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与宗教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20
最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表
最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表一、工学0101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10102 计算机应用技术010103 软件工程010104 信息安全010105 物联网工程010106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010107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010108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010109 通信与信息系统010110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010111 电子信息工程010112 控制科学与工程010113 电气工程010114 自动化010115 光学工程010116 测控技术与仪器010117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010118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010119 数字通信与信息传输010120 网络工程010121 信息对抗技术010122 电子科学与技术010123 软件工程01012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10125 网络与信息安全010126 物联网工程010127 电子信息工程010128 通信与信息系统010129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01013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010131 海洋技术二、理学020201 应用数学0202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20203 数学与应用数学020204 信息与计算科学020205 理论物理020206 材料物理与化学020207 光学020208 红外物理020209 聚变科学与工程020210 核物理020211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20212 器械物理020213 原子分子与光物理020214 激光物理与技术020215 凝聚态物理020216 等离子体物理020217 地震学020218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20219 地球物理学020220 生态学020221 环境科学与工程020222 天文学020223 天体物理020224 信息与计算科学020225 理论与计算化学020226 环境科学与工程020227 理论与计算物理020228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经济学030301 理论经济学030302 应用经济学030303 经济统计学030304 国际贸易学030305 人力资源经济学030306 信息经济学030307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030308 区域经济学030309 金融学030310 固定收益证券030311 投资学030312 证券投资学030313 金融工程030314 保险学030315 金融工程030316 保险学四、文学040401 汉语言文学040402 汉语言文学040403 汉语言文学040404 对外汉语040405 汉语国际教育040406 汉语言数据科学与技术五、法学050501 法学050502 法律硕士(法学)050503 经济法学050504 国际法学050505 法医学六、教育学060601 教育学060602 心理学060603 英语教育060604 学前教育060605 小学教育060606 科学教育060607 人文教育060608 专业学位硕士(领导力开发与研究)060609 体育教育七、哲学070701 哲学070702 逻辑学070703 宗教学070704 伦理学070705 美学070706 美学070707 建筑史与理论070708 艺术学理论八、历史学080801 历史学080802 考古学080803 人文地理学080804 文物与博物馆学080805 文物保护技术九、管理学090901 工商管理090902 法学硕士(工商管理)090903 会计学090904 工商管理与工程管理090905 农业经济管理090906 电子商务090907 国际商务090908 人力资源管理090909 旅游管理090910 监狱学090911 管理科学与工程090912 教育管理090913 工程管理09091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90915 电子商务090916 管理科学与工程090917 会计学090918 国际商务090919 人力资源管理090920 工程管理09092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十、农学100100 农学100200 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100300 农学(农业经济管理)100400 农学(动物科学)100500 农学(植物保护)100600 农学(农业生态)100700 农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100800 农学(畜牧学)100900 农学(兽医学)十一、医学110101 基础医学110102 临床医学110103 口腔医学110104 中医学110105 中西医结合110106 医学影像学110107 医学检验专业110108 医学检验专业110109 医学实验技术110110 医学美容技术110111 医学美容技术110112 医学信息工程110113 医学信息工程110114 中药学110115 康复医学110116 康复医学110117 医学信息工程110118 西医学110119 基础医学110120 生物医学工程110121 临床医学110122 口腔医学110123 中医学110124 医学影像学110125 医学检验技术110126 医学实验技术十二、军事学120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20102 军事技术基础学科120103 军事后勤学及军事装备120104 军事系统工程120105 方阵学及军队指挥学120106 军队指挥学120107 联勤保障学(含后勤装备与保障工程)120108 联勤保障学(含后勤装备与保障工程)本代码表仅供参考,请以各高校公布的招生专业代码为准。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毕业论文答辩前须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的英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线〕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学术活动〔2学分〕:
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其中做一次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活动后提交400字以上的小结,并按相关规定填写相关表格。
