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结构、增长率等重要指标,为制定经济政策以及进行国际经济比较提供依据。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三个方面的核算。

其中,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基本指标,它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收入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创造出的全部国民所得,包括劳动报酬、利润和经营净收入等。

而国民支出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国民经济核算主要采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在生产法中,通过对生产领域内各个行业的生产总值进行统计,计算得出GDP。

收入法则是通过对各种要素的收入进行核算,得出国民收入。

支出法则是通过对社会总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进行核算,得出国民支出。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国民经济核算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核算国民经济,政府可以了解经济的总体状况,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

此外,国民经济核算还可以为国际间的经济比较提供参考,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以及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四、国民经济核算的局限性国民经济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国民经济核算是对经济活动的总体统计,难以完全准确地反映个体经济活动的内在细节。

其次,国民经济核算往往不能充分考虑非市场经济活动,如家庭劳动、自给自足的经济活动等。

此外,由于核算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国民经济核算在国际上的比较也存在一定困难。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核算在统计分析国家经济活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核算国民经济,我们能够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特点。

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也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国际经济比较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与作用第二节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与内容第四节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与作用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一)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它的基本细胞就是各个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以及居民户。

这些单位的经济活动是连续不断进行的,各单位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

从宏观角度看,国民经济运行就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即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核算。

具体来说,国民经济核算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统计、会计和数学系等方法,对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在特定时点的结果和各重要总量指标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测定,用以跟踪、描述一国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的全貌。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涵义:1.指国家或国际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了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了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科学的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一套逻辑一致和结构完整的核算构架。

2.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遵循一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核算的结果,是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基础。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1.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

2.是加强经济管理和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3.可用于国际比较。

4.具有推动统计和其他核算现代化的功能。

三、国民账户体系(SNA)简介SNA是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首创于英国。

195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附属表”,标志着SNA的正式诞生。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组成、分布和增长速度的一套统计体系。

它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也是国际比较和经济研究的基础。

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经济活动的特点和流动方式,划分为以下几大部分:1. 产业部门划分产业部门划分是指将经济活动按照产出的性质和用途划分成不同的产业部门,主要包括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这种划分方式既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性质特点,也方便了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2. 收入部门划分收入部门划分是从收入的来源出发,将经济活动划分成不同的收入部门,主要包括企业部门、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

这种划分方式便于衡量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并进一步分析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3. 使用部门划分使用部门划分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将经济活动划分成不同的使用部门,主要包括最终需求部门和中间需求部门。

最终需求部门包括家庭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和固定资本形成,中间需求部门则包括各个产业之间的中间消费和存货的变动。

4. 流量和存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将经济指标划分为流量和存量。

流量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消费总值(C)、固定资本投资等,而存量指标则反映截至某一时点的经济情况,如资产总额、存货等。

核算方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核算方法。

1. 生产法生产法是按照经济活动的产出来核算国民经济。

它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过计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和中间消费的价值,得出国内生产总值。

同时,还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

2. 收入法收入法是按照经济活动的收入来核算国民经济。

它的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收入包括劳动者工资、企业利润、财产收入等各种收入形式,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则是指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即个人获得的各种收入减去个人支付的税费。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的统计体系,用于对国民经济中各个经济部门、产业、产品和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和增长等进行统计分析。

历史沿革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之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始建立起了自己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并不断进行完善和调整。

目前,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完善的系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统计内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个人收入储蓄等指标,用于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2.产业经济核算体系。

包括分产业和分区域的经济活动核算,用于研究不同产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

3.企业财务核算体系。

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统计和行业分析,用于评估企业经营状况。

统计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采用一系列的数学方法和统计技术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测算、评估和分析。

主要的统计方法包括:数量基准法、要素成本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基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需要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实现高效、精准的数据管理和处理。

统计意义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对于国家的经济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可以了解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同时,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还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和经营策略。

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目前,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已经覆盖了各个层面,但在数据质量、数据可靠性和数据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数据质量的要求,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还将继续进行改进和完善。

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国际性的统计规范和要求也将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产生影响和挑战。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1. 简介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是一种用以记录和报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

它是国家经济管理与决策的基础,也是国际经济比较与分析的重要依据。

这个制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和准确的经济情况描述,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和分析。

通过核算统计报表,人们可以了解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消费、投资、贸易等重要指标。

2. 统计报表的分类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按照统计对象和统计周期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国民总产值统计报表国民总产值统计报表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值情况。

它包括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各个产业的产值和增加值等指标,用以反映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状况。

2.2. 国民收入统计报表国民收入统计报表是记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各个部门和个人的收入情况。

它包括了劳动力的工资、经营者的利润、土地所有者的地租等各种收入来源,用以衡量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情况和经济增长对各个阶层的影响。

2.3. 国际收支统计报表国际收支统计报表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往来情况。

它包括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汇兑等指标,用以分析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和国际竞争力。

2.4. 财政收支统计报表财政收支统计报表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财政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它包括了税收、财政补贴、政府支出等指标,用以分析政府的财政状况和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3. 统计报表的编制和发布统计报表的编制和发布由国家统计局或类似机构负责。

