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花城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12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城版)(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12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城版)(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12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城版) (1)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花城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在美丽的湖边荡起双桨,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唱歌技巧。

他们对于富有情感的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记忆力、模仿力和创造力都较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积极表达,提高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2.歌词中的某些词语需要学生深刻理解,以便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鼓励。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感受歌曲描绘的场景。

4.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汲取正能量,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乐谱。

2.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3.准备教学录音机、音响等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提问:“这首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你们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结构。

然后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鼓励。

花城版三上第8节第2课时《感知音乐的旋律(一)》(教案)》教案

花城版三上第8节第2课时《感知音乐的旋律(一)》(教案)》教案

花城版音乐三上第8节《感知音乐的旋律(一)》(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通过欣赏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和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让学生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通过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感知3/4拍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使之能用身体语言表现歌曲、感受音乐,并进行动作的创编,由此掌握旋律中跳进和级进的知识点。

教材分析:《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优美,歌唱性强。

结构为单三部曲式,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所写。

旋律有明显的上行、下行级进旋律,并伴随四分附点跳音。

《我们大家唱起来》是根据《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改编而来,歌曲朗朗上口,易学易唱,是一首能够较好理解和学习旋律上行、下行、级进、跳进的歌曲。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学习的兴趣容易分化,所以教师要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案一. 教材分析《歌曲噢!苏珊娜》是一首四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材,选自花城版。

这首歌曲以轻松欢快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展现了苏珊娜的美丽和温柔。

歌曲共四句歌词,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如节奏、音高、唱名等。

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美国民间音乐感兴趣,可以通过这首歌曲进一步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并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2.了解美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音乐的欣赏能力。

3.通过合唱、分组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掌握:歌曲中的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2.音高的准确性:歌曲中的音高变化较大,学生需要学会准确地唱出每个音高。

3.合唱配合: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保持和谐的合唱效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音乐节奏和音高。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节奏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钢琴:教师伴奏使用。

4.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美国民间音乐的歌曲,引起学生对美国民间音乐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歌曲《歌曲噢!苏珊娜》。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茉莉花》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茉莉花》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茉莉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茉莉花》这首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材。

歌曲以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为基础,旋律优美、抒情,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歌曲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歌词简单易懂,富有诗意。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风格的认识尚浅,对歌词意境的理解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的背景、结构及民族特色,理解歌词的意境。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把握节奏、音准,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茉莉花》,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以及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以及节奏的准确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示范法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茉莉花》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歌曲解析: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背景、结构、民族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意境。

3.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注意把握节奏、音准。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创意表现:学生自由发挥,运用舞蹈、朗诵等形式的创意表现,展示对歌曲的理解。

6.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重点、难点,布置课后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背景: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歌曲结构:ABA民族特色:五声音阶、抒情旋律歌词意境:茉莉花的美丽与芬芳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音乐素养的提升。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阿瓦日古丽》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阿瓦日古丽》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阿瓦日古丽》教案一. 教材分析《阿瓦日古丽》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现了对美丽女孩阿瓦日古丽的赞美。

这首歌曲节奏变化丰富,富有弹性,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感和音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多元文化中的维吾尔族音乐特色,拓宽音乐视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对音乐节奏、音准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维吾尔族音乐特色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阿瓦日古丽》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维吾尔族音乐的兴趣和认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和音准。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维吾尔族音乐特色和节奏变化。

2.重点:歌曲《阿瓦日古丽》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维吾尔族音乐特色和歌曲背景。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阿瓦日古丽》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钢琴、手鼓等,用于伴奏和节奏练习。

4.分组标签:用于学生分组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阿瓦日古丽》,让学生初步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特色。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和维吾尔族音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阿瓦日古丽》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教师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歌曲。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巩固所学。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6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6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6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第二十三课时教学内容:器乐曲《扬基`嘟得儿》《牧场上的家》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a.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来歌唱,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b.在聆听表演的基础上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知识目标:理解3/4拍强弱规律,认识弱起小节的含义并唱准弱起小节。

