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天津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儿童记忆的发展

合集下载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知识与练习题第一节:中小学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学发展的含义(一)、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具有四个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二)、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岁)学前阶段4、童年期(6-12岁)小学阶段,相对平稳5、少年期(12-15岁)初中阶段,心理断乳期,危险期6、青年期(15-25岁)高中阶段,身心逐步成熟期7、成年期(25-65岁)8、老年期(65岁以后)二、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儿童期(童年期,这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时期),主要有如下特点: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言语从口头到书面;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其逻辑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主;2、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判道德行为3、在社会化方面,同伴在儿童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表现出对同伴的依从性或者同调倾向;4、在个性发展方面,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开始按照成人和同伴的评价来评价自我。

(二)、少年期特点1、从依赖期向独立期过渡(最显著特征)2、从“自我朦胧”向“自知之明”过渡3、从幼稚向成熟过渡(三)、青年初期1、智力发展显著(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据主导,并从一般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更多的利用理论思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提高)2、自我意识增强3、性意识发展三、中小学生心里发展的教育意义(阐述见教材)(一)、学习准备(二)、关键期: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

个体早期生命中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一个时期。

第二节: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教育一、小学生认知的一般发展与教育(一)、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对时间的延缓反应困难、对事物清晰、本质、精确的认识尚需一段过程)(二)、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在记忆上由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由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由具体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但对词的抽象记忆仍需以具体、直观的事物为基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5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5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主题5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简答与论述1. 请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将遗忘规律应用到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去。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的内容:首先,记忆一结束,遗忘就开始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遗忘速度逐渐缓慢;如果不加复习,所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将彻底被遗忘。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儿童及时复习和巩固刚刚学过的内容,在复习的节奏上要先密后疏,前面安排复习要多几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隔段时间复习巩固一次。

2. 请结合实际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①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如3岁幼儿可以再认几个月前感知过的事物,4岁可以再认一年一签感知过的事物;②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如幼儿记忆12张图片,4岁幼儿可以再认的方式回忆12张,再现的方式回忆2-3张;6岁幼儿能再现8张左右的图片;③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加,无论是从儿童记忆的广度,还是记忆的范围、工作记忆的方式都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发展;④记忆内容逐渐扩大,如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⑤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如3岁前儿童没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和意图,基本上都是无意记忆。

3岁左右,有意记忆开始出现;⑥记忆策略逐渐形成,如儿童原来没有记忆的方法,儿童逐渐开始掌握复述等策略。

3. 举例说明3~6 岁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如,幼儿总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模仿各种行为;②机械识记用得多,意义识记效果好。

如,幼儿在记忆儿歌的时候容易采用机械识记的方式,但是老师将儿歌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后,幼儿明显意义识记的效果要好;③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如整个幼儿期儿童都是以形象化的记忆方式进行,对于相对抽象的语词逻辑记忆儿童较少使用;④记得快忘得快,记忆不精确。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关于幼⼉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占有越来越⾼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实质上是⼀种不学⽽能的⽣理反应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说明选择性注意的发展2.⼉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概括,说明⼉童已出现了()。

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表象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4.()的发⽣标志着⼉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5.3岁⼉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为或执拗现象,这是⼉童⼼理发展中的()现象。

A.最近发展区B.敏感期C.转折期D.关键期6.幼⼉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A.⽆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7.⼉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包是热的,这是()。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8.⼉童语⾔形成的可能性是指()。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语⾔环境D.遗传因素9.在幼⼉进⾏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的的关系是()。

A.直接⼀致的B.不⼀致的C.间接相关的D.毫⽆关系的10.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

A.3个⽉左右B.4个⽉左右C.5个⽉左右D.6个⽉左右11.幼⼉典型的思维⽅式是()。

A.直观动作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观感知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12.幼⼉⾃⾔⾃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是问题⾔语;⼆是()。

A.情境⾔语B.游戏⾔语C.对话⾔语D.交际⾔语13.孩⼦从刚出⽣开始,就显出个⼈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的差异。

