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等高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高度的地图,是地形图的一种。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等高线地形图已经成为地图制图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直观地展示地形的起伏和坡度,为地理空间分析和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背景介绍部分主要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地理学、测绘学和地质学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背景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的概念和意义,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探究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领域。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希望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拓展他们的地理思维,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地理基础。

2. 正文

2.1 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高度的地图,是地形图的一种。它是通过连接同一高度的点所组成的曲线来描绘地形地貌的一种方法。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地形的起伏和坡度,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地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间距代表着地形的相对陡峭程度,密集的等高线表示陡峭的坡地,而稀疏的等高线则表示较为平坦的地形。

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源自19世纪初由法国地质学家Gaspard de Prony等提出的等高线法,是当时地形测量和地图制图的重要方法。而今,在现代地图制图中,等高线地形图仍然被广泛使用,并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卫星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更精确和高效的制作和应用。通过等高线地形图,人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为地质勘测、城市规划、环境评估等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等高线是什么,如何读取等高线,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和读图方法。

2.通过学习,提高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熟练读取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

3.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3.熟练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了解地形特征。

四、教具准备:

1.等高线地形图。

2.计算器。

3.投影仪,电脑(教师用)。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观看视频,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和读图方法。

2.知识讲解

通过投影仪将等高线地形图呈现给学生,详细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如等高距、海拔高度、峰、坡、谷等。

3.知识运用

(1)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的读取和分析,给出某个区域的地形图,并提出问题:这个区域是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还是高原?

(2)学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并写出分析报告。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检查及改正自己分析错误或不完整的地方。

4.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讲解的知识点,并请学生分组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

5.作业

请学生进行一个实地考察,在实地观察中与等高线地形图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并填写调查报告。

六、教学反思

1.教师要注意课堂管理,防止学生玩手机等行为分散课堂注意力。

2.要对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发挥积极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等高线与地形图教学设计

等高线与地形图教学设计

等高线与地形图教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学习判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空间地理事物的认识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小组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及不同地形的关系;

2、难点:掌握不同地形等高线的形态特点;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体验探究法、多边互动法、读图分析法等。

四、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花泥、解剖盘、细线等。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制作山体模型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阅读,谁记得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哪几个?

学生:比例尺、图例、指向标。

教师:很好!这三个基本要素能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的地图,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学生:(预习)要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

教师:对!这就是本节课讨论的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二)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等高线与地形图教学设计 10

教师:(展示一幅绘有等高线的地图)想要绘制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展示图1.34)思考一下问题: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图中甲、乙两地的海拔是多少?相对高度是多少?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和相关符号的含义;

3. 能够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地势高低;

4.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等高线地形图是什么吗?

它有什么作用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概念讲解(15分钟)

通过PPT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图上连续连

接等高点的线,它可以反映出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地势特征,对规划、建设、农业生产等有

很大的指导作用。

3. 符号解析(15分钟)

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常用符号,如等高线、斜面等,让学生理解这些符号代表的含义,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4. 绘制实例(20分钟)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课桌上绘制一个小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掌握等高

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第二课时

1. 复习(5分钟)

通过简单的问答和小测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 地形特征分析(20分钟)

展示不同地形特征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分析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地势特征,并学会利用地形图寻找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要素。

3. 实际应用(20分钟)

讲解等高线地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等,让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意义。

4. 拓展延伸(15分钟)

展示一些真实的等高线地形图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读地形图,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和地势高低。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2)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3)掌握解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4)能够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势和地形特征。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培养出对地形图的兴趣,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动力,培养出乐于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2)掌握解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询问学生对这张地图的认识和了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高线地形图,询问学生地图上的各种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思考。

3. 概念讲解

通过图片和示意图,教师向学生解释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包括等高线的定义,间距,闭合线和等高线的特点等。

4. 示范操作

教师以示例地图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包括如何判断地势、地形特征以及地势的陡缓程度。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操作。

5. 学生练习

让学生分组或独立进行地形图的解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地势和地形特征的判断。

6. 总结归纳

通过学生的练习,教师向学生总结归纳地形图的解读方法和技巧,强调重要的观察点和判断要点。

7.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解读结果和体会,让学生相互学习,加深对地形图的理解和掌握。

