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候分类、治疗与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乳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
目前治疗强调以包括手术、放化疗、内分泌、中医药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中医在乳腺癌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于综合治疗的任何一个环节,近年来在乳腺癌的治则治法、辨证分型治疗、专方专药治疗及外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之处。
本文在此就这些方面综述如下。
【关键词】乳腺癌综述中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目前治疗强调以包括手术、放化疗、内分泌、中医药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于综合治疗的任何一个环节,且近年来在乳腺癌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分型治疗、专方验方治疗及外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
1 病因病机总体来说,乳腺癌的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脾、肾为主,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浊、热毒为多。
唐汉钧[1]认为本病正虚邪实,正虚包括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的降低等内环境失调;邪实包括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互相交结,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金静愉[2]认为病因有情志、饮食、体质、外因等因素,病机以痰瘀阻络、化热成毒为主。
王桂绵[3]认为乳腺癌多由于忧思郁怒、邪毒内蕴而生。
气滞、毒邪是发病之因,进而正气受损。
瘀血阻滞,为病之渐,痰浊内停为病之成。
郁在气分、毒在血分,郁毒互结,而成乳岩。
宁全福等[4]认为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热毒瘀结。
总体来说乳腺癌的发生及其机理离不开一个“郁”字,在病因上为情志抑郁,忧思恼怒;在病变机理上则为肝气郁结,气火内盛。
王银山等[5]认为乳腺癌其发病是由正虚所致;忧思郁怒,情感内伤是其成因;其形成是由于毒邪蕴热煎熬气血津液而致血凝痰结所致。
2 治则治法目前治疗乳岩的大法概括起来有疏肝清热、清肝解郁、养血调肝、益气养荣、清气化痰、大补气血、健脾和胃、滋阴补肾、活血养血、清热解毒。
乳腺癌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及辨证治疗进展
乳腺癌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及辨证治疗进展作者:徐炜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6年第05期[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左右,仅次于宫颈癌。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
现代医学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综合治疗为主。
而中医方面深入研究乳腺癌中医证型学临床特点,在中医肿瘤的诊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近年来乳腺癌中医常见证型及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辨证[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5-0162-03乳腺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有关数据显示[1,2],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及安全,对其的防治是临床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乳腺癌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中医治疗该病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尤其以辨证为重。
辨证水平的高低对中药的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4]。
临床治疗时有计划的将中医药和西医联合,运用于手术、生物治疗中,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结合了最近几乳腺癌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及辨证治疗进展1 乳腺癌的病因病机1.1 乳腺癌发病的中医学病因病机乳腺癌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乳岩”、“乳石痈”等范畴[5]。
在祖国医学著作中有广泛的记载,例如在窦汉卿的《疮疡经验全书·乳岩》中记载“此毒阴极阳衰”。
而《景岳全书》指出脾胃不足、冲任失调是导致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外科正宗》指出忧则伤肝、思则伤脾,情志不畅可导致瘀阻脉络,从而进一步指出乳腺癌的发病病机为气滞、气郁[6,7]。
基于上述学者的理论可以看出,乳腺癌的发生与脏腑损伤、情志不畅、外邪入侵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体系,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以及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一、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特色,对于乳腺癌的诊断非常重要。
根据病人的病情、病史和体检结果,中医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辨证方法来确定病情的类型和治疗方向。
1. 四诊合参法四诊合参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之一。
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和舌象,结合病史和体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情的辩证类型和治疗方向。
2. 病机辨证法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病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师通过分析病人的病机,如气滞血瘀、痰湿蕴结等,来确定治疗的重点和药物的选择。
3. 脉诊辨证法脉诊是中医辨证论治中非常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
中医师通过触诊病人的脉搏,判断气血运行的情况以及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从而确定治疗方向和药物配伍。
二、中医治疗方药方剂中医治疗乳腺癌主要依靠中药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和病情,中医师会选择不同的方药和方剂进行治疗。
