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章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习题1.是非判断题1-1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所致,VitB12溶液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是红色光波。
1-2因为透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色光。
1-3有色物质溶液只能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某段波长的光有吸收。
1-4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的浓度越低,其透光率越小。
1-5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降低。
1-6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是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是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1-7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值随入射光的波长增加而减小。
1-8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溶液浓度有关。
1-9有色溶液的透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
1-10在吸光光度测定时,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结果也就越准确。
1-11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入射光。
1-12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越狭窄,吸光光度测定的准确度越高。
1-13吸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被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1-14在实际测定中,应根据光吸收定律,通过改变比色皿厚度或待测溶液浓度,使吸光度的读数处于0.2~0.7之间,以减小测定的相对误差。
1-15在吸光光度法测定时,被测物质浓度相对误差的大小只有透光度为15%~65% 的范围内才是最小的。
2.选择题2-1分光光度法与普通比色法的不同点是A.工作范围不同B.光源不同C.检测器不同D.检流计不同E.获得单色光方法不同2-2 Zn2+的双硫腙-CCl4萃取吸光光度法中,已知萃取液为紫红色络合物,其吸收最大光的颜色为A.红B.橙C.黄D.绿2-3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因素中有关系的是A.比色皿的厚度B.有色络合物浓度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2-4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A.1T =A B.㏒1T=A C.㏒T=A D.T=㏒1A2-5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较大,说明A.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厚度厚B.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大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D.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高E.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2-6朗伯-比耳定律说明,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均匀有色溶液中,有色溶液的吸光度正比例于A.溶液的温度B.溶液的酸度C.液层的厚度D.有色配合物稳定性E.溶液的浓度和溶液厚度的乘积2-7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高峰值降低D.不移动,但高峰值增大2-8已知磷钼杂多酸络合物的透光率为10%,而它与硅钼杂多酸络合物的吸光度差为0.699,那么,硅钼杂多酸络合物的透光率为A. 50%B. 20%C. 30%D. 40%2-9进行光度分析时,误将标准系列的某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调透光率100%,在此条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85%。
无机及分析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docx

第一章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 与0.58% 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较接近的是溶液()。
(A) 0.1 mol/L 蔗糖溶液 (B) 0.2 mol/L 葡萄糖溶液 (C) 0.1 mol/L 葡萄糖溶液(D) 0.1 mol/L BaCb 溶液2. 25°C 时,总压为10 atm 时,下面几种气体的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的是:( )。
(A) O.lg H 2 (B) 1.0 g He (C) 1.0 g N 2 (D) 1.0 g CO 23. 气体与理想气体更接近的条件是( )。
6. 一定愠度下,等体积的甲醛(HCHO)溶液和葡萄糖(C6H12O6)溶液的渗透压相等,溶液中甲醛和葡萄糖的质量比是( )。
(A) 6 : 1(B)1 :6(C) 1:3(D) 3:1 7. 下列相同浓度的稀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 )o(A) HAc 溶液 (B) CaCh 溶液 (C)蔗糖水溶液 (D) NaCl 水溶液 8. 取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融化路面的冰雪,效果最好的是()。
(A)氯化钠 (B)氯化钙 (C)尿素[CO(NH 2)2] (D)蔗糖9. 在一定的外压下,易挥发的纯溶剂A 中加入不挥发的溶质B 形成稀溶液。
此稀溶液的沸点随着加的增加而 ()。
(A) 升高(B)降低 (C)不发生变化 (D) 无一定变化规律 10.室温25°C 时,0.1 mol/L 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o(A) 25 kPa(B) 101.3 kPa (C) 248 kPa (D) 227 kPa11.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为()。
(A)天气太热 (B)很少下雨 (C)肥料不足 (D)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12. 37°C,人体血液的渗透压为780kPa,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浓度是()。
