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合集下载

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三顾茅庐、叶公好龙、入吾彀中、天衣无缝、侃侃而谈、买椟还珠、老马识途、必恭必敬、沉鱼落雁、草船借箭、七步之才、千人所指、覆水难收、门庭若市、开天辟地、不寒而栗、门可罗雀、滥竽充数、坐井观天、一衣带水、程门立雪、人人自危、千金市骨、大腹便便、三令五申、各得其所、背水一战、不堪回首、南辕北辙、别有天地、乘人之危、如释重负、九牛一毛、不可救药、一暴十寒、东施效颦、马革裹尸、开卷有益、一鸣惊人、一字千金、病入膏肓、不名一钱、困兽犹斗、后生可畏、牛鼎烹鸡、毛遂自荐、拔山举鼎、曲突徙薪、梁上君子、怒发冲冠、伤风败俗、囫囵吞枣、奉公守法、画龙点睛、双管齐下、博士买驴、名落孙山、克勤克俭、博而不精、不遗余力、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刻舟求剑、滥竽充数、亡羊补牢、井底之蛙、自相矛盾、买椟还珠

历史故事

移花接木从前有个花匠辛苦一年赚不到什么钱,一天他突发奇想,他把两种普通花的枝条嫁接起来培育出一种漂亮的花,卖了一个好的价钱。

一哄而散清朝时杭州府仁和县财主袁凤宾的儿子袁绍芬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子哥儿,他生性好赌,与赌家沈七欠下272银圆。

薏苡明珠东汉初年大将马援率军远征越南,在交趾采了很多薏苡果子,该果子可以强身健体,抵抗瘴气的侵袭,形状像夜明珠一样。

一团和气宋代洛阳理学家程颢倡导“主敬存诚”的观念,表面上宣扬孔孟之道,实际上兼采佛老之学,他死后,文彦博给他题墓碑“明道先生之墓”。

一挥而就公元1256年,20岁的'文天祥到临安参加进士考试,题目是评论当时的政治问题,文天祥作文时连草稿也不打,一动笔就写,洋洋洒洒,

寓言故事50个四字词语

寓言故事50个四字词语

寓言故事50个四字词语

1. 安步当车:形容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态度。

2. 暗箭伤人: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他人。

3. 拔苗助长:比喻过于急功近利,反而坏事。

4. 拔山举鼎:形容力量巨大,英雄气概。

5. 拔帜树帜:比喻英勇善战,威震敌方。

6. 白面书生:形容文弱书生,缺乏英勇气概。

7. 白头如新:形容友情深厚,即使到老也不疏远。

8. 百发百中:形容射术精准,毫无差错。

9. 百感交集:形容心情复杂,感慨万千。

10. 百闻不如一见:形容听说的不如亲眼所见。

11. 百丈竿头:比喻修行到一定境界,仍需更进一步。

12. 百折不挠:形容意志坚定,不怕困难。

13. 败军之将:比喻失败者,难当大任。

14. 败也萧何:形容事情的结果可能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15.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16. 半途而废:形容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17. 包藏祸心:形容怀着恶意,暗藏祸心。

18. 抱瓮灌畦:比喻因循守旧,不愿创新。

19. 抱薪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严重。

20. 杯弓蛇影:形容因恐惧而产生错觉。

21. 杯水车薪:形容力量微薄,难以解决问题。

22. 背水一战:比喻不留退路,决一死战。

23. 比肩接踵: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24. 比上不足:表示对自己的能力或成就感到不足。

25. 比下有余:表示自己的能力或成就比一般人好。

26. 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或影响不到。

27. 宾至星槎落:形容客人到来,如同星星降落一般。寓意稀客到来,格外珍贵。

28. 兵不厌权:形容作战需要权变,不必墨守成规。

出自寓言故事式词语大全

出自寓言故事式词语大全

100个出自寓言故事式成语大全

1.马到成功:一个农民因为拥有一匹快马,被一家商人雇用送货,

由于快马的帮助,农民很快就送完了货物,获得了商人的赞扬和一笔不菲的报酬。

2.画蛇添足:一个人手持一幅画像一直想让它更加完美,于是他在

画像中加上了一条蛇,但因为画蛇添足,导致整幅画变得不伦不类。

3.大海捞针:一个人在沙滩上找寻一根掉落的针,但因为海滩太大,

他终究没有找到。

4.狗急跳墙:一个偷东西的小偷被主人发现后,它非常惊慌,想要

逃跑,结果它因为急于逃离而爬到了围墙上。

5.守株待兔:一个农民发现一只兔子总是经过他的菜地,于是他决

定守在那棵树下等待兔子的到来,最终兔子确实出现了,但农民因为过于急躁没有抓住它。

6.画龙点睛:一个画家在画一幅龙的画像时,画完了整幅画,但总

觉得还差一点,最终他在龙的眼睛处点了一下,让整幅画变得更加生动。

7.爱莫能助:一个人的好友遇到了困难,但他却无法帮助他,因为

这个困难太过棘手。

8.牵强附会:一个人在解释事情时,为了让它说得通而牵强附会,

结果让人觉得他的解释很不可信。

9.隔岸观火:一个人看到别人陷入危机,但他却不愿意出手相助,

只是在远处观望。

10.因噎废食:一个人吃东西时不小心噎住了,于是他决定不再吃这

种食物,宁愿放弃美食。

11.安然无恙:一个人经历了一场大火,但他最终安然无恙,因为他

及时逃离了火场。

12.势如破竹:一个人像砍竹子一样轻松地解决了所有困难。

13.随波逐流:一个人总是随着潮流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14.杞人忧天:一个人总是担心无谓的事情,像杞人一样担心天塌下