A.⾔语特征B.记忆过程C.思维特征D.⽓质类型14.从教育⾓度来说,⼉童绘画的真谛是()。

A.内⼼的表现B.直观的表现C.创造性的表现D.创造性的⾃我表现15.以下关于幼⼉园美术教育不正确的论述是()。

A.帮助幼⼉学习、掌握⼀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园美术教育的终极⽬标B.幼⼉美术是幼⼉个性的表现C.帮助幼⼉发现⾃我、表现⾃我是幼⼉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标D.幼⼉美术学科本⾝的特点是幼⼉园美术教育⽬标制定的重要依据16.⼈们在谈论现在的孩⼦⽐过去的孩⼦聪明,这说明⼉童⼼理发展特征的()。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 参考答案

主题5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探寻1 记忆概述一、名词解释1.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再现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没有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将其重现出来。

3.再认是指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在面前时,能够回想并辨识出来它是从前感知过的。

4.遗忘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二、单项选择题三、填空题1.识记、保持2.形象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4.遗忘5.艾宾浩斯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再认和再现的联系:二者都属于回忆,是回忆的两种不同形式。

再认和再现的区别:①再认回忆的难度比再现回忆的难度低,能再认的不一定再现,但是能再现的一定能再认;②再认事物时是事物重现在面前,进行辨认;再现事物时是事物没有在面前,需要重新回忆进行辨认。

2.机械识记是指对识记内容没有理解,只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前后顺序等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根据识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3.按照记忆内容划分,记忆种类有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

4.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六、材料分析题该图反映的是心理现象中的遗忘现象,通过该图可以得出遗忘的规律,即首先,记忆一结束,遗忘就开始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遗忘速度逐渐缓慢;如果不加复习,所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将彻底被遗忘。

探寻2 学前儿童的记忆一、名词解释1.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2.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3.“客体永久性”是指孩子能够知道尽管不能直接看到某个物体,但相信它仍然存在。

二、单项选择题三、填空题1.习惯化、条件反射、重学记忆2.幼年期健忘3.无意记忆4.运动记忆5.无意6.记忆的潜伏期7.动机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①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②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③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加;④记忆内容的逐渐扩大;⑤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⑥记忆策略逐步形成。

2014年天津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2014年天津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天津教师考试网2014年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习题一中公天津教师考试网提供丰富的天津教师招聘、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以及天津教师考试笔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天津教师考试讲座等,是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第一门户网站!1、简述研究幼儿心理时应坚持的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首先是指必须考虑到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包括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也包括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和状况。

(2)发展性原则。

幼儿心理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在研究幼儿心理过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观点。

一方面要注意那些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和品质,注意这些特点和品质的发展过程;不免对被研究的幼儿发生一定影响。

(3)教育性原则。

研究工作不免对被研究的幼儿发生一定影响。

研究过程的影响必须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从设计研究方案、时间安排,到研究者和幼儿接触时的语言、态度,都必须符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要求。

2、简述幼儿园常识教学的任务有哪些?答:(1)丰富幼儿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粗浅的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

(2)培养幼儿对认识自然、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发展幼儿的智力。

(4)形成对待人们和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

3、简述《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要求。

答:(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以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依赖感;(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4)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2)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2)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托马斯·切斯根据9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即()。

A.适应型、迟缓型、分离型B.适应型、冲动型、迟缓型C.活动型、适应型、分离型D.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2、不属于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

A.活泼好动B.喜欢交往C.好奇好问D.很不稳定3、儿童语言形成的现实条件是()。

A.环境B.遗传素质C.语音模仿D.语音强化4、“看见”、“听到”、“想象”、“思考”是()。

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个性特征D.能力倾向5、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A.动作的概括B.生活情景的概括C.情绪性的概括D.功用性的概括6、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7、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A.0~1岁B.1~3岁C.4~5岁D.3~6岁8、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的成分。

