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示范课高中音乐《文人情致 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 新人教版
2024年《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
![2024年《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62340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e.png)
2024年《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音乐》教材第七章《古韵华章》第二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高山流水》的背景故事,学习古琴的基本演奏技巧,欣赏并学唱《高山流水》曲子,探索音乐与家国情怀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的历史背景,感受音乐与家国情怀的紧密联系。
2. 学习古琴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通过欣赏和学唱《高山流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琴演奏技巧的掌握,对《高山流水》曲子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重点:了解《高山流水》的背景故事,感受音乐与家国情怀的关系,学唱《高山流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琴、音响、PPT、黑板。
学具:古琴、乐谱、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高山流水》的背景故事,引发学生对音乐与家国情怀的思考。
2. 新课内容:(1)介绍古琴的基本演奏技巧,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2)欣赏《高山流水》曲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家国情怀。
(3)学唱《高山流水》,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古琴演奏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高山流水》曲子的结构,讲解音乐表现手法。
六、板书设计1. 《高山流水志家国》2. 内容:(1)背景故事(2)古琴演奏技巧(3)音乐与家国情怀(4)曲子结构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高山流水》并录制视频,结合背景故事,谈谈你对音乐与家国情怀的理解。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结合自身感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古琴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高山流水》曲子的理解和表现。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具有家国情怀的音乐作品,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分享。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家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古琴演奏技巧的掌握。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553cda02d276a200292ec4.png)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一、说课标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志之高山流水志家国,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以及中国民乐之首的古琴,根据课标要求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音乐文化种独具特色的瑰宝。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因此本节课我将围绕古琴曲和古琴文化适当扩展到其他中国古代乐曲和古代乐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二、说教材本节课主要通过两首古琴曲来了解中国古琴的相关知识点。
其中两首古琴曲都是我国古代经典名曲,这两首古琴曲中,可将《流水》作为欣赏的重点。
《流水》只要是通过古琴的各种技巧来生动的表现各种流水的形态。
三、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了解、体验古琴音乐的风格2、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点3、教学重点、难点《大纲》指出:“欣赏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流水》,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1、情景创设法: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经常到山间海边观赏风光,清泉与波涛会使他产生许多灵感和创作欲望。
这就是情景发挥的作用。
乐曲《流水》顾名思义,乐曲表现的是各种流水的情景,如果让学生只是去聆听,容易产生隔膜,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这样的存在问题,我为学生创设情景。
具体的做法在下文有详细的说明。
2、故事引导法:通过作品相关故事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问题预设法:在欣赏时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欣赏,掌握学习的自主权。
五、教学过程课标要求:音乐鉴赏要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听到音乐。
引入:欣赏古琴片段的表演,采用问题预设法设置了两个问题1、片中的乐器叫什么,2、其音色有何特点,引出古琴。
内容一、古琴相关知识点1、问题:古琴形制如何,有哪些演奏方式,带着以上问题学生阅读课本。
高中音乐《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
![高中音乐《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349e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1.png)
高中音乐《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教案:高中音乐《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该曲目,了解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传统曲式和演奏方式。
2. 能够分析该曲目的乐理结构和表现手法。
3. 提高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曲目介绍:《高山流水志家园》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作品,以其唯美的旋律和精妙的演奏技巧而闻名。
该曲以高山流水的意象来表达对家园的思念和向往,展示了中国文人的情怀和志向。
2. 曲目分析:- 乐器编配:《高山流水志家园》通常由古琴和箫组成。
古琴代表高山的雄浑和慷慨,箫则代表流水的柔和和悠远。
两者相互呼应,构成和谐的音乐画面。
- 曲式结构:该曲采用自由曲式,没有明确的乐曲结构。
古琴和箫在演奏中互相呼应,形成一种自由而流动的音乐风格。
- 表现手法:曲目采用了大量的重复、变奏和模仿的手法,既展示了音乐的连续性,又增加了曲目的变化和丰富度。
3. 听音乐欣赏:- 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仔细听一遍《高山流水志家园》。
- 然后,让学生谈谈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以及曲目所表达的情感和形象。
- 引导学生分析曲目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帮助他们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演奏学习:- 介绍古琴和箫的基本演奏技巧。
- 分别引导学生学习古琴和箫的基本指法和吹奏方法。
