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与问题与研究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地区开始出现人口流失、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在这种背景下,村民自治的作用显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入手,探讨发展村民自治的对策。
1.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村民自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村委会的权力过大,由于村委会成员大多来自一些家族、宗派或地方亲属集团,导致村委会在决策时缺乏民主、公开和透明的原则,往往只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难以代表全体村民的权益。
另一方面,由于村民素质较低,对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的认识和执行不够深入,导致村民自治的规范化程度较低,往往容易出现腐败和侵犯村民利益的现象。
2.成果与进展尽管存在一些问题,村民自治在我国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展。
例如,2018年,我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高度重视和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自治的方针和政策,旨在提高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服务能力。
此外,我国还成立了乡村治理专家委员会,旨在加强对农村社会治理的研究和推进,提高村民自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
二、对策探讨1.建立透明、公开与民主的决策机制村民自治的关键在于建立透明、公开、民主的决策机制。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村委会的选举和决策中,遵循公开、公平、竞争原则,建立多数民意、少数服从的民主决策机制,让全体村民都参与到村民自治中来。
此外,还要通过公开村民自治的财务、管理和业务情况,增强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能力,避免村民自治的权力过大导致滥用职权和腐败。
2.提高村民自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实现村民自治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村民自身的管理、教育和思想引导,增强村民自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
其中,首先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强化对村规民约的宣传和普及,培养村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村民自治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其次,要加强村民教育,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让村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近年来,我国村民自治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城市居民自治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该文将从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发展村民自治中需要采取的对策。
1、形式上的自主管理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会有相对自治权,包括选举乡镇干部、管理村庄土地和资源等方面的权利。
2、实际上的权力受限虽然村委会表面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村委会缺乏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对于具体的问题无法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而且,许多村委会受干部的指导和干扰,缺乏独立的判断和自主决策权。
此外,村庄缺少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和保障机制,导致一些无良商人和官员不断利用漏洞和破坏村委会的正常运作,从而使村民无法享受到真正的自治权利。
二、我国村民自治的问题1、资源和资金缺乏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许多贫穷的地区无法自主发展,缺乏资金和资源,因此导致了村民自治的能力受到限制。
另外,许多村委会缺乏财务管理和信息公开的能力,导致经济和资源的流失,从而无法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2、法律意识不足许多村民缺乏法律意识,无法充分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在企业入村的过程中,村委会往往缺乏必要的规划和控制能力,无法有效防范资本的侵害。
3、管理不够优化在实际运作中,由于村委会缺少专业化的管理和科学的规划,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例如农村治安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同时,一些村委会缺乏民主和透明的运作方式,无法为村民提供充分的依据和信息。
1、增强村庄的经济实力为了使村委会拥有更多的自主管理权,需要提高贫穷地区的经济实力,建立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村民英雄工程中加强民主宣传和法律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增加法制的影响力和作用。
3、加强村庄管理的专业化和透明化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强化村级计划的制定和推进,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和信息公开平台,加强村民自治的独立性和科学性,增强自治的成效。
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在1998年的正式颁布以及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农村村委会1998年的换届选举,标志着我国村民民主自治体制的确立。
这是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
当前村民自治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也应予以充分注意,并根据各方面的条件逐步使之完善。
一、问题及原因(一)认识不到位,行为不适应。
一是一些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还没有认识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对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村民自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组织法》的刚性及精神实质缺乏应有的认识;对这一历史性的变革认识不足。
因此,对村民自治不重视、不支持,甚至认为“多此一举”,抱抵触情绪。
特别是有的乡镇政府的领导同志,对村务由过去的领导地位变成现在的“指导”地位转不过弯来,不习惯、不顺劲。
二是部分农村党支部没有认识到这是我们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重大改善和发展。
觉得过去是“一统天下”,现在竟然“一分为二”,会“天下大乱”,抱怨上头乱搞“名堂”,心里很不舒服,行动上很不适应。
即使是身兼村委会主任的村支书,对如何搞好村民自治心中也没章法,领导方式、工作方法还未转变,与民主自治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是村委会成员及村民由于几千年来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和长期处于无自主权的地位,如今被“解放”出来,自己管理自己,一时找不到应有的位置,无所适从。
甚至认为这是上头“糊弄人”,“什么不是上头说了算?”,自治不过是“口号”。
(二)工作力度不够,进展不平衡。
