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2. 使学生了解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提高网络素养。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力和法律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内涵及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表现、意义以及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a. 情景:小华在班级群里发表了错误的观点,其他同学纷纷嘲笑他。

请问:如果你是小华,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其他同学,你会怎么做?2. 教学内容讲解:a. 讲解尊重他人的基本含义、表现及意义。

b. 讲解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分析案例。

3.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分析尊重他人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的相关问题。

b.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4. 随堂练习:a. 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b. 教师批改并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尊重他人与网络道德法律规范2. 板书内容:a. 尊重他人:含义、表现、意义b. 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案例分析、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尊重他人的理解。

b. 举例说明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2. 答案:b.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隐私、抵制网络谣言、不传播不良信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尊重他人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班级座谈会,让学生围绕尊重他人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展开讨论,提高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情景引入。

2. 教学目标的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

七年级道法上册教案

七年级道法上册教案

七年级道法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3. 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2. 重点: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或白板。

2. 投影仪或电脑。

3. 教学软件:PPT课件、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已有认知。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新闻等引出道德与法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深理解和记忆。

4. 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重点。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报告、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3.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湘教版全册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湘教版全册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湘教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2. 让学生掌握家庭、学校、社区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3. 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律法规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自我、家庭、学校、社区关系及法治观念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成长中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家庭、学校、社区生活中的趣事,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4. 例题讲解:针对法律法规部分,给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5.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道德与法治2. 内容:成长中的我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区法律与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谈谈你对自我认识的理解;(2)请你描述一个家庭、学校、社区的和谐场景;(3)根据教材内容,简述我国法律的特征。

2. 答案:(1)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了解和评价,包括优点和不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2)和谐场景描述(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家庭、学校、社区的法律法规,提高法治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章节,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突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践性。

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关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1. 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2. 掌握家庭、学校、社区关系,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 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备课及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中的第二个框题的内容,第八课的主题是学会拒绝,而本框题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可见本框题在本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是教会学生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学习,分清社会中的各种诱惑,逐渐形成辨别是非能力,从而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依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中不良诱惑的危害性,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能力目标:初中生的三观处于哺育时期,对社会认识不够清晰,特别是对社会中不良诱惑的控制力度仍是不够,因此将能力目标定制为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方法,加强对不良诱惑的控制力度。

教学重点、难点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的目标,结合初中的大纲要求,我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及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各种诱惑,尤其是要认清不良诱惑存在的危害。

教学难点: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重点、难点的依据:学生只有了解身边不良诱惑的危害,才会有意识去避免不良诱惑的侵蚀。

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在发育时期,对社会认识不够清晰,尤其对身边的不良诱惑控制力度不够,因此在学会一定的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对不良诱惑的控制。

学法我们的初中生好动,好奇,爱发表意见,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那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个特征,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在本框题的教学中,我会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对于本框题的存在的理论知识,学生还不清晰,所以只有通过一定的讲授法,才能使框题的理论观点更加细致化,让学生更易接受理论方面的知识。

为了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讲授的过程中会穿插讨论法,也只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才能让学生更完善更快捷地了解身边不良诱惑到底存在哪些危害,才能更加全面总结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教案标题: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使其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遵守法律法规。

3.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维护自身权益。

二、教学内容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道德、法律、法治等。

2.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法治与道德的关系等。

3.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原则:尊重他人、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等。

4. 道德与法治的应用: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保护自身权益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关系、原则和应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实际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道德与法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道德、法律、法治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分析道德与法治的关系:通过讲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法治与道德的关系等,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4. 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原则:讲解尊重他人、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等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原则,让学生明白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5. 分析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

6. 组织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实际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8. 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明白法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履行义务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律观念。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道德与法治的关系1. 导入: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定义及关系。

2. 教学内容: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障。

举例说明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尊重他人1. 导入: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意义。

第三课时:遵守规则1. 导入:讲解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2. 教学内容:规则的种类,遵守规则的方法,违反规则的后果。

