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合集下载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

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材料二: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

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

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

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

”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嫁娘患病死了。

自从后娘进门,红霞在家里话就少,即便说上三言两语,也是一些非说不可的话。

从前爹老嫌红霞整天像不安生的麻雀似的叽叽喳噎,吵得人脑瓜疼,现在红霞沉静下来,反倒不习惯了。

爹总是没话找话跟红霞说,红霞有时哼一声,有时白爹一眼,不搭腔。

红霞在家里憋久了,就一个人跑到娘的坟地,跪在坟前哭着说着,流干了眼泪。

凭良心说,后娘对红霞不错。

后娘进门那年,红霞14岁,还在念初中。

家里虽不宽裕,但是红霞夏有单,冬有棉,衣食无虞。

红霞后来辍学了,是她自己没考上高中,怨不得后娘。

后娘对她所做的一切,红霞心里明白着呢,但她和后娘永远就是两张皮,从未黏合到一起。

当然,红霞也未跟后娘争过吵过,甚至没顶过一句嘴,就像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一样和平地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既近在眼前,又远隔千里。

转眼间红霞长大了。

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红霞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红霞外出打工,结识了邻村的一个小伙子,说话间两人就要结婚了。

红霞的嫁妆置办停当了,可是爹还是犯难。

黄泥湾有哭嫁的风俗,新娘离家要和娘家女眷抱头痛哭一场,表示和亲人难舍难分。

红霞和后娘的关系仿佛一直处在隆冬时节,她们是一块冰对着另一块冰,难道会有春天的暖流瞬间融化这两块坚冰吗?其实,黄泥湾当今的姑娘们大都闯过天下,见过世面,对家乡古老的风俗不以为然。

结婚是人生大喜,有好哭的?哭嫁这种风俗便如吊在树上风干了的昆虫,外形栩栩如生,却只剩下了空皮囊。

人们虽还能偶然看到个别新娘感情充沛,将哭嫁演绎得格外逼真,哭得肝肠寸断,死去活来,但一出村口,就会很快擦干眼泪。

然而,这样的场面十分罕见。

多数新娘都是干打雷不下雨,或者雷声大雨点小,即便下了雨也是大晴天的毛毛雨,日头亮晃晃地挂在天上,零星的雨点很快被和风吹散,连地皮都打不湿。

别的新娘无论怎么哭嫁都没什么,没有人挑理,红霞就不同了。

紅霞的娘是后娘,出嫁时如果不抱着后娘大哭一场,邻居就该议论了,这母女俩怎么不懂事呢,到底是母不慈还是女不孝?这不明摆着让人笑话吗?红霞出嫁那天,天空睛朗,仿佛有人劈手浇了一桶蓝靛染过一样,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爬行。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挪开暖瓶刘心武他一再叮嘱我,到了纽约,一定要当面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那回事。

他和她,三十几年前,和我,同在工厂一个车间。

他们是正式工人,我是教师,下放劳动。

我比他们大十岁,但很合得来。

我跟他学镟工活儿,叫他师傅。

她是统计员,那时梳着俩抓鬏,走过来跑过去,扎着红头绳的大抓鬏前后晃荡,使人联想起硕大的蝴蝶。

工间休息的时候,在那间更衣室当中,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大案子前,说说笑笑,用大搪瓷缸子,大口喝水。

大案子上,常放着几只大暖瓶,是最粗糙的那种,铁皮条编的露着瓶胆的外壳,漆成浅蓝色。

他在我面前回味过很多次,就是挪开暖瓶的那件事。

他非常喜欢她,休息时,却不敢坐在她近旁。

她总大大方方地坐在案子一端,他呢,那天选择了一个离她最远的位置,就是案子的另一端!那天大家究竟议论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那天他话多,正当他高谈阔论时,她忽然大声说:“哎,把暖瓶挪开!”我坐在案子一侧,离暖瓶比较近,就把一只暖瓶挪了挪,他还在议论,她就更大声地对我说:“劳驾,把那个暖瓶也挪开!”我就把两只暖瓶都挪到一边去了,这些细节,经他提醒,我都还想得起来。

她要求挪开暖瓶,是因为暖瓶挡住了她的视线,使她不能看清楚大发高论的他。

挪开了暖瓶,她就睁圆一双明亮的眼睛,直盯着口似悬河的他,两个抓鬏静止不动,仿佛一对敛翅的春燕。

后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的变化。

我们的人生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的变化。

我成了所谓的作家。

她1978年考取大学,1983年赴美留学,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一所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

