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卫生学ppt课件
Hg---- Hg Methyl SO2---- H2SO4
12
环境卫生学绪论
• 环境化学污染物研究热点: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上百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 Stockholm Convention:21种,多数POPs具有内分 泌干扰作用。
( Surroundings, esp. those affecting people’s lives, health )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environmental matrices)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factors )
30
环境卫生学绪论
1.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 • 传统环境危害、现代环境危害、二者的双
重危害 • 剂量反应关系、敏感特异的生物标志 2.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生物监测新技术、快 速灵敏的化学分析技术
31
环境卫生学绪论
3.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6~2015 4.农村环境卫生 • 饮用水卫生:水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 ----水质性缺水: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
环境卫生学( Environmental Health )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1
环境卫生学绪论
一、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研究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 和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与人 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 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 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提出 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 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12
环境卫生学绪论
• 环境化学污染物研究热点: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上百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 Stockholm Convention:21种,多数POPs具有内分 泌干扰作用。
( Surroundings, esp. those affecting people’s lives, health )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environmental matrices)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factors )
30
环境卫生学绪论
1.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 • 传统环境危害、现代环境危害、二者的双
重危害 • 剂量反应关系、敏感特异的生物标志 2.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生物监测新技术、快 速灵敏的化学分析技术
31
环境卫生学绪论
3.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6~2015 4.农村环境卫生 • 饮用水卫生:水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 ----水质性缺水: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
环境卫生学( Environmental Health )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1
环境卫生学绪论
一、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研究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 和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与人 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 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 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提出 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 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及管理监测PPT课件
2020/6/7
20
(七)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
• 平板暴露法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
(皿·暴露时间)。
• 注意事项:
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 前采样;百级手术间自净时间为15分钟,万级 手术间自净时间为30分钟。
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 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020/6/7
11
• (五)空白对照:第1次对照为培养皿
对照,每监测批次 中取1个培养皿做对 比试验,培养皿不打开直接培养, 用于 检测培养皿是否合格。第2次对照为微生 物室操作对照,每室或每区取1个对照皿, 对操作过程对照试验,方法是模拟微生物 检测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立即封 盖。两次对照结果必须为阴性。整个操作 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盖
盖 盖
2020/6/7
5
• (2)室内面积>30 ㎡,设4角及中央5点,4
角布点部位距离墙壁1m处,(东、西、南、 北、中五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离 墙壁1m)。
盖 盖
2020/6/7
盖 盖
盖
6
• (3)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直径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
度为 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面80—150cm,采样时将平板
医院消毒效果灭菌监测
2020/6/7
1
主要内容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二、手消毒效果监测 三、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五、无菌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六、灭菌质量的监测 七、医院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报
告单
2020/6/7
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2012 2012年11月1日实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ppt课件
采样方法
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符合 GB50333的要求。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15min·平皿
Ⅲ、Ⅳ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5min·平皿
监测频度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 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
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 用cfu/件表示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监测方法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平板暴露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 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
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 间(I类环境暴露30min,Ⅱ类环境暴露15min, Ⅲ、Ⅳ类环境暴露5min)后盖上平皿及时送检。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监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追寻
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规范采集标本的意义: 采集标本准确,无污染,培养结果才准
采样方法正确吗?