1. 活血化瘀类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气滞血瘀密切相关。
中医师常常会选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桃仁、红花等,来促进气血的运行,消散病灶。
2. 清热解毒类针对乳腺癌恶病质的出现,中医师会选用一些清热解毒的方药,如黄连、连翘等,来净化体内的病邪,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
3. 补益调理类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病人往往会经历放疗、化疗等副作用。
中医师会选用一些补益调理的方药和方剂,如黄芪、人参等,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缓解副作用。
4. 抗肿瘤类乳腺癌的根本治疗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中医师会选用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如青蒿素、五味子等,来阻止肿瘤的恶化。
总之,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以及中医治疗方药方剂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能够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体征和辨证类型,选择合适的中药方药来治疗乳腺癌,对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288例临床观察
基 本 方 基 础 上 加 : 胡 9 , 金 9 , 附 9 , 月 札 柴 g郁 g香 g八 1g 当 归 1g 白芍 药 1 g等 ; 火 旺 盛 者 加 山 栀 9 , 2, 2, 2 肝 g
况 : 巴结 阴性 者 1 1例 , 巴 结 转 移 1~3个 者 9 淋 2 淋 2 例 , 4 个 者 7 例 。 临 床 分 期 : 工 期 15 例 ≥ 5 1 ( 9 9 ) Ⅱ期 8 3 .% , 5例 ( 9 5 ) Ⅲ期 7 例 ( 4 7 ) 2 .% , 1 2 .% , Ⅳ期 1 7例 ( . % ) 5 9 。病 程 : 5年 及 5年 以 上 者 4 2例 ,
牡丹皮 9 等 。 g 2 2 2 肝 肾亏 虚 , .. 冲任 不 调 型 表 现 为 形 体 消 瘦 , 五心烦 热 , 后 潮 热 , 膝 酸软 , 经 不 调或 闭 经。 午 腰 月 在 基 本 方 基 础 上加 : 贞 子 1 g 旱 莲 草 1 g 生 地 黄 女 5, 5, 1g 枸 杞 子 1 g 仙 灵 脾 1 g 首 乌 1 g 当 归 1g 鸡 8, 2, 5, 5, 2, 血 藤 3 g等 。 0
癌术 后病人 2 8例 . 8 临床 辨证 分五型 加减 用 药 . 术后 并发 症患 者 , 对 辨病 辨证 相结 合 ; 根据 季节 不 同时令 变化 用药 。 又
结果 表明 乳安方 能明显 减少 放化疗 副作 用 . 加细胞 免疫 功能 . 增 延长术 后 3年 、 5年 生存率 。 关键 词 :乳腺癌 术后 ; 乳安方 ; 扶正 祛邪 ; 辨证论 治 中 图分类 号 :R 7 7. R 2 3 3 9 7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8—8 1 2 o o 6 x(o 2)3一o 2 o 3—0 3
乳腺癌术后善用中医调理
乳腺癌术后善用中医调理作者:张洪军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08期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死亡率却呈下降趋势,这得益于针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现在临床上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以早中期居多。
这些患者手术切除后通常给予辅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乳腺癌患者的放化疗往往疗程长、副作用大,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但如果术后再辅之以中医调理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治疗痛苦和治疗周期,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的良好效果。
中医认为乳腺癌的生成主要是情志失调、肝气郁结,造成经络痞塞、气机阻滞,致使痰浊瘀血内生。
可以说,情志不遂加之乳房护理不当,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机理。
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
气血亏虚,冲任失调,也能造成气机不畅、血行不顺,从而痰浊聚集、瘀血渐生,终成癌变。
但无论是情志不遂还是气血不足,都必须达到痰气血三者的交阻,且化热成毒,才有癌变可能。
所以,乳腺癌患者乳房皮肤后期多呈黑褐色,皮下肿块坚硬,触之凹凸不平,状如岩石。
因此中医谓之乳岩,《丹溪心法》中早有记载。
中医关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调理,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五个步骤。
要迅速减轻术后放化疗对身体的伤害,使患者食纳、睡眠恢复基本正常状态,从而形成自我修复能力。
常用方剂主要是半夏泻心汤和高枕无忧散,合方加减。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更明确指出“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恶心、呕吐、纳呆,正是“痞”的症状,用半夏泻心汤最为合适。
半夏泻心汤调和寒热,黄芩、黄连降肝阳之亢;半夏、干姜温脾之虚寒,助之人参、大枣、甘草养中州之土,故而能够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高枕无忧散见于明代医学家龚廷贤《寿世保元·不寐》篇,由人参、陈皮、茯苓、麦冬、半夏、龙目艮肉、竹茹、枳实、酸枣仁、石膏、甘草、生姜组成。
这个方子是温胆汤、白虎汤、酸枣仁汤三方的合方,外加龙眼,且以麦冬易知母。
从中医证型角度探讨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相关因素
从中医证型角度探讨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相关因素梅荷婷;卢雯平;卓至丽;王雅楠;张冬妮;吴晓晴;崔永佳【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22(19)33【摘要】目的从中医证型角度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转移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初次就诊于广安门医院,既往西医规范治疗后且无中医治疗史的133例病历资料完整的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就诊时是否已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20例)与未转移组(113例)。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NBC患者转移的相关因素。
结果两组中医证型、术式、T分期、N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回归显示脾胃虚弱证(0R=6.617,95%CI:1.037~42.202)肿瘤大小(T>5cm,0R=14.512,95%CI:1.797~117.185)及淋巴结转移情况(0<N≤3个,0R=0.086,95%CI0.007~0.990)是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