8.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提供一些等高线地形图,要求学生独立进行解读,并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等高线教学设计与反思

等高线教学设计与反思

等高线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参与制作模型、绘制地图等活动,了解等高线地势图的绘制原理。

2、在等高线地势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势部位。

3、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势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定坡度陡缓。

4、学会在活动中观赏他人,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并逐步养成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直观演示、讲解、讨论以及练习法。

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观看法、动手参与法。【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等高线形状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难点:①等高线的绘制原理;②在等高线上识别各种地表形状

解决方法:实验、观看、讲解、讨论

【课前预备】

①教师自制山体模型。

②学生4人一个小组,每组一块橡皮泥,一张白纸。

③等高线地势图若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句成语叫“开门见山”,它的原意指地球上山地这种地势专门多。

我国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同学们尽管不能“出门见山”,然而“见山”“爬山”却专门普遍。你们是否真正认识山呢?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将真正认识山,甚至能够在平面图上识别出山的各种形状。[学习新课]:

一、了解山体的具体地势部位

1、老师出示自制的山体模型,请学生说一说山体的具体地势部位,学生一样能说出山峰、陡坡、缓坡、悬崖。

2、教师纠正、点拨,如山峰应为山顶,悬崖应叫悬崖。

教师利用自制模型,着重让学生认识山脊、山谷和鞍部的形状及特点。

二、制作山体模型

1、布置第一项任务,每个小组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山体模型,实现从遥远的抽象到周围具体地理事物的转换,给学生最直截了当的学习体验。

等高线教学详案

等高线教学详案

等高线教学详案

第一篇:等高线教学详案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教学步骤:

一、引导激趣(出示木兰山平面图)

1、看图设疑:平面图能体现地形的高低起伏吗?

2、揭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绘制体现地形起伏的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二、合作探究1、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A、出示等高线地形图

B、问:图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C、得出定义: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2、认识等高线、等高面

A、出示山体剖面图

B、分组讨论:图中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C、汇报讨论结果: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等……..(适时复习海拔高度的定义:地面某点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就是该点的海拔高度)D、得出定义: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线就是等高线。

E、认识等高面: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所以这些点在同一平面内,我们把这个面叫做等高面,或者说等高线所在的平面就是等高面。(显示等高面的概念)

F、动画演示等高线和等高面3、画一条等高线

A、显示剖面图

B、讨论:你能在假山上画出一条等高线吗?

C、交流讨论结果,肯定最佳方法。

D、分组合作绘制第一条等高线

E、检查绘制结果,用等高面检验等高线是否准确。4、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A、设问:画出一条来了,你能尝试着多画几条吗?

B、显示绘制要求

C、学生分组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D、交流绘制过程中的问题,展示学生的等高线地形图。5、认识等高线的分布特点

A、演示完整的等高线地形图

B、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均匀吗?什么样的地方等高线密集些,什么地方稀疏些呢?

C、学生结合山体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三、课堂小节:本节课的大致内容。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1. 引言

1.1 引言

地形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工具,通过地形图可以直观地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势起伏和地理特征。而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形图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通过等高线的方式展示地形的起伏变化,能够直观地显示出山脉、河流、高地、低洼等地形特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形图,提高地理认知能力。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帮助他们掌握这一重要的地理工具,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和趣味性。通过本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学知识,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地理兴趣,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

2.1 引言

等高线地形图是以等高线为主要表示方式的地形图,它通过线条的连接来描绘出地表的起伏变化,使得地形特征一目了然。在现代地理教学中,等高线地形图常被用于展示地型高低、坡度陡缓等情况,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表地形。

通过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形的特征和地势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深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地形图的概述、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的作用以及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等高线地形图。

2.2 地形图概述

地形图是地球表面上地理特征的可视化表示。它以图形和符号的形式展示了地球上的山脉、河流、岗地等地形特征。地形图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形特征,还可以为地质勘查、土地利用规划、军事战略等领域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阅读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解地形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对于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和运用;

2.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解地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教师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认为这是什么图?你能解读出这张图上的信息吗?