结果判断
卫生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 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 数应≤5cfu/cm2
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判定
医院环境分类:
I类环境:洁净手术部和其它洁净场所
II类环境:非洁净手术部、产房、导 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重症 监护病区、新生儿室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4
• 四、采样方法 • 1.空气采样 •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
动之前采样(室内清洁消毒后1小时内)。 • ⑵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学习交流PPT
5
•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 上取3点,即中心点、两端各距墙1m处取点; 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四边各 点均距墙1m。
学习交流PPT
12
• 1、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 ⑴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 有效期内采样。
•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 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学习交流PPT
13
• ⑶采样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 在被检物体表面来回涂擦2次(特别是器械 关节),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 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学习交流PPT
8
• ⑶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版, 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 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版内横竖往返各涂 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学习交流PPT
9
• 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 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品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 体的方法采样。
环境卫生学 监测采样方法
护理部
学习交流PPT
1
•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 检测我们的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追询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 规范采样的意义 • 采集标本准确,无污染,培养结果准确。
学习交流PPT
2
一、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
包括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和医务 人员手的监测。
环境卫生学及管理监测 ppt课件
ppt课件
3
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布点方法:
1.室内面积≤30 ㎡,设置内、中、外对角线3 个点, 内、外布点部位距墙壁 1m 处(一条对角线上取 3 个点即中心一点,两端距离墙壁 1cm 处各取一个 点);
盖
盖
盖
ppt课件 4
• 2.室内面积>30㎡,设4角及中央5点,4角布点 部位距离墙面1m处,(东、西、南、北点距离 墙壁1m)。
0.2个/30min•φ90皿 (5个/m3)
标准洁净 0.75个/30min•φ90皿 手术室 (25个/m3) 一般洁净 手术室 准洁净 手术室 2个/30min•φ90皿 (75个/m3)
5个/30min•φ90皿 (175个/m3)
300000级
注: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细菌最大平均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 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结果。 2 、 1 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 10000 级要求。 3、φ90皿为采样直径90mm的培养皿。
ppt课件
36
(四)计算方法
• 细菌菌落总数(cfu/c㎡)=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 采样 面(c㎡)
ppt课件
37
(五)结果判定
•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4.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 下相应要
求: •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 外科手消 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
9cm直径平皿暴露规定时间后,收集培养皿
37.℃±1℃恒温箱培养48h后观察结果 记录每个平皿上的菌落数 计算结果(平均每平皿的军落数):.....≤4cfu/(15min.Ф9cm平皿) .........≤4cfu/(5min.Ф9cm平皿) ppt课件 14
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及采样方法 ppt课件
≤1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Ⅳ类环境
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注射、换 药等)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及病区等
≤10 不得检出
注:★致病菌指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
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ppt课件
63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4、注意事项
①根据物体表面是否规则选用规格板或直接涂擦的方法进 行采样。
ppt课件
88
使 用 中 碘 伏 染 菌 量 采 样
ppt课件
89
ppt课件
90
2、消毒、灭菌剂的监测
(3)结果判定
53
打开试管,烧试管口与橡胶塞
ppt课件
5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棉拭子蘸取 相应中和剂
ppt课件
55
烧试管口与橡胶塞,并塞紧橡胶塞
ppt课件
56
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
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
ppt课件
57
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操作步骤分解
ppt课件
58
方法一:将手接触的部分折断或剪断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管中
ppt课件
65
四、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ppt课件
66
①
②紫外线消毒
ppt课件
67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
①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 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②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 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③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ppt课件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培训课件
47
结果计算: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
9/6/2024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
48
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
• 采样时间:一般应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 活动前采样。
• 采样高度:应设在距地面(垂直)80~150cm高 度范围内。
9/6/2024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
50
• 采样时间:一般应选择消毒处理后与 进行医疗活动前采样。
• 采样高度:应设在距地面(垂直) 80~150cm高度范围内。
9/6/2024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
51
