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治理策略

合集下载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摘要】资产减值准备是公司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会计核算工作,它对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和计提原则入手,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其对公司盈余和财务报表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受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但是合理的资产减值准备在提高盈余真实性和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对于建立健全的盈余管理机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司应重视资产减值准备工作,加强内部控制,确保盈余管理的合规性和透明度,以提升公司的整体经营效益和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财务报表、正当性、重要性、健全机制、计提原则、公司盈余、影响、关系。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资产减值准备是公司财务报表中一个重要的会计科目,其对盈余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公司按照一定的规定和方法,在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用来反映资产在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异,以防止公司资产价值的严重减损。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原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和风险预期,以审慎性为原则,通过定期评估资产价值和市场环境,确保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密切相关,公司可以通过操纵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盈余,以达到其盈余管理的目的。

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盈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盈余总量和盈余质量方面,不当的盈余管理会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建立健全的盈余管理机制和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原则,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揭示其在公司财务运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通过分析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计提原则以及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资产减值准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研究还旨在探讨如何建立健全的盈余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的盈余管理合理合法,避免因盈余管理不当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和信誉风险。

对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审计策略

对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审计策略

对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审计策略
一、审计策略。

1.审计师应当对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及其关联的会计准则进行审核,
以确定减值准备的记录是否按照会计准则正确执行。

2.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历史经验进行检查,确定该企业是否有利用
减值准备的趋势,以便确定其准备金额是否为其财务报表产生负面影响。

3.确定减值准备发生的原因,并和企业上一财年的资产状况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减值准备是否存在可疑情况。

4.审计师应当评估公司的估价师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评估和减值准备的
经济合理性等。

二、控制措施。

1.审计师应当制定全面的控制措施,确保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符合公
司及相关法规的规定。

2.审计师应当确保会计团队在记录资产减值准备时,应按照公司制定
的会计政策和相关法规进行操作。

3.审计师要定期检查减值准备,以发现任何可能损害公司财务报表真
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情况,并及时发现调整。

4.审计师应当就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动情况审查企业的报表,以确定变
动的原因和影响。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上市公司在管理盈余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资产减值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对盈余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资产减值的概念和原因、盈余管理的意义和方法,以及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具体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资产减值的概念和原因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对其资产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如果发现其账面价值高于可潜在收益或市场价值,就需要进行资产减值确认。

资产减值通常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1. 经济环境变化: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资产的市场价值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其价值下降。

2. 技术变革:科技的不断进步可能使一些资产迅速过时,导致其价值减少。

3.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受到挑战,从而影响相关资产的收益能力。

4. 其他原因:包括政策法规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也可能导致资产价值的下降。

二、盈余管理的意义和方法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合理调整会计政策和实践,以达到控制企业盈余的过程。

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但如果过度进行盈余管理,就可能导致财务报告失真,进而影响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决策。

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包括:1. 改变会计估计和假设: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会计估计和假设,来影响盈余的数额和质量。

调整资产折旧期限、调整资产减值准备等。

3. 利用会计规则的灵活性:企业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灵活运用其中的规则,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盈余管理的成本:资产减值需要进行相关的评估和确认工作,这就增加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成本。

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来应对资产减值的挑战,这对盈余管理带来了更多的限制。

2. 限制盈余管理的空间:资产减值的确认可能导致企业资产的价值下降,从而限制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问题及对策【摘要】资产减值准备是财务报表中一个重要的会计估计项目,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盈余管理与资产减值准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企业可能通过操纵资产减值准备来影响其盈余表现。

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包括过度减值、滞后减值和选择性应用减值。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透明度提升、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等对策来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行为。

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盈余管理问题对企业的影响。

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合规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来规避盈余管理风险。

结论总结了对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问题的思考,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财务报表、对策、案例分析、思考、发展趋势、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于资产价值可能会发生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所做的预防性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的设立可以使企业更加客观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避免出现虚高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资产减值准备在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真实性。

良好的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风险,防止出现企业资产价值的严重缩水,对于维护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产减值准备也容易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