结论TNBC 患者证型一脾胃虚弱证、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治疗时需立足后天之本,顾脾胃以安五脏。
【总页数】4页(P104-107)【作者】梅荷婷;卢雯平;卓至丽;王雅楠;张冬妮;吴晓晴;崔永佳【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晚期乳腺癌中医证型与年龄、病理分型及复发转移部位相关性研究2.乳腺癌术前中医证型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3.乳腺癌骨转移组织学分级及分子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4.IA期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型特点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5.乳腺癌合并高脂血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诊断学中的证候与治法关系研究
胞因子与湿热证的相关性,为证候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02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证候网络研究
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构建了证候相关的基因调控网络、蛋白质互作网
络等,揭示了证候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03
治法对证候网络的调控作用
研究发现,中医治法能够通过调控关键节点或通路,改善证候网络的整
体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应准确辨识患者的证 候类型,并根据证候类型选择相应的 治法,确保诊疗效果。
02
关注证候动态演变与 治法调整的及时性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 的证候变化,并根据证候变化及时调 整治法,以适应病情变化的需求。
03
强化证候与治法关系 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应注重理论与实 践的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证候 与治法关系的理论体系,提高中医临 床诊疗水平。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证候动物模型的问题
现有证候动物模型仍存在造模方法不规范、模型稳定性差等问题,需 要加强模型制备技术的改进和优化。
证候本质研究的不足
当前对证候本质的认识仍较为肤浅,需要深入探索证候的生物学基础 ,尤其是证候与疾病的关系。
治法作用机制的局限性
现有研究多关注单一治法对单一证候的作用机制,而忽视了中医整体 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需要加强治法组合和配伍的研究。
生物标志物应用的挑战
尽管发现了一些与证候和治法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但其敏感性和特异 性仍有待提高,需要开展大规模的临床验证和应用研究。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研究成果总结
证候与治法关系理论梳理
系统整理了中医诊断学中证候与治法的相关理论,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机制。
基于中医理论的乳腺癌辅助治疗方案研究
基于中医理论的乳腺癌辅助治疗方案研究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
在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中,手术、化疗、放疗等常常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然而,中医理论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中医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多种因素有关。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基础,而情志、饮食等因素则是诱发和加重病情的外在条件。
在辅助治疗方面,中药调理是中医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可能会使用疏肝理气的方剂,如逍遥散加减;对于气血亏虚型的患者,则会给予益气养血的中药,如归脾汤等。
这些中药方剂旨在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针灸也是中医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患者的症状。
例如,针刺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刺内关、神门等穴位,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此外,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
在乳腺癌患者的饮食中,应多食用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血、清热解毒等作用的食物。
比如,山药、大枣、枸杞、薏米、绿豆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病情。
中医的情志疗法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也不可忽视。
乳腺癌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中医认为,不良的情志会影响脏腑的功能,进而影响疾病的康复。
因此,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冥想等方式,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的辅助治疗方案需要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相结合。
例如,在放化疗期间,中药可以减轻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手术前后,中药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预防复发和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的辅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替代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
乳腺癌综述范文3000字
乳腺癌综述范文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研究概况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研究概况1.病因病机方面2.乳腺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机体“瘀”和“虚”同时存在:乳腺癌术后脉络损伤,瘀血内停,气机被阻,血行不畅,加之术后气血不足,局部气血濡养不足,则发生皮瓣坏死,皮瓣坏死使血脉阻塞加重血瘀:术后肌肤脉络受损,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组织充血水肿,水湿内停,水液潴留,发为皮下积液,皮下积液可使脉络更加不通从而加重血瘀:术后刀伤经脉,瘀血停滞,阻于上肢的经脉,影响津液的输布,而发生上肢水肿,肢体肿胀,水湿停聚使得隧道不通,脉络阻塞,阻碍气血的运行,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加重血瘀。
