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第2章课程概述
⒋ 从课程的微观种类分析 (1)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直线式课程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逻辑上前 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螺旋式课程。所谓螺旋 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 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 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隐性课程的本质
隐性课程 是在学校环境中伴随着显性课
程的实施与评价而产生的,可能对学习
者产生实际影响而又不为某一(几个)
课程主体(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者) 所意识的教育因素。 显性课程则是指有明确目标要求的,公 开性的,并为所有课程主体所意识到的 课程。即一般意义上的课程。
第三,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章 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 第二节 课程的分类与结构
第三节 课程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课程与诸因素的关系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科目、学科、课程的区别
课:有三种含义 1.一门学科或一类学科。如语文课、数学课等。或 工具课、基础课等。 2.教材结构的基本单位。如语文课就有许多课组成, 每一课既是全部教材的组成部分,但又是相对独立的 段落。 3.课堂教学的简称或其时间单位。如上课、下课或 一节课、二节课。每节课的时间由学生的年龄特点等 情况而定,在中国中小学,一般是35、40、45分钟 不等。
理解校本课程开发
从开发的自主决定权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开 发可以分四个层次:
一是限于课时的课程开发,相当于目前教师的教 案; 二是限于科目的课程开发,即教师可以决定一门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三是限于一类科目的课程开发,即几乎所有选修 课程的开发; 四是限于一所学校的所有课程的开发,即学校中 的所有课程都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章绪论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第⼀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
《⼤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切事物教给⼀切⼈类,⽽⼤教学论就是把⼀切事物教给⼀切⼈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系列具体的要求;4.在理论上⾸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集体教学的新形式;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段;2.该书依据观念⼼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兴趣理论和学⽣的注意⼒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法;4.依据多⽅⾯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教育哲学命题。
提倡实⽤主义三⼤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操作活动来进⾏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童中⼼、经验中⼼、活动中⼼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教师中⼼、书本中⼼、课堂中⼼20世纪五六⼗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模式,在教学⽬的⽅⾯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段⽅⾯重视新技术⼯具的使⽤。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
2、教学设计的原则: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 贯通原则 1)逐渐分化原则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一般到个别 2)综合贯通原则 教学内容的横向组织,应该考虑学生认知 结构中现有观念的异同,并对之重新加以 组合。
3、教学设计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 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他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相关的、包摄性较广的、最 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5、选择学习(教育)经验的内涵 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 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 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 行为过程中获得满足(强化)。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 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 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6、组织学习经验的内涵 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 (如:5-6年级地理课)和“横向组织”(如:5 年级的地理和历史) 三个标准: 1)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元素” (如:主要概念) 2)序列性:超越连续性,而(对概念涵义)做出 更广泛深入的讨论 3)整合性:“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
2、学习的结果与学习的条件 五类学习结果: 1)智慧技能-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认知策略-学生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 维的能力 3)言语信息-把知识传给下一代的主要方式。包括三类: 命名;用简单命题(句子)表述事实;知识群。 4)动作技能-动手操作能力 5)态度-习得的内部状态,它影响个人对某些事物采取 行动的选择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 副本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 1.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成哪几个方面?每个 方面又是如何分类的? 2.加涅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
第二节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等人)
认知领域: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布卢姆) 情感领域: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 品格形成(克拉斯沃尔、布卢姆)
已知: 证明:RT=ST
加涅进一步提出五种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如下的层次关系:高级规则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为先决 条件,规则学习以定义性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定义性概念学习以具体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具体 概念学习以知觉辨别为先决条件。这是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的核心思想。
三、【美国】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分类理论 1.抽象符号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4.发现学习 四、【前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教育目标 2.教养目标 3.发展目标 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学目标的分类 1.结果性目标 2.体验性目标 3.表现性目标
2.表意目标的表述方法
表意目标的表述,不在于明确学生从事教育活动后应该展 示的行为结果,而在于描述教育中的“际遇”:指明儿童 将在其中作业的情境、儿童将要处理的问题、儿童将要从 事的任务,但并不指定儿童将要从这些“际遇”中学到什 么。
比如: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咏雪》的 意境。 阅读和评价《海燕》的启示。 考察《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 参观野生动物园,讨论其中的趣味。 使用电线和木材,设计三度空间。
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 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美】辛普森
