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_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山地住宅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探讨
山地住宅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探讨山地住宅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探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此背景下,山地住宅作为一种新型住宅形态,备受人们追捧。
然而,山地住宅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度。
笔者在此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山地住宅规划1. 山地住宅的选址山地住宅的选址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建筑设计和生活质量。
一方面,选址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自然因素。
同时也要考虑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用地政策等社会因素。
另一方面,山地住宅往往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因此选址时也要考虑供应链和物流等问题,保证生活质量。
2. 山地住宅的布局山地住宅的布局需要兼顾美观、便捷和实用。
首先,要考虑周边环境和景观,尽量将其融入设计中,以充分利用场地的美学价值。
其次要考虑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布局便捷且合理,保证居住者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3. 山地住宅的绿化和环保山地住宅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在规划中需要合理设计绿地和景观,保持空气清新、环境舒适。
同时,还需要推广节能环保手段,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山地住宅建筑设计1. 考虑地形地貌山地住宅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地形地貌,以便更好地融于周围环境。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利用山体的高低变化,巧妙设计梯度和层次感,提升建筑美学价值。
2. 选择材料与风格山地住宅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选材和风格,不同的建筑材料和设计风格能够产生不同的美感和效果。
建议充分考虑本地资源和环保因素,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环保可持续的材料和设计风格。
3. 科技智能化随着科技智能化的发展,山地住宅建筑设计也需要跟随潮流,采用洁净、绿色、低碳等新技术,建造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住宅。
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建筑舒适度和安全性。
结语总之,在山地住宅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中,需要全面考虑周边环境、居住者需求、绿化与环保等多个因素,实现美学与实用的融合。
此外,要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环保材料,建造更加安全、舒适和环保的住宅。
山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对于山地建筑理论的研究,针对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从国内较为权威的理论研究网站可以查到的资料看来,可以知道的是,对于山地建筑的理论、设计等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首先,虽然基于人们自身的应对外界的能力不断在增强而对于山地的天然屏障的依赖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深厚难舍。与此同时,农耕时代使得人们对于平地的热爱已经大大超越了对于山地的开发应用,平地和山地之间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近年来,人们对于山地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的研究探讨有在增加,其趋势大致是可喜的上升状态;其次,从相关研究报告的数量就可以看出,针对山地建筑设计的研究已经渐渐的被人们重视,但是,从研究报告的质量上看来,可以明显地看出,对于山地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探索阶段。
在对本小区的排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时,设计的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生活排水系统和防洪排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包括室外道路中雨污水管排水系统和生活污水排水系统,道路雨污水管将雨水收集后流至雨水主干管网,最终排入沁河;生活污水排水经污水管收集后汇入市政综合污水管网,最终流入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本小区内的防洪排水系统采用的是经济、合理、安全的排水系统,防洪管道与沁河连接,将收集到的山体中流出的水体流至沁河中。
关于外国的山地建筑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其特点,由于有些国家的地理面貌的先决因素,其山地覆盖面积较小,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就相对较少。但是从国际的大趋势看来,人们对于山地建筑设计的研究热情是高涨不息的。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对于生态环境与人文建筑相适应的过程。
3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3.1采用天然地基建筑
山地建筑采用天然地基设计浅基时,应保证基底传力至稳定持力层,并避免过大的基底传力至临近台地边坡下的挡墙类支护体上,根据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第5.4节的规定,对土层的稳定边坡坡角及基底传力扩散角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可以推导出建筑基底边缘至挡墙墙背(对应基底传力至挡墙基脚以下)的最小水平距离,或逐步加深前排基础埋深,从而尽量消除设挡墙后基础对挡墙的附加力影响。对于抗震设防地区,按照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及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还应注意分析建筑基底地震水平附加推力对支挡结构的影响。
浅谈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
浅谈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摘要】山地居住区规划,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山地特点出发,从建筑与山地地形之间的关系,规划山地道路系统,营造立体空间景观,营造立体生态特色和处理防洪、排洪等工程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山地;山地居住区;立体空间景观;立体生态特色;防洪、排洪我国山地比较多,面积占国土三分之二,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山区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因此,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见山地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山地一般具有比较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只要科学地加以规划就有可能建成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富有魅力和活力的社区。