第四课时:履行义务1. 导入:讲解履行义务的意义。

2. 教学内容:公民的基本义务,如何履行义务,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第五课时:自我保护1. 导入:讲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 案例素材:现实生活中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案例。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内容第五课时:自我保护(续)1. 导入: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内容:如何识别潜在危险,避免危险的方法,遇到危险时的应对策略。

第六课时:家庭关系1. 导入:讲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家庭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处理家庭矛盾,家庭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七课时:学校生活1. 导入:讲解学校生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 教学内容: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第八课时:社会道德1. 导入:讲解社会道德的意义。

2024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范文

2024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范文

2024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二单元“法治伴我成长”的第三章“法律保护我们成长”,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我们受法律保护”,第二节“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治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以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 新课内容:(1)讲解第一节“我们受法律保护”,分析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措施。

(2)讲解第二节“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举例说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法律保护我们成长2. 板书内容:(1)我们受法律保护①家庭保护②学校保护③社会保护④司法保护(2)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①遵守法律②维护法律③运用法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四项保护措施。

(2)请举例说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作用。

2. 答案:(1)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2)例如:法律规范交通秩序,保障人们出行安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新闻视频、典型案例和随堂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以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但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生活需要法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生活需要法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生活需要法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生活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法律对生活的必要性3. 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三、教学难点1. 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运用2. 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生活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 课件: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生活中的应用3. 案例材料:典型案例及相关法律分析【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生活中的应用)1.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 讲解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批评、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 讲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法律对生活的必要性(分析法律对生活的影响)1. 分析法律对个人的影响:法律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维护个人尊严。

2. 分析法律对家庭的影响:法律维护家庭和谐,保障家庭成员的权益。

3. 分析法律对社会的影响: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

三、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1. 讲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有利于社会稳定。

2024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2.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增强国家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册《道德与法治》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道德与法律、公民权利与义务、法治国家、社会生活与法治。

1.道德与法律:介绍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公民权利与义务:介绍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

3.法治国家:介绍法治国家的概念、特征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

4.社会生活与法治: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四、教学安排1.道德与法律(4课时)第一课时: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第二课时:道德的作用第三课时: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第四课时:道德与法律的实践2.公民权利与义务(4课时)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二课时: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三课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四课时: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践3.法治国家(4课时)第一课时:法治国家的概念第二课时:法治国家的特征第三课时:法治国家的意义第四课时: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4.社会生活与法治(4课时)第一课时: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二课时:生活中的法治实例第三课时:法治与生活的关系第四课时: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让友谊之树常青【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树立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

能力目标:学会呵护友谊,能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冲突,能用智慧来维护友谊。

知识目标:知道如何建立友谊,如何呵护友谊。

【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友谊。

难点:呵护友谊。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导入新课。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2.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3.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地去关怀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4.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要学会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对所有人以诚相待。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建立友谊探究一:教材p49运用你的经验,p50探究与分享及方法与技能(1)你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你的回答是________。

(2)交朋友,任何时候都需要主动吗?(3)交朋友,怎样做才算是主动?(4)我采取主动,但是对方不理我,这是不是很尴尬?(5)小强一直内向又安静,他能不能交到朋友?(6)学生分享教材p50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

答案提示:交朋友,需要开放自己,需要主动一些,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不必难过尴尬,不要气馁,只要真诚待人就总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知识模块二呵护友谊探究二:教材p51上面探究与分享(1)你以为哪种方式能够使小鹏和朋友的友谊更长久?(2)如果你要对朋友好一点儿,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1)我认为倾听他的烦恼,关心支持他,帮助他学习能够使小鹏和朋友的友谊更长久。

(2)我会关心、理解、支持、帮助他等。

因为朋友之间应真诚相待、相互帮助,这样的友谊才会更才久。

探究三:教材p51下面探究与分享(1)“我”该怎么做呢?(2)朋友之间需要保持距离吗?答案提示:(1)“我”应该尊重他,他不愿说的事,自己就不要问,同时“我”会暗中观察,尽自己之力帮助他渡过难关。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师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师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师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法律与人生-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探讨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分析不同法律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 第二单元:尊重他人- 研究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探讨不同情境下的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分析不尊重他人行为的后果和解决方法3. 第三单元:与网络安全- 理解的含义和限制- 研究网络安全知识和技巧- 探讨网络言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4. 第四单元:公平正义与平等待人- 研究公平正义和平等待人的意义- 分析不公平待人行为的影响- 探讨如何促进公平正义和平等待人的社会环境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和道德的概念,以及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情境下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法律和道德决策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责任感。