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加涅)
态度: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对某类活动的积极偏爱、有关 公民身份的态度。
课程与教学论 第2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话语
1918 年正式出版的《课程》标志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 域在西方的诞生。
博比特围绕“如何开发课程”这一核心问题来建构课 程理论,他将泰勒“科学管理”思想运用于学校课程之中, 重视效率和控制,将科学等同于效率,把学生视为“机器”, 把学校视为“工厂”,课程开发须遵循某种科学规律进行, 使得学校最终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出合格的“成人”。
课程内容 “七艺” 经院哲学
现实主义课程
说明 “七艺”包括逻辑、修辞、文法研究、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中世纪学校教育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科学知识不再是学校课程的 主要内容,取而代之的是神学知识,而经院教育家所写的诸如《忏悔 录》《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等著作则成为课程内容的标准。
以涂尔干和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倡导现实主义课程,他们要求从 国家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来思考教育。为了达成使学生“能够适应 政治社会的要求,及将来所处特定环境的要求”,现实主义教育家开
“仁者爱人”的“君子”教育目标观 “为仁由己”“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和
“学”“思”结合的学习观 《诗》《书》《礼》《易》《乐》等经典文献的分类教材
观与内容观 “有教无类”“愤启悱发”和“举一反三”等教育原则观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倡导“产婆术”教学法,也称作“苏格拉底教学 法”, “产婆术”主要包含反诘、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并遵循准确设问、适时提 问和渐次推进三个实施原则。
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官学、私学和书院的理学课程实践。
鸦片 战争 后
儒家人文主 义课程与实 用主义课程
实用主义课程受到重视,课程内容增加“西文”“西艺”,开始开设外语、数学、 格致、化学等人文和科学技术课程。 但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下,仍然
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1.课程计划 • 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它规定学校课程的门 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 间的整体规划等。它是学校教学的依据,也是制定学科课程 标准、编撰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的依据。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
制定课程计划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什么是课程 (二)学者的分析
3.我国课程论专家施良方把各种课程定义归纳为 六大类型:
• • • • • •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
一、什么是课程 (三)能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课程概念
• 每个人头脑中都隐藏着自己的课程定义
• 五、现代课程的发展
• 六、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知识的第一源头,世界 上最早的“课程”就是原始社会的社会活动和生产 劳动。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
• 在原始社会末期学校诞生以后,教育内容就逐步从 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随着学校教育制 度的逐步完善,人们对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也有 了较为自觉而系统的考虑。学校课程有此而来。
(四)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显性课程则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二者是相伴相随的关系。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 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十有三年,学乐、诵诗、 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 ——《礼记· 内则》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礼记· 王制》
0467课程与教学论_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模式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的价值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
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它倡导过程原则,强 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 过程模式把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 生的个性特点,并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将之 统一于教师的主体作用上。它突破了目标模式的工具性藩篱,把课程开发建 立在实际的教育情境基础上。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思想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其他目标模式 塔巴模式:线性 惠勒模式:环状 坦娜模式:立体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其他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的地位 20世纪50.60年代课程开发唯一科学的模式。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 的基本思路和范围。统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 目标模式具有合乎逻辑性,合乎科学精神,合乎当时政治的、经济 的、教育的要求等特点。当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可预先详述的,并可 通过行为加以表现时,这一模式则最为适合。该模式中,学习的内 容相当明确,学生学习的结果十分客观。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目标模式
确定教育目标的内涵: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了解学生现状(学情) 对比常模找出差距 最开始是片面强调教师自身的人生哲学和教育哲学,忽视学生的作用和 要求。泰勒也在逐步修正。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目标模式
学习经验:是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何选择学习经验,五个出发点 学习经验必须能提供学习者有机会去实践目标所含的内容 使学生由于实践该目标而获得满足感 学习经验中所期望的反应,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同一种学习经验也可能产生数种结果(隐性课程)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论-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精精品品课课程程 《《课课程程与与教教学学论论》》
现行课程
三
四
五
六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
社会
社会
社会
自然
自然
自然
自然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艺术
艺术
艺术
艺术
美术
美术
美术
美术
劳动
劳动
劳动
劳动
3、目标模式存在的局限:
忽视了人的自主性。忽视了教育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
精精品品课课程程 《《课课程程与与教教学学论论》》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数学艺术(音乐、美术)地方与学校课程
体
育
外
语
科
学
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科 学(生物、物理、化学)外 语
思想品德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 生活
9
8
1
课程门类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的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有利于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两类组织者:说明性组织者,用于提供适当的类属者比较性组织者:整合和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外语
外语
外语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