这些机构通过搜集和整理各个单位提供的统计数据,进行核算和计算,最终形成统计报表。

在编制统计报表时,需要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和标准,以确保统计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统计机构要严格遵守统计法律法规,保护统计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编制完成后,统计报表会以适当的形式发布,通常会在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主要报表,并通过其他渠道向社会公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是一套完整的经济统计体系,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经济数据,揭示了经济运行的全貌和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投资、贸易、收入和支出等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之一。

GDP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

GDP 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各个行业的生产值,然后相加得出GDP;支出法是通过统计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支出,然后相加得出GDP;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各个因素所得到的收入,如劳动报酬、利润和利息等,然后相加得出GDP。

消费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指的是个人和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消费支出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和资本消费两个方面。

生活消费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食品、衣物、住房和教育等;资本消费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资本品的支出,如购买房屋和汽车等。

消费支出的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投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指的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本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生产设备、厂房和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支出;存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存货的支出。

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它可以增加生产能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贸易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贸易可以分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两个方面。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进出口活动;国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五,收入和支出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统计核算制度

统计核算制度

统计核算制度什么是统计核算制度?统计核算制度是指国民经济核算和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体系和规范。

统计核算制度包括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两个方面。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家统计数据的数字化整合和处理,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指标。

企业会计核算是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和管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

统计核算制度是国民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保证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统计核算制度的目的统计核算制度的主要目的包括:1.为国家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国民经济核算的数字化处理,制定和调整国家经济政策更加科学、准确;2.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企业会计核算提供了企业运营和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3.为经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统计核算制度为经济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保证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4.为国家和企业对外宣传提供支持:统计核算制度提供了一系列反映国家和企业发展状况的数据指标,有利于对外宣传。

统计核算制度的内容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作为国家级别的统计核算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GDP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支出核算体系、资产负债表核算体系等构成;2.国家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一系列指标;3.宏观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对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进行监测和分析,包括季度经济运行状况分析、跟踪最新经济世情分析等。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统计核算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1.会计准则:颁布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2.财务核算和报告: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分配情况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3.费用管理和分摊:企业内部费用分摊和管理;4.税务申报和缴款:企业缴税管理;5.会计档案管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档案管理。

未来的统计核算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未来的统计核算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智能化。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活动进行统一计量和分析的方法。

它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核心指标,对经济各个方面的产出、收入和支出进行测算和分析,以揭示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和结构特征。

国民经济核算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科学依据。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国民经济核算对于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它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的经济数据,帮助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经济管理和调控,进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还能揭示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经济增长的来源和驱动力,识别经济风险和脆弱环节,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核算:产出核算、收入核算和支出核算。

下面针对每个核算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产出核算产出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生产活动进行统计和测算。

它以GDP为核心指标,划分为消费、投资、净出口三个部分。

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变动,净出口则指国际贸易中的净收入。

2. 收入核算收入核算是对国民收入进行统计和测算。

它包括各种经济主体从生产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如劳动报酬、经营盈利、利息和股息收入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税收和补贴对收入的影响。

3. 支出核算支出核算是对最终消费支出和总投资支出进行统计和测算。

最终消费支出包括个人和政府的消费支出,总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变动。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来源和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官方统计数据、社会调查数据、企业报表数据等。

其中,官方统计数据是最重要的来源,由国家统计局和其他统计机构负责搜集和发布。

核算方法主要采用价值法和收入法。

价值法是通过计算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得出其价值,然后按照各个经济部门的产品和服务之和来计算GDP。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1.国民经济的基本概念答:国民经济是指⼀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是由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经济环节、经济层次、经济部门和经济地区构成的。

国民经济由该国经济领⼟上的常住单位的活动组成的。

2.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功能答:国民经济核算,是按照⼀套既定的概念和⽅法对⼀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个国家)在⼀段时期内的状况进⾏系统的定量描述和宏观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就是对⼀个复杂的经济总体在⼀段时期内的状况进⾏系统的宏观核算,通过核算,提供⼀套系统的数据来显⽰国民经济过程及其结果,作为进⼀步评价和分析的依据。

这些核算在时间上是连续的,由此可以为监测、分析和评估经济运⾏提供动态连续的经济信息。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特征或功能特点为:宏观性,区别于企业会计核算;全⾯性,区别于专题宏观核算;市场性,着眼于市场经济特征进⾏核算。

系统性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有⼀个基本特征。

功能:①提供经济指标,监测国民经济运⾏情况;②显现经济学所定义的因果机制,⽀持运⽤计量经济⽅法进⾏宏观经济分析;③⽀持中长期计划的制定和完成状况的评价,为经济政策提供基础和依据;④为国际⽐较提供⽀持,服务于国际事务管理和分析;在整个经济统计信息系统中发挥协调作⽤。

3.常住单位和⾮常住单位答:⼀个单位在⼀国经济领⼟上拥有⼀定的活动场所(住宅、⼚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定的时期(⼀般以1年为标准),就可以认为该单位在这个国家具有经济利益中⼼,是该国的⼀个常住单位。

如果⼀个单位不具备上述特征,就被称为该国的⾮常住单位⽽被视为国外。

4.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的区别答:机构单位是指能够独⽴拥有资产、承担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经济交易的经济实体。

机构单位是进⾏经济决策的基本单位,能够编制⼀套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完整的账户。