通过不合理地设置准备金,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盈余,从而影响股东和投资者对企业的评价和决策。

资产减值准备的设立需要谨慎设置和审慎管理,以防止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1.2 研究意义资产减值准备是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

资产减值准备的正确计提和披露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

研究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问题至关重要。

论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制约

论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制约

论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制约前言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持续稳定地盈利,因此盈余管理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有权决策权的经理人员而言,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持企业的盈余水平越高,是他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然而实际上,企业的盈余管理却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制约。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就是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则,本文将探讨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

资产减值准则的概念在了解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之前,需要先理解其概念。

资产减值准则即为会计准则中所规定的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反映资产实际价值的原则。

在会计报告中,资产的价值可由其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金流量信息等来确定。

在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就应当进行减值处理。

通俗地说,资产减值准则是会计准则中用于反映企业未来损失风险的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资产减值准则,对已经出现的或者可能出现的损失作出合理的减值处理,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保护出资人、债权人和其他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在多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则也都是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

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制约资产减值准则不仅规定了企业应该在报告中反映资产实际价值的原则,还限制了企业盈余管理的表现。

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经理人员、财务人员等通过各种方法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变动,以达到预期的盈余目标的行为。

盈余管理可以包括:•改变会计政策,比如说从加速折旧制改为直线折旧制,或者延迟计入费用等•资本化支出,即将支出认为是长期资产而不是支出,可以将费用转化为资产,从而降低当前的费用支出,增加利润•改变折旧方法或者折旧期限,使用不合理的定价方法等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资产减值准则的存在对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一定制约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1. 必须按规范的指导思想处理损失对于已经发生的或者可能发生但尚未确定的损失,企业不能与日常经营活动所承担的损失混淆处理。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按照规范的会计准则处理减值损失,不能通过将损失转移至其他账项来规避其影响,并应当尽早反映在财务报告中。

公司财务管理中的盈余管理策略

公司财务管理中的盈余管理策略

公司财务管理中的盈余管理策略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中,盈余管理是一项关键的财务活动,旨在最大化公司的利润和财务稳定性。

盈余管理策略涉及各种技术和方法,用于管理和优化企业的利润和资本结构。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公司财务管理中的盈余管理策略。

一、巩固财务规划和预算管理首先,巩固财务规划和预算管理是有效实施盈余管理策略的基础。

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周密的财务规划和预算,合理安排资金运用和收入分配。

这样,公司能够有效控制开支、降低费用,从而实现盈余最大化。

二、优化资金运营优化资金运营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方面。

公司可以通过合理管理现金流、优化资金结构和提高资本回报率来最大化盈余。

例如,公司可以通过合理的资金调配,将闲置资金投资于高收益的项目,增加投资收益。

此外,公司还可以优化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管理,以提高现金流的流动性和效率。

三、风险管理和保险选择风险管理和保险选择是盈余管理策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公司可以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手段来降低潜在损失和财务风险。

这包括购买适当的商业保险,如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以及合理管理和控制企业的各项风险。

四、灵活的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灵活的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是实施盈余管理策略的重要手段。

公司可以通过紧密监控和控制成本,灵活调整费用结构,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和盈余水平。

此外,公司还可以通过采购合理策略、建立供应链优势等方式,优化采购成本。

五、有效的投资和融资决策有效的投资和融资决策对盈余管理至关重要。

公司应该进行全面的投资评估和风险分析,以确保投资项目的收益稳定和回报率较高。

此外,对于融资决策,公司应该充分考虑资本结构、成本和风险,选择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融资方案。

六、合规与道德有效的盈余管理不仅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还要秉持道德和社会责任。

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防止财务舞弊和违规行为。

此外,公司要注重公平竞争和合规运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

结论总之,公司财务管理中的盈余管理策略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的特定情况和实际需求。

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 ) 企 业 盈 余 管 理 留 下 的 操 作 余 地 二 给

