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动力地质学原理》

合集下载

《地质学原理》的演变与《地学浅释》

《地质学原理》的演变与《地学浅释》

传 人 的真正 的地 质学著 作. 书在 晚清传 播较 广 , 响较大 , 到多方 面学者 的重 视与关 注 , 相关 问题 如底 该 影 受 对
本L、 1 出版时 间[ 、 ] 2 内容[ 、 会 影响[5等方 面进 行 了研 究 . ] 3社 ] 3] - 由于《 地学 浅释 》 在晚 清地质 学 、 化 论思 想 的 传 进
第4 1卷 第 3 期 21 0 2年 5月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 汉 文版 )
J u n l fI n r Mo g l r lUn v r iy ( t r lS in e Ed t n o r a n e n o i No ma ie st Na u a ce c ii ) o a o
近 代地 质学 是在一 系列激 烈论 争过 程 中 向前 发展 的 , 如维 尔纳水 成论 派与 赫顿 的火成 论派 , 居维 叶 的灾
变论派 , 巴克 兰 的洪积论 派与 赖尔 的均 变论 派 , 世说 与进 化论 之 间的激烈 争论 等. 这些 争论 中 , 尔 的观 创 在 赖
点逐渐 成 占据 了主流地 位 , 观点 集 中反映 在他 的《 其 原理 》 纲 要 》 与《 中. 在《 原理 》 书 中, 尔 大量应 用前人 的地质 观测 资料 , 过 均变 论统 一 地说 明了地 质 现 象 , 明 了地 球 一 赖 通 说 地 壳 的变化 不是 什么超 自然力 量 或者 巨大 的灾变 造成 的 , 而是 由于最 平 常 的 自然力 在 漫 长 的时 间 里逐 渐 形 成 的. 应用 归 纳 的方 法证 明 了地球 表 面 的 变化 以及 造成 这 种 变化 的地 质 动力 学 ;举 例 说 明 各种 大气 、 他 生
播 以科 技著 作翻译 史等 方面 占有 重要地 位 , 因赖尔 地质学 著作 在整 个近 现代地 质学史 上 的特殊 重要 性 , 亦 它

惊涛拍岸——《地质学原理》读书笔记(二)

惊涛拍岸——《地质学原理》读书笔记(二)

惊涛拍岸——《地质学原理》读书笔记(二)吴胜明化石新知经典回放莱伊尔之中文译名•阅读原文《地质学原理》(以下都简称为《原理》)的作者,为英国著名地质学家,其名为Charles Lyell ,本书译为“莱伊尔”。

周邦立、周国信译的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著的《一个自然学家在贝格尔舰上的环球旅行记》(以下都简称为《环球旅行记》)中则把莱伊尔译为“赖尔”。

徐邦梁先生主编的《普通地质学》在“绪论”中写道:“英国地质学家莱尔(1791-1875)提出‘现在是了解过去的一把钥匙’……”你看,他又译为“莱尔”。

你看,一个莱伊尔,我手边的三本书,译成为三个中文名字。

一般对英文不熟悉,又很少接触地质学的读者,往往以为是三个人呢!解决的方法就是译者在第一次翻译人名时,一定要附上原来的英文,让读者明白。

至于这三个译名用哪个,是见仁见智之别。

我个人还是认为用“莱伊尔”为好。

一是莱比赖的笔画少;二是莱更像外国人,赖在中国作为姓氏,不明白的读者还认为是中国人,如电影中就有人认为马克思姓马为中国人;三是多“伊”,在书写时不会忘记写e 。

本书毕竟出版很早,是在解放前出版,书中不少的地名和人名,不是现在“约定俗成”的标准译名,在阅读时,一定要充分利用书后的“人名地名中英文对照表”。

在此,我仅举5例,加以说明。

1.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时,掩埋了两个城市,其中一座叫Pompeii ,现在通译为“庞贝”;而本书译为“潘沛依”;2.维苏威火山所在的城市叫Naples ,现在通译为“那不勒斯”;而本书译为“那波利”;3.大西洋上一个十分有名的火山群岛名为Canaries ,现在通译为“加那利”,而本书译为“卡内里”,三个字都不同,阅读时要十分注意;4.世界潮汐最为壮观的地方之一是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北纬45°,西经65°)处;本书译为新斯科夏,虽然仅一字之差,你在“世界地图册”上是找不到新斯科夏的;5.本书附了一部分地图,地图上的地名的中译名和书的内文的中译名不一致。

880地球科学基础考研参考书目

880地球科学基础考研参考书目

地球科学是一门涵盖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生物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地球科学基础是地球科学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对于考研备考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推荐一些地球科学基础考研参考书目,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地质学1. 《地质学概论》作者:程裕旺内容简介:本书详细介绍了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适合初学者阅读。

2. 《地球物理学基础》作者:周有光内容简介:该书系统介绍了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涵盖了地球物理学的主要内容,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过程有很好的帮助。