硕士生必须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实践环节〔2学分〕:
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社会调查或治理实践或勤工俭学,以提高适应能力。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在正规高校担任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研并重的方式。
应修学分:总学分许多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许多于32学分。必修课许多于18学分,必修环节许多于8学分,学位论文33学分。
【二】学科〔专业〕要紧研究方向
序
号
研究方向名称
要紧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中国哲学史
研究中国哲学史各历史时期的哲学,着重研究宋明理学及江西古代儒学、佛教、道教,推进中国哲学学科建设。
应修学分:总学分许多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许多于32学分〔必修课许多于18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学位论文33学分。
【二】学科(专业)要紧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要紧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东方哲学与宗教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方哲学与宗教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具有比较扎实的东方哲学和宗教专业基本理论和较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科研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够满足国家战略决策、社会公共服务和专业科研需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介绍东方哲学与宗教专业的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1. 博士生:(1)东亚儒学(2)东亚道家和道教(3)南传佛教与东亚佛教(4)儒佛道三教关系(5)中印佛学比较研究(6)犹太思想研究(7)犹太教与世界文明(8)儒、道与东方哲学(9)儒学与东亚哲学比较研究2. 硕士生:(1)儒佛道三教与东方哲学(2)犹太教与伊斯兰教(3)东亚道教与民间宗教(4)儒学与东亚哲学(5)中印佛教史与佛学师资力量:本学科有正式在编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名,副教授三名。
其中,五十岁以上的教授二名,四十岁以下教授二名。
另有兼职教授三名。
师资力量雄厚,研究特色鲜明,年龄结构合理。
教授、博导的教学与科研在海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
科研水平:本专业以中印佛学、犹太教、儒学与东亚哲学、道教与民间宗教等为主要特色。
其中,佛教、犹太教、道教与民间宗教以及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其科研、教学力量等方面在国内学术界名列前茅。
多年来,由本专业的教师撰写的多种专著已经成为各自领域内的必读参考书。
学科骨干教师共同撰写的《东方哲学与东方宗教》(洪修平主编)、《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洪修平主编)、洪修平教授的《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佛教文化历程》、《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徐新教授的《中国开封犹太人-历史文化与宗教研究》、《犹太百科全书》、徐小跃教授的《罗教与〈五部六册〉揭秘》、李承贵教授的《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和孙亦平教授的《东亚道教研究》、《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等专著在相关领域都是有相当分量的学术著作,博得学术界广泛好评。
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2)
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科研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哲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介绍中国哲学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发展及其特点与规律的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是:1. 博士生:(1)中国佛学; (2)儒家哲学;(3)宋明理学;(4)周易哲学;(5)道家与道教哲学; (6)中国近现代哲学2. 硕士生:(1)先秦哲学;(2)儒佛道三教与中国哲学 (3)儒道与天人之学 (4)宋明理学研究 (5)中国近现代哲学。
师资力量:本学科有教授、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2名。
其中,五十至六十岁之间的教授2名,四十多岁的教授4名。
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
6名博导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
科研水平:本专业以儒学、佛学、道家道教及三教关系研究为其特色。
其中,中国佛学以及三教关系研究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其科研、教学力量等方面在国内学术界名列前茅。
多年来,由本专业的教师撰写的多种专着已经成为各自领域内的必读参考书。
赖永海教授的佛教研究、佛儒关系研究、宗教学理论研究,洪修平教授的禅宗思想史研究、三教关系研究,徐小跃教授的老庄研究,李承贵教授的儒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王月清教授的佛教伦理研究、先秦典籍研究,白欲晓教授的现代新儒学研究,沈文化副教授的道教研究等,都在学界具有相当的影响。
多年来,本学科点出版学术专着30余种,并且出版大型学术丛刊《禅学研究》一种。
近期科研项目:赖永海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项目“中国佛教史”;洪修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佛教精华”;徐小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中国民间宗教与佛道二教关系研究”;李承贵教授主持的江苏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学概念、问题、价值综合研究”。
比较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比较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10120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中西哲学专业具有坚实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中西哲学、中西宗教、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宣传、管理、新闻、出版、宗教、对外文化交流等部门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