与寓言故事有关的4字词语

与寓言故事有关的4字词语

与寓言故事有关的4字词语

以下是一些与寓言故事有关的4字词语:

1. 守株待兔

2. 画蛇添足

3. 狐假虎威

4. 亡羊补牢

5. 掩耳盗铃

6. 井底之蛙

7. 精卫填海

8. 刻舟求剑

9. 滥竽充数

10. 南辕北辙

以上是与寓言故事有关的4字词语,它们都蕴含了一定的道理和启示。

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成语

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成语

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成语:

井底之蛙、拔苗助长、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坐井观天、刻舟求剑、叶公好龙、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掩耳盗铃、画饼充饥、画地为牢、杀鸡儆猴、对牛弹琴、盲人摸象、爱屋及乌、安然无恙、安如泰山、安居乐业、安步当车、矮子看戏、暗渡陈仓、暗箭伤人、按部就班、按图索骥、百发百中、百无聊赖、百折不挠、败军之将、抱瓮灌畦、抱薪救火、伯乐相马、杯水车薪、杯弓蛇影、别无长物、八仙过海、八面玲珑、筚路蓝缕、闭门造车、拔山举鼎、包藏祸心、拔苗助长、博士买驴、背水一战、半途而废、补天浴日、宾至如归、敝帚自珍、鞭长莫及、兵不厌诈、兵不血刃、比肩接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入虎穴。

写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写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写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

1、守株待兔

释义: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出处:《论衡》:“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翻译:就像守株待兔一样;藏身于破置的小路

2、画蛇添足

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翻译:蛇本来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画上脚呢?

3、坐井观天

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自: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翻译:坐在井,看天,说是小的,不是天大小的。

4、井底之蛙

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翻译:井底之蛙不可以谈论大海的,因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

5、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契那船说:‘这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的。船已经走了,而剑不走,这样寻找宝剑,这不是糊涂吗?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滥竽充数、亡羊补牢、井底之蛙、自相矛盾、买椟还珠、后生可畏、程门立雪、别开生面、白头如新、不遗余力、髀肉复生、三人成虎、不贪为宝、一丘之貉、天经地义、为虎作伥、雕虫小技等。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战国时期《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白话翻译:

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2、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二年级

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二年级

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二年级

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语有: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坐井观天、亡羊补牢、买椟还珠、杯弓蛇影、黔驴技穷、愚公移山、拔苗助长、狐假虎威

1、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释: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遮蔽,遮盖;盗:偷。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坐井观天 [zuò jǐng guān tiān]

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4、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买椟还珠 [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100个寓言故事的成语

100个寓言故事的成语

100个寓言故事的成语

画蛇添足,买椟还珠,守株待兔,龟兔赛跑,杯弓蛇影,惊弓之鸟,拔苗助长,俺耳盗铃,南郭先生,南辕北辙,叶公好龙,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刻舟求剑,滥竽充数,井底之蛙,雪中送炭,缘木求鱼,悬梁刺股,卧薪尝胆,毛遂自荐,自相矛盾,杯弓蛇影,杞人忧天,画龙点睛,坐井观天,愚公移山,塞翁失马,鹬蚌相争,相濡以沫,指鹿为马,望洋兴叹,伯乐相马,百发百中,百步穿杨,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杯水车薪,乘风破浪,不学无术,标新立异,道听途说,饮鸩止渴,鱼目混珠,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捕风捉影,草木皆兵,三顾茅庐,南柯一梦,一叶障目,胸有成竹,三人成虎,分道扬镳月下老人,下笔成章,未雨绸缪,双管齐下,一网打尽,一波三折,抛砖引玉,危如累卵,孔融让梨,无孔不入,一窍不通寸草春晖,精忠报国,白面书生,别开生面,背水一战,病入膏肓,草船借箭,沧海桑田,沉香救母,东施效颦,杀鸡取卵,老马识途,盲人摸象,请君入瓮,瓮中之鳖,四面楚歌,名落孙山,狼狈为奸,一丘之貉

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1、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狐假虎威、叶公好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井底之蛙、黔驴技穷、囫囵吞枣

2、守株待兔的故事:韩非子《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意思是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3、亡羊补牢的故事: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4、掩耳盗铃的故事:“成书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讥,此与掩耳盗铃之见何异?”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