3. 《地球化学基础》作者:陈永昌内容简介:该书全面介绍了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于理解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二、地球物理学1. 《地球物理学导论》作者:王旭内容简介:该书系统介绍了地球物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理论,对于理解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2. 《地球电磁学》作者:杨庆玲内容简介:该书详细介绍了地球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适合地球物理学专业的考生阅读。

3. 《地震学基础》作者:王大年内容简介:该书系统介绍了地震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对于准备从事地震研究工作的考生有很大的帮助。

三、地球化学1. 《地球化学原理》作者:陈家炎内容简介:该书详细介绍了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适合地球化学专业的考生阅读。

2. 《地球化学实验指导》作者:王忠秋内容简介:该书系统介绍了地球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于准备进行地球化学实验研究的考生有很大的帮助。

3. 《地球化学方法》作者:贺振宇内容简介:该书详细介绍了地球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对于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工作的考生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本文推荐的地球科学基础考研参考书目,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希望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考试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

合肥工业大学考试科目代码表

合肥工业大学考试科目代码表

合肥工业大学考试科目代码表统考政治101 基础英语713 第四纪地质学410 “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息处理”432 素描人物写生502单考政治111 中外美术史及理论714 生物化学(二)411 半导体物理及器件物理433 色彩人生写生503MBA联考综合能力199 艺术设计史及理论715 理论力学412 “电动力学”和“信号与系统”434 城市规划设计与表现504 数学分析716 材料力学413 自动控制原理435 建筑设计与表现(一)505 统考英语201 单考数学717 机械原理414 电子技术(包括模电、数电)436 建筑设计与表现(二)506 统考俄语202 有机化学(一)718 汽车理论415 “数据结构”和“微机原理”437 建筑构造设计507统考日语203 地球科学基础719 生产计划与控制416 建筑构造438单考英语211 细胞生物学720 过程装备设计基础417 结构力学439二外德语212 遗传学721 造型设计基础418 水力学440二外法语213 建筑历史与理论722 工程光学419 工程热力学(二)441二外日语214 城市规划原理723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20 测绘科学基础442二外俄语215 建筑物理724 传感器421 物理化学443MBA联考英语299 光学(包含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422 生物化学(一)444自然辩证法原理401 固体物理学423 工程地质学445数学一301 经济学原理402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424 交通工程学446数学二302 科学社会主义403 金属学原理425 环境科学概论447数学三303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方法论404材料成型原理426 有机化学(二)448数学四304 英语专业综合考试(一)405 工程热力学(一)427 微生物学449英语专业综合考试(二)406 真空技术428 运筹与管理45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 高等代数407 电路429 企业管理451哲学711 高分子化学408 电力系统分析430心理学712 岩浆岩石学409 电力电子技术431 艺术设计与表现501。

动力地质学原理

动力地质学原理

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宇宙宇宙:古人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是无限、永恒、不断运动变化的客观物质世界。

“宇”是空间的概念,是无边无际的;“宙”是时间的概念,是无始无终的。

一、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宇宙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任何宇宙空间无一不是物质的或由物质构成的。

但宇宙中的物质存在于多种形式,一部分物质以电磁波、星际物质等形式呈连续状态弥散在宇宙空间;另一部分物质则积聚、堆积成团,表现为各种堆积形态的聚集实体。

如地球、月球、行星、恒星和星云等。

把包括星际物质和各种积聚态实体在内的所有宇宙星体统称为天体。

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 ,恒星(star),星际物质——星际云——星云(一)、恒星(star):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自身能够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

其主要特征是:1、宇宙最重要的天体,集中了宇宙中相当大的能量;2、构成恒星的主要气体为氢、次为氦,其他元素少;3、拥有巨大质量是恒星能发光的基本原因;4、体积悬殊,小则直径千km,大者为太阳的2000倍;5、平均密度相差悬殊;6、距地球非常遥远,最近的半人马座a星4.3 l·y;7、恒星不恒,一直在运动。

(二)星际物质、星际云和星云:1、星际物质:在恒星与恒星之间存在广阔的空间,称为星际空间。

弥漫于星际空间内极其稀薄的物质称为星际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

2、星际云:星际物质的密集形式。

3、星云:星际物质更加庞大和更加密集的形式,呈云雾状。

(三)天体系统(sphere systems)和星系:宇宙中物质是运动的,并有一定的系统和规律,相互吸引和旋转,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如月地系统,太阳系、银河系等。

二、宇宙的起源:20世纪初,天文学家斯里弗尔(V.M.Slipher)发现星系以每秒数十万米高速退行;1929年,哈勃(E.P.Hubble)观测到河外星系退行资料,离我们愈远退得愈快;1916年,爱因斯坦(A.Einstien)提出广义相对论,演绎出宇宙在膨胀的理论;天文学家继续观测证明,宇宙在膨胀;宇宙大爆炸的产物; 距离今约150亿年。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