A.自我评价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觉醒9、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

A.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与生成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开放性原则10、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11、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

A.成长记录袋、评定包与作品评定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C.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D.档案袋、业绩评定与同伴评价12、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

A.偏好细密图像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C.喜欢单色的图像D.偏好中等复杂程度的图形13、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在于()。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

共30分)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A.组织教学的能力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C.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学生的能力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2.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A.情绪冲动B.性格障碍C.情绪适应困难D.行为障碍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A.启发式B.搜索式C.算法式D.排列式4.奥苏贝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教育与遗传B.遗传与环境C.社会与遗传D.教育与环境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9.技能的种类有()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D.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10.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A.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B.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C.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D.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A.能力的量的差异B.能力的质的差异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12.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A.符号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学习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14.观察法的不足是()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1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16.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B.对有关的知识保持相当的注意、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C.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D.回忆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认知策略、提出必要的假设17.对于体育洁动和社会公益劳动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高()A.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D.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18.实验法的一般程序是()A.设计方案,没计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B.设计方案,设计等组,进行初测,进行复测,对比分析C.进行初试,选择与设计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D.进行初试,设计方案,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19.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20.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一般应包括()A.提出问题、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B.提问、识别、探索、解决C.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D.提出问题、选择算法、找寻条件21.道德观念即()A.道德准则B.道德观点C.道德判断D.道德认知22.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A.算子系列B.问题空间C.问题解决D.问题情境23.关于迁移的经验泛化说是由心理学家提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 参考答案

主题5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探寻1 记忆概述一、名词解释1.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再现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没有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将其重现出来。

3.再认是指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在面前时,能够回想并辨识出来它是从前感知过的。

4.遗忘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二、单项选择题三、填空题1.识记、保持2.形象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4.遗忘5.艾宾浩斯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再认和再现的联系:二者都属于回忆,是回忆的两种不同形式。

再认和再现的区别:①再认回忆的难度比再现回忆的难度低,能再认的不一定再现,但是能再现的一定能再认;②再认事物时是事物重现在面前,进行辨认;再现事物时是事物没有在面前,需要重新回忆进行辨认。

2.机械识记是指对识记内容没有理解,只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前后顺序等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根据识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3.按照记忆内容划分,记忆种类有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

4.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六、材料分析题该图反映的是心理现象中的遗忘现象,通过该图可以得出遗忘的规律,即首先,记忆一结束,遗忘就开始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遗忘速度逐渐缓慢;如果不加复习,所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将彻底被遗忘。

探寻2 学前儿童的记忆一、名词解释1.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2.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3.“客体永久性”是指孩子能够知道尽管不能直接看到某个物体,但相信它仍然存在。

二、单项选择题三、填空题1.习惯化、条件反射、重学记忆2.幼年期健忘3.无意记忆4.运动记忆5.无意6.记忆的潜伏期7.动机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①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②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③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加;④记忆内容的逐渐扩大;⑤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⑥记忆策略逐步形成。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1解析本题考查幼儿言语发展特点。

1.5~2岁这一阶段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说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也称为“电报句”。

因此,答案选B。

A项:单词句阶段是在1-1.5岁之间,婴儿语言表现出的特点,故排除。

C项:完整句阶段是幼儿能说出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阶段,词汇量迅速增加,这一阶段是在幼儿2岁以后出现的,故排除。

D项:复合句是幼儿在2岁至2岁半开始说出为数极少的简单复合句,4~5岁时发展较快,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识记情况。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所以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D项正确。

A项:具体运算阶段是7~12岁,此阶段儿童正处于小阶段读书,思维具有了抽象概念、可以逆转和守恒关系,去自我中心等特点,故排除。

B项:形式运算阶段是11、12岁以上,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故排除。

C项:感知运动阶段是在0~2岁,这一阶段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3解析本题考查儿童依恋类型的识记情况。

安全型儿童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候,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旁。

