.过程与方法:由合适的图片和案例引起学生对该专业课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专业技能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感受专业课的严谨性,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热爱,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岁时节日食俗、交际食俗、寿诞食俗教学难点:岁时节日食俗、交际食俗、寿诞食俗授课方法: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发展思维为主旨”的“四主”原则.以恰当的问题为纽带,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饮食文化参考书、多媒体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教学内容备注导入新课提问学生“汉族在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时,都要吃哪些特殊的食品呢?”新课讲授一、饮食民俗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饮食民俗,也称饮食风俗、食俗,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2、意义:(1)发掘优秀文化遗产(2)传统教育(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4)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友谊(5)饮食科学化二、岁时节日食俗(一)历代春节的食俗1、汉代:子孙给长辈敬“椒柏酒”2、南朝:按长幼顺序拜贺,吃胶牙糖、五辛盘,饮椒柏酒、屠苏酒3、宋代:开封一带吃元阳脔(大块肉)、丝饼、饮屠苏酒4、清代:北京人吃米糕、汤点,寓意一年顺利,与人无口角之争北方人:除夕包饺子,子时吃饺子,寓意“岁更交子”,元宝形的饺子象征团圆、发财吉利。
南方人:吃年糕,寓意“年年高”——来年更上一层楼(二)元宵节食俗1、汉代:元宵节定形,汉代人在这一夜吃“牢丸”2、唐代:有一种叫“面玺”的食品,即用面做成官印形状的馍,吃到以后以比官位大小取乐。
中国传统饮食习俗教案
伊斯兰教沿袭教规食用清真食品形成了独特得饮食习俗、伊斯兰教得清真菜肴以牛、羊、鸡、鸭为主
如:手抓羊肉、清炖羊肉、牛肉拉面、牛羊肉泡馍
五、民族特殊食俗
(一)傣族:虫虫菜
(二)布朗族:喜食蝉,蝉酱
(三)哈尼族:捉蚂蚱节
(四)苗族:酸汤
(五)白族:“生皮”:其做法就是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上烘烤,待考至半生半熟时,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调料
相互问好,检查人数
1、中国民间饮食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饮食民俗怎样受到政治形势得影响?
由歌曲《祝愿歌》导入新课
一、日常食俗
1、流行早中晚三餐制
2、讲究养生保健:
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
二、节日食俗
(一)春节食俗
中国得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得历史文化得一个重要得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得形成,就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得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得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与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就是从远古发展过来得,从这些流传至今得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瞧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得精彩画面、
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要有所创新活学活用。
社会能力
1、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得品质。
2、帮学生树立知识服务于实践得观念。
教学重点
中国传统得饮食习俗包括得种类
教学难点
中国传统得饮食习俗得特点
教具
多媒体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措施
教授法
讨论法
互动法
陶冶法
探究法
板书设计
一、日常食俗三、人生礼仪食俗
二、节日食俗(一)结婚食俗
(1)乌稔饭得历史故事
(2) 福建畲族清明乌稔饭: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包括食材、烹饪方法、餐桌礼仪等。
2. 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3.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饮食文化的概述2. 常见食材及其用法3. 烹饪方法介绍4. 餐桌礼仪须知5. 练习环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饮食文化。
3. 情景教学法:设置模拟餐桌场景,让学生实践餐桌礼仪。
4. 任务型教学法:分组完成相关任务,如制作简单的中式菜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食物,激发兴趣。
2. 讲解: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
3. 展示: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食材和烹饪工具。
4. 实践:学生动手尝试制作简单的中式菜品。
5. 讨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讨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
五、作业布置1. 调查自己的饮食习惯,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
2. 学习一首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诗歌或歌曲。
3. 编写一个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故事或短文。
六、教学内容1. 地方特色美食介绍2. 传统节日饮食习俗3. 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4.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5. 练习环节:美食推荐、文化差异讨论等七、教学方法1. 比较法:分析中外饮食文化的异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地方特色美食和节日饮食习俗,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 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分组进行美食推荐,介绍给其他小组。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地方特色美食和节日饮食习俗。
3. 分析:分析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 比较:讨论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5. 实践:学生进行美食推荐,分享给其他小组。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
中国饮食文化 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饮食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3. 培养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重点:1.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和重要性。
2.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中国传统饮食的图片。
