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格雷欣定律劣币驱逐良币理解
格雷欣定律劣币驱逐良币理解
格雷欣定律是一条有关货币学的重要定律,它指出,当一个国家出现劣币假币时,良币就
会被驱逐出去。
格雷欣定律是一个著名的经济学理论,它说人们会对货币之间差异采取行动。
假币它们的质量要低于正确的货币,良币就会被驱赶出去,因为它们的购买力会受到损害。
也就是说,在劣币进入市场的时候,良币受到的损失会比劣币大,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另外,如果劣币只是伪装的良币或一些接近良币的币种,也会产生异常的压力,良币也会
受到抛弃的压力,货币学家用格雷欣定律解释了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
总之,格雷欣定律认为在涉及货币差异的情况下,劣币会驱逐良币,后者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因为它们的购买力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格雷欣定律是历史悠久的经济学家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格雷欣(David Greyson)
提出的一条定律,该定律指出在硬币模仿与欺骗面块时,良币就会受到驱逐,从而让货币
系统陷入一种被称为“驱逐法”(exclusion law)的不稳定状态。
格雷欣定律提供了一种解
决伪币问题的方案,即:货币发行机构通过扩大发行面额来发行具有准确重量和质量的新
硬币,从而最终取代劣质硬币。
实际上,古埃及、古中国等古代国家也具有类似的货币原则,也就是格雷欣的定律。
它强调的是质量的重要性,在维护货币的准确性,以提高货币的信任度和使用力上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许多国家仍采用这种原则来确保货币价值的稳定。
硬核经济学: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硬核经济学: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托马斯·格雷欣,16世纪英国银行家、财政家和商人。
他在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奏书中明确使用了“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说法,后来被称为“格雷欣法则”: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01在手机支付还没有流行的时候,人们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或者不方便存放的硬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净的货币。
但小贩很乐意接受硬币,用于找零;而纸币到达一定的破损程度后,会被央行通过商业银行的柜台窗口回收销毁,投放新钱进入流通领域。
严格来说,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劣币驱逐良币”,因为没有套利空间。
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发生在铸币时代,新钱的含金(银或铜)量不如同样面值的旧钱。
人们就会尽量把新钱花出去,而把旧钱收集起来熔化,制成更多的新钱,这是一种套利行为。
实现格雷欣法则要具备如下条件:1、劣币和良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2、两种货币之间有法定兑换比例;3、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
第三种情况指的是通货膨胀,王莽的币制改革就是通过稀释含金量的方式制造出大量的新钱,以此掠夺百姓财富。
02在复本位制中,“劣币驱逐良币”的套利机会就更多了。
这是以金、银两种金属铸币同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又分为平行本位制与双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本位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不加规定,而由市场上金和银的实际价值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
由于金银市价不断变化,金、银铸币的兑换比率也不断变化,用两种铸币表示的商品的两种价格对比关系也随之变化。
这违背了货币具有的排他性、独占性的本性,价值尺度的作用受到了影响。
平行本位制没有法定比例,有些类似现代社会的浮动汇率制度,不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在国际贸易中,卖方更愿意接受走势稳健的“良币”,以规避汇率风险,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
劣币驱逐良币还是被良币驱逐
在完全的市场机制下,劣币不可能驱逐良币,因此,格雷欣定律的正确表述是:若交换 价格相同,则劣币驱逐良币。而良币和劣币交换价格能相同,源自政府的强制性规定,后者 催生了套利空间,为劣币驱逐良币创造了条件。
经济学里鼎鼎大名的格雷欣定律(Gresham’s Law),最常见也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含 义,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也即当两种货币(一为良币一为劣币)一起流通时,理性的人们总 是倾向于用劣币来支付,而将良币储存起来或用作他途,导致良币趋于从流通中消失,于是 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不过,这种做法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取得成功。更为常见的则是如下情况:同样的铸币, 新(无磨损)旧(有磨损)不一。在用于国内支付时,两者是等价的,但如果作为商品买卖, 或在国际交易中,价值就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若国内货币需求下降或出现国际下降。