二研究方向1.中西哲学比较2.中印哲学比较3.中日哲学比较4.中韩哲学比较5.中外宗教哲学比较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和答辩工作。
如本人有意向,特别优秀的学生,每门学位课程成绩皆为优良,且公开发表过一篇或一篇以上属于学位论文组成部分的CSSCI论文,可获得申请提前毕业的资格。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 29 学分,选修1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 必修课学位公共课:3门 8学分学位基础课:3门 9学分学位专业课:3门 9学分。
前沿讲座:2学分。
邀请校内外著名学者就本学科诸研究方向的前沿问题和最新进展举办讲座,并围绕学术热点问题组织研究生进行对话和讨论。
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基本趋势,提高独立思考和进行学术研讨的能力。
前沿讲座在在读期间进行,教研室在第2学年组织研究生本人做学术报告,要求每位研究生自始至终参加,且本人主讲不少于2次。
每次讲座结束,研究生应撰写学术论文1篇,针对最新学术思潮做出自己的独立分析并提出独到见解。
该论文既是考核依据,又可与科研要求相统一。
考核按合格、不合格评定,成绩合格者计2学分。
社会实践:1学分根据本专业实际和特点开展教学、科研、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实践内容必须与所撰写学位论文有关,在第3学期进行,交5000字以上的实践报告。
2 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选修,任选一级学科课程1门或多门。
3 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两门,成绩存入本人档案,但不计入学分。
北大宗教学培养方案
北大宗教学培养方案
一、核心课程目标。
宗教学科的培养目标在于以实践为导向,以理论为支撑,打造一支熟
练掌握有关宗教学科领域知识、能在宗教教育与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的人
才队伍。
二、宗教学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本科生的宗教学培养方案将以宗教学科的核心和专业性
课程为主线,以普及性跨学科课程为辅助,在保证宗教教育学科本位的基
础上,结合宗教学科与跨学科性课程进行培养。
2.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是宗教教育学科本科培养的重要一环,将为学
生提供传播宗教文化的实际见习机会。
3.就业发展:毕业生可获得法律、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
等学科的宗教学专业技能,可从事宗教领域的研究学者、教师、领导特工
等工作。
三、报名要求。
1.本科报名入学本科生要求:具有宗教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或相当于大学本科学历。
2.研究生报名入学本科生要求:需具备相关宗教学和社会科学方面专
业技术背景,取得了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或有相当知识水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1)一、培养目标思想道德方面: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团结敬业,立志把自己的理论研究献给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专门人才。
业务素质方面:1、硕士研究生: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
在专业研究领域应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具备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专业研究的能力。
学位论文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2、博士研究生: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并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
在具体的专业研究方向上具有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内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应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学科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是在良好的学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早在60年代,刘林元教授的《唯物辩证法与社会调查》一文就曾得到毛泽东主席的充分肯定。
70年代,胡福明教授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对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点,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点,199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的核心学科,财政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骨干学科。
现有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7名。
主要研究方向有: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5.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学本学科的鲜明特点是,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学解读,致力于对马哲史作原创性的研究;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作原创性的研究;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来剖析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中出现的最新理论问题。
宗教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宗教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宗教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10107 )一培养目标宗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具的学科。
本学科以培养宗教学高级人才为目标。
博士研究生要求具备扎实的宗教学基本理论和各种具体宗教的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宗教学创造性研究的能力,并能精通其中一种宗教,毕业后能胜任宗教研究和教学、宗教管理、新闻出版、外事等部门的工作。