在设计过程中,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正确处理建筑与山地地形之间的关系山形地势千变万化,设计中应在变化中寻找普遍规律,理顺关系。
一般将建筑摆放成与等高线平行或斜交的关系,既顺应周边关系,又经济合理,在条件限制下,也可以与等高线垂直,这时考虑场地关系要复杂些,可以将建筑进行错层、吊脚、筑台等处理。
建筑宜长短搭配,顺应地形,错落分布,即可创造丰富的空间关系,又可使建筑间互不遮挡,引进最大的阳光面。
山地地形特征明显,具有起伏变化较大,高差较大,地形复杂的特点,因此应尽可能保持原始地形以避免不必要的土方量,并且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可设计地下、半地下建筑,利用屋顶布置绿化、庭院或活动场地,对多层次的立体空间充分利用,是对山地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山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2.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布置道路系统应结合基地自身的自然条件,建立布局合理、线形灵活,等级明确的道路网结构体系。
规划中要顺应原有地形地势的起伏变化,依山就势布置道路系统。
自然地形对道路有很大影响,在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地区或山区,道路选线常受地形、地貌、工程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有时候不得不在地面上要作较大的改变,纵坡也要作适当的调整。
山地道路如果片面强调平、直,就会增加土方工程量而造成浪费。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摘要: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居住区规划设计重要构成部分,在开拓生存空间、提高居住体验和促进建筑事业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联系实际工程案例,从建筑布局、道路组织、空间设计等方面着手,对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展开详尽探讨,也希望文章所阐述内容能够为类似项目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也加快了城镇现代化建设步伐,涉及到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城市用地紧张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而山地居住区因其所体现出的自然生态、回归自然等优势特征,受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市场前景也十分巨大,对山地居住区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计,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问题,还能够满足现代人们拥抱生态居住需求,以推动现代建筑行业朝着崭新方向发展[1]。
基于此,对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展开研究和分析。
1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对山地居住区进行规划设计,需要严格遵循以下要求:(1)因地制宜的建筑布局,与平地居住区相比较,山区居住区所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建筑选址和布局难度,再加上山地地势所体现出的起伏多变特征,需要在建筑布局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确保建筑物与山地地形协调统一;(2)自然起伏的建筑天际线,由于山地地势起伏和高差比较大,在进行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怎样对其进行协调和利用,一般情况下针对地势较高台地区域,可以对楼层较高建筑进行设置,而针对地势相对较低区域则可以对多层、低层建筑进行设置,具体操作中也要结合地形和建筑高差,使整体建筑形态呈现出依山起伏、高低错落和层次分明形态,整体建筑美观性和艺术性也会得到提高;(3)科学合理道路组织形式,山地居住区道路受地势影响比较大,怎样对道路走线进行设计和确定,直接关系到山地居住区规划成败,结合相关规范规定要求居住区车行道路纵坡需要控制在0.3%~8.0%以内,因此针对坡度较小区域,就可以遵循功能性原则,采用与地形等高线垂直、斜交的方式进行设计,若地形坡度比较大,就可以采取斜切等高线方式对道路加以设计,以更好满足人们行车要求;(4)依托地势打造居住区景观,在对山地地区进行开发和利用时,更加侧重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因此在进行山区居住区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的保留原有自然山体,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对水文景观、自然景观加以打造,以满足现代人们拥抱生态居住需求[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市规划设计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市规划设计初探摘要:传统城镇化进程造成的城市就业-居住空间的失衡,使得人们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开始注重考虑城市工作地-居住地的协同性,城市的和谐发展。
本文立足于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结合山地城市的特点,研究了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设计分析。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山地城市;规划设计前言山区作为一个复杂并且和地球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受城市建设与自然灾害的影响,水土流失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丧失日益严重。
同时,山地城市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
为求得迅速发展,山地城市开发建设速度加快,在人们居住条件与生活、工作小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人居大环境质量却在不断降低,本已脆弱的山地城市生态系统以比城市建设更加快的速度日趋恶化。
如何在获取长足发展,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谋生机会的同时,保护与改善山地城市生态系统,优化人居环境是山地城市规划应加以深入探讨的问题。
1山地城市规划设计概述1.1山地城市特点(1)山地建筑山地建筑是构成城市风貌特征的重要物质要素。
山地建筑具有地域性和协调性两大特点,在山地城巾中,自然的山水格局、地貌特征、植被形态是构成山地城市风貌特色的自然基础和最观基质,因此山地城市规划设计必须要包含适应山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域性特点。
(2)山地城市交通特点山地城市交通组织与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有紧密联系。
城市交通运输是城市人流、物流在城市空间布局平面上的投影。
山地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结构从根本上决定着城市交通的流量和流向。
山地城市布局结构是否合理,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它是不是能使山地城市各功能组团之间的人流、货流得到合理地分配,使它们流动的平均空间距离尽可能缩短,使山地城市不必要的交通流降到最低,总的交通流量最少,从而使山地城市的道路网系统、主、次干道的等级和密度得到合理的组织[1]。
