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幅,D9
小学二年级奥数(上册) 第九讲 填图与拆数(附习题及解答)

第九讲 填图与拆数填图是一种运算游戏,它要求把一些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则填进各类图形.这不仅可以提高运算能力,而且更能促使你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使你的智力得到更好地发展.例1 请你把1、2、3这三个数填在图9.1中的方格中,使每行、每列和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解:这样想,如果每行的三个数分别是1、2、3,每列的三个数也分别是1、2、3,那么自然满足每行、每列的三个数之和相等这个条件的要求.试着填填看.有图9—2、图9—3和图9—4三种不同的填法,检查一下,只有图9—4的填法,满足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与每行、每列三数之和相等这个条件的要求.例2 请把1~9九个数字填入图9—5中,要求每行、每列和每条对角线上三个数的和都要等于15.解:从1~9这九个数字中,5是处于中间的一个数,而4与6,3与7,2与8,1与9之和都正好是10.所以5应当填在中心的空格中,而其他八个数字应当填到周边的方格中.上面图9—6就是一个符合要求的解答,把5填在中心空格后,尝试几次是不难得出这种答案的.例3 如下面图9—9所示有八张卡片.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5、6、7、8八个数.现在请你重新按图 9—10进行排列,使每边三张卡片上的数的和等于:①13,②15.解:①要使每边三张卡片上的数相加之和等于13时,就要将13分拆成三个数之和.以上的分拆是分两步进行的.可以看出,因为8+5=13,所以8和5不能填在同一边(若把8和5填在同一边,再加上第三个数时必然会大于13,这不符合题目要求),也就是说,要把8和5分别填在相对的两个角上的方格里.如图9—11所示.②要使每边三张卡片上的数相加之和等于15时,就要将15分拆成三个数之和:以上的分拆也是分两步进行的.可以看出,因为8+7=15,所以8和7不能填在同一边,也就是说,要把8和7分别填在相对的两个角的方格里,如图9—12所示.例4 图9—13是由八个小圆圈组成的,每个小圆圈都有直线与相邻的小圆圈相接连.请你把1、2、3、4、5、6、7、8八个数字分别填在八个小圆圈内,但相邻的两个数不能填入有直线相连的两个小圆圈(例如,你在最上头的一个小圆圈中填了5,那么4和6就不能填在第二层三个小圆圈中了).解:答案如图9—14所示.中间的两个圈只能填1和8,是这样分析出来的:在1、2、3、4、5、6、7、8这八个数字中,只有“1”和“8”这两个数,各有一个相邻的数,也就是有六个不相邻的数.中间的两个小圆圈,每个都有六条线连着六个小圆圈,每个小圆圈中恰好能填一个与它不相邻的数.其余的数每个都有两个相邻的数,如4有两个相邻的数2和3,所以在1至8这八个数中4只有五个不相邻的数,这样4就不能填到中间的小圆圈中了.习题九1.在图9—15,9—16中,只能用图中已有的三个数填满其余的空格,并要求每个数字必须使用3次,而且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必须相等.2.把10、12、14这三个数填在图9—17的方格中,使每行、每列和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3.在图9—18中,三个圆圈两两相交形成七块小区域,分别填上1~7七个自然数,在一些小区域中,自然数3、5、7三个数已填好,请你把其余的数填到空着的小区域中,要求每个圆圈中四个数的和都是15.4.与第3题的图相似,只是已经把1、4、6三个数填好,请你继续把图9—19填满.5.图9—20中有三个大圆,在大圆的交点上有六个小圆圈.请你把1、2、3、4、5、6六个数分别填在六个小圆圈里,要求每个大圆上的四个小圆圈中的数之和都是14.6.图9—21是由四个三角形组成的,每个三角形上都有三个小圆圈.请你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填在九个小圆圈中,让每个三角形上的三个数之和都是15.7.图9—22是由四个扁而长的圆圈组成的,在交点处有8个小圆圈.请你把1、2、3、4、5、6、7、8这八个数分别填在8个小圆圈中.要求每个扁长圆圈上的四个数字的和都等于18.习题九解答1.解:因为空格中只能用4、6、8填,不难看出左上角的空格只能填6,见图9—23.同样道理,右下角也只能填6,见图9—24.下一步就能容易地填满其他空格了(见图9—25).在图9—16中,显然右下角应填7,见图9—26.而右上角应填5,见图9—27.这样其他空格随之就可以填满了,见图9—28.2.解:模仿例1的填法.首先将10、12、14三个数的中间数12填在中心方格中,并使一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都是12,见图9—29,第二步再按要求填满其他空格就容易了,见图9—30.3.