•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时,可在 一条对角线上取3个点;即中心一点、 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 >30m2时,可设东、西、南、北、中五 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 1m。
9/6/2024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
19
无菌检查 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9/6/2024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
20
腔镜的监测
•
盥洗液
•
活检钳
•
镜身
9/6/2024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
21
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
• 采样时间: • 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灭菌剂 • 消毒剂: • 灭菌剂:
9/6/2024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
• 环境
范围
• 类别
• I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II类 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
•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
•
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
《环境卫生学监测》课件
空气质量监测是指对大气中的 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以评估 空气质量状况和可能对人类健 康造成的影响。
空气质量监测是指对大气中的 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以评估 空气质量状况和可能对人类健 康造成的影响。
空气质量监测是指对大气中的 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以评估 空气质量状况和可能对人类健 康造成的影响。
水质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环境卫生学监测概述 •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 • 环境卫生学监测技术 • 环境卫生学监测应用 • 环境卫生学监测展望
01
环境卫生学监测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评价和预测,以评估其对人类 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改善。
土壤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壤污染 状况,为土壤环境管理和土壤污染治 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保障农产品安 全和人类健康。
噪声监测
噪声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噪声 进行检测,以评估噪声对人类
生活、工作和健康的影响。
噪声监测的指标包括声音的强 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噪声监测的方法包括声级计测 量和遥感监测等。
噪声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噪 声污染状况,为噪声管理和控 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保障人 类生活和工作的安静环境。
目的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 预测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为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监测的重要性
保障人类健康
环境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环 境卫生学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环境问题,采取 有效措施降低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腔镜监测方法
质控标准: 消毒后内镜:细菌总数∠ 20 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灭菌后内镜:应无菌生长 计算方法 消毒后腔镜细菌菌落总数(cfu/件) = 平均每皿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医院环境监测的目的
为啥要进行病原微生物监测 监测是评价消毒效果的手段。 评价: 1. 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工艺监测) 2. 消毒药剂是否有效 3. 消毒方法是否合理 4. 消毒效果是否达标
注意事项 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m-2.2m; 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1.5W/m3,照射时间≥30min 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低于80%,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有灰尘、油污等随时擦拭。
环境卫生学监测范围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
灭菌后物品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
医院空气消毒与监测
空气净化方法
1
通风
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3
空气洁净技术
6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4
紫外线消毒
5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7
化学消毒法
通风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
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
2
4
7(3+4)
Ⅳ
准洁净 手术室
300000级
5
5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 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 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 被采表面<100cm2, 取全部表面 被采面积≥100cm2, 取100cm2
质控标准: 消毒后内镜:细菌总数∠ 20 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灭菌后内镜:应无菌生长 计算方法 消毒后腔镜细菌菌落总数(cfu/件) = 平均每皿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医院环境监测的目的
为啥要进行病原微生物监测 监测是评价消毒效果的手段。 评价: 1. 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工艺监测) 2. 消毒药剂是否有效 3. 消毒方法是否合理 4. 消毒效果是否达标
注意事项 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m-2.2m; 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1.5W/m3,照射时间≥30min 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低于80%,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有灰尘、油污等随时擦拭。
环境卫生学监测范围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
灭菌后物品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
医院空气消毒与监测
空气净化方法
1
通风
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3
空气洁净技术
6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4
紫外线消毒
5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7
化学消毒法
通风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
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
2
4
7(3+4)
Ⅳ
准洁净 手术室
300000级
5
5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 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 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 被采表面<100cm2, 取全部表面 被采面积≥100cm2, 取100cm2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培训课件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 方法概述
主要内容