2. 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相关书籍或文章。
3. 中国传统食谱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中国传统饮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讲解:1. 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背景,包括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解释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如讲究色、香、味、形、器等。
3. 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如宴会礼仪、饮食习俗等。
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展示各自所了解的中国传统食谱。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所选择的传统食谱,并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3. 亲身体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一道中国传统食谱,体验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
总结:1. 回顾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2. 强调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拓展活动:1. 邀请中国饮食文化专家进行讲座或互动交流。
2.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餐馆或参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体验活动。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制作传统食谱时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并进行比较研究。
2. 组织学生参与饮食文化节或展览,展示他们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创意。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中国传统饮食的图片。
2. 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相关书籍或文章。
3. 中国传统食谱的材料和工具。
4. 邀请中国饮食文化专家进行讲座或互动交流的资源。
课程设计及教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课程设计及教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价值,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创新。
2. 课程大纲2.1 第一讲:中国传统饮食的历史渊源- 了解中国传统饮食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探究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多样性2.2 第二讲:中国传统饮食的核心概念- 研究中国传统饮食的四大烹饪技法:炒、爆、炸、烧- 了解中国传统饮食中的食材选择和配伍原则2.3 第三讲:中国传统饮食的重要价值观- 分析中国传统饮食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 探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健康观念和礼仪俗2.4 第四讲:中国传统饮食的文化意义与影响- 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挑战和机遇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与演示,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并举例说明。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并加深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
3.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品尝中国传统美食、研究烹饪技巧等,增加学生对饮食文化的亲身体验。
4. 教学评估4.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提问能力和讨论质量等。
4.2 作业及报告布置相关作业和课后研究项目,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3 汇报演讲要求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汇报演讲,展示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思考。
5. 教学资源教师可准备相关教学文稿、书籍、图片、视频等资源,辅助学生的研究和理解。
6.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导论》-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史》- 《中华食尚: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与探讨》以上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课程设计及教案的大致框架和设计理念,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探索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设计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设计教案主题:中国饮食文化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与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尊重和欣赏不同饮食文化。
3.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中国菜烹饪技巧和餐桌礼仪。
二、教学内容:1.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2.中国菜系及其特色: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
3.中国餐桌礼仪与习俗。
4.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生动地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
重点:中国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及PPT课件2.中国各菜系的食材与烹饪工具3.中国茶具与酒具4.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视频资料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饮食文化。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烹饪演示、品茶和品酒活动,亲身体验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中国美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提问导入: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菜系吗?你们对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了解?2.讲授新课(30分钟)•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与演变,引导学生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分析中国八大菜系的特色与烹饪技巧,让学生了解不同菜系的口味和特点。
