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数的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数的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数的估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估算的概念,能够简单估算数的大小;2. 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进行近似计算;3. 通过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估算的概念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 教具:教案、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估算其中的数量,并与实际数目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了解估算的概念和目的。

2. 研究估算方法(1) 相同间距法使用相同间距法,教给学生如何对数进行估算。

例如,让学生估算下面的数并核对答案:413,782,648。

(2) 简约法使用简约法,教给学生如何对数进行近似计算。

例如,让学生估算下面的数并核对答案:346+528,215-143。

3. 练巩固通过数的估算题目练,让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进行估算,并核对答案。

4. 总结反思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课所学的数的估算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研究了数的估算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相同间距法和简约法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六、作业完成课堂上的练题,并预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 数的估算- 相同间距法- 简约法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学生对数的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相同间距法和简约法进行估算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个人的LGM优势,采用简单直接的教学方法,避免了复杂的法律概念,使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了估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估算。

(教材第15~18页)教学过程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2.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主题图)生1:我知道了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生2:我知道了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师:问题是什么呢生: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与理解”,了解主题图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呢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生1:要想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就要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即223+239得多少。

生2: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3+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3:把223看成220,把239看成230,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就比较容易算出220+230=450,应该是坐不下。

生4:223>220,239>230,220+230=450,223+239一定大于450,所以坐不下。

生5:223接近220,239接近240,这样220+240=460,所以坐不下。

生6:在计算223+239时,我们可以从223中拿出1,这样就可以看作222;把刚才拿出的1放在239中就成了240,这样222+240=462,说明六个年级是462人,比座位总数441多,所以坐不下这么多同学。

……只要学生讲解估算方法合乎情理就要给予肯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用估算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概念,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估算的概念和方法2. 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估算的概念和方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估算的概念。

例如:小明家距离学校大约有1公里,他每天步行上学,大约需要15分钟。

让学生初步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估算方法(1)四舍五入法:将数字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或整十数。

(2)取整法:将数字直接取整到最接近的整数或整十数。

(3)倍数法:将数字乘以一个整数,使其变成一个容易计算的数。

(4)分割法:将一个复杂的数字分割成几个简单的部分,分别进行估算,然后相加。

3. 演示估算过程结合具体例子,演示如何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估算一个苹果的重量,可以将苹果的重量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50克。

4. 练习估算让学生分组进行估算练习,互相交流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例如:估算一本书的页数,可以将页数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100页。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意识到估算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估算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例如:估算一张纸的面积,可以将面积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100平方厘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估算方法、演示估算过程、练习估算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估算的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精算和估算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运用精算和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教学重点:1. 精算和估算的概念及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精算和估算的灵活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教具。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引出精算和估算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精算和估算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精算和估算的练习,体会其应用。

三、探究活动(15分钟)1.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精算和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解决方案。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纠正错误。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精算和估算的方法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分享解决方案。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精算和估算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精算和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孩子的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了精算和估算的概念及其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精算和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估算的重要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估算的重要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估算的重要性》1. 教学目标本单元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以及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具体目标包括:- 了解估算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算能力。

2.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估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活动3.1 活动一:认识估算-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方式,介绍估算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物体的数量,尝试用心理估算的方法寻找近似的值;-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估算的重要性,并与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联系。

3.2 活动二: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教授一些常用的估算方法和技巧,如近似数法、准确数法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应用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估算思路和结果。

3.3 活动三:估算的应用- 教师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估算问题,如购物估算、时间估算等;-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活动,应用估算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并记录估算过程和结果;- 学生展示自己的估算方法和答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4. 教学评价本单元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学生在活动中的估算能力和方法运用情况;- 学生对估算的理解和应用的问题解决能力。

5.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实际应用场景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估算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丰富的图片和实物材料,引导学生亲自参与估算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及时给予学生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3节 估算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3节 估算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节估算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5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简单估算。

难点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师:我知道同学们特别乐于助人,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也想让大家帮它们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去帮帮它们好吗?(出示货场情境图:小兔来到货场运货,货车的载重量是400千克,一箱货物重 188千克,另一箱重193千克,这些货物能一次运走吗?)画外音:小兔正在焦急地算着,小狐狸却很快判断出了结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狐狸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生答) 师: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我们只要大致估一估就能快速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估算。