1.2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1)安全原则作为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安全,体现在山地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如用地选择,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市政工程设施组织以及城市灾害防治等方面。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探讨--以江山墅居住区详细规划为例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探讨————以江山墅居住区详细规划为例摘要:本文结合江山墅居住区详细规划,针对山地居住区复杂的地形、地貌特点,如何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总体布局、景观设计、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规划控制,进行了探索性的论述。
关键词:山地住区;尊重自然;灾害评估;景观规划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detailed planning of Jiangshanshu residential district, in mountainous residential areas of complex terrain, top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risk of geological hazard, general layout, landscape design,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planning control, undertook an exploratory discussion.Key words: mountain residential district; respect for nature; hazard assessment; landscape planning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优美、地价相对低廉的山地资源的开发价值正逐日凸显,山地居住区也正以它独有的艺术与技术魅力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1】由于山地的地形、地貌等条件的不同,山地居住区的规划手法不同于平原地区。
在山地居住区的规划中,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本文结合江山墅居住区详细规划,针对山地居住区复杂的地形、地貌特点,如何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总体布局、景观设计、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规划控制,进行了探索性的论述。
2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拥有南花园美誉的蟠龙湖南岸,背山面水,区内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特色鲜明、自然环境优越。
浅谈山地-岩石在居住小区规划中的应用
浅谈山地\岩石在居住小区规划中的应用摘要:重庆畔山林语景观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山地、岩石、植物为造景要素,突出山地、岩石、植物景观并辅以人性化、趣味化的休闲活动设施营造一个亲切、舒适、宁静优美的山地居住小区。
本文重点解决地形起伏较大,具有较大高差环境的人行与车行的关系、小区绿化的和谐统一问题。
关键词:山地岩石居住小区景观设计重庆市依山临水,山在水中立,水在山中流,两江环抱,蜿蜒曲折,三山相连,峰峦叠翠,具有“山城”、“江城”之美称,山地景观资源极为丰富,起伏变化的地形和天然的自然景致造就了重庆独特的景观风貌。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一味追求华丽、气派,在小区开发中加入大量的铺装、金属元素,忽视了对原有山地、岩石的利用和开发,使得重庆居住小区的景观面临丧失特色的危机。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层次的提高及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更喜欢居住在更自然化、山野气息浓郁的环境中。
[1]本文将以重庆地区特有的山地、岩石为彻入点,以重庆华宇福源山庄的景观特色,探讨山地、岩石在居住小区环境中的应用。
1畔山林语的概况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华岩新城华龙大道龙门阵主题公园旁,建筑面积10万m2,绿化面积5826 m2,绿化率32.30%。
[2]背靠龙门阵主题公园和华岩寺风景区,面朝城市干道华龙大道以及规划中的城市轻轨曹家院子段。
项目南北长约520m,东西长约80~130m。
地形高差较大约60m。
在沿华龙大道有10m宽的绿化保护带,小区平行于华龙大道有34m宽轻轨轨道保护带。
2.设计原则2.1以人为本,功能第一原则[4]不一味追求华丽的景观效果,以为住户营建亲切、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为出发点。
满足居民的休憩、娱乐和日常活动,符合居民游憩心理和行为规律。
2.2生态功能原则小区内从南到北,跃落60多m,顺应设计的台阶,分层设计了一系列风格独特的台地花园,小池边沿柳树下种植有夜来香、杜鹃、蕨类植物,使庭园景观更接近自然,[3]同时还巧妙地隐藏了用以循环用水的潜水泵,避免了园林设施对庭园景观的破坏。
015、山地城市新区的生态规划策略——以武夷山市北城新区为例
3.1 基于自然山水资源保护的生态格局 3.1.1 顺应自然的土地优化利用布局
根据区域生态格局特点和新区生态要素特征,新区空间结构应遵循整体有机分散,核心 地区紧凑集中的布局原则,形成沿崇阳溪带状集聚,两岸组团簇拥环抱,生态绿地有机渗透 的整体结构,并融入武夷山整体的城市格局。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优先进行土地适用性评 价,综合现状情况确定土地使用的兼容程度[5],选择兼容性较好、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小的用 地作为开发建设用地,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满足新区建设的需要。运用 GIS 空 间分析技术对新区的基质、斑块、廊道系统进行梳理、优化,保留基地内部的浓密树林,辟
2.2 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新区整体空间风貌
地域文化是山地城市的灵魂,武夷山作为闵文化的集中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其中,尤以茶文化和朱子理学为代表的书院文化影响最深。在 北城新区的发展建设中,应注重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结合,在规划内容、产业选择等方面
融入文化创新思维。遵循自然和谐,有机生长的发展模式,取武夷文化之精华,显武夷山水 之灵韵,借鉴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和闽北民居的建筑语汇,使建筑的风格、材料、色彩与现代 空间的需求协调共生。同时,结合新时代的技术手段塑造与地貌、水文、植被协调统一的建 筑风貌,使建筑群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使新区成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山水园林新区。
浅谈山地居住小区的设计
浅谈山地居住小区的设计---以霍山县佛子岭镇西侧小区设计为例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近年来各项管理体制的积极改革,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势头良好,城市化率逐年发展,从而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增大。
为了能够吸纳新增城市人口,并营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城市中需要新建一大批居住小区。