4.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真实案例,了解法律和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法律意识。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情况,包括回答问题、提出观点等。

2. 小组讨论记录:记录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和结果,评估他们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包括情感表达、决策过程等。

4.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

教学资源1.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材及教辅材料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角色扮演道具和案例分析材料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法律与人生- 第一课: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第二课: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第三课:不同法律行为的影响- 第二单元:尊重他人- 第四课: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第五课: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第六课:不尊重他人行为的后果和解决方法- 第三单元:与网络安全- 第七课:的含义和限制- 第八课:网络安全知识和技巧- 第九课:网络言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四单元:公平正义与平等待人- 第十课:公平正义和平等待人的意义- 第十一课:不公平待人行为的影响- 第十二课:促进公平正义和平等待人的社会环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材,第三章《尊重他人》的第一、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尊重的意义与表现”,涉及尊重的定义、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在不同场合的表现;第二节“尊重他人的途径与方法”,探讨如何通过言语、行为、态度等方式尊重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2. 培养学生学会在不同场合以恰当的方式尊重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意义、表现及途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尊重他人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尊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讲解尊重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尊重的含义。

(2)分析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1)设置情景一:在家庭中,如何尊重长辈?(2)设置情景二:在学校中,如何尊重老师和同学?4. 例题讲解:(1)题目:请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如何尊重他人。

(2)选取几个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尊重他人。

六、板书设计1. 尊重的定义2.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3. 尊重他人的表现家庭中尊重长辈学校中尊重老师和同学4. 尊重他人的途径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

(1)关心他人,关注他人的需求。

(2)尊重他人的意见,不轻易否定。

(3)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感受。

(4)遵守约定,尊重他人的时间。

2. 答案要求: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1)开展关于尊重他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 认识自己 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 认识自己 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 认识自己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自我”的含义,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培养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自我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2. 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3.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讲述个人经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问题,激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自我”的含义,介绍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如自我观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自我评价等活
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我认知的体验和感悟,讨论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是谁”的作文,反思自我认知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资源:
1. 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课件:包含自我概念、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等内容的PPT。

3. 实践活动材料:自我介绍卡、自我评价表等。

4. 作业布置:关于“我是谁”的作文纸。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自我评价和作文,评价学生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反馈评价: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

【导语】教师要能够在⽇常教学中以平和的⼼态来对待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从⽽使学⽣在初中时期就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道德体系,并形成⼀定的基本法律体系,使学⽣成为⼀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让友谊之树常青 【学习⽬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保持积极开放的⼼态,树⽴关⼼他⼈、尊重他⼈的意识。

能⼒⽬标:学会呵护友谊,能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冲突,能⽤智慧来维护友谊。

知识⽬标:知道如何建⽴友谊,如何呵护友谊。

【重点难点】 重点:建⽴友谊。

难点:呵护友谊。

情景导⼊⽣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导⼊新课。

⾃学互研⽣成能⼒ (⼀)⾃主预习 1.建⽴友谊,需要开放⾃⼰;建⽴友谊,需要持续的⾏动。

2.只要真诚待⼈,我们就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3.呵护友谊,需要⽤⼼地去关怀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4.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要学会同多数⼈和睦相处,对所有⼈以诚相待。

(⼆)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建⽴友谊 探究⼀:教材P49运⽤你的经验,P50探究与分享及⽅法与技能 (1)你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你的回答是________。

(2)交朋友,任何时候都需要主动吗? (3)交朋友,怎样做才算是主动? (4)我采取主动,但是对⽅不理我,这是不是很尴尬? (5)⼩强⼀直内向⼜安静,他能不能交到朋友? (6)学⽣分享教材P50有助于建⽴友谊的⽅法。

