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6d0445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7.png)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
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0.12.22
•【字号】黔工信政法〔2020〕127号
•【施行日期】2020.12.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立法工作
正文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
通知
黔工信政法〔2020〕127号
各市州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厅机关各处室:
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机关,及时清除改革和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37号)要求,我厅对2020年10月31日前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
清理结果已经2020年12月4日第32次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其中,废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15件,宣布失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继续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32件。
现将清
理结果予以公布。
附件:1.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废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15件)
2.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宣布失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3件)
3.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继续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32件)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年12月22日
附件1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废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附件2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宣布失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附件3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继续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2f8d0c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2.png)
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1.11.13•【字号】黔科领发〔2021〕1号•【施行日期】2021.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科领发〔2021〕1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现将《关于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11月13日关于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黔党发〔2021〕10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办发〔2021〕6号)文件精神,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高新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二三四”工作思路,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提升市场主体数量和质量,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优势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着力构筑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全省“创新引领、产业聚集、改革试验、开放合作”先行区,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高新区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进一步做大,首位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贵州省产业园区统计.doc
![贵州省产业园区统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f0544e5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b.png)
冶金、煤化工
55 普安青山工业园
煤化工
56 黔西南安龙工业园区
化工
57 兴义市轻工业园区
特色食品、民族制药
58 顶效轻工业园区
装备制造、轻工
59 贞丰县工业园区
轻工、特色食品、建材
60 望谟县平洞产业聚集区
轻工、特色食品
61 晴隆县工业园(含沙子农特产业聚集区) 煤化工、特色食品
62 兴义郑鲁万工业聚集区
物流、冶金、化工
63 册亨县(巧马)生态工业聚集区
装备制造、轻工
64 毕节试验区承接产业基地
特色食品(旅游商品)、装备制造
65 毕节市黔西北生态工业园
特色食品、建材
66 金沙县工业园
名优白酒、特色食品
67 大方县新型工业园
建材、化工
68 威宁县工业园
化工、特色食品
69 赫章县工业园
有色、冶金、特色食品
70 织金县工业园
装备制造、有色、特色食品
71 纳雍县工业园
化工、食品
72 大兴科技工业园区
高新技术、民族制药、特色食品
73 万山特区转型工业园区
化工、高新技术、有色
74 印江县产业园区
建材、特色食品(旅游商品)
75 思南乌江航运船舶制造产业园区
装备制造
76 沿河产业工业园区
建材、轻工
77 德江产业园区
煤化工
39 贵州龙里工业园区
民族制药、特色食品、装备制造
40 贵定昌明工业聚集区
装备制造
41 独山麻尾工业园区
冶金
42 甘塘产业聚集区
装备制造、高技术、轻工
43 墨冲产业聚集区
冶金、建材
44 罗甸硅系列基地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d8004ff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d.png)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3.19•【字号】黔府办发〔2021〕6号•【施行日期】2021.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办发〔2021〕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开发区(包括国家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特色工业园区等)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是改革发展和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
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我省“十四五”时期“一二三四”发展总体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功能定位,加强统筹规划,理顺体制机制,提高运营水平,主攻首位产业,推动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开放型经济建设的先行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示范区,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
二、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全省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工业企业户数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倍增。
到2025年,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均达到90%左右,初步建成千亿级开发区5个、五百亿级开发区10个、百亿级开发区40个。
三、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一)坚持规划引领。
开发区要坚持以发展工业为主,突出生产功能,科学合理做好产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
在规划编制时,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用地外,原则上开发区工业用地应占建设用地70%左右,已经建成区或情况特殊的开发区,可在坚持以发展工业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完善规划。
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b3ebf8350b4c2e3f572763f2.png)
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一、为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供应和后期建设管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精神,制定我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产业园区包括: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省级工业园;市(州、地),县(市、区)工业园,循环经济工业园,文化和动漫产业基地等。