而在耕地日益宝贵和建设用地不断紧张的情况下,山地居住小区的建设在增多,因此对其设计方法的相关研究将十分有意义。
一、研究的意义山地,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
以上是地理学范畴内对于山地的一般定义,对于在本次研究和论述的范围内的山地则是从建筑学角度出发,指一种具有特殊场所感的建筑基地,是与平原、水乡或滨海区等地带不同的独特的场所。
相对于地理学范畴的学理定义,建筑学视角的山地范畴更大,即可以是山、丘陵、高原的综合,也包括地形(坡度)起伏较大但不一定在山区的建设用地。
据统计,在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而在西部地区,山地面积约占整个西部国土面积的68%,有5个西部省市的山地面积超过本省土地面积的80%。
可见在将来的城市建设中,山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就笔者生活和工作的安徽省而言,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5.3%,大多分布在皖西和皖南。
此次研究的项目所在地霍山县正位于皖西。
综上所述,不难推断,在我国生活于山地的居民数量不小,几乎每个省份都有。
因此,对于从事诸多工程设计的设计师而言,研究山地建筑和规划的特点,掌握山地工程建设的一般规律,才能够规划设计出“经济、美观、实用”的山地建筑,为广大山区居民建设美丽、生态、安全的家园。
二、山地居住区特点任何建筑都是基于地球重力的存在而存在,最终的形态都是一种力的平衡。
可以说,山地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界的“建筑”,它的存在是也是一种力的平衡,都需要对抗地球重力。
山地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策略探讨
三、案例分析
(一)项目概况与地形分析
某项目用地面积约为16.2hm2,周边景观资源比较丰富,北有公园,东有水库,四面热带雨林植物园,四周绿水环绕。其地形经GIS分析,基地的高程为41.50~52.64m,北高南低。基地南侧中部区域有一条自然冲沟,地势相对较低。整个用地的坡度普遍处于10%以下,较为适宜进行开发建设。中部冲沟区域坡度处于10%~20%,在规划设计中需着重从竖向角度予以考虑。用地坡向以东南坡和西南坡为主,属于向风坡、向阳坡,是符合当地建筑选址要求的坡向(图3)。
山地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策略探讨
摘要:山地居住区本身所具备的自然、生态等特点,符合当代人回归自然、拥抱生态的居住需求。在山地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方面,需要对高程、坡度及坡向等要素进行充分考虑,合理规划居住区的道路组织及空间布局。
关键词: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在一步一步扩展,越来越多的地皮被纳入城市建设中,尤其是用于居住区的建设。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是指在综合考虑经济、安全、施工和美观等多个因素要求后,按照政府规划任务和城市经济人文发展现状来设计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并协调好住宅建筑物布置、交通、生活服务设施、各种绿地和娱乐场地、市政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各个系统,为居民打造一个经济适用、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喜欢在居住区的园林设计中纳入文化和自然元素,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的住宅区。
探讨山地住宅规划与设计
探讨山地住宅规划与设计山地住宅由于有着高绿化率、低密度、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这三大先天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环境优美的山地住宅,对人类的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 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也是人类追求居所的最高境界。
一、山地住宅规划的交通组织设计由于山地住宅用地形态复杂,一般占地面积较大,自成体系,小区内的交通以车行为主,步行为附,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区内道路的使用效率是构成小区优雅环境的前提条件。
道路流线尽量结合地形,地势和等高线的变化,因势利导,做到流线简洁,减少道路坡度变化和施工土方量,还要结合市政管道的敷设进行设计。
做到既适应用地地形因素,又保证空间在视觉上不断变化,简单明了。
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户的干扰为原则进行布置。
二、山地住宅的竖向设计山地住宅小区的竖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标高,尽量减小土方工程量,利用建筑基础、地下车库、路槽及管沟挖方余土,移挖作填,使填挖方基本平衡,避免出现余土外运现象。
排水暗管均设于路下,然后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管道的敷设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大致可分为3种:架空、直埋和地沟。
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讯光缆等均宜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三、山地住宅的空间布局:1. 山地住宅要满足住宅日照,通风,密度,朝向,间距等方面的要求,以利于获得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或防风条件,并能有效地防止噪声污染,使居住环境方便,安全,安静,便于居民联系交往,便于管理。
2.山地住宅规划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态系统,让建筑和自然和谐的融合。
对小区内的环境尽量加强绿化,做到区内区外浑然一体,使山地住宅成为绿色住宅。
3. 山地住宅的类型也决定了小区的空间形态。
联排住宅具有线性特点,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复杂的地形特点,有意识地将建筑的走向予以调整,形成弯曲和错位,打破空间的单一性。
利用山地地形自然形成围绕山峰布置的组团。
双拼住宅和独立别墅可作为整个小区的核心和亮点,并以错落方式布局,创造出整个小区在空间节奏和景观层次上的变化。
关于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
关于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发表时间:2018-12-17T16:07:27.5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作者:李木子朱亚维王菁菁[导读] 由于山地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居住区规划的时候必须全面掌握该地区的特殊性。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摘要:由于山地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居住区规划的时候必须全面掌握该地区的特殊性。
具体的设计方案需与实际相结合,包括地势、气候以及交通等诸多因素。
本文现将山地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内容实施探究,重点剖析了道路排水、交通规划事宜以及护坡等。
与此同时,还就现阶段山地居住区设计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及注意事项。
除此之外,还就挡土墙的事项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山区居住区的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对其有关事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于山地居住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关键词:山地居住区护坡交通引言:我国幅员辽阔,并且高原、丘陵、平原极为常见,不同的地形中会产生的建筑形式。
