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细胞学标本的收集与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妇科门诊标本知识点总结

妇科门诊标本知识点总结

妇科门诊标本知识点总结一、妇科门诊标本的采集1. 采集时间:一般在月经干净后的第7-10天采集,可以排除血液污染,减少检测误差。

2. 采集器材:常用的有吸球、刷子、镊子等。

3. 采集方法:常规采集有宫颈细胞、宫颈拭子及宫内膜活检等。

二、宫颈细胞采集与常见疾病诊断1. 采集方法:采用刷子在宫颈刮取细胞涂片,涂片应平均涂抹在玻片上。

也可采用涂片法,将刮取的细胞均匀涂抹在玻片上。

2. 临床意义:可用于检测宫颈癌前病变(HSIL、LSIL)、宫颈炎、宫颈糜烂等。

3. 诊断方法:主要通过涂片染色,应用PAP染色法检测。

根据染色结果进行细胞分类,进行评分,确定细胞异常的类型及程度。

三、宫颈拭子的采集与常见疾病诊断1. 采集方法:可采用吸球在宫颈拭子上旋转采集。

也可以选择宫颈活检钳夹取宫颈组织。

2.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HPV检测和细胞学诊断,在临床上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与诊断。

3. HPV检测:采用液基薄片技术、PCR技术等,可检测出宫颈感染的HPV亚型,了解感染程度。

四、宫内膜活检的临床应用1. 适应症:宫腔出血异常、月经不调、不孕症、宫内膜的异位增生等。

2. 采集方法:一般为厕间取材或宫腔镜下取材。

厕间取材时,可用吸球或银匙刮取宫内膜组织。

3. 临床意义:通过活检,可了解宫内膜的异位增生病变情况、排除宫腔内异物、肿瘤及息肉等。

五、常见妇科疾病的标本诊断1. 卵巢癌:通过宫旁器官或盆腔肿块的细胞学检查、病理活检,确定病变性质。

2. 子宫内膜癌:通过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及恶性程度。

3. 宫颈癌:通过宫颈细胞涂片染色、组织活检确定癌前病变及恶性程度。

4. 宫颈炎:通过宫颈细胞涂片染色,观察炎症反应程度,辅助诊断。

5. 宫颈糜烂:通过宫颈细胞涂片染色、组织活检,观察细胞形态,辅助诊断。

六、妇科疾病标本的质控要点1. 采集前注意患者的月经情况,避免在月经期采集标本。

2. 采集器材要干净,避免异物污染。

3. 采集时要注意手部消毒,穿戴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病理标本采集 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

病理标本采集 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

病理标本采集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病理标本采集、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病理标本的采集、处理与保存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准确诊断与治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病理标本采集、处理与保存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病理标本的采集病理标本的采集是疾病诊断的首要环节,它要求精确和细致。

以下是一些常见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1. 细胞学标本采集:细胞学标本采集主要涉及细胞涂片、细针穿刺等,操作时要注意消毒措施,避免污染。

采集时要尽量避免血液干扰,以免干扰细胞学的评估。

2. 组织学标本采集:组织学标本采集一般使用外科手术取材,术前要进行相关的检查,确保完全取得病变组织。

取材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病理背景的污染或变形。

3. 液体标本采集:液体标本采集主要包括腹水、胸水和尿液等。

采集时要注意收集足够量的标本,并避免采集时的交叉污染。

二、病理标本的处理与保存病理标本的处理与保存是确保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标本的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1. 标本加工处理:组织学标本一般需要进行固定、脱水、包埋等加工处理,以确保组织的形态结构不变。

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和温度,避免过长时间的固定或超低温的保存。

2. 标本保存条件:病理标本的保存温度要根据标本的性质进行调整。

常规组织学标本可以保存在室温下,而冷冻切片等需要保存在低温环境下。

保存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编号与记录,避免混淆。

3. 标本的保存周期:不同类型的标本在保存周期上有所差异。

通常,组织学标本可以保存数年,而液体标本则需要较短的保存时间。

标本在保存前要制作好包装材料,并注明保存日期与保存人员。

4. 标本运输条件:标本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和温度的变化,以免引起标本的变性或损坏。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密封性,防止泄漏造成交叉污染。

三、病理标本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病理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理标本质量控制措施:1. 标本的鉴定与编号:在采集标本的同时,要对标本进行鉴定与编号,确保与病人的信息相符合,并与相关记录相对应。

妇科细胞学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妇科细胞学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妇科细胞学检查技术操作规范将阴道或宫颈的脱落细胞制成细胞涂片,经过染色及相应处理,观察细胞形态特征,也可用于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部位肿瘤的检测,也是炎症、内分泌状况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