这一定律,据说最早由英国爵士托马斯·格雷欣(Sir Thomas Gresham,1519-1579)提 出,因而得名。但实际上,早在格雷欣爵士出生 2000 年前,所谓的格雷欣定律即有了其早 期的表述。例如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其著作《蛙》中就写道:“人们不再使用含量 十足的铸币……低贱的黄铜铸币却到处泛滥。”
2
为什么在市场自发力量的作用下,不可能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不仅出现了而且还为数不 少呢?劣币驱逐良币,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从上述例子中可看出,这种条件就是:对某些目 的,如用于国内支付,良币和劣币等价;而对另一些目的,如用于国际支付或用于制作饰品 等,它们的价值不同。
在完全的市场作用下,即使用于国内支付,竞争机制将确保良币和劣币之间出现分离 (例如同一商品以良币计算的价格较低,以劣币计算的价格较高),因而劣币不可能驱逐良 币。只有良币和劣币在某些用途上是等价,而在另一些用途上价值不同,存在套利空间,劣 币才可能驱逐良币。政府的强制性规定,则是劣币和良币在某些方面能等价的根本原因。同 样,旧铸币虽然由于磨损,贵金属含量低于相同的新铸币,但在国内却必须按照面值接受, 而与新铸币等价。这种妨碍市场作用发挥的强制性规定,是良币得以驱逐劣币的基础。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格雷欣法则(GreshamLaw)也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它是一种由英国金融家和社会学家威廉格雷欣(Sir Thomas Gresham)在16世纪提出的金融规律,用来描述货币应用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格雷欣法则指出,在一个货币系统中,如果存在面值相同的不同货币,价值较低的货币会优先被交换使用,而价值较高的货币则会被抛弃。
格雷欣法则的提出,其实是为了解决当时英国政府统治激进政策下引发的货币制度纠纷。
在英国,1544年到1555年期间,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政府统治当局实施了一系列令人反感的货币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重新货币制度”(Re-Monetization)。
这一政策要求用金和银来兑换硬币,在实践中却发现金币外观质量低劣,丧失了人们的信任,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不满和抗议。
当时,格雷欣正在担任英国外交官,他身负两重使命,一是协调英国政府来恢复货币市场的稳定;二是改变民众对政府金融政策的负面评价。
格雷欣经过大量科学研究,最终得出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货币规律,使得英国劣币价值直线下跌,良币重回市场。
从格雷欣实践中,人们才真正明白了“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深层次含义。
在货币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贯穿始终。
劣币实际上是指质量较低的货币,它们有可能具有贬值、伪造或腐朽的问题,或者是一种流通货币,但其价值总是低于它真正的价值。
良币则指高质量的货币,它是一种正常流通的货币,其价值接近其原始的币值。
在格雷欣法则的规则中,由于劣币的价值低微,因此投资者和消费者们都不愿意出示购买良币,而是拿劣币代替交易,这样就造成了良币不在市场上流通。
另一方面,消费者宁愿选择质量高的货币,而不是低质量的货币。
这就意味着,即使质量高的货币的价格和质量低的货币的价格相同,消费者们也会以价格高的货币节衣缩食,而不是以质量低的货币收购。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本质。
格雷欣法则的实践,主要是说明当货币市场中存在不同货币,有的质量低,有的质量高时,低质量的货币会驱逐高质量的货币,以考虑政府及社会公共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提升货币市场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劣币驱逐良币
达尔文“优胜劣汰”悖论——劣币驱逐良币“劣币驱逐良币”,也称格雷欣法则或格勒善定律(Gresham's Law),是由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铸币局长托马斯·格雷欣(Thomas Gresham)提出的。
它指的是在双本位货币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面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币值(重量或成色)较高的货币(良币)会被收藏而逐渐退出流通领域,而市面上充斥着币值较低的货币的一种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
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花出去,或者,即使能够花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
