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三个向度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论文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论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被古人视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责卦象辞”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川在中国近代“人文”一词在新的外来思想观念影响下又扩大了它的内涵,从我国古代的外在人际关系的“伦常道德教化”,发展为对人的内在“人性”、“人情”的教化、熏陶,以适用新的时代文化精神的需要。
在当代文化中“人文”一词的内涵又顺应时代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为对人的精神家园主要是尊严、情感、理想等的向往、追求、归依等等。
当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人文精神,它最基本的本质是摒弃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而把人看作天地万物间的高于一切的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进一步弄清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还必须先明确什么是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三个层面的意义。
一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二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三要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其中最高层次的当属自我实现这一维度。
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
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
人文精神乃人所派生、反过来又影响人。
人的一切社会属性都与人文精神有密切的关联。
人的社会属性包括德性、理性、创造性、经济物利性、阶层性、情爱性、超越性等因素。
人的力量、尊严、理想、价值等主要由这些因素所决定。
我国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形成了朴素的人文精神,如《诗经》中许多诗篇反映的人们最基本的人性、人格的关注等。
典型的人文精神是指那些在人类文化史上影响巨大、由社会大群体广泛体现的人文精神,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比较自由、百家争鸣时出现的人文精神如仁爱、贵民、兼爱、君子理想、独立人格、个性自由等思想主张与行为。
五个方面阐述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五个方面阐述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
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
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
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
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
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
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
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
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关注个体发展和幸福的教育理念。
在这一理念下,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成为了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教育理论。
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他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涵盖了三个重要的维度,即:个体化、自主性和互动性。
本文将从这三个维度探讨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第一维度:个体化罗杰斯强调了教育中的个体化理念,即将每个学生视作独一无二的个体,尊重其个性差异,满足其个性需求。
他认为,学习活动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个性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在罗杰斯看来,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情感、需求和动机,因此教育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独特性展开,而非采取一刀切的标准化教学模式。
个体化教育意味着教育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愿,以个体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和辅导。
在实际教学中,个体化教育要求教育者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个体化教育还意味着教育者要创设宽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尝试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情感、认知和技能的全面发展。
第二维度:自主性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能力,主张教育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
他认为,学生应该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而非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指导和控制。
在罗杰斯看来,教育者的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而非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技能。
自主性教育要求教育者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学生参与决策和规划,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在这一理念下,教育者不再是知识和规则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伙伴。
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愿,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篇一: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二、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实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
