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字规范

合集下载

现代汉字的简化与规范化

现代汉字的简化与规范化

现代汉字的简化与规范化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明。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和应用场景的广泛,对汉字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汉字进行了简化和规范化的改革。

本文将就现代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化进行探讨。

一、现代汉字简化简化汉字的改革始于20世纪50年代,为了提高汉字书写速度和便利性,国家在1956年出台了《简化字总表》。

根据这一总表,将繁体汉字简化为简体汉字,减少了笔画的繁复,使得汉字书写更加迅捷高效。

以“风”字为例,繁体字写作“風”,包含十几个笔画,而简体字写作“风”,只有两个笔画。

这样的简化使得汉字书写更加方便,也提高了汉字输入法的准确性和速度。

然而,汉字简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方面,简化后的字形丧失了一部分传统的历史文化内涵,影响了人们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

另一方面,一些简化字与原字形相似度较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歧义,给汉字的语义和辨析带来了困难。

二、现代汉字规范化为了保持和加强汉字的规范,国家在1988年发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以规范和统一汉字的书写形式。

这一规范汉字表对汉字的书写规则、字形结构、笔画顺序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规范汉字的推行,使得汉字的书写更加一致和准确,方便了各个领域的交流和理解。

例如,在出版社、报社、广播电视等媒体领域,严格遵守规范汉字进行文字编辑和报道,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规范化并不意味着僵化,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灵活调整。

比如在网络时代,一些简化字被广泛使用,如“偶尔”简化成“偶儿”,“好吃”简化成“好吃D”,这种非官方的简化不仅满足了表达的方便性,也显示了汉字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汉字规范化的挑战与前景汉字规范化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由于汉字数量庞大,全面规范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

其次,汉字的书写方式受到地域和个体的差异,统一规范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

再者,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汉字的输入、显示和交流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对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二章汉字第五节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一、现代汉字的标准化现代化社会要求各项事物标准化,以提高使用效率,便于多方交流;信息化的发展推动图书情报、印刷排版、生产管理、办公室事务等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逐步实现自动化和现代化。

为此,人们要求现代汉字有一个数量限制,要求汉字字形稳定而明确,要求字音按照规范的普通话确定标准读音,要求汉字字序规范化,统一字典的查字法。

就是说,要求在对现代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的基础上做到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以提高用字的规范。

(一)定量“定量”主要是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总量,包括常用汉字、通用汉字及各类专业用字的数量。

确定了标准用字量,有利于人们的学习和运用。

在教学方面,可以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规定识字教学的要求;在出版印刷方面,可以准备固定数量的字模,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新闻通讯方面,能加快传送消息的速度;在汉字信息处理方面,能减少工序。

总之,确定了汉字用字的标准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大大地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1981年,国家标准局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供电脑中文信息作为交换码使用,《辅助集》也已于1990年公布。

1988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从而确定了常用字量和通用字量。

这一系列规范化基础工程的完成,是定量工作所取得的具体成果。

汉字定量研究中还有一些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主要是指姓名用字、地名用字、方言字、科技专用字、翻译用字中的生僻字和新造字。

按照汉字定量的要求,姓名用字、地名用字、方言字、科技专用字、译音用字都有必要制订字表,加以适当的限制。

(二)定形定形是为所有现行汉字确定标准字形。

无论印刷体、手写体都要有明确的字形标准。

我国在汉字定形方面,先后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55年1月,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1956年,国务院又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文字改革委员会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收入2236个简体字(1986年重新发表时又略有调整)。

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是什么

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是什么

汉字规范化常识一、推行规范汉字的法律规定和主要依据标准(一)法律法规及政府规章依据: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二)主要依据标准:⒈规范汉字的第一个依据是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这个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规范字。

表中所收对照的繁体写法为不规范字,一般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场合中停止使用。

⒉第二个依据是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这个表中所收的正体字为规范字。

这个表中所收的正体字为规范字。

表中所收与正体字相对的异体字为不规范字,除姓氏和某些特殊场合外,不再使用。

⒊规范汉字的第三个依据是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这个表中所收的汉字字形为规范字形。

表中所收与规范字形相对的旧字形为不规范字形,一律不再使用。

二、街道商业区社会用字整治的重点内容:⒈滥用繁体字、异体字;⒉使用错别字、“二简字”、自造字;三、街道商业区社会用字整治的重点领域:⒈店铺招牌;⒉海报、招贴、标语牌、标示牌;⒊广告牌。

四、可以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情况:⒈文物古迹;⒉姓氏中的异体字;⒊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⒋题词和招牌中的手书字(须在旁边配放书写规范的字牌);⒌个体工商户牌匾、招牌等使用繁体字、异体字暂时无法改正的,须在旁边配放书写规范的副牌;⒍属于单位、企业单字造价超过1000元的牌匾、石刻、金属、锻铸等暂时无法改正的,须在旁边配放书写规范的副牌;⒎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⒏老字号、涉外企业的牌匾;⒐已注册的商标定型字;⒑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五、关于美术字、变形字:美术字、变形字除非存在随意增加或减少笔画或因变形足以引起误读或歧义,否则应视为艺术创作。