一、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采样方法 五、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方法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2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监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测一次。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41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42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43
谢谢!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44
使用前应按照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的方法进行细
菌检测,未检出细菌为合格。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35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36
结果判定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50cfu/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 ≤100cfu/ml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37
五、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26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平板暴露法
>30㎡
≤30㎡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27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28
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符合GB50333的要求。
等级 手术室名称
沉降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手术区
周边区
Ⅰ
特别洁净 手术室
2、采样方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或血平板(直径 9cm) 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距地面0.8m-1.5m的平面上,采 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30min,盖好 立即送检。
主要内容
一、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采样方法 五、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方法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2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监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测一次。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41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42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43
谢谢!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44
使用前应按照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的方法进行细
菌检测,未检出细菌为合格。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35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36
结果判定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50cfu/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 ≤100cfu/ml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37
五、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26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平板暴露法
>30㎡
≤30㎡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27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28
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符合GB50333的要求。
等级 手术室名称
沉降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手术区
周边区
Ⅰ
特别洁净 手术室
2、采样方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或血平板(直径 9cm) 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距地面0.8m-1.5m的平面上,采 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30min,盖好 立即送检。
环境卫生学及管理监测 PPT课件
2018/9/13 3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
作前进行采 样。
(二)采样方法:根据其采样原理分:平
板暴露 法和微生物采样器法。
2018/9/13
4
1、平板暴露法:布点方法 (1)室内面积≤30 m2,设置内、中、外对角线3 个点, 内、外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2018/9/13 20
(五)结果判断: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消毒效
果应达到如 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 应 ≤ 10cfu/ ㎝ 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 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2018/9/13 14
(五)空白对照:第1次对照为培养皿对照,
每监测批次 中取1个培养皿做对比试验,培养 皿不打开直接培养, 用于检测培养皿是否合格。 第2次对照为微生物室操作 对照,每室或每区 取1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对照试 验,方法是 模拟微生物检测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 后应 立即封盖。两次对照结果必须为阴性。整个操 作 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2018/9/13
5
(2)室内面积>30
m2,设4角及中央5 点,4 角布点部位距离墙壁1m处。
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直径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 距离
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 平板旁,
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 (4)检测方法:将采样后平皿置37 ℃±温箱培 养 48h,计数并鉴定。
2018/9/13 18
2018/9/13
19
(三)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 或用力 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 品接种于灭 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 皿内加入已溶化 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 待琼脂凝固,置 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四)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 倍数/ 采样面(cm2)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
作前进行采 样。
(二)采样方法:根据其采样原理分:平
板暴露 法和微生物采样器法。
2018/9/13
4
1、平板暴露法:布点方法 (1)室内面积≤30 m2,设置内、中、外对角线3 个点, 内、外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2018/9/13 20
(五)结果判断: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消毒效
果应达到如 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 应 ≤ 10cfu/ ㎝ 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 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2018/9/13 14