二、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历程 (一)课程名称“语文”的内涵 “语文”,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概念。探讨“语文”的含义,须把它区分为普通语词和学科术语。 作为普通语词,它可以是多义的;而作为学科术语,它应该是单义的。 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现代语言学主张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言语是人们说话或写作的行为 和结果。语文课实质上由学习言语作品和训练言语行为入手,进而掌握语言文字,提高言语能力,这应该是语 文课程的核心内涵。 (二)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分歧 人们给语文学科定的“性”,归纳起来不下20种:工具性和思想性,民族性和基础性,知识性和技能性, 文学性和移情性,社会性和实践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螺旋性和直线性,应用的广泛性和层级的模糊性,人文 性和综合性,言语性和交际性,等等。下面择引若干有代表性的观点,以见一斑。
1、语文科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学科。 2、中学语文科是由多重性质构成的综合体:(1)工具性和思想性;(2)知识性和技能性;(3)语言和思维;(4) 语言和文学;(5)艺术性和科学性;(6)螺旋性和直线性;(7)综合性。 3、语文是一门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相结合的学科。 4、工具性是语文科的基本属性。思想性是语文科的重要属性。文学性是语文科的一般属性。还有知识性, 以及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 5、就其最终目的论,语文科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就其突出特点论,语文科具有深刻的移情性;就其重 要地位论,语文科具有全面的基础性 6、要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其从语言出发,从语言是工具这个比喻出发,还不如着眼于言语和言语 能力,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从而肯定语文学科绝不是一门工具学科,而是一门人文学科。 7、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8、语言和文字的性质体现为互相有联系的三个方面:符号性,工具性,社会性。语文学科作为以训练学生 正确掌握语文工具为己任的学科,它的性质还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基础性,人文性,技能性。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即学习经验
§ 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的学科维度定义的 解决的问题: 课程的不足。 课程的不足。
§ 出现的问题:实践上很难实行。 出现的问题:实践上很难实行。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 解决的问题:力图纠正“经验说”的失之过宽 解决的问题:力图纠正“经验说”的失之过宽, 教材说的失之过窄。注重有计划性的活动。 教材说的失之过窄。注重有计划性的活动。
“跑 道”
“Currere”—— Currere”——
“跑的过程” 跑的过程”
用动词形式解释是指“奔跑” ☆用动词形式解释是指“奔跑”, 重点在“ 重点在“跑”的过程,也就是说 的过程, “奔跑”即“学习的过程”。 奔跑” 学习的过程” ☆课程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 的认识。这样,个体自身的体验、 的认识。这样,个体自身的体验、 对自己经验的认识就成为课程的 重点。 重点。
1.课程定义的方式 1.课程定义的方式 教学要求
§ 1、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
条件下产生的。 条件下产生的。
§ 2、课程定义的层次问题。不同的课程定义,有时是指 课程定义的层次问题。不同的课程定义,
在不同层次上起作用的课程。 在不同层次上起作用的课程。
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2 6
经验有动词的意义、名词的意义、 经验有动词的意义、名词的意义、 认识论的意义。 认识论的意义。也是学校课程内容和 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 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
8 4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价值观 并列, 并列,是学校课程内 容的一个主要方面。 容的一个主要方面。
1 5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堂思考
课程是什么? 课程是什么?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课程的历史发展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原始社会(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最古老、最持久的教育内容,是学习课程的源泉)二、学习课程的诞生1.学校诞生后,教育内容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分离,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要素。
2.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内容不同中国古代:“成均之学”,内容以乐教为主,‘虞痒之学’,内容以孝的教育为主。
西方:教育内容走向专门化。
(斯巴达:军事体育为主;雅典:不仅有军事训练,还有文化知识教育)3.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季节安排进程三、古代学校的课程1.我国古代学校的课程: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2.西方的古代学校课程:七艺、三科、圣经四、现代课程的形成1.文艺复兴期间,学科的范围迅速扩大2.17、18世纪,现代课程体系基本确立成型为什么现代课程会在17、18世纪正式形成呢?(1)从社会制度看,17、18世纪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期(2)从时代状况看,这是一个科学知识大发展的时期(3)现代学制的确立,为课程的完善提供了条件(4)现代教学制度的确立,给现代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现代课程的形成特征1.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地位2.从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3.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4.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六、现代课程的发展1.18世纪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2.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提出了课程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3.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儿童中心课程与教材中心课程之间的对立4.20世纪50年代,课程开始现代化,具有学术性七、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一)知识本位、儿童本位、社会本位(二)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四)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注:隐性课程又叫潜课程或者潜在课程,主要是指正式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或者全部的教育活动,隐性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与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就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得目得与任务得。