(A) 85 g/L (B) 5.4 g/L (C) 54 g/L (D)8.5 g/L 13. 有一半透膜,将水和某溶质水溶液隔开,其结果是()。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选择题 (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B. mol·kg-1C. g·L-1D. mg·g-1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 1和K 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B. K 1/K 2C. K 1×K 2D. K 1-K 2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B. 2,2,0,-C. 3,2,1,+D. 4,1,0,-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B. 3和9C. 6和12D. 9和18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C. D.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B. -2C. 8/3D. 3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无机与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与分析化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分,共25题)1. 用KMnO4法测定草酸钠样品时,加入MnSO4的目的是:()A. 除O2,防止诱导反应的发生B. 防止指示剂的封闭C. 使指示剂变色敏锐D. 加快滴定反应速度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的大小与两电对的电极电势差值有关,对n1=n2=1的反应,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时,Δφ'应大于:()A. 0.09 VB. 0.27 V C . 0.18 V D .0.40 V3. Q检验法是用来检验:()A. 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B. 两组测定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C. 可疑值D. 平均值4. 标准差比相对平均偏差更能说明测定结果的:()A. 准确度B. 精密度C. 系统误差D. 方法误差5. 用0.01000 mol·L-1NAOH测定同浓度HCl溶液时,pH突跃范围是:()A. 4.3~9.7B. 5.3~9.7C. 4.3~8.7D. 5.3~8.76. pH玻璃电极在测定溶液pH时是:()A. 指示电极B. 参比电极C. 金属电极D. 氧化还原电极7. 下列有效数字为4位的是:()A. pH=2.87B. 3.69C. 2.9×10-6D. 0.010008. 一待检离子有不同的鉴定反应,选择哪个鉴定反应是依据:()A.只考虑鉴定反应的灵敏度B.只考虑鉴定反应的选择性C.在灵敏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选择选择性高的鉴定反应D.只考虑鉴定反应外部特征9.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 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只的CO2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D. 每份加入的指示剂的量不同10. 精密度以()为标准。
A. 平均值B. 真实值C. 中间值11. EDTA法测定水中的CA2+、Mg2+离子总量时,溶液的酸度应保持在()。
A. pH>10.0B. pH=10.0C. pH<10.0D. 中性12. 某试样分析测定时,取样7.00 mL,则此分析属于:()A. 常量分析B.微量分析C. 半微量分析D.超微量分析13.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0.1%,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绝对误差为±0.0001g,用减量法称量时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质量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4)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4)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5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及其关系的方程式。
2.用佛尔哈德法测Cl -时,若不采用加硝基苯等方法,分析结果将。
3. 在H 2SO 4介质中,用KMnO 4法测定绿矾(FeSO 4 · 7 H 2O )中的铁含量,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是。
4. 微观粒的重要特征是,具体体现在微观粒子能量的和运动规律的统计性。
5. 向CuSO 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以生成Cu 2(OH)2SO 4沉淀;继续滴加氨水,则生成。
6. 写出下列物质共轭酸的化学式:HPO 42-__________;H 2AsO 4-________________。
7. 由醋酸溶液的分布曲线可知,当醋酸溶液中HAc 和Ac -的存在量各占50%时,pH 值即为醋酸的p K a 值。
当pHp K a 时,则__________为主要存在形式。
8. 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和规则有,,。
9.Q P =ΔH 的应用条件是,,。
10.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的——————;它愈大,在同样条件下,温度的影响愈——。
11.KMnO 4在酸性条件下与还原剂作用,被还原为Mn 2+,它的离子半反应式为——————(2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如果体系经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则体系的()A. Q=0, W=0, △U=0.B. Q +W=0 , △H=0, Qp=0.C. Q ≠W, △H=Qp , △U=0.D. △H=0, △U=0, U ≠0.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A. H=U+PVB. G=H-TSC. △U=Q+WD. △r G m =-RTlnK 3. 已知H 2O 2的电势图:酸性介质中:O 2H 2O 2H 2O 0.67V1.77V碱性介质中:O 2H 2O 2H 2O -0.08V0.87V说明H 2O 2的歧化反应()A. 只在酸性介质中发生B. 只在碱性介质中发生C. 无论在酸性介质中还是碱性介质中都发生D. 无论在酸性介质中还是碱性介质中都不发生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均自发进行B. △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均自发进行C. △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均自发进行D. △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均自发进行5. 某物质的化学式是AB 3,其溶解度S 和容度积常数K sp Θ的关系式是()A. K sp Θ=2S 2B. K sp Θ=2S 3C. K sp Θ=27S 4D. K sp Θ=4S 2 6.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2Cu(S)+1/2O 2(g)=Cu 2O(s) K 1 Cu 2O(s)+1/2O 2(g)=2CuO(s) K 2 则可指出反应2Cu(S)+O 2(g)= 2CuO(s) 的K等于:()A. K 1+K 2B. K 1-K 2C. K 1×K 2D. K 1/K 2 7.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 △r G m θ越负,反应速度越快。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1、已知 A+B = M+N, Δr H m=35kJ∙mol-1; 2M + 2N = 2D, Δr H m=-80kJ∙mol-1.则A+B = D的Δr H m= kJ∙mol-1。