虽然目前全国各地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但据调查,目前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县市还有百分之几的村庄没有建立起村委会;8%左右的村委会的成员还没有选足选全。
二是村委会的工作开展不平衡。
县市与县市、乡镇与乡镇、村庄与村庄之间差距甚大。
就乡镇来讲,至今还有1/4左右的停留在一般号上;就村庄来讲,1/3的流于形式。
论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论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农村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不仅赋予了广大农民参与村庄事务管理的权利,也为农村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在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明确了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职责权限和运行机制,使村民自治有法可依。
其次,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实践锻炼,村民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到村庄的公共事务中来。
例如,在村委会选举中,村民的参选率不断上升,对候选人的评价也更加理性和客观。
再者,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
除了传统的村民委员会,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等新的组织形式,进一步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现途径。
这些组织在村庄规划、财务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村民自治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我国村民自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村民自治的制度落实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一些地方,虽然有了完善的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走样变形的情况。
例如,选举过程中的违规操作、村务公开不彻底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村民对自治制度的信任。
二是村民的参与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村民对村庄事务的关注不够,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一些村民由于文化素质和能力有限,在参与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影响了自治效果。
三是农村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大量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村庄治理人才匮乏,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村庄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庄在村民自治方面往往更加规范和有效,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庄由于资源有限,村民自治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和检查。
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的现状
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的现状第一篇: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的现状文章标题: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内容提要】20多年中国的村民自治在经济建设、建章立制和民主意识自觉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巨大的难点和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过于依赖西方的自治理论及模式,而忽略中国的历史经验和特殊文化语境;二是权力与自治间充满强烈的矛盾冲突;三是过于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建设。
因此应注重研究和理论创新,加强系统细致的立法建设,并将文化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中国最大的变化在乡村”[1]。
其中,村民自治发挥着相当重大的作用,这既表现在物质制度又表现在思想精神层面。
一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二是村民自治的制度体系已基本确立,使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三是村民自治的精神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它们严重地影响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及其深化。
在笔者看来,当前的中国村民自治面临着亟须解决的三大问题。
第一,过于依赖西方的自治理论及其模式,而忽略中国的历史经验和特殊的现实文化语境。
应该承认,几千年的中国政治为我们提供的民主和自治经验是较少的,而西方的民主传统和自治历史却很长,经验丰富。
所以,当前的中国村民自治确实不能忽视甚至无视西方的自治资源,因为不管在理论还是实践上,西方自治都可为我们提供可靠的参照坐标和经验教训。
正因为直接取法于西方的自治,中国的村民自治才能建立在自觉、系统和理论化的基础上。
但西方的自治经验只能成为我们的一个参照,决不能成为生搬硬套的摹本,否则,中国的村民自治就难逃“桔在北则为枳”的结局。
以此来观照中国的村民自治,有些问题颇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独立的村民自治理论话语体系的欠缺。
中国村民自治与西方民主之路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的自治是在缺乏民主经验和民主理论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不可避免带来理论发展的滞后。
因此,借鉴西方现成的民主理论和学术规范分析中国问题,对开阔我们的学术视野,创建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体系是必要的。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摘要】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规范和制度保障、地方政府干预过多、村干部权力过大以及村民缺乏民主意识和参与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村民自治,推动政府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以及加强村民自治的民主监督机制。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健全的村民自治制度,使村民自治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让农村社区更加繁荣和稳定。
【关键词】村民自治, 问题, 对策, 法制建设, 政府互动, 民主监督机制1. 引言1.1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在我国村庄,村民自治是一种传统的组织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村民自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改进。
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
缺乏规范和制度保障是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缺乏规范和制度的约束,一些村民自治组织容易出现权力滥用、腐败等情况。
地方政府干预过多是另一大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村民自治事务,导致村民自治权受到侵犯,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正常运行。