二研究方向1. 犹太教研究;2. 基督教研究;3. 佛教研究;4. 宗教比较和对话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达到正常毕业要求可提前1年毕业。
学习年限为3-7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博士生应至少修满13学分,其中必修12学分,选修不少于1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计2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学位专业课3学分前沿讲座5学分本专业的前沿讲座主要就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使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对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以便使他们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或重大课题的研究。
前沿讲座主要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讲人提出问题,阐明观点,随之进行讨论。
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9次,其中个人主讲不得少于2次。
2 选修课 2学分学生可选修1-2门,计入总学分。
学校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用于提高博士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计2学分。
博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则第二外国语必修英语。
3 补修课对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生应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的主干课2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任选,不记入总学分)。
六中期考核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
硕博连读培养研究生实行资格考试制度。
中期考核不合格的不得进入论文写作,并提请延期毕业。
(1)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学位课程结束后的第三学期初进行,考核的方式包括专业基本理论笔试和博士生指导小组面试两部分组成。
(2)硕博连读的资格审查在硕士二年级结束时进行,申请硕博连读的硕士生必须修完硕士课程且主干课程均达到优秀,而且必须有一篇学术论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在此基础上,申请者还必须经过专业面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硕博连读。
中国哲学培养计划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基准,以培养中国哲学方面的专门人才为职志,本专业研究生应对中国历史文化抱有必要的热情,对人类智慧充满渴望,应接受系统、全面的中国哲学史教育,接受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熏陶,加强中国哲学研究和传播能力的培养。
毕业时,既可以直接从事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同时亦有能力从事宣传、管理、新闻出版、宗教管理和对外文化交流等部门的理论与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设立以下研究方向:1、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在时间上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内容丰富,包含了从先秦诸子之学、汉唐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中国佛学等学术流派,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是把握中国古代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根本途径。
对于学习现当代中国哲学和了解外国哲学,都有重要作用。
2、中国近现代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是指1840年以后产生的中国哲学,近现代以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思想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念,甚至思维方式,都和中国古代哲学有相当大的不同的。
这一段的中国哲学,和这一段的中国社会一样,复杂冲突,中西古今之争和救亡图存相夹杂,出现了众多流派,非常有研究价值。
3、中西哲学与文化之比较中西哲学与文化的交流,历史悠久。
对中西哲学作比较研究,是当代哲学的一个热点。
因为当代中国哲学主题的确立既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回归,又是对新时代中西哲学而作的深入、系统和独特的阐释,必须自觉地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生活及其哲思想的发展趋势。
同时,只有在和西方哲学的深入比较中,才能真正把握中国哲学的特质和优点。
因此,中西哲学与文化之比较研究,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限原则上为三年,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和答辩工作。
南京大学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设置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7)28号”文调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7)28号”文调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7)28号”文调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7)28号”文调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7)28号”文调整)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学科、专业硕士学位学科、专业12 管理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20信息管理工程■120120信息管理工程■1202工商管理●#120201会计学◆120201会计学◆120202企业管理★120202企业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20人力资源管理■120220人力资源管理■1204公共管理※§120401行政管理120401行政管理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20404社会保障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205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1图书馆学120501图书馆学120502情报学◆★120502情报学◆★120503档案学120503档案学120520信息资源管理■120520信息资源管理■120521编辑出版学■120521编辑出版学■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自主设置博士点▲博士点147个(其中自主设置博士点44个);硕士点213个。