”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季羡林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些想法1、学校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人文素养过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确保教师人文素养能够过关,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社 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要 求 我 们 必 须 巩 固 马 克 思 主 义 指 导 地 位 ,坚 持 不 懈 地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中国 化 的 最新 理论 成果 武
装 全 党 、教 育 人 民 ,用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共 同 理想 凝 聚 力
定要 经 常 教 育 我们 的人 民 ,尤 其 是 我 们 的青 年 ,要 有 理
的时 代 精 神 鼓 舞 斗 志 ,用 社 会 主 义 荣 辱 观 引 领 风 尚 ,量 一 个 人 文 化 素 质 的 最 重 要
基 于 人 的 价 值 观 念 体 系 ,它 包 括 理想 信 念 、人 生追 求 、 道 德 观 念 、社 会 规 范 、行 为 方 式 等 。所 以 ,人 文精 神 是 社 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 的题 中之 义 。有 专 家 指 出 :社 会 主 义 核心 价 值 体 系 … …从 哲 学 理 性 的视 角 看 ,它 至 少 凸 显 了这 样 几 个
指 导 思 想 是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体 系 的灵 魂 ,它 决 定 了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的性 质 和 方 向 。在 社 会 思 想 观 念 和人 们 价 值 取 向 日益 多 样 化 的情 况 下 ,强 调 指 导 思 想 的 一 元 化 ,
将 会 更 加 有 利 于 全 党 全 社 会 自觉 维 护 我 们 共 同 的 思 想
【 论 探 索】 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 育
杜仕 菊
( 东 理 工 大 学 ,上 海 2 0 3 ) 华 0 2 7
[ 图 分 类 号 ]G 4 [ 中 6 1 文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号 ]1 0-2 9 2 1 )50 8 —3 文 0 68 7 (0 1 0—0 00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维度罗杰斯(Carl Rogers)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他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和情感成长。
他的教育思想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解读,这三个维度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原则、人本主义教育的实践方法和人本主义教育的价值。
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原则是尊重和肯定个体的独特性和自我实现的权利。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成长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呵护。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不应该给予过多的限制和压力。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实现自我实现的目标,发展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本主义教育的实践方法强调教育环境的温暖和支持。
罗杰斯认为,学习只有在充满情感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够有效进行。
教师应该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态度,给予学生充分的爱与尊重。
教师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教师还应该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在这样的支持性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人本主义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罗杰斯认为,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感非常重要。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
教育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只有具备强大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学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通过三重维度来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
这三个维度分别是:尊重和肯定个体的独特性和自我实现的核心原则、教育环境的温暖和支持的实践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的价值。
这些维度共同构成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于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对文化、思想、道德、知识、文学、美术、宗教等领域的深入探索,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释。
它是每一个具有文化素养的人都应该拥有和主张的思想。
一、对知识的求索
人文精神指的是对人类学问的不懈探索。
人们一直都在追求知识,通过教育、学习和思考,教师、学者和读者都在不断地发现、探索、阐释和体会文化、历史、宗教、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为个人和社会服务。
二、对思想的审视
人文精神意味着人们要审视自己所接受和宣扬的思想,而不是盲目接受和跟从他人的思想。
人们应从历史出发,审视和反思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并从中汲取教训。
三、对文化的品头论足
人文精神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既要尊重自己的文化,又要尊重他人的文化。
人们要从新的视角认识自己的文化,并与他人进行关系性的对话,以增进理解和沟通,共同探索多元文化的精髓。
四、对道德的革新
人文精神涉及人们对道德价值的审视,要不断推动道德的进步,把道德的重心放在人的尊严和尊重上。
人文精神发扬了真理、光明、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以及关怀他人、以人为本的态度,追求美好的
生活。
学校人文教育的基本立场
学校人文教育的基本立场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
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
学校是什么地方,学校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地方。
求真就是传承和探索科学真理,培养人的科学精神,提高人的科学素养。
求善就是扬善去恶,求美就是欣赏、爱护、创造美好的事物。
求善、求美就是培养人的人文精神,提高人的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相与科学精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科学精神是非观是真假问题,而人文精神的是非观是善恶,美丑问题。