他下岗后做过很多种事,现在比较稳定,是一家大公司的仓库保管员。

那家工厂早已消失,原址成为一个华丽的专供“成功人士”享受的商品楼盘,底层是商场,商场附设星巴克咖啡厅,我和他正是在那里会面的。

他知道我要去美国演讲,打电话说要见我,托我个事。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与人之间要交往和相处,必须建立各种规则体系。

道德就是人类为了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而建立的规则体系。

在道德规则体系中,道德基准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凝聚和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

一个人认同社会共同体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并习惯于遵守和践行这个道德基准,他就具备了在这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基本德行。

道德基准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生活方式相适应;二是为社会成员所认同,并且简单、易知、易行,可以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践行;三是可以作为基本参照,用来审视和规定其他道德规则或标准,用来评判和确认一个人的基本德行。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会有所不同。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

首先,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历史记忆。

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而是从市场上获得,从而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

其次,个人脱离家庭作为独立个体走向社会,并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

人与人的横向关系成为现代社会关系的主导,以父子纵向关系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关系被取代。

再次,国家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由家或家族组成,而是由公民组成,个人以独立的身份与其他个人、社会、国家发生关系。

在我国古代社会,农耕自然经济是人们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方式,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胞,父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从生到死生活在一起的熟人圈子是人们交往的基本范围,宗法等级制度下的风俗习惯制约着人们的绝大部分行为。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孝”被确立为社会的道德基准。

我们的先人把这一道德基准贯彻到道德规范体系、法律规范体系以及官吏的任免之中,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

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快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贵的捐赠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

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

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

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

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

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

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

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

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大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

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⑦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

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

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己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塔铺(第四章)刘震云离高考剩两个月了。

这时传来一个消息,说高考还考世界地理。

学校原以为只考中国地理,没想到临到头还考世界地理。

大家一下都着了慌。

这时同学的精神都已是强弩之末。

王全闹失眠,成夜睡不着。

“磨桌”脑仁疼,一见课本就眼睛发花。

大家乱骂,埋怨学校打听不清,说这罪不是人受的。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大家都没有世界地理的复习资料。

于是掀起一个寻找复习资料的热潮。

一片混乱中,唯独“耗子”乐呵呵的。

他恋爱的进程,据说已快到了春耕播种的季节。

闹腾了几日,有的同学找到了复习资料,有的没有找到。

离高考近了,同学们都变得自私起来,找到资料的,对没找到的保密,唯恐在高考中多一个竞争对手。

我们宿舍,就“磨桌”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本卷毛发黄的《世界地理》,但他矢口否认。

我和王全没辙,李爱莲也没辙,于是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我爹来送馍,见我满脸发黄,神魂不定,问是什么书,我简单给他讲了,没想到他双手一拍:“你表姑家的大孩子,在汲县师范教书,说不定他那儿有呢?”我也忽然想起这个茬儿,不由高兴起来。

爹站起身,刹刹腰里的蓝布,自告奋勇要立即走汲县。

我说:“还是先回家告诉妈一声,免得她着急。

”爹说:“什么时候了,还顾那么多!”我说:“可您不会骑车呀!来回一百八十里呢!”爹满有信心地说:“我年轻的时候,一天一夜走过二百三。

”说完,一撅一撅动了身。

我忙追上去,把馍袋塞给他。

他看看我,被胡茬包围的嘴笑了笑;从里边掏出四个馍,说放心,我明天晚上准赶回来。

我眼中不禁冒出了泪。

晚上上自习,我悄悄把这消息告诉了李爱莲。

她也很高兴。

第二天晚上,我和李爱莲分别悄悄溜出了学校,在后岗集合,然后走了两里路,到村口的大路上去接爹。

开始有说有笑的,后来天色苍茫,大路尽头不见人影,只附近有个拾粪的老头,又不禁失望起来。

李爱莲安慰我:“说不定是大伯腿脚不好,走得慢了。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我国传统的媒体媒介方式大多为报纸、电视、书刊等等,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菝地的变化。

人们逐渐受到电子科技的影响,开始使用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等进行信息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协力合作,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来提升整体的适用能力。

当前,我国存在的各类媒介自身的发展边缘已经相继模糊,这也足以证明当前媒介的融合发展巧妙地提升了整体运营合作的水平,其“整体划一”的合作理念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信息的传播工作。