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重点8个;★二级重点13个(37-13=24个已含在一级学科内)省重点学科:#一级重点14个;◆二级重点学科24个(其中:自主设置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9个。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判断力批判》,康德著,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精神现象学》,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宗教哲学》,(上、下),黑格尔著,魏庆征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哲学史教程》,上卷,文德尔班著,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李凯尔特著,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批判理论》,霍克海默著,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霍克海默、阿多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狱中札记》,葛兰西著,曹雷雨、姜丽、张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54
3
2
论文
文化哲学前沿问题
Frontiersof Cultural Philosophy
54
3
2
论文
选
修
课
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Modernity and Everyday-life Critique
36
2
3
论文
哲学与文化的审美化研究
Research onaesthetic dimension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培养方案——中国哲学(学科代码 010102)
培养方案——中国哲学(学科代码:010102)一、培养目标本学科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儒、道、佛)和中国近现代哲学,注重开掘中国哲学精神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注重从哲学层面揭示中国思想 文化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中西思想文化的异同,梳理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以及传统思想文化在现代化转换中的价值和趋势等问题。
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传统哲学功底、宽广的现代哲学视野、敏锐的思想洞察能力、娴熟的理论阐释技能,造就涵摄中外而古今会通、理实交融而返本开新的创新性 人才。
学位获得者可以胜任高校、科研部门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政府机关、文化、出版部门的专业、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儒家哲学、2.道家哲学、3.佛教哲学、4.中西方哲学与文化比较、5.中国近现代哲学、6.中国科技文化与伦理、7.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8.中国艺术哲学与美学、9.中国思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三、学制及学分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四、课程设置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下所列。
基础课:PL15201 中国哲学经典原著选读(4) PL15202 中国美学原著选读(4)PL15203 中国哲学史专题研究(4) PL15204 中国美学史专题研究(4)PL15205 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4) PS152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4) 专业课:PL15212 道家哲学思想专题研究(3) PL15216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3)PL15217 逻辑学(3) PL15218 文化哲学(3)PL15220 中西哲学交流史(3) PL15224 中国文学美学专题研究(3) 五、科研能力要求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六、学位论文要求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南 京 大 学 研 究 生 专 业 目 录 及 代 码.doc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7)28号”文调整)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
南 京 大 学
研 究 生 专 业 目 录 及 代 码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
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博士点
■自主设置博士点
①我校共拥有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116个博士点;180个硕士点
②另有MBA、MPA、法律、工程、临床医学、会计学六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
2004年5月12日。
哲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哲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治学严谨,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具备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哲学学科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具有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热爱哲学社会科学,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3.系统掌握哲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及最新科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能力。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1)本学科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革命的、实践的哲学,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不仅开启现代西方哲学之先河,实现了对西方古典哲学的理论超越,而且还执行着我国意识形态的功能,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哲学基础。