- 以简单的乐段为例,让学生模仿演奏。
- 鼓励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并能够演奏出自己的音乐表达。
5. 创作乐曲:- 鼓励学生通过学习《高山流水志家园》,尝试创作自己的乐曲。
- 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所熟悉的乐器,根据自己对家园的思考和感受,编写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传统乐器或现代乐器进行创作,并且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曲式和风格。
6. 演出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出,让他们展示自己创作的乐曲。
- 同时,可以邀请一些专业音乐人士或老师担任评委,给予学生的作品评价和建议。
- 鼓励学生通过演出和展示,提升自己的音乐表演能力,并且增加对音乐的自信和热爱。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https://img.taocdn.com/s3/m/cc45ff9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1.png)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音乐鉴赏》
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古琴曲《流水》
2、学习古琴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这节课选择《流水》作为重点欣赏曲目,是依据教参建议《高山流水志家国》学习重点是《流水》,本节内容也包括古琴文化的学习。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认识古琴、喜欢古琴,从而关注古琴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学情分析:学生对古琴音乐知之甚少,许多学生都没有见过古琴,所以对作品的欣赏会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欣赏古琴曲《流水》
2、了解古琴的音色、演奏技法及如何表现水的
各种形态
3、理解古琴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理解古曲《流水》的表现内
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学习古琴基本演奏技法以及各种激发在作品中的
作用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法、问题预设法、参与体验法
教学设备:古琴、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音响等教学过程:
课后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和刚过去的G20峰会上学生熟悉的片段,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能够从,音乐要素出发赏析音乐。
并了解经历千年的古琴文化,如今拥有新的历史使命,焕发新的光彩。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https://img.taocdn.com/s3/m/97aab1a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4.png)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初步了解古琴的文化、音色以及古琴谱的传说故事。
(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人文音乐,聆听古琴曲《流水》,结合音乐要素分析乐曲结构,从而形象地感受乐曲所描绘的不同形
态的流水。
(三)体验蕴含于古琴曲中丰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进而培养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重难点:
重点:鉴赏古琴曲《流水》,通过不同手段分析乐曲。
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音乐。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课以鉴赏《流水》作为重点内容学习,课上教师提供视频《流水》音响资料,完整鉴赏与分段落聆听相结合。
(二)利用课本教材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教师提供视频学习资料和古琴实物,让学生了解古琴的历史、古琴的形制、
与古琴相关的音乐故事丰富学生的知识,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重点放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上。
(二)拓展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世界的蕴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一)在新课改过程中,应注重师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边听边看边讲”的学习方式。
五、教具准备:钢琴、幻灯、古琴、香炉
五、教学过程。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466644a8956bec0975e3c3.png)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一、说课标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志之高山流水志家国,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以及中国民乐之首的古琴,根据课标要求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音乐文化种独具特色的瑰宝。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因此本节课我将围绕古琴曲和古琴文化适当扩展到其他中国古代乐曲和古代乐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二、说教材本节课主要通过两首古琴曲来了解中国古琴的相关知识点。
其中两首古琴曲都是我国古代经典名曲,这两首古琴曲中,可将《流水》作为欣赏的重点。
《流水》只要是通过古琴的各种技巧来生动的表现各种流水的形态。
三、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了解、体验古琴音乐的风格2、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点3、教学重点、难点《大纲》指出:“欣赏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流水》,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1、情景创设法: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经常到山间海边观赏风光,清泉与波涛会使他产生许多灵感和创作欲望。
这就是情景发挥的作用。
乐曲《流水》顾名思义,乐曲表现的是各种流水的情景,如果让学生只是去聆听,容易产生隔膜,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这样的存在问题,我为学生创设情景。
具体的做法在下文有详细的说明。
2、故事引导法:通过作品相关故事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问题预设法:在欣赏时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欣赏,掌握学习的自主权。
五、教学过程课标要求:音乐鉴赏要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听到音乐。
引入:欣赏古琴片段的表演,采用问题预设法设置了两个问题1、片中的乐器叫什么?2、其音色有何特点?引出古琴。
内容一、古琴相关知识点1、问题:古琴形制如何,有哪些演奏方式?带着以上问题学生阅读课本。
高中音乐教案高中音乐《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docx
![高中音乐教案高中音乐《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40093abbcd126fff6050b1d.png)