2.师生共同讨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和作用,确保学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30分钟)

1.教师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结合实际地形图示例,指导学生理解等高线的含义和作用。

2.教师讲解如何阅读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从等高线间隔、等高线的间隔越近,表示地势越陡峭;等高线的相互关系,表示地势的起伏和形状;等高线的闭环和V字形表示山峰和山谷等。

三、示范(20分钟)

1.教师示范如何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势特征,并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地势的起伏和形状。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读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并进行讨论和互动。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

1.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总结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和技巧;

3.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教学资源:

1.教师准备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并给学生分发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

2.学生课本。

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表现;

2.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3.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摘要】

本文主要围绕着人教版《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展开讨论。在我们介绍了等高线地形图的重要性和教学的背景。接着,设计目的部分明确了教学设计的目标和意义。教学内容安排部分详细阐述了课程内容的安排和教学重点。教学方法部分介绍了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评价与改进部分列举了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的方法。在总结了本文的重点内容并展望了未来的教学发展方向。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等高线地形图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引言设计目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评价与改进总结展望

1. 引言

1.1 引言

"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起伏和地形特征。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解读方法,培养其地图阅读和地理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

地形高度的地图,并学会如何根据等高线的间距和形态判断地形的险

峻程度和地势高低。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形分

析和地理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和地理现象。

2. 正文

2.1 引言

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地图形式之一,它通过等高线

的连接展示了地形地貌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地势的高低和起伏。在教学设计中,引入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地形地貌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通过

引言部分的介绍,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入等高线地

初中地理_等高线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等高线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等高线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阶段: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等高线专题复习》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逻辑能力增强,善于钻研,具备了一定的想象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增强,同时又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自觉性强,但多数情况下对知识的掌握还还不系统和答题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还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教师点则通,不点则不通。通过初一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等高线的初步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基础知识我们应当以回忆巩固为主,为适应中考适当增加难度。增加了“陡崖相对高度计算”这一部分内容,讲练结合,做到熟练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等高线专题复习》效果分析

1、落实到位,参与率和达标率高。

2、教学的精细程度可以再优化,一些细节没有关注到。比如学生的答题语言运用不规范。

3、可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合理拓展延伸,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如将“伏击”题目改为开放性的话题。

《等高线专题复习》教材分析

《等高线》本课内容出现在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地图》的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是学生掌握了地图三要素后,学习的第一种专业地图。地形图是学生学习地形这一基本自然地理要素的最重要的工具,对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至关重要,甚至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与工作都能发挥极大地作用。同时,地形图的出现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从二维平面拉到了三维空间中,并且还要在二维与三维空间中不断转换,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本节内容学起来“难”的根本原因。

教材内容分三部分: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先后出现了海拔与相对高度,等高线,五种基本地形类型,陡缓坡与山体五部位等新概念,以及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三种地形图。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内容多,要求高,难度大,在新课程学习中安排两课时完成更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等高线》教学设计 陈大旺

《等高线》教学设计  陈大旺

等高线地形图

华师大二附中陈大旺执教

上南中学高一(7)班09/10/22 14:10—14:50

一、教材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是高中地理专题7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判读地形图重要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材或地理学科中属于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在教学中重在锻炼学生读图能力,掌握读图方法,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等高线的原理,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各种地形名称及海拔高度;

2、学会等高线、剖面图绘制方法;

3、掌握等高线图简单的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1、判读等高线图的方法;

2、剖面图和等高线图的绘制;

四、教学方法:

积极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探求等高线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凸现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特点。配合演示文稿和学生作品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

1、引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中国版图的变化,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入等高线地形图课题。

2、新课:认识等高线概念。

1)基本概念: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海拔、相对高度;

2)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主要地形部位名称。山顶、洼地、山脊、谷地、陡坡、缓坡、鞍部、陡崖等。

3)等高线图的绘制。

4)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5)在等高线数据图中判别地形部位名称。

6)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判读。

7)根据风景图,如梯田、盘山公路设计等高线图。

3、本课小结:

等高线可以表示各种地形图。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略。

七、教学反思:略。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2.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读法,能够关注地形图上的高低起伏。

