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2011到2015五套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_真题-无答案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_真题-无答案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总分15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义务教育
2. 国家课程
3. 最近发展区
4. 学习策略
5. 真实验设计
6. 测验
二、简答题
1. 简述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学术贡献。

2. 简述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

3.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4. 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和内涵。

三、论述题
1. 试分析论述我国现代学制的演变。

2. 试述学生评价的类型及教育意义。

3. 试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教学意义。

4. 试述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时主要考虑的问题。

2015-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程序如下:int s(int n){ return (n<=0) ? 0 : s(n-1) +n; }void main(){ cout<< s(1); }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一次对应的是A.main()->S(1)->S(0) B.S(0)->S(1)->main()C.m ain()->S(0)->S(1) D.S(1)->S(0)->main()2.先序序列为a,b,c,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A.13 B.14 C.15 D.163.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节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A.24,10,5和24,10,7 B.24,10,5和24,12,7C.24,10,10和24,14,11 D.24,10,5和24,14,64.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 VL树),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序序列。

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根节点的度一定为2 B.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节点C.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节点D.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5.设有向图G=(V,E),顶点集V={V0,V1,V2,V3},边集E={<v0,v1>,<v0,v2>,<v0,v3>,<v1,v3>},若从顶点V0 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A.2 B.3 C.4 D.56.求下面带权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可能是克鲁斯卡(kruskal)算法第二次选中但不是普里姆(Prim)算法(从V4开始)第2次选中的边是A.(V1,V3) B.(V1,V4) C.(V2,V3) D.(V3,V4)7.下列选项中,不能构成折半查找中关键字比较序列的是A.500,200,450,180 B.500,450,200,180C.180,500,200,450 D.180,200,500,4508.已知字符串S为“abaabaabacacaabaabcc”. 模式串t为“abaabc”, 采用KMP算法进行匹配,第一次出现“失配”(s[i] != t[i]) 时,i=j=5,则下次开始匹配时,i和j的值分别是A.i=1,j=0 B.i=5,j=0 C.i=5,j=2 D.i=6,j=29.下列排序算法中元素的移动次数和关键字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的是A.直接插入排序B.起泡排序C.基数排序D.快速排序10.已知小根堆为8,15,10,21,34,16,12,删除关键字8之后需重建堆,在此过程中,关键字之间的比较数是A.1 B.2 C.3 D.411.希尔排序的组内排序采用的是()A.直接插入排序B.折半插入排序 C.快速排序D.归并排序12.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执行的是()Ⅰ.机器语言程序Ⅱ.汇编语言程序Ⅲ.硬件描述语言程序A.仅ⅠB.仅ⅠⅡC.仅ⅠⅢD.ⅠⅡⅢ13.由3个“1”和5个“0”组成的8位二进制补码,能表示的最小整数是()A.-126 B.-125 C.-32 D.-314.下列有关浮点数加减运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Ⅰ. 对阶操作不会引起阶码上溢或下溢Ⅱ. 右规和尾数舍入都可能引起阶码上溢Ⅲ. 左规时可能引起阶码下溢Ⅳ. 尾数溢出时结果不一定溢出A.仅ⅡⅢB.仅ⅠⅡⅣC.仅ⅠⅢⅣD.ⅠⅡⅢⅣ15.假定主存地址为32位,按字节编址,主存和Cache之间采用直接映射方式,主存块大小为4个字,每字32位,采用回写(Write Back)方式,则能存放4K字数据的Cache 的总容量的位数至少是()A.146k B.147K C.148K D.158K16.假定编译器将赋值语句“x=x+3;”转换为指令”add xaddt, 3”,其中xaddt是x 对应的存储单元地址,若执行该指令的计算机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并配有相应的TLB,且Cache使用直写(Write Through)方式,则完成该指令功能需要访问主存的次数至少是()A.0 B.1 C.2 D.317.下列存储器中,在工作期间需要周期性刷新的是()A.SRAM B.SDRAM C.ROM D.FLASH18.某计算机使用4体交叉存储器,假定在存储器总线上出现的主存地址(十进制)序列为8005,8006,8007,8008,8001,8002,8003,8004,8000,则可能发生发生缓存冲突的地址对是()A.8004、8008 B.8002、8007 C.8001、8008 D.8000、800419.下列有关总线定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B.异步通信方式中,非互锁协议的可靠性最差C.同步通信方式中,同步时钟信号可由多设备提供D.半同步通信方式中,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20.若磁盘转速为7200转/分,平均寻道时间为8ms,每个磁道包含1000个扇区,则访问一个扇区的平均存取时间大约是( )A.8.1ms B.12.2ms C.16.3ms D.20.5ms21.在采用中断I/O方式控制打印输出的情况下,CPU和打印控制接口中的I/O端口之间交换的信息不可能是( )A.打印字符B.主存地址C.设备状态D.控制命令22.内部异常(内中断)可分为故障(fault)、陷阱(trap)和终止(abort)三类。