解:这样想,图9—18中还空着四个小区域需要填入四个数:1、2、4、6.还可看出中心的一个小区域属于三个圆圈,这里应填哪个数呢?下面用拆数方法来分析确定.先见图9—18中的圆圈Ⅰ,圆中已有两个数5和7,所以空着的两个小区域应填的两个数之和为15-5-7=3.再将3分拆成3=1+2,但是在1和2中应把哪一个填到中心的小区域里,现在还不能肯定下来.再看圆圈Ⅱ,圆中已有两个数5和3,15-5-3=7,而7=1+6,即可把7分拆成7=1+6.最后看圆圈Ⅲ,15-3-7=5,而5=1+4.至此可以看出,应该把“1”填在中心的小区域了(见图9—31).4.解:模仿第3题解法拆数:要填2、3、5、7.15-4-6=5,5=2+315-1-6=8,8=3+515-1-4=10,10=3+7所以,应把3填在中心的小区域,见图9—32.5.解:如图9—33所示,因为要求大圆上的四个小圆圈中的四个数之和等于14,所以就要把14分拆成四个数相加之和,而且按题目要求这四个数要在1、2、3、4、5、6中选取;14=6+5+2+1,14=6+4+3+1,14=5+4+3+2.6.解:先将15分拆成三个数之和,并且要求各数在1、2、3、4、5、6、7、8、9这九个数中选取.用二步分拆法:15=9+6=9+5+115=8+7=8+4+315=7+8=7+6+2以上三式把九个数都用上了.这样(9,5,1)、(8,4,3)和(7,6,2)就可以分别填入角上的3个三角形中.再注意到中间的三角形的三个小圆圈分属于角上的3个三角形,所以从三组中各取一个数重新组成一组填入中间三角形,如取(9,4,2),填出下面的结果,见图9—34.注意此题填法不惟一,你还能想出别种填法吗?7.解:因为题目要求扁长圆圈上的四个数之和等于18,所以就要将18分拆成四个不相等的整数之和,而且各数要从1~8这八个数中选取.如:18=8+7+2+118=8+5+2+318=7+6+4+118=6+5+4+3即得到四组数:(8,7,2,1)、(8,5,2,3)、(7,6,4,1)、(6,5,4,3),把它们填入扁长圆圈时,注意适当调整,就可以得出题目的答案如图9—35所示.。
小熊想长高教案

小熊想长高教案小熊想长高教案1目标:1、观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懂得小树和小熊一样,也会生长变化。
预备:1、配套幼儿画册,挂图。
2、幼儿有比高矮的阅历。
过程:1、谈话争论,引出故事师:现在大家是中班小朋友了,你们小班时候的衣服、鞋子现在还能穿吗?为什么不能穿了?为什么衣服太短,鞋子太小了?是呀,小朋友们都长高了,小熊也特别想长高……2、观赏故事,简洁提问师:妈妈带小熊在什么地方做了标记?想一想,小熊真的越长越矮了吗?3、出示挂图,再次观赏(1)协作挂图,教师再次叙述故事。
(2)教师提问:小熊究竟长高了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长高了的?(3)教师小结:原来,小熊长高了,但是小树也在长高。
而且小树长得比小熊更快,所以,树上的标记就变得比小熊高了。
小熊想长高教案2活动目标:1. 在故事情境中萌发了解自己身高的愿望。
2. 在简洁的量一量、比一比中发觉自己长高了,体验长大的欢乐。
3. 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预备:1. 课件《小熊想长高》,故事《小熊想长高》。
2. 测量幼儿身高的标尺。
3. 课件创设好活动室环境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关键提问:1. 为什么小熊的鞋子和衣服都变小了?2. 你们有没有长高?二、探究体验1. 第一次体验:了解自己去年的身高。
问:(1)请你们分别找找自己的照片,看一看自己去年有多高?(2)教师这里有一把大尺,尺上面的彩色线条表示什么?2.其次次体验:量量自己现在的身高。
问:大家是不是比去年高了?我们再来量一量,看看自己现在有多高?(1) 师幼个别示范测量方法,并用儿歌小结测量方法。
(2) 幼儿示范测量方法。
(3) 自由结伴,测量身高。
3.共享沟通。
问:(1)现在你有多高?比原先长高了吗?(2)找找现在班里谁最高。
三、故事延长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熊和他的妈妈想了什么方法?2.为什么小熊用小树来量身高会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矮?这是怎么回事啊?反思一、本次活动设计表达层层递进活动的三大环节(故事导入——探究体验——故事延长)设计奇妙,层层递进。
论数字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要 :指 出 电 视 新 闻 是 用 事 实 说 话 的 , 电 视 新 闻 报 道 的 很 多 事 实 , 都 是 以 数 字 形 式 表 而 又