基层单位⼜称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个地点、从事⼀种或主要从事⼀种类型⽣产活动、具有相应收⽀核算资料的⽣产单位,它只是⽣产决策的单位,难以进⾏独⽴的财务决策。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监测指标的内容及计算办法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监测指标的内容及计算办法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 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 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 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 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 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 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 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 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 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 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 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 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原则 和方法由国家统一制定,但是由于 各地区的资料来源不尽相同,特别 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原 有的统计手段不能适应日趋活跃的 新兴经济活动,尤其是对个体、私 营及第三产业统计,因此造成地区 的基础数据与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 差异,地区加总的国内生产总值与 国家、省、市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误差。
• 在反映国民经济的规模,反映产 业结构时,以按照现行市场价格 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为 观察地区生产总值的实际变动, 也就是说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观 察经济的增长变动,用按照不变 价格(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 产总值来衡量,
•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测算方法 是通过相应的价格指数对按现价 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缩减。 使用的价格指数有农产品价格指 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零售 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 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营利性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 服务及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 育和娱乐业);非营利性服务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中国共产 党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 主党派,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 教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科 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 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业))。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1-1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学习目的: 1.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和基本分类, 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3.熟悉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和 国际收支核算的基本内容。
11-2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作用 • 国民经济 是由多个生产部门、生产单位,多个生产环节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整体。 从横向上看,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各个生产部门所组成;从纵向上看, 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再生产环节所组成。 • 国民经济核算 即国民经济统计,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对象的宏观核 算,通过运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 果的数量规模、数量联系和数量规律。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是指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种经济总量、结构和相 互联系进行数量测定,对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的系统描述。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aterial products balance system) 简称MPS体系,它把生产范围定为物质产品生产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国 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也叫东方体系。 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简称为SNA体系,其生产部门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社会活动部门,不但包 括物质性的生产,还包括广泛的非物质性的生产。SNA体系主要适用于实行 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也叫西方体系。
11-7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 • 劳动者报酬 是指从事生产或服务得到的全部报酬 。 生产税净额 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 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 固定资产折旧 是指一定时期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 定资产折旧,或按照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 产折旧。 营业盈余 是指社会总产品抽出中间投入、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 后的剩余部分。 国民总收入(gross of national income,简称GNI)或地区总收入 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取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的总和。 国民总收入指标过去被称为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汇总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汇总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汇总简介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是一种经济数据统计制度,用于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监测经济运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汇总,并介绍其在经济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统计指标和报表:1.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包括国内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2.国民收入和支出核算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包括个人收入、企业利润、政府收入和储蓄等指标。

3.行业经济核算表:对各个行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进行统计,以了解不同行业的经济活动水平和贡献度。

4.财政收入和支出核算表:用于统计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包括税收收入、财政支出和政府债务等指标。

5.外汇收支核算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外界的贸易和投资活动,包括进口、出口和国际收支等指标。

6.固定资产投资核算表:用于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包括国有和非国有部门的投资、房地产开发和设备购置等指标。

这些报表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类经济数据,帮助政府、企业和学术界了解国民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重要性和应用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在经济数据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的分析,政府可以了解国民经济的整体情况,判断经济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经济的平稳增长。

•经济预测和研究: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提供了丰富的经济数据,包括各个行业的生产、消费、投资等指标,为经济预测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经济监测和预警: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经济中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为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金融危机和经济风险的发生。

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制度

综合机关名称: 甲统计报表制度 (一)调查表式1、综合报表按行业分组法人单位和 产业活动单位数200 年表 号:J 3 0 1 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2005)85 号计量单位:个有效期至:2 0 0 6 年 6 月法人单位数产业活动单位数代码合计单产业 法人单位多产业 法人单位合计多产业法人 所属的产业 活动单位乙12345总计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门类、大类、中类、小类)汇总说明: 宾栏按 101-1 表、101-2 表汇总单位数 (1)宾栏第 1 栏:汇总所有 101-1 表单位数=第 2 栏+第 3 栏 (2)宾栏第 2 栏:汇总所有 101-1 表 16 产业活动单位数=1 的单位数 (3)宾栏第 3 栏:汇总所有 101-1 表 16 产业活动单位数>1 的单位数 (4)宾栏第 4 栏=第 2 栏+第 5 栏 (5)宾栏第 5 栏:汇总所有 101-2 表单位数单位负责人: 月日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说明:1.本表统计范围是报告期内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2.报送时间为 5 月 15 日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综合机关名称:变更和注销单位情况200 年 半年表 号:J 4 0 1 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2005)85 号 有效期至:2 0 0 7 年 6 月单位 部门登记 组织机构法定代表人行政区划 邮政单位类别 变动类型代码 变动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联系电话 行业代码序号 证号 代码(负责人)代码 编码代码 (可复选) 时间甲123456789101112单位负责人: 日填表人:说明:1.本表范围是报告期内全部变更和注销的法人单位和多产业活动单位。

报出日期:200 年 月2.本表报告期别为半年报;报送时间为 5 月 15 日前和 10 月 15 日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3.行政区划代码:要求填报 12 位的行政区划代码。

2018年统计年报和2019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主要修订内容

2018年统计年报和2019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主要修订内容

2018年统计年报和2019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主要修订内容总体说明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2018年统计年报表的有效期至2019年6月,2019年定期统计报表的有效期至2020年1月。

