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9
《曹冲称象》教学教案
《曹冲称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内容。
(2)了解曹冲称象的背景和意义,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内容。
(2)了解曹冲称象的背景和意义,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2)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性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内容。
(2)准备好生字词卡片和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设计好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问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曹冲称象》的故事内容。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生字词和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曹冲称象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对这个故事有什么了解?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分析故事:(1)学生讲述故事的大意,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曹冲称象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曹冲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曹冲称象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掌握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 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和尊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导入,例如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曹冲,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等。
2. 学习内容(30分钟)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曹冲称象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曹冲即是曹操之子,他在年幼时就展示了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接着,教师详细说明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例如:选择一只乖巧顺从的小象,给予其适当的奖励,然后利用香草诱导小象学会行动,最后把草香放在象的鼻子上,象会根据草香的方向去行走,最终实现曹冲称象的目标。
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生动的例子和情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曹冲称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例如选取合适的小象、给予奖励的方式等。
3. 实践操作(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曹冲称象的实践操作。
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只代表小象的同学,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在操作后进行总结和评价。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和技巧,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曹冲称象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结合了历史故事和实践操作,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一等奖公开课教案: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一等奖公开课教案: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曹冲、称象、曹操、军士”等词语。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曹操、称象”等词语造句。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2. 学会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曹冲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知识与技能1. 生字词的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过程与方法1.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单介绍曹冲。
2.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曹操会派曹冲去称象吗?二、新课(15分钟)1. 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的大意。
三、课堂练(10分钟)1. 让学生用“曹操、称象”等词语造句。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句子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 提问:你们觉得曹冲为什么能够称出大象的重量呢?3.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类似方法解决的问题?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长协助孩子用“曹操、称象”等词语造句,并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和生字词,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曹冲称象》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增强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3. 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
2.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和行为动机。
3. 掌握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
教学准备1. 部编二上语文教材。
2. 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4. 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一幅有关《曹冲称象》的图片导入,引发学生对于主题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于象的了解,引导他们思考象的特点和象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阅读和理解(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曹冲称象》。
2. 学生回答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检验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曹冲和其他人物的形象特点。
2. 分析曹冲和其他人物的行为动机,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和情感因素。
词汇和句型练习(10分钟)1. 教授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
2. 学生进行词汇和句型练习,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创造思维发展(15分钟)1.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设想自己是曹冲,如何解决称象难题。
2. 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鼓励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2. 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中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文化,了解其他与象相关的传统故事或文化象征。
2. 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或写作任务,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领域。
该教学设计以部编二上语文教材中的《曹冲称象》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通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并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精选5篇)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精选5篇)《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冲、再、岁”等8个生字和2个新部首,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四幅图、实验物品。
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称东西吗?板书“称”,学生齐读“称”。
2、你们见过大象有多大?这么重的大象古时候怎么称呢?板书“象”,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
3、“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么称的称出来了吗?)同学们真是爱思考、爱动脑筋的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你们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
再指名读课文。
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2、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
找出文中的人物。
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3、小组合作学习(1)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2)划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读正确。