科学素养的培养是靠反复的训练,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于教化。
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又是完善一个的人格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
那么学校人文教育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教师层面。
第一是去发掘前辈们优秀的人文精神,加以学习和继承。
面对转型时期各种观念的碰撞,各种利益的引诱,守住自己一份宁静的心灵,格守教师的道德规范;第二是转变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第四是在家长、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制越来越健全的形势下,全面提升自已的育人水平。
二、学生层面。
从教什么,怎么教两个方面来思考和实践。
第一选择正确的教育内容。
人文精神的领域非常的广宽,内涵非常的丰富。
而学校教育时间有限,能力有限,责任有限。
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首先是选择哪些善的美的,并且是不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需要的,人们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内容。
如对国家、单位的忠诚,对父母的孝敬,对朋友的诚信,对长辈的尊敬,对小辈的仁爱,对事业的尽职等等,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中国优秀民族精神的中国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个维度:时、度、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个维度:时、度、效【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时的维度中,需要与时俱进地了解时代背景,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形式。
在度的维度上,需要深度和广度兼顾,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在效的维度上,必须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时、度、效的融合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探索中,应不断应用时、度、效的原则,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个维度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代背景、深度和广度、实效评估、整体提升、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重要意义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要求更加科学、深入、有效地开展。
只有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提升,才能不断培养新时代具有民族气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使之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长远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时的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背景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受到各种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处的整体环境和背景。
时代背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高校的师生群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社会中对于人的关怀、人的尊严和人的
自由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内容:
1. 尊重和关怀:人文精神强调对每个人的平等尊重和关怀,无论其种族、性别、阶级、宗教、性取向等各种身份和特
征都应受到尊重和关注。
2. 自由和个人权利:人文精神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的
实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应保障每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3. 理性和思辨:人文精神注重理性思考和思辨,并提倡对
知识、经验和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4. 美学和文化:人文精神认为美和文化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欣赏和推崇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的美。
5. 教育和智慧:人文精神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智慧,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独立、自主和有思想的个体。
6. 共享和合作:人文精神倡导共享和合作的价值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个个体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总的来说,人文精神强调人的尊严、自由、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合作和共享,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理念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和平与发展是一切事业永恒的主题,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我国以科教兴国为战略目标,加大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人才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将科学发展观渗透到高校,促进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学生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全面自由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高校校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自由的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人,离开了“人”和人的发展,教育的现代化就失去其根本意义。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
[1]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达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体系中一以贯之的一条重要思想。
“人”在顾先生的教育思想中一直处于核心位置,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终极价值所系。
[2]在“以人为本”这一思想线索下,顾先生还把人的个性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认为教育应当促进人的个性发展,而不是磨灭人的个性,把人变成统一规格的工具。