各类新型技术要学习传统媒体的语言魅力和发展优势,传统媒体也应该打开思路完成自身发展的相应改革,只有两者协调合作才是当前社会应用的新型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媒体综合运营的发展。

(摘编自郭磊《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融合》)材料二:表1人类文化和媒介素养发展过程表2受众媒介素养各维度的题项分布材料三:目前,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出现,究其原因,除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社会各界拥有更多新闻传播渠道而受众媒介素养普遍较低之外,还有现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空白和漏洞等因素。

只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并加k大力宣传和普及,才能够让大众明辨是非。

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下,社会受众必须具备正确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这便需要对社会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可以通过各社区的宣传栏、政府官方网站、各大媒体等定期发布信息筛选方法、网络防毒等相关知识,让大众能够对不正当信息加以科学判断,并且规范好个人行为,从根本上尽可能地减少虚假、垃圾信息和同质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要想避免新闻内容同质化,必须重视内容的创新。

懂得依照目标受众的价值定位和社会立场,以决定媒体在信息采集、处理以及话语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新闻策划、采访、产品制作以及广告营销等环节当中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让采集到的信息资源在不同媒体上实现合理分配,以打造适应不同媒体特质的新闻产品。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尽管不偏不倚的中和美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平庸和单调却是艺术的敌人。

“中和”并不是简单的缺少变化的“同”,而是各种丰富的情感糅杂形成的冲淡含蓄的审美境界。

在整体的和谐中蕴藏着变化,变化中又体现着统一。

钱钟书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谈论文学艺术的时候始终贯穿着“和而不同”、一与多彼此统一的思想。

如果把事物比做一,那么,这个一中包含着无限的多。

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曾参透过这个上帝创造世界的秘密。

为了能让我们有更清晣的认识,钱先生在《管锥编》里把古希謄和古中国放在一起,显示了他广泛搜罗中外例证的眼界和中西贯通的学术视野。

赫拉克利特(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说:“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和谐的……绘画在画面上混合着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部分,从而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象。

音乐混合不同音调的高低、长音和短音,从而造成一个和谐的曲调。

”“结合物既是整个的,又不是整个的,既是协调的,又不是协调的,既是和谐的,又不是和谐的。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左传》里说,声音妤比味道,有“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彼此配合而成,“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融合在一起,如果只有琴或瑟的一种声音,谁还愿意去听呢?古希腊的诗人还概括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争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善相争,一种是两恶相争,前者可以互补互利,后者则是互相残杀。

钱先生解释说,两善相争与“和”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古人说:“和而不同”,“和”就是有差别的统一。

清朝人刘熙载写过一本文学评论方面的书叫《艺概》,谈到对文学的看法,作者和前人颇有同感。

前人曾说,不同的事物互相交织才产生花纹,又说,两个不同的事物彼此对峙,才有文产生,如果失去一个,就不能成文了(在文字学里,“文”和“纹”相通,“文”最初的意思就是乌兽身体上的花纹)。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

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

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

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

”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鉴、互促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的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合,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于“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

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

“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

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

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

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

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

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

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

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

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

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

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历史强大的生命力。

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刺客这样一类人物,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一个个有血有肉、肝胆相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人生观。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黑人兄弟的礼物刘成章我居所的后院,杂草之隙,花方种,树初栽,此情势虽然时时引人憧憬,但自知一两年之内绝不会风光醉人。

院子的三面是院墙,由一片片竖置的木板连接而成。

因为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木板已由黄变黑,有的地方甚至已经破败不堪,遇上刮大风的天气,那些破败的地方有时还会“啪啦啦”作响。