现 出来 的 , 数字 进行 新 闻报 道 , 以避 免人 为 的 主观 因素 , 电视 新 闻报 道 更 显 客 观 、 正 , 具 用 可 使 公 更 有说 服 力 ; 的数 字 中隐含 着 新 闻 , 有 这就 要 求记 者 要 善 于分 析 、 究 数字 , 能从 数 字 变 动 的轨 迹 研 并 中找 出新 闻所 在 ; 电视 新 闻报道 中 , 在 如果 数字 运用 得 当 , 能 收到 令 人 满 意 的效 果 。最 后 提 出 了 就 运 用数 字 进行 报道 的 几种方 法 , 以使 新 闻报道 更加 直 观 、 具体 和 形 象 。 关 键 词 :数字 ; 电视 新 闻报道 ; 闻事实 新
当, 能够 使 其 与 画 面相 得 益 彰 , 事 实 的表 述 更 简 使 明 、 观 、 晰 和 具 体 , 使 报 道 收 到 令 人 满 意 的 直 清 能
效果。
一
话 , 够 比较 细 致 地 表 达 新 闻 事 件 。 如 获 得 19 能 95 年 度 中 国 电 视 新 闻评 论 类 一 等 奖 的 作 品 —— 《 合 资: 引进 来 , 要 利 用 好 》 篇 报 道 , 巧 妙 地 运 用 更 这 就 了统 计 出 来 的 数 字 来 解 释 新 闻 事 实 。 该 片 一 开 始 , 现 在 人 们 面 前 的 就 是 长 安 街 上 林 立 的 广 告 展 牌 , 说 词 是 这 样 展 示 给 观 众 的 :这 条 中 华 第 一 解 “ 街 , 东 段 大 北 窑 到 西 头 公 主 坟 , … 中外 企 业 广 从 … 告 16幅 , 国 企 业 广 告 4 1 中 5幅 , 商 企 业 广 告 7 外 l 幅 。其 中 外 商 产 品广 告 5 8幅 , 国企 业 产 品 商 标 中 广 告 只有 l 6幅 , 商 广 告竟 是 中方 的 近 4倍 。 用 外 ”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8课 书法幅式》西泠版

《第8课书法幅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幅式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书写书法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1. 书法幅式的种类和特点。
2. 书法作品的书写规范。
教学难点:1. 书法幅式的特点。
2. 书法作品的书写规范。
教学准备:1. 书法教材。
2. 毛笔、墨汁、宣纸等书法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1. 讲解书法幅式的种类和特点。
a. 条幅:长条形的书法作品,通常用于书写古诗、名句等。
b. 中堂:正方形的书法作品,通常用于书写对联、名言等。
c. 斗方:正方形的书法作品,通常用于书写短文、题跋等。
d. 横批:横幅形的书法作品,通常用于书写匾额、招牌等。
2. 讲解书法作品的书写规范。
a. 字体:选择合适的字体,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b. 字号:根据作品内容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字号。
c. 章法:合理安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
d. 墨色:掌握好墨汁的浓淡,使作品更具艺术效果。
3. 示范书写书法作品。
a. 选择一种书法幅式,如条幅、中堂等。
b. 根据书写规范,示范书写一幅书法作品。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书法幅式,书写一幅书法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给予建议和鼓励。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欣赏和学习。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强调书法幅式和书写规范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书法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书法幅式的种类和特点,以及书法作品的书写规范,培养了学生书写书法作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书法艺术,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部编四年级上数学《8和9的组成》焦林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

我表示没有。
97
5和4组成我。
我说一个数, 请你来猜猜。
0 68
我添上1就是7。 我去掉1是7。
PP四T课件、知识拓展
PPT课件
五、课堂作业
作业:第54页练习十一,第3题、第4题; 第55页练习十一,第5题。
动手试一试。
8
71
8
62
8
53
8
44
看到每一组,你 还能想到什么?
