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摘要小学音乐课与其它课堂有所不同,音乐课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地方。
关键词美育教育感受力欣赏力创造力什么是美育?美育随着时间的变迁,小学音乐课程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现阶段,小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的“美”就是指学生的美育教育。
小学音乐课与其它课堂有所不同,音乐课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地方。
柏拉图曾经这样说: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只是我们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去看、去体会、去感受、去创造,只有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才能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现针对小学音乐课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论点,浅谈自己的观点与感悟。
一、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所运用到的教材中,每一首歌曲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例如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郊游》,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身处在大自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作为东北比较偏远的孩子,很少有机会真正的走进山谷,切身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打开思维与畅想的大门,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他们会告诉你,自己仿佛来到了山谷,看到了鲜花、还有潺潺的流水,两旁青山耸立,鸟语花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感受到了生活的无限美好,从而热爱、珍惜美好生活。
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方面,我认为小学阶段,学生对一切事物的美丑定义还不是很分明,不能很客观的分辨事情的善恶美丑,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在课堂教学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什么是美好的事物,什么是对的正确的,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观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及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通过一切美好的事物感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让音乐荡涤学生的心灵——对中学音乐教学中美育的思考
德育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融入美育,那么到底何为美育?所谓美育通俗地说就是审美教育,将音乐欣赏与审美联系起来,从美学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音乐。
这无疑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破性创举,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美,继而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音乐教育的初衷是让学生学习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去了解音乐这个神奇的世界。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我们注重的不仅是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更是要通过美育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美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提高审美标准,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美育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融入美育,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音乐的美。
古今中外很多的音乐作品都包含美的因素,能够学习和吸收的精华当然也很多。
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给学生提供了审美的媒介,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容易被感动,从而与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时候也是学生形象思维最容易被激发的时候。
通过不断地接触这些优秀的作品,外加教师课堂上的引导,这对学生的审美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学生在接触这些作品的时候,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通过对这些感受的表达,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想象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调动。
2.重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与美育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继而去创造美的过程。
这种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注重个人情感的培养,把学生当成教育和学习的主体,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受教育者。
艺术本身就充满了美感,因而艺术的教育注重的也是对这些美感的探索和发现。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所受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持久深远的,他们所养成的这种鉴赏美的能力对于其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熏陶,他们已经习惯用一双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美育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
比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
它既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势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
教师运用艺术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
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程合拍的课堂,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学应讲究情感性,如何使音乐引起学生心灵深处情感的强烈共鸣,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情感目标被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一核心目标,音乐课的情感教育也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染与熏陶。
1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音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曲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每首作品都展示了一幅美的画面,让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美,并根据作品的情绪进入音乐意境,使他们在音乐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提高审美能力。
如《春天来了》这一课中,我在歌曲《大树妈妈》的背景音乐衬托下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童话故事。
学生的思维被优美的语言和乐声调动起来了,随着教师的歌声有表情地律动,孩子们完全沉浸于童话般的春天中。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更要注意发挥音乐“通感”的作用,即创设多种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形势和通道,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参与到音乐的审美体验中,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探究音乐的本质,自主地表现音乐,获得美感体验的方式有很多,根据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情感外露的特点,在音乐教学的每一课内容中都少不了用游戏,歌表演或律动的形式去表现歌(乐)曲。
谈谈音乐课教学中的美育
谈谈音乐课教学中的美育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让学生感受音乐教学的形式美音乐的特点是它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生动的节奏,它们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乐声,为音乐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美的感受对象。
在音乐课上,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感受音乐美,而应在音乐教学形式上展现美。
1、课堂教学的结构节奏美音乐的节奏给人以生动、协调的美感,音乐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如能体现出这种节奏美,这堂课就会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我们在一堂课的内容安排,处理方法上可做到主副相宜,难易相配,长短交替,动静结合,使整节课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美。