墙那边是我们的邻人,这儿的老住户,从他家的房子和汽车看,生活并不怎么富格,可是他非常注重庭院的美化,各种花卉姹紫嫣红。

他沿墙根种了好多树木,枝梢已隐约闪出墙头。

那些树冠就像一包包深绿、浅绿以及紫红的汁液,全都泼在墙头上了,汁液涌动欲沿墙下流。

好一个郁郁葱葱的墙头!后来我发现,那碧绿的墙头,播出了淡淡的清香。

扁圆的绿叶丛中,绽开了许多星星一样的小白碎花。

这棵开花的是什么树呢?是橙子树吗?不敢断定。

半个月之后,小白花变成了小果,豆粒似的,通身绿色。

随着小果的长大,渐渐地,我认出了:它的确是橙子树!到了秋天,橙子熟了,颗颗都像宝石雕成的球体,浑圆,凝重,笑呵呵地在枝头挂着。

挂在墙的这边,挂在墙的那边。

这边,那边,都有一样的色彩和分量,都闪着光,都把树枝压弯了。

作为一个少壮年华已逝的风霜之人,面对如此美、如此灿烂、如此硕果累累的橙子树,我欣然,羨然,甚至有点儿忌妒。

这期间,我常常看见邻人采摘果实,有时还看见他们登上梯子,去够高处的、树梢上的橙子。

好多日子过去之后,他们不再摘了,但他们并没有摘完。

我发现其中似有用意,因为一树金橙,墙那边已是光光的了,一片空白;但墙上方和墙这边的,竟悉数留了下来。

难道这橙子是留给我的吗?想到此,我一怔,心里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动。

不过又想:邻人究竟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呢?我又困惑了。

然而岁月的河水滚滚奔流,一个月的浪头过去,两个月的浪头过去,整个冬天的浪头都过去了,第二年春天的浪头也过完了,橙子又开花了,星星一样的小白碎花又缀在枝叶间,那几十颗金光耀眼的橙子,却依然高悬在墙头、枝头、我的心头。

高中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白玉盅林清玄①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②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圆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

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

“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

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

③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

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

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

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④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

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台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

偏偏家里就种着几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逼着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⑤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⑥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瓜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

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黑人兄弟的礼物刘成章我居所的后院,杂草之隙,花方种,树初栽,此情势虽然时时引人憧憬,但自知一两年之内绝不会风光醉人。

院子的三面是院墙,由一片片竖置的木板连接而成。

因为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木板已由黄变黑,有的地方甚至已经破败不堪,遇上刮大风的天气,那些破败的地方有时还会“啪啦啦”作响。

墙那边是我们的邻人,这儿的老住户,从他家的房子和汽车看,生活并不怎么富格,可是他非常注重庭院的美化,各种花卉姹紫嫣红。

他沿墙根种了好多树木,枝梢已隐约闪出墙头。

那些树冠就像一包包深绿、浅绿以及紫红的汁液,全都泼在墙头上了,汁液涌动欲沿墙下流。

好一个郁郁葱葱的墙头!后来我发现,那碧绿的墙头,播出了淡淡的清香。

扁圆的绿叶丛中,绽开了许多星星一样的小白碎花。

这棵开花的是什么树呢?是橙子树吗?不敢断定。

半个月之后,小白花变成了小果,豆粒似的,通身绿色。

随着小果的长大,渐渐地,我认出了:它的确是橙子树!到了秋天,橙子熟了,颗颗都像宝石雕成的球体,浑圆,凝重,笑呵呵地在枝头挂着。

挂在墙的这边,挂在墙的那边。

这边,那边,都有一样的色彩和分量,都闪着光,都把树枝压弯了。

作为一个少壮年华已逝的风霜之人,面对如此美、如此灿烂、如此硕果累累的橙子树,我欣然,羨然,甚至有点儿忌妒。

这期间,我常常看见邻人采摘果实,有时还看见他们登上梯子,去够高处的、树梢上的橙子。

好多日子过去之后,他们不再摘了,但他们并没有摘完。

我发现其中似有用意,因为一树金橙,墙那边已是光光的了,一片空白;但墙上方和墙这边的,竟悉数留了下来。

难道这橙子是留给我的吗?想到此,我一怔,心里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动。

不过又想:邻人究竟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呢?我又困惑了。

然而岁月的河水滚滚奔流,一个月的浪头过去,两个月的浪头过去,整个冬天的浪头都过去了,第二年春天的浪头也过完了,橙子又开花了,星星一样的小白碎花又缀在枝叶间,那几十颗金光耀眼的橙子,却依然高悬在墙头、枝头、我的心头。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地震预警系统是利用具有更快传播速度的电磁波在地震波到达前进行预警的。

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测或预报,而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根据纵波和横波之间的时间差,和地震波“赛跑”,来赢取捉前预警的时间。

地震发生最初时,跑得快的是强度较小的纵波,速度约每秒5~7公里,而破坏性更大的横波由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约每秒3~5公里)则会延后到达。

地震监测仪器检测到纵波后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出发震时间、震中、震级等大致信息,有关部门可以抢在横波到达前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出警报。