(五)空白对照:第1次对照为培养皿对照,
每监测批次 中取1个培养皿做对比试验,培养 皿不打开直接培养, 用于检测培养皿是否合格。 第2次对照为微生物室操作 对照,每室或每区 取1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对照试 验,方法是 模拟微生物检测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 后应 立即封盖。两次对照结果必须为阴性。整个操 作 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2018/9/13
5
(2)室内面积>30
m2,设4角及中央5 点,4 角布点部位距离墙壁1m处。
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直径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 距离
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 平板旁,
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 (4)检测方法:将采样后平皿置37 ℃±温箱培 养 48h,计数并鉴定。
2018/9/13 18
2018/9/13
19
(三)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 或用力 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 品接种于灭 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 皿内加入已溶化 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 待琼脂凝固,置 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四)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 倍数/ 采样面(cm2)
《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 目前做法 • 放弃形式,依据科学,追求实效 • 重视过程监控 • 能持续改进提高
环境微生物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类别
范围
Ⅰ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 房
Ⅱ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
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 区、烧伤病房、ICU
Ⅲ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
换药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 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醛类消毒剂(2%戊二醛 含0.3%甘氨酸的营养肉汤 等)
紫外线消毒的监测
紫外线消毒用途 紫外线消毒主要观察项目
紫外线消毒主要观察项目
(1) 外线灯使用中管理(清洁、使用时间的记录)。 (2) 室内灯管装置的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对于Ⅲ类环境(包括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 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紫外线灯 一般按每m3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出装灯数。 (3) 使用场所的条件(空气中灰尘、相对湿度、人员活动情况 等)。 (4) 灯管的辐射度值。 (5) 消毒的细菌学效果。 (6) 照射剂量
物品包中空气是否抽尽。
生物监测
指示菌片用对湿热抵抗力最强的嗜热脂肪 杆菌芽胞(ATCC7953)制成,细菌含量 为5×105~5×106cfu/片。 检测方法:将 2 支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 放于小布包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结果判定:根据细菌培养判定灭菌物品上 微生物全部杀灭与否,是压力蒸汽灭菌器 灭菌效果的确切判定指标。
▪ 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 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潜伏期为20~30天。切口部位 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清创换药后 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环境微生物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类别
范围
Ⅰ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 房
Ⅱ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
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 区、烧伤病房、ICU
Ⅲ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
换药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 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醛类消毒剂(2%戊二醛 含0.3%甘氨酸的营养肉汤 等)
紫外线消毒的监测
紫外线消毒用途 紫外线消毒主要观察项目
紫外线消毒主要观察项目
(1) 外线灯使用中管理(清洁、使用时间的记录)。 (2) 室内灯管装置的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对于Ⅲ类环境(包括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 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紫外线灯 一般按每m3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出装灯数。 (3) 使用场所的条件(空气中灰尘、相对湿度、人员活动情况 等)。 (4) 灯管的辐射度值。 (5) 消毒的细菌学效果。 (6) 照射剂量
物品包中空气是否抽尽。
生物监测
指示菌片用对湿热抵抗力最强的嗜热脂肪 杆菌芽胞(ATCC7953)制成,细菌含量 为5×105~5×106cfu/片。 检测方法:将 2 支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 放于小布包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结果判定:根据细菌培养判定灭菌物品上 微生物全部杀灭与否,是压力蒸汽灭菌器 灭菌效果的确切判定指标。
▪ 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 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潜伏期为20~30天。切口部位 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清创换药后 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 ppt课件
计算公式:菌落数/m3 =
50000N AT
A=平板面积(C㎡) T=平板暴露于空气的时间(min) N=平均菌落数
3、物体表面的采样
采样时间:根据采样目的选择采样时间,如进行常规物 体表面监测,选择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若是暴发 流行时的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则尽可能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 采样。
计算公式: 菌落数/ C㎡=
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0.2
4、透析液微生物监测
检测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透析液进出水各2~3ml,放入 无菌试管,检测时可视透析液污染程度分别取原液或10倍稀 释液0.5ml放入2个灭菌平皿内,45 ℃ ~48 ℃的营养琼脂 15~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将平板置37 ℃培 养24小时,观察结果。
硫代硫酸钠(0.1%~0.5%)
硫代硫酸钠(0.1%~1.0%)
吐温-80(0.5%~3.0%) 卵磷脂(0.3%) 硫代硫酸钠(0.1%~0.5%) 亚硫酸钠(0.1%~0.5%)
亚硫酸钠(0.1%~0.5%);卵磷脂(0.1%~0.3%) 硫代硫酸钠(0.1%);半胱氨脂(0.1%)
吐温-80(1%~10%);卵磷脂(0.1%~0.3%)
对于门把手,金属,玻璃等曲面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 直接在物体表面按一定顺序涂抹采样,敷料,卫生纸等一次 性物品采样时,用无菌法取样品5g,放入装有10ml灭菌生理 盐打80次(或1分钟) 2)用灭菌吸管吸取0.2ml于营养琼脂平皿中,然后用无 菌L棒涂在整个平皿表面,置36°C温箱24小时观察结果。
细菌总数/ml=2个平板上的菌落总数×稀释倍数
评价标准:进水≤200cfu/ml 出水≤2000cfu/ml
5、使用中消毒剂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付元瑜
2018年1月24日 1
1
医院感染监测概述
医院感染管理是以监测为基础,控制为目 标。没有监测为依据的控制措施是盲目的, 只有监测而不采取行动是无意义的 。
2
2
医院感染监测的组织系统
• 由下列机构和部门构成