一些村干部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督,容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
部分村民缺乏民主意识和参与度,导致村民自治参与度不高,民主决策不够充分。
针对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村民自治。
推动政府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建立起政府与村民自治的协作机制,确保村民自治权得到尊重和保障。
加强村民自治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村民参与度,确保村民自治事务的公正、透明。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国村民自治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正文2.1 村民自治的定义与重要性村民自治是指在村级组织内,由村民聚集在一起,自主管理和自治自己的事务的行为。
村民自治是我国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村民自治能够有效地保护村民的权益和利益。
论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论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村民自治作为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推动农村发展、保障农民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村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我国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村民自治法律法规体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明确了村民自治的组织架构、职责权限、选举程序等重要方面,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民主选举日益规范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越来越规范和公正,选民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
选举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保障了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出了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村干部。
(三)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健全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村民能够参与村庄重大事务的决策。
在一些地方,还探索了“一事一议”等决策方式,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四)民主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村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对村庄的日常事务进行自我管理。
同时,村务公开制度的推行,增强了村务管理的透明度,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然而,我国村民自治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村民参与度有待提高尽管选举等活动的参与率有所上升,但在日常的村务管理和决策中,仍有部分村民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村民自治能力不足一些村民缺乏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不清,不善于运用民主权利参与村庄治理。
(三)基层干部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村干部存在工作能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甚至违法违纪等问题,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效果和公信力。
(四)村庄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村庄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的村民自治相对成熟,而一些贫困地区的村民自治仍面临诸多困难。
二、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趋势(一)法治化程度将不断提高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村民自治将更加依法依规进行。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发展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而村民自治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引导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来推动村民自治的发展。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1. 村民自治组织存在薄弱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村民自治组织存在着薄弱的现状。
一些村民自治组织的组织形式单一,领导班子不够稳定,人员结构较为松散,导致组织发挥作用的效果不明显。
一些小范围的村民自治组织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监督,难以有效地履行承担好农村社会管理的责任。
2. 村民自治意识不够强在农村地区,一些村民对于自治意识不够强烈,对于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度不高,导致村民自治的基础薄弱,自治参与度低。
一些村民对于村务事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村民自治组织的实际参与度不高。
3. 村民自治的法治意识不够在一些农村地区,村民自治的法治意识还不够强。
一些村民自治组织在处理村务事务上存在着不合法的情况,缺乏有效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导致村民自治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探讨1. 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为了推动农村地区村民自治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培养村民自治组织的领导人才,提高自治组织的组织效力,加强自治组织的基础建设。
可以加强对村民自治组织的指导,指导其规范化、专业化和法治化建设,提升村民自治组织的管理水平。
2. 提高村民自治的参与度为了增强农村地区村民对于自治组织的参与度,我们需要在加强村民自治教育和宣传基础上,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村民自治组织的管理和事务,培养村民自治组织的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通过编制村级自治章程,明确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责和权利,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村务事务管理中来。
3. 强化村民自治的法治意识要推动农村地区村民自治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发展,我们需要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于法律法规的认识程度,培养村民自治组织的法治意识,规范村民自治组织的行为,确保村民自治组织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村民自治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村民自治是指村民自主组织管理村庄事务,按照法律的规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