(3)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4、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5、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曹冲)补充课题,曹冲是曹冲的儿子,曹操是什么人?(古时候的大官)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
一等奖公开课教案: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一等奖公开课教案: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准备- 课文《曹冲称象》的课本和复印件- 图片或视频素材:象的图片、曹冲称象的插图或视频- 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预习导入(10分钟)- 让学生观察象的图片,让他们说出自己对象的认识和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象的特点。
- 引导学生关注象的体型、外貌和行为,并与人类进行对比。
阅读理解(15分钟)- 学生阅读课文《曹冲称象》,并回答相关问题。
-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曹冲称象的用意和寓意。
词语学习(10分钟)- 教授生字词:称、象、无论如何、笑话等,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 进行词语搭配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词汇。
听力训练(10分钟)- 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曹冲称象》,让学生跟读。
- 引导学生注意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帮助他们提高听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思考讨论(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曹冲称象的用意和寓意,以及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进行交流。
拓展活动(10分钟)-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一个简短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选择其他动物和人物进行类似的故事创作。
归纳总结(5分钟)- 归纳整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总结故事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故事中的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鼓励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曹冲称象》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理解、听力训练和思考讨论,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展示了一定的创造力。
《曹冲称象》教案
《曹冲称象》教案《曹冲称象》教案(通用16篇)《曹冲称象》教案篇1【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再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知识与技能1.在制作过程中学会看一些纸工折粘的符号;2.学会画点画线的标记方法。
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对称形折纸、剪纸法来制作纸手工艺品;2.巩固折、画、剪、粘等手工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认真、耐心、细致与合作的习惯;2.渗透语文学科知识,在学学玩玩说说中体会乐趣,增强动手动脑和创作能力,激发劳动兴趣。
【教学设计】下面我简要说说如何指导学生折纸、画点、画线这一教学过程。
这也是本课中我将攻克的教学难点。
定位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卡纸,然后指导学生将纸对折再对折变成边长为12厘米的小正方形。
折好后,让学生检查小正方形的边沿是否都对齐,然后重点提醒学生要将纸的开口朝右朝下地平放在桌面上。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纸的对折和摆放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最后裁剪出的作品能否展开变成曹冲称象模型,所以特别需要指导和提醒学生准确操作。
)定点完成定位后,提示学生拿好铅笔和直尺。
先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演示,一边听我的讲解,如何在折好的小正方形的每条边沿上标注出两个三等分点。
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回忆标注:将尺跟纸边对齐,每四厘米画一个点。
边上的八个三等分点标注出后,还要再标注中间的四个点。
我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该如何标注。
然后确定一个方法,如:将尺对齐左右两边的点摆放,每四厘米画一个点。
最后给这12个点分别用字母标注好。
(设计意图:四条边上的8个点的确定能为下一步准确快速画线提供帮助;而中间4个点的确定则能使所画线条的长短方位更加精确。
) 定形有了纸上的这12个点,下面画线条就能比较容易把握了。
我仍旧先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演示,一边听我的讲解,即如何利用三等分点将线条标注好。
公开课教案【一等奖】: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一等奖】: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价值观- 掌握一些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的理解- 寓意和道德价值观的理解- 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掌握教学准备- 部编二上语文教材《曹冲称象》-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教学流程1. 导入 (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以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
2. 故事阅读 (15分钟)- 学生跟随课本,齐读故事《曹冲称象》。
- 教师适时停顿,解释一些生词和难点,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3. 讨论与思考 (10分钟)-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例如:曹冲为什么要称象?他是怎么称象的?曹冲称象的寓意是什么?-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讨论。
4. 阅读理解 (15分钟)-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相关练习,并回答问题。
- 教师适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寓意和道德价值观。
5. 语言活动 (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表达方式的提示,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6. 总结和评价 (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 提醒学生要将故事中的寓意融入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根据《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成长经历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类似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和分析,拓展对寓意和道德价值观的理解。
教学评价- 学生参与度: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对故事情节、主要角色和寓意的理解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度。
- 学生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朗读、讨论和写作表达来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
公开课《曹冲称象》教学设计(通用)
公开课《曹冲称象》教学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曹冲称象》。
课文讲述了曹操利用儿子曹冲的聪明才智,解决了称量大象体重这一难题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曹冲的聪明才智,以及父亲对儿子的欣赏和爱护。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在课文中的含义。
3. 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在课文中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曹冲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图片中的人在做什么吗?谁能来说一说这个故事?”2. 自主学习(10分钟)1. 曹冲是谁的的儿子?2. 曹操为什么要称象?3. 曹冲是如何称象的?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查找的资料,了解曹冲称象的科学原理。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强调重点字词的含义,解释曹冲称象的科学原理。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曹冲称象曹操——曹冲称象目的——称象过程科学原理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曹冲称象的小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合作交流环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拓宽知识视野。
课堂讲解环节,注重对重点字词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随堂练习环节,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拓展延伸:课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称重工具的发展历程,了解现代称重工具的原理及应用。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精选3篇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篇9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段写的是这头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三段写的是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四段写的是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第五段写的是人们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在三、四自然段中,通过官员们与曹冲不同的称象方法的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把一个聪颖、质朴的儿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自然段讲曹冲叙述的称象方法和步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曹冲的称象方法是用5句话说明的。