PP二T课件、探究新知
用9个 摆一摆。
9
81
72
9
18
说说你摆完的结果。
9
63
9
54
我想到……
PPT课件
8
8
1
8
9
7
6
PP三T课件、知识运用
1. 填一填。
8 9
2.
4 6
PP三T课件、知识运用
3. 猜一猜。
我是8前面的 一个数。
这些都是我们的 生肖呀。
PP二T课件、探究新知
我排第1。
我排第几?
把左边的8只动物圈起来,在从左数第8只 动物的上面画 。
请谁你排自第己9?试试看。
请你给同桌提出一个 这样的问题。
PP二T课件、探究新知
先观察,再写一写。
书写时,要注意……
学无止境。——荀子”
PPT课件
PP二T课件、探究新知
优秀PPT课件”
PPT课件
1. 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猜一猜
①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②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PPT课件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一、读·书(12分)1.请根据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完成相应题目。
(2分)图一图二图一是一幅隶书作品,它古朴典雅;图二是一幅______作品,它________(特点)。
2.读经典古诗,品百味人生。
(10分)“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人们一面用自己的大笔描绘各具风情的美景,一面借美景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王绩的《野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外物回归自身,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弃官隐居后的心情;崔颢的《黄鹤楼》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愁;《使至塞上》一诗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自己身如蓬草、归雁的悲凉之感;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字面之意是写故乡之水对自己恋恋不舍,实则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读·思(38分)(一)今天,八年级将开展“体会身边文化·览壮美河山”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领略山川秀美风光,完成相关问题。
【活动一:瞻仰文明印记】山西青铜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
该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物上起陶寺,下至秦汉,跨越..了中国青铜文明的辉煌乐...整个青铜时代,演奏章.……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晋侯鸟尊。
它高39厘米,长30.5厘米,作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
晋侯鸟尊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是一件罕见的艺术品。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小学四年级(上)数学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用计算器计算(136+313)×426=()A. 116224B. 144721C. 191274D. 1226612.按下列规律印刷笑脸图案,第8副图案有()个笑脸.A. 8B. 32C. 363.先用计算器算出前面四道的得数,再直接填出最后一道题的答案。
()A. 9;108;1107;11106;11111103B. 9;18,27;36;63C. 9;108;1107;11106;11111054.用计算器计算一个养鸡场,去年出售山鸡38600只,留下的比售出的少16000只.养鸡场去年共养山鸡()A. 54600只B. 22600只C. 61200只D. 34233只二、判断题5.键是开机键。
6.现在人们普遍用计算器和算盘进行计算。
7.判断对错用(计算器计算)x÷360=173x=360×173x=62280三、填空题8.找出规律填数。
数列:1、4、9、16、________、36。
9.找规律,填数字。
22;24;________;________;30;________。
10.2 4 6 8 (________) (________ ) 14 (________)11.用计算器计算7029+9954=________12.用计算器算一算:12345679×9=________12345679×18=________ 12345679×27=________12345679×36=________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四、解答题13.列式计算.两个加数都是7869,和是多少?14.用线把数连起来,间隔为2.五、综合题15.按规律填一填。
(1)28,32,36,________ ,________ ,48,________。
nikon 数码相机 D3X 说明书

❚❚ 润饰照片
问题
关键词
页码
如何突出阴影部分的细节?
D-Lighting
366
可以消除红眼吗?
红眼修正
367
可以在相机中裁剪照片吗?
裁剪
368
可以创建照片的单色副本吗?
单色
369
可以创建其它颜色的副本吗?
