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合集下载

结构设计资料: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篐筋体积配篐率计算的规定

结构设计资料: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篐筋体积配篐率计算的规定

结构设计资料: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篐筋体
积配篐率计算的规定
约束边缘构件篐筋配置,对照《混凝土高规》区分阴影区和非阴影区两部分。

在阴影区内应有封闭篐筋,可部分采用拉筋,拉筋可计入体积配篐率计算(如同框架柱中的拉筋)。

在非阴影区内,可采用篐筋和拉筋相结合的方式,也可完全采用拉筋,拉筋计入体积配篐率计算。

当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在约束边缘构件内确有可靠锚固时,才可与其它封闭篐筋、拉筋一起作为约束篐筋计算。

对约束边缘构件,无论《混凝土高规》的阴影区或非阴影区,其篐筋沿竖向的间距,特一级和一级时不应大于100mm,二级时不应大于150mm,要求是相同的。

1。

剪力墙边缘构件计算(10版新规范)

剪力墙边缘构件计算(10版新规范)

H1(㎜) H2(㎜)
400
100
300
300
B2a(㎜) B3a(㎜)
775
0
一、纵筋
规范规定暗柱纵筋最小配筋率(%)
最小纵筋计算值: 1200 ㎝2
规范规定的暗柱纵筋最小配筋
实配钢筋1
10 Φ
16
λv区域面积S:
实配钢筋2 As=
二、箍筋
0Φ 2011 mm2
18 满足要求
暗柱纵筋配筋率ρ =
λv范围内箍筋: 直径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表6.4.5-2 抗震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
底部加强部位
其它部位
纵向钢筋最小量 (取较大值)
箍筋
纵向钢筋最小
箍筋
最小直径 沿竖向最大 量(取较大 最小直径
(mm)
间距(mm)
值)
(mm)
0.010Ac,6φ16
8
0.008Ac,6φ14
8
0.006Ac,6φ12
6
100 0.008Ac,6φ14 8 150 0.006Ac,6φ12 8 150 0.005Ac,4φ12 6
d
a 柱区域内为a
b cd
截面 B1= 400 B2= 400 B3= 100 H1= 300 H2= 300 H3= 100
S1= 免算
S2= 免算 S3= 免算
配箍特征值λv
二、三级 λ>0.4 0.20hW
及lc/2 0.15hW
向截面高度加300mm 0.2
0.010Ac,6φ16(三级6φ14)

0.005Ac,4φ12
6
注1:Ac为边缘构件的截面面积;
200 0.004Ac,4φ12 6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

L1 L2 As1 As2 外圈大箍筋总长度 外圈大箍筋总长度(仅 内部箍筋及 内部箍筋及拉 外圈大箍 V1=As1*L1 (仅指红颜色的外围 指红颜色的外围环 拉筋总长度: 筋总长度:最终 单根箍筋面积 筋面积 环箍):初步计算 箍):最终计算 初步计算 计算 (mm) (mm) (mm2) (mm3) (mm) (mm) (mm2) 1648 1320 50.3 66350 1484 1464 50.3 箍筋间距 s (mm) 150 判断箍筋是 单位体积 否满足规范 的配箍率 构造要求 1.3963% 不满足 Pv
2.采用400MPa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采用500MPa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
3.《混凝土规范送审稿》用作受剪、受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的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360N/mm2。(高规送审稿:不再受360N/mm2限制)(对剪力墙边缘构 筋要求为宜)。 4.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5.保留二级抗震(老规范),对应轴压比0.3和0.4的情况,以便新老规范过度阶段使用。 6.非阴影区箍筋:可采用比阴影区箍筋直径小一个型号的钢筋(间距不变),采用环套布置,一般均能满足Zv/2。所以,非阴影区不再计算。 7.核心区面积:取箍筋内表面计算。端柱保护层厚度:近似按墙的保护层选取,偏安全。如想增大,可似选取要求更高的环境类别。
及最小直径 Pvmin 配箍率 0.880%
fc
fyv
混凝土强度等 混凝土抗压 箍筋级别 箍筋强度 级 强度 (N/mm2) (N/mm2) 不大于C25 16.5 HPB300 270
bf2=0时,外 bw1=0时,外 圈箍筋应减去 圈箍筋应减去 一个柱宽 一个墙宽 144 184 V=V1+V2 V2=As2*L2 (mm3) 73589 总的箍筋体积 (mm3) 1.40E+05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新)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新)

