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升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和纸
四川对口升学语文试卷

四川对口升学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一愁莫展C. 手屈一指D. 恣意妄为答案:A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能力很强。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被取消了。
C. 我们一定要避免不发生类似事故。
D. 这部电影的情节非常感人,让我深受感动。
答案:A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痛。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步伐像风一样轻盈。
D. 他的意志像钢铁一样坚强。
答案:B(注:此题为多选项,但为简化示例,仅给出一项正确答案)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并(bīng)州棱(líng)角狡黠(xiá)久假(jiǎ)不归B. 浸(jìn)润蓦(mò)然腈(qíng)纶残碑断碣(jié)C. 喟(kuì)叹愤慨(kǎi)盥(guàn)洗呱呱(guā)坠地D. 阻挠(náo)鱼鳔(biào)咯(kǎ)血踔(chuō)厉奋发答案:C(注:实际考试中,应检查所有选项,此处仅给出正确答案)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这么努力,难道不应该得到表扬吗?C. 这个问题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了理想而奋斗吗?答案:A(注:此题为多选项,但为简化示例,仅给出一项正确答案)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________》。
答案:周南3.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主题是________。
答案:揭露封建礼教的残酷和虚伪三、阅读理解(共30分,每小题根据题目要求给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2024年山西对口升学语文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A. 《子夜》
B. 《骆驼祥子》
C. 《阿Q正传》(正确答案)
D. 《家》
下列哪个成语与“勤奋学习”无关?
A. 悬梁刺股
B. 凿壁偷光
C. 画蛇添足(正确答案)
D. 闻鸡起舞
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词语不属于“四季”的范畴?
A. 春暖花开
B. 夏日炎炎
C. 秋高气爽
D. 午夜梦回(正确答案)
下列哪部古典名著的作者是吴承恩?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正确答案)
D. 《红楼梦》
下列哪个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A. 他心如刀割,痛苦不堪。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那声音如同雷鸣般响亮。
(正确答案)
D. 他的话像一把利剑,直刺我心。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战国时期的赵国有关?
A. 破釜沉舟
B. 完璧归赵(正确答案)
C. 指鹿为马
D. 卧薪尝胆
下列哪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人苏轼?
A. 《静夜思》
B. 《春晓》
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确答案)
D. 《登鹳雀楼》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描述“天气”的?
A. 晴空万里
B. 狂风暴雨
C. 春暖花开(正确答案)
D. 雷电交加。
对口升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和答题纸 (1)

2018——2019学年中专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120分钟120分卷)姓名:选择题(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曲.解龋.齿趣.味是非曲.直 B.恰当.档.案荡.漾安步当.车C.舍.弃摄.取赦.免退避三舍. D.便.宜骈.文蹁.跹便.宜行事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广袤无垠各行其事郁郁寡欢承前起后B.百无聊赖变本加厉坐享其成莫可名状C.不知所措怨天忧人再接再励兵慌马乱D.洪福齐天顾盼神飞原形毕露黔驴技穷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皇帝,能穿,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_____ 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A.因为才如果就B.因为就即使才C.只有就如果才D.只有才即使就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数字化的浪潮正在方兴未艾....,它不仅给未来的通信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其他领域,数字化同样魅力无穷。
B.我愤然离开了那家商店,刚才与服务员争执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C.《红楼梦》中的妙玉着墨虽少,但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材料,人物栩栩如生....。
D.孩提时代走过的土路,如今早已被柏油马路所代替,路旁高楼林立,家乡真是变得面目全非....了。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C.这位语言大师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般。
D.如何防止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校周边免遭抢劫是一件大事。
6.填入下文横线处,与上下之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常想,如果每一个人在刚成年时都能突然聋盲几天,那对他可能会是一种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河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A. 后裔(yi)岛水(fu)殷红(yin)有恃无恐(shi). .B. 自诩(xu)刀俎(ju)遏止(仓)黯然失色(如). .C. 瞥见(pie)巢禀(ke)枙杆(wei)杳无音信(yao). .D. 颓记(pi)亵渎(xi仓)徘徊(hui)针眨时弊(bian). . .【答案】c【解析】A项,般红(y T n)为yan。
殷红[yan h 6 ng] : 发黑的红色。
B项,刀俎(j u)为zu。
刀俎[d a o z u ] : 刀和站板,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
D项,徘徊(hu1)为hu6 i。
徘徊[p6 i h u 6 i] : 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针廷时弊(bi an)为bi an。