地质发展简史1.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的萌芽时期(远古~1450)岩石和矿物知识的积累对地质作用的认识对地球的启蒙认识中世纪的地质学2.地质学的奠基时期(1450~1750)地质哲学思想的初步发展对化石和地层的认识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的发展3.地质学的形成时期(1750~1840)地质考察旅行的兴起水成论和火成论地质学体系的形成灾变论和均变论4.地质学的发展时期(1840~1910)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动力地质学地槽地台学说和全球地质构造的理论综合5.20世纪地质学的发展(1910~ )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的新阶段及板块构造学说地质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地球神奇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殊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辟、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源远流长。

在蜿蜒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朴素的地质知识逐渐形成为了地质科学的知识体系。

根据地质知识发展的程度,并参照其社会文化背景,可将地质学发展史划分为5个时期。

①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萌芽时期(远古~1450),以认识的直观和解释的猜测性为主要特征。

②地质学奠基时期(1450~1750),其特征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诞生,地质知识趋向系统化。

对地质现象试作理性解释,并逐步建立了观察和推理方法。

③地质学形成时期(1750~1840),一方面地质知识得到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人们将地质作用、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加以思量,赋予解释。

地质思想、理论和学说十分活跃,由此初步形成为了地质学体系。

④地质学发展时期(1840~1910),其特征是地质知识和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了综合分析方法,初步提出了全球性地质发展史的认识。

⑤20世纪的地质学(1910~ ),这一时期特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地质学说、地质学理论不断涌现,地质学分支学科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的其他学科相互沟通,形成为了全球性地质学体系。

报刊分类代码

报刊分类代码
290 G24 群众文化工作
291 G25 图书馆学、图书馆工作
292 G256 文献学、图书学
293 G26 博物馆学、博物馆工作
294 G27 档案学、档案工作
295 G3 科学学、科学研究工作
296 G30 科学研究理论
297 G31 科研工作
298 G32 世界各国科学研究工作与组织
135 E59 其他军兵种
136 E7 军事教育、军事训练
137 E8 战略、战役、战术
138 E89 军事史(战史)
139 E9 军事技术
140 E91 军事技术基础科学
141 E92 武器、军用器材
142 E95 军事工程
143 E96 军事通信
144 E99 军事地理
145 E[992] 军事测绘学
34 C91 社会学
35 C911 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
36 C912 民族学
37 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38 C913.6 老年学
39 C92 人口学
40 C93 管理学
41 C931.4 文书工作
42 C96 人才学
43 D 政治、法律
44 D0 政治理论
45 D03 国家行政管理理论
321 G613 各科教育
322 G615 教师与学生
323 G62 初等教育
324 G621 一年级
325 G622 二年级
326 G623 三年级
327 G624 四年级
328 G625 五年级
329 G626 六年级
330 G63 中等教育
331 G630 初中

地质学基础全套讲义

地质学基础全套讲义

地质学基础全套讲义《地质学基础》讲义前⾔⼀、课程介绍1、课程性质地质学基础是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学⽣开设的⼀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程。

本课程对引导学⽣学习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具有重⼤作⽤,能够使学⽣树⽴科学的地球观和世界观,初步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其他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的任务(1)⽬的:使学⽣对地质学有⼀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逐步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的思维⽅法,为进⼀步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任务:学习和掌握地质学主要分⽀学科的基本内容、意义及相互关系,从地球的组成、演化与各种地质作⽤的性质、特点、过程和结果⼊⼿,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概念和术语、重要理论及地质思维和分析的基本⽅法。

3、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学⽣在低年级最先学习的⼀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城乡规划综合实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的⾃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地资源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1、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及研究⽅法;现代地质学发展的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不同圈层的特点;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地壳类型及其特点;软流圈和岩⽯圈的特点;地质作⽤的分类;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及其基本特征;矿物的分类;⽕成岩的分类,代表性的岩⽯及其特点;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影响变质作⽤的因素;变质作⽤的类型及相应的变质岩;板块边界的类型;岩层的产状要素;褶曲的分类;断层的分类;描述地震特征的相关术语;⽕⼭和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类的演化阶段。

重要术语:重⼒异常;地磁异常;地热增温级;克拉克值;硅铝层;硅镁层;软流圈;岩⽯圈;地质作⽤;矿物;岩⽯;晶质体;⾮晶质体;类质同像;同质多像;解理;风化壳;变质作⽤;变质强度;接触变质晕;双变质带;贝尼奥夫带;构造运动;构造变动;地槽;地台;地盾;板块;褶曲;地形倒置;断层;地层层序律;化⽯;标准化⽯;地层;岩相;构造旋回;沉积旋回;矿⽯;矿床;品位。