六、关于拼音与外文使用:⒈拼音作为一种注音和识字的辅助工具,一般不能单用;⒉拼音拼写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证词法基本规则》;⒊拼音与汉字混用:一般拼音在下方,二者相差不要太悬殊即可;⒋已注册的含有外文内容的商标应一律认可;⒌标牌、招牌、广告中外文与中文汉字的位置关系问题:如果是国内企业,应将汉字置于主要位置,如是外资企业,其企业外文名称可置于主要位置;⒍外文的大小写则尊从其正词法规则;⒎中外文混用在一个短语或句子当中则主要看其书写有无错误。

汉字的使用规范与规定

汉字的使用规范与规定

汉字的使用规范与规定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文表达的重要工具。

准确、规范的使用汉字不仅能够提高文字交流的效率,还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汉字的使用规范和规定并不被广泛遵守。

本文将探讨一些汉字的使用规范和规定,以期提高人们对汉字的正确使用意识。

一、汉字的基本规范汉字的基本规范包括字形、字义、字音、字体等方面。

首先是字形,汉字的字形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即笔画的书写顺序、结构的稳定性等。

例如,字形上的一些细节,如“曾”字中的“月”字在右边,而不是在左边。

其次是字义,汉字的字义应该准确无误,不应有歧义。

例如,“梦”字的本义是指睡眠中的幻觉,而不是指一种追求。

再次是字音,汉字的字音应该符合规范的发音方式。

例如,“犯”字应该读作“fàn”,而不是“fǎn”。

最后是字体,汉字的字体应该统一规范,不应出现乱写、变形等情况。

二、汉字的使用规定除了基本规范外,汉字的使用还受到一些规定的限制。

其中,最重要的是《通用规范汉字表》的规定。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旨在规范汉字的使用。

根据该表,使用的汉字必须符合规范,否则将被认为是错误的使用。

例如,一些不规范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在正式场合中应该避免使用。

此外,一些过时的、不常用的汉字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以免给读者造成困扰。

三、汉字的简化与繁体汉字的简化与繁体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自1956年开始,中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字简化方案,旨在提高汉字的书写效率。

然而,这一简化方案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方面,汉字的简化使得书写更加方便,提高了文字交流的效率。

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汉字的简化破坏了其美感和文化内涵,丧失了繁体字的独特魅力。

无论如何,汉字的简化与繁体在不同的场合和目的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四、汉字的保护和传承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

保护汉字的方法包括加强对汉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和重视。

(完整word版)汉字书写规则

(完整word版)汉字书写规则

(完整word版)汉字书写规则一、一般规则:1、先撇后捺:人八入2、先横后竖:十王干3、从上到下:三竟音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5、先外后里:问同司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二、补充规则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①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三种形式的笔顺。

同时,明确了字表中难以根据字序推断出规范笔顺的“火”、“叉”、“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调整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施行, 通知规定:"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什么是规范汉字

什么是规范汉字

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表》是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汉字使用的标准规范,规定了正式场合使用的标准汉字。

根据《规范汉字表》的规定,目前共有1000个规范汉字。

这1000个规范汉字是在国内和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常用汉字,
包括基本汉字、常用汉字和在特定领域内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

其中,基本汉字主要是指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列出的基础汉字,用于构成汉字的基本部首,并且在汉字书写和词汇中广泛应用。

常用汉字则是指在现代汉字书写和使用中频繁使用的汉字,包括了在日常生活、教育、文化等方面广泛应用的汉字。

除了基本汉字和常用汉字,规范汉字中还包括了在特定领域内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如科技、医学、法律等领域的专业汉字。

《规范汉字表》的发布旨在规范汉字的使用,提高汉字的书写和阅读准确性,促进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也是中国政府对汉字标准化的一种努力,为提倡正确、规范的汉字使用提供了具体的依据。

(2024年)《规范汉字书写》PPT课件

(2024年)《规范汉字书写》PPT课件
式。
部件位置不当
例如将左右结构的字写成了上下 结构,或将上下结构的字写成了 左右结构等。纠正时需了解每个 汉字的结构类型和部件位置关系