我监督。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问题存在,并且需要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村民自治组织的建立不足。
虽然自2000年以来开始推广村民自治,但由于某些地区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意识,许多村庄没有组织好的自治领导机构。
其次,村民自治的理念普及不足。
有些村庄中的村民群众对村民自
治的理念认识不高,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不完善,无法有效发
挥其优势。
尽管村委会的组织机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进一
步审慎处理和解决。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和对策。
首先是要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完善自治领导机构,提高运行效率。
为此,可以采取承包责任制等措施,确保自治机
构的运行更加高效、具有可行性。
其次,需要深入推进村民自治的理念普及,提高村民自
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能力,对村庄进行常规宣传,增强村民的自治意识。
最后,
在加强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中,需要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委会的工作,保证村委会的工作
更加民主、透明、公正,减少通行的贿赂和权力滥用。
关于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问题的研究
关于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问题的研究乡村治理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问题研究的背景是当前我国面临着城乡差距加大、农业转型升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的机制、问题和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深入挖掘和分析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问题,探讨其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从而为乡村治理和农村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村民自治的概念村民自治是指村民在村务管理中行使自治权利的一种方式。
乡村是国家的基本单位,也是政府实施农村治理的重要基层单元,村民自治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村民大会制度、村民理事会制度、村规民约制度等。
在村民自治中,村民通过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以及其他参与决策管理的机构,行使自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促进村民自治权利的全面实施。
二、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问题分析1. 影响村民自治的因素村民自治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政策、法规、村级组织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
政策、法规的保障是村民自治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而村级组织建设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村民自治的实施效果。
村级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村民自治的实施效果就越好。
2. 存在的问题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村民自治权利不完全落实。
村民自治权利受到一些干部的干扰与阻挠,导致村民自治权利不能完全有效实施。
二是村民自治参与度不高。
目前一些地方的村民对村民自治事务参与度不高,缺乏积极性,这也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发展。
三是村民自治内部管理不规范。
部分村民自治组织的内部管理不规范,决策机制不民主、透明,决策效果不佳,这也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发展。
3. 解决途径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一是深化村民自治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体制,健全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制度,加强村民自治法规的制定和保障,切实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有效落实。
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当前政府工作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即基层涉农矛盾不断凸现,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及阻碍,分析矛盾爆发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很长一阶段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矛盾,特别是经济利益矛盾(诸如土地征收、集体经济组织事务纠纷等);另一方面是由于基层组织建设没有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政府对最基层的管理纽带不足,官民互信衰减。
而基层组织建设也是当前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方向,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要体现为村民自治,即全体村民在共同选举的基础上施行的村两委班子在一系列制度监督约束下进行的自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本文将以笔者曾挂职某镇所联系的甲村为例(此处略去真实名称),探讨现阶段该旗乃至整个农村基层自治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分析与见解。
一、村民自治的现状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体制架构中,村民自治形式是唯一且独特的一级组织形式,无论其为自治组织,还是带有行政色彩,自治形式第一次在我国现有领域内,在村级这一层次上真正实现了其管理负责人由被管理人员直接选举产生,并在一系列监督制度的约束下运行。
自治形式是我国最基层所精心培育的一朵民主之花,其实践性和前瞻性对我国政治体制的发展将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
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施行以来,我国村民自治在实践运行中既有好的一方面,但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好的方面1、民主意识增强,自我服务改善。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约束下的村民自治实施以来,基层民主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村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本人在联系甲村时,通过接触村民,常耳闻老百姓口头诸如:“这是我们村内部事情”、“必须经代表会决策才能实施”等话语,从这些老百姓日常的思维方式及老百姓在处理日常村务时的方式都体现出了其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村民自治是指农村居民自发组织起来,以自治组织为主体,自治运作为手段,以实施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为目的的一种行为形态。