针及时弊[zh e n bi a n sh r b 1 ] : 发现或指出错误等,劝人改正。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旰陌踩蹑堆灿B. 炯娜窃宛惆怅C. 放诞渺茫贮藏D. 款待吞噬浩翰【答案】B 川流不息惊慌失措披荆斩刺没精打彩【解析】A项,“瑾灿”为"瑾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
也用于人或事物。
项,“披荆斩刺”为“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披:拨开。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多刺小灌木。
D"没精打彩”为“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3. 下列作家、作品及体裁对应有误的是(A . 史铁生——《合欢树》——散文B. 路遥——《平凡的世界》——小说C. 曹禺——《《雷雨》——戏剧D . 老舍《我的母亲》诗歌【答案】D【解析】《我的毋亲》是老舍写的散文。
4.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扎中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对口升学语文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

对口升学语文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对口升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者有误的一项是()A.怀揣(chuāi) 敕(chì)造寒暄(xuān) 苍穹(qióng) B.怂(sǒng)恿伺(cì)候笃(dǔ)嗜纤(xiān)细C.记载(zài) 嘉(jiā)许国殇(shāng) 吝(lìn)啬D.篁(huáng)竹风骚(sāo) 惦(diàn)记瘫痪(h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撮土兰舟幽微残羹冷灸B.灌概狭窄魂魄硕果累累C.墓碑挫折搜索恩怨分明D.忧愁圣贤缠绕丰功伟纪3.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好雪片片》——林清玄——小说B.《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议论文C.《窦娥冤》——关汉卿——戏剧D.《画里阴晴》——吴冠中——散文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面对小日本的大扫荡,虽是四面楚歌之境,但我们的战土们仍斗志昂扬。
B.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C.不少同学爱屋及乌,因为喜欢明星,对明星的一切都格外青睐。
D.科学家们还将借此机会了解,如果彗星的碎片与地球碰撞,将会有怎样的惊心动魄的后果。
5.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项是( )。
A.静女其殊,俟我于城隅。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
D.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首诗。
其中《静女》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约会的诗篇,诗中男子的憨厚痴情,女子的活泼调皮,让人印象深制。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石头记》。
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的历史趋势。
2023对口升学语文试题

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A.踟蹰.(chú)敕.造(chì)商贾.(jiǎ)纨绔.子弟(zhí)B.奖券.(juàn)打烊.(yàng)和煦.(xù)自惭形秽.(suì)C.蹂躏.(1ìn)戏谑.(xuè)濒.临(bīn)破釜.沉舟(fǔ)D.戮.力(lù)饥馑. (jǐn) 圭臬.(niè)曲高和.寡(h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遒劲弘扬龟裂安步当车B.惊诧彭湃滥用虚无漂缈C.大抵暗淡虹霓开天劈地D.笑靥灌溉维幕精疲力谒3.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有误的是()A.戴望舒——《雨巷》——散文B.关汉卿——《窦娥冤》——戏剧C.海明威——《老人与海》——小说D.艾青——《我爱这土地》——诗歌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是()A.关于这个议题,大家的意见大相径庭....,全票通过。
B.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
C.他们俩是住在同一栋宿舍楼同一层里的邻居,门当户对....,经常见面。
D.遇到亲友家中有喜事、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清清白白....,亲自去贺吊一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
5.下列古诗词不正确的是()A.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C.羽扇伦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B.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家,代表作有小说《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戏剧《项链》。
2023对口升学试题及答案语文

2023对口升学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 yì)B. 箴言(zhēn yán)C. 蹉跎(cuō tuó)D. 饕餮(tāo tiè)2.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异。
B.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路漫漫其修远兮。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让人佩服。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总是独断独行,不顾他人意见。
D.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非常认真。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落了,冬天的雪飘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
C. 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D.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诚实。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B. 他的心像小鹿一样乱跳。
C. 他的话让人如沐春风。