高中音乐教案高中音乐《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高中音乐《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教学理念:音乐欣赏和分析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音乐作品。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当中,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有机的融入人文元素,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和理解。
2、在新课改过程中,应注重师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边听边看边讲”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欣赏古琴曲让学生了解古琴文化,并初步知道我国古代音乐概况。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
3、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我国古代音乐。
教学重点:对两首作品的了解与欣赏。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乐丰富内涵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及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音乐《笑傲江湖》片段提问:1、《笑傲江湖》是一首琴箫合奏曲,“琴”为何琴?2、“琴棋书画”中的“琴”为何琴?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施空城计,悠然操琴,智退司马懿十万大军。
诸葛亮所弹之琴又为何琴?师:三个问题中的“琴”都指:古琴。
因其有七根琴弦,故又叫“七弦琴”,唐诗中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之名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古老神秘的乐器。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营造氛围,一下子拉近了这个古老的乐器和学生们的距离。
提问式的导入,与文学、历史、影视知识相关,所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有着各种爱好的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新授内容1、古琴简介(课件展示)古琴的古老: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无人知晓它产生的确切年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像《诗经》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古琴的尊贵:古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被视为“八音之首“,有着“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的地位。
古琴的神奇:古琴由狭长条的一块桐木面板和一块梓木底板胶合而成,周身饰以生漆。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园》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园》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3d5f14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f.png)
《高山流水志家园》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高山流水志家园》这一音乐课程的学习主题围绕着中国古琴曲与音乐美学展开,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琴曲的魅力与内涵,体验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课时将重点学习《高山流水》这首古琴曲的背景、演奏技巧及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及音乐风格特点。
2. 技能与操作:掌握古琴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初步弹奏《高山流水》的部分乐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高山流水》,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于音乐美学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高山流水》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技能评价:在课后的分组练习中,通过互相观察、互评和教师指导,评估学生的古琴演奏技能提升情况。
3. 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学习态度,评价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高山流水》的录音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感受古琴曲的魅力。
2. 背景介绍:讲解《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及作者生平,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3. 乐理知识:介绍古琴的基本构造、音律及演奏技巧等基础知识。
4. 乐曲分析:分析《高山流水》的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元素,让学生初步掌握乐曲的结构和特点。
5. 演奏示范:教师进行《高山流水》的演奏示范,让学生感受古琴曲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6. 学生练习:学生尝试弹奏《高山流水》的部分乐段,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巩固。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高山流水》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高山流水》的部分乐段,并记录练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课后练习,互相观察、互评,提高演奏技能。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084e83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4.png)
《高山流水志家园》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乐曲中“高山流水”的寓意,理解音乐主题的含义。
2. 通过聆听、欣赏、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高山流水”的寓意,理解音乐主题的含义。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乐素材,包括乐曲、音频、视频等。
2. 制作教学PPT,用于展示相关图片、文字和音乐素材。
3. 安排小组活动,分组进行讨论和创作。
4. 安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为第二课时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些名家的山水画,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说出这些山水画的主要特点。
然后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生词1.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用各种方法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2.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并纠正字音、断句等方面的错误。
3. 指名板书新词,并让其他学生给这些字正音、释义。
4.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新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词的印象,然后让学生齐读新词。