在当前我国,村民自治作为基层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村公共事务管理能力,提升农村民众参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也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我国目前村民自治普遍存在的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一、村民自治的现状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存在一些问题。
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些村寨发展良好的自治组织,但也有一些村庄的自治组织却出现了各种问题,导致自治运作效果不理想。
村民自治存在领导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有的村庄的自治组织成员大多数年龄偏大,对于村庄发展和村民自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领导层参与度不高。
村民自治存在权力过重的问题。
有的村庄的自治组织由于权力过度集中,导致自治的民主性和村民参与度不够。
村民自治存在制度设计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村民自治体制设计存在瑕疵,导致村民自治无法顺利进行。
二、对策探讨为了提高我国村民自治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探讨。
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
要通过加强村庄自治组织的建设,提高村庄自治的质量。
可以采取加强村庄干部的培训和选举制度的改革等措施,提高自治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民主参与程度。
提高领导层的参与度。
要通过加强对村民自治的宣传和教育,增强领导层对于村庄发展和村民自治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领导层的主动参与度。
加强民主监督和权利保障。
要加强对自治组织权力运行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要加强对村民权益的保障,提高村民自治的民主性。
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
要通过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解决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推动修订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村民自治的实施程序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村庄自治组织的法治建设。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通过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提高领导层的参与度、加强民主监督和权利保障以及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等多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村民自治的水平,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410(五篇范文)
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410(五篇范文)第一篇: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410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内容提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村民自治在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社会事业等建设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本文从农村自治组织的实际运用和它与党的基层组织、乡政府的相互关系的现实情况入手,以法律的视角,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为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进言。
关键词:村民自治农村基层建设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建立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
从1980年果作村村委会自发成立,到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通过实施,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初步建立起来。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村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实现基层民主,促进三农问题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村民自治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开展,一些引人注目的问题也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村民自治的进程,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否则村民自治就不能深入开展,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关于村民自治的含义,即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村民自治除了‘三自’外更应该强调自尊、自爱和自由的精神,村民是否拥有自觉、自尊、自爱、自由和自决权,是认识和评价村民自治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精神,把人本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因此村民的自尊、自爱、自由也应该作为村民自治的一个基本方面,在村民自治的研究中被充分重视。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改革开放,在城市里推行各项富民政策的同时,在农村确定了以包产到户为主的家庭承包责任制。
这项制度不仅打破了集体经济对农村经济的束缚,而且人们的思想也开始解放出来。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近年来,我国村民自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其发展与实践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的良性发展。
一、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1.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尽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等相关法律文件对村民自治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给村民自治的具体实践带来了困难。
2.村民自治参与度不高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村民对村民自治的参与度不高,对村民事务的管理和决策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部分地区的村民委员会甚至存在以权谋私、腐败问题,使得村民自治的实践受到影响。
3.民主决策机制不畅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决策机制不够民主,村民委员会的成员普遍存在了一些不良的权力关系,导致一些村民自治事务的决策并不是真正符合绝大多数村民的利益,使得基层民主治理体系存在较大的隐患。
二、对策探讨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应当加强对于村民自治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村民自治的主体、范围、程序、原则等内容,为村民自治的具体实践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增强村民自治意识为了提高村民的自治素养和参与度,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对于村民自治事务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增强村民自治意识。