D. 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C.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D. 他难道不热爱学习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生活。
B.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因为他有一颗乐观的心。
C.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坚持不懈。
D.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努力?因为他有一个梦想。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猛。
B. 他的心像一片平静的湖面。
对口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对口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蹉跎(cuō)缱绻(quǎn)踟躇(chí)舶来品(bó)B. 蹉跎(cuō)缱绻(quàn)踟躇(zhī)舶来品(bó)C. 蹉跎(cuō)缱绻(quàn)踟躇(chí)舶来品(bó)D. 蹉跎(cuō)缱绻(quǎn)踟躇(zhī)舶来品(bó)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仍然不遗余力。
B.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仍然不遗余力。
C.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仍然不遗余力。
D.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仍然不遗余力。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C. 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D. 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仍然不遗余力。
B.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仍然不遗余力。
C.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仍然不遗余力。
D.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仍然不遗余力。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C. 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D. 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仍然不遗余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中专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120分钟120分卷)姓名:选择题(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曲.解龋.齿趣.味是非曲.直 B.恰当.档.案荡.漾安步当.车C.舍.弃摄.取赦.免退避三舍. D.便.宜骈.文蹁.跹便.宜行事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广袤无垠各行其事郁郁寡欢承前起后B.百无聊赖变本加厉坐享其成莫可名状C.不知所措怨天忧人再接再励兵慌马乱D.洪福齐天顾盼神飞原形毕露黔驴技穷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皇帝,能穿,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_____ 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A.因为才如果就B.因为就即使才C.只有就如果才D.只有才即使就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数字化的浪潮正在方兴未艾....,它不仅给未来的通信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其他领域,数字化同样魅力无穷。
B.我愤然离开了那家商店,刚才与服务员争执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C.《红楼梦》中的妙玉着墨虽少,但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材料,人物栩栩如生....。
D.孩提时代走过的土路,如今早已被柏油马路所代替,路旁高楼林立,家乡真是变得面目全非....了。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C.这位语言大师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般。
D.如何防止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校周边免遭抢劫是一件大事。
6.填入下文横线处,与上下之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常想,如果每一个人在刚成年时都能突然聋盲几天,那对他可能会是一种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黑暗将使他理解瞎子的渴望,寂静将使他同情聋子的不幸。
B.黑暗会使他更加懂得视力之可贵,寂静会教育他懂得声音的甜美。
C.黑暗将使人类没有了歧视,寂静将使人们没有了争吵。
D.黑暗中人们才懂得互相关心,寂静中人们才知道彼此爱护。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古代帝王、诸侯所祭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的“社稷”代表国家。
B.古文中一句话叫“句”,句中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
C.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
D.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用“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早梅》,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A.首联把梅花与万木进行对比,万木的干枯摧折既有力地衬托了梅花的迎风斗雪,又很好照应了诗题“早”B.颔联用平淡的语言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浓艳、高贵的雪中梅花图。
C.颈联写梅花的风韵和姿色,尾联寄寓诗人深深的情思。
D.这首咏梅诗,语言清丽,笔墨含蓄,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9.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虽有槁暴B.知名而行无过C.君子生非异也D.日参省乎已10. 下列应用文的结束语与相关文种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A.以上报告如无不妥,建议批转有关单位研究执行(呈报性报告)B.是否妥当,请批示(请示)C.如蒙录用,请赐回信(求职信)D.谨向您致以衷心的慰问(慰问信)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从体裁上看,《包身工》是一篇,属于记叙文,作者是。