(板书:估算)设计意图:本环节创设出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并与生活相联系,引出估算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1.估成整百数a.理解“载重量是400千克”的意思。

b.提出问题:大家帮小兔想一想,怎样才能快速得出这些货物能否次运走?(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生:193大约是200, 188大约是200, 200+ 200=400,所以能运走。

师:正好是400,那是不是一定能运走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把两个数都看大了才得到400,而实际得数比400小,所以肯定能运走。

师:是啊,193看成200,比实际多估了7千克,188看成200,比实际多估了12千克,这样一-共比实际多估了19千克,所以一定能运走。

师:刚才大家估成整百数能够很快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运用精算和估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精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精确计算,得出准确答案。

2. 估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估算方法,快速得出近似答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精算和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精算和估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精算和估算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3. 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2. 板书内容:精算:精确计算,得出准确答案。

估算:快速计算,得出近似答案。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求运用精算和估算方法。

3. 拓展题:研究一个与精算和估算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检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精算和估算的各个方面,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策略—估算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策略—估算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策略—估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估算的意义和方法2. 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3. 估算题目的解答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估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估算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估算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估算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估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5. 总结提升:总结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七、板书设计1. 课题:解决问题策略—估算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难点5. 教学过程6. 教学反思7. 作业布置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表现出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完成作业,并能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它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一个生活实例,例如估算购物时的总价,引出估算的概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估算重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估算重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估算重量》教学目标- 了解估算重量的概念和意义- 学会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重量的估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估算能力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具:秤、水果、蔬菜等重物- 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调查问卷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重量的认识程度- 引入估算重量的概念和重要性2.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教材内容介绍估算重量的概念和意义- 解释为什么估算重量在生活中很重要- 引导学生思考估算重量的方法,例如比较、猜测等3. 实际操作(20分钟)- 准备一些不同重量的水果、蔬菜等物品,并使用秤进行称量- 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大小、形状等特征,并尝试估算它们的重量- 让学生两两合作,通过比较物品的重量来进行估算4. 讨论总结(10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的估算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何种方法更准确、更有效- 引导学生思考估算重量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惑5. 拓展练(15分钟)- 在课堂上进行一些针对重量估算的小练,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路6.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回顾- 强调估算重量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课后作业- 回家后,观察并估算家中一些日常用品的重量,如水果、饭菜等- 准备一份小报告,描述自己的估算过程和结果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估算重量的概念,结合实际操作和小练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估算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环节,有部分学生对物品的大小、形状等特征判断不准确,需要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练习和示例,提高学生的直觉估算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是几十几的数),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

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发展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是几十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是几十几除法的算理。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练习60÷3= 360÷9= 80÷4=300÷6= 2400÷6= 4000÷5=2、想一想,填一填(1)84里有( )个十,( )个一。

(2)46里有( )个十,( )个一。

(3)62里有( )个十,( )个一。

(二)探究新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来我们一起看看这道题。

1.动手操作,理解算法(1)出示例题: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2)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呢生:要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3)理解题意并列式板书:66÷3=3.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并说明理由,可以借助小棒图。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生1:66就是6捆和6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2捆和2根小棒,就是22根小棒。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一,和起来就是22。

师用多媒体演示分一分5.借助,理解算理出示1:60÷3=206÷3=220+2=22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用个位的数去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减法的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减法的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减
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 了解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 学会使用不进位减法的估算方法
- 能够熟练运用减法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 课本: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教学课件:准备展示减法的概念和减法的估算方法
- 板书工具:准备好黑板、白板或投影仪等工具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减法的概念
1. 展示示意图,介绍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2. 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让学生通过图示或口述方式解释减法的定义。

步骤二:讲解减法的估算方法
1. 通过几个简单的实例,讲解不进位减法的估算方法。

2. 强调估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步骤三:练减法的估算
1. 分发练册或工作纸,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减法的估算练。

2. 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运用减法的估算方法。

步骤四:巩固和拓展
1. 带领学生复减法的估算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2. 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他们运用减法的估算方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
-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研究状态和表现。