白柯等〔3〕认为气虚血瘀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基木病机,乳腺癌患者正气不足,气血亏虚,术后损伤脉络,更耗气伤血,使正虚者更虚,邪实者更实,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脉络瘀阻加重,血不利则为水:气虚致水液不能敷布而停滞,溢于肌肤而生水肿。
孙鲁等〔4]认为血瘀是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病因,乳腺癌术后瘀血停积,阻滞上肢经脉,影响津液的输布,使水湿外溢,溢于肌联而发生水肿,肢体肿胀,使营血的运行更加受阻,加重血瘀;血瘀内停,气机被阻,气血不足,皮肉失充,则发生皮瓣坏死,皮瓣坏死后则“筋骨肌肉不相等,经脉败漏”,使血脉阻塞,加重血瘀;瘀血停滞不散,津液代谢失常,则发生皮下积液,皮下积液的存在也可加重血瘀;瘀血停滞,日久生热,瘀热蕴结,热盛则肉腐而形成切口感染,瘀久化生火毒,损津耗液,火毒灼血为瘀,使血瘀更其。
活血化瘀可防治术后并发症。
任黎萍等[5〕认为气血两虚是乳腺癌术后疲劳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手术损伤脉络,血不循经而外溢,血不载气,气随血溢而致气血两虚,气虚则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气血不能上荣故头晕目眩,面色白;阴血不足则可见曰干舌燥;血虚,心失所养,则可见失眠多梦,胸闷、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等气血亏虚,气阴不足之象。
倪爱娣等[6]认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情绪低落、郁郁纂欢、忧愁焦虑等精神症状百接原因,故应该疏肝解郁加以调畅情志,若情志因素不能予以及时纠正,将可能进一步加重冲任失调,从而影响康复。
乳腺癌术后、化疗后的中医辨证施治「仅供参考」
乳腺癌术后、化疗后的中医辨证施治「仅供参考」
(1)肝郁气滞型:乳岩术后,或正行化疗,或已化疗,胸胁满闷,嗳气太息,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理气,消癌除残。
方选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苓,龙葵,半枝莲,山慈菇,白花蛇舌草。
(2)肝郁脾虚型:乳岩术后,正行化疗,或已化疗,胸胁满闷,食少纳呆,神疲倦怠。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弦细。
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消癌除残。
方选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西洋参(另炖),当归,白术,白芍,龙葵,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甘草。
(3)气阴两虚型:乳岩术后,正在化疗,或才完成1个疗程,烦闷潮热,胸闷倦怠,少食懒言。
舌质淡或红,舌苔少,脉细弱。
治宜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选人参养荣汤加减:人参(或西洋参,另炖),黄芪,熟地黄,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陈皮,五味子,远志,龙葵,大贝母,白花蛇舌草,甘草,大枣。
(4)脾肾虚损型:乳岩术后正行化疗,或化疗1个疗程,纳少心烦,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腰膝酸软。
舌质淡,舌苔薄,脉沉细弱。
治宜健脾益肾。
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生晒参(另炖),白术,白花蛇舌草,甘草。
乳腺癌中医辨证论治
乳腺癌中医辨证论治
乳腺癌的发生是由于义气不足和内脏器官的衰弱。
外源性病原体与内源性痰湿,血瘀等病理产物作斗争,使气滞,血瘀,痰凝,毒素积聚在乳腺中。
因此,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导致现实的缺陷,因实而虚、虚实夹杂的过程。
由于外来邪恶的性质不同以及导致该疾病的病理产物不同,因此存在不同的综合症。
乳腺癌中医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型
症状: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面色苍白,嗜睡,身体疲劳,疲劳,言语懒惰,痰清稀,大便松散或排便无力,尿液长而清晰。
浮肿或体重减轻。
舌头苍白或发胖,舌侧有齿痕,舌苔薄,脉搏弱。
治疗方法:益气健脾,温阳补肾。
药物组成:白术、麦、黄芪、陈皮、谷芽、党参、女贞子、茯苓、山药、薏苡仁、菟丝子、神曲、肉苁蓉。
2、阴虚津亏型
症状:胸痛,头晕,眩晕,嘴唇干燥,喉咙痛,牙龈肿胀,困扰和失眠,大便秘,尿短。
舌红色,无涂层,脉搏短。
治疗方法:养阴益气。
药物组成:熟地黄、玄参、天门冬、石斛、鳖甲、生地黄、生龟甲、麦门冬、知母、陈皮、党参、甘草。
3、痰瘀互结证
症状:乳房肿块坚硬,乳房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
月经色暗或有瘀块,舌底脉络增粗,苔腻。
药物组成:当归、柴胡、益母草、山慈菇、赤芍、浙贝母、全瓜蒌、丹参、莪术、郁金、青皮、桃仁。
4、冲任失调型
症状:面色晦暗,乳房肿块,多伴有月经不调,黄褐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药物组成:王不留行、肉苁蓉、仙茅、黄柏、郁金、仙灵脾、知母、制首乌、莪术、女贞子、菟丝子、青皮。
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治疗概况
化规律 。 不同的手 术、 醉方式及 患者机 体 的生理病理 变化, 麻
导 致 各 个 阶段 辨 证 的 不 一 致 。 此 对 乳 腺 癌 围手 术 期 治 疗 必 因
须坚持 辨证与辨病 相结合 的原则。此外 , 中医学认 为肿瘤 的 发生 、 发展过程是病邪与人体正气互相斗争的过 程, 邪胜则病
耐受性 及减 少术 后 并发 症, 高 临 床 疗效 具 有重 要 临床 意 提
义 【。 2 J 1 重视 围手 术 期 的 处 理 “ 围手 术 期 ” 指 以手 术 治 疗 为 中 心 , 括 术 前 、 中和 术 是 包 术
停, 以致 患侧上肢肿胀 , 气滞血瘀 ; 由于 脾虚不 能运化水 属 或
进, 正胜 则 邪退 。 正 积 自消 , 此 扶 正 驱 邪 是 中 医 治 疗 乳 腺 养 因
癌 的重 要 原 则 之 一 【 ] l。 o
手术期 , 促进术后恢复, 并增 强机 体抗肿 瘤能力 , 同时减少 术
后 并发症 、 后遗症 。 提高 临床疗 效 【因此 , 医药参 与乳腺癌 0 3 , 中
2 3 1 乳腺癌术前中医辨证分 型:根据 文献, 腺癌术前 中 .. 乳 医证型分类繁多 。李 日庆主编的< 医外科学> 中 把乳腺癌 辨证
分 为 5型 : 郁 痰 凝‘ 任 失 调 、 虚 毒 炽 、 血 两 虚 、 胃 虚 肝 、 冲 正 气 脾 弱 [ 】 毅 将 其进 一 步 细 化 , 为 两 大 证 八 大 型 : 证 可 分 1 。林 1 分 虚 为 脾 胃虚 弱 、 虚 津亏 、 血 两 虚 、 肾亏 虚 ; 证 分 为 肝 气 郁 阴 气 肝 实