电视广播依靠的是电磁波,它的達度比横波速度要快得多。

另外,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可实现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重要工程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摘编自董威《地震倒计时来了,预警是这样实现的》,人民网,2019年6月21日材料二地震这一典型的突发性自然灾害近年来因其爆发的频繁性和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日益受到关注。

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为减少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但现实中阻碍这一可能性提升的一大因素即是公众的预警应对。

尽管目前政府、学界等对预警应对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但公众个体却鲜被关注,而这一包含了有意识和无意识行为的应对过程将最终决定个体紧急避险的效果。

学者Michael K..Perry和Ronald W.Perry提出的防范行为决策模型(Protective Action Decision Model,简称PADM)提出了关于公众在面对灾害预警时一般表现出来的序列式反应。

当灾害预警经由环境或社会通过某种渠道传递出来之后,实际上个人的前决策过程即已开始。

预警信息本身不会自发地启动适当的防护型行动,只有当公众接收、关注并且准确理解了预警信息,防范行为才可能会发生。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流寓”一词最早的文本记载大概是《后汉书·廉范传》:“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

西州平,归乡里。

”在这一语境中,“流寓”可解释为流离寓居。

《辞源》将“流寓”解释为“寄居他乡”。

《汉语大辞典》则解释为:“‘流寓’亦作‘流庽’:流落他乡居住。

”“流寓”一词释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流”字。

如果理解为“流动”,那么这个概念的范围就非常宽泛,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

如果理解为“流落”、“流放”的话,“流寓”一词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他乡。

比如进京考取进士,一举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为官,这就不属于“流寓”;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方为官,如苏轼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

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体原因。

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

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郎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南岛。

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因。

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

社会历史的变迁,文明程度的发展,决定了流寓地的不同。

因战乱灾荒而发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迁徙到较为安宁、富庶的地方,如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统治者贬谪,其流寓地往往是远离京城与繁华的僻远荒凉地方,如先秦巴蜀,汉唐湖广,宋明清之岭南、东北和西北等。

(取材于李永杰《“流寓”概念探源》)材料二作为荒服之地的岭南地区,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10月1日至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一一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一一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

评委会指出,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

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

今年的荻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材料二:(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材料三: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

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

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方面的伟大问题,固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

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一一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

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由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所决定的。

一个民族优秀的作家大都是心怀人民的作家。

19世纪初,普希金在《论文学中的人民性》中就提出了人民与文学的联系。

正因心中装有人民,他最终才能成为俄罗斯文学的代表。

同时,文学创作具有人民属性,还是由我们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其它任何制度的一个根本点,就在于是否以人民为中心,是否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某一个或几个少数阶层作为文学创作与工作的目的,这是社会主义文学与其它文学的一个分水岭。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学艺术成果的享有者,更是判别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评判者。

马克思曾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

如何面对和迎接人民的判断,中国文学在百年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也用实践经历提炼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文学什么时候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文学之树就会枝繁叶茂;反之文学之树就会枯萎凋零。

这一点,一再为历史所证明。

对于作家而言,真正实践人民文学的路径就是要自觉了解人民的理想愿望,走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一线,听取人民的想法,学习人民的经验,表达人民的心声。

人民是一切伟大作家写作的出发点。

周扬同志曾讲,“中国作家中真正熟悉农民、熟悉农村的,没有一个能够超过赵树理。

”今天我们要了解中国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山区的生活,了解那个时代晋东南人民的基本生活情况,赵树理的文学是绕不过的。

他的《小二黑结婚》写了一对农村青年男女小二黑、小芹冲破重重封建传统而最终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孟祥英翻身》又写了一个太行山区的受欺压的年轻媳妇在党的引领下如何成为英雄的故事,还有李有才、田寡妇,这些农民身上代言着人民的理想。

从某种程度上讲,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农村发展情况的一面镜子,其背后蕴含着独特的时代内容。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世纪以后,不仅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

只不过,这个变化是渐进的、漫长的,而且是一个很不平衡的复杂过程。

远不像今人常常下意识地认为的那样,可以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

不独过去中国发展的历史是如此,整个世界的历史,包括当下世界各国社会政治的现状,其实也是如此。

对此,我们或许可以用黑格尔关于人之成为人,必须经过从“自在”进到“自为”的转变的说法来试做解读。

②基于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的观点,黑格尔指出:同样是人,生物意义上的人与社会意义上的人是不同的人。