二、本文未提及修订内容的各项报表制度继续执行,所列文号改为‚国统字“2018”116号‛。

三、†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中已纳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2018年统计年报,修订内容不再另行说明。

四、为落实地方统计局与国家调查队部分业务分工调整,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地方统计局与国家调查队部分业务分工调整优化方案‟的通知‡(国统字“2017”209号),由地方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投资领域小微企业调查、以全国为总体的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抽样与问卷调查、规模以下企业创新调查、规模以下服务业调查;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全面负责所在省(区、市)劳动力调查,各省(区、市)统计局不再承担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任务,在未设国家调查队的县(市、区),由县(市、区)统计局负责完成数据采集上报工作,并接受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和市级国家调查队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五、2018年统计年报和2019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各相关报表统一取消‚行业代码(GB/T 4754-2011)‛;执行†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的通知‡要求,执行新的†三次产业分类‡,并据此汇总发布相关数据。

六、合并各制度中‚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组织机构代码‛,改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尚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原组织机构代码□□□□□□□□-□‛。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监测指标的内容及计算办法共94页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监测指标的内容及计算办法共94页
•一、国民经济核算内容及指标 计算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就是通过一
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
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
有机的组织起来,为复杂的国民
经济运行勾画出简明的图像,以
利于决策机构和人们了解和把握
经济运行好和快。
• 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指标,是国 内生产总值(GDP),在诸多的 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是近年来 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尤其是在 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宏观监 控以及宏观经济分析等方面最受 关注的经济指标。也是衡量国民 经济发展情况和各级政府加强宏 观调控所采用的最重要指标。
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
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如
此,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础
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
的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
国际上一般认为误差在3%左右是可
以接受的区间。我国目前以生产法
GDP为准。

由于GDP涵盖了国民经济
活动的各个部门,所以其计算是
建立在专业统计及部门统计与会
• 清理了基本概念,修订了基本框 架,充实了核算内容,调整了有 关表式的指标设置,形成了《中 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019)》。新方案广泛地征 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已于 2019年3月份正式出版,目前应 用的就是这个方案。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概 念
•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 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 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 终成果,一般按市场价格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 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 态。
• 第二部分是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和 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金融、保险、 各种运输(航空、铁路、公路、水 路)、邮政电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 料和货物和服务进出口统计资料; 第三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 政决算资料、税务、工商管理资料 等;除此以外,对于未能纳入常规 统计报表和不易取得的资料,还要 到相关的系统、行业处搜集替代指 标进行补算和估算。