期 界定 为 确 定 手 术 治 疗起 至 第 一周 期 辅 助 化 疗 完 成 止 的 一 段 时 间。 中 医 药从 整 体 出 发 。 乳 腺 癌 围 手 术 期 患 者 进 行 辨 证 对 论治, 通过 调 整 机 体 脏 腑 功 能 平 衡 , 善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 高 改 提 手 术安 全 性 及 耐 受性 , 增 强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 其 安 全 度主要恶性 肿瘤 之一。 年 近
乳腺癌中医症候分类与TNM分期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中医症候分类与TNM分期相关性研究
傅春燕;陈述政;潘颖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13(051)004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中医症候分类与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肝淤痰凝组、冲任失调组和正虚毒炽组,对患者进行肿瘤分期,研究不同组别间TNM分期的差异性.结果肝淤痰凝组Ⅰ、Ⅱ、Ⅲ期分别为16例、30例、4例,正虚毒炽组的Ⅲ期为12例,冲任失调组的TNM的分期介于两者之间,肝淤痰凝组的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8.0%,冲任失调组的阳性率为40.0%,最高组是正虚毒炽组(66.7%),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分类与TNM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
【总页数】3页(P115-117)
【作者】傅春燕;陈述政;潘颖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浙江丽水,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浙江丽水,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浙江丽水,323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癌中医体质特征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J], 张莉;田欢;岳双冰;林洪;张广路;李戎
2.基于大数据的分类算法研究——以乳腺癌TNM分期为例 [J], 王钟廉
3.中医体质类型与乳腺癌TNM分期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J], 陈志明;周纯华;李植锋;吴俊东;陈伟正;黄文河
4.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J], 吴少南;张霜;张旭明;宋国浪
5.乳腺癌TNM(1 997)分类、分期规则和注意点 [J], 李文辉;崔建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8)
关于发布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18年第109号) 2018年11月06日发布为继承和发扬中医药诊疗特色和优势,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评价体系,落实《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的相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1.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起草说明附件1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证候(简称证)是对疾病(泛指非健康)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及病势等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为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相关法规,特制定《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证候类中药新药是指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
《指导原则》旨在为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开展和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性指导,其正文内容中的每一个原则性要求都可—1 —以随着后续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更详实具体的技术标准。
一、证候类中药新药的处方来源及基本要求证候类中药新药的处方应来源于临床实践,符合中医药理论,体现理、法、方、药相一致的原则。
证候类中药新药申请临床试验应有充分的人用历史证明性文献材料,包括处方来源、组方合理性、临床应用情况(包括提供临床实践完善处方的演变过程)、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相关内容。
如拟开发的证候类中药新药是来源于中医临床经验的积累,针对临床常见基本证候的,应提供相关证明;如是源于医案中对比分析研究所发现的相对成熟有效的处方,应提供典型医案和系列医案;如具有一定临床研究基础且有相应数据证明的成熟有效的处方,应提供相关临床研究总结报告,该总结报告应明确具体中医证候、疗效特点和安全性信息;如是源于国家科技立项的临床研究成果,应提供临床研究部分的总结资料及相关的成果鉴定材料。
乳腺癌证候规范化研究的临床意义与方法
证候 与微观 生物学 指标 的相关关 系。因此 , 很难揭示证候的本质
以及提供证候 的微 观辨证标准 以指导临床治疗 。 上述诸问题 中 , 腺癌 中 医常见证 候 的辨证 标准不 规范 和 乳
不统一 , 是一个亟待解决 的关键 问题 。综 观 以往文献 , 由于缺乏
目前乳腺癌 的中医药治疗 研究也 存 在着 诸多 悬而 未决 、 亟待 深
乳 腺 癌 证 候 规 范 化 研 究 的 临床 意义 与 方 法
朱华 宇, 司徒 红林 ,指 导 : 林
关键 词 :乳 腺 癌 ; 候 ; 范 化 证 规
毅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二附属医院乳腺科 , 广东 广州 5 0 2 ) 1 10 中图分类号 : 7 7 9 R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9 7 (0 6 0 -0 4 - 0 08 8 X 20)3 0 2 2
维普资讯
・
4 ・ 2
J un l fHu e C l g f C o ra湖北 中医学院学报 T M b i ol eo o e
20 0 6年 9月第 8 卷第 3 期
S pe e . 0 6, 18. . e tmb r 2 0 Vo. No 3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在乳腺癌的诊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档旨在介绍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参考。