三、本控制指标是核定产业园区内工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评价用地效益,以及加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后续管理的重要依据。
四、本控制指标适用于产业园区内新建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工程,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五、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和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具体标准见《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一览表》。
同时符合这五项指标的工业项目,可以单独供地。
不能同时满足五项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只能安排进入标准厂房。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的投资强度可不受本控制指标限制。
六、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二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白云经济开发区按照三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六盘水钟山经济开发区按照四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安顺经济开发区、安顺西秀工业园区、凯里经济开发区、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兴义顶效经济开发区、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龙里工业园区、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玉屏大龙经济开发区、六盘水红果经济开发区按照五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其他产业园区按照国家有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划分的等别,所对应的地区类别控制指标执行。
在六类、七类地区经省政府批准新设立的省级产业园区,一律按照五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贵州生态产业园区发展与空间布局对策
![贵州生态产业园区发展与空间布局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ae4d2dc84254b35eefd34f2.png)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2013年1月 贵州EIP发展与空间布局对策①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唐明贵 沈晓夏摘 要:以贵州为个案,首先分析了生态产业园区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背景,然后对其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归纳,进而提出“一心两翼两区”及“因地制宜、梯度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及其生态化发展的一些建议,以期对相关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生态产业园区 空间布局 对策 贵州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3)01(b)-154-02贵州作为国家西部经济扶持战略的重点省份,在未来五年将建成10个200亿和20个100亿国家重点省重点及其一批体现地方特色的生态产业园区(EIP),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
就目前来看,园区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空间布局不合理,环保机制不健全,三废排放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因此,积极探索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模式及其生态化发展对策,对帮助政府引导三次产业投资流向及其建立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园区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背景(1)强劲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金融危机推动着世界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大量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与此同时,中国沿海地区受土地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地方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支持贵州加快发展,倾力打造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这为贵州创造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而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区位优势为园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州水能资源量1683万kw、煤炭资源量2401亿t、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有28种(煤、磷、汞、铝土矿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贵州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贵阳至广州、长沙、昆明、重庆、成都快速铁路已动工建设,4D 级贵阳机场和铜仁、安顺、黎平等9个支线机场将陆续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6万km,4条国家高速公路纵横贯穿贵州全境。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产业园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办法》的通知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产业园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d46eb6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4.png)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产业园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1.09•【字号】黔经信园区〔2018〕13号•【施行日期】2018.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产业园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办法》的通知黔经信园区〔2018〕13号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推进产业园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8年11月9日推进产业园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办法为进一步推进产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园区发展质量,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建立健全园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发挥产业园区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考评办法。
一、考评目的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资源利用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可持续为根本,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强力助推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
通过完善考评、分类指导、综合施策,集中资金支持,强化政策扶持,实现重点园区示范引领、优进劣退,动态管理,充分调动县(市、区)和各园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考评原则坚持全面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经济发展和工作推进相结合、功能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集中考评和日常监测相结合、定量考核和定性考评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年度动态考核评价,确保考评过程科学。
三、考评对象2013年以来纳入省级调度的产业园区(名称有变化的适时调整)。
四、考评内容考评分为年度综合考评和单项工作考评两部分。
(一)年度综合考评1.考评内容为产业园区年度建设发展情况及相关工作推进情况,于年初对上一年度情况进行考评。
贵州省剑河县工业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贵州省剑河县工业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71c20f04693daef5ef73dbf.png)