3516.7λv=0.2箍筋f yv =210N/mm 2λv范围内1.59%λv/2范围内0.80%设防烈度:6度抗震等级:轴压比暗柱类型截面B1B2(㎜)B3(㎜)H1(㎜)H2(㎜)a 200300100200300B2a(㎜)B3a(㎜)77501600㎝2实配钢筋112 Φ20实配钢筋28 Φ18As=5806mm 2满足要求直径竖向间距水平根数10100不填1010011010011010021.51%λv/2范围内拉筋:直径竖向间距水平根数λv/2范围面积(mm2):10100不填1010011010001010002.01%最小直径(mm)沿竖向最大间距(mm)最小直径(mm)一0.010A c ,6φ1681000.008A c ,6φ148二0.008A c ,6φ1481500.006A c ,6φ128三0.006A c ,6φ1261500.005A c ,4φ126四0.005A c ,4φ1262000.004A c ,4φ126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计算 混凝土强度等级C 混凝土强度fc=规范规定的暗柱纵 ρv 1=λv*f c /f yv = ρv 2=λv/2*f c /f yv =三级二、箍筋λv范围内箍筋:λv范围面积(mm2):一、纵筋规范规定暗柱纵筋最小配最小纵筋计算值:b内部小箍筋H向根数:b-H向箍筋总b内部小箍筋Ba向根数:a外围箍筋:a箍筋总长度b内部小箍筋B向根数:b-B向箍筋总d内部小箍筋B向根数:d-B向箍筋总d内部小箍筋H向根数:d-H向箍筋总体积配箍率ρv 1=不满足★★★c外围箍筋:c箍筋总长度d内部小箍筋Ba向根数:体积配箍率ρv 2=>0.8%满足要求表6.4.5-2 抗震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注1:A c 为边缘构件的截面面积;注2:其他部位的拉筋,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筋间距的2倍;转角处宜采用箍筋;λv区域面积S1: 暗柱纵筋配筋率ρ=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其它部位纵向钢筋最小量(取较大值)箍筋纵向钢筋最小量(取较大值)箍λ≤0.2λ>0.2λ≤0.2λ>0.2λ≤0.30.20h W 0.25h W 0.20h W 0.25h W 0.15h W0.15h W 0.20h W 0.15h W 0.20h W 0.10h Wλv 0.1440.240.120.20.12纵向钢筋(取较大值)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注3:当端柱承受集中荷载时,其纵向钢筋、箍筋直径和间距应满足柱的相应要求。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计入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计入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计入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计入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一、剪力墙的定义与作用剪力墙是建筑物中常用的一种承载结构,它可以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剪力墙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其整体稳定性。

二、剪力墙的构成和分类剪力墙通常由混凝土或砌块等材料组成,其形状可以是直线型、L型、U型、H型等。

根据其位置和功能不同,剪力墙可分为外侧剪力墙、内侧剪力墙、横向抗侧系统等。

三、水平分布筋在剪力墙中的作用水平分布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纵向间距相等、横向间距不等的钢筋。

在剪力墙中,水平分布筋主要起到以下作用:1. 提高整个结构的受弯承载能力;2. 增加结构刚度和稳定性;3. 减小混凝土开裂倾向;4. 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

四、剪力墙中水平分布筋的计算方法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剪力墙中水平分布筋的计算方法如下:1. 计算最大剪力:根据荷载和结构形式等因素,计算出剪力墙所受到的最大水平荷载;2. 计算配筋率: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截面尺寸等因素,计算出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3. 计算面积:根据最大剪力和配筋率,计算出所需的水平分布筋总面积;4. 设计间距:根据钢筋直径和截面尺寸等因素,确定水平分布筋的间距;5. 检验间距:通过对间距进行检验,保证其满足规范要求。

