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尔文“优胜劣汰”悖论——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也称格雷欣法则或格勒善定律(Gresham's Law),是由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铸币局长托马斯·格雷欣(Thomas Gresham)提出的。

它指的是在双本位货币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面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币值(重量或成色)较高的货币(良币)会被收藏而逐渐退出流通领域,而市面上充斥着币值较低的货币的一种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

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花出去,或者,即使能够花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

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开创者是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他因此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克洛夫在197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市场”是次品市场的意思。

“柠檬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柠檬市场效应。

柠檬市场效应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到淘汰,而劣等商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商品。

【1】劣币就相当于“柠檬市场”的劣等商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最终取代良币充满整个市场。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在铸币流通时代存在,在纸币流通中也有。

大家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净的货币。

劣币驱逐良币的论调后来亦被广泛应用于非经济学的层面,人们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

比如,我们可以把不讲诚信的人比喻成“劣币”,讲诚信的人比喻成“良币”。

当一个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能够获得巨大好处,而又不受到什么处罚时,讲诚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劣币”就这样驱逐了“良币”。

再比如,在有些大锅饭盛行的单位,无论水平高低、努力与否、业绩如何,所获得的待遇和奖励没什么差别,于是,年纪轻、能力强、水平高的就都另谋高就去了,剩下的则是老弱残兵、平庸之辈,敷衍了事。

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

【2】
格雷欣法则与达尔文进化论的“优胜劣汰”观点相悖,两种观念均客观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虽然两者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但就两者的性质而言,犹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那样,“优胜劣汰”反应的是一种正常和普遍适用的规律,代表事物发展的根本趋势,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个特定阶段的特定现象,只在一定范畴产生影响【3】
解决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有两种办法,一是政府调节相关贵金属价格和提高供给;二是选择如货币本位的发行制度,不采用复本位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杜绝“劣币驱逐良币”带来的消极影响,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坚持“优胜劣汰”。

参考文献:
【1】黄典波.劣币为什么会驱逐良币——柠檬市场.《趣味经济学100问》
【2】谢文辉.“优胜劣汰”悖论:劣币如何驱逐良币.《价值中国》. 【3】沙燕. 谈"优胜劣汰“与"劣币驱逐良币”.《中国建材》.200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