“大地质”培养理念下“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以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大地质”培养理念下“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以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引领思想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今能源结构调整、就业形势低迷的背景下,“普通地质学”面临课时少、内容多、教学尺度难以
把握、考核评价指标不全面的问题。在拓宽基础、淡化专业的背景下,从改变教学模式、拓展实践渠道、完善学习平台、改革考核方
式等方面入手,建立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大地质”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适应多行业需求的地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 61 -
教育教学论坛
2021 年 6 月
新生,授课老师必须保证学生能够对课程主要内 容循序渐进地领悟和掌握。这些现实情况,使得教 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占用了大量的课程教 学时间。如果课堂上讲授拓宽学生视野的内容多 的话,占用课堂时间多,影响教学进度;拓展范围 太广的话,过于抽象会使得新生接受起来有难度, 两者较为矛盾,难以平衡。教师只能首先保证基本 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往往难以 兼顾对学生地质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学 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依赖教师的讲解,对地质现象 的理解不够深刻,仅停留在教师讲解的描述阶段, 缺乏独立思考和能力培养的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不够浓厚,热爱地球科学的情感尚未完全培养起 来。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仅 停留在表面记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久而久之会 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造成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 转专业学生数量可能有所增加。
测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22-0061-04
[收稿日期]2021-01-18
一、前言 “普通地质学”是石油及地矿类高校地学类相 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引导新生走进地质 科学殿堂的入门课程和启蒙课程[1,2]。通过系统的 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 础知识、动力地质作用原理,建立地质学的思维方 法,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工作技能,为后继专业课程 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对人与地质环 境相互依存关系的了解,建立合理保护地质环境 的现代地球科学意识。在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 与技术学院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 学、地理信息科学等四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 案中,普通地质学均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 程,共48学时,其中课程学时40,实验学时8学时, 授课时间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

中国科学院大学620普通地质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620普通地质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普通地质学》主要讲授地质学入门知识体系,是地质学各二级学科或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介绍地质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层圈构造及各层圈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常见矿物和岩石、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特征、岩石圈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演变历史、地质历史上地球生物演化概况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准确掌握地球的时空演化,尤其要深刻理解岩石圈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四维动态演化过程。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质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

考生应关注我国乃至全球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和最新研究进展,学会运用基础数理知识分析重要地质现象和过程。

一、考试内容(一)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及发展历史2. 地质作用的特点和地质学研究方法2. 中国地质学研究优势(二)地球的基本知识1. 地球的形态和大小2. 地球的物理性质2. 地球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地球层圈构造及各层圈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三)矿物1. 定义及主要性质2. 常见造岩矿物(四)岩浆作用和岩浆岩1. 岩浆作用的基本概念2. 火山与火山活动3. 侵入岩的基本特征4.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特征5. 岩浆岩的基本类型及其代表性深成岩与喷出岩6. 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五)外动力地质作用和沉积岩1.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2. 沉积岩类型3. 沉积构造及其地质意义4. 常见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六)变质作用和变质岩1. 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变质作用的方式2. 变质岩的结构、构造3. 四类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4. 常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七)地质年代学1. 相对地质年代2. 标准化石3. 同位素地质年代、常见同位素测年方法与新进展4. 地质年代表5. 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和切割律的含义及其地质意义(八)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1. 地震基本概念与地震波2.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及其划分依据3. 地球内部主要的地震不连续面4. 岩石圈与莫霍面5.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九)构造变形与地质构造1. 岩石变形与地质构造2. 褶皱与断层3. 脆性断层与韧性断层4. 地层或地质体的接触关系及其地质意义(十)板块构造学基础1. 大陆漂移2. 海底扩张3. 板块构造基础知识(十一)风化作用1. 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2.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3. 风化作用的产物4. 古风化壳与残积物5. 夷平面(十二)河流及其地质作用1. 河流的形成2. 阶地的成因分类3. 河流的侵蚀作用4. 河流的搬运作用5. 河流的沉积作用(十三)海洋及其地质作用1. 海洋概况2. 海水运动及其地质作用3. 海底沉积物(十四)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1. 湖泊概述2. 湖泊的沉积作用3. 沼泽及其地质作用(十五)冰川、地下水和风的地质作用1. 冰川地质作用2. 地下水地质作用3. 风的地质作用(十六)块体的地质作用1. 崩塌2. 滑坡3. 泥石流(十七)地球的演化1. 地球的天文时期2. 隐生宙时期3. 显生宙时期(十八)人类社会和地质环境1. 城市兴衰与地质环境2. 人体健康与地质环境3. 废物处理的地质环境4. 人为地质作用(十九)常见地质图件的制作和解译1. 地质图的制作和解译2. 地质剖面图的制作和解译3. 综合地层柱状图的制作和解译二、考试要求(一)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1. 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及发展历史。

山东科技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山东科技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生招生专业参考书目初试科目参考书目(按科目代码顺序)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查范围同统考政治241英语(单考):考查范围同统考英语243法语:《法语》马晓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601运筹学:《运筹学基础及应用》胡运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602古生物地史学:《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603数学分析:《数学分析》(三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04法理学:《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05基础英语:①《高级英语》(1-2)张汉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②《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③《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④《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801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徐志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02安全系统工程Z:《安全系统工程》徐志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03采矿学:《采矿学》徐永圻,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804采矿学Z:《采矿学》徐永圻,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805弹性力学:《弹性力学》吴家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06工程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第三版)黄谕祥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807水力学:《水力学》吴持恭,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或第四版808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第三版)汪应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09系统工程Z:《系统工程》(第三版)汪应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10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原理、方法和应用》邬伦,科学出版社,200481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地质出版社,1995812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13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Z:《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14弹性力学:《弹性力学简明教程》(三版)徐芝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15工程经济学Z:《工程经济学》宋伟,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816结构力学:《结构力学Ⅰ》(二版)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7结构力学Z:《结构力学Ⅰ》(二版)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8流体力学:《流体力学》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19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820机械原理:《机械原理》(七版)孙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21机械原理Z:《机械原理》(七版)孙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22微机原理:《PC机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二版)李恒文,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23微机原理Z:《PC机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二版)李恒文,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24物流工程Z:《物流工程》姚冠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25电子技术: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26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北大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地质学史上的15大地质理论