“胎儿自在地是人,但并非自为地是人;只有作为有教养的理性,它才是自为的人”。

按黑格尔的观点,人只有形成了有教养的理性,才能“使自己成为自己自在地所是的那个东西”。

否则,人充其量只是一个为自我而存在的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无法成为一个对自己和对他人有用的社会的人。

③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对马克思认识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

凡读过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作为一种阶级力量,必须要从“自在”进到“自为”的成长过程的论述的读者,很容易看出马克思就是借助于黑格尔的这一对人的认识的解读,把它延用到了自已对阶级成长的问题的判断上去了。

同样地,我们应该也可以用这样一种观点来看待一个民族从古代向现代,特别是一个落后民族中的普罗大众成长为具有现代意识的个体国民的演进过程。

④用最直白的话来讲,古代社会条件下民族的存在,充其量只是自在意义上的民族,只有在现代国际关系条件下,一个自在的民族才可能在与他者的相互碰撞及交往中逐渐形成一个自为的民族,确立自己的民族地位、国家属性及其国际社会政治的平等参与意识。

⑤不难想象,这样一种转变不仅是长期的,还必须建立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基础之上,因而其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会是严重不平衡的和不一致的。

中国在外国人治理的租界城市诞生出诸如上海之类的个别现代都市,形成了一些读洋书、识洋字的现代知识人,出现了一批略识金融、市场和管理的现代工商业主,开启了中国现代化之路。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莲蓬韩开春①汉乐府诗里有首著名的民歌叫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可见莲是江南一道独特的风景,采莲是江南夏日一种常见的劳动或者游戏。

但采的莲花还是莲蓬,似乎颇费思量,我更倾向于后者,理由是莲花虽然好看,可惹人占有之思,但这种超尘脱俗的花毕竟更适合远观而却不适合近亵,不像莲篷,直接就与人的口腹之欲联系起来——采了可以吃,当然应该是首选。

②实际上,说到底莲花与莲蓬只是一种事物的两个不同时期,和大多数的植物先开花后结果不同,莲蓬是和莲花一起出现的,《群芳谱·荷花》中说得明白:“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

”莲的“实”即莲子,藏于莲蓬之中。

起初,莲蓬只是莲花的花心,娇小嫩黄,隐藏于美丽的花瓣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心逐渐长大,花瓣逐渐脱落,莲蓬也就开始显山露水,正式跳脱出来,从莲花的配角升为主角。

农历七八月间,满湖满荡的莲蓬成熟了,姑娘们划着小船,穿行于万顷碧水之上的田田荷叶间边唱歌,一边来莲,场面壮观且热烈。

上面说到的那首汉乐府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劳动场面,有人便据此认为《江南》就是当时采莲姑娘劳动时唱的歌,我信。

这也从倒面证明,汉乐府和《诗》三百一样,大多来自于民间,劳动是诗歌亦或是文学不竭的创作源泉。

③莲花的颜色分红、白、粉等色,这是有道理的。

莲能食用的部分无非是水上的果实莲蓬和水下的地下茎莲藕两种,从花的颜色上就能知道这株莲是莲蓬好还是莲藕好。

开白花的莲藕丰硕肥满,入口甘甜,开红花的则莲蓬硕大,籽粒饱满。

从这个意义上说,莲花的颜色好像就是个标志,所谓“红花莲子也,汪曾祺先生在《鉴赏家》一文中写了一对伯牙子期式的知已,有一天,果贩叶三给画家送去一大把莲蓬画家一高兴,就画了一幅墨荷,好多莲蓬,画好后,画家征求叶三的意见,叶三说:““红花莲子白花藕’。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的一撇一捺都凝结着中华文化,是中国魂。

湖南卫视6月10日起推出的原创文化节目《神奇的汉字》,结合时代需求,坚守与创新并举,深入挖掘汉字文化蕴含的内容精髓,深入浅出地展现和弘扬了中国汉字文化,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

汉字,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文化基因,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深入推进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神奇的汉字》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为2019年重点文化创意扶持题材。

节目选择了“汉字”这一文化题材,解析造字起源,展现了汉字的妙、雅、巧、美、趣,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重新认识到潜藏在汉字背后的文化意蕴和文化魅力。

节目中,汉字专家郑贤章讲述了“买”字如何由最早汉语当中的表形结构,意为“网兜装满了贝(货币)”,演变为现在我们使用的“买”字,让观众看到一个汉字在千年时光中的流转变化。