他还用是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来作为区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重要标准之一。
他说:“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
‘应试教育’是用考试一种模式来铸造学生,而素质教育则是重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 [3]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首先必须“以人为本”,重视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人的个性发展。
大学教育方法:培养人文精神
大学教育方法:培养人文精神大学教育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是一个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
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类文化、文明、价值、尊严和权利的尊重和追求,它强调人的精神、情感、文化、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大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精神的培养方法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环境。
大学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讲座、论坛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同时,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让学生从艺术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开展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大学应该注重课程的多样化设置,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应该开设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大学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环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
大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情感交流、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和社会。
同时,大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二、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意义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人文精神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多样性,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2.推动社会进步培养人文精神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
论高校教学管理的三重理性向度
言 ,教学 管理承担 着保证 教学 工作 通过 有序 运转 于现状 ,失 去应有 的理性 的批判 和否定 。没有规 来完成教 育 目标 的任务 ,是高 校教 学 、科 研 和社 矩,不成方圆。高校教学 目标需要一系列的制度 会服务三 大 目标得 以实现 的枢 纽 。教 学管 理理 念 实施来实现 ,高校教育管理 制度 和其他制度一 是教育工作者在 教学管理 实 践和 思维 活动 中形 成 样 ,具有强制性、有序性 、绩效性、缺陷性的特 的对 “ 教育应 然” 的理性 认识 。高校教 学管理 是 点。但在实践 中人们 常常放大其强制性 、有序
收稿 日期 :2 0 0 0 0 9- 3— 2
新闻工作者人文精神的四个维度
新闻工作者人文精神的四个维度作者:樊水科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2期一何谓人文精神?这个杂混了中西古今多种内涵流变而来的概念显得含混不清,但其基本内核是稳定的。
“精神”是什么?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是一种能够坚持某种观念的勇气。
而“人文”的核心就是人类关怀、生命关怀。
“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超越性”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
坚持人的“主体性”,即承认“人”是目的,不把人当成手段和工具,尊重人的欲求和权利,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超越性”,即人对自己存在的思考, 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存命运的思考和探索,属于人的“终极关怀”。
拜金崇欲、冷漠无情、戏谑调侃等新闻报道的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已引起学者们广泛而有价值的讨论。
然而在讨论中,人文精神所具有的复杂向度往往被忽略或者过于笼统,以致自说自话。
人文精神显然具有多个向度:一是对自我尊严与权利的维护,对自我理想人格的塑造;二是对他人尊严的尊重、对他人价值的肯定、对他人命运的关切;三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关切;四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
因此,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精神有个人维度、社会维度、国家维度和人类维度四个维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讨论的人文精神是当代中国语境中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精神,而不是历史的或者西方的人文精神,也不是报社或者电视台的人文精神。
文章旨在对人文精神的不同维度进行探讨,以期对构建社会主义新闻媒体及记者的人文精神有所增益。
二新闻工作者人文精神有四个基本维度:第一,个人维度。
个人维度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个人的人文素养和内在修养,是新闻工作者个体对理想人格的一种追求和向往,其核心是“自尊自爱”。
这是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基础和根本。
具体地说,个人维度人文精神构建有两个基本点:其一,要具有生命自觉意识,自觉尊崇人的主体性,坚持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现代社会,很多新闻工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我,或者说失落了人文精神,有偿新闻、虚构新闻、庸俗恶炒等丑恶现象层出不穷。
教育学名词解释三个面向
教育学名词解释三个面向
教育学名词解释三个面向是指教育学中涉及的概念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和理解。
这三个面向分别是实证面向、价值面向和批判面向。
实证面向是指从事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人们,通过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从事教育事实的描述和解释。
在这个角度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的客观存在和规律性,强调通过客观事实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现象的内在规律。
