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16《说勤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三教学难点:领会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时数: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板书:13说勤奋(边说边板书)2、解题谁来说说,题目中的“说”,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课题“说勤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呢?3、归并问题,把握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出示自读要求:①画出生词,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②读准字音。
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
③读顺句子。
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④读通全文。
把课文多读几遍,想想每一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2自读课文3小组内学生交流学习情况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A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
“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
“卵”的声母是l。
B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句中的停顿。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
C读后引导学生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不要求说全面)D引导分段。
指名说说自然段的意思。
思考讨论: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三、精读感悟,明白文章说明的道理。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6.说勤奋(课件PPT)
就天资聪颖;童第周到17岁才进
中学,学习基础很差。
探究学习
如何理解“勤奋”?是不是“废寝忘食”,不吃、
不喝、不玩、不睡就是“勤奋”呢?
勤奋指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
踏实工作,是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废寝忘
食”这种精神很好,但还要保证正常生活,才能 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到勤奋。
课时训练
16.说勤奋
苏教版 语文四年级 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生字,不仅 要注意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还必须书写正确、工 整。 2.能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每一段的段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懂得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教育学生要做一 个勤奋的人,努力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
温故知新
课文《一路花香》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 们什么道理呢? 生活中很多人存在着弱点和缺 陷,有的人因此很自卑,我们如 何像挑水工那样善于发现别人的
长处,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
温故知新
2.认读词语。
水罐 骄傲 渗出 完好无损
花瓶 欣赏 不禁 日复一日
温故知新
3.理解词意。 (1)完好无损: 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 (2)日复一日: 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探究学习
司马光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他的 “鲜花”是什么?
司马光手中的“鲜花”: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
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探究学习
童第周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他的 “鲜花”又是什么?
童第周手中的“鲜花”: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
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
( 毫 )( 不 )气馁 ( 名 )( 列 )前茅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说勤奋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 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 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一问一答,这样的句子叫设问,
作者巧妙运用设问提出自己的观 点。朗读时,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 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 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首尾呼应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 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干净净。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1、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 “勤能补拙”,用“()”括出。
2、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勤奋” 的名言或故事?
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 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天资聪颖的司马光通过勤奋取得 成功,基础不如别人的童第周通 过勤奋同样取得骄人的成绩
biàn zhěn 一遍Biblioteka 枕头shāo mò 稍微 期末
xiào guàn jī chǔ dù 校园 习惯 基 础 远渡重洋
一遍 枕头
稍微 期末
校园 习惯 基 础 远渡重洋
剥 bō ( ) bāo ( )
剥 (剥离)(生吞活剥) (剥开)
●剥 bāo ◎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皮。~花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勤奋可以弥补笨拙,这是前人留下的有 益的告诫,付出一分辛苦就可以获得一 分才干。
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 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 是用劳动换来的。
——童第周
“天才,就是一分灵感 加九十九分血汗。”
——爱迪生
天才在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数学家 华罗庚
( ),( ),哥哥、弟弟( ),他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说勤奋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说勤奋苏教版《说勤奋》教案教材分析:《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结构清晰。
课文一开始就亮出了作者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中间通过叙写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加以证明。
课文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明靠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较差靠勤奋成才的,这样就把道理说得更深刻,令人信服。
最后总结全文,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呼应开头。
学情分析:《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文,经过3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朗读、默读,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和思维结合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通过学习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4.通过反复阅读比较,初步了解说理文的篇章结构,知道摆事实、讲道理是其运用的方法之一。
5.通过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
并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作者是如何讲明道理的。
难点:在对课文的研读中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交流。
(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3.引导分段。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讲了什么?(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做好记号。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指什么?(2)把这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课文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课文内容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页 1 第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说勤奋》教学反思一篇《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一古一今两个事例,说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以及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个道理。