地质学史上的15大地质理论

地质学史上的15大地质理论!地质学发展至今,产生了一系列假说和理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验手段的进步,一些逐渐被验证被广泛接受,一些则被淘汰。

小桔梳理了地质学史上的15大地质理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01水成论18世纪到19世纪之交,地学史上爆发了一场水成论与火成论的激烈争论.水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水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水成岩.火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火山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岩。

水成论学派以德国地质学家魏尔纳(A G.Werner,1749一1817)为代表。

魏尔纳认为,所有地层是地球在原始洪水期沉积而成,水是地壳形成与变化的唯一动力,而地下火的作用是次要的、局部的.纪元前,古罗马人已发现尼罗河两岸周期性地被洪水淹没、尼罗河在三角洲不断增大。

另外,陆地上存在海相介壳动物化石等这些都是证据.水成岩1787年,魏纳发表著作《岩层的简明分类和描述》,将萨克逊地区地层从老到新划分为:原生岩,含花岗岩、片麻岩、云母板岩、蛇纹岩、玄武岩、斑岩、正长岩。

过渡岩,含硬砂岩、砂质板岩、灰岩。

盖层岩,含砂岩、灰岩、石膏、岩盐、煤。

冲积岩,含现代粉砂、粘土、沙、砾石、泉华、泥炭.魏尔纳由此推论,这个层序适合于全球,称之为“万有建造”(Universal Fornrations)。

02火成论火成论学派以英国地质学家郝顿(J。

Hutton,1726-1797)为代表。

赫顿认为:花岗岩是熔融岩浆冷却的产物,岩浆充满了地球内部,岩桨上涌形成山脉,而流水长期剥蚀又使高山夷为平地,地面下沉到水面以下接受新的沉积.1795年,赫顿发表了著作《地球的理论,证据和说明》.他认为被水成论学派列为第一类岩石的花岗岩、片麻岩等不可能在洪水中形成.火成论并不认为火是地质变化的唯一动力因素,而认为水与火都起作用,这一点与水成论认为水是唯一的动力因素有所不同。