《贵州省剑河县工业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设计说明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黔党发 2010]12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 2010]17号)文件精神,结合《剑河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思路》,为加快完成《贵州省剑河县工业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设计,特作以下补充说明。
一、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我县产业园区建设起步于2004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在地方财政投资的带动下,吸引和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融资参与园区建设,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老蔡食品有限公司、剑白香猪有限公司等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逐步形成。
“十二五”,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县大力实施旅游富县、工业强县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既为工业聚集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领域发展迅速。
二是国家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鼓励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三是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东部产业加快转移,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区域间合作不断加强,新一轮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区域间产业梯次转移步伐加快。
四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五是剑河县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和支持,并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来帮扶去也的发展。
但是,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是园区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二是园区规模小,聚集效应不明显。
三是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权职不明,统计体系不健全。
四是我县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优势不突出,在加快优势资源开发转换中,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结构转型难度大。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8e56308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c.png)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7.18•【字号】黔东南府办发〔2023〕10号•【施行日期】2023.07.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保障正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黔东南府办发〔2023〕10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国办发〔2021〕22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22〕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州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着力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健全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实现全体居民住有所居,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础制度(一)实施范围。
以各县(市)城市规划区和成熟的工业园区为重点,统筹发展乡镇教师保障性租赁住房,由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研究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经州人民政府同意,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后纳入实施范围。
(二)房源筹集。
保障性租赁住房可通过新建、改建、存量盘活等多种方式筹集房源,筹集房源可根据实际需求批量筹集,也可分区域、分批次单套筹集,便于满足保障对象不同需求。
各县(市)可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根据地方财力,积极收购区位优势较好、面积较小的商品住房、“二手房”“法拍房”、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低效商业办公等住房或非居住房源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代持国有闲置资产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通过长期租赁的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
贵州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贵州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ccde8f1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d.png)
贵州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省化工园区建设和认定管理,优化化工产业布局,提升化工园区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化工园区从规范化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联原(2023)220号,以下简称《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经省人民政府授权,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应急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等有关部门(以下简称省有关部门),依据职责负责化工园区认定工作。
化工园区认定不改变园区现有管理权属。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化工园区,是指由市(州)及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列入贵州省长江经济带合规园区名录的园区及其范围内,相对独立设置的以化工为主导产业、地理边界和管理主体明确、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完整的工业区域。
本实施细则所称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以下简称认定化工园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审定,符合《办法》及本实施细则要求的化工园区。
第二章建设标准第四条化工园区设立应手续完备,四至范围明确,界址点坐标清晰。
化工园区应尽量集中集聚发展,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可采取“一区多园”模式建设,即一个化工园区可由本辖区内多个不连续的片区组成,强化主园区对分园区的统筹协调和政策延伸覆盖。
第五条化工园区应明确管理机构,具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等方面有效管理能力,配备满足化工园区需要的具有化工专业背景或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等方面管理经验的专职人员。
第六条化工园区选址布局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相关规划,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满足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应急救援、资源利用、综合防灾减灾、交通运输等相关要求。
严禁在地震断层、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等地段、地区选址。
贵州民族地区工业园区发展路径选择
![贵州民族地区工业园区发展路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e072c6358fafab069dc0223.png)
、
面阐述 :