•介绍中国餐桌礼仪与习俗,通过示范演示餐桌上的礼节和规矩,让学生了解中华餐桌文化的内涵。
•探讨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让学生了解茶和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巩固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菜系,进行简单的烹饪演示,并分享烹饪心得。
•教师对每组表演进行点评,强调烹饪技巧和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4.归纳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体验,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班社会《中国饮食》教案
大班社会《中国饮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饮食的特点和传统文化。
2.研究常见的中国菜肴和饮品名称。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1.介绍中国饮食的特点:多样性、健康、尊重食材。
2.呈现常见的中国菜肴和饮品的图片和名称。
3.研究用中文表达各种菜肴和饮品的名称。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展示中国菜肴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介绍中国饮食的特点
通过图片和简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饮食的特点,如多样性、健康和尊重食材。
步骤三:呈现菜肴和饮品的图片和名称
展示常见的中国菜肴和饮品的图片,并给出它们的中文名称。
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这些名称。
步骤四:研究用中文表达菜肴和饮品的名称
引导学生跟读菜肴和饮品的名称,并进行口头练。
可以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问答、描述菜肴和饮品。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
请学生总结所学的菜肴和饮品的名称,并尝试用中文描述一道他们最喜欢的菜肴或饮品。
四、教学资源
1.中国菜肴和饮品的图片。
2.多媒体设备或投影仪。
五、教学评估
1.学生的跟读和口头表达表现。
2.学生通过描述菜肴和饮品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
1.邀请学生带来一道中国菜肴或饮品的图片,并进行介绍。
2.观看关于中国饮食的视频,扩大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
以上是《大班社会《中国饮食》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
帮助!。
幼儿园大班社会《中国的传统食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中国的传统食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传统食品,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意识;2.发展幼儿的口味和饮食习惯,提高幼儿饮食品质;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的传统食品》;2.传统小吃:糖葫芦、小米糕、芝麻糊、凉粉、绿豆糕、槐花糕等;3.传统饮食:饺子、包子、汤圆、粥、年糕、春卷等。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教师播放有关中国传统食品的视频或图片,让幼儿们了解中国的传统食品。
2.呈现环节教师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呈现传统小吃和传统饮食。
3.讨论互动环节教师引导幼儿们谈论各种传统小吃和传统饮食,如它们的颜色、味道、口感等,并问他们是否尝试过这些食品。
4.尝试环节教师请厨房工作人员根据幼儿口味和口感制作传统小吃和传统饮食,让幼儿们有机会尝试这些食品,并尝试描述这些食品的味道、颜色和口感。
5.总结环节教师与幼儿们一起讨论这些传统食品的文化背景和重要性,让幼儿们了解他们的习俗和文化,并鼓励他们积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食品,提高幼儿饮食品质;2.难点: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意识,让幼儿了解各种传统小吃和传统饮食的文化背景和重要性。
五、教学评估:通过幼儿的表现和讨论的效果评估教学效果,重点评估幼儿对中国传统食品的了解和认知。
同时每节课结束后,引导家长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来检查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准备:1.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2.模型、图片等教具;3.厨房工作人员制作传统小吃和传统饮食;4.教师可备一些有关传统食品的文化背景资料,以便在讲解时方便使用。
七、教学延伸:1.幼儿可以录制传统小吃和传统饮食的视频,等到毕业时向家长展示,让家长们了解他们学习和传承了什么;2.可以在生日会和节日活动中,准备传统小吃和传统饮食,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分享美食,并了解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教案:吃饭有讲究
传统文化教育教案:吃饭有讲究在中华文化中,吃饭是一件十分讲究的事情。
中国人讲究吃饭有礼,有仪,有节,也有追求。
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这些讲究逐渐流失,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重拾这些传统的美德,我们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们在学习中华文化的同时,了解中华饮食文化,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
一、知识引导1、什么是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它既包括了饮食的内容、方式、技艺和工具,也包括了与饮食相关的习俗、社交礼仪、历史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2、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认可。
它的特点有很多,比如讲究质地、色彩、香味、口感、形态等方面,并且强调五味的平衡和荤素搭配的合理性。
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还包括餐桌礼仪、卫生注意事项、食材选择等方面。
二、教学建议1、以”尊享美食,领略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华饮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态度。
2、开展游戏活动,如描绘、猜谜、点评及品尝等,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饮食内容、食材选择、制作工艺以及餐桌礼仪等。
3、在数学、语文、体育等课程中穿插饮食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如数学中研究盘子的平衡,语文中写作中华美食的特色,体育中练习刀叉的使用技巧等。
4、组织学生向祖辈、长辈、烹饪大师、饮食专业人士等进行采访和交流,收集相应的资料,深入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沿革、食俗传统、民间故事等。
5、开启饮食文化之旅,在社区、博物馆、餐馆、农家院等地开展街头采访、观察、学习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并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三、教案实施1、学习游戏环节a、口味猜猜猜:准备几种口感不同的食材,学生用舌尖品尝后猜测味道,并写下自己的猜测。
b、餐具叙述:准备各种餐具,学生互相交流餐具名称、大小、颜色等,提高了解中华餐具的能力和对传统餐具的认知。
中国传统小吃大盘点教案