第一句是总写。
第二至第四句具体地写出了称象的方法,一句话就是一个步骤。
文中通过“赶、沉、画、赶、装、沉、称”这几个动词的连用、准确、清楚地写出了称象过程,使学生理解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科学的称象方法。
二、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曹冲称象的办法和过程。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训练学生正确完整地回答问题和复述一件事的能力。
3、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懂得曹冲称象的过程和道理,使学生明白:爱动脑筋能成为聪明的人。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本课的教学为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书写板书:6、曹冲称象。
(二)讲读课文。
范读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播放多媒体课件)思考: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些什么?体会到了曹操什么样的心情?(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并知道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
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曹冲称象》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
- 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寓意。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三、教学准备- 部编二上语文课本《曹冲称象》- 多媒体设备-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 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0分钟)- 学生独立阅读《曹冲称象》,并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辅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结构。
3. 分析课文(15分钟)-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分析课文。
4. 情境模拟(15分钟)- 学生分角色进行情境模拟表演,展示课文中的关键情节。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物行为背后的寓意和智慧。
5. 思维拓展(10分钟)- 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思维拓展讨论,提出对课文的个人见解和其他可能的故事发展。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价值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想法。
6.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的主要寓意和人物形象。
- 学生进行简要复述,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文学作品,拓宽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六、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曹冲称象》的理解和思考。
- 提醒学生复习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结构。
七、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思维拓展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 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读后感的表达和对课文的分析。
公开课教案【一等奖】: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一等奖】:部编二上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曹冲、称象、曹操”等词语的意思。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2.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了解历史人物曹冲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历史的兴趣。
2. 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曹冲称象》是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聪明过人,一次曹操为了考验他的才智,让他解决称象的问题。
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展示了曹冲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古代称象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通过前面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曹操和曹冲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自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生词的意思,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合作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曹冲为什么能够称出大象的重量?2. 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朗读与欣赏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味和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曹冲称象的画,并写一写自己对课文的感受。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反思以下几个问题:1. 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如何?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优秀3篇)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优秀3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重点学会“船”和“做”,养成观察汉字占格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1、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
曹冲称一称官员柱子议论重量秤杆砍倒画线停止(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注意多音字:杆)2、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加深印象。
回顾: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有谁?他们做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小故事,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
二、合作探究1、合作学习课文第三段,探究:官员们提出了什么办法称象?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1)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并画出相关的句子。
(2)画好后小组同学说一说。
2、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2)教师出示“就……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想一想曹冲称象的步骤是什么?出示曹冲称象的步骤,学生排序。
(4)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三、语言训练1、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这头大象长得什么样?这是个什么句?(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曹冲称象》二上部编语文公开课教案与教学设计【一等奖】
《曹冲称象》二上部编语文公开课教案与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曹冲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二上部编语文课文;- 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黑板等教学工具;-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等研究用具。
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象的形象,引发学生对大象的兴趣;- 提问学生:“大象是什么样的动物?你们知道大象的特点吗?”- 引导学生讨论大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思考。
2. 阅读课文- 学生自主阅读《曹冲称象》二上部编语文课文;- 学生可以标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 课文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和情节;-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提问学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历史背景介绍- 教师简要介绍《曹冲称象》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5. 小组合作- 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曹冲称象》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
6. 写作练- 学生根据《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开自己的想象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续写、改编或评论的文章;- 学生可以交流彼此的写作成果,并互相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7.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教学评价-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生的写作成果;- 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他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进行阅读和写作;-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历史研究,了解更多历史背景知识。