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开创者是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他因此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克洛夫在197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市场”是次品市场的意思。
“柠檬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柠檬市场效应。
柠檬市场效应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到淘汰,而劣等商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商品。
【1】劣币就相当于“柠檬市场”的劣等商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最终取代良币充满整个市场。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在铸币流通时代存在,在纸币流通中也有。
大家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净的货币。
劣币驱逐良币的论调后来亦被广泛应用于非经济学的层面,人们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
比如,我们可以把不讲诚信的人比喻成“劣币”,讲诚信的人比喻成“良币”。
当一个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能够获得巨大好处,而又不受到什么处罚时,讲诚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劣币”就这样驱逐了“良币”。
再比如,在有些大锅饭盛行的单位,无论水平高低、努力与否、业绩如何,所获得的待遇和奖励没什么差别,于是,年纪轻、能力强、水平高的就都另谋高就去了,剩下的则是老弱残兵、平庸之辈,敷衍了事。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格雷欣法则,也称劣币可以驱逐良币法则,是指良币在流通中被收藏起来,以致最终被驱逐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却在市场上泛滥成灾。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而法定价值过高的货币则会充斥市场。
如金银货币的法定比价为1:15,而市场金银商品比价为1:16,这时把金币熔化成金块按市价换成白银,把白银铸成银币再按法定比价换回金币,如此循环一周就可获得 1份白银的收益,不断循环反复的结果是金币不断地退出流通,而银币则充斥市场,反之亦同。
因此尽管法律上规定两种铸币可按法定比价流通,但实际上只有一种铸币在市场上流通,金贱则金充斥市场,银贱则银充斥市场。
【扩展知识】
劣币驱逐良币是一种市场现象,存在于各个领域,我们不能回避这种现象,但可以通过了解这种现象发生的规律及其内在根源,加以因形势利导,免受“劣势币驱逐良币”其害。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
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因为卖方比买房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会产生柠檬市场效应。
柠檬市场效应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好的商品往往会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本来按照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
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
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会增加供给。
劣币驱逐良币名词解释金融学
劣币驱逐良币名词解释金融学
劣币驱逐良币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Money) 是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 (即良币) 会充斥市场,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 (即劣币) 必然退出流通。
这种现象最早是由经济学家格雷欣提出的,因此也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在市场上流通的各种不兑现纸币时,币值稳定的货币 (即良币) 就会将币值不稳定或贬值的货币 (即劣币) 驱逐出流通领域,因为人们都愿意持有币值稳定的货币。
在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如果本国货币对外高估,不可避免也会出现黑市中炒外汇的现象,真实购买力较高的外币就取代排挤了真实购买力较低的本国货币。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某些人可以利用货币的漏洞进行套利。
例如,在格雷欣法则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将劣币熔化,重新铸造成良币,从而获得其中的差价。
这种套利行为会导致劣币逐渐退出流通,从而使良币充斥市场。
良币驱逐劣币现象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启示我们,在市场经济中,优质产品和服务更容易被市场接受,而劣质产品和服务则会被市场淘汰。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劣币驱逐良币(英语: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也称作格雷欣法则或格勒善定律(Gresham's Law),是一个经济学定律。