中国传统小吃大盘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小吃文化。
2.让学生掌握至少三种传统小吃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小吃的种类和特点。
2.三种传统小吃的制作方法:饺子、包子、月饼。
三、教学步骤:1.开场(5分钟)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一起探讨中国的传统小吃文化。
中国的传统小吃种类繁多,每一款小吃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色。
今天我们要来介绍三种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小吃,分别是饺子、包子、和月饼。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种小吃的历史和背景。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水饺,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包子是一种广泛流行的面食,其馅料多种多样;月饼则是中秋节必备的传统食品,象征着团圆和感恩。
3.制作示范(30分钟)教师:接下来,我们会示范制作这三种传统小吃。
首先是饺子,我们需要准备好面团和馅料,然后将面团擀成饺子皮,包入馅料,最后煮或蒸熟即可。
其次是包子,我们需要准备好面团和馅料,然后将面团分成小块,擀成圆形,包入馅料,最后蒸熟即可。
最后是月饼,我们需要准备好面团、馅料和模具,然后将面团分成小块,擀成圆形,包入馅料,最后用模具压出形状,烤熟即可。
4.学生实践(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自行准备材料,按照教师的示范步骤制作传统小吃。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分享和交流(15分钟)学生制作完成后,可以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和品尝感受。
教师也可以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
6.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三种传统小吃的制作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回家后自己动手制作中国传统小吃,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要珍惜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幼儿园美食文化:传统饮食教育教案
幼儿园美食文化:传统饮食教育教案在幼儿园教育中,美食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饮食教育教案则是帮助幼儿了解和尊重传统饮食文化,培养他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品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传统饮食教育教案的意义、内容和实施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 传统饮食教育的意义传统饮食教育教案旨在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品味。
通过教育,幼儿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饮食礼仪和烹饪技艺,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身体素质。
2. 传统饮食教育教案的内容传统饮食教育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和特点、主要的传统节庆饮食习俗和传统节日食品的制作方法等。
通过故事、游戏和实践,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和体验传统饮食文化。
3. 传统饮食教育教案的实施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制定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实施传统饮食教育教案,比如讲故事、制作传统食品、举办饮食节庆活动等。
家长也应积极参与,与学校共同营造传统饮食文化的氛围,让幼儿在家庭和学校都能感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
4. 传统饮食教育的影响传统饮食教育教案对幼儿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饮食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它有助于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他们的饮食品味,从小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
它有助于激发幼儿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热爱,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未来的传人。
5. 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我的观点和理解,传统饮食教育教案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还能够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通过传统饮食教育教案的实施,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结回顾:传统饮食教育教案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传统饮食教育教案的实施,幼儿能够了解和尊重传统饮食文化,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品味。
这将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欣赏】藏族婚俗
启发提问:藏族婚俗与你见过的婚俗有何不同?
三、人生礼仪食俗
(一)结婚食俗
如提亲、相亲饭、婚宴、回门饭,其中婚宴饭最隆重、最讲究。
(二)寿庆食俗
吃寿宴,宴上吃寿面、寿桃、寿糕、寿酒等。
(三)丧葬食俗
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举办酒席虽然喝酒,但都是吃素,俗称“吃斋饭”
举例:怒江“离别酒”
(四)社交食俗
(1) 中原和东北地区的进屋酒-----“燎锅底”(烧炕)
(2)走亲访友讲究“京八件”
四、信仰食俗
(一)道教食俗
道教及佛教以素食为主,多食水果和饮茶。
第一,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第二,是吃花糕。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第三,插茱萸。茱萸,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看图片,图文结合直观感受
看图片,听历史故事提高兴趣
观看图片,直观感受
欣赏歌曲,回答问题
看图片,通俗易懂的接受知识
学生亲身体验
带着兴趣接受知识
欣赏图片直观感受,印象深刻
欣赏歌曲愉悦的接收新知识
朗诵诗歌,温故而知新
欣赏藏式婚俗的奇趣
复习知识,加深记忆
巩固知识并记忆
5、爆竹
6、年夜饭
7、拜年
春 节 食 俗
腊味: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罗过年的食品了。我国许多省份都有
腌腊味的习俗。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宿岁饭
饺子: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要有所创新活学活用。
社会能力
1、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品质。
2、帮学生树立知识服务于实践的观念。
教学重点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包括的种类
教学难点
中国课件
教学方法措施
教授法
讨论法
互动法
冶法
探究法
板书设计
一、日常食俗 三、人生礼仪食俗
二、节日食俗 (一)结婚食俗
【问题】老师演唱的歌曲里面提到了那个节日?
