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细目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照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五年级科学上册 全部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一、教案第一章:物质的世界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定义和分类:物质的概念,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密度、比热容、溶解性等。
物质的变化:固液气三态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
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进行实验演示。
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的变化。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变化规律。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记录,评估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理解。
学生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教案第二章:力的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力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力的测量和计算。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力的定义和作用:力的概念,作用点和作用效果。
力的测量和计算:力的单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力的应用: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等。
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定义。
讲解:讲解力的作用和测量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实践: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力的应用和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记录,评估学生对力的理解和测量方法的掌握。
学生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教案第三章:能量的转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量的定义和类型。
让学生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能量的定义和类型:能量的概念,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换原理,如摩擦生热、能量的传递等。
能量的守恒:能量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会转化或传递。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能量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定义。
讲解:讲解能量的类型和转化原理,进行实验演示。
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能量的转化过程。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科学在我们身边》: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方法及科学精神。
2. 《生物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探究生物的分类及特征。
3. 《人体的奥秘》: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探究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4. 《地球与宇宙》:学习地球的基本知识,探索宇宙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人体奥秘和地球宇宙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人体奥秘和地球宇宙知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科学概念的学习,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典型例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关键词、重要概念等。
2. 板书布局:清晰、简洁,突出教学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分析人体的一个器官,说明其功能。
(4)简述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附录:作业答案1. 科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假设、验证等。
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人体的一个器官功能分析:例如,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泵送血液,为全身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生态系统及其组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 磁铁的力量磁铁的性质和分类磁力作用及其应用地磁场与指南针3. 电闪雷鸣雷电的产生与现象防雷措施及安全知识电路的基本概念4.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镜子与透镜光的折射与反射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掌握磁铁的性质和磁力作用,了解地磁场与指南针的关系。
3. 了解雷电的产生和现象,掌握防雷措施及安全知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4. 掌握光的传播原理,了解镜子与透镜的作用,以及光的折射与反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磁力作用原理、雷电现象及安全知识、光的传播原理。
2. 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磁铁的性质、防雷措施、光的直线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磁铁、指南针、电路元件、镜子、透镜等实验器材。
3. 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磁铁实验、雷电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生物分类、磁铁性质、雷电现象、光的传播等知识点。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思考、提问。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 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磁铁实验、电路实验、光的传播实验等。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重难点、实验步骤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知识填空题磁铁性质判断题雷电现象选择题光的传播连线题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生物、磁铁、雷电、光等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细目表
教学目标细目表(教学目标分解、教学设计建议、教案及教学效果检测)一、教学目标分解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8课时)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说明:1.“学习水平”中,识记、理解、运用为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其他“操作、比较、兴趣”课根据学科特点来设计。
2.检测方法主要题型: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建议(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在前面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各种生物依赖于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环境,它们的行为与所处的环境有关,所有的生物也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环境的变化。
学生们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巩固他们对生物的已有认识,形成对生物的积极态度,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
在本单元中,他们将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对比实验的探究技能,加强运用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
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同时,他们还将学习使用图式(包括肢解图式和箭头关系图式等)。
此外,在本单元中,他们还将面临几次较长时间的观察,这些都将促进学生们过程与方法技能的形成,更加有效地开展过程与方法活动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种子发芽试验(一)、(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一个生态瓶,改变生态瓶及维护生态平衡八个教学活动。
从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通过“绿豆芽的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群落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主题。
[具体单元主题名称,需根据人教版教材确定]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
- 经过之前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对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和自然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如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简单属性。