要注重培养村民自治的领导班子,选拔一批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管理能力的村民担任村委会成员,进而带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工作。
3.改进决策机制在村民自治决策机制方面,应当倡导和鼓励广泛的村民参与,建立起一套真正反映村民意愿的决策程序。
建立健全村民议事规则,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性,确保村民自治事务的合理性和民主性。
4.发展乡村治理新模式借鉴国外乡村治理的先进经验,可以尝试在我国村民自治的具体实践中引入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
其 三 , 村 民 自治相 应 的法 律 法规 的实施 细则 与
还 不 够 完 善 。 近 些 年 来 , 家 相 继 制 定 了 有 关 村 民 国 自治 的法 律 法 规 , 是 围 绕 这 些 法 律 法 规 的 实 施 细 但 则 还 不 够 配 套 。尤 其 是 作 为 村 民 自治 重 要 组 织 形 式 的 村 民代 表 会 议 、 民 会 议 制 度 还 没 有 相 应 的 操 作 村
现 在 一 些 党 政 机 关 中 存 在 的 将 村 民 自治 仅 仅 停 留在 口 头 卜和 形 式 』 二。 这 部 分 同 志 的 思 想 还 局 限 在 计 划 经 济 时 代 的 那 套 作 法 , 如 何 提 高 利‘ 自 治 心 中 没 对 民
数 。有些 乡镇 的领 导 同 志对 村 民 自治不 重视 , 有 没 意 识 到 这 一 历 史 性 变 革 对 中 国农 村 社 会 发 展 的 极 端
规 程 。 村 规 民 约 在 许 多 农 村 还 不 规 范 , 多 规 定 甚 很
至 与法 律 法 规 棚 抵 触 。
许 多重 大的成就 , 是 在发 展过程 中 , 不 可避免地 但 还
存 在 一 些 不 尽 人 意 的地 方 , 要 表 现 为 : 主
其 四 , 民委 员 会 班 子 的 整 体 素 质 亟 待 提 高 。 村 搞 好 村 民 委 员会 班 子 建 设 是 搞 好 村 民 自治 的重 要 环 节 , 是 , 多 村 民 委 员 会 成 员 的 政 治 素 质 、 务 素 但 许 业
关键词 : 民自治制度 ; 村 存在 问题 ; 完善思考 文章编号 :7 —7 0 1 —4 2 (0 9 0 —1 2 3 9 8 —8 72 0 —3 20 )2 1 -0
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两种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用于获取村民的意见和看法,实地走访则用于观察基层自治组织的运作情况。
二、调研结果分析1. 村民自治意识较强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农村村民对于自己的自治权利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意识,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农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自治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和改善社区环境。
2. 基层自治组织运作不够完善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运作不够完善的问题。
例如,一些村民自治委员会的成员能力不足,导致决策不够科学和合理;另外,一些自治组织的运作机制比较模糊,居民对于自己的权责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参与和监督机制。
3. 部分村民对自治参与意愿不高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村民对于自治参与意愿不高,他们对于自己的权利意识较弱,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中,一些老年人和妇女群体的参与度较低,需要引导和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基层自治中。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1. 基层自治组织的能力建设不足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成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成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决策能力。
需要加强对于自治组织成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其工作水平和素质。
2. 自治机制不完善农村基层自治的运作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居民参与和监督机制。
应加强对于自治组织章程的立法,明确居民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的居民投票和监督制度。
3. 缺乏对于村民自治的宣传和教育部分村民对于基层自治的意识较弱,缺乏对于自治的理解和认同。
因此,需要加强对于村民自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对于自治的意识和参与度。
四、建议1.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的能力建设加强对于自治组织成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他们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以更好地履行自治组织的职责和权力。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与问题与研究
甘肃政法学院本科学年论文题——以甘肃岷县寺沟村为例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0级 2班学号:******************指导教师:曹**成绩:_____ _____完成时间:2013 年 6 月【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3)KEY WORD (4)一村民自治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4)(一)村民自治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和民主意识 (4)(二)村民自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5)(三)村民自治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5)(四)村民自治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5)二目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5)(一)选举制度不完善及选举程序混乱 (5)(二)家族、宗族、非正式组织等因素对民主选举构成消极影响 (6)(三)村民会议名不符实 (6)(四)村“两委”矛盾突出 (6)(五)村民自治权利保障机制不健全 (6)(六)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干预较大 (7)三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的对策和建议 (7)(一)规范选举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体系 (7)(二)严格加强选举监督程序,坚决遏制家族势力影响 (8)(三)适用村民会议和维护村民代表会议实现民主决策 (9)(四)理顺“两委”关系,规范村务决策和管理程序 (9)(五)切实保障村民行使自治权利,不断进行创新 (10)(六)乡镇政府要转变角色,变领导关系为指导关系 (10)参考文献 (11)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与问题与研究——以甘肃岷县寺沟村为例李自强【摘要】村民自治是在广大农村推行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治理模式,村名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实行村民自治的一种政治载体。
我国村民自治的产生和推广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是这一治理模式在现实中也出现如村支两委关系矛盾、农民民主法律意识欠缺、村委会成员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