4 资产组 的认定 。虽然资产减值准 则对 资产组这 . 概念进 行 了认定, 企业 的生产经营 方式灵活多变 , 但
会 导致 实际操 作中资产组划分界 限不 明确 , 认 困难 。 辨
而 资产组 的认定又 是 以现金流入 的性质和 归属 为判断
入 量 和 贴现 率 , 具 不确 定 性 , 以操 作 。 更 难
的情况 , 企业在计提各项减值准备 时也更 加谨慎 。 2 明确 了资产减值准备 的计提 时间。资产减 值准 . 则规定企业应 当在资产 负债表 日判 断资产 是否存 在可 能发生减值 的迹象 。 且企业只要对外报送财 务报表 , 就 应该判断资产是否减值 ,这将有 效遏制企业在 中期报 告中不计提减值准备 , 仅在 年终一次计提 的情况 , 减少 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的随意性 ,增强 了会计信 息的可 比性 , 缩减 了企业盈余管理 的空 间。 3 引入 “ . 资产组 ” 概念 。资产减值准则引入 了 “ 资 产组 ” “ 、 总部资 产 ” 等概 念 , 决 了资产 不单独 发挥 解 作用时如何计提减值准备 的问题 ,抑制 了企业利用这 种情况滥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的行 为。 4 采用可收回金额作为资产减 值的计量属性 。可 . 收 回金额能保证对相 同交 易或 事项 采用相 同的确认 与 计量方法 , 有利于提 高会计信息 的可靠性 ; 考虑 了货 币 时间价值与资产相关的特定风 险,有利 于提高会计信 息的决策相关性 。 这一标准便于会计人 员理解和运用 , 减少 了会 计人 员主 观判 断 以及进 行 盈余 管理 的可 能
在 实 际操 作 时很 难 区分 , 不符 合 资 产 定 义 , 且 故永 久 性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是一种财务准备金,用于补偿资产价值因为市场环境、经济形势或者公司经营状况等原因而减值的亏损。

对于企业而言,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仅是一种财务行为,也是一种品牌管理、企业形象和股东关系的管理。

在盈余管理中,企业可以通过调节资产减值准备来影响盈利情况。

通过合理地增加或减少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来实现影响企业利润的目的。

一方面,增加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可以提高当期的费用,降低当期的利润,从而在未来获得更高的利润。

另一方面,减少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则可以提高当期的利润并缩小亏损,但是将会给以后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盈余管理中,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数额来调节当期利润,可以使企业达到更好的财务目标和业务目标,但是也需要注意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使用要与实际情况和市场规则相符合,不应该凭借财务手段追求短期利益而危害公司长远发展。

公司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2篇)

公司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2篇)

公司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1总则1.1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政策、原则及处理规定,公司的各项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1.2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各项资产管理,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确保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3本制度所涉及的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应收款项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应收款项坏帐准备的核算管理2.1本条例中的“应收款项”指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

2.2应收款项的坏帐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于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按帐龄分析法计提坏帐准备。

a.逾期____年(含____年)以内的,按其余额的____%计提;b.逾期____年的,按其余额的____%计提;c.逾期____年的,按其余额的____%计提;d.逾期____年的,按其余额的____%计提;e.逾期____年的,按其余额的____%计提;f.逾期____年以上的,按其余额的____%计提;g.特殊情况下对没有把握可以收回的应收帐款单独计提。

a.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以及未到期的应收帐款;b.计划对应收帐款进行债务重组,或以其他方式进行重组的;c.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帐款,特别是母子公司交易或事项产生的应收帐款;d.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

共5页第1页证明可能收不回的款项单独计提坏帐准备。

2.3坏帐、呆帐的损失处理应收帐款由销售部门负责定期与客户对帐,提供可靠的对帐依据,查明误差原因,及时进行帐务处理,并对对帐单和确认结果及原始依据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销售部门每季度对呆滞应收帐款的清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订相应的措施并作出书面报告。

销售人员对可能出现的收款风险要及时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不必要呆帐的发生。

a.坏帐损失的确认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债务单位破产撤销或债务人死亡,依照法律清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人发生长期性财务困难、毫无转机、事实上____力清偿债务的。