5. 让学生找出文中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什么原因容易写错?强调要注意区别“籍”与“藉”,以及“盘旋”与“盘旋而旋”的区别。
(三)整体感知1.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2. 讨论并归纳段意:第一段:引子,介绍《高山流水》的历史及由来。
第二段:正文,介绍“高山流水”的故里及其特点。
第三段:结尾,写故里的流水依旧“高山流水”,知音难遇的感叹。
3. 学生针对段意提出的问题和教师归纳的问题进行讨论。
问题归纳:(1)什么是“高山流水”?(2)故里有什么特点?(3)作者为什么发出知音难遇的感慨?4. 让学生带着“乐者,心之动也;而未始有乐之志”去深入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内涵。
高中音乐《高山流水志家国》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高山流水志家国》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1b50f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f.png)
⾼中⾳乐《⾼⼭流⽔志家国》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标】1、了解古琴历史、构造、⾳⾊、及基本弹奏指法。
2、欣赏两⾸古琴曲——《流⽔》和《⼴陵散》,引导学⽣感受、体验古琴⾳乐的风格特征。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体会历史悠久的古琴⾳乐给⼼灵带来的震撼和洗涤,从⽽达到尊重、热爱本国⾳乐,增强⽂化⾃信,热爱伟⼤祖国的⽬的。
【教学重点】古琴及相关知识【教学难点】体会古琴的⾳⾊特点及表现意境。
【教学⽅法】讲述法、听赏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教师:上课!(起⽴!⽼师好!)同学们好!请坐!【导⼊新课】看看⽼师今天的这⾝“⾏头”,再看看咱们⾯前的这件乐器,⼤家那能想到我们今天要讲什么吗?(给学⽣反应时间)。
不错,的确和古代⾳乐有关。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第⼀课《⾼⼭流⽔志家国——感受七弦之美》【⼤屏幕展⽰课题名称】副标题是我给加上的。
那么何谓“七弦”呢?唐代诗⼈⽩居易就曾在他的诗作中写道:七弦为益友,两⽿是知⾳。
“七弦”,说的就是我们⾯前的这件乐器——古琴。
由于它有七根琴弦,所以呢,也叫“七弦琴”。
它是我国古代⽂⼈墨客的必备之物,被誉为“⼋⾳”之⾸,“⼋雅”之冠。
本节课呢,我们就以古琴为例,来学习古代⽂⼈⾳乐。
下⾯,请看本节课的教学⽬标【⼤屏幕展⽰教学⽬标】【讲授新课】⾸先,请⼤家阅读教材第168 页,了解⼀下有关古琴的基本知识,等会⼉找同学来完成填空。
【学⽣阅读教材,⼤屏幕展⽰和教材内容有关的问题,2 分钟后请学⽣回答】1、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献。
古琴最初为五弦,周代发展为七弦,⼀直流传⾄今。
2、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3、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乐已具有⼀定的艺术表现能⼒,有伯⽛弹琴⼦期善听的动⼈传说。
当时著名的琴曲有《⾼⼭》、《流⽔》、《雉朝飞》、《阳春》、《⽩雪》等,均已载⼊史册。
⼀、了解古琴1.古琴概述下⾯呢,我们就⼀起来看⼀段视频,更深⼊地了解⼀下古琴艺术。
骨干教师示范课高中音乐《文人情致 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 新人教版
![骨干教师示范课高中音乐《文人情致 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016a00c281e53a5802ff6b.png)
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高一音乐(恽金花)常州市西夏墅中学恽金花年级:高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文人情致”单元第一课时,选用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中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古琴曲《流水》和《广陵散》,这两首作品反映了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通过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古琴曲中各种不同音色特点以及多种指法的运用特色,赋予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意境幽远而有古朴性。
课前选用古琴主奏的音乐《阳关三叠》入手,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创设音乐情境,高一学生对唐诗----《阳关三叠》中的歌词并不陌生,可以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出课题----文人情致。
聆听《流水》的部分音乐,结合课本和课件文字相关提示,初步感知古琴的韵味。
重点欣赏《流水》,通过引导学生用唱一唱主题音乐,对比不同风格的音乐等方式参与欣赏,进一步从感性到理性,加深对古琴曲的音乐风格特点的印象。
最后的环节主要拓展学生对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的知识面,告诉到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方式方法,做到学有所获。
教学内容:1、古琴曲《阳关三叠》2、古琴曲《流水》3、筝曲《高山流水》4、琵琶与乐队《十面埋伏》5、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教学目标:1、课前欣赏古琴《阳光三叠》音乐片段,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听辩乐器,导入课题。
3、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进一步知道古琴中泛音,按音等音色特点及滚拂指法的运用,体验并感受音乐的表现意境。
4、对比欣赏筝曲《高山流水》,简单说说两首作品不同风格特点。
5、拓展性欣赏《梅花三弄》及《十面埋伏》等音乐片断,了解中国十大古曲以代表性的古代乐器。
教学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对古琴曲音色特点的分辨。
教学难点: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对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课前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提问: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导入语:古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古琴是文人必修的乐器,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化身。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553cda02d276a200292ec4.png)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一、说课标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志之高山流水志家国,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以及中国民乐之首的古琴,根据课标要求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音乐文化种独具特色的瑰宝。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因此本节课我将围绕古琴曲和古琴文化适当扩展到其他中国古代乐曲和古代乐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二、说教材本节课主要通过两首古琴曲来了解中国古琴的相关知识点。
其中两首古琴曲都是我国古代经典名曲,这两首古琴曲中,可将《流水》作为欣赏的重点。
《流水》只要是通过古琴的各种技巧来生动的表现各种流水的形态。