花岗岩样品赫顿还发现了泥盆系红砂岩与其下志留系的不整合接触,从而推论地球历史上曾有多次这种造山-夷平-沉积的旋回。

东北石油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东北石油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8 东北石油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专业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2地球化学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3地质工程参考书目1、《地震勘探原理》 <第三版)陆基孟主编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原理》<第一版)王秀明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3、《地球物理学基础》<第一版)张美玲主编 <自编教材)4、《地球科学概论》 <第一版)柳成志等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5、《信号分析与处理》王云专、王润秋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沉积岩石学》 <第四版)朱筱敏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2、《岩浆岩与变质岩简明教程》李捷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3、《石油地质学》 <第四版)刘广弟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4、《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戴俊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油气地球化学》卢双舫,张敏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2、《地球化学》韩吟文、马振东主编,地质出版社3、《地球科学概论》柳成志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4、《石油地质学》 <第四版)刘广弟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1、《石油地质学》 <第四版)刘广弟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2、《地球科学概论》柳成志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3、《沉积岩石学》 <第四版)朱筱敏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4、《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戴俊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张明学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地球物理测井》宋延杰、陈科贵、王向公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年3、《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宋延杰、胡玉双主编,大庆石油学院自编教材4、《信号分析与处理》王云专、王润秋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5、《油田开发地球物理》蔺景龙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石油地质学》 <第四版)刘广弟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2、《地球科学概论》柳成志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3、《沉积岩石学》 <第四版)朱筱敏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4、《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戴俊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石油地质学》 <第四版)刘广弟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0852172、《地球科学概论》柳成志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地质工程 <专业学3、《沉积岩石学》 <第四版)朱筱敏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位)4、《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戴俊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 ,科学出版社2、《石油工程》 ,陈涛平 ,石油工业出版社0820013、《钻井工艺原理》 <上、中、下) ,刘希圣 ,石油工业出版油气井工程社4、《胶体与表面化学》第三版,沈钟 ,化学工业出版社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3油气储运工程08521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70300化学1、《渗流力学》 ,翟云芳 ,石油工业出版社2、《石油工程》 ,陈涛平 ,石油工业出版社3、《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岳湘安 ,石油工业出版社4、《油层物理》 ,何更生 ,石油工业出版社1、《工程流体力学》 ,杨树人 ,石油工业出版社2、《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冯叔初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3、《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杨筱蘅 ,石油大学出版社4、《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冯叔初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工程流体力学》 ,杨树人 ,石油工业出版社1、《分析化学》上册 <第五版) ,武汉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部分)》林树昌,高等教育出版社;3、《无机化学》 <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4、《物理化学》 <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5、《有机化学 <三版)》 ,胡宏纹 ,高等教育出版社;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083002环境工程085216化学工程 <专业学位)6、《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王桂茹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7、《高分子化学》 <第四版)潘祖仁 ,化学工业出版社1、《化工原理》 (修订版 >夏清 ,天津大学出版社2、《有机化学》 (第二版 >徐寿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3、《化工热力学》 <第二版)陈新志 ,化学工业出版社4、《反应工程》 (第二版 >李绍芬主编5、《物理化学》 (第四版 >,傅献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6、《生物质化工与生物质材料》,黄进 ,化学工业出版社7、《化工原理》 (修订版 >夏清 ,天津大学出版社8、《有机化学》胡宏纹,高等教育出版社9、《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10、《表面活性剂作用原理》赵国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廷耀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环境监测》奚旦立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3、《化工原理》 <修订版)夏清 ,天津大学出版社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化工原理》 (修订版 >夏清 ,天津大学出版社2、《有机化学》 (第二版 >徐寿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3、《化工热力学》 <第二版)陈新志 ,化学工业出版社4、《反应工程》 (第二版 >李绍芬主编1、《材料力学》刘鸿文,高教出版社2、《理论力学》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 ,高教出版社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3、《工程流体力学》杨树人 ,石油工业出版社参考书目4、《机械设计基础》杨可祯,编高教出版社5、《材料科学基础》谢希文,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6、《金属腐蚀理论及应用》魏宝明,化学工业出版社7、《工程力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高教出版社8、《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黄长艺,机械工业出版社9、《弹性力学》徐芝伦;高教出版社.0852061、《工程热力学》 ,沈维道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动力工程 (专业学位 >2、《传热学》 ,杨世铭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0807003、《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彦启森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社;理 <土木)4、《锅炉原理》 ,樊泉桂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0814001、工程力学 <静力学、材料力学) <第四版)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版;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计算》(上>,包世华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版;4、《钢结构》 ,陈绍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版;5、《传热学》 <第四版) ,杨世铭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土木工程6、《空气调节》 ,薛殿华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7、《供热工程》 <第四版) ,贺平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水质工程学》李圭白,张杰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水分析化学》 <第三版)黄君礼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第二版)》严煦世刘遂庆主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工程力学 <静力学、材料力学) <第四版)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0817Z1石油与化工防 2、《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中国建筑工灾减灾工程业出版社 ,新版;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 (专业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计算》 (上 >,包世华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版;4、《钢结构》 ,陈绍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版 .1、工程力学 <静力学、材料力学) <第四版) ,作者:北京学位 >080800电气工程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版、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计算》(上>,包世华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版、4、《钢结构》 ,陈绍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版、5、《传热学》 <第四版) ,杨世铭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6、《空气调节》 ,薛殿华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7、《供热工程》 <第四版) ,贺平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水质工程学》李圭白,张杰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水分析化学》 <第三版)黄君礼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严煦世刘遂庆主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中国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外国建筑史》 <19 世纪末叶以前) <第四版) ,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快速建筑设计方法入门》,黎志涛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 ,张文忠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5、《建筑构造》 <上册) <第三版) ,李必瑜魏宏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3、《电机与拖动基础》李发海清华大学出版社4、《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黄俊机械工业出版社5、《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085207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2电气工程 <专业学版)位)3、《电机与拖动基础》李发海清华大学出版社4、《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黄俊机械工业出版社5、《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信号与系统》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0810002、《通信原理》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3、《数字信号处理》程佩清信息与通信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4、《通信电子线路》于洪珍电子工业出版社1、《信号与系统》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0852082、《通信原理》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电子与通信工程 <专3、《数字信号处理》程佩清清华大学出版社业学位)4、《通信电子线路》于洪珍电子工业出版社1、《自动控制原理》 <上、下册)李友善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2、化工过程控制工程 <第二版)王骥程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0811003、《过程计算机控制》王锦标清华大学出版社控制科学与工程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5、《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6、《数字信号处理》程佩清清华大学出版社1、《自动控制原理》 <上、下册)李友善国防工业出版085210社 2002、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第二版)王骥程编著化学工业出版2控制工程 <专业学社位)3、《过程计算机控制》王锦标清华大学出版社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0820Z2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3500软件工程085211计算机技术 <专业学位)085212软件工程 <专业学位)078401教育技术学0818Z2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120200工商管理120201会计学0818Z15、《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6、《数字信号处理》程佩清清华大学出版社1、《信号与系统》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2、《数字信号处理》程佩清清华大学出版社3、《过程计算机控制》王锦标清华大学出版社4、《自动控制原理》李友善国防工业出版社5、《数字图像处理》何东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2、《 C 程序设计》谭浩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3、《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1、《数据结构 C 语言版》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2、《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3、《 C 程序设计》谭浩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4、《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1、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导论》尹俊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数据结构 C 语言版》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3、《信息化教育概论》南国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教案系统设计》 (第五版 >汪琼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5、《信息技术教案应用》师书恩,高等教育出版社6、《学与教地心理学》皮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1、《数据结构 C 语言版》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2、《计算方法》刘华蓥,哈工程出版社3、《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4、《 C 程序设计》谭浩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1、《管理学》 ,周三多 ,高等教育出版社;2、《财务管理》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3、《技术经济学》 ,傅家骥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油气资源经济与管4、《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理社;5、《中级会计实务》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经济科学出版社;6、《审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经济科学出版社;7、《石油产业经济学》 ,杨嵘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8、《现代工程管理》 ,戴大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现代工程管理》 ,戴大双 ,高等教育出版社;085239、《管理学》 , 周三多 高等教育出版社;2 , 工程管理 (专业学位 >3、《技术经济学》 ,傅家骥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4、《企业战略管理》刘冀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 .1251001、《 2018 年 MBA 联考考试大纲》 ,机械工业出版社;工商管理 (专业学位 > 2、《 2018 年 MBA 联考辅导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子科学学院所有专1、《信号与系统》郑君里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业1、《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 <上下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 年出版)2、《中国近代史》李侃等著 ,中华书局第四次修订本030204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 中共党史编写组 ,2018 年版4、《政治学原理》宋玉玲编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年版 .1.《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0701043.《数值分析》李庆扬等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应用数学4.《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程其襄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社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年版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编写课题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年版 .040100教育学0401Z1 外国语言教育学0401Z2 体育教育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王鹤岩、张志顺等编箸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 .4、《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 ,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等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年版;2、《教育学基础》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年版;3、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 .4、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5、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6、皮连生 .《学与教地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7、陈琦、刘儒德 .《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8、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9、潘懋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2015年北京大学604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北京大学地质学基础与高等数学考研真题2006年北京大学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2005年北京大学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2004年北京大学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2015年北京大学604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第一部分 高等数学(75分)1.计算题:5个积分的计算.(20分)2.已知曲线,求该曲线上任一点处切线的截距之后.(10分)3.已知与的关系式,求关于的二阶导,一阶导的加减乘除.(10分)4.已知,求它们围成的图形的面积.(10分)5.已知一个微分方程,求其通解.(10分)6.已知锥面与平面围成的区域为,求三重积分.(15分)第二部分 地质学基础(75分)1.名词解释( 20=10×2)(1)标准化石(2)上层滞水(3)竖直褶皱(4)地质作用(5)不整合(6)侵蚀基准面(7)岩墙(8)节理(9)波切台注:(10)暂缺2.判断题( 10=10×1)题目暂缺,主要考点涉及侏罗纪地质年代、岩溶定义、地震的要素、风的磨蚀作用等.3.简答题(30=5×6)(1)影响风化作用类型和速率的因素.(2)三角洲与冲积扇的异同点.(3)冰川沉积作用类型及特点.(4)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各地貌示意图及成因.(5)为什么地球经过数百年的侵蚀还未削平?请列举具体原因.4.论述题(15分)论述海洋环境分带性及其特征.2007年北京大学地质学基础与高等数学考研真题信用市机密北京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料目:地质学基础与高等数学考试时间,卫庭冷I肚司丈干招生专业*研究方向:说删:答题--律写在答题纸上(含填空题、选择屈等客睨题}.写在此页上无效“地质学基础部分(75分)"I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分)1.焚雀面2.地热梯投3.矿物4.残积物5.左旋断层6.笔座阶地7.泉华&沙嘴9.构造窗10.岩株…正误判别(每题1分,共10分〉I一料■时性河流是降水或融雪产生的一系列细水流沿斜坡运动而形成的。