托马斯·格雷欣为16世纪的英国伊丽莎白铸币局长,格雷欣观察到,消费者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undebased money,贵金属含量高),在市面使用成色低的货币(debased money)进行市场交易,而使得在民间流通的大多为劣币,良币则较少见于世,此定理也被广泛用于非经济学的层面。
贵金属货币古罗马时代,人们会私自从金银钱币上削下一小角,再将此种货币充当买卖媒介;因货币本身的贵金属含量减少,货币的价值也减小。
久而久之,人们很快就觉察到市面上的贵金属货币越来越轻,就把未遭毁损的足值金银货币积存起来,只用那些不足值的货币进行买卖,而坏钱则渐渐把好钱从流通领域中排挤出去。
为控制此一现象的蔓延,政府发行了边缘带有锯齿刻纹的货币,如果货币边缘的刻纹被挫平,人们就知道被动过手脚。
另外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发生在金银复本位制之下,金银复本位制度曾经被18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美国及法国长期采用。
由于金币和银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政府经由法律定下的,所以会长期稳定不变,但金银之间的相对开采成本、市场价格却会因为供需法则而波动。
“良币”并非只指单价高的货币,而是指相对于兑换率较有优势的货币。
假设金币兑银币的法定兑换率是1:10,若一枚金币熔化后能换取超过十个银币,则金币为良币;若十个银币熔化之后能换取超过一个金币,则银币为良币。
若当黄金实际价值超过法定兑换率时,人们就会将手中价值较高的金币(良币)熔成金块,再将这些黄金卖出并换成银币(相对上的劣币)使用;经过这种程序,就可比直接用“金币换银币”买到更多的银币,进而使私人财产增加。
有时民间会以此方法大量敛财,故市面上的良币就日益被熔化而减少,劣币则会充斥市场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纸钞货币进入纸币流通的时代,货币的不足值性更加明显,国家也必须有更加有力的手段保障其法偿性。
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基础学问格雷欣法则是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肯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全都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渐渐削减,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该法则是以托马斯·格雷欣爵士(1519—1579)的姓氏命名的。
格雷欣是英国闻名的金融家、慈善家,皇家证券交易所及格雷欣学院的创建者,由于他对货币与交易方面的学问特别精通,因此成为了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改革货币制度的顾问。
格雷欣自从1558年提出了这个法则之后,就成为了货币史上的闻名人物。
举例说明格雷欣法则在人类给金钱以肯定的币值时,就开头发挥作用了。
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人们就习惯性地从金银钱币上切下一角,这就表示在货币充当买卖媒介的时候,货币的价值含量降低了。
但不久以后,古罗马人就觉察到货币愈来愈轻。
当他们知道了货币减轻的真相时,就积存足值的金银货币,特地使用那些不足值的货币。
由此可见,坏钱把好钱从流通领域里排挤出去了。
为了掌握这种现象的扩散,政府开头发行带锯齿的货币,每枚足值货币的边缘都有一个细小的沟槽。
若是货币边缘的沟槽被锉平了,那就表明这枚货币被人动过手脚了。
例如金银币。
金银的开采成本和市场供求是不太可能完全同步变化的,因此,当金相对于银而言更加珍贵时,人们就必定会储存更具价值的金而使用相对价值不高的银,由于在交换时,人们是用法定比价而非实际比价来计算的。
若银相对而言更珍贵时,劣币就变成了金,而银就成了良币。
当进入了纸币流通的时代,货币的不足值性就更加明显了,国家也必需用更有力的手段来杜绝假币的消失。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格雷欣法则开头受到了一部分学者的质疑。
其实,若没有良币消失或有政府禁止良币的使用,劣币也就无法始终使用下去。
上述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劣币驱除良币并非产生于竞争的前提条件下。
每套货币的发行都是由国家强制人民来接受的,虽然付款方特别愿意使用劣币,可收款方却不愿接受,只有在国家能够确保收款方接受的劣币能连续流通时,劣币才能够连续存在,而这条规律才能够连续发挥作用。
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贪心是劣币驱逐良币定律的唯一有效保证。
劣币驱逐良币亦称格雷欣法则,指两种货币同时流通的情况下,这两种货币有一定的法定兑换比率,当这种法定兑换比例与市场比价不一致时,市场上价值高的货币将被人们收藏起来,而拿价值低的去付款,从而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冲斥的现象。
在古罗马时代,一些耍小聪明的人经常从政府发行的金银币上刮下来一点点,然后再拿出去使用,当一个钱币被人刮的次数多了,这个钱币就会变得比正常的货币轻很多,古罗马人也不都是笨蛋,他们就把那些没有刮过的钱藏在家里,然后把那些刮过的拿出去使用,这样整个流通领域里都是被刮过的“坏钱”,而好钱都被人们收藏起来,退出了流通领域,于是就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官方发现这个问题后,采取了一项措施,那就是把钱币的四周铸造成尖尖的锯齿状。