但对于本单元涉及的较为深入的科学知识,如[列举本单元相关的一些新知识概念]等,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2. 能力水平。
- 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如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直尺、天平的初步使用等)。
对于设计较为复杂的对比实验,如本单元可能涉及到的[相关实验类型],在控制变量、分析实验结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3. 学习兴趣。
- 五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对科学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
本单元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如[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也需要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深入探究科学知识的动力。
三、教材分析。
1. 内容结构。
- 本单元主要包含[列举本单元的几个主要章节或知识点板块]等内容。
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逻辑联系,例如从[阐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2. 教学重点。
- 重点知识包括[详细列出重点知识内容]。
这些重点知识是学生理解本单元科学概念的关键,也是后续学习相关科学知识的基础。
3. 教学难点。
- 难点在于[分析教学难点,如抽象概念的理解、复杂实验的操作等]。
突破这些难点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逐步克服困难。
四、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具体的科学概念1],例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概念]。
- 知道[具体的科学概念2]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描述[相关现象]。
2. 科学探究目标。
- 能够根据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如在探究[具体问题]时,能假设[列出可能的假设内容]。
- 学会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准确记录数据,并能够根据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使用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本册书共分为6个单元,分别为《生物与环境》、《物质与能量》、《人体的奥秘》、《地球与宇宙》、《科学与探究》、《技术与设计》。
每个单元都包含多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1. 《生物与环境》单元:生物的特征与分类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 《物质与能量》单元: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的转化与变化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 《人体的奥秘》单元: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的健康与保护4. 《地球与宇宙》单元: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运动与变化宇宙的组成与探索5. 《科学与探究》单元: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科学探究的技能与要求科学探究的实践与反思6. 《技术与设计》单元:技术与设计的基本原理技术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技术与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各个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地球的形状与结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技术与设计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物质与能量、人体的奥秘、地球与宇宙、科学与探究、技术与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实验器材、模型、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2. 地球表面的变化;3. 光与影;4. 电路的原理与应用;5. 物质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生物的分类及特点;2. 掌握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及影响;3. 理解光与影的形成原理,学会使用简单光学仪器;4. 深入理解电路原理,学会设计简单电路;5. 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及分类、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电路设计、物质变化类型的区分;2. 教学重点:光与影的形成原理、电路原理及其应用、物质变化的实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图片、地球仪、手电筒、电路元件、实验器材等;2. 学具:学习手册、画笔、纸张、剪刀、胶水、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进而引入新课;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生物多样性、地球表面变化、光与影、电路原理和物质变化等知识点;3. 实践情景:分组进行生物分类、观察地球仪、手电筒实验、设计简单电路、观察物质变化实验;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5. 随堂练习:布置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7.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分类、特点;2. 地球表面变化:原因、影响;3. 光与影:形成原理、光学仪器;4. 电路原理与应用:电路设计、元件;5. 物质的变化:类型、实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生物分类,并描述它们的特点;(2)简述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解释光与影的形成原理,并画出手电筒实验图;(4)设计一个简单电路,并说明其工作原理;(5)区分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并举例说明。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观察生活中的地球表面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3)组织光学实验比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4)开展家庭电路设计与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5)探索更多物质变化现象,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1-2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概要: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每个单元含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内容和复习检测约20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52课时。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
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二、本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1地球的结构1.2地球上的资源1.3地球上的气候2.第二单元:奇妙的生命2.1生物的分类2.2生物与环境2.3生物的适应与进化3.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3.1物质的状态3.2物质的变化3.3物质的性质4.第四单元:技术与生活4.1技术的发展4.2技术与生活4.3技术的利与弊5.第五单元:宇宙探索5.1宇宙的奥秘5.2太阳系5.3宇宙探索三、教学安排1.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第1课时地球的结构教学过程:1.1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1.2讲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1.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的结构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作业:绘制地球结构示意图。
第2课时地球上的资源教学过程:2.1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
2.2讲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2.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
作业: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自然资源。
第3课时地球上的气候教学过程:3.1引导学生观察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2讲解气候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3.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作业: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
2.第二单元:奇妙的生命第4课时生物的分类教学过程:4.1引导学生观察生物,了解生物的分类。
4.2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4.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物分类的意义。
作业:绘制生物分类图。