健全XX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治理策略商场XX

健全XX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治理策略商场XX

健全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治理策略 ,商场,健全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治理策略ﻭ商敏ﻭ[摘要]针对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提出几点建议,旨在缩小上市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真实反映上市的经营业绩。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监督ﻭ虽然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是合法进行的,但是盈余管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因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盈利状况的。

一、健全相关策法规尽管资产减值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是能利用**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不仅损害了诚信,而且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影响决策。

因此准则制定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的特点,及时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会计准则,减少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尽量使会计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以缩小会计策选择的空间范围。

在短时间内对资产减值进行硬性规定,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禁止转回、坏账管理等进行具体化的规定。

比如,对于可收回金额的确定,规定一定的计提比例,定期公布具有代表性资产的市场价格等.虽然这种做使会计信息丧失一部分真实性,但是有效遏制上市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短时间内一定是利大于弊.按照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其中有关会计策、会计估计方面的信息应当在报表附注中做出,但其规定比较原则,没有做具体的要求。

因此,为了强化该会计策、会计估计方面的信息,应当明确规定所应的内容。

这样,可以有效的促使做出合理选择会计策并进行会计估计,可以有效地抑制了利用会计策的选择与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ﻭ二、内部审计监督ﻭ要尽量避免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发生,应充分发挥股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人之间的相互制约、协调运转的作用,积极进行内部审计自查,及时发现内部存在的问题,为正确执行资产减值策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从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内部约束机制.同时,会计人员必须强化内部控制理念,深刻理解有效内部控制是有效的手段,以《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为依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就资产减值的会计策、标准、减值比例等作出详细的规定,从源头上预防盈余管理行为,提高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盈余管理是公司为了使其业绩达到获得投资者认可的水平,或为了达到某些会计或财务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策略性做法。

这种做法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实现,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收入操纵、支出操纵以及资产重估价值的变动。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存在风险和不良影响,并可能会导致法律纠纷和严重的经济后果。

因此,应对盈余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防止和控制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对策。

1.设定明确的财务目标和业绩标准为了避免盈余管理行为的出现,公司应该设定明确的财务目标和业绩标准,确保其真实和准确的反映了公司的业务状况和发展趋势。

同时,应该制定有效的财务管控政策和流程,加强财务制度的完善和监督,确保所有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和透明度。

2.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是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最佳手段之一。

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可以帮助公司发现和防止任何想要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可能性,确保公司遵守所有的财务规定和法律法规,避免未被发现的财务风险和诈骗行为。

3.强化道德和伦理意识公司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和伦理意识,严格遵守商业道德原则,确保所有公司员工、管理者和董事会成员都要尽可能地负责任,以实现公司最高利益为基准,制定符合道德与伦理法规的财务决策和行为,制定道德准则和管理规定,确保所有人员始终如一地遵守。

4.强化公司治理,保证公司治理结构和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透明和公正的,确保公司股东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加强会计和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保证其审核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遏制潜在的利益攸关关系,防止其中的政治和利益冲突。

5.加强对市场监管的关注和调查加强对市场监管的关注和调查,对市场上的非法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惩罚性的制度保障,并追究涉及方的责任和法律责任。

通过行政执法手段,把盈余管理行为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市场的安全运转和各方利益的合法保障。

简析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规范对策

简析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规范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变幻莫测,资产减值会计在这一背景下,得到迅猛发展,并成为当前各国会计制度规范的热点问题之一。

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以致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一度成为有些上市企业操纵盈余的工具。

针对这种情况,200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力求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实用性。

至今,资产减值准则在我国企业实施已近4年,起到了抑制企业操纵盈余的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与解决。

一、新资产减值准则对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新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关于资产减值方面的权威准则,企业资产减值的实务操作也有了法律形式的规范。

它对规范和防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准则对于旧准则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引入资产组的概念。

所谓资产组,即企业以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它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

准则明确规定: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单项资产,应当按其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这样能够大大地简化计量工作,大规模地压缩了企业从这一方面对利润做文章的空间。