2011年考研计算机专业基础统考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1年考研计算机专业基础统考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28.在缺页处理过程中,操作系统执行的操作可能是 I.修改页表 II.磁盘 I/O III.分配页框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A.仅 I、II
B.仅 II
C.仅 III
D.I、II 和 III
34.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2400 bps,采用 4 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A.600 波特 B.1200 波特 C.4800 波特 D.9600 波特
35.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 0 ~ 3 号数据帧,现已 收到 1 号帧的确认,而 0、2 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A.1 B.2 C.3 D.4
25.在支持多线程的系统中,进程 P 创建的若干个线程不 能共享的是 . A.进程 P 的代码段 B.进程 P 中打开的文件 C.进程 P 的全局变量 D.进程 P 中某线程的栈指针 26.用户程序发出磁盘 I/O 请求后,系统的正确处理流程是 A.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B.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C.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D.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27.某时刻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将 IP 分组正确地路由到图中所有子网,则在 R1 中需要增加的一条路由(目的网络,子 网掩码,下一跳)是
R1 192.168.1.1 192.168.1.0/24 192.168.1.0/24
R2 192.168.2.0/25 192.168.2.0/25 192.168.2.1
192.168.1.2 192.168.2.128/25 192.168.2.128/25 192.168.2.130

考研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统考试题及答案

考研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统考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答案】A2.【答案】B3.【答案】B4.【答案】C5.【答案】C6.【答案】D7.【答案】A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D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D 19.【答案】C 20.【答案】C 21.【答案】D 22.【答案】C 23.【答案】B24.【答案】A 25.【答案】D 26.【答案】B 27.【答案】D 28.【答案】D 29.【答案】A 30.【答案】B 31.【答案】B32.【答案】C 33.【答案】A 34.【答案】B 35.【答案】B 36.【答案】D 37.【答案】D 38.【答案】C 39.【答案】C40.【答案】B二、综合应用题:41~47小题,共7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1.【答案解析】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图的存储以及关键路径求解的综合知识。

(1)由题可以画出待定上三角矩阵的结构图如下(图中“?”待定元素)可以看出,第一行至第五行主对角线上方的元素分别5、4、3、2、1个,由此可以画出压缩存储数组中的元素所属行的情况,如下图所示:第五行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将个元素填入各行即得邻接矩阵:(2分)A=(2)根据第一步所得矩阵A容易做出有向带权图G,如下:(2分)123454654333(3)下图中粗线箭头所标识的4个活动组成G的关键路径(3分)123454654333由上图容易求得图的关键路径长度为:4+5+4+3=16。

42.【答案解析】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基本算法的灵活运用。

(1)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5分)1)比较笨的方法:将两升序序列归并排序,然后求其中位数,时间复杂度是O(n),空间复杂度O(n)。

2015全国统考计算机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2015全国统考计算机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来源:合工大考研服务站2015考研计算机专业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程序如下:int s(int n){return(n<=0)?0:s(n-1)+n;}void main(){cout<<s(1);}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一次对应的是A.main()->S(1)->S(0)B.S(0)->S(1)->main()C.main()->S(0)->S(1)D.S(1)->S(0)->main()2.先序序列为a,b,c,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A.13B.14C.15D.163.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节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A.24,10,5和24,10,7B.24,10,5和24,12,7C.24,10,10和24,14,11D.24,10,5和24,14,64.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VL树),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序序列。