答案提⽰:交朋友,需要开放⾃⼰,需要主动⼀些,敞开⼼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在⾏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不好,不必难过尴尬,不要⽓馁,只要真诚待⼈就总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知识模块⼆呵护友谊 探究⼆:教材P51上⾯探究与分享 (1)你以为哪种⽅式能够使⼩鹏和朋友的友谊更长久? (2)如果你要对朋友好⼀点⼉,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正确认识自己》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正确认识自己》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话题,如:“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或“面对他人的评价,我们应该怎么做?”等。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达成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500字
6.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激发他们持续关注自我成长。
7.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正确认识自己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8.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针对性的反馈。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他们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关于个人与集体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这个阶段,他们往往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对自我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在本章节《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3.教师强调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努力成长。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得体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反思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得体会,要求不少于500字。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不断提升自我认识能力。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正确认识自己》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材,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第一节“权利与权力的边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公民权利的含义、特征及分类;公民权力的来源、行使与限制;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的含义、特征及分类,理解公民权力的来源、行使与限制。

2. 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法律意识。

3. 引导学生认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提高法治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正确行使权利与自觉履行义务。

教学重点:公民权利的含义、特征及分类,公民权力的来源、行使与限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公民权利被侵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权利保护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公民权利的含义、特征及分类,让学生对权利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案例分析:介绍一个公民权力行使不当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公民权力的来源、行使与限制。

4. 知识讲解:讲解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强调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设计一组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选择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实践情景引入:布置一道课后实践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六、板书设计1. 公民权利:含义、特征、分类2. 公民权力:来源、行使、限制3.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4. 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认识。

答案要点:(1)公民权利:指国家法律赋予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享有的权益。

(2)公民义务:指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3)正确行使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行使权利。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师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师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使其具备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活自律第1课《自律与他律》1. 引导学生认识自律和他律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分析自律和他律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3. 让学生学会从他律走向自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2课《法律的约束与保护》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分析法律对公民行为的约束和保护作用。

3. 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提高法制观念。

第二单元家庭关系第3课《家庭结构与功能》1. 让学生了解各种家庭结构及其功能。

2. 分析家庭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珍惜家庭关系。

第4课《父母与子女》1. 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及责任。

2. 分析子女应如何尊敬父母、与父母沟通。

3.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增进亲子关系。

第三单元学校生活第5课《尊重与被尊重》1. 引导学生认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分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

3. 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第6课《团结协作》1. 让学生了解团结协作的意义。

2. 分析团结协作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团队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角色所面临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乐观自信的态度,积极接纳与欣赏自己,完善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水平目标: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能在与他人、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做更好的自己。

知识目标:知道接纳与欣赏自己的方法;知道如何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重点难点】重点:做更好的自己。

难点: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播放歌曲《我要飞得更高》,导入新课。

自学互研生成水平(一)自主预习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3.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

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4.欣赏自己的人,既能体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5.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需要主动改正缺点;需要持续激发自己的潜能。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接纳与欣赏自己探究一:教材P31下面使用你的经验(1)你怎么看待晓蓉的累?(2)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有,它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处理的?答案提示:(1)晓蓉觉得很累,是因为她不能准确理解自己,没有全面地接纳与欣赏自己,没有看到自己的独特性,盲目模仿他人,因而很累。

(2)略。

探究二:教材P33上面探究与分享(1)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

有些方面的不完美,你可能会接受;有些方面的不完美,你可能回避、掩饰。

有些不完美,如________,我能接受,因为________。

有些不完美,如________,我不能接受,因为________。

(2)接纳自己的全部是不是很难做到?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和同学分享?接受不完美,我会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据实回答即可。

可从身高、学习、人际交往、相貌等各个方面作答。

探究三:教材P33下面探究与分享你赞同下面哪个同学的看法?答案提示:我赞同那个女生的看法。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上册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上册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上册第一单元:个人与社会
课时一: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享快乐的意识。

教学重点
- 学会关心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 学会通过合作与分享带来快乐。

教学准备
- 道德与法治教材上册第一单元教材;
- 班级组织活动所需的材料:球、绳子、小礼物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受到过的帮助或得到过的关心,并分享感受。