而母亲离开时,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表现出苦恼情绪,当母亲重新回来时又会很快平静下来。

C项正确。

A项:回避型的依恋是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幼儿影响不大。

实际上并未形成人的依恋,故排除。

B项:回避型的依恋实际上并未真正形成依恋关系,所以又称为“无依恋型”儿童,故排除。

D项:反抗型的依恋关系时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反抗,但与母亲一起时又无法将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故排斥。

2014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试题及答案二

2014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试题及答案二

2014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试题及答案二1.简述婴儿笑的发展阶段。

【答案要点】婴儿笑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自发的微笑(又称内源性微笑)(0~5周)。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3.5个月)。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个月以后)。

2.简述幼儿思维的作用。

【答案要点】(1)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

(2)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

(3)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3.简述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要点】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幼儿的各种活动。

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想象发展,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

(2)从简单的再造想象发展到创造想象。

(3)从极大夸张的想象发展到合乎现实的想象。

4.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答案要点】(1)时间因素。

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之后逐渐变慢。

(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

(3)学习的程度。

低度学习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记忆效果要好一些。

(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

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5)识记者的态度。

人们对于需要的、感兴趣的事物遗忘得较慢。

另外,经过人们的努力、积极加工的材料遗忘得较少,而单纯地重述材料,识记的效果较差,遗忘得也较多。

5.简述幼儿无意想象的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内容零散。

(3)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6.简述幼儿所使用句子的结构的发展趋势。

【答案要点】(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从陈述旬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旬。

7.简述性格的结构。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儿童记忆的发展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儿童记忆的发展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儿童记忆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再认2.延迟模仿3.自传体记忆4.记忆容量二、选择题1.婴儿时期的记忆主要以( )为主.A.无意识为主B.有意识为主C.自传体记忆D.元记忆2.对于不容易进行分类的信息,个体确认或构建记忆项目之间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属于( )记忆策略.A.复述B.组织C.精细加工D.元记忆三、填空题1.关于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研究主要针对三种基本策略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1.如何促进儿童有效地学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再认:是注意到当前刺激是过去曾经历过的刺激,如看到某人就想起曾在哪里见过他. 2.延迟模仿:即不是立即就出现的模仿,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的模仿.3.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 具有不随意的特点.4.记忆容量:是指在记忆过程中,可供心理过程使用的总的心理工作空间.二、选择题1.A 2.C三、填空题1.复述、组织、精细加工四、简答题1.答:(1)根据儿童记忆特点促进儿童学习: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他们是以无意识记忆为主.因此在培养孩子记忆能力,教他学习记住一些事物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形象、直观、具体、生动,能引发孩子兴趣、吸引孩子注意的对象.(2)针对记忆规律促进儿童学习:在这里首先提到的就是科学组织复习.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在指导儿童学习时,对他们学过的东西要及时地安排复习,早复习比晚复习效果好,如果等到记忆信息已经丢失了很多时再复习,就差不多是重新学习了.。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1)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1)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B.性别角色的发展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社交技能的发展2、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3、两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

A.巴甫洛夫B.皮亚杰C.普莱尔D.马斯洛4、在小学阶段发展最快,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5、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D.防止任性、粗暴6、前运算阶段发生在()。