第5课时生物与环境教学过程:5.1引导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2讲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
5.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现象。
作业:调查学校附近的生物与环境。
第6课时生物的适应与进化教学过程:6.1引导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概念2. 力与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3. 声音与音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音乐的基础知识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
3. 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认识音乐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声音的传播原理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多样性图片、生态系统模型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装置、简单机械模型声音传播实验器材、音乐乐器2. 学具:生物观察记录表、生态系统图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题、简单机械制作材料声音传播实验包、音乐练习谱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播放音乐,引发学生对声音与音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让学生了解其应用。
以声音传播实验为例,讲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
3. 随堂练习:设计生物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布置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力的理解。
分组进行声音传播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4. 课堂小结:强调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归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
六、板书设计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2. 力与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简单机械3. 声音与音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音乐基础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手抄报。
结合生活实例,解释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编写一篇关于声音传播的实验报告。
2. 答案:生物多样性手抄报: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定义、保护措施等。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材理解:五年级开始学生们进入了高年级阶段的科学学习,一系列新的单元内容,为孩子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保证;本单元活动包括三个内容:种子发芽实验的设计和观察、对秋冬季生物的观察和对动物栖息地的考察活动、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分析和思考的活动。
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贯穿了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学生们经历的一引起活动将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对生命的认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创设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以促进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显得非常重要。
单元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本单元通过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个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能力目标: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无机环境(阳光、空气、水、温度……)的关系,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
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控制实验获取事实的方法,用图画和文字记录动植物特征的方法,体验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收集数据的必要性,经历进行简单实验设计的过程并运用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交流和探讨。
情感目标:产生研究生物特征及其行为的浓厚兴趣;明白建立一种看待生命世界的观点,需要经历一系列有结构的活动。
学期考查表设计:(可请学生互相讨论应该就哪些方面进行科学学习的评价,说说自己前二年学习科学的情况,包括优点及缺点,教师作出相应的记录,学生共同讨论后把相关内容记录在书本上,以作评价表的考评之用;同时请学生对科学老师作出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余下时间还需要分好小组,落实组长,轮换当。
)五年级科学课小组活动考评一览表单元()姓名:_____________活动内容活动材料准备活动后成果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合作实验成果参与程度)教师评价(研究水平、描述能力、各种习惯)优良中差 A B C D(备注:除了课内必须参与的科学活动外,一些课外自由设计的活动也可纳入此表格中,活动成果可在相应表格内注明,将作为评价成绩的补充。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共分为14个单元,涵盖了生物、自然、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引言、地球与宇宙、生物与生活、物质与能量、天气与气候、人体与健康、技术与工程、科学探究等。
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地球与宇宙的基本概念,如地球的形状、地球自转和公转等。
2. 学生能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生物特征,了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基本生活习性。
3. 学生能认识和区分不同物质和能量的形态,了解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传递过程。
4. 学生能观察和描述天气与气候的变化,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5. 学生能了解人体主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6. 学生能理解技术的作用和影响,了解简单的工程设计与制作过程。
7. 学生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探究等,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地球与宇宙的基本概念,如地球的形状、地球自转和公转等。
2. 生物的特征和基本生活习性,如营养需求、呼吸、排泄等。
3. 物质和能量的形态及其转化和传递过程。
4. 天气与气候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5. 人体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和结构。
6. 技术的作用和影响,简单的工程设计与制作过程。
7. 科学方法的运用,如观察、实验、探究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模型2. 生物标本或图片3. 物质和能量的实验器材4. 天气与气候的观测工具5. 人体的模型或图片6. 技术的工具或设备7. 科学实验器材和观察工具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讲解:详细讲解地球的形状、地球自转和公转等概念,使用地球仪或地球模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回答有关地球形状和运动的问题。
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生物的特征。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的营养需求、呼吸、排泄等基本生活习性,使用生物标本或图片进行演示。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章:科学探究的方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主要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内容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探究活动中。
2. 能够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重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资料卡片、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为什么纸飞机能飞?为什么树叶会变色?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解答这些问题。
3. 讲解与示范:(1)介绍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科学探究方法。
(2)以一个简单的实验为例,示范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探究。
4. 课堂实践:(1)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探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
(2)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
(3)小组汇报,分享实验成果。