1 .园 区建 设 方 式 十 分 粗 放 。 园 区 的 建 设 和 资 金 的 来 源 更 多 的 是 依 靠廉价的土地和政府 出台的优惠政 策吸引来 的全 国各 地的开 发商投资 。 这是我国经济改革所施 行的一个常用 的手法 :即依靠廉价 的土地 、劳动 力 ,以及优惠的政策扶植 ,吸引资金 ,带动省 内经济 的发 展。但是这种 方式下有个严 重的制约就是 ,这样发展起来 的经济是粗放 式的发展 ,并 且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浪费很严重 , 环境污染厉害 。长期 来看 ,这就为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 的隐患。贵州省 的民族地 区的工业 园也存在 自身 的一些特点 ,如 :在民族地 区因为大 多属于县域 ,园区在 开工之前未完 成产业 发展规划和总体规划 编制、环评审批 、控制性详 细规划编制 、土 地利用方案编制等情 况的很 多,造成 工业 园区开工建设之前 缺乏 比较优 势分析 ,很少有高起 点、高水 平的产业 园区发展规划 ,园区之间的协调 与配合极少 ,园区规模 小、产业带 动能力不强 ,污水处理 厂未及时开工 建设加剧环境污染。 2 . 工业 园区融资 比较 困难 。一个 国家 ,一个地 区经济 要取 得更好 的发展 ,必须要大力发展工业 。然 而发展工业 ,首先就是 需要资金 ,资 金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血 脉,血脉 畅通则企业发展也 畅通。但是就贵 州省民族地区的工业园 ,资金缺乏是一个现状且 民族地 区的工业园 的融 资也很困难。融资难 的问题 ,深深 的制约着 民族地 区工业 园的快速发展 的。在 目前三州各级财政财力 薄弱 的现实情况下 ,政府虽 然大力推进工 业园区建设 ,但地方财政对 园区建设 的资金支持有 限,并且企 业发展 的 资金更多的是依靠 自身的融资,如果单靠政府 的资金支持 只能发展的一个方面 ,但是如果 企业 自身的融 资存 在大问题 , 这是 十分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因此 ,重点的是要如 何解 决好民族地 区工业园发展的融资问题 ,这需要 政府逐 步完善金融融 资市场 , 拓 宽融资渠道 ,同时企业 自身也需要积极 的融 资 ,再者需要企 业 自身构建 完善的财务制度 ,减少资金的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 目 前 ,三州工业 园区融 资渠道相对狭窄 ,园区基本 建设 和企业生产经营所 需资金主要 依靠银行贷款 ,对资本市场 和银行 间资金市场 的开拓不足 。 此外 ,三州 工业 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对 B T( 建设 一移 交) 、P P P( 公 私合营 )等新型融资模式有所应用 ,但运用 的范 围不广 ,且普及程度不 高 、涉及金额相对较小 ,且 主要集 中于土地平整和道路修建项 目,远未 成为工业园区融资的主要渠道且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量是很小 的,远不能 解决好园区企业快 速发展所需资 金 。因此 ,怎样 解决好 民族地 区工业 园发展的融资问题是今后研究 的重点 。 3 .管理职能不 明。从三州 工业 园区管 理状况来 看 ,其组织 结构基 本都是依照 《 贵州省工业 园区管理暂行办法》 的规定建立的纯政府性质 的管理委员会体制。该体 制在行使政府 的派出机构的行政职能方面无 可 厚非 ,但在行使开发职能时由于监管不到位 、专业知识 缺乏等方面原 因 及其容易诱发权力寻租、规划不科学 、胡乱开发和引进项 目等 问题 。从 现有情况看园区管委会职能不够 明确 ,功能不够完善 ,既不是相对独立 的经济主体和发展主体 , 也 没有单独 的财政和行政权利 ,各项优惠政 策 难 以兑现 ,管理人员大都是 当地调配 的干部 ,懂园区管理和建设 的人 才 较少 ,尤其是高级科技与管理人才 匮乏 ,更缺乏一支复合型 、高素质 的 招商队伍和招商战略 , 这些都严重 阻碍 了工业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 不 利 于 园 区做 大 做 强 。 4 .工业 圈 区基 础 设 施 不 健 全 , 企 业 缺 乏 创 新 能 力 。 工 业 园 区 就 是 个小社会 ,是资金 、人力 、产业 、产 品高度集 中的地带 。因此 园区要 想快速发展 ,增强 自身园区的竞争力 ,一个基础的要求是需要 园区的基 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要完善 ,且要求度是很高的 。但是 目前 ,贵州省 民族 地 区工业园的基础 设施是 不完 善 的,如:道路新 修建 设 、水 电配套 设 施 、通信建设等是存在很 大缺陷的 ,这就严重 的影响了园区工业 的正 常 的发展 。同时 ,由于贵州省地处西南 内陆地 区,经济发展起步 晚,发 展 慢 ,工业科技的含量很低 ,这对 于企业开发新产品 、改 良机器设备 等是 很大 的制约 。园区企业的 自主创新 能力不强 ,产品多为模仿为 主,这在 市场 占有率的开拓中是极 为不利 的 ,一个始终不能 自主研发没能形成 自 己的特色创新的企业 ,想要取得很大 的成长和发展是困难的。 5 . 工业 园区定位不 明确 ,产业布局不合理 。园区主导产业不 突出 , 聚集效应不明显 ,标准厂房建而未用 的现象 比较突出 ,这也造成 了资源 的大量浪费 。截止 2 0 1 3 年1 O 月底 ,黔东南 州仍有近 2 8 .5 9 万平方米标 准厂房处于闲置状态 ,人驻率低 于 目 标计划 9个百分点 。此外 ,当前 三 州工业园区建设还存在同质化竞争 、片面注重招商引资 、过度依赖 土地 财政 、对人园企业管理及服务水平低下等 问题 ,没能更多的注重 自 身 企 业的创新力和科技研发的投人。 三 、 民族 地 区 工 业 园 区 发展 路径 选 择
贵州省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
![贵州省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d654df76eeaeaad1f33032.png)
贵州省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工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工业园区管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园区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以工业和信息产业为主集聚发展的、享受一定政策的特定区域。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工业园区实行统一领导。
省人民政府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工业园区的指导、协调、服务、管理工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工业园区进行服务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其所设立工业园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二章工业园区设立、分类和认定第四条工业园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所在地城市(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二)具备相应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交通等优势;(三)符合国家和省对自然和生态保护的有关规定;(四)有明确的面积范围;(五)产业结构和单位面积投入产出符合省的有关规定;(六)具备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路、通信、平整土地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以及污染物处置设施;(七)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设立工业园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设立工业园区的申请;(二)设立工业园区的可行性报告;(三)土地利用方案;(四)选址意见书;(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六)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六条为了对工业园区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按照工业园区的规模和效益等情况,将工业园区分为一、二、三类。
第七条一类工业园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已开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度高,主导产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地方经济辐射带动显著;(二)上年度园区工业总产值8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4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新增投资额10亿元以上;(三)单位产出能耗和排放达到规定的节能减排指标;(四)园区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000万元/公顷以上、平均产值达到2500万元/公顷以上,园区内工业用地容积率大于0.8;(五)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五通一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通信、场地平整)的基础上,至少实现(供热、供气、宽带网络、有线电视)中的两项,达到“七通一平”;(六)已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贷款等融资服务机构,已建成具备技术研发、质量检测、信息网络、企业孵化等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
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园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园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d3f110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1.png)
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园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6.10•【字号】黔财企[2011]31号•【施行日期】201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园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黔财企〔2011〕31号)各市(州、地)财政局、经济和信息化管理部门,省级有关部门,中央在黔单位:根据《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将制定的《贵州省工业园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贵州省工业园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一一年六月十日贵州省工业园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我省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和发展,规范工业园区发展资金管理,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黔财企〔2011〕30号)和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贵州省工业园区发展资金”(以下简称发展资金)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中,用于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以及对工业园区奖励扶持的资金。