B.2~7岁C.7~11岁D.12~l6岁7、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

A.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B.反复细心的说明和解释C.与练习相结合D.结合日常生活活动8、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9、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0、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文化B.电视C.冢庭D.幼儿园1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努力12、“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这是哪一意志品质差的表现?()A.自觉性C.自制性D.坚持性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A.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B.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孤立进行的C.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自始至终是成体系的D.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14、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学习B.游戏C.运动D.玩耍2.一般来说,质化研究更多倾向于采用( ),目的在于探明儿童的动态发展过程.A.横向研究设计B.纵向研究设计C.观察法D.个案研究3.以智慧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是( )把人的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前运算智慧阶段、具体运算智慧阶段、形式运算智慧阶段四个阶段.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埃里克森D.达维多夫4.深度知觉就是对远近、深浅的知觉,心理学家是通过( )实验来测量的.A.点红实验B.双生子爬楼梯D.三山实验5.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这是指的( )品质.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广度6.主体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称为( ).A.条件反射B.定向反射C.习惯化D.去习惯化7.皮亚杰用( )实验来形象的说明学前期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A.三山实验B.视觉悬崖C.延迟满足D.守恒实验8.3岁的蛋蛋看到做饭的妈妈被溅起的油烫了一下,发出痛苦的呻吟,赶快跑过去用关切的眼神看着妈妈,一边还用小嘴在妈妈烫伤的地方吹,这种行为是( ).A.自我意识情绪C.移情反应D.诱发情绪反应9.爱因斯沃斯测量出的依恋的三种类型中,( )在儿童中所占比例最多.A.焦虑回避型B.安全依恋型C.焦虑反抗型D.被动退缩型10.常常被形象地称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称为( ).A.观点采择B.心理理论C.移情D.社会学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__________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方法,是早期儿童发展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2.儿童发展受遗传、发育、环境、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__________是脑的基本活动,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4.先出现无意动作然后才逐渐出现有意动作,动作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的支配,这是儿童动作发展的__________规律.5.注意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类别.6.当刺激多次出现后,主体就不会再产生这样的变化,或是反应下降,这种定向反应的消失或下降称为“__________”.7.儿童在记忆的保持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__________,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8.在发展心理学中,根据思维抽象的程度,通常将儿童思维分成__________、和抽象逻辑思维.9.是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如理解“施事一动作一受动”、“物体一方位”等语义关系等,从而了解现实中各种事物和相互作用的关系.10.是一种“我向”语言,是儿童自己对自己说话,其主要的功能不在于交际.11.4个月的婴儿对陌生人也会笑,但7~9个月后,婴儿见到陌生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反应被称为__________.12.情绪的原因理解分为两种情况,即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和__________.13.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人接受社会化的过程,是从一个“__________”或“生物人”成长为“__________”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14.对于儿童之间或简单或复杂的同伴关系的测量,目前心理学界使用的方法技术主要有观察法和__________.15.在没有外部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和维持的积极的行为过程是儿童对行为的__________.16.有关道德的心理成分组成,目前看法不一,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将道德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道德行为.17.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一般分为__________和亲社会行为.18.与皮亚杰使用对偶故事法所不同,柯尔伯格使用了__________来测量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19.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基于生物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品质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性别行为模式等三方面.20.__________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能客观地适应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为儿童的社会化.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仅仅表现在微观上的可塑性方面. ( ) 2.学前儿童思维发展主要呈现具体形象性,入学后,儿童思维获得了更深入的发展,逐渐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 ( )3.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自发性微笑. ( )4.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 ( )5.师幼关系不属于师生关系. ( )四、概念解释(每题1分,共10分)1.发展2.视敏度3.突触4.记忆5.自传体记忆6.想象7.妈妈语8.心理理论9.情绪10.性格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32分)1.简述哪些因素影响神经的可塑性.2.简述产前发育的影响因素.3.简要说明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4.