3.善于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推断出山地,河流等地貌特征。

二、教学重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2.等高线地形图的读法。

四、教学方式

1.导入:用经验探究等高线地形图。

2.呈现:分组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并用实物配合图解。

3.操练: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和角色扮演模拟地图导航等训练。

4.归纳:对学生的学习所得进行梳理,让学生自己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读法。

5.拓展:让学生自主研究等高线地形图在不同科目领域的应用,例如地理、生物学等。

五、教学准备

1.等高线地形图实物。

2.学生分组用的等高线地形图。

3.小组竞赛题目和扮演角色的海报等素材。

4.PPT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步骤

1.导入(15分钟)

导入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回忆较为

熟悉的位置和地形,然后归纳地形和位置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2.呈现(15分钟)

呈现部分主要用于加深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认识,将等高线地形图与实物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中代表的高低起伏。并且要在学生掌握读图基本技能之后,让学生分组分析等高线地形图,通过讨论和图解等方式,加深对地图各部分的理解。

3.操练(20分钟)

在操练环节中,我们可以利用小组竞赛和角色扮演模拟地图导航等训练方式,让学生在实战中去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读法,加深对地图上的地貌特征的把握。既提高对地图的认知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等高线系列教学活动设计

等高线系列教学活动设计
教 艺 创 新
. .

等高线系列教学活动设计
●平

岚 郭
建/ 广 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5 1 0 0 0 6) 瀚

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地 图部分 提出 “ 在等高线地形
山顶 的海 拔高度 ( 5 5 0米 ) 。 这样 , 模拟登 山 的同学 以代
/ f c 川图 上, 识别山峰、 山脊、 山 谷, 判读坡的陡缓, 估算
高度 , 并让大 家同拿一条 绳子连接成海拔 1 0 0米 的等高
线; 同理 , 位 于海拔 3 0 0 米的 8 个 学生也蹲下 , 以头顶 的
导学生思考怎么把这些 等高线投影到 白纸上 。用小刀沿 每条等高线切 开 , 形成 若干层 山体块 , 分别把这 些 山体
块 由低 到高逐层放 到白纸上 , 沿着其边缘 逐一描绘 出环
代表本组到达 1 0 0米 、 3 0 0米 、 5 0 0 米海拔点。然后 , 位于 最外 围的 8 个学 生蹲下 , 以肩膀高度表示 1 0 0米 的海拔
的直尺刻度定高 。每 1 厘米 当作 1 0 0米的海 拔 , 据此来 塑造该山体的模 型并在模 型的图示海 拔处定点 , 用小 刀
分 别刻划出 1 0 0米 、 3 0 0米 、 5 0 0 米各层 的等高线 ,再 引
设 计。

2 制 作模型 , 绘制等高线 , 判 断陡坡、 缓坡和 陡崖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理学中常用的一种表示地形的方法,通过连接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的地点,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地形的起伏变化。等高线地形图不仅在地理学中有重要的应用,也在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和空间规划变得越来越方便。

在人教版教材中,等高线地形图作为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形起伏的规律,培养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设计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入等高线地形图,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地理环境,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1.2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帮助学生增强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地形特征,为后续的地理学习奠定基础。

2. 正文

2.1 教学内容

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等高线地

形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形地貌特征,提升他们的地理空间

认知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等高线地形图的定义: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包括等

高线的定义、作用和表示方式。让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是通过等高

等高线教学设计

等高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情感目标:

通过填、绘、用地图的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说明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而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又是辨认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础。

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说明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教材内容,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教材主要用图来阐述,等高线绘法示意图既有直观的山体,也有经过等高线的分割后,把等高线投影在水平面转换成的等高线地形图,非常形象、生动,很好的起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此图的优点还在于注重转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晰把这幅图的转换分为几步,并通过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地形图的特征,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紧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等高线陡坡和缓坡示意?quot;,进一步强化等高线图的空间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通过阅读分析这两幅图,学生较易获得正确的空间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教学设计