在教学时,我抓住“勤奋”这两个字,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到“勤奋”是通过哪些事例表达出来的,并通过第一个例子悟出: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从第二个例子悟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原文说勤奋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原文说勤奋篇一:苏教版四上《说勤奋》16、说勤奋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教材简析:本篇文章的说理性较强。
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提出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然后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学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过设问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第二自然段例举了司马光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先具体写司马光小时候勤奋学习,后写司马光长大后勤奋写作,终于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重在说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分才”的道理。
第四自然段号召学生不忘勤奋,一生勤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让四年级的孩子初步领略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说服他人为成功”的议论文的魅力。
在小学阶段,说理的文章并不少见,常将说理融于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是人物小故事中,主要是通过事情的描述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但本文行文结构更接近于议论文,既是对以前说理文的一种深化,也为初中认识和学写议论文做好了良好的铺垫,在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知识的的梯度体现中有着不可取代的过渡作用,充分体现了编者的智慧。
同时,这篇文章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影响,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促进了课本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中心。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苏教版四上16《说勤奋》
2021/10/10
26
课堂练习
选择正确的义项:
警枕( )
A 危险的情况 B提醒,使人注意 C警察的简称
勤能补拙( )
A修补破损的东西 B补养 C弥补不足之处
2021/10/10
27
课堂练习
同学甲:我天生聪明,不需要勤奋也能成功。 同学乙:反正大家都说我笨,我再努力也赶不 上优秀生,还是随它去吧。
2021/10/10
11
走进司马光
阅读事例一,用两到三句话介绍一下司马光小时 候和长大后的两个事例。
司马光小时候
司马光长大后
2021/10/10
12
春暖花开,彩蝶翩翩,哥哥、弟弟( ), 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 滚瓜烂熟为止。
夏日炎炎,( ),哥哥、弟弟( ), 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 滚瓜烂熟为止。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 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 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 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 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 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 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 列前茅。
名列前茅
汗水和心血
2021/10/10
很差
20
补充阅读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 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 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 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这里的“警”应是提醒他什么? 这样的做法就叫——勤奋
2021/10/10
14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 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 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 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 烂熟为止。
2021/10/10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六课《说勤奋》PPT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 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 浇灌出来的。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 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 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6、说勤奋
总起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司马光勤奋好学——小时候、长大以后
“汗水和心血”表现在哪些地方?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写了 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 鉴”,是北宋司马光 所主 编 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 共 294卷,耗 时19年。记 载 的历史跨16个朝代,共 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 位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是是勤奋。
采用设问的形式,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更加 强调了“勤奋就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观点。
了解设问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 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一部分的内 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 自答。 作用: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 内容,使文章富有变化。
分述
童第周勤奋成才——毫不气馁、急起直 追
总结 不忘勤奋、一生勤奋
勤 能 补 拙 是 良 训
一 分 辛 苦 一 分 才
关于勤奋的典故
古希腊的米南德说:“勤奋可以赢得一切。”胜利和 成功都是伴随着勤奋的人。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都印 证了这条真理。
1.司马迁漫游山水,遍访五洲的执着不羁,方有《史 记》字里行间里的浩然大气 。他从42岁时开始写 《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 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 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2.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 一代书法大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课文内容-精选学习文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课文内容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说勤奋》教学反思一篇《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一古一今两个事例,说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以及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个道理。
在教学时,我抓住“勤奋”这两个字,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到“勤奋”是通过哪些事例表达出来的,并通过第一个例子悟出: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从第二个例子悟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课文开头鲜明地亮出了作者的观点——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桥梁,中间通过叙写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加以证明。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说勤奋》
相同点 不同点
司马光 成功了 很勤奋 天资聪明
童第周 成功了 很勤奋 基础差,起步晚
(古)
编成《资治通鉴》 青蛙卵剥离手术
(今)
司马光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 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 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 滚瓜烂熟为止。
从“躲”字我们 可以看出什么?
“躲”字正是司马光自主 学习,酷爱读书的生动 体现。
勤奋是夏日里的挥汗如雨,
勤奋是冬日里的寒窗苦读;
勤奋是匡衡的凿壁借光;
勤奋是孙敬的悬梁刺股。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勤奋会拉长我们的生命,
会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有
光彩!