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1.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niú]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后用“庖丁解牛”比喻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后,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自相矛盾

[zìxiāng máo dùn]

矛:长矛,进攻用的武器。盾:盾牌,防御用的武器。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抵触。

四个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四个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四个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滥竽充数、亡羊补牢、井底之蛙、自相矛盾、买椟还珠、后生可畏、程门立雪、别开生面、白头如新、不遗余力、髀肉复生、三人成虎、不贪为宝、一丘之貉、天经地义、为虎作伥、雕虫小技等。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战国时期《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白话翻译:

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2、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与寓言故事有关的词语

与寓言故事有关的词语

与寓言故事有关的词语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待问题。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成见。《塞翁失马》:比喻祸福相依,安危互换。原指塞翁丢失了爱马,邻人有一匹马,就把他的马还给了塞翁。后用来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亡羊补牢》:比喻出了差错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郑人买履》:比喻因不切实际的主观愿望,而做出了傻事。《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亡羊补牢》:比喻出了差错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井底之蛙》:比喻孤陋寡闻或学识肤浅的人。原指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大的一块天。现在常比喻见识狭窄,目光短浅。《盲人摸象》:比喻瞎子摸象,摸到了大腿,比喻对事物的片面认识。《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原意是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语本《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自相矛盾》:比喻话讲得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画虎类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原意是假借龙画虎,来描摹人形。后比喻生搬硬套,不但毫无结果,反而适得其反。《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庖丁解牛》:比喻技艺达到纯熟境界,解决问

题毫不费力。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原意是宋国有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立刻拉一株小树苗。没想到小树长大以后,兔子却跑掉了。后用来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也比喻死守教条,不知变革。《狐假虎威》:比喻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原意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唬别的野兽。后比喻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鹬蚌相争》:比喻自己没有本领,却想侵害别人。原意是两只鸟儿正在争食一块肉。后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狐狸与乌鸦》:比喻坏人和好人在一起,互相勾结干坏事。原意是狐狸总要假借乌鸦的嘴来骗人。后比喻坏人利用好人的虚名来欺骗人。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好词好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好词好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好词好句

好词:

爱钱如命、暗室、百发百中、扁鹊说并鹬蚌相争、杯弓蛇影、唇

亡齿寒、丑女效颦、长竿入城、楚王葬马、戴渊投剑、打草惊蛇、得

过且过、对牛弹琴等。

好句:

1、人们如果遇到了好运出了名,也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本性,因

为生活如同潮起潮落,前途难以预测。

2.蛮横的人是没有正义和道理的,你和那种人讲道理,说正义也

是徒劳无功,弱肉强食,满足自己的利用,坏人总是会找到各种理由。

3.遇到困恼不要放弃和消沉,要运用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认真思考总会有答案。

4.在危急存亡的关头,为着大众利益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

要畏首畏尾,苟且偷安。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叶公好龙、狐假虎威

一、刻舟求剑

白话释义: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处:《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翻译: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二、守株待兔

白话释义: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朝代:汉

作者:王充

出处:《论衡》:“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翻译:就像守株待兔一样;藏身于破置的小路

三、画蛇添足

白话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处:《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四、叶公好龙

白话释义: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朝代:汉代

作者:刘向

出处:《新序·杂事》叶公好龙

翻译:据说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

五、狐假虎威

白话释义: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狐假虎威只怕被别人~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来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狐假虎威、叶公好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井底之蛙、黔驴技穷、抱薪救火愚公移山、杯弓蛇影、打草惊蛇、买椟还珠、画蛇添足坐井观天、对牛弹琴、班门弄斧、缘木求鱼、望梅止渴雪中送炭、悬梁刺股、精卫填海、拔苗助长、伯乐相马画龙点睛、滥竽充数、惊弓之鸟、掩耳盗铃、自相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本文是关于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篇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篇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古时候在边塞地区,有一个老头儿,人称塞翁。一次,他养的一匹好马突然失踪了,邻居和亲友们听说后,都跑来安慰他。他却并不焦急,笑了笑说:“马虽然丢了,怎么知道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老头儿丢失的那匹马居然回来了,还意外地带回来一匹好马。

这事轰了全村,人们纷纷向老人祝贺。可是老头儿并不高兴。他对大家说:“这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呀,谁能料到这不是一场灾祸呢!”

几天之后,老人的独生子骑着那匹好马玩,这匹马不熟悉它的新主人,乱跑乱窜,将小伙子摔了下来,把腿摔瘸了。人们听说了,又来安慰老人。可是老人仍然不焦急,他说:“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呢!”

后来,边境上发生了战争,很多青年人被征调入伍,上了前线,伤亡了十之八九,只有老头儿的儿子因为身体残废,留在家里,才侥幸活了下来。

“塞翁失马”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它常常与“焉知非福”连在一起

使用,意思是老翁丢失了马,哪里知道就不是福气呢?这个成语现在往往用来比喻坏事可以转化为好事,或者用来形容虽然暂时受了损失,也可能因此得到好处。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篇三: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