5. 例题讲解:以“为什么纸飞机能飞”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答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用所学方法解答其他科学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2. 实验设计步骤:提出问题、假设、实验、观察、分析、结论3. 学生实验成果展示七、作业设计2. 答案:树叶变色是由于季节变化,叶绿素分解,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显现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探索更多科学奥秘。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主题。
[具体单元主题,例如“生物与环境”]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
- 经过之前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对自然界的一些常见现象和简单的生物、非生物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例如,他们知道植物和动物是不同的生物,也能区分一些常见的自然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
但对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2. 学习能力。
-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简单的分析归纳能力。
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等。
在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变量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3. 兴趣特点。
-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周围的自然世界充满好奇心,对生物相关的知识尤其感兴趣。
例如,他们可能会对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生长过程等表现出浓厚的探究欲望。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材分析。
1. 单元结构。
- 本单元通常包含若干课,每一课都围绕生物与环境的某个方面展开。
例如,可能会先介绍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然后分别探讨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各课之间逻辑联系紧密,逐步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体系。
2. 重点难点。
- 重点。
- 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学生需要通过多种实例和探究活动来深刻体会。
例如,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同时植物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如保持水土等。
- 掌握一些常见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殊结构和行为。
如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生理结构,以及动物的迁徙、冬眠等行为与环境的关系等。
- 难点。
- 设计对比实验来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变量,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
例如,在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要控制好除光照以外的其他变量,如水分、土壤肥力等,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题为“光”,主要探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光的现象及其规律,以及光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能举例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2.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能识别反射现象中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3.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能解释生活中一些光的折射实例,如筷子在水中“折断”等。
4. 认识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2. 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等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色散现象的探究与理解。
2. 能够运用所学的光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二)教学难点。
1. 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的理解和探究。
2. 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以及在不同介质中光线传播方向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五、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激光笔、玻璃砖、平面镜、水槽、水、三棱镜、白纸、蜡烛、小孔成像装置等。
2. 多媒体课件,包含光现象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课时)1.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的视频,如彩虹、镜子中的像、皮影戏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与光有什么关系。
2.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光现象?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见闻,从而引出本单元关于“光”的主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3. 地球上的水;4. 简单机械与能量;5. 电磁现象;6. 光与色彩。
具体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的保护;植物的生长过程、光合作用、营养物质运输;地球上的水资源、水循环、节约用水;简单机械的原理、能量转换;电磁现象、电路的组成;光的传播、色彩的形成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2.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生理功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3. 认识地球上的水资源,提高节约用水意识;4. 掌握简单机械原理和能量转换,培养动手操作能力;5. 了解电磁现象,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6. 掌握光与色彩的知识,培养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循环、能量转换、电磁现象、光的传播。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植物生长过程、节约用水、简单机械原理、电路组成、色彩的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生物、植物,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思考;2.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分类、植物生长过程、水循环等知识点;3. 随堂练习:进行生物分类、制作植物生长模型、设计节水方案等;4. 实验探究:开展光合作用、简单机械、电磁现象、光传播的实验;6. 知识巩固: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概念、分类、保护;2. 植物生长:过程、光合作用、营养物质运输;3. 地球上的水:水资源、水循环、节约用水;4. 简单机械与能量:原理、能量转换;5. 电磁现象:概念、电路组成;6. 光与色彩:光的传播、色彩的形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身边的生物,进行分类;(2)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解释光合作用;(3)设计一个节水方案,并说明原因;(4)列举三种简单机械,并说明其原理;(5)绘制一个电路图,并解释各部分作用;(6)简述光的传播和色彩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细目表(教学目标分解、教学设计建议、教案及教学效果检测)一、教学目标分解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8课时)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说明:1.“学习水平”中,识记、理解、运用为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其他“操作、比较、兴趣”课根据学科特点来设计。
2.检测方法主要题型: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建议(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在前面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各种生物依赖于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环境,它们的行为与所处的环境有关,所有的生物也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环境的变化。
学生们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巩固他们对生物的已有认识,形成对生物的积极态度,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
在本单元中,他们将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对比实验的探究技能,加强运用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
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同时,他们还将学习使用图式(包括肢解图式和箭头关系图式等)。
此外,在本单元中,他们还将面临几次较长时间的观察,这些都将促进学生们过程与方法技能的形成,更加有效地开展过程与方法活动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种子发芽试验(一)、(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一个生态瓶,改变生态瓶及维护生态平衡八个教学活动。