因此,本方向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产生的深刻影响,积极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发展,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形态、世界历史的思想理论,及其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定位和发展道路的选择所提供的方法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人的发展和解放的学说、平等和正义的价值学说,及其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深层矛盾的科学解决所提供的理论分析工具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与意义、问题与路径以及如何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有机统一,进一步推进毛泽东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内涵的研究和阐释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把哲学推进到了一个崭新阶段,在哲学发展史上实现了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哲学与宗教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20)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具有比较扎实的东方哲学和宗教专业基本理论和较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科研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够满足国家战略决策、社会公共服务和专业科研需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介绍东方哲学与宗教专业的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1. 博士生:(1)东亚儒学(2)东亚道家和道教(3)南传佛教与东亚佛教(4)儒佛道三教关系(5)中印佛学比较研究(6)犹太思想研究(7)犹太教与世界文明(8)儒、道与东方哲学(9)儒学与东亚哲学比较研究2. 硕士生:(1)儒佛道三教与东方哲学(2)犹太教与伊斯兰教(3)东亚道教与民间宗教(4)儒学与东亚哲学(5)中印佛教史与佛学师资力量:本学科有正式在编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名,副教授三名。
其中,五十岁以上的教授二名,四十岁以下教授二名。
另有兼职教授三名。
师资力量雄厚,研究特色鲜明,年龄结构合理。
教授、博导的教学与科研在海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
科研水平:本专业以中印佛学、犹太教、儒学与东亚哲学、道教与民间宗教等为主要特色。
其中,佛教、犹太教、道教与民间宗教以及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其科研、教学力量等方面在国内学术界名列前茅。
多年来,由本专业的教师撰写的多种专著已经成为各自领域内的必读参考书。
学科骨干教师共同撰写的《东方哲学与东方宗教》(洪修平主编)、《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洪修平主编)、洪修平教授的《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佛教文化历程》、《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徐新教授的《中国开封犹太人-历史文化与宗教研究》、《犹太百科全书》、徐小跃教授的《罗教与〈五部六册〉揭秘》、李承贵教授的《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和孙亦平教授的《东亚道教研究》、《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等专著在相关领域都是有相当分量的学术著作,博得学术界广泛好评。
多年来,本学科点出版学术专著四十多种,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和《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
近年来又创办了国际化学术集刊《佛教文化研究》。
目前在研科研项目主要有:洪修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现代佛教入世转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宗教的发展及精神”、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佛学研究研究集成”;徐新教授主持的美国犹太文化纪念基金会项目“犹太文化史”;徐小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间宗教与佛道二教关系研究”;李承贵教授主持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儒士佛教观研究”;孙亦平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道教文化史”;宋立宏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关系研究”。
三、招生对象1. 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2. 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
3. 直博生:优秀本科毕业生。
四、学制时限1.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2. 博士研究生:学制三年3. 直博生:学制五年制五、课程设置(一)硕士阶段选课清单,部分专业课程设置的详细信息见本方案附件。
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这三门任选一门) (1学分)硕士生公共外语 (4学分)B类:哲学动态与评论(2学分)哲学研究方法论(2学分)C类:东方哲学与宗教概论(核心)(3学分)(与本科生互通互选课程)儒佛道三教关系史与论(3学分)儒道与天人之学(3学分)D类:犹太教与世界文明(犹太方向必修)(3学分)中国近现代哲学专题 (3学分)道教概论 (3学分)佛教概论(3学分)宗教艺术(宗教艺术方向必修) (3学分)现代新儒学专题研究(3学分)宗教学概论 (3学分)佛教教义学 (3学分)信仰与文化研究 (3学分)中国民间宗教与信仰 (3学分)(与本科生互通互选课程)基督宗教研究 (3学分)犹太教文献选读 (3学分)道家道教经典选读(3学分)宗教与现代社会 (3学分)基督教史 (3学分)现代宗教哲学 (3学分) (哲学系国际化双语课程规划建设项目)希伯来语(一)(3学分)(与本科生互通互选课程、哲学系国际化双语课程规划建设项目))希伯来语(二)(3学分)(与本科生互通互选课程、哲学系国际化双语课程规划建设项目))圣经诠释学(3学分)圣经专题研究(3学分)佛教文献专题研究(3学分)佛教论理学(3学分)职业规划(1学分)就业创业实践(1学分)跨一级学科选课(1门)(二)博士阶段课程:博士生外语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儒佛道三教关系专题研究犹太教专题研究佛教哲学原著精读道家经典研究道教专题研究六、培养方式A.