就丘陵地区而言,主要呈现出来的是显著的山坡及台地形式。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时候必须对相关技术进行审核,山地地区的建筑难度往往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城市建设用地极少会选择山地丘陵地区,因为其交通不便、山坡形式较为复杂多样,而且在道路排水方面同样具有诸多的限制。
因此笔者认为对山地居住区进行道路交通、地理地貌、挡土墙以及护坡、道路排水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是山地居住区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由于山地地势起伏较大,设计中的具体要求较多。
因此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必须将各种可能性的因素包含其中。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规避各种可能性的风险。
就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而言,首先需对其进行整体布局,确保道路畅通有序。
实际上,道路选线直接影响着山地居住区的规划效果。
日常的实践过程中常采用的设计方式分别如下:第一,关于台地式道路交通法。
关于山地建设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探讨
关于山地建设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探讨摘要:山地建筑在规划选址、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都异于普通平原城市建筑,具有自身特点。
本文就山地建设项目在规划与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侧重点和差异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山地建筑;规划选址;建筑设计;差异性;侧重点一、山地建设项目的前景及趋势山地建筑,顾名思义,即用地为山地,山势同城市用地的平坦不同,往往高低起伏较大,对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
且山地往往远离城市,位于市郊或远离市郊,用地相对比较独立,项目的配套设施往往不足甚至严重不足,只能靠项目本身的建设来满足项目的运行要求,这也是项目在选址阶段重点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城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刺激了市民想要逃离都市,拥抱自然的神经。
加之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有了远离喧嚣,融入自然的资本。
由此背景下,山地休闲建筑应运而生,大量涌现,山居文化日渐繁荣,山地建设项目前景一片光明。
山地建设项目主要分为住宅建筑、山地酒店及其配套建筑,主要为人们的旅游提供第二居所。
二、山地建设项目的设计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山地建设项目的设计主要包括规划、建筑、景观及室内设计。
1、规划设计好的规划是项目成败的首要因素。
鉴于山地建筑其区位的特殊性,设计上必须有其项目的特色,应充分分析项目所在的区域的气候、人文等外部因素,充分结合地形的特征,应将地形的优势最大化,将其劣势尽量规避。
发掘区位的特征,融合多元文化,充分考虑地方特征、传统理念、异域风情、现代生活的理念并充分融入到规划设计当中。
具体设计时应尊重原有地形、原有生态、减少土方的原则来处理山地的场地标高。
使建筑单体与山地自然的契合,每栋建筑都与地形紧密结合,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充分体现因山地制宜居的设计理念。
2、建筑设计在完成规划设计后,建筑设计的好坏就是项目的关键了。
以居住建筑为例,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户型设计,关于户型最基本的要求是南北通透、全明设计、动线设计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习惯要求,设计时应注意功能分区明确,交通流线便捷,造价经济合理,并具有良好的采光。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调 整 为 绿 线 控 制 带 ,该 绿 线 控 制带 以 东 的 首排 居 住 建 筑 尽 量
南北 向布 局 ,以 利 于 湖 景 在 视线 景 观 上 的 延 续 。绿 线 控 制 带
内 . 观 设 计 结 合 建 筑 商 业 裙 房 布 局 , 成 多 个 节 点 间 , 景 形 为
图 3功 能 要素 分 析 圈 汁中。 f 学 府 雅 2)
22 3 素 分 析 ._要
结 合 总 规 确 定 的 用 地 布 局 ,将 其 中 的 文 化 娱 乐 设 施 用 地 商 业 用 地 们 结 合 ,立 足 双 桥 区 因 重 汽 而 设 区 的历 史 ,打 造 “ 线 院 ” 一 . 双桥 的 “ 线 建 设 ” 化 , 青 少 年 活 动 中 三 文 将
1m . 筑 密度 不 大 干 2 % , 化 率 不 , 5 建 0 绿 氐于6 % 。 0
r ) 湖 生 活休 闲 带 2滨 将 总规 中平 行 于 巴 岳 大道 1 0  ̄2 m@ ( X 地 ( 地 代 码G1 , 4 ] 用 5 )
貌 更 应 体 现 其 地 域 文化 色彩 , 采 用三 线 时 期 的 建 筑 特 色 , 应 以 灰 、 、 红 色 系为 主 。 白 砖
重庆 建筑
1 0
Ch n q n c ie t r o g i g Ar h tc u e
221 化 定 位 _.文
名 “ 岳驿 站 ” 巴 。本 片 区 则 以 环境 为主 题 , 造 现 代 建 筑 风 貌 为 打 主 的 中高 端 居住 社 区 。 (1 博新 寓 4汽 结 台 龙 景 湖 生 态 汽 博 公 园 .以 重 型 汽 车 的 发 展 历 史 为 丰 题 . 造 以现 代 建 筑 风 貌 为特 色 的 中端 居 住 社 区 。 打 22 功 能 结 构 .2 . 整 个居 住 区 顺 应 地 形 ,在 保 留 若 干 丘 陵 的基 础 上形 成 贯 穿 小 区 的路 网结 构 利 用 槽 谷 地 带 、 系 , 西 向 东 形 成 四 条 水 自 景 观 视 廊— — “ 陵 视 廊 ” 沿 三 条 城 市 道 路 , 分 别 后 退 1 ~ 水 。 0 2m . 成 东 西 向 的 景 观 绿 化 体 系 , 龙 景 湖 与 巴 岳 山 联 系起 0 形 将
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分析
89【规划设计】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2月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分析胡晓燕(重庆市设计院,重庆 400015)摘 要:文章主要通过一些地区存在的山地住宅小区对其规划设计进行相关的分析,通过这些山地住宅小区的建设特色以及规划特点,对山地住宅小区的总体布局和设计理念进行思考和探讨,从而为今后的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相关的参考,以便实现开发者和居住者之间的平衡,并使其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山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分析探讨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2-0089-01山地住宅小区是当前我国居住的一大特色,其总体规划设计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利用山地特色打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规划设计布局。
一般来说,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按照建设地点的地形要素对建筑物和设施进行排布,其中一些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都是规划重点,而排布之后形成的视觉效果也是设计的一个重点方面。
我国目前在建设山地住宅小区时,旨在打造一个立体空间景观,通过规划山地的道路系统来营造一个立体的生态特色,且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一些自然灾害的防治等设计[1]。