因此,仍然需要从法律体系上完善村民自治的相关内容,从农民主体的素质提升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需要国家、社会、广大村民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努力,使村民自治的治理模式形成善治结构并取得良好治理效果,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年07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Jul.2010第16卷 第4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Vol.16No.4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X连儒来(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1摘 要2党的十七大正式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提出来,而村民自治制度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八十年代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村民自治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政治参与形式,村民自治的实行提高了村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
但村民自治在运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民自治的发展,作者针对目前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以促进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1关键词2村民自治;问题;对策1中图分类号2D033 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8-5149(2010)04-0058-03一、村民自治制度的由来与意义所谓村民自治是指在农村社区的居民自己组织起来,实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政治参与形式,它是实行直接民主的一种基本形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缺乏经营自主权和管理自主权的状况。
人民公社体制下高度集权的行政干预体制已经宣告终结。
然而,乡级以下的组织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农村因此而一度出现了公共事业无人管、公益劳动无人理的局面。
为了解决地方基层组织日益严重的瘫痪状态,1980年广西宜山县三岔乡冷水村和罗城县四把乡冲弯村率先建立村民自治委员会,开创了村民自治的先河。
从1982年起,国家开始着手重构农村基层的治理模式,实行政社分开、村民自治,并且在新宪法中正式认可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合法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政法学院本科学年论文题——以甘肃岷县寺沟村为例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0级 2班学号:******************指导教师:曹**成绩:_____ _____完成时间:2013 年 6 月【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3)KEY WORD (4)一村民自治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4)(一)村民自治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和民主意识 (4)(二)村民自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5)(三)村民自治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5)(四)村民自治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5)二目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5)(一)选举制度不完善及选举程序混乱 (5)(二)家族、宗族、非正式组织等因素对民主选举构成消极影响 (6)(三)村民会议名不符实 (6)(四)村“两委”矛盾突出 (6)(五)村民自治权利保障机制不健全 (6)(六)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干预较大 (7)三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的对策和建议 (7)(一)规范选举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体系 (7)(二)严格加强选举监督程序,坚决遏制家族势力影响 (8)(三)适用村民会议和维护村民代表会议实现民主决策 (9)(四)理顺“两委”关系,规范村务决策和管理程序 (9)(五)切实保障村民行使自治权利,不断进行创新 (10)(六)乡镇政府要转变角色,变领导关系为指导关系 (10)参考文献 (11)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与问题与研究——以甘肃岷县寺沟村为例李自强【摘要】村民自治是在广大农村推行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治理模式,村名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实行村民自治的一种政治载体。
我国村民自治的产生和推广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是这一治理模式在现实中也出现如村支两委关系矛盾、农民民主法律意识欠缺、村委会成员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
因此,仍然需要从法律体系上完善村民自治的相关内容,从农民主体的素质提升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需要国家、社会、广大村民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努力,使村民自治的治理模式形成善治结构并取得良好治理效果,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村民自治;选举;两委关系;经济发展。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villager autonomy and researchLi ziqiangAbstract: he villager autonomy is a kind of management model introduced in the vast rural self management, self - service, the name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is the self-governing mass 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s a kind of political support the practice of villagers autonomy. Has its inevitability and promotion of villagers autonomy in China, but the mode of governance in reality also appear as village two committees relationship of contradiction, farmers lack of awareness of democratic law, the village committee members are not higher quality problems. Therefore, the related contents still need to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villagers autonom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farmersfrom the theme of looking for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needs the country, society, the majority of the villagers and the concern and efforts, make the villager autonomy model form a good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ice, good governa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Keyword:villager autonomy; election; two committees relationship;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村民自治的背景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农村基层组织由传统的单一的组织体系和一元的权力结构转变为多元的新兴阶层、新的组织以及新的权力体系,农村普遍设立了村党支部、村名委员会、村经济组织以及各种类型的其他组织。