其次,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限制。

准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均应如实反映其真实价值,防止资产价值泡沫导致利润虚增,同时规定长期资产不得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再次,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时间。

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根据这一要求,企业在对外报送当期报表时均应该按照准则规定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以便确定是否计提减值损失,这样可以有效遏制年底突击计提减值损失的现象。

最后,披露要求有所提高。

现行准则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金额、累计影响数、计提的原因、原则、程序及方法作为详细的规定,扩展了披露的内容,有利于外部报表使用者更好地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及其治理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及其治理对策
对策
● 胡 岗
bt) 即集 中在某一年度 巨额计提利 润, ah , 造成当年 巨亏, 年可轻装上 来 阵, 不提或少提减 值准备 , 为利 润增 长埋 下伏笔 。摆 弄 资产减 值的动 机, 在上市公 司, 通常是为了实现再融资 目的或避免 因“三连 亏” 而遭到 退市; 在非上市公司 , 通常是为 了满足业绩考核指 标或逃废债 务。有时 是对 利润 的虚增 , 有时是对利润 的虚减。 四 、 理 资产 减 值 准备 盈 余 管 理 的 建 议 治 ( ) 高信 息 的 透 明度 一 提 尽管我国有关法规明确要 求, 上市公 司资产减 值准备 变更对本年 度 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产生重 要影响 的应予说 明, 但几乎所 有上市公 司对计提 ( 转回)不提 ( 、 少提 ) 资产减值准备 的原因均未作 详细披露 。 因此 , 监管部 fx 披露信息不足的公司 , q, : t 应责令其披露 导致资产减值发 生的具体原 因及其对 资产减值服务能力 的影 响、 资产的可收 回价值 、 确 认 的减值损失依据 、 资产减值 冲回的原 因及金额 、 产减 值变更对本期 资 利 润的影响 比例等。 ( ) 强 对 资 产减 值 会 计 的 规 范 二 加 政府应尽快 制订资产减值准则 , 规范企业会计制度 , 强资产减值 增 准备 的可操作性 。鉴 于我国 目前 上市公 司造假成 风的实际情 况 , 不妨 在短时间 内对资产减值 进行硬性 规定 , 即将 资产减值 准备计提 的规定 具体化 。 ( ) 一 步 与 国 际会 计 准 则 接 轨 , 用 “现金 产 出单 元 ” 三 进 引 估计现金产出单元 (ahgnrt gui)指从持续使用中产生现金 cs eeai nt , n 流人的最小的可辨认资 产组合 , 而该资产组 合的持续 使用很大 程度上 独立 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 合。按照 《 企业会 计制度》 的规定 , 在估 计资 产的可收回金额时 , 往往 以单项 资产或 资产类别 为基础进行 确定 。这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某些局 限性 , 在很 多情况 下并不能认 定某一 资产的 可收 回价值,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都是 许多资产共同作用产生 现金流人 , 不妨引入“现金产出单元 ” 进行评估 。现金产出单元是不依赖于别的资

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论文

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论文

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论文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论文摘要:从会计学角度来说,当资产在购置时,按照取得的实际成本入账,其购入的资本总账代表了资产在其范围内所能产生的经费评价,但是有时价格也是无法预期的,这就使价值与预算金额发生了背离的情况。

即资产减值就是资产在取关键词:有关盈余管理的论文发表,金融资产减值论文投稿一、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的简要概述从会计学角度来说,当资产在购置时,按照取得的实际成本入账,其购入的资本总账代表了资产在其范围内所能产生的经费评价,但是有时价格也是无法预期的,这就使价值与预算金额发生了背离的情况。

即资产减值就是资产在取得时的价值和资产的真实价值在特定时点上产生差距。

目前看来,资产减值的主要观点主要有三种:永久性标准,即对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回复即资产给予确认的态度;可能性标准,就是要求对可能的资产减值给予确认,在此情况下,把资产减值的确认分为三类;经济性标准,即只要是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就可以给予确认,确认和计量都采用相同的基础。