二、乳腺癌的中医诊断与辨证1:中医病因学解析1.1 内因1.2 外因2:中医辨证分型2.1 湿热蕴结型2.2 气血瘀滞型2.3 肝胆湿热型2.4 脾胃虚弱型2.5 血瘀承滞型2.6 肾精亏损型3:中医病证结合分析三、乳腺癌中医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1.1 清热解毒类1.2 调理气血类1.3 活血化瘀类1.4 补益调理类2:中医外治法2.1 中药外敷2.2 中药熏洗2.3 针灸疗法2.4 推拿按摩疗法四、乳腺癌中医辅助治疗1:饮食调理1.1 早餐推荐菜单1.2 午晚餐推荐菜单 1.3 调理注意事项2:心理支持2.1 心理咨询服务2.2 乳腺癌心理护理小组2.3 心理调节方法3:运动康复3.1 深呼吸锻炼3.2 慢跑锻炼3.3 体态稳定训练五、乳腺癌中医预防与健康教育1:预防措施1.1 乳腺自我检查1.2 乳腺癌筛查1.3 饮食与生活习惯2:健康教育2.1 乳腺癌知识普及2.2 乳腺保健指南2.3 定期随访与复查建议六、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乳腺癌中医诊疗常用方剂、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操作步骤等。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乳腺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2:病因:引发乳腺癌的原因,如遗传、生活环境等。
3:辨证:根据病情、症状等特征进行疾病的辨识和分型。
4:分型: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分类。
5:中药治疗:使用中药来治疗疾病。
6:中药外治法:使用中药外敷或熏洗等方式来治疗疾病。
7:针灸疗法:使用针刺等手段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
8:饮食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来维持身体健康。
9: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提供情绪上的支持。
10:运动康复: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促进康复和身体健康。
11:乳腺自我检查:通过自我检查来发现乳腺异常。
12:乳腺癌筛查:通过相应的检查手段来早期发现乳腺癌。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作者:妇科肿瘤专家组一、证候分类与临床表现乳腺癌的发病与多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正气不足,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感受邪毒、它病转归等多种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用平衡失调,发生气滞、血瘀、痰结、邪毒童踞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因此,其证候分类大致可分为正虚证与邪虚证两个方面。
(一)正虚证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胀满,面色萎黄,精神萎靡,体倦乏力,神疲懒言,痰多清稀,大便溏薄或排便无力,小便清长。
浮肿或消瘦,舌质淡或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薄,脉细弱。
2.阴虚津佶胸闷胁痛,头晕眼花,口唇干燥,咽喉疼痛,牙龈肿胀,虚烦难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质红无苔,脉细数。
3.气血两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失眠盗汗,月经衍期、量少色淡或闭经。
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4肝肾亏损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目眩,月经失调,面色晦暗,耳鸣健忘,消瘦,病灶局部溃烂。
舌质红绛,舌苔少,脉细数或细弦。
(二)邪实证1.肝气郁结心烦易怒或精神抑郁,胸闷胁胀,失眠健忘,阵阵叹息,乳房结块,胃纳欠佳,口苦咽干。
舌质暗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或沉弦。
2痰湿蕴结乳房肿块,质硬不痛,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固定不移,局部皮肤收缩凹陷如橘皮状。
胸胁胀满,痰多难咳,纳少腹胀,肢体沉重倦怠。
或兼痰核瘰疬。
舌质淡,舌苔厚腻,脉弦滑。
3.辩血内阻乳房肿块迅速增大,坚硬灼痛,皮色青紫晦暗,边缘欠清,周围固定,推之不动。
头痛失眠,面红目赤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月经失调,痛经或闭经,经色暗或有瘀块。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脉络租胀青紫,脉细涩或弦数。
4热毒壅盛乳房迅速增大,伴有发热,间有红肿,甚者破溃呈翻花样,血水外渗,或疮面恶臭,溃难收口,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消瘦乏力。
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厚,脉弦数。
二、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一)扶正固本法“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是乳癌发病的根本原因,手术创伤更能耗气伤血,加重正气亏虚。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2024)
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中医临床路径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性路径,可以提供乳腺癌的整体管理方案,包括诊断、治疗和康复等阶段,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乳腺癌的中医理论、临床路径的概念和优势、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具体内容、应用案例和前景展望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乳腺癌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正文内容乳腺癌的中医理论基础1.中医理论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气滞、血瘀、痰湿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形成了乳癌内痰湿外瘀的病理特点。
2.中医强调人体整体的平衡,强调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畅通,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3.中医所具有的个体化治疗和调理方案,在乳腺癌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临床路径的概念和优势1.临床路径是一种基于临床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目标。
2.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条件和病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中医调理,增加治疗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3.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能够提供中医药治疗、针灸、推拿等疗法,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具体内容1.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第一大点是诊断阶段,包括中医问诊、望诊、切诊等基本方法,以及辅助检查如中医体质辨识、脉象观察等。