三、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了解、体验古琴音乐的风格2、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点3、教学重点、难点《大纲》指出:“欣赏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流水》,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1、情景创设法: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经常到山间海边观赏风光,清泉与波涛会使他产生许多灵感和创作欲望。
这就是情景发挥的作用。
乐曲《流水》顾名思义,乐曲表现的是各种流水的情景,如果让学生只是去聆听,容易产生隔膜,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这样的存在问题,我为学生创设情景。
具体的做法在下文有详细的说明。
2、故事引导法:通过作品相关故事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问题预设法:在欣赏时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欣赏,掌握学习的自主权。
五、教学过程课标要求:音乐鉴赏要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听到音乐。
引入:欣赏古琴片段的表演,采用问题预设法设置了两个问题1、片中的乐器叫什么,2、其音色有何特点,引出古琴。
内容一、古琴相关知识点1、问题:古琴形制如何,有哪些演奏方式,带着以上问题学生阅读课本。
高山流水志家园教学设计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高山流水志家园教学设计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a2eed2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b.png)
第十七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授课教师:段国蕊
授课年级:高一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七节《高山流水志国家》,本课选择了教材里的古琴曲《广陵散》《流水》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古琴以及古琴文化,并通过作品的欣赏感受古琴音乐、文人音乐的风格特征。
学情分析:
古琴对现在的高中学生来说知之甚少,可以说对大部分高中学生来说并不了解,再加上年龄和阅历的关系,所以并没有多少学生喜欢聆听“清、和、淡、雅”的古琴音乐。
因此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采用恰当的教学法和知识传授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古琴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凝神静气用心聆听,懂得古琴的基本音色所代表的“天地人和”的思想、体验古琴的演奏技法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及意境高远的思想特点,从而增进学生对古琴音乐风格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终生对古琴音乐的喜爱,对提高生命品质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文人音乐,了解古琴的历史、形制。
(二)通过聆听古琴曲《广陵散》《流水》,体会文人音乐的特点,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从中体会古琴的音色美、意境美,了解古琴音乐淡泊、优雅、深邃的音乐风格,以及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品质特点。
(三)通过聆听古筝曲《渔舟唱晚》,能够了解古筝与古琴的异同。
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古琴曲《广陵散》《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区别古琴和古筝的音色。
难点:学生对古琴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学过程。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下篇: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七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下篇: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七节高山流水志家国》](https://img.taocdn.com/s3/m/0c3a148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7.png)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 音乐鉴赏《下篇: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七节高山流水志家国》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通过聆听《高山流水》等古典音乐作品,感受其蕴含的深邃意境与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2.文化理解:理解“高山流水”典故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知音”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3.艺术表达:能够运用音乐术语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并尝试用文字或口头方式表达其艺术魅力。
4.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与人生哲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人生思考。
二、教学重点•聆听并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特点与情感表达。
•理解“高山流水”典故的文化内涵及其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表现。
三、教学难点•深入剖析《高山流水》中音乐要素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理解其如何共同构建家国情怀的深刻意境。
•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家国情怀相结合,形成情感共鸣。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高山流水》等音乐作品及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PPT:包含“高山流水”典故解析、音乐作品介绍、音乐要素分析等内容。
•《高山流水》音频或视频资料,以及古代文人关于家国情怀的诗文阅读材料。
•古代山水画、书法作品等艺术作品图片,用于营造文化氛围。
五、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法:通过反复聆听《高山流水》,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意境与情感表达。
•讲解分析法:结合PPT和音频资料,详细讲解音乐作品的音乐特点与文化内涵。
•情境模拟法:创设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高山流水”的情境中。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共鸣点。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讲述“高山流水”的典故,特别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知音情谊,引导学生思考“知音”在人生中的意义。
•设疑引思:提问学生:“你认为音乐如何能够表达家国情怀?你能从哪些音乐作品中感受到这种情感?”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高山流水志家国》。
9.17高山流水志家国流水教学设计-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9.17高山流水志家国流水教学设计-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91fe4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8.png)