第三条发展资金主要支持对象:列入《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黔府发〔2011〕19号)的工业园区,重点支持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内的主体工业园区,以及依据《贵州省省级工业园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黔经信园区〔2011〕2号)进行认定的省级工业园区。
第四条发展资金的使用,应符合《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和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确保发展资金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dfd46dfd941ea76e58fa0437.png)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见注释)聚集产业发展功能和示范效应,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探索一条“经济增长、资源集约、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结合我省实际,对全省“十二五”期间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科技引领、体制创新、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的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改革促开放、以创新谋发展,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我省优势产业的集中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原则。
创新发展理念,革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产业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促进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速度、质量与效益并重原则。
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要求,科学合理、适度超前规划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质量、速度、结构和效益协调统一。
坚持产业聚集发展、集约节约用地原则。
按照创业、创新、创优理念,做优产品、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推进产业集群、企业聚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效率坚持分类指导、突出产业特色原则。
发挥比较优势,依托资源禀赋,采取灵活政策措施,引导产业园区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园区经济。
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618d86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1.png)
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6.10•【字号】黔财企[2011]30号•【施行日期】201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黔财企〔2011〕30号)各市(州、地)财政局、经济和信息化管理部门,省级有关部门,中央在黔单位:根据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要求,为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现将制定的《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一一年六月十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工业强省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黔党发〔2010〕12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1〕10号)和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是由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一)择优扶强原则。
资金扶持要与我省工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择优扶强。
(二)科学发展原则。
优先支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质量提升、成果转化项目,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原则。
重点扶持提速增效、扩大总量、产业带动性强、产业链延伸项目;鼓励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对入驻开发区、工业园区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注重可持续发展,优先支持节能降耗、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型项目;大力支持吸纳增加就业型项目。
贵州省省级工业园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贵州省省级工业园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91f50003d8ce2f0066231f.png)
贵州省省级工业园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全省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全省工业园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规范各类工业园区的管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园区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批准认定的各类工业园区和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布局,整体或部分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建设的特色产业园区、工业聚集区等。
第二章省级工业园区分类标准第三条省级工业园区按照规模和效益等情况,按标准实行三类动态管理,不同类别的工业园区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
第四条省级工业园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备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社会环境,具有较好的招商引资吸引力和产业辐射力;有较好的能源、交通、供水、通讯等基础条件;所依托的城市或城镇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基础,具有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和产业中心的潜力,有较突出的主导产业和一定数量的产业项目。
(二)区域范围和四至界限明确,符合经批准的所在地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
(三)应列入全省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编制,并按要求经相关程序批准。
(四)工业园区必须遵循依法用地、集约用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
征收或者征用土地需按规定审批并办理相关手续;土地利用结构合理,以产业用地为主,产业用地所占比重要达到70%以上。
(五)具有中小企业服务、小额贷款、小额担保等公共服务平台。
(六)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园区专属的具有较强协调能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五条分类标准(一)一类工业园区1、具备省级工业园区的基本条件。
2、总体规划面积在10 平方公里以上,已开发面积不少于3 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度高、主导产业突出、区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
3、以申报时间为时点,上年度园区工业总产值在45亿元以上、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新增投资额3 亿元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征地)5000 万元以上。
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增存挂钩增减挂钩制度提升用地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增存挂钩增减挂钩制度提升用地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5ee21eb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a.png)