2024/3/26
10
结构错误及纠正
01
结构松散
例如将紧凑的字写得过于松散,导致整个字看起来不够协调。纠正时需
注意每个汉字的结构比例和笔画布局,使整体看起来和谐美观。
米字格纸
适合初学者使用,有助于掌握汉字结构和笔画顺 序。
硬笔书法纸
专为硬笔书法设计,纸质较硬,适合钢笔、铅笔 等硬笔书写工具。
2024/3/26
20
墨水、砚台等辅助材料介绍
墨水
钢笔和毛笔书写时使用的液体,需选择颜色纯正、流动性好的墨 水。建议使用品牌信誉好的墨水产品。
砚台
传统书法用具,用于盛放墨水和磨墨。需选择质地细腻、易于清洗 的砚台。
30
汉字文化传承的途径与方式
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汉字文化,注重汉字书写规范和书法艺术的培养。
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会活动推广汉字文化,增强公众对汉字的认识和尊重。
2024/3/26
通过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将汉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 明的发展。
31
汉字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景展望
汉字文化将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的推动下,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应 用。
2024/3/26
音近字混淆
例如将"已"和"己"、"再"和"在"等音近字混淆使用。纠正 时需了解这些字的准确读音和含义,并根据语境进行正确 选择。
形近字混淆
例如将"戊"、"戌"、"戍"等形近字混淆使用。纠正时需仔 细观察这些字的形状和笔画构成,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 别并加以区分。

现代规范汉字表

现代规范汉字表

岵hù多草木的山。

岽dōng [岽罗]地名,在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岽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城西南。

岨 [jǔ] 〔~峿(yǔ)〕义同“龃龉”,上下齿对不齐,喻互相抵触岞zuò〔~山〕山名,在山东省峂tóng〔~峪〕地名,在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山司?囷[qūn]1、聚,聚拢 [gather]。

如:囷府(国家库藏钱粮物资的处所);2、回旋,围绕 [circle round;revolve round]。

如:囷囷(曲折回旋的样子);囷轮(轮囷。

屈曲的样子)钅弋?钐shān一种金属元素,灰白色,有放射性,稀土金属钔mén一种人造的放射性元素钖[yáng马额上的金属饰物。

马走动时发出声响钖面(马头上的镂金饰物。

也叫“当卢”)牥[fāng]未经训练的牛1.佴 [èr] 代表“副、贰”的意思;另外也可以代表“置,停留”之意。

2.佴 [nài] 一种姓氏。

垡fá耕地,把土翻起来:耕~。

秋~地(秋耕)。

翻起来的地块:晒~。

打~量词,相当于次,番。

阀垈[dài] 地名用字。

;耕地,把土翻起来。

侁shēn侁侁:众多的〔~~〕a.匆匆奔走。

b.众多侹[tǐng] 平直地躺着 [straighten]。

2) 如:侹在床上。

(3) 如:侹侹(平直而长的)佸huó会;聚会佺 [quán] 〔偓[wò]~〕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隹 [zhuī]短尾鸟的总称亻亦?侂tuō依托;托付 [depend on]。