【适应证】1.可疑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内膜等部位肿瘤或炎症。

2.阴道排液、可疑输卵管肿瘤。

3.明确机体雌激素水平。

4.宫颈、阴道病毒感染。

5.有性生活女性体检必查项目。

【操作方法及程序】1.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窥器打开阴道后,用刮板在阴道上1∕3侧壁处轻轻刮取黏液及分泌物,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玻片上放置95%乙醇或置于10%福尔马林液中固定;巴氏染色、阅片。

2.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窥器打开阴道后,用刮板轻轻刮取宫颈黏液及分泌物,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固定、染色、阅片方法同上。

3.吸片法用吸管吸取后穹隆积液,将其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并固定。

可用于阴道、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病变的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者尚可用专门制备的纤维宫腔吸管,伸入宫腔,吸取宫腔内液体、细胞涂片,固定、染色、阅片方法同上。

4.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TCT)应用特殊毛刷传统的操作方法伸入宫颈管内,旋转一周取样,将所取样本放入特制装有液体的小瓶中,经离心制片,固定、染色、阅片方法同上。

该技术使薄片上细胞均匀分布、形态伸展、去除黏液及红细胞的干扰,细胞利于阅片者辨认。

5.计算机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CCT)将细胞学诊断标准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相结合,制成计算机细胞学诊断程序,利用计算机阅读细胞涂片,进行诊断。

6.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LCT)将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结合,更加方便、快捷,但因价格昂贵,使用不多。

【注意事项】1.标本采集前3d应避免性交、阴道检查、阴道冲洗及上药。

2.宫颈黏液较多时应使用干棉签将其轻轻拭去。

3.阴道出血时应避免采集标本。

4.可将细胞固定储存于液态储存液中,使用时制备成细胞涂片,特定的固定液可将红细胞及黏液溶解,使细胞形态更加清晰,易于观察。

细胞学检验注意事项有哪些

细胞学检验注意事项有哪些

细胞学检验注意事项有哪些细胞学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观察和分析细胞的形态学结构、形态学变化和数量等。

细胞学检验在诊断、监测和评估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细胞学检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操作者在进行细胞学检验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注意事项。

下面将详细介绍细胞学检验的注意事项。

首先,进行细胞学检验前,操作者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实验室器材和试剂。

这包括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皿、载玻片、染色剂、细胞培养液等。

同时,要确保这些器材和试剂的质量良好,不受污染,以免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其次,操作者在进行细胞学检验时需要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包括实验室白大褂、口罩、手套等。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误差和样本交叉污染的风险,同时保护操作者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进行细胞学检验时,操作者需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巧。

这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掌握制备细胞悬液和制作细胞涂片的技巧、掌握染色方法以及对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的方法等。

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操作者才能正确、快速地进行细胞学检验,并准确分析和解释结果。

第四,细胞标本的采集也是细胞学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操作者需要选择适当的采样部位,遵循无菌技术,根据不同的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如细针穿刺、吸取液体标本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标本采集的时间、方法和顺序,以避免样本被污染或损坏。

第五,细胞学检验过程中保持严格的质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操作者需要使用质控样本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仪器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要保持实验室的干净整洁,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第六,进行细胞学检验时,操作者需要把握好适当的检测时间。

有些检测需要在标本采集后立即进行,以避免标本的质量和有效性受到影响。

而有些检测需要特定的培养时间或处理时间,操作者需要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第七,细胞学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解读也需要谨慎。

操作者需要学习并掌握正常和异常细胞形态学特征,根据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学变化评估细胞状态。

妇科手术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

妇科手术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

妇科手术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第一篇:妇科手术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关键词】妇科;手术标本;注意事项目前病理诊断是各种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准确的诊断对临床诊断疾病性质、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准确的病理诊断需要有高质量的病理切片,而正确的病理标本送检是做出高质量病理切片的关键。

对于因为与诊断标准无关因素而影响病理诊断的案例和研究鲜有报道[1],而此类影响因素完全可通过有效的措施加以避免。

现将我院的妇科手术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标本送检单的填写病理标本检查申请单作为一种反应患者基本情况的信息记录,是联系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的纽带,临床医师有责任将病理标本检查申请单填好,并确保送检标本合乎检查要求,病理医师则根据临床的详细资料,以便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从而为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病人基本信息的填写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或住院号、标本采集日期、送检日期、手术医师等,病变器官或组织的病变部位、送检标本是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等,此信息要与标本袋上的信息一致。