2、已知分析天平能称准至±0.1mg, 要使试样的称量误差不大于1‰,则至少要称 g。
3、按有效数字规则计算 2.187×0.852 +9.82/3.425= 。
4、溶液中某物质X的浓度为2×10-5mol∙L-1, 用1 cm比色皿在465nm处测得吸光度为0.400, 则此配合物在465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L·mol-1·cm-1。
5、计算0.10 mol∙L-1Na2HPO4溶液的pH值,选择最简计算公式为[H+]= (H3PO4的逐级解离常数为K a1、K a2、K a3)。
6、Ac–的分布系数与HAc的总浓度无关,取决于HAc的和溶液的。
7、加入沉淀剂后,被沉淀的离子在溶液中残留量不超过 mol∙L-1叫沉淀完全。
= 0.09961 g·mL-1, 则8、已知: Cr2O72- + 6I- + 14H+ = 2Cr3+ + 3I2 + 7H2O , M KI=166.01, T KI/K2Cr2O7C K= moL·L-1。
2Cr2O79、将反应2Ag+ 2I- + 2H+ = 2AgI↓ + H2组成原电池,则原电池符号为。
10、已知Pb2+的浓度为10-2mol·L-1,在pH=4.0时,lg Y(H)=8.44,10、lg K PbY=18.04,则Pb2+ (填“能”或“不能”) 被EDTA标准溶液准确滴定。
11、配合物:[Cu(NH3)4][PtCl4]的名称是(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2、用EDTA滴定Zn2+时,Al3+有干扰,可在合适的pH值下,加入NH4F使Al3+ [AlF6]3-配离子,属于掩蔽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化学试剂分为几大类?实验室中最普遍使用的一般试剂分为几个等级?如何选用化学试剂?答:化学试剂的选用应以实验要求,如分析任务、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分析对象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正确度要求等为依据,合理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
不同等级的试剂价格差别很大,纯度越高价格越贵,试剂选用不当,将会造成资金浪费或影响实验结果,故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试剂的级别应就低而不就高。
此外应注意,不同厂家、不同原料和工艺生产的化学试剂在性能上有时会有显着差异,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同一类试剂在性质上也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在较高要求的分析中,不尽要考虑试剂的等级,还应注意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等事项,必要时应作专项检验和对照实验。
2、在容量分析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中,哪些玻璃仪器在用蒸馏水淋洗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淋洗?简述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过程及其是否洗净的检验方法。
答:容量分析操作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和锥形瓶,其它可能使用的玻璃仪器还有烧杯、量筒等,其中滴定管、移液管和吸量管在清洗干净和用蒸馏水淋洗后,还需用少量待装溶液淋洗2~3次,各次淋洗时待装溶液的用量约为10mL、5mL、5mL。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及其弄脏程度来选择,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步骤是:⑴用自来水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刷洗,使附着在器壁上的灰尘和不溶性杂质脱落,再用自来水冲刷掉已脱落的灰尘、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⑵用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蘸取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使附着器壁的有机物和油污脱落,再用自来水冲洗;若油垢和有机物仍洗不干净,可将合成洗涤剂或肥皂液适当加热再洗涤。
⑶用洗液洗涤:先将玻璃仪器中的水尽量除去,再把洗液加入玻璃仪器内,洗液用量约为玻璃仪器总容量的1/5,倾斜仪器并慢慢转动(注意!勿将洗液流出),使仪器内壁全部被洗液润湿。
数分钟后,将洗液倒回洗液瓶中(可反复使用至洗液颜色变绿色时才失效),再用自来水完全洗去残留在器壁上的洗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1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正确 √;错误 ×)1. 具有sp 3等性杂化轨道类型的分子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型。
( )2.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热效应都相同。
( )3.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一定降低。
( )4. 分析测定的精密度高,则准确度必然高。
( )5. 电子的波动性是电子运动时呈波浪式的前进。
( )6. 标定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邻苯二甲酸氢钾。
