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020年护理管理制度
2020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2020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医疗护理差错登记报告及处理制度一、各护理单位均应建立差错登记本,由护士长负责,按差错报告的规定记录已发生的差错、事故或严重差错的苗头,每月上报护理部。
二、发生或发现护理差错事故后,当事者或发现者应立即向科室主管医生及科室负责人报告,于24小时内向护理部汇报,进行核实登记。
对于重大差错事故,护理部于24小时内向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科室负责人还应立即向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报告,同时组织最强的技术力量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损害后果的扩大,减少患者的损失。
三、对差错发生者,须在晨会或科务会上,组织差错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明确责任和处理意见,定出改进意见,记录备查。
并须在全院护士长例会上检查原因,报告改进措施,以引起其他护理人员的重视,吸取教训。
四、发生护理差错者,按照差错的严重程度及病人的损害后果扣发当事人一定比例奖金,对于隐瞒不报,不认真检查者,应予严肃批评,加倍惩处,严重者通报处分,并酌情扣发各级护理管理者奖金。
五、已定性的事故1、按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执行。
2、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归技术干部考核档案。
六、对于一贯工作认真、查对细致、爱伤观念强,长期不发生护理差错的科室和个人,要给予鼓励和表彰。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二、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三、各护理单元应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四。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和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五、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护士长和科领导。
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根据医院工作计划,结合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实际,定期拟定医院护理工作计划,经分管护理副院长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经常督促检查工作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提高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的质量。
合理计划和调配使用护理人员,做到护理任务和力量的基本平衡,加强对护士长工作的具体指导,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
组织护士长查房和各科之间定期交叉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
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训练,统一常规技术的操作规程和定期考核。
开展业务教育和举办短期学习班,加强护理工作的技术管理,开展护理工作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做好病房管理,达到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工作有序的要求。
对患者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搞好基础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范化。
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物品的领取、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了解或参加各科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杜绝护理事故,减少护量差错的发生,分析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衣时解决,并作好记录。
定期向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十、掌握全院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思想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心护士生活。
十经常深入临床科室,掌握病人的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及技术水平。
十协助做好护理人员的晋升、晋级考核。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套完整、科学的护理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本文将探讨病区护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
提升护理质量:通过实施病区护理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操作中的失误,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保障患者安全:病区护理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
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的病区护理管理制度,能够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三、实物封存应由医患双方都在场,封存的实物由院方保管。
用药错误报告处理制度
一、护士在执行给药时,若发生错误应及时报告经管医生和护士长。给药错误包括给药患者 错误、剂量错误、途径错误、剂型错误、溶酶错误、时间错误、微量泵或输液泵使用失误。 二、报告及处理程序: (一)护士在发生用药错误时,需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同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网报不良事 件,及时上报护理部,严重用药错误需立即口头上报。 (二)护理部接到严重用药错误报告后,立即组织救治,上报分管院领导。 三、用药错误发生后,应检查用药的医嘱、给药等各个环节,包括医师的医嘱或处方是否有 误,护士执行是否有误。
四、不按规定报告,故意隐瞒,事后发现时,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厉处罚。
五、呈报事件分为三类: (一)事件发生后在规定时间内主动呈报(奖励) (二)事件在各项督查发现(不扣分) (三)患者投诉后的被动补报。(每投诉一次扣除科室质量分20 分) 六、处理措施:护理部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作出初步判断,对可能导致患者损害的护理不 良事件,立即指导、参与,帮助处理,力求将患者的损害减至最小。 七、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分析,只针对事件,隐 去当事人姓名。对于从事件中暴露出来的流程问题,组织整改。
二、手术病人告知: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
三、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操作的名称、目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取得患者的理解。操作中关 键环节仍要随时解释,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操作后要告知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安全。
四、各项检查、检验前要告知: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取得患者配合。
2020护理工作制度(最新)
2020护理工作制度护理部工作制度一、在护理部主任具体主持下,坚持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工作的完成。
二、根据医院的年度计划,做好护理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的部署,经主管院长审批后执行,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三、经常深入临床科室,检查护理质量,参加和指导业务活动,组织协调大批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
做好病区、急诊科、手术室、供应室等部门的管理工作,使之逐步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
四、督促各级护理人员履行职责,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五、定期召开差错分析会,及时调查了解发生的各类差错事故的原因,与科室共同研究、分析、处理,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六、负责组织、检查、安排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考核,以及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轮转,建立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档案。
七、负责全院护理人员医德医风教育,从思想、业务上不断地、有计划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八、熟悉和掌握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学习和思想情况,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
负责院内护理人员的调配,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主管领导提出护理人员升、调、奖、惩的意见。