1 山地住宅小区的设计论述山地住宅小区指的是,位于山区城镇的住宅空间的立体形态,或者是具有明显特征的山地住宅区,主要是指一些地形起伏比较大,或者是具有较高的海拔和地形比较复杂的一种居住空间形态。
因为山地地区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加以科学的规划措施才能打造一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社区,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正确处理建筑物和地形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建立道路系统和立体空间景观来营造生态特色[2]。
2 当前山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实际上,当前很多已经建设好的山地住宅小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尤其是对于规划设计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很多山地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地形这一重点因素,对于实际建设场地的勘察力度不足,很多问题没有进行系统分析。
山地丘陵地区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1)
3地理地貌的保护
在山地丘陵地区进行建设更要注意保 护环境。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在 规划设计中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自然山 林,少做开挖,少做台地,只有在建筑的地 方将建筑基底做台地,其余用地尽可能随 坡就势,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原有环境之中 起伏跌宕、蜿蜒曲折的地貌特征得以保留, 为下一阶段小区内部环境的营造提供了无 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强调对原有地理地貌 的保留可以有意识建立起建筑与环境在肌 理质地上的联系,通过对建筑表面的处理 来保持与周边环境的一致,这也是人们常 用的手法之一。
匦固型兰二:!!!:型竺型!:竺
山地丘陵地区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代欧1 (1.台安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处 辽宁鞍山
11 41 00
工程技术
付秋菊2 2.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辽宁沈阳
11
0006)
摘要:本文根据本溪新家源居住区用地实例对我国山地丘陵地区在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上考虑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地理地貌的保护, 挡土墙,护坡,场地及道路拂水等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注意事嘎。 关键词:城市建设 道路交通 挡土墙 护坡 中图分类号:Tu98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 SX(2011)05(b)一0094-01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丘陵的国家,在国土 构成比例中,除去水体,山地丘陵占有相当 的比重。由于山地丘陵地形坡度变化较大, 需要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方能满足城市建 设的需要,因此在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上, 山地丘陵往往是不被优先考虑。但是,随着 城市建设的飞快发展,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量越来越大,而能满足城市建设要求的用 地正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经济实力的提高 使得对土地的改造成本有时不再是主要的 考虑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一定工程地 质要求的山地丘陵被越来越多的用下城市 建设。 本溪新家源居住区用地约27公顷,地 势东北高谣南低,最高点高程210m,最低点 高程151m,总高度相差近60m,地势变化2 大令人惊讶。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开发这 么大的住宅小区,国内外是没有现成的经 验可以借鉴的。 道路系统设计完成后,就要控制合理 的道路纵坡坡度,以保证道路上车辆能够 顺利进行。《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规定:城 市支路(街坊路)道路纵坡坡度不超过8.0%, 在其解释条文中提出山地丘陵地区可提高 到9.O%,但这些均是针对非多雪严寒地区。 在多雪严寒地区,规范中规定道路纵坡坡 度小得超过5.O%,并一再强调不得突破。所 以,严格执行规范规定要求,是保障交通安 全畅通的一个必要条件。 对于山地而言,可以就地取材,施工简单, 比较经济。而超过3.Om的挡墙,在结构上通 常要通过加筋等结构措施来处理,施工起 来麻烦一些,造价也相对高一些。 5护坡
山地小区规划设计探讨——资溪县城北小区规划设计案例解析
山地小区规划设计探讨——资溪县城北小区规划设计案例解析摘要:“生态”:以“生态”理念统领整个项目区块,为人们提供一个亲水、亲绿、亲近自然的无价生活,一个给心灵放飞、舒缓、停泊的宁静空间。
通过资溪县城北小区规划设计的案例阐述,对山地小区规划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规划;设计前言:本文结合某工程案列对山地小区规划设计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一.工程概况资溪县地处武夷山脉西麓,属山区,地形复杂,大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境内无大江大河,但小河山涧遍布。
本项目位于资溪县城北位置,处于城区与郊区的结合处,县城的北入口,东临316国道,是站前景观大道的源头,周边地块交通便捷,与老城区有着紧密的联系。
项目地块周边山体较多,并且体量较大,生态景观良好,。
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为本案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本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0.67公顷。
规划地块用地性质为商业服务、住宅用地。
规划场地坡度相对平缓,较适宜开发建设。
整体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现状大部分是旱地,中间地势低洼处会有溪沟,另有少量的村民住宅用地。
由上可见,地块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便捷性良好,生态环境优越,势必将为规划地块带来发展契机。
由于规划地块位于资溪县北部边缘地带,受老城区中心商圈的辐射较少,因此接受整个发展大环境的作用相对较弱,基础较薄弱,对地块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因而地块开发面临的挑战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产品的经营将决定地块开发的成功与否;对自然山体的的充分考虑和利用,是对城北地块利用价值提升的关键。
二.山地社区经验借鉴1、规划中应充分利用山地特有的自然条件来展现住宅区的特色,尽可能保持原始地形建设,以突出生态环境,根据现状绿化及树木分布的特点,在道路拓宽时保护性的利用原有行道树。
2、创造特色鲜明的景观体系,处理好小区与山的关系,将自然景观有机的组织到小区的景观当中去,使小区既有浓郁的乡村自然景观,又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活气息。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周科;刘婧【摘要】城市中心区用边的居住区是城市风貌的重要展示窗口.中心区的城市特色与用边住区如何结合,住区如何体现城市的地城风貌,是本文探索的重点.【期刊名称】《重庆建筑》【年(卷),期】2012(011)005【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山地信区;三线建设文化;景观视廊【作者】周科;刘婧【作者单位】重庆市设计院规划研究中心重庆 400015;重庆市设计院规划研究中心重庆 40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21 引言住区建设是目前城市建设中建筑量最大,建设速度、更新速度最快,环境景观品质要求最高的部分。