作业: 一、给带点的字找正确的读音。 √ 勤(qí n qí ng)奋 √ 远渡重( zhòng chóng) 洋 剥( bāo √ bō)离 √ )罗庚 华( huá huà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直”的意思有:A 挺直,使笔直;B 公 正的,正义的;C 直爽,爽快;D 一个劲儿, 不断地。 理直气壮( B ) 急起直追( D ) 心直口快( C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很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子,谁家想造梨,就拎 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各家各户一间 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 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5天5 夜,到第6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然而”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减少( ) 消失( ) 3、根据已分好的段,写出各段的段意。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六课《说勤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六课《说勤奋》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六课《说勤奋》教学设计《说勤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司马光、童第周的勤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司马光、童第周的勤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勤奋!2.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你读了这句话,是怎么想的?3.想要别人相信你,要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板书:摆事实)围绕这一中心,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二、走进故事,品词析句(一)朗读课文的2自然段,边读边想:故事中的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指的是什么?“汗水和心血”表现在哪些地方?1.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1)司马光为什么躲在屋里?(2)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3)(一遍又一遍、一直)一遍又一遍就是两遍吗?(无数遍)——这就是“勤奋”!(4)指名朗读本句,读出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2.出示:“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1)司马光的枕头与你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2)这里的“警”是什么意思?是警察的“警”吗?(警戒、提醒)那你知道提醒他什么吗?这就叫做——勤奋(3)指名朗读本句。
3.小结:他手中的鲜花是什么?板书:编成《资治通鉴》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指什么?(用直线划出)(2)童第周付出了怎样的“汗水和心血”?(用曲线划出)2.学生交流3.指名读、齐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出:“鲜花”指的是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指的是勤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四上 第16课《说勤奋》(教案)
5、给课文分段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最后又讲了什么?(根据提示把课文分成三大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二、精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第一段,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2)过渡:是的,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交流:“鲜花”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指什么?)
学生谈谈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勤奋”二字。
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课件:
(1)学习生字
遍枕稍末
校惯渡基础
鉴馁茅剥训
(后五个字只认不写)
教师领读
(2)学习生词
一遍警枕稍微期末
习惯学校基础剥离
知识拓展
1、展示描写勤学苦练的成语: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2、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学生交流、讨论。
集体交流。
齐读。
学生齐读这两句话。
同桌交流讨论。
学生仔细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
学生反复读这几个词,读中感悟。
学生自学。
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试着自己理解这句话。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6 说勤奋》课件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文章开头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 什么作用? 设问,强调了“勤奋是通往理 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观点,起到提 醒注意、引发思考的作用。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自然段。 2、“鲜花”和“汗水心血”分别指 什么? 分别指成功和勤奋。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为什么要用“躲”字? “躲”是司马光自主学习,酷爱 读书的生动体现。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写本课生字。 3、搜集有关名人成功的故事。
苏教版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16
说勤奋
资料宝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 家。陕西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他在元丰七年(1804年) 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著作。
预习检查
1、检查自读课文情况(齐读)。 2、检查识字(指名读)。
字词乐园
遍 枕 稍
渡 基 础字词乐园指导读写 稍:shāo,巧记:小月照“禾”苗。 惯:guàn,注意右部的书写,巧记: 一“贯”用心,习以为常。 础:chǔ,注意:右边不是两个山,要 一竖到底。
随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天空。 (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 (勤 奋 )。 (2)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 读,一直读到( 滚瓜烂熟 )为止。 (3)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但他(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随堂练习
2、解释下面词的意思。 (1)滚瓜烂熟 指记得牢固,念得或背得非常流利。 (2)名列前茅 指名次排在前面。
字词乐园
我会多音字
(xiào)学校 校 (jiào)校对 剥
(bō) 剥夺 (bāo)剥皮
字词乐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
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鲜花
1930年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正在研究青蛙卵,却无人能把青 蛙卵完整地剥开,研究被迫停止。这时,童第周毅然站出,面对讥笑,他没 有退缩,凭着胆识和才能,完成了青蛙卵的剥离手术,轰动整个生物界。 当时我国还非常贫困,没有电灯,他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在显微镜下从 事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陶瓷酒杯来代替,所用的显微解 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 就这样,童第周和同事们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他的老师著名的生物学家布拉舍教授说:“童先生了不起!中国人真正 了不起!你战胜了上帝,为我们的实验开辟了一条道路!”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 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 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 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 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 编成《资治通鉴》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 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记载了16朝1362 年的历史。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我国编年史 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 秋》)。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共同点:都是勤奋的,都获得了成功。 不同点:一个是天资聪明的,一个是基础差的。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发明家爱迪生 天才在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数学家华罗庚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教育家巴甫洛夫 聪明的人也好,基础差的人也好,要想获得成功, 只能选择勤奋。 ——于春华