简要说明学前期儿童理解的发展主要呈现的特点.5.简述儿童双词句阶段的句法特点.6.简述师幼关系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7.简述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8.简要说明道德行为发展的理论.六、论述题(每题9分,共18分)1.根据儿童记忆的规律,试论述促进儿童有效地学习的方法. 2.试论述师幼和谐关系建立的影响因素.[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B 2.B 3.B 4.C 5.C 6.A 7.A 8.C 9.B 10.A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25分)1.观察法 2.教育 3.反射 4.从无意到有意 5.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6.习惯化 7.记忆的恢复现象 8.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9.词汇语义 10.自我中心语言 11.陌生人焦虑 12.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 13.自然人、社会人14.社会测量技术 15.自我调节 16.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17.攻击性行为 18.道德两难法 19.性别概念、性别角色知识 20.社会性发展三、判断题(每题l分,共5分)1.× 2.√ 3.× 4.√ 5.×四、概念解释(每题1分,共10分)1.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广义上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发展不仅指儿童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也指成人后衰退消亡的过程)2.视敏度:是衡量视觉发展优劣的指标,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也就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3.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定的细胞连接结构,具有传递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4.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也是人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5.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境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6.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7.妈妈语:又称为“儿向语言”,通常指的是母亲指向婴儿的语言,它具有语速慢、声音高和音调高度夸张等特征,并具有强烈的起伏性.8.心理理论:是个体为了解释和预测行为而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9.情绪:是个体对外部事物和内部需要的主观体验,它包括生理、表情和体验等多种成分.10.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32分)1.答: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经验和发育程序的交互影响所支配,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表现出可塑性.(1)倒U型的神经突触发展模式,使得幼儿大脑在早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2)丰富的环境刺激影响着神经的可塑性.2.答:产前发育的因素主要有:(1)药物;(2)疾病;(3)辐射;(4)营养;(5)年龄;(6)情绪状态.3.答:儿童形状知觉发展很快,发展的特点主要有:(1)婴儿偏好图案刺激,并随年龄的增加图案的复杂性逐渐提高;(2)婴儿最初对某个单元特征感兴趣,逐渐关注整体;(3)新生儿更关注社会性刺激;(4)婴儿喜欢注视以适当速率运动的物体.4.答:(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3)从对事物比较简单、表面的评价发展到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4)从自我中心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答:(1)在双词句阶段,儿童句子结构的萌芽开始出现;(2)能够根据词序来正确的理解一些简单句子的含义;(3)此阶段儿童的语法基础仍是十分具体的,没有形成超出具体语义关系的抽象语法范畴;(4)此阶段儿童不能理解主语、动词和宾语的抽象含义.6.答:(1)对儿童的学习及其对早教中心、幼儿园以及学校的适应发挥着重要作用;(2)对儿童社会性,特别是自我的发展具有极大作用;(3)对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7.答:(1)家庭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情感氛围是家庭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的两个主要途径.(2)媒体的影响.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各种媒体中大量的暴力信息,诱发并助长着儿童的攻击行为.8.答:道德行为发展的理论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内容是:(1)观察和模仿;(2)替代强化;(3)交互决定论.六、论述题(每题9分,共18分)1.答:(1)根据学前儿童记忆特点促进儿童学习.a.学前儿童主要以无意识记忆为主,应该尽量选择具有形象、直观等特点能引发孩子兴趣、吸引孩子注意的对象;b.尽量避免让儿童记忆单调的学习材料,应当适当结合情境进行记忆;C.由于儿童记忆容量有限,一次记忆的内容不应太多.(2)针对记忆规律促进儿童学习.记忆的规律有记忆的保持规律和遗忘规律.a.首先要科学地组织复习,及时复习、合理分配时问复习、采用多种感官相结合的复习方法;b.干扰理论认为遗忘的原因是材料之间的干扰,因此避免儿童一次学习内容太多、把内容和性质相似的材料安排在一起,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C.结合教学实践,根据学前儿童的记忆特点和记忆规律,科学的安排学习内容,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而促进学前儿童有效的学习.2.答:师幼关系主要受相关的人员,如儿童、教师和家长,以及客观环境、社会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1)儿童自身特征直接影响其和谐关系.儿童自身特征,包括性别、外貌、气质特征、认知水平、人际经验、行为表现等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主观认识及儿童对教师的主观感受,直接影响着和谐师幼关系的建立.(2)教师自身特征直接影响其和谐关系.教师自身的特征,如教师关于儿童和教育的知识观念、沟通交流的敏感度等很多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师幼关系的和谐.(3)儿童特征与教师特征的组合也影响师幼和谐关系.儿童的能力、动机和行为风格与教师的期望等之间存在着一个协调和匹配的问题,匹配合适就促进师幼关系的和谐建立,匹配不好就影响师幼关系的建立.(4)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对师幼和谐关系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常影响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及儿童对教师的感受,从而影响师幼关系.(5)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幼儿园班级的规模、教师与幼儿人数的比例等客观环境因素对师幼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6)文化性因素的影响.师幼关系还会受到社会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比如我国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如今我国仍有儿童服从教师这一特征.。