例如:歌唱技巧,敏锐的听觉,熟练的记谱,高水平的演奏等等是需要通过“滴水穿石”般的训练获得的,可把他作为每堂课的副线进行短安排;乐理、唱歌、欣赏等内容作不同课型的重点,可把它作为每堂课的主线进行长安排;听、写、分析为静。
唱、奏为动,可使它们互相穿插,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课的复杂和单调。
实践证明,注意课堂教学的结构节奏美,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保持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课堂教学的方法美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我们针对某个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从不同层次多角度去感受认识它,使它得到较圆满的解决,这就使教学有一种立体美感。
如:在教学方法上,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更多的运用心灵感受式、直观感知式、兴趣诱发式、自然渗透式,启发讨论式的反复比较式等。
追求课堂教育的主体美,使学生处于一个多方面接受新信息刺激的环境之中,提高教学效率。
(1)歌词立意美、语言美、音韵美、格律美,给孩子以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对歌词的意境,大意作简短的介绍,其次对歌词的字词,要求正确的咬字、吐字,清晰地发声,然后教师用手势指挥孩子们富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使学生们在美的感受中理解歌词和熟记歌词,从而实现对音乐歌词美的理解。
浅谈音乐教育与美育德育的关系
浅谈音乐教育与美育德育的关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老师需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通过德育和美育的渗透,更好地帮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同时陶冶情操和增加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进行德育渗透,才能顺利完成音乐教育目的,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德育功能。
一、音乐教育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意义音乐的美育作用早已被人们所重视。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乐师人的最高修养,接受音乐教育才能最终完善高尚的人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而是培养和谐的人。
”他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
”在我国音乐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既然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在音乐教育中也应该重视美育,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美的感觉能力,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的基础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还应精通文学、历史,了解民族风情等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在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文化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解读音乐语言,理解作品负载的道德、情感因素,上好音乐课。
例如欣赏管弦乐《森林水车》,《森林水车》是一首流传广泛的、由日本作曲家创作的歌曲。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部分描绘宁静的森林,第二部分速度转快,运用象声词“咕噜咕噜咕隆”来描绘水车轮子和磨坊里磨盘的转动,在欢快的气氛中歌唱劳动,歌唱春天。
在欣赏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放映大森林的一些画面,营造出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乐曲情节,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
在欣赏过程中,有很多同学扮演成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有的把小手慢慢张开表示花儿开放;有的装扮成一棵小树在微风中摇荡;有的模仿小溪奔流的动作与声音——他们边听着音乐边自由地舞动,全身心地融入到音乐情绪中。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教育论文【课题研究】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音乐课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音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愉悦了学生性情、提高了他们素质、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音乐教学使学生们感悟到祖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的魅力,并且让这种艺术魅力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几十年来,音乐课堂教学的理念不断翻新,教学形式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不断发展,音乐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更好的渗透美育教学,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仅供大家来讨论与研究。
一、理解歌曲教学中表达的情感美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到美的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个有机部分,进行教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进行唱歌教学时,教师应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完整艺术形象,生动地揭示歌曲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理解并感受到音乐的美,这样的教唱才是真正的教唱课。
例如,我在六年级的《爱的奉献》一课,我以《爱的奉献》赈灾义演活动导入。
5月12日,自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之后,全球关注,举国恸容,中国宣传文化界在这场天灾面前情牵灾区,心系受灾群众,渴望为受灾的地区和百姓捐款捐物,奉献一份爱、贡献一份力……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已经被音乐深深地感动,在演唱时能够饱含深情。
教师适时地引导,让学生体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话的重要含义。
二、体会音乐欣赏中蕴含的美乐曲欣赏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欣赏教学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和情操的重要手段。
在六年级欣赏《欢乐颂》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简介乐曲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第二部分,他根据1785年德国诗人席勒同名诗歌写成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交响合唱曲。
谈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谈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一、引言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课堂中,美育的运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修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探讨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以及它对学生的影响。
二、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1.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力。
音乐欣赏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在音乐课堂中进行音乐欣赏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音乐会或者音乐展览等场所,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音乐修养,还能够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和情感。
2.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也是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让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可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锻炼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音乐表演不仅能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艺术特长,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在音乐课堂中进行音乐表演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在班级或学校的音乐会上进行演出;还可以参加学校的合唱团或乐团,与其他学生一起合作演出。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还能够体验到音乐表演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3.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是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又一重要形式。
通过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音乐创作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音乐课堂中进行音乐创作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创作歌曲、作曲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还可以通过编曲、和声等方式来改编已有的音乐作品。