2.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第二大点是治疗阶段,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第三大点是康复阶段,包括中医调理、食疗指导、运动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4.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第四大点是护理阶段,包括术后护理、放疗护理等,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5.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第五大点是远期随访阶段,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远期随访,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案例1.患者A,48岁,乳腺癌术后,采用中医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康复,术后恢复较快,不良反应较少。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广大女性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诊疗乳腺癌的方法逐渐受到,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本文将详细探讨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现状、意义及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诊疗已取得长足进步。
然而,当前西医治疗乳腺癌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手术创伤、放化疗副作用等。
而中医中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西医结合诊疗乳腺癌的基本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保护患者权益,保证医疗质量,这也是中医中药在乳腺癌诊疗中的优势所在。
中医中药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广泛。
中医中药可用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如调理身体机能、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等。
中医非手术疗法如针灸、推拿、气功等也可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中医体质调养在乳腺癌的诊疗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可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类型进行针对性调理,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在进行中西医结合诊疗时,应注意避免过度用药和盲目用药。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剂量及配伍禁忌,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在诊疗过程中还应注重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调理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综合治疗,以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中西医结合诊疗乳腺癌具有显著优势和现实意义。
通过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乳腺癌诊疗中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降低医疗成本,为乳腺癌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因此,我们应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为更多乳腺癌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展望未来,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研究和发展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进行系统评价,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研究还应患者的长期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以客观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
加强中医中药的研发和优化,深入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和药理学特性,以提高其在辅助治疗和调理体质等方面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 以及 预 后 因素 研 究 , 报 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分期 n 构成( %, 9 5 %C I , %)
Ⅱ 期 4 3 5 3 . 7 5 ( 4 2 . 9 2~ 6 4 . 6 9 ) Ⅲ期 1 4 1 7 . 5 0( 9 . 1 7 ̄ 2 5 . 8 3 ) Ⅳ期 6 7 . 5 0( 1 . 7 2— 1 3 . 2 7 )
1 1 . 2 5f 4 . 3 3~1 8 . 1 7 1 湿热证 9
1 . 1 纳 入标准 : 全部为单纯 乳腺癌并行 手术治疗 , 均经病 理证实为乳腺癌 , 肿 瘤分 期 I~Ⅳ期 , 全 面检查 肿瘤 无 复 发, 卡氏评分标准 ≥6 0 分, 生存预计在 6个月以上者 。 1 . 2 一般资料 : 同期符合纳入标准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 患者 8 0例 , 年龄 2 3~ 6 7岁 , 平均( 5 6 . 4± 2 . 8 ) 岁。所有 患 者均 为初发乳腺癌患者术后 , 全 部病例 中雌激 素受体 阳性
用 中医扶正解毒散结汤分型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 乳腺癌 ; 中医证候 ; 扶正解毒散结 汤; 中医药疗法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3 7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7 1 5 6 ( 2 0 1 5 ) 0 2— 0 0 3 8— 0 2
3 8 4 7 . 5 0 ) f 3 69 4 5 8 . 4 4 1 I 实热证 期 l 7 2 1 . 2 5 ( 1 2 . 2 9— 3 O . 2 1 )
1 7 2 1 . 2 5 ( 1 2 . 2 9~3 O . 2 1 ) 气虚证
血瘀证 l 6 2 0 . 0 0 ( 1 1 . 2 3 ~ 2 8 . 7 7 )
的绝 经 前 患 者 1 8例 , 已完 成 放 化 疗 者 6 3例 , 放化 疗 问 歇 期 者1 7例 。 1 . 3 中 医 辨 证分 型 : 在 未进行治 疗前 , 对患者 进行 望、 闻、
注: 1 ) 与气虚证 、 血瘀证 、 湿热证 比较 , 9 5 %C I 不重 叠, P< 0 . 0 5 ; 2 ) 与
表1 中 医证 候 、 肿瘤 分 期 分 类 比 较
证候 n 构成( %, 9 5 %C I , %)
.