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机构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

他还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拥有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也就会必定会选择利益最大化的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

上述叙述对英语管路也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和界定,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

作为一些企业的高领导者,他们是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并且有权安排交易时间和方式;第二,管理当局是有利益可图的。

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是有目的,有意的选择对自身利益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第三,管理当局的目的是自身最切实的利益,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是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他们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新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对盈余管理的限制新会计准则的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限制了企业盈余管理的调节范围,规范和抑制了企业特别是新上市的企业的滥用行为,提高了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众的利益。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况 的一 个 关键 临 界 值 , 市 公 司 的净 资 产 收 益率 小 于 零就 面 临 着 上 业 判 断 范 围影 响 了 信 息 的 可 靠 性 。减 值 准 备 的 确 认 和 计 量 很 大
被 S 或 P 的可能 , T T 大于 零 就 会 降低 S 或 P 发 生 的概 奎 这 种 情 程 度上依赖于财 务人员的专业 判断 , T T 然而 主观判断不可避免影 况 下 .以 零 阈值 为 管理 目标 的 上市 公 司 管理 者一 般倾 向于 采 用 增 响 了 信 息 的 可 靠 性 。
计 . 06 20 年上市公司可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 不 恰 当计 提 的 重 大原 因
计提资 产减 值准备 的会计 政策不够健全和完善 计 提政策
够 明确 .企 业具体 会计政策 的可 选择性弹性较大 使企 业进行 不 恰当的减值准备计 提有机可乘 。如在确认减值准备 时 ,判断 资产减值所依据 的条件和衡量标准 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问题;有
二 、上 市公 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的原 因分析
上市公 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引起了市场监管部
司分 别 增 加 当年 利 润 34 5 元和 4 0 万 元 ,占各 自 当年 ; 润 门和 信 息使 用者 的 高度 重 视 。虽 然 外 部监 督 部 f A通 过 各种 方 式 29 万 50 争利 - ] 的 3 9 和 5 1 ,成 功地 摘 除 了 S 4 0% 8% T 家上 市 公 司分 别增 加 当年 加大了监管的力度 .但效果却不令人 满意。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
利润 2 00 元 , 8 5 元 、6 7 万 元 和 50 万 元 , 免 当年 出 88 万 68 万 33 03 避 以分 析 。

资产减值视角下盈余管理治理探讨

资产减值视角下盈余管理治理探讨

资产减值视角下盈余管理治理探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导致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误导投资者,危害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以现行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前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和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关于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化对盈余管理影响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治理过度的盈余管理的具体办法。

标签:盈余管理;资产减值准备;实例分析;治理建议1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1.1 盈余管理的内涵及动机分析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给企业和个人谋利益,通过使用会计的和非会计的手段,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的操作性行为。

这些行为既包含合法的操控性行为,又包含非法的或欺诈性的操纵行为。

现实中,更多的则是披着“合法”外衣的非法盈余操控,给会计信息质量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2 资产减值准备是盈余管理的实现途径之一(1)亏损公司巨额计提减值准备,即“大洗澡”。

根据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公司股票就将被暂停上市交易。

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在以后年度的连续亏损,往往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模糊性,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过去积累下的费用和损失予以确认,将未来年度的费用和损失提前确认,一次亏个够,以便以后年度能够“轻装上阵”。

(2)扭亏公司减值准备的非正常转回。

如果亏损公司想要保住上市资格,就一定要避免出现连续亏损的局面。

由于该类公司往往主营业务不景气,很难在短期内依赖主营业务扭亏为盈,只有“临时抱佛脚”,在扭亏年度将过去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刻意制造“报表利润”,造成“扭亏为盈”的虚假表象以逃避市场的监管。

(3)盈利公司“瘦身式”计提。

一些绩优上市公司往往趁生产经营态势较佳、利润大幅增长的年份,大额加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这样既能集中清算、释放一些历史问题遗留下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又能利用“会计估计”而低估资产形成秘密准备金为以后的会计期间留下足够的“业绩储备”。