九、定期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总结、部署工作,并定期组织护士长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十、审查并调整各科护士长提出的有关护理用品的申报计划和使用情况。
护理文件管理制度一、由病区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主班护士负责管理。
各班护理人员均须按要求执行。
二、住院期间的医疗文件,要求定点存放。
病历中各种表格均应排列整齐,不得撕毁、拆散、涂改、丢失,用后必须归还原处。
三、患者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
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允许携带病历摘要。
四、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历须按规定排列整齐,护理病历随医疗病历入病案室保管。
五、病区医嘱本的保存期限按要求执行,一般不少于一年。
六、各种医嘱执行表格和记录表格按文件保存期限保存。
七、各种护理文件书写须按要求及时、准确、全面记录,病区交接班报告本用完后需妥善保存一年,以备查阅。
【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方案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二、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四、护理质量检查管理制度五、护理质量检查考评制度六、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标准七、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八、护理质量管理方案九、护理质量控制方案十、护理差错事故管理方案制度十一、护理缺陷防范措施十二、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壹、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壹、组织:组长:耿浴尘副组长:张丽华组员:全院护士长及责护二、工作任务(壹)、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定期开展质量教育,负责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保证护理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二)、负责制定定护理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做到质量标准化。
制定和修订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且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三)建立护理质量保证体系,定期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价。
(四)掌握科室治疗、护理等护理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五)对重大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护理质量中存于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三、工作制度:(壹)、经常深入科室,督促护理质量情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二)、对全院的护理质量,定期进行考核、分析和评价。
(三)、根据医院的护理工作发展情况,调整和修订护理质量标准。
(四)、每季度召开壹次全体组员例会,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会议,寻找护理质量缺陷及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制定下季度质量责任目标。
(五)、小组成员,负责护理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二、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壹、医院成立由主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干事、护士长及责护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且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和管理。
二、成立由护理管理小组组长、质量检查小组组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全面质量督导、检查。
三、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四、病房的质量检查小组对本病房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每周壹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分析原因且制定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范文(4篇)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护理人员。
第三条护理质量管理具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本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职责、义务、规范、流程、管理”。
第二章职责与义务第五条护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包括:(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本单位的制度、规定,维护护理服务的正常秩序。
(二)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护理服务。
(三)维护患者隐私和医学机密,保护与患者有关的个人信息。
(四)按照职业道德和伦理要求,不参与非法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六)配合组织开展护理质量评价、质量风险管理等工作。
(七)及时反映和报告护理质量问题,积极参与问题整改。
(八)保护自身权益,维护正当权益。
第六条护理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包括:(一)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流程。
(二)开展护理质量评价、护理质量风险管理等工作。
(三)组织和指导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规范化的护理操作。
(四)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五)监督和核查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六)处理患者投诉和纠纷,维护患者的权益和护理质量。
第三章规范第七条护理工作的规范包括:(一)规范操作: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的正确、安全、有效。
(二)规范沟通:护理人员必须与患者、家属、医疗团队进行良好的沟通,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
(三)规范记录:护理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患者病情记录,保证记录的完整、准确、规范。
(四)规范消毒: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消毒规程进行消毒操作,保证工作区域的无菌。
第八条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和工作态度必须符合职业要求,不得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有不敬的言行。
第九条护理人员必须按照护理规范和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和疏忽职责。
医院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模板
—医院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模板
1、科室应有专项护理质量如各类导管脱落,患者跌倒、压疮的应急预案,及预防措施。
护士长定期培训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
2、护士应加强责任心,严格按级别护理要求定期巡视病房,注意观察,使用导管的患者,各种导管是否妥善固定,是否处于功能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按时翻身。
3、经常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有关知识,指导患者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4、如发生导管脱落、跌倒、压疮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坏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并及时填写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5、科室要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精选22篇)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精选22篇)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精选22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精选2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11、护理人员有义务和权利在职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
2、医院护理部负责根据《徐州市护理规范化培训教育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制订初级护理人员的具体培训目标与实施细则。
3、护理部和各科室有明确的人员负责管理培训工作,选择合适的人员负责教学。
4、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与方法,严格考核,保证规范化培训的有效实施与培训质量。