(3)能力目标:掌握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体会歌曲的演唱风格。

用柔和的声音,休闲的情绪来演唱。

教学重、难点:(1)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情境:请同学们听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安静地走到座位坐好。

)一、谈话导入。

(2分钟)1、同学们,这节音乐课我将带你们走进美国乡村,感受一下美国的乡村音乐,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

听后说说有什么感受?(简介: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乡村音乐,乡村音乐除了表现乡村的劳动生活之外,还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等等……)2、同学们,这首动听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美丽、迷人的牧场……随即,播放《牧场上的家》的伴奏。

二、聆听歌曲。

(5分钟)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唱家乡的歌曲。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牧场。

(我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片段,欣赏多媒体音乐和画面,感受牧场的美丽景色,体验歌曲的意境美。

)2.在美国的乡村的牧场上你都看见了什么?(多媒体出示多幅不同的美国乡村牧场的图片)3.说说这首歌曲是多少拍的?听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三、节奏难点。

(5分钟)1.听旋律,打拍子,掌握弱起拍。

巩固3/4拍。

2.学生情感读词。

读好弱起和一字多音。

四、学唱歌曲。

(20分钟)1.牧场上的家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令人无限神往,谁来说说?在牧场上哪些景色给你带来最美的感觉?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动物们在这么美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快乐呀,让我们和大自然一起唱唱,用LU唱歌曲的旋律。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教案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教案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实践活动,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能。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歌曲、欣赏、活动等,既有学习内容,也有实践内容,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能仍有待提高。

在课堂上,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知音乐,培养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中的旋律概念,感知旋律的美感。

2.能够聆听音乐,分辨出旋律的部分。

3.能够模仿、演唱简单的旋律。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2.难点:培养学生分辨旋律和伴奏的能力,以及模仿、演唱旋律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旋律的美感。

2.模仿法:让学生模仿演唱旋律,提高歌唱技能。

3.实践活动:通过分组演唱、接龙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旋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欣赏、活动等教学内容。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3.乐谱:为学生提供演唱的旋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简单的旋律,引导学生聆听并分辨出旋律的部分。

教师提问:“大家听到了什么?旋律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歌曲、欣赏、活动等。

教师讲解旋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指导。

首先,教师范唱旋律,学生跟随演唱;然后,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观摩、学习。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接龙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学生分组进行接龙演唱,培养合作意识和歌唱能力。

5.拓展(10分钟)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旋律的美感。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教案 教学设计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执教】【教材版本】花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设计思路】本课以2011版《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梯度渐进的课程目标。

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分析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围绕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以歌词朗诵欣赏为导入、进行音乐欣赏、分析,学习鉴赏、情感表现为主线。

采用互助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师生间互助互学,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此时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其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在不断增强,已初步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只要引导合理,学生一定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歌曲、表现歌曲。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中,一首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一首欣赏曲目《歌唱祖国》,两首歌曲具有共同的特点,歌曲乐句结构规整,且从不稳定终止到稳定终止对比明显,因此易于学生听辨。

还选择很流行的歌曲《自新大陆》音乐主题,学生用竖笛或者口琴进行课堂实践演奏。

巧妙地用5(g1)、6(a1)两个音编写伴奏,降低了演奏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能在歌曲演唱和竖笛演奏中感知音乐旋律的优美,喜欢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2.欣赏歌曲《歌唱祖国》(片段),用欢乐和充满青春活力的歌声熟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听辨出歌曲的乐句结构和乐句终止感,感受旋律中的主音。

3.进一步学习竖笛的基本吹奏方法,复习“5”的指法,学会“6”的指法,并能用“5、6”两个音按谱例要求为歌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音乐主题伴奏。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花城版

春江花月夜教材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安排在花城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课音乐中的动与静中,是根据中国传统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全曲共10个部分,而本课中则安排了这首曲子的第二部分—月上东山,通过欣赏这段乐曲了解我国的民族管弦乐器,并与《百鸟朝凤》从力度和速度上进行对比。