(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 )8.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Ag +时,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 )9. 在EDTA 配合滴定中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 )10. 有色溶液显现的颜色是透射光的颜色。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 )A.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B. 溶液的沸点升高C.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D. 溶液具有渗透压2. 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1mol 溶质溶于( )A. 1 dm 3溶液B. 1000 g 溶液C. 1 dm 3溶剂D. 1000 g 溶剂3.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摄氏度,其结果是( )A. 对反应没有影响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 不改变反应速率D. 使平衡常数减小4.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D.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 进行方法校正C. 进行空白试验D. 进行仪器校正6. 当反应A 2 + B 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 υ = k(A 2)(B 2)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 )A. 一定是基元反应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C. 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D. 对A 来说是基元反应7. 基态原子的第五层只有2个电子,则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 )A. 肯定为8个B. 肯定为18个C. 肯定为8~32个D. 肯定为8~18个8. 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Ar] 3d84s2 ,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d区B. f区C. p区D. s区9. 对于原子的s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距原子核最近B. 球形对称C. 必有成对电子D. 具有方向性10. 已知某难溶盐AB2的溶解度为S(单位为mol·L-1),其溶度积为()A. S3B. S2C. 4S3D. S3/411. 过量AgCl溶解在下列各物质中,问哪种溶液中Ag+浓度最小()A. 100 cm3水B. 1000 cm3水C. 1000 cm3 0.5 mol·dm-3KNO3溶液D. 100 cm3 0.2 mol·dm-3KCl溶液12. 在0.10 dm3 0.10 mol·dm-3 HAc溶液中,加入0.10 mol NaCl晶体,溶液的pH将会()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判断13. 两个半电池,电极相同,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也相同,都可以进行电极反应,但溶液的浓度不同,它们组成电池的电动势()A. E= 0,E≠0B. E≠0,E≠0C. E≠0,E = 0D. E= 0,E = 014. 用Nernst方程式计算Br2/Br−电对的电极电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Br2的浓度增大,E增大B. Br−的浓度增大,E减小C. H+的浓度增大,E减小D. 温度升高对E无影响15. 下列分子中相邻共价键的夹角最小的是()A. BF3B. CCl4C. NH3D. H2O16. Al3+与EDTA形成()A. 非计量化合物B. 夹心化合物C. 鳌合物D. 聚合物17. 下列几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A. [Co(en)3]Cl3B. [Co(NH3)6] (NO3)3C. [Co(NH3)6]Cl2D. Co(NO3)318. 下列配离子在强酸中能稳定存在的是()A. [Fe(C2O4)]3-B. [AlF6]3-C. [Mn(NH3)6]2+D. [AgCl2]-19. 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 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浓度B. 入射光的波长C.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D. 比色皿厚度20. 重量分析中的沉淀形式应当符合()A. 溶解度小B. 沉淀纯净含杂质少C. 相对分子量尽量大D. A、B和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已知标准电极电势E(Cu2+/ Cu+)=0.153V, E(Cu+/ Cu)=0.521V,则E(Cu2/ Cu)= ,能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8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每小题1分 共10分 )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 )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 )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 )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 )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引起的。 ( )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 )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 )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 )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 )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 ) 选择题 ( 每小题2分,共30分 )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1和K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 A. K1+K2 B. K1/K2 C. K1×K2 D. K1-K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 A. 3,2,2,+ B. 2,2,0,- C. 3,2,1,+ D. 4,1,0,-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HClHBr HI HF B. HIHBrHClHF C. HF HI HBr HCl D. HF HCl HBr HI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 )方法减免。 2 / 8
A. 对照试验 B. 校正仪器 C. 空白试验 D. 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12.在[Cu(NH3)4]2+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A. 3 B. 4 C. 5 D. 6
13.在NH4+ + OH- NH3 + H2O体系中,属于质子酸的物质是( )。 A. NH3与H3O+ B. OH-与NH4+C. NH4+与H2O D. OH-与NH3 14.从锰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可以看出,在酸性介质中会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 )。