5、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专科理论和技能培训;管理、教学、科研能力培训等方面。
6、规范化培训形式和方法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7、规范化培训过程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学科的基础培训;第二阶段为专业定向培训。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2一、护理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
二、护理人员上岗后,护士长应认真执行全院统一工作时间规定,安排好各班次。
三、每班下班前,必须认真交接班(口头、书面、床旁),手术室洗手护士必须对手术患者的全过程负责,手术中途不得换人。
四、发现违反劳动纪律者(上班看杂志、干私活等),按质控管理规定执行。
五、按医院考勤制度,护理人员如提出休假申请,休假由护士长根据病区工作情况统筹安排,报请主管部门审批。
六、遇特殊情况(如家有急事,本人身体不适等)应提前一天请假,护士长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酌情安排休假。
七、凡轮值中、夜班时,一般不得休假,确因身体生病需要休病假者,应提前二小时将病假证明交护士长,由护士长安排夜班。
电话请假一律无效。
八、各班一律不累计时数补休。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31.护士应熟悉所管危重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相关急救准备。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范文(3篇)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全体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二、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1. 领导重视: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和权力机构,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充分的支持和资源保障。
2. 分层负责: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的分层负责机制,明确护理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证每个职位的责任和权力的有效落实。
3. 严谨科学: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应以科学研究为依据,依据医学证据和最新的护理理念,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更新。
4. 客观公正:护理质量管理应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利于全面评估护理质量、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绩效。
5. 综合治理:护理质量管理需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医院的综合质量管理,促进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1. 护理质量评估1.1 建立护理评估体系,明确护理质量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1.2 实施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3 定期开展护理质量评估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 护理质量控制2.1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明确护理操作流程和要求。
2.2 建立护理质量控制档案,对护理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和反馈。
2.3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处理,纠正错误。
3. 护理质量培训3.1 制定护理质量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和内容。
3.2 开展护理质量培训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3.3 定期组织护理质量培训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4. 护理质量奖励与处罚4.1 设立护理质量奖励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4.2 建立护理质量处罚制度,对严重违反护理规范和管理制度的护理人员给予相应处罚。
4.3 落实护理质量奖励与处罚制度,确保其公正、公平、公开。
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及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专项护理逐渐成为医疗卫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专项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制定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专项护理工作流程,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专项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的各类专项护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危重病人监护、疼痛护理、手术麻醉护理、儿童护理、老年护理、产科护理、心理护理等。
同时,本制度还适用于所有从事专项护理工作的护士、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
三、管理机制1.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质量管理委员会是专项护理质量管理的最高决策层,负责规划、组织、协调和审查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各项工作。
2.护理质量管理部门:医院设立护理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包括规范制定和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材料、组织专项护理质量考核评估等。
3.护理团队:护理团队是专项护理质量的执行者,由护士、技术人员等组成。
护士是专项护理的核心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四、管理流程1.规划:制定每个专项护理工作的实施计划,并确定目标和时间节点。
2.组织:明确专项护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3.实施:按照制定的实施计划,组织护理团队进行专项护理工作,确保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4.监测:通过定期检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护理工作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5.评估:对专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收集相关数据,并制定改进措施。
6.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专项护理工作水平。
五、质量评价指标1.患者满意度:通过定期问卷调查或现场访谈等方式,了解患者对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2020护理质量管理手册(最新)
2020年护理质量管理手目录一、护理管理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1.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2.护理理念 13.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4.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25.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36.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4二、护理核心制度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42.病区管理制度 53.护理抢救制度 54.护理查对制度 65.护理交接班制度 86.消毒隔离制度97.分级护理制度108.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29.护理差错(缺陷)、事故管理制度1310.护理查房制度1611.护理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612.健康教育制度1713.给药制度 1814.术前患者访视制度19三、护理工作制度1.护理部工作制度 202.护理文件管理制度213.医嘱执行制度214.护士长夜查房制度225.护理会议制度226.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237.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238.岗前教育 259.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2610.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制度2611.聘用护士管理制度2712.护理执业人员准入制度 2813.护士注册管理制度2914.护理人员考核制度2915.护理质量考评制度30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性事件”3117.应急处理管理制度3118.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3319.病员管理制度3420.探视、陪伴制度 3421.病员座谈会制度 3522.患者入院、出院护理制度3623.饮食管理制度3624.病区药品柜管理制度3725.