二、教学目标。

1.体会“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学会在欣赏和歌唱时关注和运用。

2.欣赏《春江花月夜》片段,了解我国民族乐器,并熟悉乐曲的旋律。

3.欣赏《春江花月夜》和《百鸟朝凤》片段,并以力度和速度上进行对比,感受乐曲的“动”与“静”,并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欣赏《春江花月夜》片段,熟悉这段旋律,并与《百鸟朝凤》进行对比。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小堂鼓五、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1.师敲打节奏,引起学生注意,并按照一定的速度敲打节拍。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第一排的同学挥挥手!第二排的同学拍拍手!2.做音乐律动游戏哼唱歌曲的旋律,带领学生做律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节奏,能对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欣赏《春江花月夜》月上东山部分1.初赏《春江花月夜》片段,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哼唱的这一部分旋律,来自于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它的名字叫做《春江花月夜》,你们想听吗?师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的视频,并让学生看看画面中都有哪些民族乐器。

2.认识民族乐器,并用动作模仿这些乐器的演奏姿势。

师:我们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非常多的民族乐器,人们通过演奏乐器交流彼此的思想感情。

你们想认识这些乐器吗?(导入认识乐器的环节)3.再欣赏《春江花月夜》片段,并用自己喜欢的乐器来模仿。

4.哼唱《春江花月夜》片段的旋律,并进行创编表演。

5.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片段的欣赏,用图画来表现音乐的情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安排的,简单认识民族乐器,熟悉《春江花月夜》月上东山的部分,并能够体会到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3课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3课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3课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古曲,描绘了江南春夜的美丽景色。

本课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通过学习这首曲目,让学生感受古曲的魅力,体验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春江花月夜的曲调优美,意境深远,需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旋律,体验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

2.了解民族乐器及其演奏特点,增进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和理解《春江花月夜》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2.掌握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比较不同版本的《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妙旋律。

2.讲解法:讲解民族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

3.实践法: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乐器的演奏乐趣。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春江花月夜》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让学生现场体验演奏。

3.准备相关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妙旋律。

同时,展示江南春夜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

2.呈现(5分钟)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年代、乐曲结构等。

同时,讲解民族乐器及其演奏特点,如二胡的悠扬、琵琶的激昂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乐器的演奏乐趣。

教师现场指导,纠正演奏姿势和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演奏成果,互相交流心得。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我爱中华》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歌曲《我爱中华》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民国》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什么歌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2、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爱中华》。

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3、听中读。

教师播放节奏《我爱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爱中华》,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

5、巩固知识。

从头反复记号“:||”6、听中评。

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

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8、唱唱敲敲。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任选下列节奏型为他们伴奏。

9、唱唱跳跳。

教师播放多媒体海南“调声”的歌舞形式的课件,请学生模仿舞步。

熟走舞步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二组,人少的一组围小圈,手拉手,边唱“问”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人多的一组围大圈,手拉手,边唱“答”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

10、唱唱编编。

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新词演唱。

11、想想谈谈。

二、小结:播放课件《我爱中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

【上海市】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上海市】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我爱中华》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我爱中华》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歌曲《我爱中华》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民国》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什么歌?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 2、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爱中华》。

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3、听中读。

教师播放节奏《我爱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爱中华》,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

5、巩固知识。

从头反复记号“:||”6、听中评。

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

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8、唱唱敲敲。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任选下列节奏型为他们伴奏。

9、唱唱跳跳。

教师播放多媒体海南“调声”的歌舞形式的课件,请学生模仿舞步。

熟走舞步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二组,人少的一组围小圈,手拉手,边唱“问”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人多的一组围大圈,手拉手,边唱“答”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

10、唱唱编编。

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新词演唱。

11、想想谈谈。

二、小结:播放课件《我爱中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噢!苏珊娜》教案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民谣,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唱。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材选择这首歌作为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充满热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英文歌词的理解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歌词的解读和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英语演唱歌曲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美国民谣,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英文歌词的翻译和理解。