节目以生动新颖的形式传递丰富的汉字知识,带领观众走进中华文化宝库,感受汉字的韵律和意境,唤醒对汉字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热爱。

除了传递汉字知识,该节目还深入解读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神奇的汉字》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邀请熟谙汉字文化的专家讲述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将汉字背后的来龙去脉和文化故事娓娓道来,以汉字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为载体,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字专家郦波在节目中这样解读“美”字:“‘美’者,甘也,从羊从大,所以我们常说‘羊大为美’。

‘美’字最早来源于美食,后来延伸到感官和审美。

我们是华夏民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曰‘夏’;有服章之美,故曰‘华’。

所以中国人的美,有美食之美、服饰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节目通过汉字专家的趣味解读,寓教于乐,让观众学习汉字、热爱汉字,彰显着当下中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的必备条件,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更好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选择,正逐步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用户统一、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一体系、资源体系通、一人一空间、应用促教学”的目标。

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编自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材料二:(摘编自《艾媒报告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材料三:在线教育行业不仅是极具潜力的领域,也是一个年轻、尚未成熟的行业。

在线教育企业在教育实践中的参与,已经切实显示出其作为教育系统组织形态改变者的潜力。

如果将实体学校作为传统和主流的教育业态,那么在线教育公司在“怎么提供服务”方面与实体学校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也在促使实体学校自身发生改变。

实体学校往往有固定的校址、提供综合性的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接受政府规制下的生源分配,按照班级、年级组织学生。

而在线教育企业往往针对特定的教育项目,对于教育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拆解和专业化分工。

由于这些企业按照资源、教、学、练、测、评、管理、招生等各个环节进行业务布局,传统的教育已经被解构,在这个过程中也已经形成了教育产业链。

虽然在线教育类企业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和初步的商业成功,但在与政府、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合作中步履维艰。

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若要成功与在线教育企业合作,需要具备一些基础性的条件。

为了实现对教育信息化产品“从买到用”的转化,学校应该在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教师发展和激励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在宏观层面上,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体制内教育创新未考虑用户需求,缺乏系统性的部署。

另外,教育产品服务的使用者和购买者相分离,导致购买的产品无法满足需求。

教育信息化产品的购买者往往是政府教育信息中心,而使用者是学校和教师。

这种购买者与使用者的分离导致进入学校的产品往往不是学校和教师希望购买的产品。

此外,教育系统不同学校的需求差异大,很难通过同一款产品或者服务得到满足。

这种差异化的需求最好通过分散决策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政府的统一采购。

(摘编自《报告精读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若想推进教育现代化,更好地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就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它已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内容。

B. 2018-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会稳步增长,2021年有望达到4660亿元;增长率却逐年下滑,2021年可能降至7.6%。

C. 年轻的在线教育行业极具发展潜力,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并获得了初步的商业成功。

D. 在如何提供服务方面,在线教育企业和实体学校存在显著差异,它能促使实体学校自身发生改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传统和主流的教育业态,实体学校具有其固定性,但实体学校和在线教育企业也存在着合作的可能,虽然目前二者的合作中充满困难。

B. 在线教育类企业要想和实体学校顺利进行合作,需从宏观层面入手,让学校在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教师发展和激励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C. 在线教育信息化产品日渐丰富,但作为教育产品服务的使用者的学校和教师同购买者相分离,同一款产品很难满足不同学校的需求。

D. 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其次是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很丰富。

(3)“在线教育势必会取代线下实体教育”,这种观点在文中有依据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A(2)B(3)【示例1】我认为有依据。

理由:①政策支持。

政府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将会对在线教育给予支持。

②自身优势。

在线教育灵活便捷、资源丰富,有利于资源共享弥补实体学校的不足。

③受众欢迎。

在线教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已取得了广泛认可,拥有逐年增多的用户群体。

【示例2】我认为没有依据。

理由:①体制障碍。

在线教育与政府、实体学校的合作步履维艰,难以动摇线下实体教育的牢固地位。

②自身不足。

在线教育相对于实体教育,只是针对特定教育项目,缺乏系统性部署。

③受众原因。

对有接受长期、系统规范教育需求的广大群体来说,在线教育的碎片化学习模式难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

【解析】【分析】(1)A项,“若想……就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内容是这样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更好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选择”。