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根节点的度一定为2B.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节点C.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节点D.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5.设有向图G=(V,E),顶点集V={V0,V1,V2,V3},边集E={,,,},若从顶点V0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A.2B.3C.4D.56.求下面带权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可能是克鲁斯卡(kruskal)算法第二次选中但不是普里姆(Prim)算法(从V4开始)第2次选中的边是A.(V1,V3)B.(V1,V4)C.(V2,V3)D.(V3,V4)7.下列选项中,不能构成折半查找中关键字比较序列的是A.500,200,450,180B.500,450,200,180C.180,500,200,450D.180,200,500,4508.已知字符串S为“abaabaabacacaabaabcc”.模式串t为“abaabc”,采用KMP算法进行匹配,第一次出现“失配”(s[i]!=t[i])时,i=j=5,则下次开始匹配时,i和j的值分别是A.i=1,j=0B.i=5,j=0C.i=5,j=2D.i=6,j=29.下列排序算法中元素的移动次数和关键字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的是A.直接插入排序B.起泡排序C.基数排序D.快速排序10.已知小根堆为8,15,10,21,34,16,12,删除关键字8之后需重建堆,在此过程中,关键字之间的比较数是A.1B.2C.3D.411.希尔排序的组内排序采用的是()A.直接插入排序B.折半插入排序C.快速排序D.归并排序12.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执行的是()Ⅰ.机器语言程序Ⅱ.汇编语言程序Ⅲ.硬件描述语言程序A.仅ⅠB.仅ⅠⅡC.仅ⅠⅢD.ⅠⅡⅢ13.由3个“1”和5个“0”组成的8位二进制补码,能表示的最小整数是()A.-126B.-125C.-32D.-314.下列有关浮点数加减运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Ⅰ.对阶操作不会引起阶码上溢或下溢Ⅱ.右规和尾数舍入都可能引起阶码上溢Ⅲ.左规时可能引起阶码下溢Ⅳ.尾数溢出时结果不一定溢出A.仅ⅡⅢB.仅ⅠⅡⅣC.仅ⅠⅢⅣD.ⅠⅡⅢⅣ15.假定主存地址为32位,按字节编址,主存和Cache之间采用直接映射方式,主存块大小为4个字,每字32位,采用回写(Write Back)方式,则能存放4K字数据的Cache 的总容量的位数至少是()A.146kB.147KC.148KD.158K16.假定编译器将赋值语句“x=x+3;”转换为指令”add xaddt,3”,其中xaddt是x对应的存储单元地址,若执行该指令的计算机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并配有相应的TLB,且Cache使用直写(Write Through)方式,则完成该指令功能需要访问主存的次数至少是()A.0B.1C.2D.317.下列存储器中,在工作期间需要周期性刷新的是()A.SRAMB.SDRAMC.ROMD.FLASH18.某计算机使用4体交叉存储器,假定在存储器总线上出现的主存地址(十进制)序列为8005,8006,8007,8008,8001,8002,8003,8004,8000,则可能发生发生缓存冲突的地址对是()A.8004、8008B.8002、8007C.8001、8008D.8000、800419.下列有关总线定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B.异步通信方式中,非互锁协议的可靠性最差C.同步通信方式中,同步时钟信号可由多设备提供D.半同步通信方式中,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20.若磁盘转速为7200转/分,平均寻道时间为8ms,每个磁道包含1000个扇区,则访问一个扇区的平均存取时间大约是()A.8.1msB.12.2msC.16.3msD.20.5ms21.在采用中断I/O方式控制打印输出的情况下,CPU和打印控制接口中的I/O端口之间交换的信息不可能是()A.打印字符B.主存地址C.设备状态D.控制命令22.内部异常(内中断)可分为故障(fault)、陷阱(trap)和终止(abort)三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2011)华师大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2011)华师大版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学号:姓名:一、单选题1.一般认为,信息(Information)是____C____。

A.数据B.人们关心的事情的消息C.反映物质及其运动属性及特征的原始事实D.记录下来的可鉴别的符号2.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即__ _C____。

A.第二产业B.第三产业C.信息产业D.房地产业3.信息技术是在信息处理中所采取的技术和方法,也可看作是______B_______的一种技术。

A.信息存储功能B.扩展人感觉和记忆功能 C.信息采集功能D.信息传递功能4.所谓3C技术是指____C____。

A.新材料和新能量B.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C.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D.信息技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具体应用5.目前应用愈来愈广泛的优盘(U盘)属于____B___ 技术。

A.刻录B.移动存储C.网络技术D.直接连接存储6.信息安全的四大隐患是: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____C_ __和计算机设备的物理损坏。

A.自然灾害B.网络盗窃C.误操作D.软件盗版7.“蠕虫”往往是通过____C__ _进入其他计算机系统。

A.网关B.系统C.网络D.防火墙8.在如下四种病毒中,计算机一开始启动操作系统就可能起破坏作用的是____D____。

A.良性病毒B.文件型病毒C.宏D.系统引导型9.计算机要执行一条指令,CPU首先所涉及的操作应该是____B____。

A.指令译码B.取指令C.存放结果D.读写磁盘10.计算机中能直接被CPU存取的信息存放在____D____中。

A.软盘B.硬盘C.高速缓存D.内存11.计算机断电或重新启动后,____A____中的信息将丢失。

A.RAM B.ROM C.优盘D.已存放在硬盘12.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总线,主要可分为____B____、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