国民经济统计学

国民经济统计学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生产范围国民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不论是对外提供的货物还是自产自用的货物,而服务的生产,则基本上限于对外提供的部分,自给性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外,则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的是指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如清扫、做饭、照顾老人、教育儿童等等;消费范围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用于最终消费的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生产范围内所包括的货物和服务;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和除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之外的所有服务的生产,从而消费范围也限于包括在上述生产范围内的货物和服务;资产范围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产是根据所有权的原则界定的经济资产,也就是说,资产必须为某个或某些单位所拥有,其所有者因持有或使用它们而获得经济利益;根据这个定义,和由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存货等,以及某些不是经过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自然产生的资产如、矿藏、、资产等,只要某个或某些单位对这些资产有效地行使所有权,并能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都属于资产范畴;资产范围中不包括诸如大气或公海等无法有效地行使所有权的那些自然资源与环境,以及尚未发现或难以利用的矿藏,即一定时期内,鉴于它们本身的状况和现有的技术不能为其所有者带来任何经济利益的资源与环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算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种交易的记录时间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定的,即交易在债权债务发生、转移或取消的时间记录;这一原则适用于各种交易,包括同一机构部门内部的交易;权责发生制原则意味着交易在其实际发生时记录,而不是在相应的收入与支付发生时记录;2、估价原则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种交易、资产和负债的记录价格,遵循以下规定,凡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都按交易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来估价;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如同一机构单位内部的交易如、自给性消费等,按市场上相同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或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来估价;一般来说,货物和服务产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大多数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如中间消耗、固定资产形成和最终消费按购买者价格估价;存量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的现价估价,而不是按原购置价格估价;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作用及影响一、国民经济核算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二、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三、国民经济核算是制定和检验国民经济计划的科学方法四、国民经济核算是微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五、国民经济核算是协调经济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计算公式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2.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即,经济产业的结构分类之一;三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我国的三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1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行业;3.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本消耗是指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它是生产过程的投入价值,从资产存量角度看则代表固定资产在核算期内因正常陈旧和损坏而形成的价值减少,因而表现为固定资产价值的负增加即固定资本负形成;4.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计算方法生产法计算GDP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收入法计算GDP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支出法计算GDPGDP = C + I + G +X-M5.产业部门分类依据产业部门划分是从生产角度对交易者所进行的分类;它与货物和服务流量相联系,涉及的是生产单位,即具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基层单位;而基层单位通常是指有一定的场所,生产同质产品或提供劳务,即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生产活动的企事业单位;从概念上讲,它强调的是经济活动的性质、成本结构和生产技术的同质性;产业部门是所有同质性的基层单位的集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所有常住基层单位划分为20个产业部门,并对这些行业进行了三次产业划分.6.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其内容包括:一定时期年个人消费品、公共消费品、用作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品、用于增加储备的产品、用于国防的产品和净出口的产品;最终产品严格定义为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又将最终产品分为个人最终消费品和集体消费品;7.中间投入中间投入也称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驻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活动过程中,消耗和转换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8.金融业总产出金融业的总产出包括银行业总产出、保险业总产出、证券业总产出和其他金融活动总产出;银行业总产出等于银行企业总产出加上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9.拉式指数德国经济统计学家拉斯贝尔斯于1864年提出了把销售量固定在基期的价格指数,该方法后来被推广到其他各种综合指数的计算;习惯上,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水平上所编制的综合指数统称为拉氏指数,又称为“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如在计算价格综合指数时,以基期的产量或销售量作为同度量因素;在计算销售量综合指数时,也以基期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具体如下:产量或销售量综合指数:K̅̅̅̅K=∑K0K1∑K0K0价格综合指数:K̅̅̅̅K=∑K10K0∑K0K0拉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可以消除权数变动对指数的影响,从而使不同时期的指数具有可比性;10.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是指所有年龄在16岁及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为各种经济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劳动力供给的人口;这些人被视为实际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也称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它处于就业或失业的状态,是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11.货币口径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流通中现金+可开支票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12.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食物开支占总消费数量比重越大,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反过来,食物占比重越小,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水平就越高;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用于食物消费部分支出的比重就越小;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13.国民经济核算等价原则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三等价原则是确定国民经济生产、收入分配、消费和积累核算一致性的重要原则14.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资源也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狭义讲就是企事业单位独立的经营团体所需人员具备的能力资源;15.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 是指依附人体体力和智力所具有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价值总和;联系: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以人为基础而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从这一点看两者是一致的;而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多都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根据的;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点内容和基础部分;两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产生的;区别: 1人力资本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的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人力资源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创造能力,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产品、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2 人力资本关注的重点是收益问题,即投资能否带来收益以及带来多少收益的问题; 人力资源则不同,关注的重点是产出问题,即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多强;3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而人力资本,表现为经验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增进、产出量的不断变化和体能的不断损耗;16. 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公式为:全要素生产率=产出总量/全部资源投入量17.生产总值总表18. 初次分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指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及财产收入等形式对增加值进行的分配;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余额为初次分配总收入;19.可支配总收入可支配总收入:指各机构部门在初次分配总收入基础上通过经常转移后所获得的收入;这部分收入用于最终消费和储蓄;20.总储蓄总储蓄:指可支配总收入用于最终消费后的余额;国民总储蓄指各部门的总储蓄之和;21. 净金融投资净金融投资:从实物经济运行的角度看,是总储蓄与总投资的差额;从金融交易角度看,它是金融资产增加额减负债增加额的差额;22. 资金流量账户资金流量账户:亦称资金流量核算,是指从收入分配和社会资金运动的角度描述国民经济各类交易活动的一种核算方法;23.初次分配总量初次分配总量:是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分配;24.国民经济核算基层单位国民经济核算基层单位: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 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25.固定资产折旧计算题26. 中间消耗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为了计算准确,计入中间消耗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与总产出的计算方法和范围保持一致;第二,本期一次性使用的,这里需要将中间消耗必须与固定资本消耗区别开;27. 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主要包括居民提供生产要素所得报酬收入,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对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再生产所征收的生产税和进口税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企业在扣除其固定资产消耗和其他运营成本及税收后的净营业盈余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般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28. 非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除投资性融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和货币包括银行存款以外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材料等;一般来说人们把公司持有的股票、债券等融资工具和货币叫做金融资产,其他叫非金融资产;衍生工具:1.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2.期权合约是指合同的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后即可获得的一种选择权合同;证券市场上推出的认股权证,属于看涨期权,认沽权证则属于看跌期权;3.远期合同是指合同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值,由买方向卖方购买某一数量的标的项目的合同;4.互换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标的项目不同,互换可以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权益互换等;其中,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比较常见;分类非金融资产按是否具有物质形态划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按产生的方式或过程可划分为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在非金融资产中,“生产资产”由固定资产、存货和珍贵物品组成;“非生产资产”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资产,即有形非生产资产,由土地资产、水资源资产、地下资产和非培育生物资产组成;另一类是无形非生产资产,如专利权、租约和其他可转让合同、购买的商誉等;29. 资本转移是资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转移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以及债权债务的减免;具体指以下几项所有权转移:①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②同固定资产的收买和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③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④投资捐赠;31.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帐原则来系统记录每笔国际经济交易;32.收入再分配账户是收入再分配核算的账户,它按部门归纳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原始收入基础上通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收入的再分配账户核算在初次分配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的各种经常转移收支,最终目的是计算国民可支配收入;它与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紧密联系;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可支配收入,反映各部门经收入分配后所获取的最终收入总量;33.劳动适龄人口:处于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中国规定的劳动年龄下限,男性及女性都是十六岁;上限男性为六十岁,女性体力劳动者为五十岁,脑力劳动者为五十五岁;该年龄段内丧失劳动力的人口不属劳动适龄人口;34. 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A.非金融企业部门 B.金融机构部门 C.政府部门 D.住户部门E.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35.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个人购买商品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两方面的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指标;与消费物价指数相似,个人消费开支是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的一项报告实际上是个人收入报告的一部分个人消费开支是衡量消费货品及服务价格变动的一个指标,包含实际及估算家庭开支,也包括耐用品、非耐用品及服务数据;36.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具体包括:“离退休金”、“价格补贴”、“赡养收入”、“赠送收入”、“亲友搭伙费”、“记账补贴”、“出售财物收入”、“其他”;37.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的对称;指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事业以及其他单位供给财政资金;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构成;支出分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三类,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这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式;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并没有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交换发生,所以转移支付是不计入GDP的;转移性支出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效率、公平和稳定三大职能;类型:社保支出、财政补贴、税收支出38. 投入产出表:又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平衡比例关系的一种平衡表;投入产出简表如下;表中第Ⅰ象限反映部门间的生产技术联系,是表的基本部分;第Ⅱ象限反映各部门产品的最终使用;第Ⅲ象限反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第Ⅳ象限反映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因其说明的再分配过程不完整,有时可以不列出;按计量单位分:价值型和实物型;按表式结构分:对称型纯部门和U-V型UV表法;按资料范围分:全国表、地区表和企业表;按时间期限分,静态表和动态表;按考察领域分:产品表,固定资产表、能源表、人口表、教育表、环境污染表,等等;按产品的可替代性分:竞争型表和非竞争型表;。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讲义:统计报表制度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讲义:统计报表制度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讲义: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制度是指落实全面、准确、及时发布与使用统计数据的一套规范化管理制度。