这样一来,只要这些锯齿变平了,就说明被人磨过,人们就会拒收这样的钱币,这才解决了问题。
即使到了近代,格雷欣法则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1792年,美国处于建国初期,当时政府规定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度,银币和金币的铸造比例为15:1,这个比例大致就是当时市场上金银的比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银开始贬值,在国际市场上要用15.5盎司的白银才能换回1盎司的黄金。
这时,人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用银币付钱,把金币收藏起来或拿到国际市场兑换成更多的白银,就这样金币被银币驱逐出了流通领域,美国变成了银本位制。
后来美国一看黄金就快流光了,于是国会出台政策,规定铸造货币时降低美元的含金量,这才逆转了当时的局势。
格雷欣法则的规律不仅仅出现在货币流通领域,在其它很多领域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比如一个又自己开发团队的正规软件公司,当他们开发出一款软件后,很快会被其他盗版软件商拿去售卖,由于这些盗版商都不需要考虑研发费用,只需将其他盗版软件商拿去售卖,由于这些盗版商不需要考虑研发费用,只需将其刻盘出售即可,所以价格非常低。
那些正版软件商的价格则要高很多,自然竞争不过那些盗版商,最后只能亏损出局。
“劣币驱逐良币”的深思
因此,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要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一是要建立一个信息充分且竞 争充分的环境,二是要真正辨别出“劣币”与“良币”,并给予其真正的价值,差别待遇,让真正的“良 币”顺畅地流通在市场中,健康、和谐地发展。
有一句话叫“天鹅常被第一只癞蛤蟆吃掉”,说的是美丽女生往往有一个平庸的男朋友,而优秀男生 的女友又常常长相平平。这样的情况频频出现,决非偶然。怎样解释它呢?那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假设优秀男生甲和另一男生乙共同追求美丽女生丙。男生乙自知论帅气程度及经济实力都不如甲,所 以追求攻势就格外猛烈,而甲虽然也很喜欢丙,但碍于面子,也由于自恃实力雄厚所以追求起来就内 敛含蓄。美丽女生丙实际上喜欢甲要远胜于乙,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她不能肯定甲是不是也那么喜 欢她,再加上女孩子的自尊心理作怪,所以会显得很矜持。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乙大获全胜娶到了丙。 而丙会带着遗憾,心里想着甲却成为别人的新娘。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这就是“逆向选择”, 虽然无奈而却实在,生活中许多事情的结果大抵都是如此。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good money out of circulation)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古老原理,这种经济现象又称“格雷欣 法则”(Gresham's law),最初由16世纪的英国铸造局长格雷欣发现 的,说的是铸币流通时代,成色不良的铸币(金币或银币)与成色优良 的铸币在市场上一样流通,久而久之良币会逐渐退出流通,转为收藏, 而市面上流通的都是成色不良的劣币——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 优秀的总是能够战胜落后的,好的总是能打败坏的吗?看起来似乎理所 当然的答案也许并不那么必然。或许你已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 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时候占上风的并不是那些最优秀的,达尔文的“优 胜劣汰”规则在那里不起作用。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与信息不对称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与信息不对称劣币驱除良币金属货币作为主货币有较长的历史。
由于直接使用金属做货币有不便之处,于是人们将金属铸造成便于携带和交易,也便于计算的“钱”。
人们铸造的金属货币有了一个“面值”,或称为名义价值。
这一变化,使得铸币内在的某种金属含量(如黄金含量)产生了与面值不同的可能性,如面值1克黄金的铸币,实际含金量可能并不是1克,人们可以加入一些其他低价值的金属混合铸制,但它仍旧作为1克黄金进入流通领域。
16世纪的英国商业贸易已经很发达,玛丽女王时代铸制了一些成色不足(即价值不足)的铸币投入流通中。
当时在英国很受王室看重的金融家兼商人托马斯·格雷欣发觉,当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铸币同时进入流通时,人们会将足值的货币贮藏起来,或是熔化或是流通到国外,最终回到英国偿付贸易和流通的,则是那些不足值的“劣币”,英国因此患病巨大损失。
鉴于此,格雷欣对伊丽莎白一世建议,恢复英国铸币的足够成色,以恢复英国女王的信誉和英国商人的信誉,以免良币在贸易中受到不足价值铸币的“驱除”。
这就是劣币驱除良币效应,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假如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非常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花出去,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根据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