五、边缘构件体积在剪力墙中的作用边缘构件是指与剪力墙相邻接的梁、柱等构件。

在剪力墙中,边缘构件体积主要起到以下作用:1. 增加整个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2. 提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3. 减小剪力墙的变形。

六、边缘构件体积在剪力墙中配筋率的计算方法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边缘构件体积在剪力墙中配筋率的计算方法如下:1. 计算截面面积:根据边缘构件的尺寸和形状等因素,计算出其截面面积;2. 计算最大弯矩:根据荷载和结构形式等因素,计算出边缘构件所受到的最大弯矩;3. 计算配筋率: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截面尺寸等因素,计算出所需钢筋的配筋率;4. 计算钢筋面积:根据最大弯矩和配筋率,计算出所需钢筋总面积;5. 设计间距:根据钢筋直径和截面尺寸等因素,确定钢筋的间距;6. 检验间距:通过对间距进行检验,保证其满足规范要求。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新根据抗震规范2010编写的边缘构件配箍计算表-)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新根据抗震规范2010编写的边缘构件配箍计算表-)

3014.3λv=0.2箍筋f yv =210N/mm 2λv范围内1.59%λv/2范围内0.80%设防烈度:7度抗震等级:轴压比暗柱类型截面B1B2(㎜)B3(㎜)H1(㎜)H2(㎜)a 200300100200300B2a(㎜)B3a(㎜)77501600㎝2实配钢筋112 Φ20实配钢筋28 Φ18As=5806mm 2满足要求直径竖向间距水平根数12100不填1210021210021210022.46%λv/2范围内拉筋:直径竖向间距水平根数λv/2范围面积(mm2):10100不填1010011010001010002.01%最小直径(mm)沿竖向最大间距(mm)最小直径(mm)一0.010A c ,6φ1681000.008A c ,6φ148二0.008A c ,6φ1481500.006A c ,6φ128三0.006A c ,6φ1261500.005A c ,4φ126四0.005A c ,4φ1262000.004A c ,4φ126纵向钢筋最小量(取较大值)箍注1:A c 为边缘构件的截面面积;注2:其他部位的拉筋,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筋间距的2倍;转角处宜采用箍筋;λv区域面积S1: 暗柱纵筋配筋率ρ=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其它部位纵向钢筋最小量(取较大值)箍筋d内部小箍筋H向根数:d-H向箍筋总d内部小箍筋Ba向根数:体积配箍率ρv 2=>0.8%满足要求表6.4.5-2 抗震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体积配箍率ρv 1=>1.59%满足要求c外围箍筋:c箍筋总长度d内部小箍筋B向根数:d-B向箍筋总b内部小箍筋B向根数:b-B向箍筋总b内部小箍筋H向根数:b-H向箍筋总b内部小箍筋Ba向根数:二、箍筋λv范围内箍筋:λv范围面积(mm2):a外围箍筋:a箍筋总长度一、纵筋规范规定暗柱纵筋最小配最小纵筋计算值:规范规定的暗柱纵 ρv 1=λv*f c /f yv = ρv 2=λv/2*f c /f yv =三级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计算 混凝土强度等级C 混凝土强度fc=λ≤0.2λ>0.2λ≤0.2λ>0.2λ≤0.30.20h W 0.25h W 0.20h W 0.25h W 0.15h W0.15h W 0.20h W 0.15h W 0.20h W 0.10h Wλv 0.1440.240.120.20.12纵向钢筋(取较大值)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l c (翼墙或端柱)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图6.4.5-1抗震墙的构造边缘构件范围表6.4.5-3 约束边缘构件范围lc及其配箍特征值不小于墙厚和400mml c (暗柱)注5,λ为墙肢轴压比;注6,A c 为右图中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截面面积。

柱、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和配箍特征值计算

柱、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和配箍特征值计算

第17章柱、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和配箍特征值计算本章内容包括采用普通箍、复合箍配筋方式的矩形截面柱和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及配箍特征值的计算,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面积计算。

使用软件计算柱体积配箍率和配箍特征值的好处:1、速度快,否则翻厚重的设计手册至少十分钟才能找到;2、箍筋间距s 不是100mm 的也能得到,不象设计手册只能给出s 是整数的情况。