4曹冲称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4曹冲称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曹冲称象》教案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有趣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初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然而,对于深层含义和复杂问题,他们的理解能力仍有待提高。
在学习《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学生可能会对曹冲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思维产生浓厚兴趣,但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来深入理解和体会课文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流利朗读《曹冲称象》课文,并能正确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过程,以及这种方法的巧妙之处。
四、教学难点(1)曹冲称象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引导学生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趣导入①老师通过讲述大象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大象吗?它们可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大象的故事,那就是《曹冲称象》。
"②紧接着,老师展示大象的图片或者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象的庞大和可爱:“看,这就是大象!它们是不是很大呀?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呢?”(2)分享交流①老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象的认识:“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大象吗?或者有没有在书上、电视上看过关于大象的介绍呢?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②引导学生对如何称象展开讨论:“现在,我们假设自己是大臣们,如果让你来称这头大象,你会怎么做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3)引出课题①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老师总结:“看来大家都有很多奇思妙想啊!那么,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他的儿子曹冲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曹冲称象》吧!"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标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下课题——《曹冲称象》。
《曹冲称象》二上部编语文公开课教案与教学设计【一等奖】
《曹冲称象》二上部编语文公开课教案与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曹冲、象、称”等词语的意思。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合作、聪明才智等价值观。
2. 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曹冲称象》是一篇经典的成语故事,讲述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量大象的重量的故事。
故事中体现了团结合作、聪明才智等价值观。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词语和句型。
同时,他们对于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活动充满兴趣,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曹冲、象、称”等词语的意思。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和教学道具。
2. 学生预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曹冲称象故事的了解。
自主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理解程度。
合作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展示对故事的理解。
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2. 学生完成课后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学生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惯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部编公开课《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部编公开课《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精选10篇)部编公开课《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公开课《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公开课《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2、巩固“认-想-写-用”的识字方法。
3、学习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法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杆秤、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在干什么?(称东西)这是一杆?(称)你能用称来称东西吗?谁想来试一试?2、导入课题——《称象》。
3、教写“称”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2、认读生词3、齐读课文(三)品读课文,尝试复述1、学习第1、2自然段(1)师:你知道大象到底有多大吗?你能不能把描写大象大的句子用“------”画出来。
(2)指导朗读。
(3)师:这头象真的是又高又大。
(板书)(4)师:这么大的象曹操喜欢吗?你怎么知道他喜欢的?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一自然段)(5)引入难题——如何称象?2、学习第3自然段师:现在请同桌互相读一读(第3自然段),看看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1)第一个办法行吗?为什么不行呀?(2)还有其他的办法吗?第二个办法可以吗?为什么呀?所以曹操怎么样?(3)师:又有人说,把大象宰掉,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你说没办法一起称,咱们就一块一块称。
可是曹操却反对了,他可能会说什么?(4)师:两个办法都被否定了,要想称象真是——太难了!(板书)3、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10篇)
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10篇)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
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会写候、柱、底等9个字。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课前准备: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一、导入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
(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
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设计意图: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4《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曹冲称象》说课稿一、说教材《曹冲称象》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
记述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
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
二、说学情说目标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
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
本课是第二课时,重点在于理解课文。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
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通过官员称象的方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
3、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三、说内容过程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分别是:(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走进生活实际,了解秤是不能称大象的。
所以称大象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二)复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复习生字词。
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使用个别读,齐读的方式。
使同学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辅助动画,理解内容1、自读课文,初步感受。
2、播放动画,整体感受曹冲如何称象。
3、分步演示,深入理解课文。
4、按照课件的提示,复述称象过程。
5、独立叙述称象过程。
(四)总结全文,拓展积累通过几个小问题,使同学们懂得做事要想曹冲那样多动脑。
四、说信息技术的应用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切入点介绍一下信息技术在本课教学的整合。