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七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音色技法《流水》琴文化【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初步了解古琴的基本音色和技法。
2.赏析《流水》,感受、体验乐曲的意境以及古琴的文化内涵。
艺术表现:学生通过弹奏、模唱、对比、讨论等多种参与形式总结古琴基本音色和技法等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更好的感受琴曲带给我们的美好意境和古琴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化理解:充分发挥音乐“以德树人”的教化功能,通过唱奏和赏析,使学生将爱国情感、道德情感、励志情感、友善情感融入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琴曲《流水》的赏析【教学难点】古琴的基本音色和技法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它们和音乐意境表现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由于中学生对于古琴的认知甚少,有陌生感和神秘感,这样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很冷、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课堂需要适度的“动”。
因此课前我选择用亲自弹奏乐曲《关山月》导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欣赏之后让学生感知、试奏古琴,了解古琴的音色、技法,为后面的欣赏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思、玩中探究,整个课堂气氛从“闹”到“静”,最后升华至古琴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设计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收获快乐。
【教学策略】体现以审美(聆听)为核心,注重艺术实践,通过聆听、讨论,比较,参与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
本节课我将以“琴”为主线,根据识琴—奏琴—听琴—弦外之音四个环节,从培养兴趣入手,进而充分调动学习热情、最终收获快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感受古风雅韵,加深学生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方法】聆听与感受,模仿与体验,比较与鉴别拓展与合作,分析与实践。
【教学准备】古琴、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古琴弹奏《关山月》听琴,赏琴揭示课题——走进古琴【设计意图】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弹奏古琴曲,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来感受古琴带来的不同韵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山流水志家园》说课稿
![《高山流水志家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93ff9dd6137ee06eff9184e.png)
《高山流水志家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山流水志家园》。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高山流水志家园》的教学内容取材于人音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高山流水志家园》。
之所以选择《流水》为突破口,是依据配套教材教师用书中教学建议第192页的第2点《高山流水志家园》学习的重点是《流水》,包括古琴文化的学习。
本课通过对古曲《流水》和古琴文化知识、演奏技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古琴,喜欢古琴。
从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关注古琴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由于学生对古琴艺术接触比较少,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虽然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但仍缺乏对音乐本身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初步了解古琴艺术的音乐特点。
本节试图通过古琴曲《流水》的鉴赏,让学生认识古琴,了解古琴的相关文化,学习古琴基本的演奏方法以及古琴谱的识读方法,从而使学生喜欢古琴、关注古琴艺术。
三、说教学目标1、赏析古琴曲《流水》,感受到《流水》中描绘的不同流水形象及其表现意境;感受和探究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古琴基本演奏技法、简单了解识读古琴谱的方法。
3、探寻琴学、琴谱等古琴音乐文化中的艺术宝藏,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听、看、讨论、探究等活动,体验名曲意境,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古琴基本演奏技法、简单了解识读古琴谱的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选用聆听、感受、参与体验、自行分析等方法完成学习目标六、说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流行音乐似乎无所不在,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远古的《流水》声。
(点课件视频幻灯片:身穿古代服装的一长发女子,在祥和而宏伟的天地之间,坐在高耸如帆的巨型石头顶端,迎风抚琴,演奏古琴《流水》的主题音乐。
高山流水志家国 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
![高山流水志家国 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b6cd444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6.png)
《高山流水至家国》教学方案设计及作业课程:普通高中教科书·音乐·必修·音乐鉴赏内容: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七节《高山流水至家国》版本:音乐.音乐必修.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2019.9课时:1课时(25分钟)授课老师:一、【课前】:教学思考与架构(一)理论依据1.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2.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基本理念所要求的,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世代珍惜与忠实传承,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得到强化。
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材分析:本课出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七节节《高山流水至家国》。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本节课选择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流水》,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及音色特点,了解古琴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课程目标高中学段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为目标指向,本节是一节音乐鉴赏课,音乐鉴赏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本节课是以审美为核心,聆听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感知体验,理解音乐的人文内涵,实现高中音乐课程以美育人的课程目标。