“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在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
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由于卖方比买方把握更多的信息,从而会产生柠檬市场效应。
柠檬市场效应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往往好的商品患病淘汰,而劣等品会渐渐占据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原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应量就会增加。
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应的现象。
“二手车市场模型”可以形象地解释这种现象。
经济学劣币驱逐良币原理及应用
经济学劣币驱逐良币原理及应用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狭义来说,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因为信息不对称,物品的估值方(信息缺少的一方)估值一定时,物品的提供方(信息充分的一方)会选择提供实值较低的物品(劣币),致使实值较高的物品(良币)越来越少。
广义来说,劣币驱逐良币也可以泛指一般的逆淘汰(即劣胜优汰)现象。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在铸币流通时代存在,在纸币流通中也有。
当你的钱包里有一张崭新的百元钞票和一张破旧的百元钞票时,你总是倾向于把那张破旧的先花出去。
久而久之,流通中的货币越来越破旧,新钱却没有花出去,仍然呆在钱包里,于是劣币驱逐了良币。
比如:现有一号男,二号男,美女A!一号男因自身禀赋或客观条件好,选择面比较广,而二号男则相反,可能是“一无所有”,索性“孤注一掷,拼命一搏”。
这样二号男在追求美女A的努力程度上显然会大于一号,而A女只能凭借对方的行为表现来评判其爱恋自己的程度。
往往会被二号男刻意粉饰的“海枯石烂,一心一意”的倾慕和忠诚而打动,被二号男拖入婚姻的“围城”。
于是婚恋角逐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再比如:工厂为了精简员工,提高效率,一般会让双职工中必须一个下岗,工厂的本意自然希望能力强的留下,但事实上往往是比较弱势的留在工厂,而有能力的人离开,因为他找到新工作的几率更大。
也可以说,公司对能力不同的人给以相同的工资,其实是将实际价值不同人冠以相同的名义价值,其结果必定是能力高的离开而能力低的留下。
这样就劣币驱逐良币了。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消息,大道论市对这些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_____货币本性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同时存在两种金属货币,与价值规律相矛盾,必然导致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劣币驱逐良币”是16世纪英国政治家与理财家汤姆斯·格雷欣在其给英国女王的改铸铸币的建议中提出的,后来被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劳德在其著作《经济学纲要》中加以引用,并命名为“格雷欣法则”。
“劣节驱逐良币”规律是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现象,这是因为货币按其本性来说是具有排他性、独占性的,于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曾在美国货币史上有所表现。
美国于1791年建立金银复本位制,以美元作为货币单位,并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为1:15。
当时法国等几个实行复本位制的国家规定金银的比价为1:15.5。
也就是说,在美国,金对银的法定比价低于国际市场的比价。
于是黄金很快就在美国的流通界消失了,金银复本位制实际上变成了银本位制。
1834年,美国重建复本位制,金银的法定比价定为1:16,而当时法国和其他实行复本位制的国家规定的金银比价仍然是1:15.5,这时就出现了相反的情况。
由于美国金对银的法定比价定得比国际市场的高,因此金币充斥美国市场,银币却被驱逐出流通领域,金银复本位制实际上变成了金本位制。
为什么在金银复本位制下,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呢?这是因为货币按其本性来说是具有排他性、独占性的。
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货币金属是与货币的本性相矛盾的。
在金、银两种货币各按其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平行本位制)的条件下,市场上的每一种商品都必然会出现两种价格,一个是金币价格,一个是银币价格。
而且这两种价格的对比关系又必然会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就必然使市场上的各种交换处于非常混乱和困难的境地。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劣币驱逐良币定律也被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假如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是金币,一枚金币可以买一头牛,但发行的金币却有两种,一种是纯金的金币,一种是掺杂铜的金币。