2.歌曲节奏的把握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节奏。

2.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创编。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乐器:吉他、鼓等,用于伴奏和节奏训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并对英文歌词进行翻译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演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美国民谣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歌词和演唱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英语进行歌词创作。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歌曲《噢!苏珊娜》的歌词,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新课标教学计划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新课标教学计划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新课标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新课标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从这八个班级看,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上课纪律好,举手发言胆子比较大。

特别是在歌曲演唱这一块上,识谱能力较强,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这一群力量比较庞大,很有实力去带动几个乐感较差的学生。

二、教学目的要求:1、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预技能:从“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舞步到动作组合等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形象能力、创造性思维潜质。

始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全书共12课,30 课时,复习考试4教时。

教材配有相应的光盘磁带。

四、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和钻研《大纲》及教材,掌握乐理、听音、练唱之间的联系,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2、分析儿童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3、分析教材,突出重点,通过音乐表现手段的分析,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感情。

4、采用多种方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兴趣:故事导入,声情并茂的范唱,音乐游戏,舞蹈,调动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5.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有计划开展活动。

五、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第一周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第1、2课时第二周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第3课时第二单元绿水江南第1课时第三周第二单元绿水江南第2、3课时第四周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第1、2课时第五周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第3课时第六周第四单元学戏曲第1、2课时第七周第四单元学戏曲第3、4课时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新课标教学计划篇2一、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1人,都很喜欢音乐。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茉莉花》 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茉莉花》  花城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茉莉花》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歌曲《茉莉花》导入新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引领学生走进江南,体验江南的民歌特点,学唱歌曲,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韵味,通过几个不同省份《茉莉花》的对比,体会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歌魅力。

教材分析: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使歌曲流畅而又有江南语言的节奏特点,而短促的第三句和抢先切入的第四句表达了人们对茉莉花急切的爱恋之情。

音乐充满了诗情画意,生动刻画了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有感染力。

深邃细腻、新颖亲切。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他们年龄大多在十一、二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好的把握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1春江花月夜 |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1春江花月夜  |花城版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悉乐曲主题,感受乐曲优美静谧的风格。

体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2、了解乐曲换头合尾、鱼咬尾两种创作手法。

3、能积极地参与听、说、唱、做等音乐实践活动。

2学情分析1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

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很高,充满自信,但对中国民族音乐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音乐综合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2、通过直观教育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想象力,进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

3、在动中学、在乐中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规律。

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的愉快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发挥创造精神。

3重点难点重点:体验音乐的情绪和风格、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难点:了解鱼咬尾、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1、吟诵唐诗《春江花月夜》片段,导入新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师:班上哪位同学比较喜欢朗诵,来配乐朗诵,自己找合适的朗读节奏。

(找一位同学朗读)讨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2、出示课题《春江花月夜》师小结:这首诗表达了古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有这样一首古曲,同样富有优美的意境。

今天就一起走进这首古曲《春江花月夜》。

活动2【活动】江楼钟鼓1、初听乐曲问题:听听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音乐主要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这是民乐合奏的分组。

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就是——民乐合奏,他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2、观看视频,学生分组模仿乐器师:我们今天也来组建一个民乐团,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

当音乐是哪一类乐器演奏的时候,就请那组的同学随音乐模仿乐器演奏。

一起来看视频。

听后交流:师:咱们这些非著名演奏家真投入,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意境呢/生讨论: 优美与寂静的意境3、随音乐划旋律线师:这么美的音乐,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的起伏动一动吧4、唱主旋律师:我们能不能把这段音乐也唱出优美与寂静的意境呢,我们唱一唱主题旋律?第一次唱后交流:刚才同学们唱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六课第一课时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教学设计课时: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旋律方式的复习回顾来导入新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引领学生走进课堂,了解种旋律进行的方式,并学唱歌曲西风的话,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韵味。

教材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已经较为熟练,对速度、力度记号也有所掌握,并且对于乐曲欣赏有了一定的聆听和鉴别能力,可以加强培养欣赏乐曲的训练。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听、唱、动、奏、创的方式来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在分析乐曲和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