填写时字迹工整易辨认,以免引起错误的信息记录,而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妇科病人的年龄很重要,有的病人用的门诊病历已经很长时间了,其上面的年龄为最初挂号时的年龄,临床医师在病人复诊时一定要把病人复诊时的实际年龄写清楚,因为不同年龄阶段临床病理诊断的标准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和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不好区分时,病人的年龄尤为重要,年轻的患者尽量给予保守方案,而年龄偏大或绝经后的病人结合病理形态和临床检查,一般可考虑为恶性。

临床医师一定要把月经周期或绝经情况写清楚,对于功血的病人,病理医师根据月经周期的情况正确分辨当前标本应该处于月经期、增生期、分泌期,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绝经前后妇女的子宫内膜标本,年龄更为重要。

1.2 临床病史的填写一定要把病人的既往病史填写仔细,以便病理医师参考,一些重要的临床病史对病人的诊断非常重要。

细胞学标本采集工作规范

细胞学标本采集工作规范

细胞学标本采集工作规范正确地采集细胞学标本是细胞学诊断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检出率的重要环节,必须重视。

1、细胞学标本采集资质要求:细胞学所有标本必须由具备操作资质的临床医师执行;2、穿刺细胞学标本、胸水、腹水、脑脊液的采集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应尽快送交病理科验收,检液量以200~500ml为宜。

因故延时送达时,需在标本中加入适量的40%的甲醛(加入量为送检胸水、腹水量的1/5)。

3、黏膜、皮肤表面刮取(刷取、拉取)物和分泌物的涂片有临床医师制作,固定后送交病理科检查。

4、痰标本必须新鲜,咯痰前应先潄口,要求患者从呼吸道深部咯出,痰中不应含食物碎渣。

5、阴道排出物、子宫颈刮取物涂片通常由妇产科医师制作,由子宫颈外口上皮移行带刮取细胞涂片。

(一)标本采集原则1、正确选择采集部位,尽可能自病变区直接采取标本。

2、必须保持标本新鲜,防止细胞自溶、变质或腐败。

3、尽可能避免干扰物,如血液、黏液等混入标本内。

4、采集方法应简便,使病人少受痛苦,且不致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促使肿瘤扩散。

(二)常用的标本采集法1、直视采集法:用于外阴、阴道、宫颈、鼻腔、鼻咽、口腔、肛管及皮肤等部位,可用刮片、擦拭、刷洗或吸管吸取物作涂片;用内窥镜(用于食管、胃、气管及肺内支气管、膀胱等部位病灶)直接刷取物作细胞涂片。

2、自然分泌物采集法:包括痰液、尿液、前列腺分泌液、乳头溢液等。

3、灌洗法:通过向与外界相通的空腔器官内灌注生理盐水等,运用冲洗、振动、揉捏等方法,使空腔器官表面细胞脱落,后将灌洗液取出,经处理后检查。

4、摩擦法:此法主要采用摩擦工具,在摩擦病变区的黏膜表面后直接涂片。

常用的摩擦工具有网套、海绵摩擦器、气囊等。

此法用于食管、胃等部位。

5、细针穿刺法:用于深部组织或器官的肿块或其他病灶。

胸水、腹水及阴道后穹窿术亦用此法。

(三)注意事项1、所采集的标本力求有足够的细胞数量。

2、每例标本应按常规填写细胞病理学检查申请单。

3、对临床送检的标本,病理科或细胞室要对标本与送检单等进行仔细检查、验收,并编号登记,切勿颠倒错号。

病理科细胞学检查操作规程

病理科细胞学检查操作规程

病理科细胞学检查操作规程
一、凡接收的针吸细胞学、胸腹水、尿、痰、宫颈刮片及各种涂片,除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外,尚须核对标本与申请单是否相符。

二、凡未填写病史或过于简单者,应请送检医师补写或询问病人予以补充;如为骨肿瘤,应借阅X光片,确定针吸部位。

三、针吸前,应仔细检查肿物或包块范围、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与皮肤深部组织有无粘连、数目等,并尽量了解有关病史。

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针吸细胞学检查必须戴工作帽及口罩;针吸部位先涂碘酊,接着用75%酒精脱碘,针吸后用消毒干棉签轻压针眼处。

五、针吸时密切观察病人,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六、用过的针头,注射器用戊二醛浸泡,消毒瓶及瓷盘每周用重:200灭活剂浸泡或擦洗一次。

一次性用品按规定销毁。

七、按常规染色,仔细阅片,一般在一小时内发出诊断报告,如遇疑难病例,须经上级医生复查或科内讨论后方可发出,以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八、做好各种登记及资料统计工作,恶性及有意义的病
种归档保存。