作为山地城市,住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不同于平地城市。
如何将地域特色、人文特质体现在小区建设中,是规划工作者们一直面临的挑战,特别在以小区为单位的建设模式中,如何兼收并蓄规模建设的现实和山地城市的特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 方案设计2009年8 月,我院通过参加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的《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国际投标,获得了该项目的设计任务。
2009年12月,正式启动该项目。
经过近一年的完善深化,于2010年9月提交最终成果,并获得2010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类三等奖。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探寻符合双桥区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山、水、城和谐共融的住区模式,是本次设计的最大亮点。
2.1 设计条件2.1.1 区位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位于双桥区北部片区。
而双桥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侧,距主城约80km。
省道205、成渝高速、规划中的成渝辅助通道,正在建设的渝大高速和三环高速,使得双桥区的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本次规划范围,涵盖了《重庆市双桥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中确定的中央商务区和东部新城区,其中东部新城区以居住功能为主。
东面为自然屏障巴岳山,规划在中央商务区和东部新城区之间,形成龙景湖,因此未来的规划区将是自然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区。
山地城镇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策略分析
山地城镇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策略分析摘要:由于我国近些年来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步推广,我国国民经济也在随之增长,综合实力在逐渐强化,尤其是城镇化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带动了城镇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
城市发展范围和面积的逐渐推广和国家要求维护有限耕地资源的正常相违背,尤其是在山地城市的建设上,能够运用的的土地面积小,资源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发展进程。
所以,科学合理的运用城区附近的山地资源,采取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进一步改变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不足的情况。
这篇文章我们就山地城镇规划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山地城市设计的相关概念和城市设计思路。
简要的探讨了山地城镇规划的城市设计原则,希望能够为山地城镇规划建设有所参考。
关键词:山地城镇规划;城市设计;策略前言我国自古以来幅员辽阔,地形各种形态,种类丰富,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虽然这样,由于我国经济的增长,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够利用的土地资源更是急剧降低,为了改变城市,尤其是山地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缺乏,一定要合理科学的开发山地资源。
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地域上,山地城市分布得较多,并且山地城市通常是城市坐落在山坡或丘陵那种地势较低的地域上,地形较为复杂,城市表现出的特征,交通绿化及居住环境在山地地形上较好的建设发展,展现出和平原城市不同的城市地域形态。
在我国,特征较为明显的山地城市比如青岛、重庆等,接下来我们对山地城镇规划设计的现状、特点以及原则进行简要分析。
一、山地城镇规划的城市设计现状当前山地城镇是居住人员较多和地价较高的地区,同样是城镇地带繁荣进步的象征。
然而,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域的限制,城市各地海拔的不同,高低不平,波动的因素存在的多,外界环境对它的建设制约也不少,物资、天气等因素对其制约性比较明显,因山地城镇土地资源缺乏,山地城镇的分布格局一般是以单核和多核模式分布,通常选址在相对平坦的地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N0.1引言住区建设是目前城市建设中建筑量最大,建设速度、更新速度最快,环境景观品质要求最高的部分。
作为山地城市,住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不同于平地城市。
如何将地域特色、人文特质体现在小区建设中,是规划工作者们一直面临的挑战,特别在以小区为单位的建设模式中,如何兼收并蓄规模建设的现实和山地城市的特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方案设计2009年8月,我院通过参加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的《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国际投标,获得了该项目的设计任务。
2009年12月,正式启动该项目。
经过近一年的完善深化,于2010年9月提交最终成果,并获得2010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类三等奖。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探寻符合双桥区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山、水、城和谐共融的住区模式,是本次设计的最大亮点。
2.1设计条件2.1.1区位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位于双桥区北部片区。
而双桥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侧,距主城约80km 。
省道205、成渝高速、规划中的成渝辅助通道,正在建设的渝大高速和三环高速,使得双桥区的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本次规划范围,涵盖了《重庆市双桥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中确定的中央商务区和东部新城区,其中东部新城区以居住功能为主。
东面为自然屏障巴岳山,规划在中央商务区和东部新城区之间,形成龙景湖,因此未来的规划区将是自然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区。
由于中央商务区已采用某公司的策划方案,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转向东部居住区。
2.1.2场地分析规划区内主要是丘陵地形,现状河流南北向穿越场地。
场地内至高点413m ,至低点352m ,最大高差61m 。
现状主要为农业用地以及零星分布的农房宅基地,除南侧车城大道向东直通红岩重汽厂外,现状道路基本为机耕道。
2.1.3人文历史研究1974年,双桥区因服务重汽集团而建区,30余年来,其特色产业一直立足于重型汽车的制造、改装及零部件生产。
因此,双桥区的历史就是一座汽车城创建和发展的历史。