A.DMA总线B.控制总线C.PCI总线D.RS-232总线13.数据通信的数据模型由____B____三部分组成。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程序如下:int s(int n){ return (n<=0) ? 0 : s(n-1) +n; }void main(){ cout<< s(1); }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一次对应的是A.main()->S(1)->S(0) B.S(0)->S(1)->main()C.m ain()->S(0)->S(1) D.S(1)->S(0)->main()2.先序序列为a,b,c,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A.13 B.14 C.15 D.163.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节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A.24,10,5和24,10,7 B.24,10,5和24,12,7C.24,10,10和24,14,11 D.24,10,5和24,14,64.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 VL树),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序序列。

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根节点的度一定为2 B.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节点C.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节点D.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5.设有向图G=(V,E),顶点集V={V0,V1,V2,V3},边集E={<v0,v1>,<v0,v2>,<v0,v3>,<v1,v3>},若从顶点V0 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A.2 B.3 C.4 D.56.求下面带权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可能是克鲁斯卡(kruskal)算法第二次选中但不是普里姆(Prim)算法(从V4开始)第2次选中的边是A.(V1,V3) B.(V1,V4) C.(V2,V3) D.(V3,V4)7.下列选项中,不能构成折半查找中关键字比较序列的是A.500,200,450,180 B.500,450,200,180C.180,500,200,450 D.180,200,500,4508.已知字符串S为“abaabaabacacaabaabcc”. 模式串t为“abaabc”, 采用KMP算法进行匹配,第一次出现“失配”(s[i] != t[i]) 时,i=j=5,则下次开始匹配时,i和j的值分别是A.i=1,j=0 B.i=5,j=0 C.i=5,j=2 D.i=6,j=29.下列排序算法中元素的移动次数和关键字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的是A.直接插入排序B.起泡排序C.基数排序D.快速排序10.已知小根堆为8,15,10,21,34,16,12,删除关键字8之后需重建堆,在此过程中,关键字之间的比较数是A.1 B.2 C.3 D.411.希尔排序的组内排序采用的是()A.直接插入排序B.折半插入排序 C.快速排序D.归并排序12.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执行的是()Ⅰ.机器语言程序Ⅱ.汇编语言程序Ⅲ.硬件描述语言程序A.仅ⅠB.仅ⅠⅡC.仅ⅠⅢD.ⅠⅡⅢ13.由3个“1”和5个“0”组成的8位二进制补码,能表示的最小整数是()A.-126 B.-125 C.-32 D.-314.下列有关浮点数加减运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Ⅰ. 对阶操作不会引起阶码上溢或下溢Ⅱ. 右规和尾数舍入都可能引起阶码上溢Ⅲ. 左规时可能引起阶码下溢Ⅳ. 尾数溢出时结果不一定溢出A.仅ⅡⅢB.仅ⅠⅡⅣC.仅ⅠⅢⅣD.ⅠⅡⅢⅣ15.假定主存地址为32位,按字节编址,主存和Cache之间采用直接映射方式,主存块大小为4个字,每字32位,采用回写(Write Back)方式,则能存放4K字数据的Cache 的总容量的位数至少是()A.146k B.147K C.148K D.158K16.假定编译器将赋值语句“x=x+3;”转换为指令”add xaddt, 3”,其中xaddt是x 对应的存储单元地址,若执行该指令的计算机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并配有相应的TLB,且Cache使用直写(Write Through)方式,则完成该指令功能需要访问主存的次数至少是()A.0 B.1 C.2 D.317.下列存储器中,在工作期间需要周期性刷新的是()A.SRAM B.SDRAM C.ROM D.FLASH18.某计算机使用4体交叉存储器,假定在存储器总线上出现的主存地址(十进制)序列为8005,8006,8007,8008,8001,8002,8003,8004,8000,则可能发生发生缓存冲突的地址对是()A.8004、8008 B.8002、8007 C.8001、8008 D.8000、800419.下列有关总线定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B.异步通信方式中,非互锁协议的可靠性最差C.同步通信方式中,同步时钟信号可由多设备提供D.半同步通信方式中,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20.若磁盘转速为7200转/分,平均寻道时间为8ms,每个磁道包含1000个扇区,则访问一个扇区的平均存取时间大约是( )A.B.C.D.21.在采用中断I/O方式控制打印输出的情况下,CPU和打印控制接口中的I/O端口之间交换的信息不可能是( )A.打印字符B.主存地址C.设备状态D.控制命令22.内部异常(内中断)可分为故障(fault)、陷阱(trap)和终止(abort)三类。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A 1946 年B 1956 年C 1966 年D 1976 年答案:A解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为 ENIAC,于 1946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2、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A 机器语言B 汇编语言C 高级语言D 数据库语言答案:A解析:机器语言是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它由二进制代码组成。