妇科细胞学检查操作规范

妇科细胞学检查操作规范

妇科细胞学检查操作规范【适应症】1. 可疑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内膜等部位肿瘤或炎症;2. 阴道排液、可疑输卵管肿瘤;3. 明确机体雌激素水平;4. 宫颈、阴道病毒感染;5. 有性生活女性体格检查必查项目。

【注意事项】1. 标本采集前3天应避免性交、阴道检查、阴道冲洗及上药;2. 宫颈粘液较多时应使用干棉签将其轻轻拭去;3. 阴道出血时应避免采集标本;4. 可将细胞固定储存于液态储存液中,使用时制备成细胞涂片,特定的固定液可将红细胞及粘液溶解,使细胞形态更加清晰,易于观察。

【阴道细胞学诊断】诊断阴道脱落细胞诊断主要有巴氏分级诊断和描述式诊断(TBS分类)。

巴氏分级法因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相差较远,目前国际上已不再应用,我国也逐步被淘汰。

目前正逐步推行普及描述式诊断系统——TBS分类法。

(1)巴氏涂片及巴氏分级法:分为5级巴氏Ⅰ级:涂片中无异形或不正常细胞。

巴氏Ⅱ级:细胞形态有异形,但无恶性证据,根据异形轻重,可分为Ⅱa和Ⅱb。

巴氏Ⅲ级:可疑恶性,但不能确定。

巴氏Ⅳ级:细胞学高度怀疑恶性巴氏Ⅴ级:细胞学肯定恶性。

(2)TBS分类法(TBS,2001)①良性细胞学改变(WNL):包括各类微生物感染性改变,妊娠、炎症、宫内节育器及放疗后的反应性和修复性改变。

②鳞状上皮细胞异常:a.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细胞(ASCH)。

b.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GSIL),即CIN I,包括HPV感染的细胞改变或轻度不典型增生。

c.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GSIL),即CIN II和CIN III,包括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d.鳞状细胞癌(SCC)。

③腺细胞异常:a.非典型腺细胞(AGC),也称意义不明的宫颈管内非典型腺细胞(AGUS),倾向于良性反应性改变,倾向于原位腺癌;。

b.倾向于肿瘤的非典型腺细胞(AGC-favor neoplasia),来源于子宫内膜,来源不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细胞学标本的收集与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11-12-23T16:30:54.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7期供稿作者:蔡爱英阮顺爱唐雅[导读] 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的异常,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的恶性肿瘤,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

蔡爱英阮顺爱唐雅(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病理科福建莆田 351100)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7-0160-01 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的异常,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的恶性肿瘤,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

因此早期筛查,防范于未然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

液基薄层细胞学的产生给众多妇女带来福音。

其标本的收集与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 妇科细胞学标本的收集
1.1采样:使用扫帚状采样器从子宫颈上采取足够数量的样本,将扫帚状采样器的中央刷毛部分轻轻地擦人子宫的通道内,以便较短的刷能够完全接触到子宫颈。

柔和的向前抵住采样器,并按同一个时针方向转动扫帚状采样器5周整切勿来回转动。

1.2漂洗:在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内漂洗扫帚状采样器。

将扫帚状采样器的头推入保存液的小瓶底,再把保存液的小瓶放在振荡器上震荡以进一步将细胞样本漂洗下来。

1.3拧紧:拧紧瓶盖,以防止保存液外溢。

1.4记录:将患者的名字和样本号码写在瓶子的标签处,将患者的个人资料和病历填写在申请单上。

要尽量详细填写,字迹工整。

2 收集妇科细胞学标本的注意事项
2.1应避免使用棉棒取材。

其缺点是:会有纤维残留在检体上,并且有细胞重叠,造成诊断上的困扰,使用宫颈取样刷则没有以上缺点,但易出血,应向患者说明。

2.2避免手套上的润滑油或淀粉残留在子宫颈上,困扰诊断。

2.3子宫颈急性发炎期时,应用药物治疗后再做涂片。

2.4在刚做过子宫颈手术治疗时,如:冷冻治疗、电烧、切片、圆锥切除、高频电刀切割等,应避免做涂片。

2.5取材应直接观察下进行,肉眼所见有怀疑的地方要特别注意,以取得足够的细胞成分。

2.6分泌物多时可在取材时用棉球或棉签沾生理盐水轻轻粘去,不可用力擦。

2.7取材前24小时不上药、不冲洗、不过性生活,尽可能避开经期。

2.8取样过程中有明显出血时应立即停止。

2.9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短期内(少于三个月)重复取材,以避免假阴性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志慧.薄片技术在体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