2、课程与教学论得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得一门分支学科,它得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得著作(了解)《礼记·学记》就是我国与世界上最早得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得《大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学科诞生得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得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得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得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得关系得瞧法,有四种不同得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得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 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得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得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得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就是上层社会得贵族教育与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得思考,但还就是没成为独立得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得描述与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得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得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得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得发展进入了分化与多样化得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得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得开始。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 要的方面,在确立课程目标时明白哪些才是课程目标 需要重点反映的社会需求,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的需求系列层级,并在课程目标中体现出来。 4.在将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还 应注意考察社会生活需求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问题。
三、学科的发展
2.“行为目标”取向 “行为目标”是将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作为课程 所要达成的结果的目标陈述方式,它以课程与教学 过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为指向 3. “生成性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对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随着 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的描述
4.“表现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 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 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旨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
第二章
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及相互关系
一、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1.“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一定 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具有普遍或一般性质的 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于课程 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 针的课程目标选定方式。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我国课程目标体系的变革 “课程标准”替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强调以知识为中心,而“课程标准”突 出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教学大 纲”追求的是获得知识的多少,学习的结果是其关注 的焦点所在,是一种结果性目标,而“课程标准”更 多地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 课程整体功能是建立在所有课程都能恰当地发挥自己 的功能,并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 协调的整体性之上的。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 语文课程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第三次课 2 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了解语文教材的类型和编制原理。
2、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3、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4、了解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版本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思路。
教学难点: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第一节小学语文教材概述(内涵、功能、类型、编制)一、什么是语文教材?(一)教材教材是指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挂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教师手册、教学参考书及多媒体素材、教学软件等。
什么是语文教材?是指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语文教材概念的三种理解:泛指:一切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语文能力、提高人们的语文修养、对人们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的书面的和非书面的、学校的和社会的语言材料。
特指:与学校课堂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一切图书资料的总和。
专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
(二)区分几组概念:1、“语文教材”与“语文课本”2、“语文教材”与“课文”3、“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教什么是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要素。
语文教材内容——用什么教指为了有效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
语文教学内容——学什么是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各种材料及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又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4、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5、语文教材与语文课外读物6、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语文教材是为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而编制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它只是一种教学媒介和教学途径。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掌握课程的涵义;了解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熟练掌握课程的分类,了解当代主要国家的小学课程。
2.识记并掌握教学的涵义,了解教学任务。
;掌握教学组织形式,熟练运用教学原则;了解教学管理的内涵。
3.能够辩证的看待课程与教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课程的内涵;教学原则的运用2.难点: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三、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四、课时:12第一节课程的涵义及分类导入复习导入:绪论中我们讲解了课程论及教学论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我们来回忆一下,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是什么?用两个字来概括(整合)。
具体来描述下(有区别……,有联系……)总结:在了解了课程论、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的涵义以后,我们要来具体看看什么叫课程,什么叫教学。
这就是我们本章所要学习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
(板书:第二章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我们先来学习何谓课程(板书:第一节课程的涵义及分类)讲授新课一、课程的涵义(板书)课程,是目前争议比较多的一个概念。
随着西方课程理论的引进和我国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课程逐渐以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受到重视。
尤其是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如何理解课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板书)“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
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孔颖达用“课程”一词指“寝庙”及其喻义“伟业”。