司马光小时候
司马光长大后
春暖花开,彩蝶翩翩,哥哥、弟弟( ), 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 滚瓜烂熟为止。
夏日炎炎,( ),哥哥、弟弟( ), 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 滚瓜烂熟为止。 ( ),( ),哥哥、弟弟( ), 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 滚瓜烂熟为止。
说 说勤奋
讲,谈论。
说理的文章被称为议论文, 通常是先提出论点(观点,看 法),再以论据(事例)再进行 论证(证明)自己的论点,最后 提出希望或号召。
自学要求
1、听读课文,边听边做记号。自主学 习生字词。 2、默读课文,文中哪些句子直接告诉 我们勤奋很重要?用“ ”画下来。 3、浏览课文,根据“提出观点”-“事 例说明”-“总结号召”把课文分成三 部分。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 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 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自然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设问句:自问自答 (试着改成陈述句) 开头亮出观点,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开门见山。 这一句,作者还用了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暗喻)
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 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19年的夜以继日,19年的废寝忘食,终于编成了 《资治通鉴》。他手中的鲜花是怎么来的?你能用文 中句子告诉大家吗?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 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 来的。
我国古代事例
悬梁刺股
闻鸡起舞
名列前茅
汗水和心血
很差
补充阅读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 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 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 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期末考试,童第周靠自己刻苦的努力,各 科成绩大幅度提高,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 了全校的轰动。 到高三期末考试,他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 一。校长陈夏常无限感慨地说:“我当了多年 校长,从来没有看到过进步这么快的学生!”
预习检查
理想
回顾
勤奋
贡献
浇灌
稍微
著名
剥离
滚瓜烂熟
名列前茅
chā 差错 差点 chà
毫不气馁
有所作为
xuè 血液
急起直追
远渡重洋
bō 剥削、剥离
(书面语)
差
chāi 出差
cī 参差
血 xiě
流血
剥
bāo 剥开、剥皮
(口语)
16说勤奋(我会写) 一遍 枕头 稍微 校园习惯 远渡重洋 基础 期末
文中哪些句子直接告诉我们勤奋很重要?
课堂练习
认一认
资治通鉴 气馁
名列前茅Βιβλιοθήκη 写一写剥离良训遍 枕 稍 末 校 惯 渡 基 础
读一读
熟读课文
说勤奋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史学家 滚瓜烂熟
司马光 警枕
《资治通鉴》
生物学家 童第周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青蛙卵剥离手术
名列前茅 远渡重洋
数学家 华罗庚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有所作为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文章开门见山告诉 我们一个道理——
这正应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
找一找:文中哪一句话解释了“勤能补拙”
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 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比较
课文为什么要选取这两个事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 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 来的。
司马光和童第周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记住: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 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 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堂练习
选择正确的义项:
警枕(
) )
A 危险的情况 B提醒,使人注意 C警察的简称
勤能补拙(
A修补破损的东西 B补养 C弥补不足之处
课堂练习
同学甲:我天生聪明,不需要勤奋也能成功。
同学乙:反正大家都说我笨,我再努力也赶不 上优秀生,还是随它去吧。
凿壁借光
囊萤映雪
走进童第周
17岁才进中学大门的童第周又是怎样获得成功 的呢?自读第三节,看看童第周手中的鲜花又是什 么?在文中划出句子。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童第周的事例,让你有怎样 的感受?试着写一写。
起早贪黑 笨鸟先飞
勤能补拙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 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 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 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 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 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 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 列前茅。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写一写你想说的话。
他这样躲起来读书,为的是 什么?这就叫——勤奋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 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 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 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这里的“警”应是提醒他什么?
这样的做法就叫——勤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 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 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 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 烂熟为止。
第一自然段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 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
1、“鲜花”在这里指什么?
2、这里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读读填填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 ,然而你可知 道,通往 的桥梁是什么? 。 古今中外,每一个 ,都是 他们用 浇灌出来的。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事实胜于雄辩。古今中外,涌现了多少人才, 多少成功者,文中选取的是哪两个人?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
1、用横线画出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的语句。 2、用波浪线画出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的语句。 3、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走进司马光
阅读事例一,用两到三句话介绍一下司马光小时 候和长大后的两个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