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3826.临床用药治疗护理规范 3827.输液巡视制度3928.物资保管制度3929.危重病人抢救制度4030.护士长例会制度 4131.护理临床示教室管理制度4132.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 4233.设备、仪器维修制度42四、护理部部门工作制度1.换药室工作制度 432.抢救室工作制度 443.治疗室工作制度 454.门诊工作制度455.门诊注射输液室工作制度466.急诊科工作制度 467.产房工作制度478.母婴同室管理制度489.护士工作站微机联网管理制度 49五、患者安全管理相关制度1.医疗护理差错登记报告及处理制度50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513.护理投诉管理制度524.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535.护理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546.患者身份标识制度557.腕带标识管理制度578.转科交接登记制度579.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5710.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5811.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 5912.病房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5913.病房与产房交接登记制度6014.病房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6115.手术安全核查制度6216.手术风险评估制度6317.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6518.危急值报告制度与管理流程6719.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6720.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68六、护士职业素质管理标准1.护理人员行为规范692.护士行为规范703.护士职业道德规范72七、护理人员岗位任职资格1.主任、副主任护师任职资格722.主管护师任职资格733.护师任职资格744.护士任职资格755.护理部主任岗位任职资格756.病区护士长岗位任职资格767.急诊科护士长岗位任职资格768.手术室护士长岗位任职资格779.供应室护士长岗位任职资格7810.急诊科护士岗位任职资格7811.手术室护士岗位任职资格7912.供应室护士岗位任职资格79八、护理人员岗位职责1.主任、副主任护师职责 812.主管护师职责823.护师职责 834.护士职责 835.助产士(师)职责846.护理管理部门职责847.主管院长(专职副院长)职责858.护理部干事职责 869.病区护士长职责 8610.急诊科护士长职责8711.手术室护士长职责8812.供应室护士长职责8813.门诊分诊护士职责8914.急诊科护士职责 9015.输液室护士职责 9016.病房护士职责9117.病房护理员职责 95九、护理质量标准1.护理部工作质量标准962.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973.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 984.基础护理质量标准985.病区管理质量标准996.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 1007.急诊科工作质量标准1038.产房护理质量标准1049.供应室护理质量标准10510.手术室护理质量标准10611.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标准 10712.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质量标准10813.消毒隔离管理质量标准 10914.护士长管理质量标准11015.分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1116.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1217.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续)11318.整体护理病人护理质量标准11419.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 11820.责任组长工作质量标准 11821.责任(辅助)护士质量标准11922.主班护士质量标准12023.治疗班护士质量标准12124.付班护士质量标准12225.夜班护士质量标准12326.护理员工作质量标准12427.助产士工作质量标准12428.手术室护士工作质量标准125十、护理差错的预防措施1.预防处理医嘱差错1262.预防注射差错1273.预防青霉素注射差错1284.预防服药发生差错1295.预防输血差错1306.预防输液差错1317.预防输液反应1328.预防药物变性错用或麻醉精神药物丢失 1329.预防烫伤 13310.预防坠床与跌倒 13411.预防褥疮(压疮)13412.预防各类导管及各种引流管脱落13513.老年病人护理的防范措施135十一、护理质量关键过程流程1.住院病人护理服务管理流程1362.危重患者质量关键过程流程1383.围手术期质量关键过程流程1394.护士各班工作流程1415.优质护理服务程序144护理管理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主管院长指导下,由护理部以及护士长组成。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该制度包括以下要素:
1. 目标和原则:明确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例如提供安全、有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等。
2. 质量评估和监控:建立评估和监控护理质量的机制,包括定期的评估和检查、护理病例的审核和评估等,以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
3. 护理操作规范:制定明确的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护理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护理过程安全、规范。
4. 人员培训和管理: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的培训和管理体系,包括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管理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行为等,以提高护理质量。
5. 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要求护理人员及时报告和处理不良事件,进行事后评估及改进措施的制定。
6. 患者满意度调查: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和意见,以改进护理服务。
7. 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建立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和患者反馈信息,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2020年医院护理工作制度精品
第一章医院护理工作制度第一节护理管理工作制度一、护士管理工作制度1) 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
应当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并进行监督检查。
护士因不履行职责或者违反职业道德受到投诉的,医院应当进行调查。
经查证属实的,应当对护士做出处理,并将调查处理情况告知投诉人。
2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3) 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
4) 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5) 护士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应当服从医院安排,参加医疗救护。
6) 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护士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全社会应当尊重护士。
二、临床护士工作制度1) 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见第一章)。
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护理人员结构形成梯队,专业分布合理,不同职级的护士组成责任制护理小组共同护理病人.通过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高职级护士在应急急救、危重病护理、查房会诊、病人安全、质控、健康教育、临床带教方面的经验。
满足不同病人、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满足等级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需要,确保临床护理质量。
具体要求是:①设立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岗位,结构形成梯队专业分布合理。
各岗位职级的职责任务权限符合整体护理责任制需要,而不是功能性的任务分工来界定,能满足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以及等级护理和因病因人因需施护的需要。
各层级岗位职责、权限清晰。
②各岗位和职级护士任职资格按照其年资经验能力择优上岗。
③不同层级护士的待遇(岗位津贴)能考虑岗位的能力风险责任工作量。
④各班次均有护理组长。
2020年医院最新护理制度(自行修改版)