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
朱熹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 。
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 /kə’rikjulə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1.课程的表现形式有三个层次:宏观的课程计划(基本依据),中观的课程标准(直接依据)和微观的以教科书(主要依据)为核心的课程资源。
2.课程计划:也叫课程方案,也可以是教育计划,学校课程标准,教学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性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机构制订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规范性、指导性文件,重点是规定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各门类课程的学时数量以及开设的顺序。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五个部分组成。
3.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围绕“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理解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5.见到以下字眼“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资源开发”想“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关于某课程科目的学科性质、目标、内容构成、教学与评价建议等的纲领性规定,是关于一个课程科目的内容选择组织及其教学进程安排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特点:导向性、标准性、专业性6.必备内容:课程标准的教育意义(1)关于课程内容的实质性规定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地方和学校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地方和学校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通过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的具体表述和规定,解决具体科目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构成与学习水平问题。
(2)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统领作用,是教材编制、教学实施和学生评价的依据、基点和标尺。
(3)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课程标准总体预设了学生学习特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效果,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基本尺度。
(4)指导教师教学的官方文本课程标准对特定课程科目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均提出了原则性要求,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课程标准的意图和规定,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
7.课程标准的构成: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以及附录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1、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2、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产物)4、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教育、学习经验)○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教育计划)1.学校应该视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在泰勒看来,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来源第一: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泰勒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模式过程。
对学生自身的研究就是要确认教育机构力图产生的,学生行为模式中所需要的变化。
第二,对当代生活的研究。
泰勒认为这首先是由现代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三,学科专家的建议。
泰勒对学科专家的建议看法,是要求学科专家站在学科的立场上、从更广阔的的教育视野出发而提出的教育目标从上诉三个来源的分析,这样为了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哲学的甄选和心理的甄选。
{教育目标确立之后,接下来的程序是如如何有效的陈述目标。
为精确而又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的建议使用由“行为”和“内容”所构成的二维图标}3、学习经验: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映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互相作用,有可能达到的即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习内部引发或产生的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问题。
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6、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映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学习经验应该适合学生目前的水平及其心理倾向,等等○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集中结果。
7、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1连续性○2序列性○3整合性8、课程评价的本质: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问题。
9、课程评价的特点:○1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2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
10、泰勒原理的评价:泰勒原理一直被认为是课程探讨入门的基本框架。
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主张,囊括了课程开发的各种重要因素,形成一个系统的模式。
但是,对于课程编排的四个基本问题,泰勒原理并未给予回答。
我们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不同的课程理念来填充这个框架而得到不同的课程计划,这就给泰勒原理发挥作用留下了相当大的余地。
除了其历史意义外,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
课程模式是有英国著名的课程专家斯腾豪斯系统确立起来的至于目标模式的本身,斯腾豪斯看来,把目标模式普遍应用于课程开发存在两个基点障碍:一是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
二是目标模式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11、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过程模式的本质含义在与鼓励教师对课堂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以斯滕豪斯所领导制定的人文学科课程计划为例,它提出教师应遵循下列五项过程原则:○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的问题○2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3对于具有争议性问题的探究,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需达成一致意见○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有责任。
关于“过程原则”,其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斯腾豪斯——教师作为研究者)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第二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一.以认知发展为取向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的宗旨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围绕学生认知发展对教学进行设计。
(一)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1教学认识论,知识是人们基于经验中材料二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使经验的材料具有意义和结构。
2学习准备和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所谓的准备是受教育影响而引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影响概念函数1、(布鲁纳)中间语言:指只是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