– 院长领导下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 医院感染管理科 –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组成三级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网络
23
23
手臂越过平皿×
皿盖朝上×
√ √
24
24
监测状态
25
25
最少沉降菌培养皿数
最少培养皿数 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 (90㎝平皿,暴露30min)
100级 10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300000级
13 (5+8) 9 (3+6) 7 (3+4)
5 5
26
26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m2, 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 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 处。
• 监控医师负责对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检查、诊断、合理使 用抗菌药物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由科主任、主治医师 审核签字后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 由医院感染科汇总制表,送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审核后上 报上级部门
5
5
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部门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科室/部门是指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对 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的科室。如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 房、移植病房(血液科)、烧伤病房、手术室、产房、PICU、介 入室(导管室)、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口腔科、血液净化中 心、感染性疾病科等。
3
3
医院感染监测的人员分工和职责
• 医院感染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的全面领导 与管理工作。
• 医院感染科由专职人员组成,是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的办事机构,负责全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4
4
医院感染监测的人员分工和职责
•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般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和监 控护士组成。
• 监控护士负责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进行定期监测 和对本科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未采用洁净技术 净化空气的房间 在消毒或规定的 通风换气后与从 事医疗活动前采 样。
怀疑与医院感染 暴发有关时采样 。
21
21
注意事项
• 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 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
22
22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 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 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 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4(15min)
≦5
Ⅲ 儿科病房、2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
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4(5miLeabharlann )Ⅳ 3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妇产科检查室、人 流室)、治疗(注射、换药等);输血科、感染 ≦4(5min)
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12
≦10 ≦10
12
1 通风
空 气 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 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 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 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33
33
采样中常见的误区
采样时开启空气处理机时间不足30分钟 手术间未清洁、开着手术间的门采样 采样时培养皿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采样时有人员流动 未洗手、未穿无菌衣进行采样 平皿受到污染
27
27
28
28
29
29
30
30
31
31
32
32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 ≤4cfu/(30min·直径9cm平皿)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 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 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10
10
目前普通科室取消常规空气监测 重点科室有针对性的采样监测
11
11
环境分类及卫生标准(新标准)
类别 Ⅰ
范围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空气 cfu/皿
物体表面 cfu/cm2
≦4(30min) ≦5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
Ⅱ 房;1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
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PICU等
1m
1min
16
16
紫外线消毒
使用前
√
合格
17
17
紫外线消毒
每2月监测一次 各科室负责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部负责审核
18
18
空气消毒器
作用原理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过滤、紫外 线、静电吸 附、等离子 体、光触媒
适用于有人 状态下的室 内空气消毒
消毒时应关闭 门窗;进风口 、出风口不应 有物品覆盖或 遮挡。
19
19
卫生学监测常见几种采样方法
空气采样方法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医护人员手和皮肤粘膜采样方法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采样方法 内镜及附件采样方法 血液透析净化系统的采样方法 医疗器械灭菌效果的采样方法
20
20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
采用洁净技术 净化空气的房 间在洁净系统 自净后与从事 医疗活动前采 样。
净 3 空气洁净技术
化
方
4 紫外线消毒
法 5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6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7 化学消毒法
13
13
自然通风
通风
机械通风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 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
14
14
紫外线消毒
适用于无人状 态下室内空气 的消毒
没有持续 作用
需要一定的时 间、强度
15
15
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6
6
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内容
医院感染 病例监测
消毒灭菌 效果监测
消毒药械 一次性医疗用品
及其他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
抗菌药物 及耐药菌监测
环境 卫生学监测
7
7
环
空气
境
卫
物体表面
生
学
医护人员手
监
测
灭菌后物品
范
围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
8
8
医院空气消毒与监测
9
9
空气需要常规监测吗
普通病区空气中的绝大多数细菌与医院感染无关 采样时,临床操作不规范 这些数据通常没有价值(尘埃粒子浓度意义更大)
34
34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35
35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
• 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付元瑜
2018年1月24日 1
1
医院感染监测概述