滤镜效果
370
可以使用相机创建 JPEG 副本吗?
语言 (Language)
可以保存菜单设定以用于其它 机吗?
D3X
相
保存
/
载入设置
页码
40、 349
347 204 293 304 319 345 349
358
❚❚ 菜单和显示
问题 如何获取有关菜单的详细信息? 如何使用菜单? 这些指示表示什么? 拍摄信息显示中所示为何种信息? 该警告表示什么? 电池还剩多少电量? 如何获取有关电池的详细信息?
关键词 剩余可拍摄张数
影像品质和尺寸
自动对焦 拍摄模式
可以改变每秒拍摄幅数吗?
拍摄速度
可以进行人像自拍吗?
自拍模式
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不使用闪光灯可 拍摄照片吗?
ISO
感光度
页码 49
66、 70
73 86 88、 321 100
104
相机可以调整用户所选 保最佳曝光吗?
ISO
感光度以确
ISO
感光度自动控制
248
316 325
❚❚ 查看照片
问题 可以在相机中查看照片吗? 可以查看照片的详细信息吗?
为何照片中出现部分范围闪烁?
关键词 相机播放 照片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幅宽m
5.6
水平筋m:
5.2 间距m 0.3 0.3 0.3 0.3 0.6 0.3 0.3
笼长m:
单根长度m
35 根数 18 17 18 17 18 17 18 6 178 126 52 174 14 84 8 2 300 126 4 4 20 10 4 8 4 6 2 24 Kg/m 6.313 6.313 7.990 7.990 4.834 4.834 4.834 7.990 1.998 1.998 1.998 1.998 1.998 1.998 1.998 3.853 6.313 6.313 9.864 9.864 9.864 9.864 9.864 9.864 46.100 7.540 1.000 1.000
660 大样
编号 钢筋名称 钢筋级别 直径mm
1 2 3 4 5 6 7 开挖面主筋 开挖面加筋 开挖面加筋 开挖面加筋 迎土面主筋 迎土面加筋 迎土面主筋
备注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A A A A A A
32 32 36 36 28 28 28 36 18 18 18 18 18 18 18 25 32 32 40 40 40 40 40 40 700*700 100*480 25
导向筋 端பைடு நூலகம்筋 纵向桁架筋 横向桁架筋 吊筋 吊耳 吊耳填充 吊点 笼顶撑筋 搁置点 预埋板 预埋板
4
0.15-0.8-0.15
0.8
1.1 1.1 2.5 0.74 0.2 2.5 1.32 1
0 0
1 1 35 0.5
注浆管 保护快
内50外70
钢筋量 30243.444 保护块 62.04 注浆管 201.3
35 35 25.84 20.9 35 35 11.6 5.2
36 34 36 17 36 34
吊点水平加强筋 普通区域水平筋 支撑加密区域水平筋 笼尾水平筋 封口筋
0.2 0.1 0.4 0.4
5.2 5.2 5.2 1.3 5.2 0.88 35 35
0.25-0.4-0.4-0.25
措施架立筋 措施架立筋
桁架厚mm: 重量(㎏) 3977.290 3756.329 3716.351 2838.879 3045.112 2875.940 1009.237 249.291 1848.907 1308.777 540.130 451.840 145.420 147.657 559.306 269.727 2083.342 875.004 98.643 29.198 39.457 246.608 52.084 78.914 184.400 45.240 70.000 12.000 30473.084
1 2 3
钢筋直径 钢筋重量 接头统计
0 0.0
18 5002.0
25 269.7 4.0
28 6930.3 70.0
32 10692.0 70.0
36 6804.5 53.0
40 544.9
所在位置 编号 1 级别 C C C C C C C A A
下25轴向23轴方向第二个
钢筋小计 直径 36 32 28 25 22 20 18 40 16 合计 #REF! 4708.960 505.447 #REF! #REF! 单幅用量 6555.231 10691.965 6930.289 269.727 备注
机械连接接头小计 级别 C C C C 直径 36 32 28 25 单幅用量 53.000 70.000 70.000 #REF!
C
22
预埋接驳器小计
级别 C C C C
直径 36 32 28 25
单幅用量
#REF!
C C
2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