- 批改学生完成的练册或工作纸,检查他们对减法的估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 针对学生的错误和困难进行个别辅导。

参考资料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教师自编教案和练习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加减法的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加减法的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加
减法的估算》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研究估算的一般方法,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重点是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材例4提供了学生看电影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如何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方法包括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讲授练,合作交流。

在知识铺垫环节,学生需要填空,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在情境导入环节,学生需要从图中找到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

在合作交流环节,学生需要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汇报并交流。

教师需要适时引导,引入新课。

在教学例4中,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然后明确要想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3+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教师还需要适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组汇报,做适当引导。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求小组长向大家汇报讨论结果。

其他同学应认真聆听,并比较自己的想法是否与小组的一致。

如果存在不一致,可以在汇报完后进行补充。

其中,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那么223+239是否一定大于441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估算距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估算距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估算距离》第四课时《估算距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简单地进行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2.能够应用米与千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利用迁移的规律,思考换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材分析】教材中的例5通过口算直接推算结果来把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然后把低级单位的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数;教材中的例6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察和实际估测能力,列举了学生估测的不同方法,让研究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讲授练,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旧知1.回顾上节课研究的长度单位,“千米”是其中之一。

请问,我们已经研究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米、厘米、毫米、分米、千米。

师:那么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

(多媒体课件3)1千米=(1000)米50毫米=(5)厘米60分米=(0.6)米1米=(100)厘米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1千米=1000米,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以及估算距离。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教学例5.千米和米的换算(多媒体课件4)3千米=(3000)米5000米=(5)千米师:请大家结合所学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将千米化成米,数字后面添3个;将米化成千米,数字后面去掉3个。

2.归纳算法。

(多媒体课件5)教师指名学生回答,然后进行小结:将千米化成米,在数字后面添3个;将米化成千米,在数字后面去掉3个。

3.教学例6.师:请你认真看书,并思考书中的同学是怎样估计他们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的。

学生分成同桌一组看书并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估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概念,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估算的概念和方法。

2. 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估算的原理,灵活运用估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估算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理解估算的含义和作用。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提升(1)让学生总结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教师点评,强调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估算方法的重要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估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实践操作的设计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精算和估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87页至第88页。

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精算和估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包括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如何估算物品的数量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精算和估算的方法,并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精算和估算的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精算和估算,我准备了购物清单、计算器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购物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思考如何计算购物清单上的总价。

2. 讲解:我通过示例讲解精算和估算的方法,让学生们明白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我给出几个购物情境,让学生们运用精算和估算的方法计算总价。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精算和估算”几个大字,并在旁边列出我们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运用精算和估算的方法解决几个购物情境,并计算出总价。

答案:购物情境1:20元 + 35元 = 55元购物情境2:50元 23元 = 27元购物情境3:100元 + 75元 = 175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们表现积极,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精算和估算的方法。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们练习精算和估算,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想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

总的来说,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精算和估算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范文(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范文(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范文(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范文第【1】篇〗《估算》教学设计及反思一、课题:估算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练习卡五、课前预习设计: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一)复习旧知1.课件呈现:P9的主题图,这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谁能再次快速地口算出各年级的人数?请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后,再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学生汇报完毕,教师点击课件:小精灵也算了一算,这个学校的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3.点击课件呈现本课P15的主题图中的巨幕影院:他们参观完了世博园,来到了上海球巨幕影院看一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电影。

(二)引入新课1.点击课件,呈现P15的主题图,出现三条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1)学生汇报: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有221人;四到六年级有239人;(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与肯定,最后引出本课的问题是: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3)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而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1+239=3.适时引导,引入新课(1)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可能有学生说:我会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估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估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加减法的估算》人教版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 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加减法的估算方法2. 加减法的估算应用3. 加减法的估算练习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加减法的估算方法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包括四舍五入法、分解法等。

3. 示例: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估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加减法估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加减法的估算应用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如何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示例: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估算应用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时:加减法的估算练习1. 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加减法估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价: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指出错误和不足,让学生及时改正。