如:侂生(寄托生命)佽cì佽助(帮助;资助)郈 hòu (1. 古地名 [Hou town],在今山东东平县。

春秋鲁叔孙氏邑。

故地在今山东东平东南。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曷为帅师堕郈。

”何休注:“郈,叔孙氏所食邑。

”2.姓。

姓当今已简改为后姓。

春秋时,鲁有郈成子、郈昭伯。

舠dāo小船:“白波若卷雪,侧石不容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现代汉字的定音
1.《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确定了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 2.《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修订稿)对一千多条异读词作了审订和 修订,为字音的标准化打下了基础。 3.普通话的音节数目各家说法不一,有待标准化。 4.需要确定普通话轻声词、儿化词的范围,有待公布《普通话轻声词表》 和《普通话儿化词表》。
(3)统一计量单位名称用字 我国计量单位名称用字中,过去有不少特造的计量字。它们口头上说时 是双音节,书面上却只写作一个字形。 1977年7月发布的《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通过统一计量单位 名称用字,精简了20个字。“呎”、“吋”、“瓩”、“呏”和“竔” 等字都被淘汰。 PS: 通过以上三条途径精简的汉字总数达1,189个。
(二)异体整理 1.定义 异体字指音义都相同仅形不同的字。如: “吸yān”的yān,至少有三种写法:“烟 煙 菸”。这三个字形互为异体字。 其中“烟”,被称为“选用字”,另外两 个非选用字“煙菸”称为“异体字”。
2.整理异体字的原则——从俗从简
(1)从俗 即去生留熟,如: 选“针”去[鍼],选“仙”去[僊],选“脚”去[腳],选“蝶”去[蜨]。 (2)从简 即选用笔画相对较少的字形。如: 选“捆”去[綑],选“猫”去[貓],选“升”去[昇陞],选“窑”去[窯窰]。
《中华新韵》和《现代诗韵》等基本上也采用相似的体例。
Ps:除编排诗韵外,现在基本不用。 (2)注音字母序列法 Ps:《汉语拼音方案》产生前,音序法主要用注音字母序列法。 (3)汉语拼音字母序列法 ①单纯的字母序列法。 ②“音节· 汉字· 字母”分层序列法
2.形序法 笔画法 笔形法 四角号码法 部首法
二简字
2.汉字简化方法 从形体结构上分析,可以归纳为三种简化方法: (1)局部删除。即在原繁体字的基础上,作局部的。如: 术、豐—丰、醫—医、滅—灭 (2)偏旁更换。更换的偏旁便于识读。如: 癥—症、艦—舰、癰—痈、憶—忆 (3)整字替换。简体和繁体字的结构模式完全不同。如: 釁—衅、聽—听、竈—灶、衛—卫
二、现代汉字的定形
繁体简化 异体整理 字形整理 笔画、部件规范
定形
(一)笔画简化 1.《汉字简化方案》和《简化字总表》 《汉字简化方案》(1956、1):223个简化字 《简化字总表》 (1964、5)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79):853个简化字 《简化字总表》(1986、10):2235个简化字
術—
从来源来分析简化方法,这大概有三种: (1)起用古字。即重新起用笔画相对比较少的古字。如: 從—从、雲—云、禮—礼、衆—众 (2)草书楷化。即把繁体字的草书写法用楷体笔法呈现出 来,成为简化字。如: 書—书、農—农、爲—为、興—兴 (3)同音替代。即用笔画简单的现成的同音、近音字代替 繁体字。如: 鬆——松、籲—吁、麵——面、齣—出
PS:从俗从简不一致时,往往依据从俗。如选“霸”去[覇],选“船”去 [舩]。
3.《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推行和调整 1955年12月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经多次调整后,该表共收录794 组异体字,应淘汰的非规范异体字形1024个,选定的规范“选用字” 为794 个。
(三)字形整理——具体表现 1.部件的调整; 2.笔画的调整; 3.笔画、笔势和结构尽量便于横写; 4.印刷体力求与手写体一致。
四、现代汉字的定序
(一)汉字字序问题的复杂性 字序就是汉字排列的先后顺序。 汉字字序的复杂性表现为汉字的排序具有多样性和互补性的特点。 (二)现代汉字的序列法 汉字序列法有音序法、形序法、义序法三种。形序法又分部首法、 笔画法和笔形法。
1.音序法 (1)声韵序列法 以《广韵》为代表,把所有的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再按各字的 不同韵部分先后。
1.51%
二、精简字数 (1)淘汰异体字 汉字存在不少音同义同而形不同的异体字。 1955年12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共淘汰异体字1027个。 例如:烟[煙菸] 炮[砲礮] (2) 更改地名生僻字 我国地名中有些生僻字除去记录地名外没有其他用处。 从1956年到1964年,共精简了15个地名字。如: 陕西省的“盩厔县”改为“周至县” 青海省的“亹源县”改为“门源县” 新疆的“和阗县”改为“和田县” 江西省的“雩都县”改为“于都县” 四川省的“越嶲县”改为“越西县”
部首法的分歧与规范——其分歧主要表现在设部和归部两个问题上。 设部的分歧是: 一、设立部首总数的差异 二、应该设立哪些部首,不设立哪些部首如:《康熙字典》、《辞海》 设“匕”部,《新华字典》不设;《新华字典》设“其”部,《康 熙字典》《辞海》不设;等等。 归部的分歧是: 一、以义取部为主 二、从位取部为主 PS:部首法的分歧还有同一部首内汉字的排序问题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说文 广韵 字汇 康熙 中华 汉语 字海
说文解字 9353
广韵 26194
字汇 33179
康熙字典 47043
中华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44908 54678 87019
Ⅰ现代汉字的总字量 北京国安汉字字库:91251 Ⅱ 现代汉字的通用量 印刷通用汉字(1965): 6196 编码字符集基本集(1981):6763 标准电码本(1983): 7292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汉字数:5600 Ⅲ 现代汉字的常用量 字数 覆盖率(7千万字) 常用字: 3500 97.97% 次常用字: 1000
现代汉字规范化
成员:刘乾乾 陈莉 徐溱遥 金凯月
现 代 汉 字 的 定 序
• • • •
现 代 汉 字 的 定 音 现字 的 定 量
一、现代汉字的定量
一、 汉字的字量——历代字书和现代大型字典所收字数统计如下: 历代字书收字数目一览表 时间 编著者 书名 字数(个) • 东汉 许慎 说文解字 9353(小篆) • 南朝〃梁 顾野王 玉篇 22726 • 宋 陈彭年等 广韵 26194 • 明 梅膺祚 字汇 33179 • 清(1716年) 张玉书等 康熙字典 47035 • 1915年 陆费逵等 中华大字典 44908多 • 1968年 该辞典编委会 中文大辞典 49905 • 1990年 徐中舒等 汉语大字典 54678 • 1994年 冷玉龙等 中华字海 855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