目录一、1—18十八项核心护理制度…………………………1-241.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3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4)3.抢救工作制度 (5)4.病房管理制度 (6)5.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7)6.护理查房制度 (8)7.护理会诊制度 (9)8..分级护理制度…………………………………………10-129.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3)10.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14)11.查对制度 (15)12.给药制度 (16)13.护理交接班制度………………………………………17-1814.护理差错、事故预防及登记报告制度 (19)15.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20)16.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预案及处理流程……………21-2217.压疮的预防制度 (23)18.压疮的预防管理制度 (24)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5)三、护患沟通制度………………………………………26-28四、护理投诉管理制度 (29)五、护理部目标管理制度………………………………30-32六、病房管理制度………………………………………33-34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35)八、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36)九、治疗室工作制度 (37)十、换药室工作制度..........................................38-39 十一、抢救室管理制度 (40)十二、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41)十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42)十四、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43)十五、护士职业防护制度 (44)十六、护士长每日必查工作制度 (45)十七、护士业务学习制度 (46)十八、护士首诊负责制度 (47)十九、护理查房制度 (48)二十、给药制度 (49)二十一、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 (50)二十二、消毒隔离制度 (51)二十三、病房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52-53 二十四、病房管理制度.......................................54-55 二十五、医疗弃物管理制度.................................56-57 二十六、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58)二十七、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度 (59)1—18 十八项核心护理制度1.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管理制度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为了持续提高护理质量,医院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方案。
首先,根据医院总体规划,护理部门制定了年度、季度、月度和周度的工作计划,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
然后,通过检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重点关注实施和落实情况。
护理部质控组和护士长共同完成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并及时汇总和反馈结果给相关科室和人员。
二、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医院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该制度包括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护理安全管理与监控措施、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病人身份识别程序、患者身份查对制度、护理危急值报告流程、患者意外跌倒应急预案、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患者坠床防范制度、跌倒的防范管理制度、跌倒与坠床上报及处理流程、跌倒事件报告、手术安全检查制度、手术部位确认标识制度与规范、使用监护仪的管理办法、使用输液泵、注射泵的管理制度、标本采集核对制度、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皮肤压伤管理制度、住院患者压疮处理流程、压疮报告单、住院患者转运流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护理投诉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和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三、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医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护理知识培训、规范护理操作、使用防护用品、定期检查设备和器材、加强感染控制等。
四、护理安全管理与监控措施护理安全管理与监控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医院采取了多种措施,如规范护理操作、加强设备和器材的维护和检查、加强感染控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设备等。
五、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是为了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院规定了护理人员必须在进行重要护理操作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明确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六、病人身份识别程序病人身份识别程序是为了避免患者身份混淆和错误。
医院规定了护理人员必须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操作对象正确。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方案目录: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护理质量管理方案三、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标准四、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五、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六、护理差错事故管理报告制度七、护理质量检查管理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成立由副院长、护士长、部分主管护师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病房的质量检查小组对本病房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每月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
4.质量管理小组对全院护理质量,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周随机抽查一次;检查结果在护士例会上反馈,同时将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做详细记录。
二、护理质量管理方案为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认真贯穿执行医院“安全生产年”工作方案,减少和控制护理活动中出现的技术、管理方面的失误,引导护理管理者和护士正确认识护理缺陷的客观存在性,立足尽量减少缺陷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护理部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作为永恒的主题,通过全面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护理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护理部——护士长一级管理组织二、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组长:朱江(业务院长):负责全院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副组长:宋仕彩(护士长):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成员:魏茂哩(护士):负责三基考核与整体护理质控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质控张小文(护士):负责护理文件书写质控赵倩(护士):负责病房管理质量与急救药械质控三、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2.制定和修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建立质量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并制定质量安全管理方法。
3.每月对全院护理质量安全进行检查,严格掌握各项考核标准,准确评价护理工作,认真总结并量化检查结果,及时召开护理质量安全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 X 医院
2020年医院护理管理制度
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实行护理部、科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制,进行专项护理质控与考评。
护理部每月1次,科系护士长每月2次、护士长每月4次。
二、护理部与护士长共同制定专项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和考核细则,并制定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三、对特殊的专项护理如:各种管道的护理、病人的跌倒、压疮等护士能应急处理专科紧急情况。
护理部制定各种可能发生的专项登记表和应急处理预案。
四、护理部每月将各种形式的专项护理质量查房进行总结,汇总存在的护理问题,同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
五、将每月的检查结果按照医院综合目标考核标准进行分值量化,与奖金核算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