二、【课中】:教学设计与实施(一)课时目标1.审美感知: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体验古琴音乐的风格特征及音色特点。
2.艺术表现:掌握古琴的三种音色,根据各音色特点感受流水的不同情态及琴曲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高一音乐(恽金花)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恽金花
年级:高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文人情致”单元第一课时,选用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中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古琴曲《流水》和《广陵散》,这两首作品反映了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通过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古琴曲中各种不同音色特点以及多种指法的运用特色,赋予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意境幽远而有古朴性。
课前选用古琴主奏的音乐《阳关三叠》入手,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创设音乐情境,高一学生对唐诗----《阳关三叠》中的歌词并不陌生,可以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出课题----文人情致。
聆听《流水》的部分音乐,结合课本和课件文字相关提示,初步感知古琴的韵味。
重点欣赏《流水》,通过引导学生用唱一唱主题音乐,对比不同风格的音乐等方式参与欣赏,进一步从感性到理性,加深对古琴曲的音乐风格特点的印象。
最后的环节主要拓展学生对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的知识面,告诉到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方式方法,做到学有所获。
教学内容:
1、古琴曲《阳关三叠》
2、古琴曲《流水》
3、筝曲《高山流水》
4、琵琶与乐队《十面埋伏》
5、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1、课前欣赏古琴《阳光三叠》音乐片段,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听
辩乐器,导入课题。
3、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进一步知道古琴中泛音,按音等音色特点及
滚拂指法的运用,体验并感受音乐的表现意境。
4、对比欣赏筝曲《高山流水》,简单说说两首作品不同风格特点。
5、拓展性欣赏《梅花三弄》及《十面埋伏》等音乐片断,了解中国十大
古曲以代表性的古代乐器。
教学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对古琴曲音色特点的分辨。
教学难点: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对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课前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提问: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
导入语:古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古琴是文人必修的乐器,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化身。
千百年来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2.首先聆听《流水》音乐,简单说一说你对古琴音乐的印象。
课件提供关键词:古琴音乐意境特点:清:清晰,清纯;微:细腻,精致。
谈:自然,空灵;远:意境悠远,意外有意。
3.课件打出:古琴图片,文字简介: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又称“七弦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音色有三种: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实或虚,清越明亮。
(琴音韵极佳,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设计意图:因学生对古琴曲的音色特点很陌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聆听《流水》音乐片断,大致了解内容,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
二、第二部分
(师补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隐身不复鼓)
1、聆听全曲,问题设计:
全曲速度、力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2、分段聆听:
(1)唱主题音乐,见课本谱例
(2)聆听并分辨音色特点
介绍主要指法:右手:挑、勾、剔、抹、滚、拂等;
左手:吟、揉、绰,注、进、退等;
(3)简单了解古乐谱从文字谱到减字谱,进而发展到简谱的过程。
(3)聆听第三部分,思考:主要的演奏指法是什么?
讨论音乐所表现的是实景、实情?
3、复听音乐,体验音乐意境:
问题设计:讨论音乐所表现的是实景、实情?
导入语: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航天者”宇宙飞船,携带了一张特别的名为“地球之音”的镀金唱片,其中录《流水》,科学家希望这首琴曲能在漂渺无限的太空中为地球上的人类找到天外的知音。
4、对比欣赏筝《高山流水》,体验并讨论两者之前的异同点,你喜欢哪个
版本,说说理由。
多媒体出示:古筝图:文字简介: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将以唱、想、议、思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逐步走进古琴曲的意境中,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了解古琴的音色特点及不同指法演奏特色,加深对琴曲的印象。
)
第三部分:拓展欣赏,了解: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音色特点
多媒体展示:中国十大古乐曲:《高山流山》、《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打★除外,其余均为琴曲。
1、听《十面埋伏》片断,说说主奏乐器,音色特点。
2、听《梅花三弄》片断,说说主奏乐器,了解编钟。
多媒体展示:编钟
图:简介:我国古代的打击乐器,被称为“歌钟”,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
最后小结:中国的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值得大家一听,聆听、聆听、再聆听,你会从中获得许多,不信,你可以试试,让这些音乐能够相伴你左右,为你的生活、学习添加色彩,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到GOOGLE或百度网站,输入你想听的作品的曲名,你就可以享受音乐,当然,MP3也非常适用你聆听。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告诉他们正确的方法和聆听音乐的习惯,帮助他们建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为其终生喜欢音乐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教学后记
1.学生对本节内容虽然不太熟悉,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及录象的相关内容介绍,学生对古琴文化产生了相应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古琴的指法特点和音色的了
解,学生基本能够听辩出音色特点。
如果现场能够有古琴的话,或许效果会更好。
2.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将古筝曲和古琴的音色加以对比,使学生了解到古琴的古朴、空灵和深邃,对古筝优雅婉转的音色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了
解到二首作品不同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