3. 总结: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 练习题:准备大量的加减法估算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二单元《 第04课时 估算 》教案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二单元《 第04课时 估算 》教案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二单元《第04课时估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04课时是关于“估算”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和乘除法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估算,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能够对简单的数学问题进行估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对估算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从而达到对估算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估算的方法。

例如,问学生:“37加上49等于多少?你能不能估算一下答案?”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估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估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展示一道加法题:“283加上176等于多少?”让学生尝试估算答案,并解释自己的估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出一些估算题目,并解释自己的估算方法。

教师在旁边指导,对学生的估算方法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

6.2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2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2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当我站在三年级的讲台上,面对着一群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孩子,我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今天,我要教给他们的是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6.2用估算解决问题。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学习如何通过估算来简化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这种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估算的方法,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和问题,以及一些教具,如计数器、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入今天的主题,例如:“如果有一堆苹果,你想知道大概有多少个,你会怎么做?”然后,我会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接着,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尝试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估算的步骤和要点,以及一些关键的词汇,如“简化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等,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课后,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巩固和加深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估算一下你教室里大概有多少个学生。

”答案不唯一,关键在于学生能够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尝试更多的估算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能力。

这就是我对于6.2用估算解决问题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学,用心去学习,我们一定能够在这个数学的世界里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估算》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估算。

(教材第15~18页)
教学目标
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2.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主题图)
生1:我知道了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生2:我知道了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师:问题是什么呢?
生: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与理解”,了解主题图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探究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呢?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
生1:要想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就要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
人数,即223+239得多少。

生2: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3+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3:把223看成220,把239看成230,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就比较容易算出220+230=450,应该是坐不下。

生4:223>220,239>230,220+230=450,223+239一定大于450,所以坐不下。

生5:223接近220,239接近240,这样220+240=460,所以坐不下。

生6:在计算223+239时,我们可以从223中拿出1,这样就可以看作222;把刚才拿出的1放在239中就成了240,这样222+240=462,说明六个年级是462人,比座位总数441多,所以坐不下这么多同学。

……
只要学生讲解估算方法合乎情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生1:首先要计算出这两个旅行团的总人数,算式是196+226。

估算的时候,可以把196看作200,这样200+226=426,应该是能坐下。

生2:可以把196看作200,把226看作230,这样200+230=430,比441小,所以坐得下。

……
只要学生解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鼓励。

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感觉到估算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了很多方便,并且我学会了多种多样的估算方法。

) 【设计意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不是都需要精确计算的,这个时候估算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方便而且接近真实情况。

所以在课堂上就要模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多种多样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不用计算,把苹果准确地放到筐里。

(考查知识点:估算;能力要求:掌握估算方法,能进行合理的估算)
B类
育红小学有学生723人,八五小学有学生606人,估算这两所小学的学生数大约相差多少人。

(考查知识点:估算;能力要求:掌握估算方法,能进行合理的估算)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比400小的:525-239
比500大的:106+438 349+226 720-112 419+201 864-243
B类
把723看作700,把606看作600,这样700-600=100,所以这两所小学的学生数大约相差100人。

教材习题
教材第16页“练习三”
1. 770 500 360 80 600 810 190 60
2. 850-780=70(千克)
3. 850 690 970 520
4. 300-150=150(度)
5. (1)接近100的: 123 114
接近200的:203 195 215
接近300的:285 308
(2)接近440的:436 441
接近450的:452 447
接近460的:458 459 463
6.
7. 700-218≈500(元)
8. 把245看作240,把187看作190,240+190=430(元) 430元>400元不够。

9. 640 990 500 220 530 50
10. 320 11. 100
12. 280+350=630(米) 或350-280=70(米)
13. 610 大约还剩多少瓶饮料? 528-184≈350(瓶)
板书设计
估算
223+239想法:①220+230=450,450>441坐不下。

②220+240=460,460>441坐不下。

教学反思
1.估算使计算更为方便,而有些学生将估算复杂化,先算出计算结果,再估算,这样失去估算本身的意义。

2.在估算时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把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3.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喜欢把算式的各数看成整百数来估算,有的同学喜欢把它们看成几百几十数来估算,所以就导致了估算结果有一些出入,这都是在正常合理的范围之内的。

难就难在当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对比策略优劣的时候出现了迷茫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