2、(布鲁纳)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行为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3、发现学习: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
4、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1)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索性(2)注重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并不是依据已经严格规定好了的步骤进行,而是采用跃进、越级、和走捷近的方式思维的(3)注重内部机动:适时地、有序地施以食饵和奖赏,就可以产生有效的学习行为,这种学习就是外部动机。
推进这种真正的学习行为动力,必须是在学习本身中发现报偿的动机,即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可以转化成为内部动机。
主要的内部动机有好奇心:可以是说内部动机的原型、能力动机:也是布鲁纳所提倡的一种典型的内部动机、自居作用:是指儿童由于对理想人物的憧憬而力图提高自身同理想人物的类同性、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也被布鲁纳看作是一种内部动机(4)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5、(布鲁纳)发现学习的价值:○1一切真知都是自己发现的,只有亲自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个人的,才是自己的内在财富。
○2发现行为有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在发现学习中充满了尝试、猜想和领悟。
○3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学习的内部机动和自信心。
○4发现行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1奥苏伯尔的学习观奥苏泊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他不像传统学习理论那样,把研究局限于实验室中,而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基于对课堂学习的研究,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第一,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
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则是同化第二,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一是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积极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关联起来的心理倾向。
二是学习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基础知识。
三是要学习的新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意义,而不是随意编造的无意义材料。
第三有意义学习类型○1下位学习○2上位学习○3并列结合学习6、意义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即知识的同化过程。
7、下位学习:指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括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因而以下位的方式被纳入较概括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互相作用。
8、上位学习:指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摄范围上低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处于上位而与原有观念发生作用。
适当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观念,但却有某些可以类比的观念用来理解新观念。
教学设计的原则奥苏伯尔所提倡的讲解式教学,旨在促成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以及认知结构的发展15、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1逐渐分化原则○2综合贯通原则逐渐分化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遵循从一般原则道个别原则综合贯通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横向组织,应该考虑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观念的异同,并对之重新加以组合。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驱力所组成(如下)10、认知驱力: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
11、自我提升驱力:指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的动机。
12、附属驱力:指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的动机。
1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知识基础○3要学习的新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16、先行组织者在哪些方面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1如果设计得当,它们可以使学生注意到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那些可起固定作用的概念,并把新知识建立其上○2它们通过把有关方面的知识包括进来并说明统括各种知识的基本原理,为新知识的接受提供了一种脚手架○3这种稳定的和清晰的组织,使学生不必采用机械学习的方式。
17、学习层级理论的基本内容:加涅按学习的复杂行程度,把学习分成八种,并依次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即学习层级理论。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链索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学习)他的论点: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即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技能是以较为简单、具体的知识技能为基础。
加涅区分了五类学习结果,第一理智技能:是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第二认知策略:是学生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
第三言语信息:是人类把一些积累起来的知识传给下一代的主要方式。
第四动作技能即动手操作能力第五:态度是一种习得的的内部状态,他影响个人对某些事事情采取行动的选择。
18、加涅教学设计理论评价:他强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影响,强调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促进,因此人们也常把加涅的理论称为指导教学模式。
在他看来,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要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前提,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问题解决者。
加涅智力技能的学习条件:(1)促进先前习得部分技能的恢复(2)呈现言语线索使部分的组合有顺序(3)安排好作间断复习的时机(4)运用各种前后关系促进迁移认知策略的学习条件:(1)对策略做描速(2)提供各种时机进行各种策略的练习,如提出新奇的问题到解决问题言语信息的学习条件:(1)使用各种印刷符号或语言激活注意(2)为有效编码而呈现一种有意义的前后关系(包括表现)动作技能的学习条件:(1)提供言语或其他指导,以项实行的路线提供线索(2)安排反复练习(3)提供直接而精确的反馈意见态度的学习条件:(1)在选择某项行动后,对具有成功的经验进行回忆(2)对选择的行动进行操作,或观察榜样人物对这一行动进行操作(3)对成功的操作给予反馈,或观察榜样人物的反馈加涅把学习过程分为八个内部阶段:1动作阶段2领会阶段3习得阶段4保持阶段5 回忆阶段6概括阶段7 作业阶段8 反馈阶段范例方式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19、范例教学的基本思想:就是要组织教养性的学习,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即引向连续起作用的知识、能力、态度。
20、范例选择的基本原则:○1基本性○2基础性○3范例性21、范例教学的教学论原则:○1教学与训育统一的原则○2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的原则○3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的原则○4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原则22、范例教学过程的程序:○1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2范例性的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3范例性的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4范例性的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