2.《鸿门宴》选自汉代司马迁所著的《》,该书是一部体通史。
3.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有一付对联,讽刺主观主义学风严重的人,上联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下联是:。
4.荀子《劝学》中首次出现并且现在仍被使用的两个成语,一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另一个是“”。
5.《诗经》主要采用、、的艺术手法。
6.构成戏剧情节最基本的要素是。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每空1分,共5分)1.将诗句补写完整。
,江清月近人。
B.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不要人夸颜色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留肝胆两昆仑。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共30分)(一)阅读一(10分)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
生物学世纪将在三个领域中到来:医药、环境整治和农业。
以清除污染为例,新的研究表明,在进化的过种中,自然界曾反复地从微生物中增加或减少基因簇,就像调试计算机时增加或减少程序一样。
既然自然界能这样做,今天的操纵者也行。
于是一个名为基因组工程的新领域诞生了。
基因研究所目前在测序的一种细菌可以耐受超量辐射。
如果插入了它的铀代谢途径的基因簇,科学家们也就参照制成了可以清除高辐射废物的细胞。
一些乐观的科学家期望着由全能生物导致的绿色高效经济的诞生。
这些生物可以做清理垃圾到利用无机物制造甲烷的所有事情。
从而可以解决我们面临的紧迫的污染问题。
事实上这种尝试已经开始了。
几年前,美国卡纳基研究所的生物学家曾把生产塑料的基因转入拟南芥中,使其成了一个生物塑料工厂。
现在,美国科学家使这个概念成了商业现实。
科学家预言,到了2003年,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将大规模种植这种植物。
一些科学家相信,生物学的世纪也会导致电子学的新纪元。
在基因的双螺旋中蕴含的信息百万倍于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把它作为计算的基础是很吸引人的。
在一次DNA计算机会议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博涅赫认为,虽然用DNA进行一次计算要花一个小时,而用硅片只要几分之一秒,但硅片一次只能做一件工作,而一台DNA计算机理论上可同时进行十亿亿个工作。
当然,要向硅片挑战,DNA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世界已经飞速走向生物技术的世纪了,连科学家们也不知道前景会怎么样。
有些学者甚至怀疑人是否具有足够的智慧了解自身的80000个基因是如何共同作用产生了一个可以注视自己过去未来生命的。
但是,大家已经认识到,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当我们进入下一个千年时,生物技术将在人类历史上写下自己的篇章。
(节选自《克隆震憾》)1.如何理解“全能生物”?(3分)2.“美国科学家使这个概念成了商业现实”中,“这个概念”指的是什么?(3分)3.文中认为“生物学的世纪也会导致电子学的新纪元”,其根据是什么?(4分)(二)阅读二(10分)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
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
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例如: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
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
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
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
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管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受细胞上的纤毛。
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
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
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
在美国64-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
据一些国家征招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选自(科学世界)2004年第4期)1、本文主要说明了(限10个字以内)。
(3分)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3.第③段划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4分)(三)阅读三(10分)①个团大门是浑圆的洞,两旁月台上满植纤纤翠付,那扶疏的竹叶就像无数“个”字,园名即由此而来。
据说黄至筠生平最爱翠竹,走遍天下寻觅珍奇竹种,个园极盛时期拥有150多个品种,现在仅存几十种。
你看,一片嫩嫩的竹丛,几支竹笋兀立其间,那挺拔的气势,生意盎然的神韵,时时刻刻传递着春回大地的新绿葱笼的信息。
这里是个园的“春景”。
②最引人入胜的是个园的“冬景”。
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有两两相对的,有簇聚成团的。
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山。
宣石又名雪石,内含石英,石头表面像是蒙着一层薄薄的残雪。
在这里,无论何日何时,都能看见一群“狮子”在雪地里嬉戏,狮形假山后面有一道石粉墙,墙上错落地排列着三排十八个脸盆大小的圆洞。
初见的人不识个中奥妙,待到三九寒天,尖啸的西北风刮在墙上,在十八个圆洞之间连续折射穿越,便发生奇特的物理效应,整座粉墙就成为一架巨大的乐器,奏起苍凉沉郁的交响乐。
“冬景”尽头的粉壁上有两个圆洞,从这里又可窥见“春景”。
1.“据说黄至筠生平最爱翠竹”中的“据说”和“现在仅存几十种”的“仅”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2.“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3.“个园”的景物有什么特征?(4分)五、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并完成后面的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语法结构上看,其句式特点是什么?这句中有一个通假字,将之找出来并加以翻译。
(3分)2.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
(3分)3.准确翻译“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9分)六、写作(40分)基本要求:(A)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并按要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