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权益保障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国家农村社会稳定的根基,在农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农村社会的转型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可以说,农村基层组织的缺陷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又是农村政治与社会问题的一个引因。
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变革的研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组织建设路径,不仅可以把握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同时也有利于透析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
要想更加全面和完整的理解和掌握农村农村村民自治的含义,完善我国农村村民自治体系,健全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自治权和民主权,就必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立足于当前国情和民情,更深更准确的把我村民自治的含义,搞清楚一下三个问题:谁去治理、治理什么、怎样治理。
在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进程中,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指广大村民,这里的村民不是泛指一切,而是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这表明,虽然国家允许村民进行自治,但是有相应的限制条件。
村民自治的客体是指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指村内干部的产生和村内权利的组织形式,以及涉及本村村民直接利益的公共事务的管理。
村民自制的管理形式是靠直接选举产生的村民自治领导人和村民委员会,进行直接民主集中管理。
(一)村民自治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和民主意识广大农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项民主权利和民主制度的实践,直接参与农村民主政治生活,逐渐认识了现代民主运作的基本制度、基本技术及基本程序,民主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二)村民自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行村民自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实行村民自治,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的当家做主。
广大农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潮流之中,最大限度的释放他们的干劲、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三)村民自治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村民自治的实施对干部群众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村规民约为农村社会各种关系的处理确定了统一的规范,有利于调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和其他关系,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村民自治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行村民自治,进行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直接民主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大变革。
二目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一)选举制度不完善及选举程序混乱1、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不高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依附心理,使得农民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非常薄弱。
此外,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贿赂、“拉票”行为及上级政权干预村委会选举的现象,引起了村民的极大不满,但是他们又没能力改变,从而失去对民主的信心。
候选人当选后,如果出现飞扬跋扈、违规越权的现象,而村民又无法启动罢免程序,这使得他们觉得民主起不到应该有的作用,维护不了自身的合法利益。
从而导致村民自治的功能不能完全的表现出来,因此他们缺乏应有的积极性。
2、贿选现象广泛存在贿选是民主政治的副产品,与选举相伴相随。
在村委会的选举中也出现了贿选现象。
在一些地方的选举中,候选人请客、送钱、送物以及攀亲告友等拉拢选漂亮的现象广泛存在。
这种现象在一些城市近郊区或者经济情况较好的农村更为普遍和激烈。
这种现象严重破坏了选举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破坏了选举的正常秩序,对村民自治这一基层民主制度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家族、宗族、非正式组织等因素对民主选举构成消极影响村民自选推候选人的时,一般根据血缘关系和利益关系来决定。
宗族势力往往会利用血缘纽带关系形成利益集团,采取非正常手段影响村民选举,获取自治权利。
在宗族强势的地方甚至会出现宗族势力操纵村委会选举的情况,有的地方出现抢选票或抢票箱的事件,也有的地方甚至激起了族际矛盾。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级民主的进程,影响了选举的质量和公平公正性,严重影响了安定团结和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村民会议名不符实村委会组织法把村民会议架构成村民自治体内的最高权利机关,也允许村委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村民会议授权的问题。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村民会议管得太多、太细,从而使运行困难、成本加大,村民群众对此产生了厌倦情绪;一些地方村民会议向村民代表会议授权无度,授权过多,一些本属于村民会议的职权也授权给村民代表会议,从而使村民会议徒有虚名,形同虚设,完全背离了村委会组织法的立法宗旨。
(四)村“两委”矛盾突出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矛盾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激烈。
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把党的领导简单理解为村党支部的领导,甚至是支部书记的个人领导,把村委会作为村党支部的一个部门,对村委会的工作大加干预和包揽,从而使村民自治成了党员自治、党支部自治、支部书记个人自治,支部书记成了为所欲为、不受监督的“土皇帝”。
有的村委会产生后,其成员以为自己是多数人选举产生的,有群众基础,不把党支部放在眼里,重大事情不向党支部请示报告,有的村委会主任喜欢自己说了算,渐渐背离了村民自治,把村民自治搞成了村委会自治。
如果村“两委”的矛盾不能解决,那么村民自治工作就无法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