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增存挂钩增减挂钩制度提升用地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7.01•【字号】黔南府发〔2019〕11号•【施行日期】2019.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增存挂钩增减挂钩制度提升用地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各县(市)人民政府,都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州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1号)、《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实施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通知》(黔自然资规〔2019〕1号)精神,大力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城镇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增强建设用地保障能力,助推我州经济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围绕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布局、强化保障的总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存量土地,妥善解决土地利用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以更高效的土地资源利用支撑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合理配置,优化布局。
合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将增量指标安排与存量指标利用挂钩,将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用地减少挂钩,合理配置、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资源,进一步优化城乡之间、城镇内部用地布局,全面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水平。
(二)依法实施,规范运作。
遵循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程序,依法规范运作。
充分尊重原土地权利人的意愿,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
闲置土地认定和处置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置有据、程序合法。
(三)创新驱动,提高效率。
以合理和高效利用为目的,鼓励企业自主或联合盘活存量土地,对客观因素造成的供而未用和低效利用土地,在保障原土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创新举措尽快落实项目开发建设。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开展“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复核相关工作的通知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开展“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复核相关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5e182e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e.png)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开展“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复核相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7.11•【字号】黔经信园区〔2018〕9号•【施行日期】2018.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正文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开展“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复核相关工作的通知黔经信园区〔2018〕9号各市(州)经信委(工信委、工能委),有关产业园区:根据《关于开展“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复核工作的通知》(黔经信园区〔2018〕7号)安排,定于7月中旬开展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复核工作,本次复核采取集中复核和现场复核两种形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集中复核(一)时间和答辩园区1.时间:7月12日(星期四)上午09:00-12:00复核园区:开阳磷煤化工基地、遵义市南部工业集聚区(湘江、苟江)、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沙县产业园区、毕节经济开发区、纳雍县产业园区。
2.时间:7月12日(星期四)下午14:00-17:00复核园区:水城县董地工业园区、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大龙经济开发区、赤水竹业工业园区、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普定县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碧江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凯里经济开发区、瓮安工业园区(二)地点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五楼会议室二、现场复核(一)时间:7月13日(星期五)下午(二)复核园区:龙里工业园区三、相关要求(一)参会人员:园区分管负责同志、相关工作人员。
(二)请参加复核的园区作好汇报(时间15分钟)和答辩准备;黔南州工信委分管领导作为现场复核专家组成员,请届时参加。
(三)联系人:谢礼静,黄河龙。
联系电话:************,86864036。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8年7月1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用地控制指标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一、为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供应和后期建设管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精神~制定我省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产业园区包括: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省级工业园,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工业园~循环经济工业园~文化和动漫产业基地等。
三、本控制指标是核定产业园区内工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评价用地效益~以及加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后续管理的重要依据。
四、本控制指标适用于产业园区内新建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工程~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五、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和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具体标准见《贵州省产业园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一览表》。
同时符合这五项指标的工业项目~可以单独供地。
不能同时满足五项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只能安排进入标准厂房。
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的投资强度可不受本控制指标限制。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六、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按照二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贵州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白云经济开发区按照三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贵州六盘水钟山经济开发区按照四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贵州安顺经济开发区、贵州安
顺西秀工业园区、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贵州都匀市经济开发区、贵州兴义顶效经济开发区、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贵州龙里工业园区、贵州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贵州玉屏大龙经济开发区、贵州六盘水红果经济开发区按照五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其他产业园区的控制指标~按照所对应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划分等别的地区类别执行。
经省政府批准新设立的省级产业园区~属于六类、七类地区的~按照五类地区控制指标执行。
七、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五项控制指标~应填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条款~并明确违约责任。
八、本控制指标自2011年5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