惊涛拍岸——《地质学原理》读书笔记(一)

惊涛拍岸——《地质学原理》读书笔记(一)

63化 石2021年 第2期经典回放惊涛拍岸——《地质学原理》读书笔记(一)吴胜明编者按 明年(2022年),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

正当本刊筹划组稿纪念之际,恰知著名科普作家、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吴胜明先生整理了自己阅读《地质学原理》的读书笔记,其中不仅涉及通过品读《地质学原理》而获得的地质学知识和个人心得,还镶嵌了与中国地质学会的开创前辈们相关的诸多事迹,读来情趣盎然又获益匪浅。

因此,本刊特邀吴先生将此读书笔记整理成文在本刊连载,权作对中国地质学会及前辈们的一份致敬。

从今天开始,笔者来谈谈个人学习英国19世纪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Charles Lyell ,1797~1875)先生的经典著作《地质学原理》的心得、体会、收获并与各位交流、共享。

因为这本书是讲地质学的,就要了解地质学是什么,笔者从中国两位著名地质学家的工作讲起,并且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

本书译者徐韦曼先生简介——名师与“十八罗汉”诞生本书,即《地质学原理》的译者徐韦曼先生,是中国地质界有名的“十八罗汉”之一。

“十八罗汉”是20世纪初,由留洋海归的中国地质学家自己培养的中国第一代地质专业人才。

因为当时33人入学,最后18人拿到毕业证书,故称“十八罗汉”。

为什么要办这么一个“学校”?老师又是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办的?中国的地质事业和辛亥革命相关。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第二年1912年在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在实业部矿政司下设地质科,科长由1911年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学系毕业的章鸿钊(1877~1951年)担任。

这是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有“地质”行政机构。

1913年,政府北迁到北京,机构设置有变动,在农商部下设立了地质调查所,由1911年从英国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留莱伊尔学归来的丁文江先生担任所长。

丁先生又把原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地质科的章先生请到北京来一起共事。

两位先生当时都明白,搞地质工作就靠自己这两位海归是不行的。

地质学一级学科代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地质学一级学科代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地质学一级学科代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变化规律的学科,涉及地质构造、岩石、矿产、地球化学、地貌和地质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地质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我们认识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理解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它的形成和演化却是一个复杂而长久的过程。

地质学作为一级学科,通过研究地球的各个层面,从微观到宏观,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

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地质学家们对地球内部的各种构造、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地球表面呈现出来的各种地貌现象的成因。

通过研究岩石学,我们能够了解岩石的种类、组成和形成的环境,从而推断出地球上各种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地球化学是地质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地球物质的成分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地球上各种元素和同位素的分析,地质学家们能够推断出地球物质的来源和演化历程,进而对地球的历史进行重建。

地质历史的研究使我们能够了解到地球上各种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以及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地质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比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通过对地质学原理的应用,我们能够提前预警和防范这些自然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总而言之,地质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仅与地球科学相关,还与其他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地质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同时,地质学也帮助我们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地质学作为一级学科,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地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指全文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安排方式。

一个清晰合理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并把握文章的关键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4《动力地质学原理》考试内容范围
动力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运动规律,既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同时又是学习其他地质分支学科的基础。

《动力地质学原理》从本质来说,与《普通地质学》或者《地质学基础》类似,是地质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动力地质学原理》系统全面地介绍地球基本知识;研究地球运动的动力类型和来源、各种动力如何驱使地球不断运动以及运动的过程和产物;研究各种动力改造地表以及物质循环规律等等。

一、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球的最基本认识,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发生的过程和基本原理,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生的基本原理,地球圈层的形成演化及岩石圈运动方式,等。

进而,让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建立地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思路的最基本轮廓。

二、本课程考试包括的基本内容:
(一)、地球和地壳
1.包括地球的空间位置、物理性质及结构、表面形态;
2.地壳的物质组成(化学组成;地壳的矿物组成及矿物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岩石的结构构造和基本类型,等);
3. 地质时代(相对地质时代,同位素地质时代);
4. 地质作用概述(两种分类及其基本概念)。

(二)、内动力地质作用
1.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基本标志;主要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态组合特征;构
造运动的时间性、方向性差异:地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岩浆作用: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岩浆作用的概念及基本类型;岩浆侵入作用及其主要特征;火山作用及主要特征;岩浆活动的基本规律。

3.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三)、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概念、基本类型、影响因素;风化壳。

2.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地面暂时流水地质作用;河流的基本特征(水动力特征);河流侵蚀作用(下蚀的基本原理和造成的地质现象;侧蚀的基本原理及其地质现象;溯源侵蚀的原理及其地质现象);河流搬运作用(原理及搬运过程中的颗粒演变);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场所及其沉积类型);河流地质作用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3.地下水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基本特征;地下水的剥蚀作用(溶蚀及机械剥蚀)、其搬运和沉积作用;岩溶相关概念及其形成和发育条件、主要的岩溶地貌类型。

4.冰川地质作用:冰川基本特征;冰川的剥蚀作用及其地质现象;冰川搬运的原理及特征;冰川沉积原理、沉积场所及冰碛物特征。

5.海洋地质作用:海水的动力特点;浅海地质作用;半深海及深海地质作用。

6.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湖水动力特点;湖泊地质作用的类型;湖泊和沼泽的生物沉积作用。

7.风的地质作用:风的动力特点;其剥蚀的主要方式和产物;搬运的原理和搬运过程中颗粒的变化;风沉积作用的原理和主要类型。

8.负荷地质作用:其原理和基本类型;崩落(塌)作用的因素和崩积物;潜移作用;滑动作用;流动作用(泥石流)。

(四)、地球圈层的形成和岩石圈的运动:
1.地球圈层的形成和演化:地壳及其圈层的形成;大气圈及水圈的形成和演化;生物圈的形成和演化。

2.岩石圈的运动:板块概念、运动特征及运动机制;海地扩张的方式和证据;大陆板块的主要运动方式;全球大陆的演化。

三、推荐参考书目
1.李叔达主编,《动力地质学原理》(第二版),地质出版社,1994;
2.夏邦栋主编,《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96;
3.宋春青等编著,《地质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李亚美等编,《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3。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本课程主要强调“三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
2.本门课程考试是建立在学生地质专业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基础上(或同等学历)的,所以考试内容的深度不仅仅限于本课本及参考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