(一)创设情境,走进历史故事任何的一个历史故事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本篇文章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遥远,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所以在开课我以大家都很熟悉的秤来导入主题,进而出示大象的图片,大象是否能用秤来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考。
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化静为动的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同时把教材比较抽象的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直接导入课题,便于学生很多接受知识。
由于学生对于曹冲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出示一幅关于曹操和曹冲的图片,并且简单给孩子们介绍他们。
他们生活在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当时曹冲只有七岁。
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呢?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考。
(二)多媒体游戏,复习旧知二年级的识字是一个重点的内容,但是孩子们往往只是机械的记忆,达不到理想效果。
我深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课件设计了游戏来复习生字,以多媒体游戏为载体,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充分吸引孩子的眼球,提高了孩子兴趣。
请看我的教学实录。
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同学们情绪高涨、精力集中、积极发言,生怕丢掉一个生字,同学们在妙趣横生的摘苹果游戏中复习了生字,使原本枯燥的识字变得富有生命力。
达到了复习生字的学习目的。
同时又通过谁能赶走大象的游戏,来进行词语填空,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复习旧知。
(三)理解复述,突破难点二年级的教学仍以朗读作为孩子们的主要任务,这个环节我借助信息教育技术,让孩子们由浅入深的进行朗读学习理解。
最初的朗读要给学生一个准确的,直观的印象,所以将课文的重点句呈现在大屏幕上,同时,图片出示大象的身子和腿都像什么,训练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句单独呈现反复连读语气“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让同学们把疑问的语气充分读出来。
学生自读第二段课文,找到官员们称象的办法。
并且理解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同时知道学生读出反驳的语气。
二年级的同学具有初步理解词语的能力,但是要让他们对整个故事进行复述就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使孩子们能更加直观的了解称象的过程,这个环节我设置了动画来帮助大家理解课文。
这样能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首先通过学生自读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对曹冲称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抽象的理解。
然后通过看动画片的方式,产生一个完整直观的感受。
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享受,同学们仿佛亲眼看到了,聪明绝顶的曹冲通过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过程。
为帮助他们完整的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做好铺垫。
最后通过再次分步看图提示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这样,把抽象化为具体、乏味化为有声有色的一个过程。
这些动画能够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积累词语,乐于表达。
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学习重点,练习从低年级开始就能有序的说一段话。
让学生在一种“现实感”中进行主动地学习。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爱学习、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借助多媒体的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的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五、说评价与反思在本课,我运用了静态图片和动态动画结合的方式,针对重难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巧妙的利用多媒体能突出曹冲称象的过程这一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 月迹人教(部编版)23* 月迹文本分析:这篇散文描写了作家贾平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
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
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把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
在学生读顺读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表达的作家对生活、对美的理解和感悟,进而联系实际体会对美好的事物的发现都源于生活,源于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悄、累、袅”等8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4.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童年》,引导学生感悟童年的美好,引出本文内容。
导语: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内心的欢悦;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我们人生的斑斓!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她记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闪烁着童心孕育的梦幻之光。
这节课上,就让我们睁大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当代著名文学家贾平凹的童年乐园,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去感受他那颗纯洁的童心,去追寻月亮的足迹,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明确:“月迹”是文章记叙的核心,作者就是通过追寻“月迹”来寄托种种思绪的。
紧紧抓住“月迹”理解课文,会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
贾平凹 原名贾平娃,1952年生,陕西丹凤人。
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作品曾多次获文学大奖,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商州》《浮躁》《废都》等。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出停顿和人物语气,圈画出生字新词。
3.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悄qi ǎo 没声儿 累l éi 累l éi 袅ni ǎo 袅ni ǎo 嫦ch án ɡ娥é 嫉j í 妒d ù 瓷c í(2)理解重点词语。
[累累]接连成串的样子。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袅袅]指烟雾缭绕升腾,也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嫉妒]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
4.寻找月迹:在文中找出有关揭示“月迹”的位置的句子。
预设:紧扣文章题目,寻找相关语句是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引导学生勾画,同桌讨论,依据这些语句,学生就能大概了解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问题: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2)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事情——盼月、寻月、议月。
2.细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地方的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预设:教师引导学生从五个段落概括回答。
穿衣镜上(第2自然段)→院子里(第3自然段)→小河里(第21自然段)→眼睛里(第23自然段)。
镜中月:白道儿→半圆→满盈→没了月形惊喜→紧张→失望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月色面面相觑→羡慕→嫉妒→高兴水中月:银光、多兴奋眼中月:小小的、多满足(2)作者一会儿写这里,一会儿写那里,又是屋内又是屋外,还写到了小河边,文章是不是显得很乱呢?为什么?明确:不乱。
本文记叙的是孩子们寻月的过程,地点的变换比较频繁,作者巧妙地用奶奶的话作引领,使地点的转移显得很自然,不仅不显得杂乱,反而充满情趣。
3.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写月迹,为什么要写镜子、院子、小河,而不直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呢?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化虚为实。
写月迹,就怕写得太空灵,作者很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
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借穿衣镜、院子、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痕迹,也写出了孩子们起伏变化的心情。
(2)第2自然段写月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拟人。
符合儿童的心理,体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3)“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如何理解这句话?明确:“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4)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这句话。
明确:通过寻月,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月亮、天空及未来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
这句话体现出了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也说明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