2014上半年天津教师资格《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4上半年天津教师资格《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4上半年天津教师资格《心理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斯全纳B.桑代克C.巴甫洛夫D.布鲁纳2. 个体面对新刺激时利用已有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属于()。

A. 顺应B. 图示C. 平衡D. 同化3. 学生已知道“反击外来侵略”是“爱国行为”,再学习“保护历史文物”也是“爱国行为”这属于()。

A. 派生类属学习B. 相关类属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D. 上位学习4.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这属于()的观点。

A.认知派B. 格式塔学派C. 联结派D. 行为主义学派5. 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稳定的因素是()。

A. 努力B. 能力C. 运气D. 任务难度6. 思维具有了可逆性与守恒是()阶段的特性。

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7. 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是属于性格的()。

A. 态度特征B. 理智特征C. 情绪特征D. 意志特征8. 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这种评价叫作()。

A. 诊断性评价B. 配置性评价C. 常模参照评价D. 标准参照评价9. 艾里斯的ABC理论中“B”指的是()。

A. 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 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C. 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D. 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10. “水下击靶”实验是()的证据。

A. 形式训练说B. 相同要素说C. 概括说D. 关系转换说二.多项选择题1. 操作技能的形成包括()A. 操作定向B. 操作模仿C. 操作整合D.操作内化E. 操作熟练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

A. 前习俗道德水平B. 超习俗道德水平C. 后习俗道德水平D. 习俗道德水平E. 高习俗道德水平3. 遗忘的理论解释包括()。

A. 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 同化说D.异化说E.动机说4. 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包括()。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2.无意注意3.观察4.机械记忆5.直观行动思维二、填空题(每格为1分,共10分)6.3~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幼儿自言自语的两种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9.3~6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

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儿童思维10.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的长短指的是( )。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选择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广度11.( )是认识活动的开端。

A.感知觉B.注意C.思维D.想象12.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是( )。

A.以有意记忆为主B.以词语逻辑记忆为主C.以无意记忆为主D.以意义记忆为主13.在掌握概念上,幼儿总是( )。

A.先掌握空间概念,后掌握实物概念B.先掌握数概念,后掌握实物概念C.先掌握实物概念,后掌握数概念D.先掌握科学概念,后掌握数概念14.中班幼儿爱告状是孩子( )发展的表现。

A.美感B.理智感C.内疚感D.道德感15.游戏时,一个幼儿尽管拥有游戏所需要的玩具材料,但如果同伴拒绝与其共同游戏,他会很不快乐。

这是因为他的( )没有得到满足。

A.生理需要B.安全和保障的需要C.求知的需要D.交往和友爱的需要16.( )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A.个性B.性格C.气质D.能力17.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

A.不存在性别的差异,也没有年龄的差异B.不存在性别的差异,但有年龄的差异C.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D.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太明显18.幼儿音乐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 )。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判断题1.幼儿更多采用机械记忆,所以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比意义记忆好。

()2.幼儿对表演唱比单纯的唱歌容易记住歌词。

()3.及时复习是与遗忘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4.信息的提取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

一般来说,能再认的事物都能回忆。

()5.“触景生情”是一种有意回忆。

()6.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

()7.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8.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儿童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9.无意识记是指没有理解材料的意义的一种记忆。

()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情绪记忆。

()二、选择题1.下列有关记忆说法,错误的是( )。

A.按照记忆的目的性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B.幼儿只有机械记忆,没有意义记忆C.幼儿形象记忆效果优于语词逻辑记忆D.“记”是“忆”的前提。