目前,利用龙水湖,巴岳山等自然资源和汽车城文化,双桥区已开始发展旅游产业。
2.1.4小结双桥区的自然山水景观,独具特色,是重庆市域范围内少有的自然山水与城市环境相得益彰的城区。
而东部居住区作为毗邻城市中心区、龙景湖公园的中心居住区,如何实现与地形的有机结合,塑造山水住区,如何挖掘地域文化,重塑城市风貌,是我们探寻的课题。
2.2设计构思结合上述分析,双桥区应规避周边区县的同质发展,独立鲜明的发展自身的重型汽车文化,借龙水湖、龙景湖、巴岳山的景观资源,打造真正具有汽车历史渊源的“重型汽车城”,凸显双桥的“三线建设文化”,是本次城市设计的核心理念(图1)。
———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周科,刘婧(重庆市设计院规划研究中心重庆400015)收稿日期:2012-02-07作者简介:周科(1975-),男,重庆人,博士,规划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刘婧(1980-),女,重庆人,硕士,规划师,副主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摘要:城市中心区周边的居住区是城市风貌的重要展示窗口。
中心区的城市特色与周边住区如何结合,住区如何体现城市的地域风貌,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关键词:山地住区;三线建设文化;景观视廊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07(2012)05-0009-03图1总平面图规划工业用地规划居住用地远景用地规划居住用地重汽厂旧址规划居住用地重汽厂旧址重汽厂旧址5第11卷总第103期9规划与设计doi :10.3969/j.issn.1671-9107.2012.05.009Abstract:Residential area around the central area of a city is an important window displaying the city to the outside.The way the residential area com-bines with the central area and presents the city to the outside is the key part of this thesis.Key words: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three-line construction culture;landscape corridorInding Proper Planning Modes for 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重庆建筑Chongqing Architecture2.2.1文化定位以总规确定的道路骨架、水系为主要依据,将整个居住区分为巴岳谧居、学府雅居、清溪绿源、汽博新寓等四大主题文化片区(图2)。
(1)巴岳谧居该主题区位于东部新城的北端,巴岳山脚下,是四个文化主题区中唯一联系巴岳山和龙景湖的住区,因此,该区以巴岳山为文化主题。
巴岳山横跨大足县、铜梁县、永川市、双桥区,山间四处散布着人工茶园,其中巴岳云雾茶久负盛名。
结合巴岳山的自然环境、景观特色、茶文化,将其融入小区的景观设计中。
(2)学府雅居结合总规确定的用地布局,将其中的文化娱乐设施用地与商业用地相结合,立足双桥区因重汽而设区的历史,打造“三线书院”,凸显双桥区的“三线建设”文化,将青少年活动中心与片区商业中心功能相结合。
因此,该片区的主题文化便是“三线文化”。
上述两个文化主题区,均以中高端住宅为主,因此建筑风貌更应体现其地域文化色彩,应采用三线时期的建筑特色,以灰、白、砖红色系为主。
(3)清溪绿源结合龙景湖的水系余脉,规划一处为片区居民服务的休闲场所———巴岳驿站,作为龙景湖与巴岳山之间的中转点,此处借自然水系,依托茶庄文化,打造出一世外桃源的意境,故名“巴岳驿站”。
本片区则以环境为主题,打造现代建筑风貌为主的中高端居住社区。
(4)汽博新寓结合龙景湖生态汽博公园,以重型汽车的发展历史为主题,打造以现代建筑风貌为特色的中端居住社区。
2.2.2功能结构整个居住区顺应地形,在保留若干丘陵的基础上形成贯穿小区的路网结构。
利用槽谷地带、水系,自西向东形成四条景观视廊———“水陵视廊”。
沿三条城市道路,分别后退10~20m ,形成东西向的景观绿化体系,将龙景湖与巴岳山联系起来。
围绕保留的丘陵,形成各个居住组团,丘陵则结合景观设计,成为组团绿地和组团活动中心(图3)。
2.2.3要素分析为保证本次城市设计的成果能得到有效实施,我们确定了若干设计要素,并将其纳入强制性控制要求,为下阶段控规的编制提供依据。
(1)水陵视廊即景观视线通廊。
结合丘陵地形,设计四条“水陵视廊”,将龙景湖与巴岳山联系起来。
视廊范围内,建筑高度不超过15m ,建筑密度不大于20%,绿化率不低于60%。
(2)滨湖生活休闲带将总规中平行于巴岳大道的20m 绿化用地(用地代码G1),调整为绿线控制带,该绿线控制带以东的首排居住建筑尽量南北向布局,以利于湖景在视线景观上的延续。
绿线控制带内,景观设计结合建筑商业裙房布局,形成多个节点空间,为水驿蕴街学府雅居巴岳谧居水陵视廊巴岳驿站清溪绿源汽博新寓三线书院图2风貌分区示意图水驿蕴街巴岳驿站滨湖生活休闲带水陵视廊三线书院图例小区道路水陵视廊道路景观绿化居住组团图3功能要素分析图102012.N0.责任编辑:李红周边居民提供良好的观景场地。
其指标要求为,建筑高度不超过15m ,建筑密度不大于20%,绿化率不低于60%(图4)。
(3)水驿蕴街将总规中确定的沿天星大道两侧的公共设施用地(用地代码C2),调整为20m 宽的绿线控制带,该绿线控制带内,应将景观设计与商业裙房结合起来,形成多个节点空间,将巴岳山与龙景湖两大景观体系联系起来。
其指标要求为,建筑高度不超过15m ,建筑密度不大于20%,绿化率不低于60%。
(4)巴岳驿站沿龙景湖水系的余脉,打造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公共设施“巴岳驿站”,将巴岳山的茶庄文化结合景观水系打造。
(5)三线书院在天星大道南侧结合小学,布置“三线书院”,充分挖掘双桥区在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特质。
3结语双桥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在重庆的地形环境中,极具山地特色,又易进行开发建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利用龙水湖打造的毗邻城市中心区的龙景湖,成为了整个城市的亮点。
在总规调整以及本次城市设计过程中,规划局以及专家的大力支持,促成了与本次设计范围相邻的龙景湖城市中央公园的形成,这在双桥、乃至重庆市的规划建设中,都是一次成功的规划设计,对于本次城市设计的重点———东部住区,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外,“三线红”城市建筑风貌的提出,也是双桥区历史文化发掘的重要突破,这对于各个区县挖掘地域文化,同时付诸于城市建设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图5)。
玻化微珠保温干粉砂浆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一、施工准备(1)保温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专业技术培训。
(2)保温工程施工应在墙体结构基层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基层表面必须坚固、无酥松,不得有裂缝或起壳,基层应无浮尘、无油污、无粘附颗粒物。
对于施工孔洞、脚手眼等残缺处应用水泥砂浆修补平整。
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坚实平整,表面应洁净并经养护。
(3)墙面上的门窗框及各种管线、支架、预埋件、连接件和室外空调机搁板等应安装完毕。
并预留出保温层的厚度,门窗框周边缝隙应填塞密实。
二、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墙面处理、验收-吊线坠、套方、弹抹灰厚度控制线-刷界面剂-做灰饼、标筋-配制保温砂浆-保温砂浆施工-保温砂浆养护、验收-安装分格条-抹底层抗裂砂浆,同时铺压耐碱玻纤网格布-安装塑料锚栓-抹面层抗裂砂浆-验收-饰面层施工。
2.基层墙面处理、验收检查基层、找平层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部位进行处理。
3.吊线坠、套方、弹抹灰厚度控制线根据保温砂浆层厚度要求挂垂直基准线,并在墙面弹出门窗水平、垂直控制线及伸缩缝、装饰缝线。
(摘自:《建筑工人》)施工经验图4滨湖绿化休闲带图5高层建筑风貌———“三线红”5第11卷总第103期11规划与设计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