17.1矩形截面柱体积配箍率及配箍特征值计算《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6.4.7柱加密区范围内箍筋的体积配箍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箍率,应符合下式要求:v ρ≥v λyvc f f (6.4.7)式中:v ρ──柱箍筋的体积配箍率;v λ──柱最小配箍特征值,宜按表6.4.7采用;c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5时,应按C35计算;yv f ──柱箍筋或拉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表6.4.7柱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vλ抗震等级箍筋形式柱轴压比≤0.300.400.500.600.700.800.90 1.00 1.05一普通箍、复合箍0.100.110.130.150.170.200.23────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螺旋箍0.080.090.110.130.150.180.21────二普通箍、复合箍0.080.090.110.130.150.170.190.220.24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螺旋箍0.060.070.090.110.130.150.170.200.22三普通箍、复合箍0.060.070.090.110.130.150.170.200.22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螺旋箍0.050.060.070.090.110.130.150.180.20注:普通箍指单个矩形箍或单个圆形箍;螺旋箍指单个连续螺旋箍筋;复合箍指由矩形、多边形、圆形箍或拉筋组成的箍筋;复合螺旋箍指由螺旋箍与矩形、多边形、圆形箍或拉筋组成的箍筋;连续复合螺旋箍指全部螺旋箍由同一根钢筋加工而成的箍筋。

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计算实例

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计算实例

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计算实例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介绍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参数:1. 约束边缘构件的横截面积(单位:平方米);2. 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单位:米);3. 钢筋的直径(单位:毫米);4. 钢筋的间距(单位:毫米);5. 钢筋的层数。

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 计算钢筋的截面积钢筋的截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_s = frac{pi d^2}{4}$,其中 $d$ 是钢筋的直径。

假设钢筋直径为 12 毫米,则钢筋的截面积为 $A_s = frac{pi times 12^2}{4} = 113.1$ 平方毫米。

2. 计算钢筋的体积钢筋的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_s = A_s times l times n$,其中 $l$ 是钢筋的间距,$n$ 是钢筋的层数。

假设钢筋间距为150 毫米,钢筋层数为 3 层,则钢筋的体积为 $V_s = 113.1 times 0.15 times 3 = 50.9$ 立方毫米。

3. 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_c = A_c times l$,其中 $A_c$ 是约束边缘构件的横截面积,$l$ 是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

假设约束边缘构件的横截面积为 0.3 平方米,长度为 4 米,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为 $V_c = 0.3 times 4 = 1.2$ 立方米。

4. 计算体积配箍率体积配箍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ho_v = frac{V_s}{V_c}$,其中 $V_s$ 是钢筋的体积,$V_c$ 是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

代入以上计算结果,得到体积配箍率为 $rho_v = frac{50.9}{1.2} = 42.4%$。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进行了演示。

通过计算体积配箍率,可以更好地了解钢筋在约束边缘构件中的分布情况,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剪力墙是一种结构墙体,用来承受建筑物的水平荷载,其作用是通过阻碍墙上部的位移使其起到稳定建筑的作用。

在剪力墙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以及核心区面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计算内容。

1.边缘构件体积计算:剪力墙的边缘构件是负责承担墙上部位移的构件,其体积的计算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确定剪力墙的高度和宽度,记为H和B。

2)然后,确定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宽度,记为W。

3)计算边缘构件的面积,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V_edge = (H - 2W) * B其中,V_edge表示边缘构件的体积。

2.配箍率计算:配箍是为了增加混凝土的受力面积,提高其承载能力而设置的,配箍率是表征配箍量大小的指标。

通常,剪力墙的配箍率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具体数值根据设计规范而定。

配箍率的计算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确定剪力墙的高度和宽度,记为H和B。

2)然后,确定剪力墙的钢筋配箍间距,记为s。

3)计算剪力墙的配箍横截面积,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A_s=(H-2d)*B*(1/s)其中,A_s表示配箍横截面的面积,d表示剪力墙内外面到配箍横截面中心的距离。