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探析

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探析

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探析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为应对资产可能发生的持续性减值风险而提前形成准备金。


包括各种不良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这些资产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减值导致企业
经营亏损或者财务状况恶化。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资产减值准备的形成与股东权益和盈余直接相关,因此,资产减
值准备会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是直接的。

如果形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将
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通常减值准备越大,企业
的盈利能力越弱,股东的权益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其次,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是间接的。

企业可能将资产减值准备用作盈余管理的工具,通过对减值准备的调整来控制盈余。

例如,如果企业预计未来的减值风险和实际发生的减
值风险相差较大,企业可能会调整减值准备的金额,以达到影响盈余的目的。

此外,资产减值准备的形成也会引起外界对企业的关注。

一些投资者和分析师可能会
关注企业的资产减值情况,认为它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企业的资产减
值情况也会影响到投资者和分析师对企业的看法和投资决策。

总之,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复杂的。

它不仅是企业财务状况的
重要指标,也与企业的盈余和股东权益相关。

因此,企业应该把资产减值准备的形成看作
是管理企业风险的一种手段,遵循合理、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将其用于风险管理和提高财
务稳健性。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其拥有的资产进行评估,如果认为该资产的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就需要提取一定的准备金来应对可能的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影响,具体如下:
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会减少企业的净利润。

在进行资产减值准备时,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减值损失,并将该损失从当期的盈余中扣除,导致净利润的减少。

这样一来,企业的净利润就会受到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会影响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一些固定资产或存货等长期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可能会下降,需要进行减值准备。

如果企业没有及时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导致企业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异,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会影响企业的信贷评级和融资成本。

在进行信贷评级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常会关注企业的财务情况,其中包括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

如果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较高,那么它的财务状况可能会被评级机构认为较差,从而影响到企业的信贷评级和融资成本。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它会减少企业的净利润,影响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影响企业的信贷评级和融资成本,以及影响企业的分红政策。

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准备时,需要对这些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评估,以实现良好的盈余管理。

国企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国企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国企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一、概述国有企业(国企)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应建立完善的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以确保资产的安全、稳定运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本文将从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的背景和重要性、管理要点和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背景和重要性1.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企面临着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的不断增加,资产的减值风险也日益突出。

未及时识别和处理资产的减值问题,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假象,损害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甚至对整个经济系统造成连锁效应。

2.重要性建立健全的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对国企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营效益。

(2)保护企业和股东的利益,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

(3)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信誉度。

(4)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三、管理要点1.减值准备的计提减值准备是国企为应对资产减值风险而提前准备的资金,计提减值准备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根据市场价格和专业估值,合理评估资产的公允价值,计提减值准备。

(2)有事实依据:减值准备的计提应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比如企业的财务报表、律师意见等。

(3)合理分配:根据资产的风险性质、金额大小、减值程度等因素,合理分配减值准备。

2.减值准备的核查和调整为确保减值准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国企应建立减值准备的核查和调整机制,包括:(1)定期核查:定期对减值准备进行核查,确保减值准备的计提符合减值风险的实际情况。

(2)年度调整:每年年底对减值准备进行调整,根据实际发生的损失,及时调整减值准备的金额。

(3)风险评估:针对资产存在的减值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及时计提减值准备,避免损失扩大。

3.损失处理的管理损失处理是指对已经发生的资产损失进行合理处理的过程,国企在损失处理中应注意以下管理要点:(1)立即报告:对发生的损失,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争取及时处理和补救。

公司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范文(4篇)

公司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范文(4篇)

公司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确保公司财务状况的真实、准确和可靠,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或部分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

第三条公司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减值准备政策和损失处理方法,确保减值计提和损失处理的公正、合理性。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的及时、准确和合规性。

第五条公司应当定期做好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公司应当保护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的相关信息的机密性,依法保护相关人员的权益。

第七条公司应当依法遵守税收、会计和金融监管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进行合规性审核和监管。

第二章减值准备的原则和方法第八条公司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价值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减值准备政策。