它是组织和管理统计信息的基础性制度,为政府的社会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并支持公共决策和市场活动。

本文将从统计报表制度的概念、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统计报表制度的概念统计报表制度是指规定制定、发布、管理、使用各类统计报表的一套规范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发布等环节,以及涉及各学科科目、各行业领域的各类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全面统计。

统计报表制度是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国家管理、政策制定、评估反思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1.统计报表管理的基本原则: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加强宣传教育,使得科学化数据应用成为各类工商等活动的常态化。

2.统计报表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统计报表、各级政府和社会单位、各种行业领域、不同的经济社会活动等大范围。

3.统计报表的分类:按照数据类型包括宏观经济指标、国民经济核算指标、行业统计调查、地区统计调查、人口普查、文化、科技等特殊统计报表;按照发布方式包括月报、季报、年报、专题报告、统计公报、分省分市统计年鉴等多种形式。

4.统计报表制度的实施:实体运作,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分析、汇总;管理流程,包括数据质量审核、影响评估、政策支持等多种方面。

同时,还要建立统计数据公开和保密制度,维护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安全性。

三、统计报表制度的实施1.加强管理科学化: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细则和操作手册,规范和加强统计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统计数据的科学积累和合理利用。

2.提高公开透明度:要加强对统计数据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开放,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数据安全知识、保护意识和合法使用教育,加快推进数据公开工作的建设。

3.加强坚实的把握:要坚持数据采集的定期、全面、准确、及时等原则,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处理工具,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监测体系,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统计法》所指的统计,是指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项目分类,由国家统计局规定、调整。

第三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建立健全国家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

国务院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本部门及其管辖系统的统计机构。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列入发展计划。

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分级负责。

第四条、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考核和奖惩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下列职权:(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有关调查会议,检查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原始记录和凭证。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和情况,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二)统计报告权――将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和情况加以整理、分析,向上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提出统计报告。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阻挠和扣压统计报告,不得篡改统计资料。

(三)统计监督权――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检查国家政策和计划的实施,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检查和揭露存在的问题,检查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反映、揭露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应当及时处理,作出答复。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国家统计任务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需要,在下列方面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一)领导和支持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准确、及时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加强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二)吸收和组织统计人员参加讨论有关政策和计划、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会议,发挥统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三)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实施重大的国情国力普查;(四)按照规定审批统计调查计划,切实解决经批准的统计调查需要的人员和经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报表表式(一)年报表式1、总产出(Q301表) (4)2、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Q302表) (5)3、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项目(Q303表) (6)4、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Q304表) (8)5、按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Q305表) (9)6、按行业划分的资本形成总额(Q306表) (10)7、最终消费支出(Q307表) (11)8、居民消费水平(Q308表) (12)9、地区生产总值附表(SQ309表) (13)10、金融保险业财务收支核算表(SQ310表) (14)11、金融保险业非金融资产核算表(SQ311表) (15)12、保险业务经济指标表(SQ312表) (16)(二)定期报表表式1、季度地区生产总值(Q401表) (17)2、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基础指标(SQ402表) (18)3、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相关指标(SQ403表) (19)一、总说明一、为了全面反映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等方面的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特制订本报表制度。

二、2006年国民经济核算报表制度包括: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年报(共9张表)、金融保险业年报(共3张表)和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季报(2张表)。

三、年报表中各项指标含义、口径范围和具体计算方法,按照国家统计局2006年制定的《非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试行)》和《金融保险统计核算制度》(江苏省统计局核算处)执行。

季报按照省统计局制定的《江苏省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案(试行)》执行。

四、凡表列计量单位以“万元”和“元”的指标不保留小数,以“亿元”和“万人”的指标保留两位小数。

百分比保留一位小数(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五、地区生产总值年报由省辖市于2006年4月25日前将全市、市区及所属各县(市)全套数据报送省局,县(市)报市时间由省辖市确定;金融保险业年报由省辖市于2007年3月底前报送省局;季报于季后15日前由省辖市将全市及所属县(市、区)数据报省局。