3.核心区面积计算:剪力墙的核心区域是剪力墙内部的一个狭长区域,其面积的计算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确定剪力墙的高度和宽度,记为H和B。

2)然后,确定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宽度,记为W。

3)计算核心区的面积A_core = (H - 2W) * B其中,A_core表示核心区的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只是一种基本方法,具体的计算还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和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调整。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如墙体的强度、墙体中钢筋的布置方式等。

因此,在实际计算中,建议参考相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计算。

剪力墙边缘构件体积配配箍率计算

剪力墙边缘构件体积配配箍率计算

n2
n3
n4
2
2
4
3
砼保护层厚度
as 20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
As0
s
8
150
ρv(%)
0.769
约束 满足 构造 满足
边缘构件形式Ⅱ
体积配箍率
截面尺寸
bw
lw
200
400
箍筋肢数
n1
n2
2
3
砼保护层厚度
as 20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
As0
s
8
150
ρv(%)
0.70
约束 满足 构造 满足
边缘构件形III
体积配箍率
体积配箍率截面尺寸200200500600砼保护层厚度20箍筋直径箍筋间距体积配箍率截面尺寸200400砼保护层厚度20箍筋直径箍筋间距体积配箍率截面尺寸200200500800砼保护层厚度20箍筋直径箍筋间距ref
边缘构件形式Ⅰ
体积配箍率
截面尺寸
bw
bf
lw
lf
200
200
500
600
箍筋肢数
n1
截面尺寸
bw
bf
lw
lf
200
200
500
800
箍筋肢数
n1
n2
n3
n4
2
2
2
6
砼保护层厚度
as
ρv(%) 0.982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
As0
s
8
100
约束 #REF! 构造 #REF!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新规范)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新规范)
抗震墙边缘构件计算
规范要求纵筋最小直径及根数 结构类型 抗震等级及墙体部位 、轴压比控制点 纵筋最小配筋率 根数 (根) 一般结构 二级(底部约束λ c>0.4) 0.01 6 直径 (mm) 16 最小钢筋面 积 (mm2) 1206 规范要求箍筋最大间距及最小直径 箍筋 最小直径 8 最大间距 150 Zvmin 配箍特征值 0.2
第一种纵筋信息 根数n1 直径d1 (mm) (mm)
第二种纵筋信息 根数n1 直径d1 (mm) (mm)
2.采用400MPa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采用500MPa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
3.《混凝土规范送审稿》用作受剪、受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的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360N/mm2。(高规送审稿:不再受360N/mm2限制)(对剪力墙边缘构件, 还是按箍筋要求为宜)。 4.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5.保留二级抗震(老规范),对应轴压比0.3和0.4的情况,以便新老规范过度阶段使用。 6.非阴影区箍筋:可采用比阴影区箍筋直径小一个型号的钢筋(间距不变),采用环套布置,一般均能满足Zv/2。所以,非阴影区不再计算。 7.核心区面积:取箍筋内表面计算
及最小直径 Pvmin 配箍率 0.917%
fc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抗压 等级 强度 (N/mm2) C30、C35 16.5 箍筋级别
fyv 箍筋强度 (N/mm2) 不小于 HRB400 360
2限制)(对剪力墙边缘构件,尽管不用其抗剪(靠水平筋),但个人认为
算。
箍筋的保护层厚度 (mm) 15
箍筋内表面距混凝土 所有外圈大箍筋直径 外层表面距离 d1 (mm) 23 (mm) 8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由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考察较多,而《规范》中无具体计算公式,特整理如下,转载请注明出处。

1、计算依据:
2、计算公式
(1)体积配箍率:s A l A n cor i Si i ∑=v ρ
(2)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为c (最外层钢筋,即箍筋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箍筋直径为φ,如果题中明确给出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则可以根据箍筋与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关系求出c 。

(3)根据《规范》,箍筋长度l 为箍筋中心线长度,混凝土核心截面面积Acor 为最外层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积。

2、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计算简图及计算:
①li 如图中所示;②Asi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A ;③ni 可从题中图形数出;③s 一般题中给出;④Acor 计算公式如下。