定安实验中学陈安英一、知识概述、能力要求

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其种类很多,而且富于变化,有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深线、等潜水位线、等盐度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PH值线等等,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高考题常以等值线的相关内容为背景材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重点考查从等值线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要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主张学生合作、探究创新思维。因此本节复习课以“知识点回顾—归纳方法—检测点评反馈”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借助学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学案中采取以题促学,从中概括方法,链接高考题体会高考的命题高度、角度和深度等环节设计,达到掌握知识点并提升高考能力要求,发挥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重、难点:等高线的判读及实际运用

四、教学方法:1、自主式学习;2、分组讨论法;3、归纳小结法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PowerPoint)2、学案

六、教学流程

导入:地理试题有着无图不成题的特点,等高线图在高考试题中占有怎样的分量,咱们看一组数据,这是海南地理高考试题的统计,可以看出等值线的地位

在上升,尤其是等高线的出现率加大,可见,复习本知识的重要性。

教师:有哪些学习内容,看看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掌握等高线的判读方法;2、提高等高线的综合实际运用的能力。结合我

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通过学案的引导梳理和大家的交流探讨完成目标,现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起立讨论课前完成的学案。

教师:等高线的基本特点和判读方法有哪些,请第一组为我们介绍。

学生:第一小组学生展示学案中等高线的基本特点及等高线的判读方法。

一、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⑴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

⑵同一幅地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差额(即等高距);

⑶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出地形坡度的大小。(稀疏-坡,密集-坡)

二、等高线的判读方法

1、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地形

地形: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地形: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注解:图中“-”为示坡线

(坡度降低的方向)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地形部位

引申:悬崖的相对高度判读:(n -1)d ≤H <(n+1)d (n 表示等高线重叠处的数量,d 表示等高距)

提问:这里涉及一个计算问题,悬崖的相对高度,请借用这幅图,算一下悬崖的相对高度。 教师:等高线的实际运用常与这几方面练习,是怎样考查,又关联着那些原理知识可归纳,

我们分别请这些组做分析,共同学习。

学生:第二组学生展示学案中的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1、2 1、与河流结合

2、与气候结合

学生:第三组学生展示学案中的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3、4、5

3、交通线路选择

4、引水线路选择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问题

归 纳

1、图中甲、乙、丙三条河流中,事实

上不存在的是 。

2、水流较缓的是 。

1、山脊线为流域的 线,山谷线为河流的 线,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 。

2、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 ,地势落差越 ;

等高线越 坡度越缓,地势落差越 。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问题

归 纳

1、若为我国沿海地区则C 、E 两地降 水多的是 ,热量较好的是 。

2、图中若E 地气温为20℃,则C 地气

温为 ℃。

1、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向阳坡热量 ,背阳坡热量 。

2、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 ℃。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问题

归 纳

图4是图3中A 山地东南部的放大图,欲修建一条公路,合理的是 。 交通线路一般沿 建盘山路,应尽量避开 。 地形部位: 等高线凸向低.

处 地形部位:

等高线凸向高.

处 地形部位: 山脊线最低.处,山谷线最高.处 地形部位: 等高线重叠..处

5、水库大坝的建设

学生:第四组学生展示学案中的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6、7 6、农业生产布局

7、观测视线问题

教师:为加深印象,咱们再整体将归纳内容读一读。 教师:马上练习分析,加以巩固,提升能力。

1、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若在图中A 、B 、C 、D 四处设立森林火情瞭望台,比较合适的是 ( )(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2)若在图中断崖处设立一个旅游景点,以下几个选项合适的是

( )

A .在崖顶设立惊险蹦极

B .在崖底看飞流瀑布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问题 归 纳

图中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较合理的是 。

尽量利用地势使水 。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问题

归 纳

请你用“||” 在图3上标出水库大坝的最理想位置。 水库大坝一般选在 地段,“ 形”洼地处。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问题 归 纳

图中F 处宜发展以 为主的农业,G 处发展 业为主。 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宜发展 。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问题

归 纳

分别站在山顶A 和山顶B 上,能看到

河流上D 处小船的是 山顶。 观测点到被观测点,坡先 后 ,等高线先 后 ,不影响观测视线;

观测点到被观测点,坡先 后 ,等高线先

后 ,影响观测视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