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摘要:音乐的美育功能蕴含在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之中,音乐中的美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启学生的智慧,发散学生的思维,鼓舞学生的志气,形成创新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音乐美育;想象;情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审美成为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同时这一理念在广大音乐教师中被普遍重视,成为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对音乐美育的含义理解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进一步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积极和大力倡导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知识构建,关注学生的能力形成,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向素质教育转轨。
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时代赋予音乐教学的重要历史使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进而形成他们较高的审美品位,提升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优质的音乐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美育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音乐审美”内容,而这正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必要途径,可积极地、直接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实践活动,实现“以美育人”的目的。
二、在音乐教学中感受美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的强烈表现,他们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充分展露了他们内心的感受,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美感,正是音乐赋予学生的美育功能。
学生的情感与音乐学习的有机融合,使音乐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领悟,从而形成美好的享受。
音乐的美育功能蕴含在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之中,这是语文、数学学习所无法代替的。
这种蕴含在音乐中的美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可以鼓舞学生的志气,形成创新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发展。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XXX音乐教育中的美育XXXXXX音乐是一种美好的东西,而美的事物能感动人。
音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XXX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我们的音乐教育就是属于美育中的艺术美。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具有情感性、技能性和形象性。
所以音乐教育能产生以下美育功能:培养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品格,激发创造思维。
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它不但能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素质,还能为今后自身的艺术发展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能进一步陶冶自己的情操。
音乐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XXX并举、互相渗透、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美的正确感受和创造,是思想意识、情感、文化修养的表现。
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
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由感官快乐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
音乐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
从而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小学音乐教育包括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它是通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对小学生开展形象生动生动的审美教育重要途径。
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小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感受音乐展现出来的高尚理想,形成高尚的、美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让美在音乐课教学中体现
让美在音乐课教学中体现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
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是通过音响来获得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欣赏价值的音响信息,通过音响信号刺激审美主体,使学生充分感受美、欣赏美、抒发美和表现美,音乐教师要站在美育的高度和一定的审美规范上施教,使学生从音乐教学中真正收到美育的效果。
一、示范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作品除了能给人以教育启迪之外,它有一种独特的感人魄力——人们的感情和想象可以在乐声的熏陶中尽情地、自由地驰骋!如陈钢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中的b段,同一段音乐有人理解为是描写苗寨人民欢快的劳动场面,也有些人理解为是描写劳动之余,一对青年男女在翩翩起舞,从而迎来了更多的青年男女共舞的场面。
在欣赏音乐时,让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闭着眼睛静静听、细细地想,充分感受音乐中美好的乐音,在听赏音乐中伴随着音乐起舞,更深刻体会、感受音乐的美。
二、在音乐教学中讲究语言美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
音乐教师准确形象、富有激情的教学用语,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音乐教学中,除音乐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功能以外,音乐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育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教师字正腔圆的发音,不但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规范准确的发音,为歌唱的咬字吐音打下扎实的基础,更能烘托音乐的艺术美。
其次,美化音乐课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音乐课的审美价值。
在音乐教学中用不同的感情朗读歌词,对塑造音乐形象,理解作品的内涵,表达作品思想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师韵律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还能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浅谈小学音乐课的美育渗透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的美育渗透教学小学音乐课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更是传递美育理念和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教育。
因此,在音乐课中渗透美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注重情感体验,培养感受美的能力音乐是一门感性的艺术,因此在音乐课上,需要通过让学生感性认识音乐、感受音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例如在音乐课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听音乐、模仿音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营造出来的情感和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认识能力。
二、强化审美教育,培养良好的审美品味音乐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领悟美的过程。
因此,在音乐课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培养其音乐审美的品味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音乐,让学生对音乐的多样性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
三、强调文化熏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课中应该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传统。
通过学习民歌、古曲等,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音乐的神韵与魅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四、注重人文关怀,培养爱心和同理心音乐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美,更是让学生关注别人、关心别人的过程。