故选A。

(2)B项,“在线教育类企业要想和实体学校顺利进行合作,需……”因果倒置,原文是“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若要成功与在线教育企业合作,需要……”,学校是主导者,与在线教育合作是学校从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的举措。

故选B。

(3)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提出自己的观点。

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

本题问的是“在线教育势必会取代线下实体教育”,这种观点在文中有无依据。

考生可答“有依据”,也可答“无依据”。

明确观点之后,再从政策支持情况、在线教育自身情况、受众反映等角度阐述理由。

如答“有依据”,由材料一“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以看出政府已经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将会对在线教育给予支持;由材料二图表可概括出在线教育的自身优势:灵活便捷、资源丰富;由材料三“在线教育类企业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可概括出受众欢迎。

如答“无依据”,则需要结合材料,联系现实来阐述理由,由材料三“与政府、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合作中步履维艰” ,可概括出体制障碍;由材料一“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的必备条件”,材料三“体制内教育创新未考虑用户需求,缺乏系统性的部署”可概括出在线主要是技术层面上有所创新,这决定了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取代实体教育成为主流;结合材料二图表,再联系现实,可知,在线教育的学习模式是碎片化的,这种学习模式难以满足有接受长期、系统规范教育需求的广大群体,由此可得出受众的原因。

故答案为:⑴A;⑵B;⑶【示例1】我认为有依据。

理由:①政策支持。

政府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将会对在线教育给予支持。

②自身优势。

在线教育灵活便捷、资源丰富,有利于资源共享弥补实体学校的不足。

③受众欢迎。

在线教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已取得了广泛认可,拥有逐年增多的用户群体。

【示例2】我认为没有依据。

理由:①体制障碍。

在线教育与政府、实体学校的合作步履维艰,难以动摇线下实体教育的牢固地位。

②自身不足。

在线教育相对于实体教育,只是针对特定教育项目,缺乏系统性部署。

③受众原因。

对有接受长期、系统规范教育需求的广大群体来说,在线教育的碎片化学习模式难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

【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中相关文字,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

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方法一:语句摘录法。

通过摘录文中的中心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方法二:要点归纳法。

把揭示文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归纳组织成句子即可。

方法三:层意合并法。

先将文段分层归纳出层意。

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多数出版社一直重视“塑造品牌”,进行“品牌化经营”。

业界流行“睹书思社”的说法,美国著名出版家史密斯·贝利说:“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

”可见,那些能让出版社出名,进而引发读者“睹书思社”的书,就是那些能够体现出版社品位的特色品牌书。

品牌图书可谓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强社之本、优社之本。

一个出版社如果没有品牌产品,早晚会被市场淘汰。

事实上,品牌图书不是专家们投票评出来的,更不是出版社刻意贴标签自封的,而是在图书市场中形成的,是通过时间隧道过滤、积淀的结果,是读者心中的口碑。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但凡称得上是强社和名社的,都有品牌图书作支撑、作招牌、作标志。

商务印书馆以出版工具书和学术名著在国内出版界独占鳌头,赢得“工具书王国”和“学术出版重镇”的美誉。

《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自出版以来就受到全国读者的广泛欢迎,这两本品牌工具书给商务印书馆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早年推出的“万有文库”也是商务印书馆的品牌图书。

这些承载大国深厚文化和世界进步思想的招牌书、品牌书铸就了商务印书馆的历史荣光。

三联书店与哈佛燕京学社共同策划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明确定位于国内中青年学者的原创性著作。

追求的境界是只求有利于学术,不求闻达于世间。

他们以推动学术进步为目的,严格评选,鼓励创新,提倡开放。

“书比人长寿。

”这是出版界的一句箴言。

当代编辑理应有这种追求。

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大量的平庸之作充斥市场,有的甚至是垃圾书。

何以出现这种让人汗颜、担忧的局面?原因虽多,但编校人员缺乏工匠精神是一个重要因素。

何为工匠精神?就是止于至善、精益求精、执着专一,着力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

将这种精神融于日常的编辑工作中,就是要对文字抱有敬畏之心,如履薄冰,始终坚守文化的价值,树立文化自觉的意识;在把握文化品质、思想内涵、学术价值、语句规范、知识准确等方面,力求做到字斟句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复推敲,精准定位。

古往今来,我们的先哲执着专一地践行工匠精神的事例不胜枚举。

战国末年,吕不韦主持编撰《吕氏春秋》,为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让人把全书誊抄一遍,悬挂于咸阳城门,“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