2. 呈现(10分钟)
- 呈现一些关于帮助他人和关心他人的图片或故事,并引导学
生讨论图片或故事中的主要情感和行为。

3. 活动(20分钟)
-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制作横幅写
上“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 学生使用给定的材料,为自己的横幅设计和装饰。

-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横幅,并解释他们设计选择背后的理由。

4. 总结(5分钟)
- 引导学生讨论团体活动的积极影响,并强调通过关爱他人和
乐于助人可以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感受。

5. 作业布置(2分钟)
- 要求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一次帮助他人或受到关心的经历,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图片、故事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他人关心和乐于助人的认识和意识。

小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享快乐的能力。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体会到通过关爱他人和乐于助人所带来的幸福和满足感。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乐于助人行为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1课时中学序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起点,积极应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中学生活的到来。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中学时代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能积极应对中学生活的各种挑战,激发自我潜能,塑造全新的自我。

知识目标: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成长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中学阶段对于人的成长的意义——为人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难点:认识中学生活既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生命好像一场旅行。

我们刚刚告别快乐的小学生活,度过愉快的暑假,而今,我们又满怀希望跨入了中学的大门。

进入中学阶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又是怎样的风景呢?你对中学生活又有哪些期待呢?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学时代。

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第一节中学序曲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中学时代对于人的成长的意义。

2.中学生活,馈赠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新的起点
探究一: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
(1)上了中学,你觉得自己长大了没有?
(2)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
答案提示:此活动两问,可以让学生据实回答,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答案不统一。

探究二:教材P3探究与分享
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答案提示:词语不统一,可让学生自由发言。

如:新奇、兴奋、紧张、害怕、快乐、孤独、多彩、新鲜、挑战等词语均可。

探究三:教材P4探究与分享
(1)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
(2)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
答案提示:(1)让学生根据自己近几天的观察据实回答。

1
(2)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变化主要表现在:科目增多,课程难度加大,作业比小学时期明显增多;教师讲课速度较快;校园活动比小学时期要多一些;有完备的实验器材、图书室、阅览室等;对自主学习的要求提高;集体生活意识更强;等等。

探究四:教材P4阅读感悟,P5探究与分享
(1)从钱学森的话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2)请查阅相关人物的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答案提示:(1)钱学森的话语让我领悟到,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为我们的人生夯实厚重的底色。

(2)根据对身边人物的采访据实填写。

知识模块二成长的礼物
探究五:教材P5探究与分享
(1)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
(2)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据实回答,如:选新的目标,里面装的是学习进步,考一所重点高中、练一手漂亮的字、意志坚强、学会自立等等,有了这些目标会增强我学习的动力,让我勇于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等等。

探究六:教材P6探究与分享
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

进入中学,你打算如何弥补?
答案提示:此探究可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课余生活、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让不同的学生据实谈自己的遗憾及今后的打算。

探究七:教材P6探究与分享,P7 21世纪,我们需要学会什么
(1)你读过这份书单中的哪些书?你有信心在初中阶段读完这些书吗?
(2)在21世纪,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

对此,你有何打算?
答案提示:(1)让学生据实回答。

(2)此活动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这四种学习的重要性,能以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中学阶段对于人生的意义?
中学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中学生活给我们馈赠这样的成长礼物?
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激发我们的潜能,激励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让我们有了重塑自我的机会。

3.面对新的起点,我们应如何行动?
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的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课堂总结巩固新知
布置作业检查反馈
《能力培养与测试》相应内容
2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初中生活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崭新的天地,面对这个全新的环境,我们要( B ) A.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放任自流
B.珍惜新的开始,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C.用大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需要别人监督
D.确立的奋斗目标要高,否则说明自己的决心不大
2.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是新的开始。

这里“新”意味着( D )
①新的机会②新的可能③新的乐趣④新的规则和要求⑤新的挑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3.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称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12个人是求学期间的老师,其中中学老师就占了7位。

从钱学森的话语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
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4.进入中学,我们会收到许多生命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1)在你的中学生活中,你会收到哪些生命馈赠给你的礼物?
答案提示:新的目标,新的机会和可能,新的挑战,新的要求等。

(2)这些礼物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①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