分类与预后相关因素 , 全 面评价 中药治疗乳 腺癌 的疗 效指
标, 为乳 腺癌 的治疗提供依据 0 J 。2 0 1 3年 3月到 2 0 1 4年
3月 , 笔者对乳腺 癌术后 患者 8 O例进行 中 医辨 证分 型 、 治
1 . 4 治疗方法 : 予 中医扶 正解 毒散 结汤 。药用 : 党参、 黄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 健康 的疾病 , 占女性 恶性 肿瘤首位 。近年来的调查显示 , 乳腺 癌 的发 生率呈 上升趋
势, 为 了对 乳 腺 癌 进 行 治 疗 , 需要 了解 乳腺 癌 的 中医证候
减少者 。
2 结 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 1 中医证候 、 肿瘤分期分类 比较 : 见表 1 。
・
3 8・
山西 中 医
2 0 1 5年 2月第 3 l 卷第 2期
S H A N X I J O F T C M F e b . 2 0 1 5 V o 1 . 3 1 N o . 2
乳 腺 癌 术 后 中 医证 候 分 类 、 治 疗 与 预 后 的
关 联 性 研 究
I 期、 Ⅲ期、 Ⅳ期比较, 9 5 %C I 不重叠, P< 0 . 0 5 。
2 . 2 临床疗效 : 治疗 3个疗 程后 , 显效 2 4例 , 有效 4 8例 ,
无效 8例 , 总 有 效率 为 9 0 . 0 0 % ( 9 5 %C I=8 3 . 4 3 % 一
9 6 . 5 7 %) 。
3 6 . 9 4 %~ 5 8 . 4 4 %) , 与 气虚者 、 湿热证者 、 血瘀 证 者 比较 ( P<0 . 0 5 ) , 差 异有 显著 性 意义 ; 肿 瘤分 期 , Ⅱ期 4 3例 ( 5 3 . 7 5 %,
9 5 %C I : 4 2 . 9 2 %~ 6 4 . 6 9 %) , 与I 期、 Ⅲ期、 Ⅳ期 比较 ( P<0 . 0 5 ) ; 差异有显 著性 意义 ; 采 用 中医扶 正解毒散结 汤治疗的总有 效率为 9 0 . 0 0 %( 9 5 %C I =8 3 . 4 3 %~ 9 6 . 5 7 %) 。结论 : 乳腺 癌 术后 的 中医证候 分类 以实热证为主 , 肿瘤 分期 以 Ⅱ期 为主 , 采
3 讨 论
3 . 1 乳腺癌 中医证候 与肿瘤分期分类 : 乳腺癌 是生长 于体 表 的肿瘤 , 对 于乳腺 癌 的治 疗首选 手术 以及放 、 化疗进 行
治 疗 。乳 腺 癌 类 似 古 代 医 学 文 献 记 载 的 乳 疳 、 乳岩、 乳
问、 切检查 , 观察患 者的舌象与脉 象 , 根 据 中医辨证原 则进 行分型 , 主要 的分型依 据为 : ( 1 ) 实热 证 , 口渴 、 大便 干 、 舌 质红 、 脉象弦数 ; ( 2 ) 气虚 证 , 舌 体胖 大 、 舌 质淡 红 、 舌 苔薄 白、 脉象沉细 ; ( 3 ) 湿 热证 , 舌质红 、 舌体正 常 、 舌苔 黄腻 、 脉 象滑数 ; ( 4 ) 血瘀证 , 舌质 紫暗 、 舌苔薄 白、 脉象 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