这两种金币的自身实际价值不一样,但是都可以买一头牛。
如此一来,纯金金币就会被收藏或是被重新熔炼,并逐渐退出货币市场,而掺杂铜的金币将会充斥市场。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仅仅发生在钱币上,还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当下的奇石圈,这一现象也每天都在发生着。
如若不信,就为大家列举几个。
奇石中的劣币驱逐良币大家都知道韩国的整容业很发达,所以韩国大多数人都整容。
虽然几乎所有人都明白'整容'的人就是劣币,而'天生'的人是良币,但现在'整容'这个劣币却天天在驱逐'天生'这个良币(中国也已出现这种趋势)。
奇石也一样,'整容'的劣币也在驱逐'天生'的良币。
不仅如此,还有贴金的劣币(如通过评奖、入册、进馆等方式)正在驱逐真正有含金量的良币,肤浅的劣币正在驱逐底蕴深厚的良币,过度包装的劣币正在驱逐朴素却野趣十足的良币,等等。
不明就里的人看到的是琳琅满目,而保持清醒的人看到的则是满目疮痍!专家中的劣币驱逐良币专家本来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荣誉称号,现在却逐渐变成了一个令人侧目撇嘴的讽刺大帽。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一些不学无术、名不副实或者假装冒充的劣币,通过迎和众人口味与需求将那些真材实料、严谨权威的良币日益驱逐所致。
奇石领域的专家同样如此!那些或自诩或被乱封的伪专家很多石头都没弄懂,却为了追名逐利,或贻笑大方地著书立说,或信口开河地估值估价,或恬不知耻地站台走穴,极大地误导了整个石界和众多石友。
而那些真正有专业学识的真专家因不屑与之为伍,却逐渐被冷落、被遗忘,被劣币所驱逐。
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与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与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的说法最早是由格雷欣(Thomas Gresham)在劝诫伊丽莎白女王和塞西尔进行通货改革时提出来的,首次出现于1560年有关反对银币成色不足的公告中。
后来则被用来表示一个十分确定的通货原理,即格雷欣法则。
格雷欣法则一经麦克劳德(Macleod)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基础》中首次命名之后,便被经济学界广为采用。
据说,最早(1875年)提议把政治经济学改称经济学的也是这位麦克劳德,尽管更多的人把这归功于同时代最杰出的经济学家马歇尔。
这样一种简洁的表达方式,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精确,却让更多的人容易理解并接受格雷欣法则。
这个法则可以概述如下:假定有两种货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在实行复本位制的条件下),如果一国政府把内在价值不同的两种货币规定相同的名义价值,那么一切支付总是尽可能用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去完成,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将从流通中消失。
格雷欣其人托马斯·格雷欣(1519~1579)曾在剑桥学习,后来在叔叔的手下当学徒。
1543年进入绸缎呢绒公司默瑟尔并担任公司的董事。
1551年开始在英国皇室任职,担任驻安特卫普的皇家代表或国王代理,负责处理皇室或国王的外债事务,期间经历了三个朝代、二十多年。
伦敦格雷欣街10号据说他深得伊丽莎白女王的信任,因而可以直言进谏而不失宠。
当荷兰发生政治纠纷时,在他的建议下,政府扣留了商人冒险家公司(这是中世纪以来最著名的英格兰贸易公司)和斯台伯公司(直接在王室授权下开展贸易的管制公司)的船队,迫使它们借钱给国王。
但是它们获得12%的利息收入,超过了当时法定最高的10%,这样资金也就不再流向国外了。
这笔交易使各方都获益,因此大大提高了格雷欣的声望。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1559年,格雷欣建议伊丽莎白女王进行通货改革,恢复货币成色,减少对外债务,保持英国对商人的信用,以防止良币外流。
这就来了文章开头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这句名言。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格雷欣法则是一条经济法则,是货币流通中一种货币排斥另一种货币的现象。
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即所谓良币,必然被收藏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
1858年英国经济学家亨利·麦克劳德在其《政治经济学概要》中首次用“格雷欣法则”命名了这一现象。
基本简介格雷欣法则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了一个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
人们称之为格雷欣法则,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后来,人们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如盗版软件对正版软件的冲击等。
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效的约束体制,劣币驱逐良币、稗子战胜水稻就将大行其道,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美国在1792年实行复本位制时,法定金银铸造比价是15∶1,但在1795~1833年的39年里,国际市场上金与银的实际价值对比是15.6∶1,法国在1803年实行复本位制时规定的铸造比价为15.5∶1。
