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未晚,人生,从来不必用寒门或富贵来固化。 穷人家孩子的发展道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一刀:男性文化,撩妹指南,走心观点,专业挽救落后男青年。网易轻松一刻出品,公众号(qingsong_163)。

最近被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话以及后续源源不断的评论刷屏。

他说,农村地区越来越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寒门不出贵子,要怪父母不够努力?

尽管对部分奋斗中的人来说,可能很扎心,但我觉得熊同学说的都是大实话,是根据自己切身感受而来。

昨天还看到一个观点,讲“寒门难出贵子,是对奋斗者的公平”,说“寒门的父母无知懒惰,自己造就了贫穷,却嫉妒不甘心,要求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这是对那些通过拼搏,给孩子创造良好成长条件的人的不公平。”

但抛开地区、阶层、经济条件等差异,单把锅全甩给父母,这无疑是一碗没有良心的毒鸡汤。

上面批判的“寒门父母”,是类似《我爱我家》里“纪春生”父母一样的人物,导致纪春生家破人亡,只能当个被社会抛弃的“二混子”。

寒门不出贵子,要怪父母不够努力?

老付:你弄成今天这个样子,家里就不管你吗?

春生:管啊。就说我爹吧,单位管得比较严,他得老在那里盯着。

老付:看看看看。这就是为了事业而耽误了子女教育的典型例子。你父亲在哪里工作?

春生:监狱……

老付:就说嘛。改造犯人是一项极其牵扯精力的工作。

春生:可不是嘛。要不人家警察说,让他把自己管好就行,不让他管我。

老付:说了半天,你父亲是犯人啊。

老付:那你母亲呢?

春生:我娘可是个传奇人物,当年帮我爹偷高压线的时候,电死了。也算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吧。

老付:这不是造孽吗!那组织上呢?你们村里乡里就不管你吗?

春生:管啊,在社办企业给我找了个工作。工休太短,工时太长,一共干了俩月我就不干了,不干了。

老付:那你可以考虑去做生意嘛,你看很多个体户倒腾蔬菜水果,都发财了。

春生:我这人天生心慈手软,骗不了人。

老付:那就老老实实回家务农!种地也可以发家致富。

春生:我这肉皮子嫩,太阳一晒就长毒疮。

老付:那当农民工怎么样?

春生:我一接触扬灰就过敏,喘……喘……

老付:那你干脆出家算了,当和尚最清闲!

春生:我顿顿得吃肉……

“纪春生”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形象,因为无知懒惰导致了贫穷的情况的确存在,但并不普遍,更多的情况是因为穷,条件有限,见识受到了局限。

尽管是“寒门”,但出人头地的愿望始终是有的。

不论是初高中还是大学,我接触到很多来自所谓“寒门”的同学,他们的父母往往是这样的嘱托:

家里穷,我们使劲供养你,希望你能出人头地,你能读到哪里家里就供到哪里。

“你可能委屈,可能不服,但你被淘汰了。”当年马东在央视经典节目《挑战主持人》中送别没一个选手时的经典台词。

这个世界上,努力了并不必然成功,人生总是所有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上一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物质条件没多少改善是现实;但见识短浅从来不是一种罪;

这些父母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亦没有懒惰,所以,不能说这是一个消极的故事。

现在的社会舆论对豪门与寒门的标签化,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国家长普遍的焦虑和脆弱。

对社会上升阶梯的不信任,赋予了孩子最大的压力。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对寒门或者豪门这样家庭条件的不断强调,而在于:条件既定,寒门之子要如何做?

“条件”从来不是绝对的,永远有“比不过”的人。

有个说法,我们不可能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赶上别人三代的积累。我出身的家庭是“寒门”,我的条件不如别人,追赶无望,那是否就该放弃奋斗了?

“你这一代不行,还要考虑下一代啊!”

现实中,奋力跻身城市中产的年轻人,努力为孩子入托入学创造条件,有的甚至在朋友圈不断奉承老师,忍得种种不满,只为老师能多照顾一下孩子。

而这些,却也总抵不过“条件”在孩子中的攀比。“贵门”之上,还有更大的富贵优越。我们都明白这些道理,只是,泥沙俱下,不进则退,不能不做。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想围绕自己,自上而下地建立一条鄙视链和一个交际圈,维系自己和下一代存在的更高意义。

寒门不出贵子,要怪父母不够努力?

其实,哪怕不考虑下一代,为我们自己,也得知道为更好的生活奋斗,是一种正确。

我当时所在的大学,当时新生入学选择宿舍也是各取所需。

条件好一点的选择新楼,住宿费高一点;条件不好的或者觉得没必要多花钱的同学,就住在老楼。

并没有高人一等或低人一头的感觉,因为大部分人都明白:大学4年住得舒适与否,并非决定后续人生道路的核心因素。当时已经如是,以现在95后群体的独立性,他们对自身的关注,超越了对家庭的关注。

人生和人生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更好的“条件”,是相对概念的,在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判断和选择。

迷茫是暂时的,抱怨更没什么用。

中山大学副教授肖瑜在《南方周末》发布文章说,相当一部分寒门子弟即使凭借努力进了名牌大学,他们也是大学里最迷茫的一批人。

没有了目标,自然就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

回想以前,发现的确是这样的。在四线城市以下,大家在初高中被灌输最多的就是,“现在好好努力,上了大学就是出人头地了,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寒门不出贵子,要怪父母不够努力?

不止我,包括当年我们学校出身农村家庭的全省高考状元L,在大学里也经历了很长一段迷茫期。

用他的话来说,那时候进了北大,发现落后北京的孩子不是一星半点,是隔着一条银河。

人家早已经玩得很6的电脑,我是高考查分时才第一次用!怎么办?只能花时间来补上。

“不得不承认,玩得好的同学始终是大牛啊。当然,最后我也不差。”

艾青说,饥饿是可怕的,它使年老的失去仁慈,年幼的学会憎恨。

这里的饥饿,可以看作任何天然的缺失,由此导致情绪失控。

失去目标的孩子、失意的孩子,要么把自己封闭在“壳”里,觉得社会要对他的现状负责;

要么,度过迷茫期,在就业、升学深造这些大方面,逐步明确目标。

最怕的就是心态高不成低不就,犹犹豫豫。我所看到更多的人在践行后者。

毕竟,除了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耗费了我们的精力,让我们站在原地,目送别人越走越远。抱怨并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

很多人会说:我奋斗了,但总感觉比别人差啊。

网友L曾经问我,他没读过大学,中专毕业后直接在职场打拼,收入还可以。

最近看很多同学晒自己更大名校的毕业照或者博士录取通知书,忽然觉得人生没有经历这些,很遗憾,有些失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