(a )暗柱
Acor=(bw-2c-2φ)×(h-c-2φ)
(b )有翼墙
Acor=(b+bw+b-2φ)×(bf-2c-2φ)+(h+c )×(bw-2c-2φ) (c )有端柱
Acor=(bc-2c-2φ)×(hc-2c-2φ)+(h+c )×(bw-2c-2φ) (d )转角墙(L 形墙)
Acor=(bw+b-c-2φ)×(bf-2c-2φ)+(h+c)×(bw-2c-2φ)。

剪力墙体积配箍率计算

剪力墙体积配箍率计算

B2= 0
(㎜)
B1肢数:
B3= 0
(㎜)
H肢数:
H1= 300 (㎜)
a总长度:
H2= 0
(㎜)
B2肢数:
H3= 0
(㎜)
b总长度:
λv/2范围拉
S1= 120000 mm2 筋:
S2= 0
mm2
c总长度:
B3肢数:
d总长度:
λv范围钢筋
根数
5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6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写任何数值
剪力墙暗柱的体积配箍率计算
混凝土标号C 40
λv=
0.2
λv范围 内
λv/2范 围内
混凝土强度fc= 19.1
箍筋fyv= 300 ρv1=λ
v*fc/fyv= ρv2=λ
v/2*fc/fyv=
N/mm2 0.76% 0.38%
N/mm2 环境类 别:
二b 0.12
暗柱类型 截面B1 B2(㎜) B3(㎜)
0 (㎜) 0根 0 (㎜)
8根
2根 1根 2050 (㎜) 0根 0 (㎜)
0 (㎜) 0根 0 (㎜)
10 根
8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d总长度:
λv范围钢筋
根数
c
截面
箍筋长度计算
B1= 400 (㎜) λv范围箍
B2= 0
(㎜)
a总长度:
H1= 300 (㎜)
B1肢数:
S1= 120000 mm2
b总长度:
S2= 0
mm2 λv/2范围拉筋:
c总长度:
B2肢数:
d总长度:
λv范围钢筋
根数
d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新规范)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新规范)
抗震墙边缘构件计算
规范要求纵筋最小直径及根数 结构类型 抗震等级及墙体部 位、轴压比控制点 三级(底部约束λ c≤0.4) bw1 墙的长度 (mm) 0 V=Acor*S 纵筋最小配筋率 根数 (根) 一般结构 0.01 6 直径 (mm) 14 最小钢筋面 积 (mm2) 924 规范要求箍筋最大间距及最小直径 箍筋 最小直径 6 最大间距 150 Zvmin 配箍特征值 0.12
bw 端柱长度 (mm) 200 Acor
bf 端柱宽度 (mm) 200
bf1 墙的宽度 (mm) 200
bf2 墙的偏心 (mm) 0
n1 (根数) 3
n2 (数) 1
n3 (根) 2
n4 (根) 0
箍筋内表面混凝土 一个箍筋间距的混 核心区面积 凝土体积 (mm2) 2.60E+04 (mm3) 3.90E+06 箍筋内表面距混凝 土外层表面距离 (mm) 23
L1 L2 As1 As2 外圈大箍筋总长度 外圈大箍筋总长度(仅 内部箍筋及 内部箍筋及拉 外圈大箍 V1=As1*L1 (仅指红颜色的外围 指红颜色的外围环 拉筋总长度: 筋总长度:最终 单根箍筋面积 筋面积 环箍):初步计算 箍):最终计算 初步计算 计算 (mm) (mm) (mm2) (mm3) (mm) (mm) (mm2) 1108 770 50.3 38704 939 924 50.3 箍筋间距 s (mm) 150 判断箍筋是 单位体积 否满足规范 的配箍率 构造要求 2.1811% 满足 Pv
箍筋的保护层厚度 (mm) 15
箍筋直径d (mm) 8
第一种纵筋信息 第二种纵筋信息 暗柱面积 纵筋总面积 纵筋配筋率 判断是否满足 根数n1 直径d1 根数n1 直径d1 A 规范构造要求 (mm) (mm) (mm) (mm) (mm2) (mm2) p 10 14 6 16 80000 2745.8 3.4322% 满足 备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增加5mm。当表中出现“****”或“#VALUE",表示该种边缘构件在规范中不存在。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由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考察较多,而《规范》中无具体计算公式,特整理如下,转载请注明出处。