医院感染管理是以监测为基础,控制为目 标。没有监测为依据的控制措施是盲目的, 只有监测而不采取行动是无意义的 。
2
2
医院感染监测的组织系统
• 由下列机构和部门构成
– 院长领导下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 医院感染管理科 –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组成三级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网络
23
23
手臂越过平皿×
皿盖朝上×
√ √
24
24
监测状态
25
25
最少沉降菌培养皿数
最少培养皿数 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 (90㎝平皿,暴露30min)
100级 10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300000级
13 (5+8) 9 (3+6) 7 (3+4)
5 5
26
26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m2, 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 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 处。
• 监控医师负责对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检查、诊断、合理使 用抗菌药物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由科主任、主治医师 审核签字后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 由医院感染科汇总制表,送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审核后上 报上级部门
5
5
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部门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科室/部门是指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对 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的科室。如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 房、移植病房(血液科)、烧伤病房、手术室、产房、PICU、介 入室(导管室)、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口腔科、血液净化中 心、感染性疾病科等。
3
3
医院感染监测的人员分工和职责
• 医院感染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的全面领导 与管理工作。
• 医院感染科由专职人员组成,是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的办事机构,负责全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4
4
医院感染监测的人员分工和职责
•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般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和监 控护士组成。
• 监控护士负责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进行定期监测 和对本科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未采用洁净技术 净化空气的房间 在消毒或规定的 通风换气后与从 事医疗活动前采 样。
怀疑与医院感染 暴发有关时采样 。
21
21
注意事项
• 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 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
22
22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 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 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 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4(15min)
≦5
Ⅲ 儿科病房、2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
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4(5miLeabharlann )Ⅳ 3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妇产科检查室、人 流室)、治疗(注射、换药等);输血科、感染 ≦4(5min)
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12
≦10 ≦10
12
1 通风
空 气 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 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 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 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33
33
采样中常见的误区
采样时开启空气处理机时间不足30分钟 手术间未清洁、开着手术间的门采样 采样时培养皿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采样时有人员流动 未洗手、未穿无菌衣进行采样 平皿受到污染
27
27
28
28
29
29
30
30
31
31
32
32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 ≤4cfu/(30min·直径9cm平皿)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 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 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10
10
目前普通科室取消常规空气监测 重点科室有针对性的采样监测
11
11
环境分类及卫生标准(新标准)
类别 Ⅰ
范围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空气 cfu/皿
物体表面 cfu/cm2
≦4(30min) ≦5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
Ⅱ 房;1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
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PICU等
1m
1min
16
16
紫外线消毒
使用前
√
合格
17
17
紫外线消毒
每2月监测一次 各科室负责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部负责审核
18
18
空气消毒器
作用原理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过滤、紫外 线、静电吸 附、等离子 体、光触媒
适用于有人 状态下的室 内空气消毒
消毒时应关闭 门窗;进风口 、出风口不应 有物品覆盖或 遮挡。
19
19
卫生学监测常见几种采样方法
空气采样方法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医护人员手和皮肤粘膜采样方法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采样方法 内镜及附件采样方法 血液透析净化系统的采样方法 医疗器械灭菌效果的采样方法
20
20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
采用洁净技术 净化空气的房 间在洁净系统 自净后与从事 医疗活动前采 样。
净 3 空气洁净技术
化
方
4 紫外线消毒
法 5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6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7 化学消毒法
13
13
自然通风
通风
机械通风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 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
14
14
紫外线消毒
适用于无人状 态下室内空气 的消毒
没有持续 作用
需要一定的时 间、强度
15
15
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6
6
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内容
医院感染 病例监测
消毒灭菌 效果监测
消毒药械 一次性医疗用品
及其他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
抗菌药物 及耐药菌监测
环境 卫生学监测
7
7
环
空气
境
卫
物体表面
生
学
医护人员手
监
测
灭菌后物品
范
围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
8
8
医院空气消毒与监测
9
9
空气需要常规监测吗
普通病区空气中的绝大多数细菌与医院感染无关 采样时,临床操作不规范 这些数据通常没有价值(尘埃粒子浓度意义更大)
34
34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35
35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
• 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