3、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形式进行加工、处理和传送的。

A 二进制码B 八进制码C 十进制码D 十六进制码答案:A解析: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码来表示和处理数据,因为二进制只有 0 和 1 两个数字,易于用电子器件实现。

4、以下不属于计算机特点的是()A 运算速度快B 计算精度高C 能进行逻辑判断D 不可靠、故障率高答案:D解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能进行逻辑判断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故障率低。

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A 主机、键盘和显示器B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C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答案:B解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物理设备,软件系统是使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集合。

6、以下存储设备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A 硬盘B 内存C 光盘D 软盘答案:B解析:在常见的存储设备中,内存的存取速度最快,其次是硬盘,然后是光盘和软盘。

7、在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和()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A 运算器B 存储器C 输入设备D 输出设备答案:A解析: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8、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A 更便宜B 存储容量更大C 存取速度快D 虽贵但能存储更多信息答案:C解析:内存储器的存取速度比外存储器快,但容量相对较小,价格相对较高。

9、以下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A Windows 操作系统B 编译程序C 财务管理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答案:C解析:财务管理系统属于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2015年考研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

2015年考研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

2015年考研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单项选择题1-4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程序如下:int S(int n){return(n<=0)?0:S(n-1)+n,}void main(){cout<<S(1);}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依次对应的是_______。

A.main()→S(1)→S(0) √B.S(0)→S(1)→main()C.main()→S(0)→S(1)D.S(1)→S(0)→main()3.先序序列为a,b,c,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_______。

A.13B.14 √C.15D.164.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结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_______。

A.24,10,5和2,4,10,7B.24,10,5和24,12,7C.24,10,10和24,14,11D.24,10,5和24,14,6 √5.现有一棵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VL树),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序序列。

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根结点的度一定为2B.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结点C.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结点D.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6.设有向图G=(V,E),顶点集V={V 0,V 1,V 2,V 3 },边集E={<V 0,V 1>,<V 0,V 1>,<V 0,V 3>,<V 1,V 3>}。

若从顶点V 0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_______。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doc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doc
HTTP定义高级命令或者方法供浏览器用来与Web服务器通信。
SMTP主要用来在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送邮件信息,而POP不同,它为邮件程序提供使用虚拟邮箱交互的途径,在这个邮箱中信息等待着发送和接收。
POP有两种形式:POP2和POP3,它们只是在名字上相关,但并不兼容。
6.对下面工作簿文件,在B5单元格中利用RIGHT函数取C4单元格中字符串右用INT函数求出门牌号为101的电费的整数值,其结果置于C5单元格。
【素材】电脑时代电脑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发明之一,从发明第一部电脑到目前方便携带的笔记本型电脑,这期间不过短短数十年,不仅令人赞叹科技发展之迅速,而且电脑在不知不觉中,已悄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参考结果】(只给出了步骤2的操作结果)计算机时代计算机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发明之一,从发明第一部计算机到目前方便携带的笔记本型计算机,这期间不过短短数十年,不仅令人赞叹科技发展之迅速,而且计算机在不知不觉中,已悄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人们知道,任何一个自然数都可以分解为素数的乘积,如果不计因数的次序,分解形式是惟一的。
这叫做算术基本定理,欧几里得早已证明了的。
可是将一个大整数分解却没有一个简单通行的办法,只能用较小的素数一个一个去试除,耗时极大。
如果用电子计算机来分解一个100位的数字,所花的时间要以万年计。
可是将两个100位的数字相乘,对计算机却十分容易。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
【素材】素数与密码本世纪七十年代,几位美国数学家提出一种编码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把通讯双方的约定公开,然而却无法破译密码,这种奇迹般的密码就与素数有关。
人们知道,任何一个自然数都可以分解为素数的乘积,如果不计因数的次序,分解形式是惟一的。
这叫做算术基本定理,欧几里得早已证明了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题库

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题库

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题库1. 什么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指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进行更高级别的计算机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2. 为什么要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是为了评估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育机构和企业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好地培养和选拔合适的计算机人才。

通过统一的考试,可以减少学生对应试教育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也方便教育机构和企业进行教学和招聘工作。

3. 如何准备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准备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首先,要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常见的硬件设备和接口,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其次,要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

还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网络安全等。

最后,要了解计算机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包括密码学、防火墙、网络攻击和防范等。

4. 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的考试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的考试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等。

具体的考试题型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以测试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的重要性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在选拔和培养计算机人才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统一的考试,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基础能力,为教育机构和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统考也能减少学生对应试教育的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6. 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首先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听课、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等方式来学习。

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
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 础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 础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基 础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 础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 础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881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