1、计算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5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11.7.18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10 第6.4.5条;2、计算公式(1)体积配箍率:s A l A n cor i Si i ∑=v ρ(2)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为c (最外层钢筋,即箍筋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箍筋直径为φ,如果题中明确给出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则可以根据箍筋与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关系求出c 。

(3)根据《规范》,箍筋长度l 为箍筋中心线长度,混凝土核心截面面积Acor 为最外层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积。

2、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计算简图及计算:①li 如图中所示;②Asi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A ;③ni 可从题中图形数出;③s 一般题中给出;④Acor 计算公式如下。

(a)暗柱Acor=(bw-2c-2φ)×(h-c-2φ)(b)有翼墙Acor=(b+bw+b-2φ)×(bf-2c-2φ)+(h+c)×(bw-2c-2φ)(c)有端柱Acor=(bc-2c-2φ)×(hc-2c-2φ)+(h+c)×(bw-2c-2φ)(d)转角墙(L形墙)Acor=(bw+b-c-2φ)×(bf-2c-2φ)+(h+c)×(bw-2c-2φ)财务管理工作总结[财务管理工作总结]2009年上半年,我们驻厂财会组在公司计财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厂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全组人员尽“参与、监督、服务”职能,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重点,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剪力墙构造和约束边缘构件计算

剪力墙构造和约束边缘构件计算

bf(翼墙宽度)
200
lc(约束边缘构件延墙肢长度)
500
500

翼墙lc
1100 1100
λv(配箍特征值)
0.12 0.20
纵向钢筋面积
2700
箍筋或拉筋竖线间距
150
体积配箍率限值ρv
0.770% 1.283%
L形翼墙
bf(翼墙宽度)-X bf(翼墙宽度)-Y lc(约束边缘构件延墙肢长度)-X lc(约束边缘构件延墙肢长度)-Y λv(配箍特征值)
纵向钢筋面积 箍筋或拉筋竖线间距 体积配箍率限值ρv
二级抗震
λ≤0.4 λ>0.4
200
200
500
500
500

600
0.12 0.20
1600
150
0.770% 1.283%
C50 23.1
端柱
bc(端柱延墙肢方向长度) hc(端柱垂直墙肢方向长度)
lc(约束边缘构件延墙肢长度) λv(配箍特征值) 纵向钢筋面积
箍筋或拉筋竖线间距 体积配箍率限值ρv
二级抗震
λ≤0.4 λ>0.4
400
400
700
700
0.12 0.20
2500
150
0.770% 1.283%
HRB400 360
墙体尺寸
bw
hw
300
2100
暗柱
lc(约束边缘构件延墙肢长度) λv(配箍特征值) 阴影区长度 纵向钢筋面积
箍筋或拉筋竖线间距 体积配箍率限值ρv
二级抗震
λ≤0.4 λ>0.4
400
420
0.12 0.20
400
400

剪力墙边缘构件计算

剪力墙边缘构件计算

剪力墙边缘构件计算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计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对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剪力墙边缘构件计算的相关知识。

剪力墙作为一种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而边缘构件则是剪力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增强剪力墙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在进行剪力墙边缘构件计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参数。

剪力墙边缘构件通常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

约束边缘构件一般设置在抗震等级较高的部位,其配筋要求更为严格;构造边缘构件则用于抗震等级较低的区域。

计算剪力墙边缘构件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

其中,轴压比是一个关键的参数。

轴压比是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

轴压比越大,意味着柱子承受的压力越大,对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也就越高。

另外,混凝土强度等级也会影响边缘构件的计算结果。

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能够提供更大的抗压能力,但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成本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边缘构件的尺寸。

边缘构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尺寸需要根据规范要求和结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来说,边缘构件的尺寸越大,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就越好,但同时也会增加建筑成本和施工难度。

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规范规定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以约束边缘构件为例,其纵筋配筋面积需要根据轴压比、混凝土强度等级、箍筋配置等因素进行计算。