这个国际条件,使银币在美国成了“劣币”而金币成了“良币”,于是,白银从国外(包括法国)大量流入美国,而黄金则从美国大量输往外国(包括法国),美国成了事实上的单银本位制国家。
发展历史格雷欣法则金属铸造货币的历史很久远,人们将金属铸造成便于携带和交易,并便于计算的“钱”。
“钱”有一个“面值”,或叫“名义价值”,如中国古代的“五铢”等。
这一变化使得铸币内的主要金属含量,如铜铸币内的含铜量,产生了与“面值”不同的可能,如面值“五铢”的铜铸币,实际含铜量可能并不是五铢,人们可能加入了一些其他价值低的金属混合铸造。
或者减重铸造,但它仍然作为五铢重的铜币进入了交易流通中。
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货币就会被人们从流通中吸收出来,被收藏,被熔化,或被输出,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则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的职能作用,在反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基础上,于是有了相应的货币理论名言“劣币驱逐良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经济学: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记得在香港卫视有一个叫《百万富翁》的智力竞赛,有一位参赛者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就在他胜利在望之时,最后一道题使他百万富翁的希望成为泡影。
这道题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又叫什么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的原理,它说的是铸币流通时代,在银和金同为本位货币的情况下,一国要为金币和银币之间规定价值比率,并按照这一比率无限制地自由买卖金银,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
由于金和银本身的价值是变动的,这种金属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与两者兑换比率相对保持不变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
比如说当金和银的兑换比率是1:15,当银由于银的开采成本降低而最后其价值降低时,人们就按上述比率用银兑换金,将其贮藏,最后使银充斥于货币流通,排斥了金。
如果相反即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用金按上述比例兑换银,将银贮藏,流通中就只会是金币。
这就是说,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渐渐为人们所贮存离开流通市场,使得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
这一现象最早被英国的财政大臣格雷欣(1533-1603)所发现,故称之为“格雷欣法则”。
格雷欣法则实现要具备如下条件:劣币和良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两种货币有一定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在铸币流通时代存在,在纸币流通中也有。
大家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或者不方便存放的镍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净的货币。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譬如说,平日乘公共汽车或地铁上下班,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次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
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搞得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苦不堪言。
再比如,在有些大锅饭盛行的单位,无论水平高低、努力与否、业绩如何,所获得的待遇和奖励没什么差别,于是,年纪轻、能力强、水平高的就都另谋高就去了,剩下的则是老弱残兵、平庸之辈,敷衍了事。
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
再有,官场上的腐败现象如同瘟疫一样蔓延,不贪污受贿损公肥私只能吃苦受穷。
而且,在众人皆贪的时候,独善其身者常常被视为异己分子,无处容身,被迫同流合污,否则被排挤出局。
最后廉吏越来越少,越来越无法生存。
这还是劣币驱逐良币原则在起作用。
“劣币驱逐良币”法则的内容和条件即如上述,我们这里再讨论一个相反的法则。
譬如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外汇市场,亦即没有任何法律强制干预的市场,在各种货币之间,并没有一定的法定比价存在,而这些货币之间价值各不相同,其中走势坚挺、含金量较高的货币被认为是硬通货,即“良币”;反之,走势疲软的货币被认为是软通货,即“劣币”。
在国际贸易当中,人们往往乐意接受硬通货,即“良币”,而不愿意要软通货,即“劣币”。
从而优胜劣败,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
此可谓“格雷欣法则”的反例,也可称为“反格雷欣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