2.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情绪记忆B.语词记忆C.意义记忆D.运动记忆3.做简答题属于( )的提取方式。

A.保存B.加工C.再认D.回忆4.冬冬在街上看到商店招牌上的字时,高兴地说:“妈妈,这个字我认识,老师教过我们。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属于()。

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5.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

这种现象称作()。

【2012.11】A.记忆的潜伏期B.回忆C.客体永久性D.习惯化6.童年时看过的一部有趣的电视剧,至今记忆犹新。

其实,当时在观看时并没有要去记住它的意图,它是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记忆中的内容的。

这种识记称为( )。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动作记忆D.语词记忆7.4、5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这种现象称为( )。

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记忆容量不足D.幼儿期健忘8.对参加体育比赛获得好成绩时兴奋激动的心情的记忆,属于( )。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9.()是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关键因素。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A.任何时候B.关键期C.最佳期D.敏感期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D.最初步生活自理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B.知觉的概括性C.思维的概括性D.记忆的概括性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page]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3)-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试卷与试题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3)-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试卷与试题

本题实质上让我们回答游戏的作用 (1)游戏是满足儿童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 到了幼儿期,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的增强,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产生了 渴望参加成人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但是幼儿年龄小,受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制,不可能真正 像成人一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是说,幼儿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与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经验和 能力水平不足之间发生了矛盾,而游戏是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方法。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游戏中蕴涵着大量的学习。例如,儿童在搭积木、玩沙等建筑游戏中,能够认识各种建筑材料、各种物体的性 质和特点,获得初步的物理经验,认识到只有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楼房”才能站稳。 游戏时,儿童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 游戏以想象为前提,同时又不断增进想象的目的性,并促使它朝着创造想象的方向发展。 (3)游戏有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 幼儿在游戏中总是以角色自居,力图像扮演的人物那样行动,要做到这一点,幼儿必须站在所扮演的人物的角 度上,去想象其可能的行为。因此,在游戏中幼儿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 (4)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制力。 由于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了幼儿的 意志。马努依连科的实验发现:幼儿在游戏条件下(哨兵站岗)坚持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仅仅按照成人的 要求而站立的时间。 游戏是一种不带任何强制性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儿童在游戏中可以随心所欲,他们的行为必须受游戏规则的 约束。这种约束不是外加的,而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因此,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 律。 因此,这些父母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天津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儿童记忆的发展
中公天津教师考试网提供丰富的天津教师招聘、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以及天津教师考试笔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天津教师考试讲座等,是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第一门户网站!
一、名词解释
1.再认
2.延迟模仿
3.自传体记忆
4.记忆容量
二、选择题
1.婴儿时期的记忆主要以( )为主。

A.无意识为主
B.有意识为主
C.自传体记忆
D.元记忆
2.对于不容易进行分类的信息,个体确认或构建记忆项目之间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属于( )记忆策略。

A.复述
B.组织
C.精细加工
D.元记忆
三、填空题
1.关于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研究主要针对三种基本策略开展: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如何促进儿童有效地学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再认:是注意到当前刺激是过去曾经历过的刺激,如看到某人就想起曾在哪里见过他。

2.延迟模仿:即不是立即就出现的模仿,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的模仿。

3.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4.记忆容量:是指在记忆过程中,可供心理过程使用的总的心理工作空间。

二、选择题
1.A
2.C
三、填空题
1.复述、组织、精细加工
四、简答题
1.答:
(1)根据儿童记忆特点促进儿童学习: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他们是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因此在培养孩子记忆能力,教他学习记住一些事物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形象、直观、具体、生动,能引发孩子兴趣、吸引孩子注意的对象。

(2)针对记忆规律促进儿童学习:在这里首先提到的就是科学组织复习。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在指导儿童学习时,对他们学过的东西要及时地安排复习,早复习比晚复习效果好,如果等到记忆信息已经丢失了很多时再复习,就差不多是重新学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