箍筋的配置则需要满足体积配箍率等要求,以保证边缘构件的约束效果。

对于构造边缘构件,其配筋要求相对较为宽松,但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如纵筋的最小直径、间距等。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进行反复的验算和调整。

例如,当计算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能需要调整边缘构件的尺寸、配筋或者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新)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新)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新)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新)一、引言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是在建造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对保证墙体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进行详细阐述,并将每一个章节进行细化说明,以确保内容的极致详细。

二、概述本章将介绍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的背景和目的,解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对计算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三、计算基准在进行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前,需要明确计算所使用的基准和标准。

本章将详细介绍所涉及的相关基准和标准,并对其理解进行解释。

四、设计参数在进行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时,需要确定一些设计参数,如构件尺寸、材料特性等。

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些设计参数的选取原则和具体数值。

五、计算公式本章将详细介绍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所使用的公式,并对公式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解释和说明。

同时,还将给出计算过程示例,以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式。

六、配箍率计算在本章中,将详细介绍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的计算方法,并给出计算步骤和示例。

通过这些详细的计算过程,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准确地进行配箍率计算。

七、验算和优化本章将介绍如何对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配箍率进行验算,并在验算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八、工程实例本章将给出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以展示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际例子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配箍率计算的方法。

九、总结本章对全文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扩展内容:1、本所涉及附件如下:- 附件1:剪力墙边缘构件尺寸表格- 附件2: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箍率计算表格- 附件3:工程实例示意图2、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法律名词1:建造结构设计规范注释:建造结构设计中遵循的规范和标准,用于指导设计和计算。

- 法律名词2:剪力墙注释:一种常见的结构构件,用于承受水平荷载和抗震作用。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由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考察较多,而《规范》中无具体计算公式,特整理如下,转载请注明出处。

1、计算依据: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5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11.7.18条;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10 第6.4.5条;
2、计算公式
(1)体积配箍率:s A l A n cor i Si i ∑=v ρ
(2)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为c (最外层钢筋,即箍筋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箍筋直径为φ,如果题中明确给出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则可以根据箍筋与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关系求出c 。

(3)根据《规范》,箍筋长度l 为箍筋中心线长度,混凝土核心截面面积Acor 为最外层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积。

2、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计算简图及计算:
①li 如图中所示;②Asi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A ;③ni 可从题中图形数出;③s 一般题中给出;④Acor 计算公式如下。

Acor=(bw-2c-2φ)×(h-c-2φ)
Acor=(b+bw+b-2φ)×(bf-2c-2φ)+(h+c)×(bw-2c-2φ)
Acor=(bc-2c-2φ)×(hc-2c-2φ)+(h+c)×(bw-2c-2φ)
(d)转角墙(L形墙)
Acor=(bw+b-c-2φ)×(bf-2c-2φ)+(h+c)×(bw-2c-2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考察较多,而《规》中无具体计算公式,特整理如下,请注明出处。

1、计算依据: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5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第11.7.18条;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011-2010
第6.4.5条;
2、计算公式 (1)体积配箍率:s A l A n cor i Si i ∑=v ρ
(2)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为c (最外层钢筋,即箍筋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箍筋直径为φ,如果题中明确给出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则可以根据箍筋与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关系求出c 。

(3)根据《规》,箍筋长度l 为箍筋中心线长度,混凝土核心截面面积Acor 为最外层箍筋表面围的混凝土面积。

2、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计算简图及计算:
①li 如图中所示;②Asi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附录A ;③ni 可从题中图形数出;③s 一般题中给出;④Acor 计算公式如下。

(a)暗柱
Acor=(bw-2c-2φ)×(h-c-2φ)
(b)有翼墙
Acor=(b+bw+b-2φ)×(bf-2c-2φ)+(h+c)×(bw-2c-2φ)
(c)有端柱
Acor=(bc-2c-2φ)×(hc-2c-2φ)+(h+c)×(bw-2c-2φ)
(d)转角墙(L形墙)
Acor=(bw+b-c-2φ)×(bf-2c-2φ)+(h+c)×(bw-2c-2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