(四)清明节食俗
清明前一天为古代的寒食节。古人为纪念春秋时被晋文公烧死的介之推,实行禁火冷食,要到清明日的中午才能重新举炊。
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
畲族过清明节
【问题】清明放假期间同学们参与了哪些活动?
情景导入法:播放歌曲,进而导入新课
讲图片
讲解图片,从中结合历史故事
讲解知识与讲解图片,提高兴趣
演唱歌曲《三月三》设置问题
讲解历史故事与图片相结合
互动法
讲解故事与图片相结合
讲解图片
老师演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冶法
复习诗歌,启发提问
播放视频启发过渡
强调重点,及时总结
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掌握程度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1)乌稔饭的历史故事
(2) 畲族清明乌稔饭:
(3)“子推馍”,又称老馍馍,
在陕北及流传。
(五)端午节食俗
1、端午节由来
2、习俗:民间有赛龙舟,佩香囊,
食粽子,咸蛋,饮雄黄酒,菖蒲酒等。
(六)中秋节食俗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布置作业
相互问好,检查人数
1、中国民间饮食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饮食民俗怎样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
由歌曲《祝愿歌》导入新课
一、日常食俗
1、流行早中晚三餐制
2、讲究养生保健:
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
二、节日食俗
(一)春节食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伊斯兰教沿袭教规食用清真食品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伊斯兰教的清真菜肴以牛、羊、鸡、鸭为主
如:手抓羊肉、清炖羊肉、牛肉拉面、牛羊肉泡馍
五、民族特殊食俗
(一)傣族:虫虫菜
(二)布朗族:喜食蝉,蝉酱
(三)哈尼族:捉蚂蚱节
(四)苗族:酸汤
(五)白族:“生皮”:其做法是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上烘烤,待考至半生半熟时,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调料
(三)二月二食俗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另外传统说法在整个正月里都不能剪发,因而老百姓都选择在正月过后的二月二剪发,喻示新的一年要开始,同时也给家人带来好运气!
民间流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顺口溜,在这一天人们吃春饼、馄饨、猪头肉、荠菜饭、爆玉米花等,这一天,农家人为即将进行的春耕播种而激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
(六)侗族:腌肉、腌鱼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饮食习俗因地各异,本节主要学习了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习俗,应有目的性的掌握传统节日饮食习俗文化。
【做一做】
蹴鞠 端午节
观灯 春节
佩香囊 重阳节
贴年画 元宵节
春饼 清明节
赏月 中秋节
登高 二月二
1、列举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习俗。
2、介绍你家乡或旅途中见过的节日特别食俗。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一)春节食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春节。
主要习俗有:
1、扫尘
2、贴春联
3、年画
4、守岁
(一)春节食俗 (二)寿庆食俗
(二)元宵节 (三)丧葬食俗
(三)二月二食俗 (四)社交食俗
(四)清明节食俗 四、信仰食俗
(五)端午节食俗 (一)道教食俗
(六)中秋节食俗 (二)佛教食俗
(七)重阳节食俗 (三)伊斯兰教食俗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小结
巩固练习
中秋节有许多习俗,如赏月,祭月,拜月,玩花灯,舞火龙,吃月饼等。
还有不少文人墨客在中秋这天写下优美的诗篇,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如轼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启发提问】诗歌《九月九日忆兄弟》
(七)重阳节食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中国民俗旅游教案
教研室审批
系部审批
章节
第二章第2节
课题
中国传统饮食习俗
学时
2
班级
12旅游(1)、(2)
授课日期
4月18日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民以食为天,了解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饮食习俗因地而异掌握种类繁多的饮食习俗文化。
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
充分掌握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包括的种类及特点,并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方法能力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时,晚辈要先给
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二)元宵节食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认为元宵与“袁消”音近生怕不吉利,改为汤团。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