报送方式采用电子邮件。

二、报表目录表号表名报告期别报送单位报送日期及方式页码(一)年报表Q301表总产出年报各市统计局4月25日前电子邮件4Q302表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报同上同上 5 Q303表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项目年报同上同上 6 Q303附表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项目年报同上同上7 Q304表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报同上同上8 Q305表按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报同上同上9 Q306表按行业划分的资本形成总额年报同上同上10 Q307表最终消费支出年报同上同上11 Q308表居民消费水平年报同上同上12 SQ309表地区生产总值附表年报同上同上13SQ310表金融保险业财务收支核算表年报同上3月31日前电子邮件14SQ311表金融保险业非金融资产核算表年报同上同上15 SQ312表保险业务经济指标表年报同上同上16 (二)定期报表Q401表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季报各市统计局季后15日前电子邮件17SQ402表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基础指标季报同上同上18 SQ403表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相关指标季报同上同上19三、报表表式(一)年报表总产出表号:Q301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6)185号有效期至:2007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200年计量单位:亿元序码按当年价格计算本年上年以上年为100的速度(%)甲乙 1 2 3总产出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批发业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住宿业餐饮业金融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活动保险业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物业管理、中介服务业和其他房地产活动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表号:Q302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6)185号有效期至:2007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200年计量单位:亿元序码绝对额构成(%)备注本年上年本年上年甲乙 1 2 3 4 丙地区生产总值01第一产业02第二产业03第三产业04地区外净要素收入05地区收入总值06补充资料:1.年平均常住人口:本年万人;上年万人。