价值面向是指教育学研究和实践中关注的是教育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个角度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来实现人类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发展。
批判面向是指教育学研究和实践中关注的是教育现象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以及教育的权力和阶级关系。
在这个角度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强调教育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以及教育的权力和阶级关系的分析和批判。
这三个面向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教育学研究和实践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教育学研究和实践必须同时重视这三个面向,才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实践教育。
人文精神的名词解释核心思想核心思想精神核心
人文精神的名词解释_核心思想_核心思想_精神核心人文精神的名词解释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
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陈旭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文精神的精神核心特征人文本体,是人文精神的核心。
人文精神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照,何谓人文精神?它有何特征?徐志坚在<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所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关于“人应当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的自我意识,这便是人文本体,人文本体是决定着人文世界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客观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实践 的 飞跃 , 育
二、 社会 向度 的人 文精神 教 育
马克思 认 为 , 人是 最名 副 其实 的社 会 动物 ” 每 个 人总 “ ,
是 时代 对大 学 、 大学 生 的基本 要求 , 对 理性 爱 国展示 的是 一 个 正在 复兴 的 民族 之 精神 ,显 示 的是 一个 正在 崛起 的大 国 之气 魄 ,昭示 的是 大 学生 这个 接受 高 等教 育的 群体 内在 的
族 意识 的灵魂 。
与 社会 主义 的 高度统 一 ,时 刻心 系 民族命 运 、心 系 国家 发
展 、 系人 民福 祉 , 前要 把 爱 国 热情 转 化 为立 足 岗位 、 心 当 刻
苦学习、 发奋 工 作 、 持奥 运 的 实 际行 动 , 支 倍加 珍 惜 我 国安
定 团 结 的 良好 局 面 , 自觉 维 护 社 会 稳 定 , 护 国 家 利 益 。” 维 国
尊严 的尊重 、 对他 人价 值 的肯 定 、 他人 命 运 的关 切 ; 对 三是
理 想 人 格 的 塑 造 并 实 现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 大 学 是 最 能 彰 显 和
孕育 人 文精 神 的场 所 , 学 的气 派 、 大 大学 的 特色 、 学 的风 大 格其 实就在 于其 独 特 的人文 精神 ,这 种精 神是 大学 历史 的 沉淀 和凝练 , 无 时而 不体 现在 我们 的教 育 环境 、 育活 动 且 教
族, 没有 振奋 的精 神 和高 尚 的品格 , 可 能 自立 于世 界 民族 不
之林 。 五千 多年 的发展 中 , 在 中华 民 族 形 成 了 以爱 国 主 义 为 核 心 的 团 结 统 一 、 好 和 平 、 劳 勇 敢 、 强 不 息 的 伟 大 民 爱 勤 自
外 在 的秩 序 的统一 。理 性爱 国是认 知理 性 、 值 理性 、 价 审美 理 性三 者 的有 机统 一 , 述着 丰 富的 现代 意蕴 和 时代精 神 。 载 中共 中央 总书 记胡 锦 涛在 北京 大学 l0周 年校 庆之 际发 表 1
当前 大学 生爱 国主 义精 神 教 育 的重 心 在于 理 性 建构 ,
即 引 导 大 学 生 理 性 爱 国 。 理 性 是 人 区 别 于 动 物 的 重 要 特 征 之 一 ,是 人 类 从 动 物 的 自发 的 本 能 最 终 转 变 为 人 类 的 自觉
家 向度 的人文 精神 教育 应 以此 为纲 领 、 则 、 求来 对 大学 原 要
是 对 国 家 、 民族 乃 至 对 整 个 人 类 社 会 的关 怀 ; 是 对 他 人 对 二
穿 透性 的力 量 。 养理性 爱 国精神 要从 三个 层面展 开 。 是 培 一
认 知 层 面 。 首 先 要 对 国 际 、 内 局 势 有 宏 观 的 认 识 , 国 际 国 在 方 面 , 平 、 展 、 作 成 为主 流 ; 国 内 , 国正 处 在 一个 和 发 合 在 我
维普资讯
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三个向度
华 中师 范 大 学 党委 书记 、 授 教 丁 烈 云
中图分 类号 : 6 1 G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7 56 (08 0— 04 0 10 —9 820 )8 00 — 2
人文精 神蕴 涵隽 永 , 承载 了深 厚 的历史 底蕴 , 既 又寄 寓 了深刻 的时代 沉 思 ; 是对 尘世生 活 的精 神超 越 , 是对 理 既 更 想 生活 的理性 回归 。 文精 神至少 包括 三个 方 面的 内涵 : 人 一
之 中 , 在 国家 、 会 、 人 三 个 向度 上 予 以 延 展 。 并 社 个
一
、
国家 向度 的 人文精 神教 育
析, 只有 经 过理 性 的权 衡 , 大学 生 才 能超 越 直 觉 的情 感 , 将 爱 国精 神表达 得更 加 系统 、 富逻辑 和更 具操 作性 。 更 三是 审 美层 面 。黑 格尔 说过 ,理 性 的最 高行 动 是一 种审 美行 动 ” “ , 理性 爱 国在 审美层 面体现 为追 求秩 序 之美 、 和谐 之美 。 在构 建 和谐社会 的今天 , 国既要 有 “ 乎 于情 ” 爱 发 的强 烈诉求 , 更
要 有 “ 乎 于 理 ” 大 局 意 识 、 治 意 识 , 致 内 在 的 和 谐 和 止 的 法 达
人 文精神 的最 高境 界 应该 是一 种超 越个 体 的 ,对 人类 整体 的关 怀 , 并将 人类 整体具 体化 为 国家 、 民族 。国家 、 民族 的精 神是 人文 精神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党 的 十六大报 告指 出: “ 民族精 神是一 个 民族赖 以生存 和 发展 的精神 支撑 。 个 民 一
的 重 要 讲 话 对 理 性 爱 国进 行 了很 好 的 诠 释 : 坚 持 爱 国 主 义 “
族 精神 。 ” 民族 精神 的核心 就是 爱 国主义 , 中华 民族 具有 源 远 流长 的爱 国主 义传 统 ,这种 爱 国主 义是人 们千 百 年来 巩 固起来 的对祖 国和 民族 最 深厚 的感 情 ,是 中 国人 民政 治 品 质 和道德 面貌 的一 个重 要 特征 ,也 是 中国人 民的祖 国和 民
非 常难得 的发 展 战略机 遇期 , 济社 会持 续健 康发 展 。 阶 经 现 段 , 国最 为直 接 的 表现 , 是 要珍 惜 难 得 的 大好 局 面 , 爱 就 一 心一 意谋 发展 , 齐心 协力 搞 建设 。具 体 到大 学生 身上 , 是 就 排除 干扰 、 苦 学 习 , 刻 掌握 好将来 投 身社 会 主义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会建设 所需 的本 领 。二是价 值层 面 。价值 侧重 于满 社 足主体 的需 要 ,价值 理 性 主要是 一 种对 人类 自身行 为 的规 范 性要 求 。理性 爱 国在 价值 理性 上 表现 为对 爱 国 的原 因与 结 果 、动机 与效 果 、成本 与效 益 等进 行 理性 考量 和 逻辑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