第九条公司的减值准备计提应当符合以下原则:(一)公允性原则:根据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权威机构公布的价格确定减值准备的金额;(二)合理性原则: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和预期经济效益,综合考虑风险因素进行减值准备计提;(三)稳健性原则:提前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前计提减值准备,防止财务报表信息失真。

第十条公司应当根据资产类别和特点,制定不同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确保减值准备的准确性和公允性。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定期评估减值准备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

第三章损失处理的原则和方法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及时发现、核实和处理可能导致资产损失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的扩大。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损失处理政策和方法。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依法保护权益,与相关各方积极协商,以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和纠纷。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损失处理,确保资产损失的及时、准确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场现代化》2012年11月(上旬刊)总第700

经营管理
健全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治理策略
■商
敏沈阳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摘
要]针对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提出几点建议,旨在缩小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
理的空间,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监督
虽然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是合法进行的,但是盈余管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因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盈利状况的判断。

一、健全公司相关政策法规
尽管资产减值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司还是能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不仅损害了公司诚信,而且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影响投资决策。

因此准则制定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的特点,及时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会计准则,减少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尽量使会计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

在短时间内对资产减值进行硬性规定,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禁止转回、坏账管理等进行具体化的规定。

比如,对于可收回金额的确定,规定一定的计提比例,定期公布具有代表性资产的市场价格等。

虽然这种做法会使会计信息丧失一部分真实性,但是有效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短时间内一定是利大于弊。

按照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其中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面的信息应当在报表附注中做出披露,但其规定比较原则,没有做具体的要求。

因此,
为了强化该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面的信息披露,应当明确规定所应披露的内容。

这样,可以有效的促使公司做出合理选择会计政策并进行会计估计,可以有效地抑制了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与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二、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要尽量避免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发生,公司应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人之间的相互制约、协调运转的作用,积极进行内部审计自查,及时发现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为正确执行资产减值政策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从而形成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内部约束机制。

同时,
会计人员必须强化内部控制理念,深刻理解有效内部控制是有效的手段,以《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为依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就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判断标准、减值比例等作出详细的规定,从源头上预防盈余管理行为,提高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为确保资产减值准备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对公司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而公司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职业判断能力不强。

因此,该公司应通过岗位继续教育等方式来加强会计人员的金融、税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其会计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会计诚信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应注重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
道德水平。

只有提升会计诚信度,才能从思想上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公司业绩考核过分注重利润指标,而利润指标是根据应计制计算出来的,极易发生应计项目管理行为。

监管部门主要通过单一的会计数据(净利润)对企业进行监管和评价,这无疑会造成公司利用各种会计与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来提高当期利润,实现企业的再投资或规避退市等目的。

因此,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考评,不能仅考虑利润指标,还应综合考虑企业的其他指标,如现金指标。

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司经营业绩考评体系,设置合理的考评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

这样,可以减少股东对公司管理层经营业绩(往往是利润指标)
的压力,降低管理层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进行操作的可能性,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加强外部审计监督
由于资产减值准备复杂、主观性大等原因,导致资产减值审计一直都是难题。

公司会计师应当依据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以应有的职业态度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以评价被审计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从而降低审计风险、防止审计失败、提高审计质量,遏制上市公司滥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审计机构应依法对相关人员执业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进行定期的同业互查和不定期的抽查。

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管,完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行业自律监管的权威性。

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执业质量进行监督,完善行业举报制度。

给公司施加被揭露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出现。

我国目前对违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制度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使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应监督部门应加强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将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并重,加重对其的处罚力度,加大其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质量,抑制盈余管理行为,保证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

制定针对盈余管理的民事赔偿制度或刑事处罚制度,对滥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增加处罚金额,涉及的管理人员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或刑事责任,也可以采取停牌、摘牌等处罚措施,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氛围,增强法律的威慑作用,使公司自觉遵守法律,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张安杰.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武汉工业学院.2010,(05):35~36
[2]舒红娟.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苏州大学.2010,(04):45~46
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