从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通过“绿豆芽的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群落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们来说,这将是一个有趣的单元。
他们将通过研究植物对环境的需要、动物对环境的需要,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研究,建立起初步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科学概念有: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空间等。
2、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3、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都有着自己所特有的需求。
如光照强度、水分多少、食物种类等。
4、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如食物关系等。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6、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平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本单元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
它包括:1观察,2提出问题,3预测,4制定计划,5实验操作。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包括:对比实验(1、2、3课),制作生态瓶(第6课)对比实验的处理:确定一个研究条件。
在实验中确保只有这个条件有变化而其他条件没有变化。
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
注意收集实验证据,用事实来说话。
制作生态瓶的处理:重视建造生态瓶的准备工作。
讨论建造方案要详细,为操作做准备。
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操作。
注意持续的观察活动,收集实验证据。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二)、关于教学设计的建议1、种子发芽实验(一)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有种植凤仙花的经验,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过研究的学生并不多。
哪些是必要的条件,哪些是可要可不要的条件,他们多数没有做过科学的研究。
所以这节课就从熟悉的绿豆发芽所需条件实验开始研究。
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
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在学生讨论实验时,要提示他们注意实验的公平性。
学生还要交流实验设计,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完善、调整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实验要解决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是:“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教科书接着提出“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让学生做出思考和猜测。
不同的猜测会引起矛盾冲突,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学生用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测,科学探究活动就开始了。
第二部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教科书通过卡通人物对话提示,“首先要选择一个研究问题!”“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哟!”接下来列举了改变水条件实验的例子。
“实验计划”中列的五条是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内容的五个方面。
教科书说明,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这三个条件适合进行实验研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设计实验。
如果有学生提出想对空气的条件进行研究,也应充分给予鼓励。
第三部分:种子的发芽实验。
首先要请学生观察种子发芽前的状况,并把它们画下来,用词汇描述它们。
然后配备实验装置,教科书上的图表达了配备实验装置的过程。
2、种子发芽实验(二)学生们将要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是完整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
另外,学生在整理自己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还要与做同一类实验的其他同学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发现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有些种子不发芽可能是由于外界条件不具备,也有可能是由于种子本身的原因。
由于每个学生只研究了一个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是别人研究的,所以对于自己没有研究的问题就需要倾听别人的汇报了。
另外,学生还将经历种植绿豆芽、照料绿豆芽的过程。
这个活动的设计将引发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科学研究过程。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先来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
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并不是种到土壤中的绿豆芽都长得一样好。
这就意味着学生又将经历一个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
另外,学生将要研究一个比较“特殊”的实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这个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能力。
然后分析自然界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例子,进一步建立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学生们经历的活动将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对生命的认识奠定基础。
因此,需要教师克服困难,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机会,并引导他们不断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以促进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下去。
4、蚯蚓的选择在这节课中,学生通将过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
学生将经历两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
第二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学生可以发现蚯蚓需要黑暗、潮湿的环境。
5、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们对森林、花园、草地、池塘等环境越来越熟悉,对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也会越来越感兴趣。
在对环境的进一步观察中,他们会发现一些更加有深度和具有科学意义的问题。
有可能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建立这样一种看待生命世界的观点,需要经历一系列有结构的活动。
本课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进行重点研究。
学生将从观察熟悉的“蔷薇花丛”开始,研究“花丛”中动植物间的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本课是前一课的继续,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来研究生态群落。
做生态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活动。
学生将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给生物营造一个“家”。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可能适于生物生活,有的可能不行,这时“家”中的一些生物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的表现,最后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生存。
学生从这个活动中会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7、改变生态瓶学生做了生态瓶,生态瓶中各种生物生活得好坏,现在已经可以观察到了。
在这个时候,可能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这个小组的生态瓶中,生物都生活得好。
由于各小组的情况不一样,生态瓶不可能都做得很好,在这里提出如何让我们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可以说是恰逢其时的。
这一课也是学生初次研究生态平衡的活动。
学生通过前面的研究,可能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一些理解,但还缺乏实际的感受。
比如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恰当的数量比例等。
本课将让学生来研究这些问题,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将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在本课中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影响生态瓶中动植物生长的原因进行分析,还要注意教科书上的卡通图给出的一些方向性的暗示。
希望教师在这方面要注意引导。
8、维护生态平衡到这课为止,学生已经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概念,初步感受了生态平衡的意义。
这一课学生将把研究的视角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