在音乐课中,可以通过参加慈善演出、做志愿者等方式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传递者和帮助别人的助手,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理心,传递音乐和温暖。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中的美育渗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其人文关怀能力,传承并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美育渗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教育、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如何将美育教育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
如何将美育教育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付双霞笔者结合多年音乐教学实践,在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的一点体会来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音乐;美育;情感美育的内容有很多方面,大致可以归纳为四大方面: 1、艺术方面 2、自然方面、3、社会方面 4、科学方面。
音乐教育教学成为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一门艺术类教育学科。
音乐教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在音乐欣赏中引导学生聆听、模唱、思考、议论、记忆、观看、律动等等全方位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们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通过视听结合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达到艺术美的熏陶与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
音乐教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们热爱劳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热爱劳动人民的热情,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活动。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但要向学生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唱歌的基本方法和乐器演奏的基本技法,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理解音乐的能力、鉴赏音乐的能力、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创作音乐的能力,而且还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目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同学们的感官系统,利用多媒体课件其容量大,手段新颖,形式多样、冲击力强度大等优势,使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灵活多变,从而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调动起同学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扩展课堂教育内容的信息量,加强视觉的直观感受,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同学们能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引导同学们由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拓宽同学们的音乐视野,充分发挥同学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作发明能力。
在浩瀚的音乐作品中,音乐教师要深入挖掘、细细的去品味和探索,找出适合高中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来进行分析、感受,从而使孩子们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得到提升。
我们不能小觑优秀的音乐作品带给人们的影响,它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有的甚至能改变我们的性格。
因为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要学会引导学生们去感受音乐、去体验作者们内心的人性光辉。
浅谈美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
JA U T N I IOX E A X
浅 谈 美 育 在 小 学 音 乐 教 育 中 的 渗 透
吴天书
摘
要 :美育通过各种 艺术以及 自然界 和社会 中的美好事物来进行 ,其 中音 乐教 育是进行 美育的有 效途径之一 。音 乐教 育
培 养艺术人 才 , 重在 艺术才能和艺术技巧等 方面的训 练。美育通过 艺术等 美感 活动和 审美方式 ,来提 高人的素质和修 养,转移 人 的心理 气质 ,改变人 的精神 面貌 。音 乐教 育与 美育相互渗透 ,有机结合 ,从 而达到全 面培养人 的 目的。 关键词 :音 乐教育 ;美育 ;渗透
美育能培养学 生认识 美 、爱好美和 创 造美的能力 ,美育通过各 种艺术 以及 艺术 的音乐关键要使人有表达音乐 的情 感 和欲望 , 这里 的情感和欲望就是美育 。 于音乐音响形式 中的美 和丰富的情 感 ,
并产生强烈 的艺术共 鸣。因此 ,在 音乐 教学 中的侧重点应落在培 养学 生的审美
热爱生活打下 良好的基 础。
我 工作 的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 ,学
校浓厚 的艺术氛 围令 人陶醉。早晨 ,在
就会赞 赏他 们 ,很快乐地把他们 吸收到 心灵里 ,作 为滋养 ,因此 自己性格也变
学 ,运用合适 的教育方式点 点滴 滴渗透
音乐的美 ,就会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校 园的晨光 中 , 《 我们是 共产主义接班 人》 开始唱响 , 美妙的《 校歌 》 开始回旋 , 《 让我们荡起 双桨 》开始生机盎然的吟 咏 ,迎接一个又 一个 上学的孩子 ;课间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 图说过 : “ 音乐 能用
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 的最深处 ,如果
教育 的方式适合 ,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 心灵 ,使它 因此美化 ;如果 没有这种合
浅谈音乐课中的美育教学
浅谈音乐课中的美育教学发布时间:2021-01-21T14:11:00.303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1期作者:周瑜[导读]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所有这些文件都是围绕着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而设定的,当然这也是重塑新时代我国教育生态的必然路径。
辽宁鞍山市第二十六中学周瑜 114001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所有这些文件都是围绕着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而设定的,当然这也是重塑新时代我国教育生态的必然路径。
初中音乐课程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音乐课是通过以聆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一、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所以,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而音乐又是想象和联想的源泉,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
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的一生。
浸润式美育教育渗透于音乐课堂
浸润式美育教育渗透于音乐课堂摘要:音乐学科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的身心,有益学生的发展。
但是如今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率先做出改变,帮助学生发掘音乐的魅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浸润美育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关键词:沉浸式;美育教育;音乐课堂引言:很多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认知程度不够,对于艺术课程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较弱,加上音乐课堂墨守成规,没有进行创新变革。
用传统的音乐内容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导致音乐课堂的效率较低,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等现象,考虑到目前的问题,已经引发了音乐教师的重视和思考。
在音乐课堂上打造沉浸式的教学体验,把美育渗透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完全的参与到其中,接近艺术,感知艺术,让学生可以放松身心,获得听觉上和心灵上的双重感受。
一、沉浸式美育教育对于音乐教学的意义音乐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艺术学科,音乐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体会到艺术之美,开展美育教育,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能够提升音乐课堂的价值。
【1】并且沉浸式的美育教育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在想象中进行创作,还可以通过作品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世界,通过艺术赏析和艺术创作,强化自身对于艺术的体验,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加强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赏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让学生在艺术的天地里,迸发灵感与思维,感受音乐的魅力,享受艺术的乐趣。