A. MnO4- B. MnO42- C. MnO2 D. Mn2+ 15.EDTA准确直接滴定单一金属离子M的条件是( )。 A. lgKf≥8 B. lgcM·Kf≥6 C. lgcM+lgKf′≥6 D. lgcM+lgKf≥6 三、填空题 ( 共 25分 ) 1.命名[Cr(NH3)4Cl2]NO3为 ,中心离子为 ,配位原子为 ,配位数为 ,配体包括 。 2.在含有AgCl(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0.1 mol·L-1 的 AgNO3 , AgCl的溶解度将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NH3分子中N的杂化方式为 杂化,空间构型为 。BCl3分子中B的杂化方式为 杂化,空间构型为 。 4.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______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____极。 5.常用于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有 、 常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有 、 。 6.24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族 区。 7.核外电子排布的三规则是 、 、 。 四、计算题 (共 35分 ) 1.(6分)取2.67g萘溶于100g苯中,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1.07K,求萘的摩尔质量(苯的凝固点下降常数为Kf =5.12 K·kg·mol-1)。 2.(6分)测定某蛋白质质量分数七次,数据为:79.58%,79.45%,79.47%,79.50%,79.62%, 79.38%, 79.80%。求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极差。 3.有一含有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称取试样0.5895 g溶于水,用0.3000 mol·L-1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HCl 24.08mL,加入甲基橙,继续用上述HCl标准溶液滴定,又消耗HCl 12.02mL,计算试样中Na2CO3和NaOH的质量分数。M(Na2CO3)=106.0g·mol-1,M(NaOH)=40.00 g·mol-1。(8分) 4.配制pH=9.50的缓冲溶液,需要在1L 0.1 mol·L-1L的NH3·H2O中加入多少克NH4Cl(设体积不变)。
θbK
(NH3)=1.8×10-5,M(NH4Cl) =53.50 g·mol-1(8分)
5.φ(Ag+/Ag)=0.799 V, 向电极中
加入KBr 使AgBr 沉淀达到溶解平衡时,且c(Br-)=1.0 mol·L-1,求(Ag+/Ag) [已知 Ksp (AgBr) = 7.7×10-13)]。(7分) 3 / 8
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2.×;3.× ;4.√ ;5.× ; 6.× ;7.× ;8.√;9.√;10.√ 二、选择题 1.B;2.B;3.B;4.D;5.D; 6.C;7.B;8.A;9.A 10.C ; 11.D ;12.B;13.C;14.B;15.C 三、填空题 1.硝酸二氯四氨合铬(III); Cr3+; N, Cl; 6; NH3, Cl- 2.减小; 同离子效应 3.sp3不等性; 三角锥形; sp2; 平面三角形 4.正; 负 5.Na2CO3; Na2B4O7·10H2O; H2C2O4·2H2O; KHC8H4O4 6.24Cr:1s22s22p63s23p63d54s1; 4; VIB; d区 7.泡利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洪特规则
四、计算题 1.解: 苯的凝固点降低常数为Kf =5.12 K·kg·mol-1 1.07K =5.12 K·kg·mol-1×
M=127.8 g·mol-1 解:平均值=(79.58%+ 79.45%+79.47%+79.50 %+79.62%+79.38%+ 79.80%)÷7= 79.54% 平均偏差=0.11% 相对平均偏差=0.14% 标准偏差=0.14% 相对标准偏差=0.18% 极差=79.80%-79.38%=0.42% 解:
1(HCl)2(HCl)-13-1(HCl)[](NaOH)(NaOH)0.3000molL(24.0812.02)10L40.01gmol 0.5895gscVVMwm
=24.55% 22323
-13-1(HCl)(HCl)(NaCO)(NaCO)0.3000molL12.0210L106.0gmol 0.5895gscVMwm
kg10100g67.23-M4 / 8
=64.84% 4.解:根据pH=θapK–lgabcc 所以9.5= θapK – +4NHblgcc =14–θbpK – r/lg0.1xM=14 – 4.74 – 1.05.53/lgx 故x=3.08g(7分)
5.解: Ag+ + e- Ag (Ag+/Ag)
Ag+ + Br- AgBr Ksp = 7.7×10-13 c (Ag+) = Ksp/c (Br-) = 7.7×10-13 g·mol-1 (Ag+/Ag) = (Ag+/Ag) +0.0592lgc (Ag+) = 0.799 V + 0.0592lg 7.7×10-13 =0.083V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得分: 分 1.有三种非电解质的稀溶液(都为水溶液),它们的沸点顺序为C>B>A,则它们的蒸气压曲线为( )。
A. B. C. D. 2.CaO(s)+H2O(l) Ca(OH)2(s),在25ºC及标准状态下反应自发进行,高温时其逆反应为自发,这表明该反应为( )类型。 A. ΔrHm > 0, ΔrSm <0 B. ΔrHm <0, ΔrSm >0 C. ΔrHm > 0, ΔrSm >0 D. ΔrHm <0, ΔrSm <0 3.在1073K下,反应2NO(g)+2H2(g)=N2(g)+2H2O(g)的反应速率如下表。 序号 c(NO)/ (mol·L-1) c(H2)/( mol·L-1) v/(mol ·L-1 ·S-1) 1 2.00×10-3 6.00×10-3 1.92×10-3
2 1.00×10-3 6.00×10-3 0.48×10-3 3 2.00×10-3 3.00×10-3 0.96×10-3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 A. v=kc(NO)c(H2) B. v=kc2(NO)c2(H2) C. v=kc(NO)c2(H2) D. v=kc2(NO)c(H2) 4.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等于其产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 A. SO2(g)+O2(g)SO3(g) B. N2(g)+O2(g)NO(g) C. 2H2(g)+O2(g)2H2O(g) D. CO(g)+O2(g)CO2(g) 5.反应2A+2B3C,对A是一级反应,对B是二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 )。 A. s-1 B. mol·L-1·s-1 C. L·mol-1·s-1 D. L2·mol-2·s-1 6.反应2H2O2(g) 2H2O(g)+O2(g) ΔrHm =-211.46 kJ·mol-1,对其逆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