硕士生培养总体上依托南京大学“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以全面提升哲学系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做人、知识、能力”与“打基础、能转型、上台阶”两个侧面作为自己人才培养体系的主线,构建自身的一体化、特色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结合自身特点,哲学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区分三个出口类型:以学术型导向类人才为重点,以复合型导向类人才培养作突破口,兼顾平衡创业就业类人才培养,建构以下三个阶段的培养模式:转型期基础教育阶段:考虑到哲学系每年推免生招生比例的扩大以及哲学学术积累要求高的特点,哲学系将安排一批基础课程供校内或校外推免生选择,针对本科教育所获得的知识能力做一定程度的集成贯通提升,服务于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型,为研究生培养的拔尖选优做好铺垫。
专业教育与训练阶段:结合并发挥各个二级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强化硕士研究生核心知识、重要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给硕士培养打下南大哲学的印记,开启通向学术前沿或创业就业的途径。
实际能力培养与实践阶段:突破性地设计一些交叉与前沿类课程,用于支撑这一阶段的培养,努力从学科交叉和问题导向的视角,将研究生引入哲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前沿。
考虑到哲学系有三分之一比例学生走向非哲学领域的创业就业岗位,在这一阶段将依据“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强化或开设支持创业就业的相关课程。
哲学系“二三三”研究生培养模式除涵盖上述“分阶段、分出口类型”的课程体系建设之外,另一个重点是课堂内涵建设和课程质量建设,将注重最新研究成果向研究生课程的转化和有机融合,在课程阅读文献管理、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评价方式、授课主题方面进行变革,推动硕士课程向“启智式”、“开发性”、“国际化”、“互动研讨”方向转变;同时在课程申报规范,课程教学规范,多维度评估评价、多样化课程检查,激励与处罚机制等改革方面入手,建立符合哲学系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硕士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学科组协调,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选拔优秀硕士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
课程培养方案框架参见《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暂行规定(2014年7月修订版)》。
课程分为A、B、C、D四类。
A类:全校公共外语、政治理论等学位课程;B类: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C类:以二级学科(专业)为特色的专业学位课;D类:全校公共选修课以及各院系开设的选修课程。
A、B、C类为必修课内容。
整个硕士培养中,选课程学分一般为32个学分,非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为36学分(包括本科非平台的核心课程3-4门约6-8学分,学分够此条件即合格)。
其中A类7-8学分;B类:1-2门,共3-6学分;C类2-3门,共6-8学分。
必修课A、B、C三类合计总学分控制在20分内,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在D类课中,原则上要求文科硕士跨一级学科选读不少于一门课程(不论学分)。
毕业后可能就业或创业的学生必须选修我系开设的职业规划课和就业创业实践课。
B. 博士生培养:总体上依托南京大学“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全面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四三三”的“四”指四个培养阶段,即预锁定、硕士生、博士生和弹性延长四个阶段;第一个“三”是指三个层次的质量指标体系,即全过程质量指标体系、培养条件质量指标体系和模式改革质量指标体系;第二个“三”是指分阶段、分类型、分层次的激励机制。
为此,南京大学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要点》、《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管理办法》、《南京大学关于在部分学科实行弹性学制(博士研究生)的意见》、《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抽查盲审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方案》等,这些措施为我系构建“四三三”培养体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在新培养模式下,我系相关博士改革措施均已到位,包括: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博士生招生名额分配上动态的管理机制、过程管理和择优分流相结合的博士生资格考核制度、博士学位论文“抽捡盲审”制度,选拔优秀拔尖博士在读生采取弹性学制延长在读年限加大资金支持。
上述培养制度改革旨在优化生源,分层考核,过程管理,论文盲审,加大激励,健全监督,为提高哲学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博士生在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确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其博士培养工作。
博士生入学需要参加院系组织的新生入学学术教育。
博士生在读期间至少需完成5门博士专业课程:公共外语1门、公共政治课1门,本导师博士专业课程1门,本二级学科方向另外2位不同的博导所开设的博士专业课各1门。
本二级学科方向博导较少的,可酌情扩大选择与研究方向相近的其它二级学科博导的博士专业课程。
在博士毕业论文之外,博士生还需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详细要求见后面学位授予规定。
C、直博生培养直博生学制五年,相对其他硕士新生,入学起将具备博士待遇资格,从严要求,实施高质量培养。
导师将在第二个学期针对每个直博生提交一份个性化培养方案给学位委员会审核备案。
直博生第一年参加硕士生的研究生方法论课程,内涵硕士入学学术教育内容,学习优秀硕士论文;第二年跟随当年博士做入学学术教育,学习优秀博士论文并做汇报。
第三年秋天(第五学期)12月做第一次博士资格考核。
直博生打通硕士和博士公共英语,直接在第二学期修学文科博士生英语。
修公共政治课3门、博士公共政治课1门。
直博生修学的硕士专业课程不低于19个学分。
为强化个性化培养,原则上不对硕士19个学分专业课程做B、C、D分类限制。
直博生博士毕业的基本课程、论文发表要求、答辩学位要求等同普通博士生,不再另外规定。
直博生在第一次博士资格考核后可以选择转为硕士,按照普通硕士条件毕业,相关规定见《南京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
D. 培养通则:1. 公共课以讲授为主,基础课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重在培养研究生独立开展学科研究的能力。