二、沉浸式美育教育渗透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一)设定教学情境,感知音乐魅力音乐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舒缓学生的心灵,减轻学习压力和作业的负担,音乐教学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创新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音乐课程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设定不同的教学主题情境,打造沉浸式的体验氛围,在课堂中营造不同的主题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参与到其中,提高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2】音乐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作为艺术的载体,是可以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思想,能够引发情感的共鸣。
谈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谈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观念也在不断升级和提高。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视野和智慧是狭隘的,缺失美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然而,美育的应用在音乐课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美育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可以经由多种方法展开,而这也是教师要重视、探究的问题。
美育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形式,它注重把社会价值观渗透于中小学文化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在音乐课堂中,由于音乐本身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因而它可以说是实施美育活动的理想场所之一。
由于美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紧密,也说明了美育在音乐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美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文化内涵和趣味性。
在音乐课堂中,美育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正确欣赏音乐作品学生从学前起就接触到各式各样的音乐艺术,但如何才能正确地欣赏和体验音乐作品的美,很多学生都不是很清楚。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启发式的方法,在启迪学生听音方面下功夫。
首先,可以从音乐节奏、音色、旋律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体验音乐的艺术美感。
其次,可以将学生带到音乐厅听音乐会,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音乐的美。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和音乐兴趣,以此来加强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美育领域的涵养。
2、运用善妙的教学策略在音乐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从学生的着眼点和发展需求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的美育成长。
例如,运用音乐游戏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超越学生单纯的听、唱口头语的视野。
通过各种手段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进一步加强美育的作用和价值。
3、注重营造浓厚的唱歌氛围我们知道,在音乐教室中,唱歌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音乐活动,也是美育活动的一种。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学习音乐来说,唱歌是更为常见和重要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
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
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
而小学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是艺术类科目(即文学、美术、音乐),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虽然都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发展规律,有不同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但是,它们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人类的思想感情,去揭示、去描绘、去抒发、去展现各自的艺术魅力。
在小学美育教育中各具特色,共同为学校美育教育构置成一个五彩缤纷、八音协和的大千世界。
因此,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
它既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势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
由此笔者通过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就音乐教学和美的关系作以下管窥。
一、唱游学习中感受美,以美塑形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它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它是音乐形象的反映,形体艺术的表现。
泰戈尔说:韵律起着河岸的作用,赋予诗以形式美和特征。
其实,何止是文学,其它姊妹艺术的美又有哪一种能够摆脱节奏和韵律的约束呢?每当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其自身的动作与音乐律动产生协调一致的美感,给人带来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铿锵,让你获得美的享受。
二、歌曲学习中认识美、以美悦情
俄国大文豪契可夫说:“歌声是太阳,没有歌声的生活就象没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白,淡化”。
学习唱歌和歌曲欣赏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学习者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
当学生对其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
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他们的心脾。
三、乐曲欣赏中孕育美,以美扬善
乐曲欣赏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
然而,音乐以其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
它的旋律在起伏变化,抑
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紧与松的对比组合中无一不蕴涵美的因素,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
它以其音响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陶冶他们的情操。
四、音乐活动中体验美,以美怡心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功能,“凡乐于欣赏音乐,就能够倾心赏美,便是乐于接受教育的表现,人的精神愉悦了,就会产生积极向尚的情绪,焕发出异彩”。
笔者在器乐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摸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新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
比如,我在组织排练合奏《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首先运用声势训练法,让学生拍手、拍腿、跺脚,模仿伴奏乐器,其次按声部分小组练习,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
奏美、姿体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组用口风琴吹奏旋
律,有的小组用节奏乐器为旋律伴奏,有的小组作即兴舞蹈表演。
学生通实践,
激起了创作的欲望。
这种参与――互动――体验――升华的教育模式,则是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提验和深化。
既优化了课堂,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拓展了思维空间,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学生心灵,以美怡心产生了相应的效果。
五、音乐实践中表现美,以美导行
音乐是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隐性的德育教育因素潜移默化相互渗透。
如在课外合唱、器乐合奏排练中,因合唱队,乐队由多人组成。
相互间协同配合很重要,不但要求大家唱、奏要整齐,而且要求必须齐心协力才能表现好作品,在整齐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多声部的唱、奏不仅声部直体谐和,而且更讲究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把艺术性很强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完美地表现出来。
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以美导行”在这里所产生的效果,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事实。
综上所述,学校的美育教育应该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是个性发
展的催化剂,是培养人格的工具,是勾勒宏伟蓝图的色彩,是国民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课堂上春雨润物的悉心交融、是开阔视野的明镜。
它能折射出美育教育绚丽多彩的画卷;它能编织出美育教育五光十色的彩环;它能堆砌出美育教育百
年树人的大厦;它能谱写出壮丽人生的不朽乐章……作为学校美育传播者和奠基人的音乐教师,应该明白新世纪角色转换的道理,主动去感受、体验、观察、比较、分析、明确自己在课改中的位置。
不仅要挖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各种因素,而且还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以美导行,使他们在学校美育教育活动的实践当中,自己去
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