2.按常住人口平均的地区生产总值:本年元;上年元。

3.按常住人口平均的地区收入总值:本年元;上年元。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表号:Q303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6)185号有效期至:2007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200年计量单位:亿元序码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补贴盈余甲乙 1 2 3 4 5 6地区生产总值01第一产业02农、林、牧、渔业03农业04林业05畜牧业06渔业07农、林、牧、渔服务业08第二产业09工业10采矿业11制造业1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建筑业14第三产业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7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18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9批发和零售业20批发业21零售业22住宿和餐饮业23住宿业24餐饮业25金融业26银行及其他金融活动27保险业28房地产业29房地产开发经营业30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活动31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3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3租赁业34商务服务业3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8教育3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2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表号:Q303(附)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6)185号有效期至:2007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200年计量单位:亿元序码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补贴甲乙 1 2 3 4 5 6地区生产总值01第一产业02农、林、牧、渔业03农业04林业05畜牧业06渔业07农、林、牧、渔服务业08第二产业09工业10采矿业11制造业1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建筑业14第三产业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7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18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9批发和零售业20批发业21零售业22住宿和餐饮业23住宿业24餐饮业25金融业26银行及其他金融活动27保险业28房地产业29房地产开发经营业30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活动31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3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3租赁业34商务服务业3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8教育3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2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表号:Q304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6)185号有效期至:2007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200年计量单位:亿元序码本年上年以上年为100的速度(%)本年上年甲乙 1 2 3 4地区生产总值01第一产业02农、林、牧、渔业03农业04林业05畜牧业06渔业07农、林、牧、渔服务业08第二产业09工业10采矿业11制造业1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建筑业14第三产业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7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18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9批发和零售业20批发业21零售业22住宿和餐饮业23住宿业24餐饮业25金融业26银行及其他金融活动27保险业28房地产业29房地产开发经营业30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活动31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3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3租赁业34商务服务业3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8教育3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2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按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表号:Q305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5)85号有效期至:2007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200年计量单位:亿元代码按当年价格计算本年上年以上年为100的速度(%)甲乙 1 2 3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01一、最终消费支出02居民消费支出03农村居民04城镇居民05政府消费支出06二、资本形成总额07固定资本形成总额08存货增加09三、货物和服务净流出10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按行业划分的资本形成总额表号:Q306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6)185号有效期至:2007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200年计量单位:亿元代码本年上年甲乙 1 2固定资本形成总额01第一产业021.农林牧渔业03第二产业042.采掘业053.制造业06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75.建筑业08第三产业0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18.批发和零售业129.住宿和餐饮业1310.金融业1411.房地产业1512.其它行业16存货增加17第一产业181.农林牧渔业19第二产业202.工业213.建筑业22第三产业23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45.批发和零售业256.住宿和餐饮业267.其它行业27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表号:Q307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6)185号有效期至:2007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200年计量单位:亿元代码按当年价格计算本年上年备注甲乙 1 2 丙最终消费支出一、居民消费支出(一)农村居民1.食品类支出2.衣着类支出3.居住类支出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5.医疗保健类支出6.公共医疗消费支出7.交通和通信类支出8.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9.金融中介服务虚拟支出10.金融机构实际服务消费支出11.保险服务消费支出12自有住房服务虚拟支出13其它商品和服务类支出(二)城镇居民1.食品类支出2.衣着类支出3.居住类支出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5.医疗保健类支出6.公共医疗消费支出7.交通和通信类支出8.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9.金融中介服务虚拟支出10.金融机构实际服务消费支出11.保险服务消费支出12自有住房服务虚拟支出13实物消费支出14其它商品和服务类支出二、政府消费支出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表号:Q308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6)185号综合机关名称:200年有效期至:2007年6月代码计量单位本年上年以上年为100的速度(%)备注甲乙丙 1 2 3 丁一、当年价格居民消费水平01 元/人农村居民02 元/人城镇居民03 元/人二、居民年平均人口04 万人农村居民05 万人城镇居民06 万人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地区生产总值附表表号:SQ309表制表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2006)63号审批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6]64号综合机关名称:200年有效期至:2007年6月指标代码计量单位本年上年增长% 甲乙丙 1 2 31、一般预算收入2、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3、各项税收4、各项税收占GDP的比重5、工业用电量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商品房销售额8、商品房销售面积9、批发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住宿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星级住宿业营业额发展速度12、客货运周转量增长速度13、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其中:出口14、邮政业务总量15、电信业务总量1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农民人均纯收入1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城镇单位劳动者报酬其中: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3、信息传输以外的营利性营业税增长速度24、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增长速度25、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最终消费之和的比重26、最终消费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最终消费之和的比重27、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不变价增加值占房地产业不变价增加值的比重28、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活动不变价增加值占房地产业不变价增加值的比重29、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占房地产业不变价增加值的比重30、租赁和商务服务等市场营利单位不变价增加值占其他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的比重31、文体和教育等非市场非营利单位不变价增加值占其他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的比重3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不变价增加值占其他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的比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亿元%亿元%亿千瓦时亿元亿元万平方米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元元元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金融保险业财务收支核算表表号:SQ310表制表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2006)63号审批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6]64号有效期至:2007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200年计量单位:万元代码合计金融业保险业证券业甲乙 1 2 3 4一、收入合计1、营业收入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保费收入其他营业收入2、投资收益3、营业外收入二、支出合计1、营业支出利息支出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赔款支出退保金及各种给付营业费用其他营业支出佣金2、营业税金及附加3、准备金提转差4、保户红利支出5、营业外支出6、其他三、损益四、在营业费用中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聘用离退休人员费差旅费会议费外事费钞币运送费公杂费水电费税金住房公积金固定资产折旧五、年末职工(从业)人员数(人)年平均职工(从业)人员数(人)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汇总单位数(个)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金融保险业非金融资产核算表表号:SQ311表制表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2006)63号审批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6]64号有效期至:2007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200年计量单位:万元代号年初合计年末合计银行机构保险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机构保险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甲乙 1 2 3 4 5 6 7 8非金融资产(一)固定资产其中:在建工程(二)其他非金融资产其中:无形资产0102030405附:保险企业金融资产保险准备金年初额___________万元年末额____________万元人身险准备金年初额___________万元年末额____________万元非人身险准备金年初额___________万元年末额____________万元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保险业务报表表号:SQ312表制表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2006)63号审批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6]64号有效期至:2007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200年计量单位:万元、%代码承保赔付保险金额保费收入储金收入赔款支出期满付给退保累计本年上年增长本年上年增长本年上年增长本年上年增长本年上年增长本年上年增长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总计一、财产险小计企业财产险机动车辆险船舶险货运险工程责任险家庭财产险农业险其他险财产险中:外币(万美元) 二、人寿险小计意外险健康险养老金险子女婚嫁险其他寿险寿险中:营销业务外币(万美元)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附报:本年参加保险:企业__________万户家庭__________万户机动车(船)__________万辆人__________万人上年参加保险:企业__________万户家庭__________万户机动车(船)__________万辆人__________万人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二)定期报表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表号:Q401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6)185号有效期至:2008年1月200年季计量单位:亿元代码按当年价格计算按不变价格计算本年上年本年上年比上年同期的增长速度% 当季累计当季累计当季累计当季累计当季累计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地区生产总值01第一产业02农、林、牧、渔业03第二产业04工业05采矿业06制造业0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8建筑业09第三产业1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批发和零售业12住宿和餐饮业13金融业14房地产业15其他服务业16营利性服务业17非营利性服务业18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基础指标表号:SQ402表指标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2006)63号审批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6]64号综合机关名称: 200 年季度有效期至:2008年1月指标本年当期累计上年同期累计上年全年1、农业总产值(现价,单位亿元)2、农业增加值率3、农业总产值发展速度(不变价)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现价,单位亿元)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现价,单位亿元)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不变价) - -7、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不变价) - -8、城镇建筑安装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现价)9、资质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现价,单位亿元)10、客货运周转量发展速度-11、邮政业务总量发展速度-12、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现价) -13、星级住宿业营业额发展速度(现价) -14、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现价)-15、餐饮业增加值占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的比重(现价) -16、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发展速度(现价)-17、最终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之和的比重(现价) - -18、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发展速度-19、房地产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发展速度(现价)-20、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增加值占K门类增加值的比重(不变价) - -21、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增加值(不变价) -22、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增加值发展速度(不变价)- -23、电信业务总量发展速度-24、不含电信业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发展速度(现价) -25、电信业增加值占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现价)- -26、行政管理费支出发展速度(现价)-27、不含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发展速度(现价)- 2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增加值占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现价)- -注:K门类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